第一篇:毕业论文--创设促进数学学习体验的活动情境
毕业论文--创设促进数学学习体验的活动情境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常用的一种策略。《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这说明通过“体验”去感悟、去领会、去学习探究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体验呢?我觉得: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探究、学习、体验数学知识,从而培养数学能力。现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情境的创设该怎么样实施。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认识。所以,我们必须创设问题情境,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大家知道,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实际上是师生问题意识的探讨。俗称:“创新萌于问题意识,浓厚的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参天大树得以成才的肥沃土壤。而问题是从„问题情境‟产生的,不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不可能带着问题学习,他们也就没探索和思考的空间。”从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探索、体验、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时,我出示一个铁圆圈,让学生们求出铁圈的周长。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大部分都是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如:
1、把铁圈剪断再量。
2、绕线再量。
3、量铁圈在桌上滚动一圈的距离……这些方法都可行,我做了充分的肯定,然后抛出另一个问题: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周长为15.7米的圆圈,你能用什么方法画?前面的方法行不通了,这时同学们都愣住了,眼巴巴看着老师,想听听老师有什么说法。这个时候,我故意绕开这个问题,拿出一些事先做好的圆分给同学,让他们用刚才想出的方法量出这些圆的周长,再用圆周长除以直径,看看商是多少?同学们赶紧动手操作。结果他们发现了,不论圆的大小,它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3.14左右。这时,老师揭示了“圆周率”的意义,接着让同学们探究先前的问题“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周长为15.7米的圆圈,你能用什么方法画?”这时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小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觉得:把15.7米除以3.14,再除以2,就得到这个圆的半径,以半径的长度画圆就成了。
但是,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应该随随便便,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让同学不断加深数学应用的意识,进而感受数学的价值,数学的重要性。再者,数学问题的情境还应该体现趣味性,这样不但能使同学更好地体验数学丰富的情感,还能使本来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趣味。最后,创设的数学情境还应该富有挑战性,问题不应该是平常化的问题,平常化的问题无助于同学对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课堂上出示一些富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也增强对知识的进一步投入。
二、活动情景的创设。
皮亚杰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从动作开始的。”所以,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一些有用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亲身动手操作,使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探索圆柱的特征时,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动手去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 比一比……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初步了解了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加深了对圆柱表面积特征的印象,也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本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生活情境的创设。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提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创设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深深意识生活和数学同在,感到数学和生活一样有趣。例如, 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机会接触人民币,已积累了一定的“花钱”的经验。因此,老师首先把“1元=10角”这一难点的解决设计入一个“你有1元,怎么付8角的笔钱?”的生活情境中,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踊跃参与,纷纷说出自己的付钱方法,所以很轻松得出“1元=10角”。而在“1角=10分”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为灾区失学同学捐1角零用钱的实践活动情境,在做这个活动中,同学们踊跃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有捐1角也有捐 10分的,从这个活动中,学生轻松得出“1角=10分“,同时也受到了思想教育。又比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我们班选派一些同学参加体操比赛,排成4排,每排10人,这样参加体操比赛有多少名同学?如果排成10排,每排4人,这样参加体操比赛同学的人数发生改变吗?”因为是本班的事情,同学赶紧进行计算,结果是“4×10=10×4”,同时也得出了乘法交换律的意义,因而让学生能运用这个定律进行简便运算。通过这些例子,把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思考上升为数学现象,从中概括出数学知识,最后能运用得出的知识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容易理解,也能一生活经验为基础,让数学知识学的更扎实,也养成了理论联系实践的优良习惯。
总而言之,创设数学情境是数学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无论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还是活动情境和生活情境的创设,它的目地是一致的,就是引导学生在有趣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探究、体验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促进学生体验性学习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促进学生体验性学习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城关小学 秦迎春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出现使我们的数学教育回归人文教育,凸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验数学”作为一种新理念,即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演进与发展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是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实施体验性学习的环境,充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和亲历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与成功,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益。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体验性学习,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情境 感受亲历 体验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亲身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有利于他们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中小学实施进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可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得到体验已刻不容缓。
体验是指“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体验性学习,感悟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感受真实或模拟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解决“为什么学习”的显性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结果很多应用题学生理解不了,导致思维困难,一旦换成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学生理解起来毫不吃力,解决问题也显得比较轻松。因此,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设计情景时尽可能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让数学真正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购买练习本的情景:小明带3元去购买练习本,每本价格是0.9元,他可以买几本练习本?很显然,3元里面最多可以有3个0.9元,也就是说只能买3本,那么余下的0.3元肯定不够买一本了,因为售货员是不可能将练习本拆开卖的。这样的过程,学生是有生活经验的,有着深刻体验的。老师把生活中的购物现实顺势搬到数学课堂,引导学生从生活“进到数学”。因此,通过学习的探索和交流学到的知识也是经过学生自主建构、内化而成,应该说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追根寻源找到其生活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比如,“元、角、分”的教学时,就像前面所讲的,很多孩子都有随父母去超市买东西的经历。因此,课堂上老师设计出超市的“小售货员”的角色,则非常适合他们的需求,在这样熟悉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既能毫无顾虑,彻底地放飞自己的思维,投入自主学习状态;又可在体验和感悟中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发现从而掌握了知识。
教学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只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他们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学起来更加感到自然、亲切、真实,而且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学生在这样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数学,必然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必能调动起学数学的兴趣,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非常容易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感悟情境的静动变化,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如:一下《统计》主要使学生能更好的建构“统计随机性内容时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必要重温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统计知识和经验,也就是统计确定性内容的方法——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因此,教学伊始教师先创设了“统计纸盒子中三种图形的个数”这一静态情境。在“温故”形成的静态背景下,教师及时呈现电子盒子中动态的统计对象(出现后立即消失的三种图形)。突如其来的“动态情境”,直接与学生头脑中刚刚被唤醒的已有知识经验形成认知冲突,学生思维又一次被激活,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同学们获得丰富而有个性的解决策略,确认统计随机性内容的基本方法。
从“静态情境”到“动态情境”,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统计随机性内容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动”与“静”的对比中,学生真切感悟到统计方法与具体情境的对应关系,学会面对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从深层次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三、提供动手操作平台,体验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儿童的思维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可见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即使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些抽象概括的能力,但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体验性学习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会学,让学生在体验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由感性到理性,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学习了长度单位之后,让学生亲手量一量身边各种物体的长短,课桌、数学书、作业本、铅笔盒等一些物体的长和宽;学习时间单位后,让学生动手制作钟表等,都可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感知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体验了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和创造,这样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是宝贵的,甚至终身难忘。记得,在讲1平方米的概念时,我剪了1平方米的报纸让学生们去站,六年级进行总复习时我问他们1平方米有多大,所有的学生都说出来:老师,1平方米可以站14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可见当时的这个活动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是多么的深刻。
再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拿出36根小棒让学生按第一小组分得这些小棒的1/3,第二小组分得这些小棒的2/6,第三小组分得这些小棒的3/9,进行分小棒游戏。学生开始从争论这样分不合理,到结果每组分得的小棒一样多,在分
小棒的实践操作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比较,在探索中体验数学的巨大作用,成为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的动力。中国有句格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
四、重视问题解决,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研究和体验,问题解决自然成为体验性学习最为重要的教学策略。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使学生明白,数学是有用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问题。
体验性学习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分析、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研究和体验,问题解决自然就成为体验性学习最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得学生感悟数学思考的途径方法,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既要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又要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记得,我校徐老师在教学平均数的过程中,有过这样的问题:一个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2米,一个小孩的身高是130厘米,那么这个小孩在池塘边玩有没有危险。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可谓透彻。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列举各种平均数的事例,比如,时下最流行的各项娱乐活动以及体育竞赛中,给参赛选手打分,最后如何计算选手的平均成绩等都可用做教学的实例。从这些事例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通过计算平均数可以反映事物的集中趋势并进行比较,同时可以通过平均数来对某一事物的发展作为预测等。这样的学习使得学生明了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样学习,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
再如,学了“统计”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调查、统计,如让学生调查本班的男、女生人数、本年级的男、女生人数、全校的男、女生人数;在小组内调查每个同学喜欢的课外活动项目等等,同时进行数据的分类和整理。这些活动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可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努力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
参考资料: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创设数学情境 增强情感体验
创设数学情境 增强情感体验
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张光英
长期以来,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而学生作为知识的受体,他们参与课堂的主体能动性潜能却被无形地压抑了,学习数学对很多学生来讲毫无乐趣,这严重地妨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尤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二期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主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成了众多数学老师的共识。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还学生以主体地位,教师就要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多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让学生主动地动脑、动口,独立地观察、比较、联想、归纳,不断地去感受、去发现、去评价,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下面本人就创设数学情境,增强情感体验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一.创设兴趣情境
兴趣是人类走向知识大门的第一级阶梯。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对于老师来说,就要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兴趣情境,让学生能通过这个情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学习看成是苦差事,反而会当作是“我要学”的快乐的事,并且会自觉地把这种求知欲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去,课堂的听课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例如在“频率”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引入学习的:每年中考分数公布后,各校大都会在学校大门口发布喜报,我们看见甲校500分以上有18人,乙校500分以上有27人,那么哪所学校考的好?由于这正是九年级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问题一出,学生们都兴趣高涨,有学生说乙校,有学生说不一定,各说各的理,而这时老师就可以很自然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好今天的课——频率。
这样的设计让原本呆板的教学内容一下子活了起来,学生高涨的兴趣让原本枯糙的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二.创设操作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而动手操作在数学几何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空间,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让学生在“做”中学的理念,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老师就要抓住课堂机会,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随时动手操作,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这节课上,我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了长短不一的10根木条,上课时我这样提问:“每人从10根木条中任意拿三根木条,试试你拿的三根木条能否搭成一个三角形?多试几次,你有什么发现?”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三根木条不一定能搭成一个三角形时,我再抓住时机提问:“那么三根木条符合什么长度或满足什么关系才构成三角形,何时不构成三角形?”让学生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去发现数学的规律,从而很轻松地解决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教师若能够抓住时机,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理解并获得数学知识,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中的理解困难,而学生的认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也会在操作中得到培养。
三、创设尝试探究情境
新课标提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我探索,体验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给予,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按现代人的理解,“尝试”是一个复合词,由“尝”和“试”两个字组成。“尝”乃探测问题的难易;“试”乃探测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性。两字合在一起,乃是对问题的一种探测活动,其目的就是获得关于问题的难易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性的信息,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创设尝试探究情境,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空间。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探究解决:平面上已经有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现要寻找D点,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请问:你能有几种不同的画法?问题一出,我发现原先基础较差,数学课常是旁观者的那几个学生也在积极参与,很努力地画着,而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画法中有两种、三种是正确的方法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后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又让他们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去。而那些尖子生同样有他们体验的快乐:当他们把第四种、第五画法介绍给大家时,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自豪和自信。
我认为这样的尝试为学生获取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更能获取深刻、全面的知识。这样的尝试也给学生提供了发展思维的极好机会,即使失败也是一种极好的情感体验。
四、创设合作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为具有与他人协作和交往的能力是21世纪国民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弥补个人思维狭小单一的缺陷,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增强学习自信心;还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而合作的情境需要教师抓住课堂的契机来创设:在教学的重点处、在学生理解的疑难处、在知识的关键处。
如,在上面提到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两个合作交流讨论的情境:一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寻找D点的画法后,我说: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画法,我想你们一定想知道你的方法是否正确、全面?下面我们就通过小组来讨论一下,看看到底有哪些不同的画法?小组交流结束后派代表发言。二是在从画法的基础上猜测判定方法,独立论证这些命题后,我又说:我们已经对这些命题的论证有了自己的方法,但这方法是否可行、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我们再一起来探讨一下。于是平行四边形的各种判定方法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相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更深刻的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对这一知识的掌握和领悟也就更深了。
事实证明这样的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单一的教学组织模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这样的合作交流更把学生由传统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培养学生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对别人的意见作出评价,并且能通过集思广益形成自己的观点。
五、创设拓展情境
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经历了尝试、解决、合作、交流后,学生已初步完成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加工,提取了有效信息。这时,教师应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延伸,指导学生把特例进行普遍,进行数学规律的概括,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现数学规律,展现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对知识加以拓展延伸,为以后新知识的产生作好准备。这就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知识点的特点,精心创设拓展情境,它不是简单的模仿性作业,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一些拓展延伸性的题目,弥补教材的不足,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领悟到它与课堂教学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情感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在已学习函数图象、性质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思考解决下面的问题:通讯公司推出了两张电话卡:大众卡和如意卡。大众卡的收费标准是月租费九元,每分钟通话费0.15元,如意卡的收费标准是没有月租费,但每分钟通话费0.6元,如果老师想买张卡,请你帮老师想一下,应该买哪张卡比较合算?这个问题既和这节课的内容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又把教学内容拓展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还需要学生对合算的各种情况全面考虑,真正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现才能的地方。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创设开放情境、应用情境、实践情境等数学情境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过作为教师必须要明白:不管是什么情境,其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创设合适的数学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各种能力,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给予了学生较大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不断探索、发现和发展,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格外注重各种情境的创设,让数学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创造的具有生动情感的一门学科,这样的数学学习才会更受学生的欢迎。
第四篇: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课题中期报告
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我校的子课题研究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与课改相结合,与学校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创出了我校数学教育的特色。现将近几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如下汇报:
一、课题的背景
1、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教师心目中的职责就
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考出好成绩。这样的教学与生活离得太远,知识与应用严重脱轨,学生被动接受,造成了一批批的高分低能儿。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只有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课堂教学才真正体现出其育人的本质和功能。
2、现实世界是数学丰富的源泉,小学生学习数学前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知
识积累,教学中该如何尊重、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把生活实践当作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活水,教学中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特征、兴趣爱好等来巧妙地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链接”起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交互”中获得直观经验,感受数的意义,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需要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李吉林经过长达20年的艰辛的实践跋涉和理论探索,创造性地构建出了一
个充满本土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体系--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最初是在语文学科获得成功的,但情境教学总结出的一些基本思想和理论观点,乃至一些操作方法,例如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情境创设“四要求”,以及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等促进学生发展的“五要素”,在各科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具有普遍意义,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因此,将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由一科向多科、由教学向教育迁移、深化,是情境教学研究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基于上述种种,我们在近几年中不断进行情境教学的研究,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寻求新的发展。
二、学习、研究、反思,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课题研究。
(一)以理论学习为指导,把握教改现状,明确教改方向。
课题确定以来,成立了校领导、低年级数学教师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方案”以及有关情境教学的多篇文章。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
(二)对照课题方案,开展课题研究的三个结合。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把课题研究与家常课相结合。
学期初,组内老师围绕研究课题确定子课题下自己的迷你小课题,教学中紧密结合课题来认真设计好每堂家常课。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特征、兴趣爱好等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2、把课题研究与各类研究课相结合。
把课题研究与实验课、优质课、示范课相结合,与个人实践课、小组实践交流课、大组实践汇报课相结合。在听课中发现组内老师坚持从教学内容入手,大胆废除一些呆板、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代之以趣味、开放、真实的教学情境,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老师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了“生活情境”、“图画情境”、“实物情境”、“活动情境”、“挑战情境”“问题情境”“体态情境”等一系列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使数学变得更鲜活、更有吸引力。
3、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我们改变以往单
一、固定的教研活动模式,建立灵活、互动的教研形式,在教研组下分设备课组,采用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1)建立每月一次的“教改论坛”,由一位教师主讲,内容不限制,可以介绍课改信息,探讨教学,更可以结合子课题谈教学中的感想与困惑。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主动参与。对及时总结、筛选、提炼的研究经验,加以推广、学习。每次论坛时,老师们总是侃侃而谈,畅所欲言,大家也在倾听和表达中不断提升地自己。(2)结合课题研究,加强集体备课,通过备课组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既发挥骨干教师的力量,又帮助新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方向。
(三)注重反思,不断积累。
依据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研究过程,采用微格教学法调控、强化课堂教学行为,让老师对照课堂、对照问题、对照案例进行反思、揣摩、比较,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教师们定期围绕情境创设中的成功或失败以及教学前后的初衷、感悟、设想等进行反思和交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撰写教后记以及相关的论文、案例,还建立了教学日记。至今已积累了几万字的文字稿,为今后参与教学的老师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四)专家的点拨和指导对教师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由于学校领导中有两位是我市数学教学方面的学科带头人。我们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们全程地参与我们的课题研究,论坛、听课、交流等活动。给予我们不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学校还尽力为我们创造更多条件和机会,让老师和一些专家近距离地交流,除了能让老师很快获取最前沿的教育信息,还能为我们答疑解难,帮助我们指点课题研究中的迷津。每次活动都能使我们老师颇有感触,并引发深深的思考。在积极地互动交流中帮助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五)我们在实践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实实在在地进行学习、研究,反思,展示,总结等活动,在各项活动中让普通的一线教师感到以前遥不可及的教科研变得如此亲切,通过各自不断地尝试,感受到课题研究只有与课堂真正融合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熠熠生辉。渐渐地,把课题研究融入自己的课堂几乎成为每个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我校十月举行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大家欣喜地发现几乎每一堂数学课都能发现教师正把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融合在一起诠释着自己对课题的理解,大家正尽力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数学思考。更让人欣喜地是教师们对课题的理解正在丰富地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反思和提升。这次的教科研论坛,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用一堂课对照自己的旧设计进行反思,从而引发新设计。言语中不难发现今天我们的教师学会了思考,大家正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引发我们的教学行为向“有效”进军。我觉得这是课题研究带给我们最大的回报,那就是教师的成长。
三、围绕课题目标,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获得发展。
通过不断地探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教材,并适时地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多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认知和思维等多方位地发展。
1、创设充满趣味的“游戏”情境,开启“乐学”的大门。
如在教学“2~5的分与合”一开始,把巧克力拿在一只手上,问:老师的手上有多少粒巧克力?接着神秘地告诉孩子们:现在我要把4粒巧克力藏在两只手里,请你来猜猜看?说着顺势把两只手放到背后。顿时,学生兴趣高涨,争着要来猜一猜。学生尽情地猜,教师先都不予以确定,接着问: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呢?你会用花片来摆一摆、试一试吗?“猜一猜”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索出新的知识,而且让学生体验到举手投足之间都有数学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又如在教学“6、5、4、3、2加几”时,创设“小兔乖乖”的童话故事贯穿整堂课,学生在美妙的童话情境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学的主动、学的轻松。在这节课中还设计了“小兔乖乖跳不跳”的游戏,先出示7+7=14,要求小兔子们不计算,估计下面这些算式得数会比14大的就竖起耳朵跳一跳,如果比14小就乖乖地坐在那儿。然后一一出示6+7、7+3、8+7、7+5、6+6、8+9并问:“小兔乖乖跳不跳”,学生马上根据判断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兴趣高涨。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玩得高兴,学得主动。可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趣味的游戏情境,能把学生引进“乐学”的大门。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 ”的道路。
2、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数学。
在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
6、7的分与合”那一课时,恰逢有两位从延安来的老师听课,我灵机一动,改变了教材原先创设的“分气球”的情境,设计了“给客人送花”这一现实而有意义的情境。走进课堂问道:“同学们,看看今天教室里来了几位客人老师?”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教室后方,随即兴奋地告诉我“两位”“两位”有的还边说边竖起两个手指头。我边点头边告诉他们:“两位老师从远道而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了表示欢迎,老师特意买来了6支康乃馨。”当小朋友们看到我手中的一束鲜花时,个个目不转睛,有的还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唏嘘声。于是我说:“把这6支花送给两位客人老师,可以有几种分法呢?请同桌两人合作用6根小棒来摆一摆、说一说、找一找共有哪几种分法。”随着一声“开始”,大家便兴致勃勃地活动开来。通过充分地操作、交流合作和对已有知识储备——2、3、4、5分合的知识进行主动迁移、类推,6的5种分合方法被一一找到……当同学们品尝到成为一名“探索者”“发现者”“成功者”的喜悦后说道:“看来把这6支康乃馨分给两位客人老师共有5种分法,那你会选择哪一种分法来送花呢?”大家几乎都选择了把6朵花分成3朵和3朵,当问他们为什么时,他们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这样分最公平,一个都不会生气”。至于个别小朋友选择的分成5朵和1朵、4朵和2朵,他们的理由是:女士优先,男教师应该让几朵给女教师……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透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又如在教学“求原来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创设了“小超市”的情境,——“老师先买来了7包游戏棒,又买了8包游戏棒,分给10个小朋友每人1包,够不够?还多出几包?”这一情境的创设,复习了求总数以及求剩下多少的实际问题,接着以旧引新,出示橡皮、本子、贴纸等小商品。问:“你想到小超市买什么?买多少?”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种商品,再让大家仔细观察这位顾客买了多少?小超市中还剩多少?想一想小超市中原来有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购物过程,发现并理解了求原来有多少要把卖掉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这一情境的创设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空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达到了教学目的。数学在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切切实实地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能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3、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在教学“认识乘法”一节中,当学生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乘法”。一开始,很多孩子无所适从,这时我引导观察:“语文老师要求你们天天早上背古诗(指着黑板上的《静夜思》),这古诗中就有乘法啊!”,学生听了觉得奇怪,经过思考想到了:一句诗有5个字,有4句,有几个字,就是5乘4,也可以4乘5。教师表扬鼓励后,又适时地添了一个问题:这首诗如果加上题目了,有几个字,会是怎样的算式,为后续的乘加乘减学习埋下伏笔。在部分同学的启发下,大家争着发言“教室里的日光灯管,是8乘2,2只2只的有8个,用8乘2算,比加法方便了,如果用加的话,算式要很长的”、“我的手指是5乘2”,学生还从有几块窗户玻璃,一组有几张桌子等方面举例,通过这些“身临其境”的乘法例子,使得孩子建构乘法的意义变成自己的了,不再是一句数学文本。在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室内”时,我出示一板“娃哈哈维C含片”,将他们的“目光”引向“室外”,“娃哈哈维C含片营养好、味道好(投影展示),你能够找到乘法吗?”,再次找“乘法”时,学生的“视野”逐步开阔了,想到了一些药品包装、汽车轮胎等。还有在教学“确定位置”时当学生已经了解掌握几和第几这一知识点后我出示火车票、飞机票。提问:我这儿有一张火车票,车票上写着04号车012号下铺。根据这些数据,你怎么确定位置?学生答:“只要到4号车厢里去找,第12号的下铺就行了。”我这儿就有一张登飞机的号码牌,上面写着5d,那你知道该怎样找到座位呢?又有学生站起:“肯定是飞机上第五排的第四个座位。”我问:上面并没有写“4”呀!那你又怎么知道的呢?学生骄傲地说:“上面的5,肯定就是第五排,那个d,就是a、b、c、d的d,第四个的意思呀!”问题情境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供了可能,为学生认真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了示范。因此,我们可以将合适的生活事例适时地引进课堂,为生活与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4、创设激烈的“竞争”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表现欲强、竞争意识浓厚,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创设规模有大、有小的竞争情境,能够促发、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中的这种“竞”境,从内容上可以是小组内、小组间对问题解决的竞答,也可以是对习题速度、联系质量的评比。例如,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后,在练习课上组织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口算比赛,如:夺红旗,比比谁跳得远、登高冠军等竞赛游戏,在竞赛中,学生个个热情高涨,把小小的比赛搞得热火朝天。此外,还可以组织以个人为单位的“口算大王”的评比活动。学生准备充分,摩拳擦掌,都打算在预定的评比活动中大显身手。
5、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颖的事物热别感兴趣,喜欢动一动、试一试。所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直观材料,“投其所好”,让他们亲自动手,感知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其一。其二,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低年级的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学生可以借助活动获得鲜明的感知,有利于掌握规律、抽象方法,从而为升华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不仅需要学生理解退位的原理,而且鼓励学生,倡导计算思路多样化。于是在教学例题30-8时,我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请学生思考3个十里面怎样去掉8个一,学生很自然地想到需要把其中的1捆拆开,从10根里去掉8根。于是我“顺藤摸瓜”地提问:“根据我们的操作,需要把30分成几和几?”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学生说出了需要把30分成20和10,计算10减8。接着,我提问:“分出的20和10减8的差2怎么办呢?请你看小棒说一说。”学生说:“要把他们合起来。”“为什么呢?”“因为20是刚才分出的,要还回去。”动手摆一摆,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退位减的算理。在例题2:33-8,我也先请学生动手摆一摆,在摆过之后,说说自己的算法。学生的算法很丰富也很精彩。如:“我把33分成20和13,算13减8等于5,再算20+5等于25”;“我把33分成23和10,先算10减8等于2,23加2等于25”;“我把8分成3和5,先算33减3,再算30减5”;“我先从33里面去掉十根,在还回去一根”。动手操作诱发了计算思路,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产生了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为新知教学做好必要准备。如在“认识时、分的关系时”,设计活动: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钟面模型,要求学生把分针从12开始拨一圈,同时请学生观察时针的走动情况,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观察,从而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得出1时=60分的数学知识。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去商场购物的机会少,所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去调查、了解商品的价格,教学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超市”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购物活动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在活动中,让学生亲历物品标价、创办商店、购买东西的全过程。课堂上学生用自己带来的用品创办学生熟悉的超市,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在真实的情境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人人参与购物,充分体验如何取币、换币、找币,切身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地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创设适当的活动情境,以动启思,以动促思,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由无意到有意让他们能被教学活动所吸引,积极参与主动入境,从而在活动中萌发创新欲望,激发探知热情。
6、创设欲擒故纵的“疑”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好奇心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能促使学生产生“我想学、我想知道”的学习心态。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创设“疑”境,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的练习”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计算速度有所提高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小型的计算比赛。在比赛中,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最后评出了一个口算大王,我决定也露一手。学生被我正确率100%、高速的口算技巧所征服,一个个张着小嘴说:“真快呀!”我随之神秘地说:“因为我有法宝。你们想知道吗?”学生被这个悬念挂得有的睁大眼睛,有的一副不相信的样子。我说:“把法宝告诉你们,你们也试试?”学生说好。于是我出示四道题:34+3 34+6 34+8 37+9。组织学生口算、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当个位相加满十,得数的十位比两位数的十位要多1。最后总结出,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看个位相加是否满十,满十,加数:两位数的十位上就多1,然后再算个位。接着,我请学生用这种方法试算十题,学生实践过后,一致认为这种方法更快一些。最后我提出要求:“如果我们天天练一练,算一算,你们就能和老师有一样的水平。”计算课的教学不可避免的枯燥、乏味。但“疑”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学习中增添了“自主”、膨胀了“渴望”。
7、创设积极的“议论”情境,促进学生的认知深化。
当部分学生产生“心求通而不达,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教师创设学生讨论的情境。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讨论,能达到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由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分析推理能力。当大部分学生争着说,抢着说,而指名回答只能符合个别学生的心愿时,教师创设学生讨论的情境,能满足全体学生的想说的愿望,使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中,学生都会比较38和46的大小,但大部分学生只能意会却不能言传。这时,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其他小组成员来说正是一次学习过程,他们根据听到的,联系自身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法。在汇报交流中,学生的想法各有千秋,有的说:“38没满40,40超过40了”;有的说:“38里面只有3个十,而46里有4个十”;有的说:“38的十位上是3,46的十位上是4”;有的说:“38是三十几,46是四十几了”;还有的说:“46排在38的后面”。又如,教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学生在巩固练习中都争着要说出自己判断选择的理由,这时如果我只请一位学生说,那么其他学生必定失望。于是我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指名学生回答。这样不仅满足了全体学生表现的愿望,而且,使每一位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使每一位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8、新旧情境对比、反思,使教学更有效,更成熟。
教师们不断实践着,同时也不断地反思着,当遇到以前教学过的内容,大家都会习惯性地认真思考,修正自己以前的教学设计,再引发新的设计,力争使今天的教学更实效,更能为教材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下是“平均分”一课的新旧情境对比,反思与新设计。(1)“引入”情境旧设计:
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正在哭哭闹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反思:
教学中教师想创设这一情境后,再引入“分棒棒糖”的主情境。问题一抛下,孩子们都显得特别兴奋、争着要发言,课堂看似热闹却完全没了数学味。教学实践告诉今天的我设计情境不是为了设置而设置,应避免多此一举、有累赘的感觉。我认为好的情境设计应为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服务;为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服务。新设计:
直接由“小猴分桃”的情境引入。这样设计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为教学服务。(2)“主情境创设”旧设计:
(出示6块棒棒糖)把6块棒棒糖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请你用桌上的圆片摆一摆、分一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分东西更多接触的是平均分,即很多孩子都依据生活中的经验分成两堆,每堆3块。未更多地显示分的多样性并从中找出平均分、认识平均分。反思:
在刚踏入新课程时,有时往往想标新立异,把教材中的情境想方设法加以改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有时更换还是换汤不换药。在改动情境时,我认为教师还是要吃透教材,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讲究实效。另外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环节中要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的活动为平均分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新设计:
师:今天小猴过生日,长颈鹿采来6个桃送给小猴(出示6个桃),你认为小猴可能会分几天吃完?会怎么吃呢?这时有同学表示可能1天就能吃完,还有的认为可能是3天、4天、5天、6天的。并表示有可能每天吃一样多,也有可能不一样多。此时教师让学生在桌上用6个圆片摆一摆、分一分。这样设计后产生了多种分法,为“平均分”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
(3)“认识平均分中观察交流环节” 旧设计:
仔细观察,同桌说说各是怎样分的?在观察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待交流后找出“每份分的同样多”的分法贴在一起。并告诉学生:象这样每份分得2个,每份分得3块,也就是每份分得一样多的时候,就是“平均分”。最后让学生反馈:想一想,怎样分才是平均分,互相说说。这样设计虽然也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对于孩子来说对“平均分”的认识也许还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反思:
由于学生中的分法还是出现局限性,此时让同桌交流分法和发现对这一环节来说并不是很实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平均分”。让学生反馈自己对“平均分”的理解与感受应该说是让学生进行一种回顾、一种反思、一种停留和消化,但我想让学生学会表述的同时更需要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比较清晰地体会平均分的特点。新设计: 让学生根据自己摆的圆片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发言把准备好的若干种分法一一出示,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认真思考并汇报交流其他的分法。随后鼓励学生随着教师的手势仔细观察这些分法,轻轻地说说分的结果,随后问:如果要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请说说你的理由。待学生交流一类是每份分得一样多,另一类是每份分得不一样多的时候,教师把分得不一样多的分法从黑板上撤下。随后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每份分的同样多”的分法。最后小结,并鼓励学生反思并试着反馈自己对“平均分”的感受,待交流后我再要求学生用学具根据意愿摆出“平均分”,并让其他学生检查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程度,又能提高学生表达、倾听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出示一组不是“平均分”的图,让学生先判断,并说说怎样改才能使它成为平均分,通过让学生反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意会到这儿的多种数学策略——拿、添、移等。(4)“应用拓展提高环节”旧设计:
设计在图上通过圈一圈、填一填来分铅笔、分饼干、分巧克力、分气球等活动,来巩固对今天新知的掌握和理解,这样设计完全可以达到预定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很好地应付相应的练习题。反思:
通过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等活动,学生不断经历“每几个一份”这样的分法,帮助学生积累了实际的感性经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的过程。能巩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如果就仅限于此,好象感到有些肤浅和简单,未能更好地体现提升学生数学思考、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借助学生的动作思维把平均分的概念进行具体运用,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既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设计:
增加一个环节,即让学生每人准备12支水彩笔和橡筋若干,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水彩笔可以每捆都扎几支,各能扎几捆?你能有序地进行思考、操作吗?充分交流后鼓励学生引导操作中的发现,即每捆扎的支数与捆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我想新的设计也许并不是十全十美,也许下一轮再教学此课时我会发现旧设计中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和新的设计。我想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每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充满情境的教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灵性、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应只是知识的灌输及“题海”大战,而应是让学生体会讨论、钻研、发现之余的求知性喜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习的热情高涨,对新知的学习主动。有效地利用情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向导”的指引下,去探索更为广阔的数学空间,进而使学生真正地走进数学,喜欢数学。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研究中期成果
1、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转变了教师的学生观。
教师们意识到不仅仅是看学生听课认不认真,作业做得如何,更主要的是看学生的心理活动怎样;看学生是否喜欢数学课;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完全调动起来;看是否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兴趣。现在我们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这得益于教学由原来的教师讲授、学生记忆,改变为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小组讨论、探索、总结出概念,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找到了一条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3、通过一阶段的实验和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自2002年9月我校进入新课程以来,我们一如既往地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有多篇有关子课题的论文、案例、经验小结分别在省、市级获奖交流。承担各类观摩活动二十余次,在对国内、外的教育代表团的多次观摩活动中深得好评。
成果展示:
1、论文、案例集
2、教学日记选摘
3、优秀教学设计集
4、自制的有关情境的教学具
四、下阶段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情境创设”已越来越被老师们所重视。然而,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情境创设中的一些问题和偏差也随之出现。
1、情境创设带来了热闹活跃的课堂,却似乎少了些数学味。
我们会发现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创设一个情境后,孩子们会显得特别兴奋、争着要发言,课堂看似热闹却好象少了些数学味。我们还发现在刚踏入新课程时,有时老师往往想标新立异,把教材中的情境进行刻意地改动,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在改动情境时,教师还必须把握教材意图,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讲究实效。
2、该如何处理好“生活经验”与“生活情境”两者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生活经验”常常是被具体的“生活情境”所替代的。有时学生沉醉在游戏引起的兴奋之中,而把相关的数学思考抛在了一边。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真正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却湮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我们不禁要思考,该如何有效地呈现“生活情境”。
我们觉得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最终是要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要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服务;要为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服务;要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眼光服务的……,下一阶段我们将围绕“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情境”“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再进行深入地研究。
教学是一项遗憾的艺术。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但可以有十全十美的梦想,梦想教学上的和谐、完美、与超脱,纵然今天难以实现,总有明天……。请相信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继续认真学习和探索、实践与反思。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争在新课程的舞台上展示我们的风采,再创我们的辉煌!
第五篇:创设体验情境 丰富语言表达
创设体验情境
丰富语言表达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荆燕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说话过程中主要依赖形象思维来组织内部语言。所以,我们应该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在情境中自然地交流表达。那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该怎样创设情境呢? 借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创设体验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的体验情境,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牵线搭桥,使学生将文字在头脑中转化为鲜活的表象,形成学生个性化理解。因为在语文教科书中,许多都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所留下的大量的艺术空白需要读者的个性化体验去填补,由此产生具有个性化的解读,形成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这样在说话时,学生也就能将自己最触动的体验表达出来了。如我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做了一个小鸟的头饰,我自己制作了一幅很大的蓝天图。开始上课了,我让学生看图感受雨后的天空美丽的景色,然后让学生说说这美景引来了谁。学生纷纷说:小鸟。小鸟在哪儿呀?接着,我让学生带上头饰扮演小鸟。在后面的造云房子、欣赏云房子过程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在让学生说说你造了哪些美丽的云房子时,学生的答案竟是如此的五彩纷呈:
“我造的云房子有的像一顶暖和帽子,有的像一匹正在奔跑的大马。”
“我造的云房子有的像一只可爱的小兔,有的像一把精致又可爱的梳子,有的像懒洋洋地躺在海滩上睡大觉的海星。”
“我造的云房子可漂亮啦!它们有的像背驮大山的骆驼,有的像一棵高大的松树。”
„„ 动手画一画,创设体验的情境。
课文语言具备摹形描状、绘声绘色的特性。让学生依照文字所蕴含的内在意义把它变成画,然后再依画复述或依画创造性地说,这种融动手、动脑、动口为一体的训练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月亮湾》是一篇非常优美的课文,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渎课文,同时在纸上勾勒月亮湾的景色。学生顿生兴趣。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月亮湾的美丽景色用彩笔画出来。然后,我再让学生把月亮湾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或朗读或描述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达了出来。这种把空洞说教式的文字变成学生眼前具体真实的形象,既寓教于乐,又有助于提高表达的能力。丰富生活体验,引发学生说话兴趣。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儿童作文离不开生活。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天地。通过观察,周围世界那些鲜明的形象、色彩、音响,像一幅幅图画,会久远地保留在儿童记忆里。”因此,我还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到我们的社会中去体验,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在此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道琢磨如何用语言表达事物和现象的细微差别,引导他们把从生活中,从周围世界中获得的真切体验表达出来。我曾经利用参观电影城科技馆,回来后放手让学生自由交流,自由说话。学生虽然去了同一个地方,但说的角度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一次平常的参观在他们的心中是如此的有声有色,令人神往,而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也出乎我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