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师舞蹈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浅谈幼师舞蹈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 舞蹈是一种通过规范、有节奏的动作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幼师舞蹈教学需要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入手,来调动幼师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师通过舞蹈来启迪幼儿智慧、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能力。本文结合本人舞蹈教学的实践谈谈 如何搞好幼师的舞蹈教学这门重要专业技能课。小清新: 幼师 舞蹈教学 实践
幼儿舞蹈是一种以模仿动作为主、经过艺术加工、整理、组织而成的特殊动作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生动的舞蹈内容.能使儿童获得愉快的情绪和美的感受,而且还能提高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锻炼出幼儿的优美形态和气质。幼师舞蹈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学这门重要专业艺术课,让幼师学生在学置于幼儿角度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其兴趣、爱好,和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进而建立其鉴赏力、创造力。因此.需要在幼师舞蹈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尝试,把所学的舞蹈知识转化成一种能通过舞蹈对幼儿身心进行美的培育、熏陶的能力,提高从教的实践能力。
一、因材施教是基础
由于舞蹈艺术的特点和幼师生进校时基础和水平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要成功实施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编排设和他们自身特点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首先在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不拘一格,宽泛一点,不能局限于舞蹈的种类和风格。其次,针对优秀的学生, 让这些学生起到带头的作用,在激励的同时需要布置难度大的任务,提高他们的技能技巧;对于中等学生,要鼓励他们勤学苦练,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力争赶上;对于学习滞后的学生, 树立学习舞蹈的自信心,给他们更多的辅导。在实践中证明了因材施教能为学生的发挥所长能够胜任以后岗位坚实的能力基础。
二、培养兴趣是重点
通过激发学生的对于舞蹈教学的兴趣,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舞蹈教学的重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培养兴趣的方法。
1、参与表演。幼师学生青春靓丽,表现欲十分强烈,通过让学生参与舞蹈的表演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外,通过举行舞蹈比赛以及汇报演出等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尽享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舞蹈的兴趣。
2、观看演出。组织幼师学生去文艺演出现场观看、欣赏、感受,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畅所欲言,谈舞蹈节目的题材构思、主题思想、动作设计、意境创设、现场感受,以及背景、音乐、灯光、服装、道具等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舞蹈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三、提高修养是关键
提高教师的修养是顺利进行舞蹈教学的关键,做为一名舞蹈教师,不仅仅要有足够的舞蹈修养,还应具备逻辑、语言和亲和力等修养。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学习舞蹈。才能顺利完成舞蹈教学任务。
1、逻辑清晰
无论是讲解动作,还是传授知识,不能模棱两可,而要清楚准确地表达出特点与要领,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运用准确生动、艺术性、富有调理的方法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功效。
2、语言生动
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地模仿、练习从而掌握动作的,是一个巩固和积累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力求精讲多练,保持模仿、练习的连贯性。
语言的生动对于舞蹈老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形象性比喻、利用俗语来增强学生的直接感受,也可以利用教师根据训练的规则要领编成的提示性口诀,如用“手动眼随”强调动作中的手眼协调配合,这些提示性口诀结合教师的示范,使学生对舞蹈动作及风格有一个清楚地认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形象性的语言相当丰富,若运用恰当,意义很大,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使枯燥单调的舞蹈训练变得生动和谐。
3、亲和力强
课堂上,教师的如果过于生硬,态度过于严肃,就会使学生紧张、害怕,导致肌肉僵硬,神经紧张,反应迟钝,这样的课堂气氛直接影响训练效果。我们应改变这种急躁的教学态度,耐心讲解动作,亲切地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教师的亲和力排除学生紧张害怕的心理,这样一来,师生感情融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幼师舞蹈课是幼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舞蹈教学中让幼师学生的知识、技巧与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胜任工作打下基础,更多幼师舞蹈教学方法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地实践与探索。
文章来源——海内论坛: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中职幼师专业舞蹈教学创新原则与实践研究
中职幼师专业舞蹈教学创新原则与实践研究
【摘要】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又是人们在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对人类活动、生产劳动、娱乐等动作的加工提炼,用规范化、有节奏的动作,通过人体的手势、动作姿态、造型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一名中等职业舞蹈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将和我们生活有非常密切联系的舞蹈教育好?我们又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结合教育教学体会,谈一下对中等职业学校舞蹈教学的一些新思考。
【关键词】幼师;舞蹈;原则;实践;研究
舞蹈课程,是幼教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围绕幼教职业岗位需要以传授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操作实践和应用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舞蹈创作技能和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一门课程。针对当前中职生学习兴趣淡薄、学习能力缺乏及学习信心不足的实际状况,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幼师专业学生舞蹈创新能力,成为任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舞蹈教学创新原则与实践。
1.舞蹈教学创新原则
1.1以生为本原则
中职幼师专业舞蹈教学创新要体现“以生为本”原则。在教学中始终“以生为本”,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发展,为每个学生创设参与锻炼及展示才能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1.2个性化原则
中职幼师专业学生的舞蹈的能力、水平,个体差异比较大,创新教学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就要尊重这种个性。我们必须非常注重这一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从学生发展趋向出发,因势利导,发展学生个性。
1.3科学性原则
舞蹈教学要注意舞蹈知识技能的准确性、严格性,符合学生舞蹈认识的规律,建立基础的舞蹈教学的科学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舞蹈教学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基础动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具有这些观念的动作不仅能代表不同文化的舞蹈的风格特征,而且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基础动作组织练习,能使学生在少量的知识中获得对不同文化舞蹈的有效理解。同时,还能唤起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奠定舞蹈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4创造性原则
舞蹈创新教学立意在“创”和“新”上,我们要求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而对学生来说,让学生去感悟和理解,并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形成独到的见解,通过舞蹈表现、比较,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形成创新精神和能力。
1.5实践性原则
课堂教学不仅要强调动作技能的实践练习,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运用的实践意识,营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认识到舞蹈学习不仅是掌握现成的规范动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知识技能应用实践的能力。
2.舞蹈教学创新实践策略
2.1舞蹈教学创新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舞蹈基本功训练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重视引导和启迪,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初学舞蹈者,应先引导入门,让他们观看经典作品并细心讲解,建立评判舞蹈艺术的相关概念。通常情况下,刚进校门的学生缺乏自主探究专业问题的能力,学习方面的挫折感比较强烈,而教师的水平每年都有长进。这样就产生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与学生基础一年不如一年的巨大反差。如果教师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教学中遇到不如意的情况就发出哀叹、甚至怒骂学生,那么将加深师生之间的鸿沟,教学效果更加不好。
另一方面,我们一些教师一味地讲述训练的要求,周而复始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而学生对训练的要求是否理解、内心存在什么疑问、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等,我们也很少去了解,很少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这种缺少互动的学习,学生缺少思考的空间和质疑的空间,使得他们的大脑习惯于接受外来的信息,缺少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更难以谈得上以这些信息为知识储备去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因此,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实际处境,以学生为本,耐心地告诉学生舞蹈训练非一日之功。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重视感情教育、关注学生内在心灵的陶冶,唤起学生内心那份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运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当学生有了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的学习状态时,再循序渐进、科学系统地开展教学,这样效果才好。
2.2设置情感基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舞蹈是时空艺术,也确有很多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细腻韵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舞蹈课是情感课。因此,尽管有的教师同样是用规范的动作进行直观示范,尽量使用比较确切精美的授课语言来讲述舞蹈动作的要领,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在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没有让学生愉快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如果教师重视设置课堂教学的情感基调,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使学生在练习舞蹈基本技能的活动时,充满有趣的自娱性和游戏性,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舞蹈训练应多样化,深度开发学生艺术潜能
舞蹈训练课,可以将古典,现代几个舞种的训练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肢体运动能力和艺术潜能。大概是年轻人都想放松、自由地跳跃,把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气息舞动出来,现在的学生更喜欢现代舞,对芭蕾舞了解和喜爱少一些针对新一代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多个舞种进行训练,充分调动上课时学生思维和肢体运动的积极状态。开发潜能是教育界讨论已久的话题,而对于舞蹈教学却是艰巨的课题,这意味着必须打破长期以来舞蹈艺术教育的传统理念。它要求教师和学生适应非传统的舞蹈训练模式,避免过于程式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多重思考,鼓励在课堂中存在讨论,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懂得接受多种信息,获得解读专业信息和理清信息的思考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将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一句话,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主动探索艺术,打破默守陈规的接受方式。
2.4注重创作教学的实施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创作、编导,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生动活泼的发展。要通过模仿、创编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同时,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鼓励,让青年学生丰富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通过对音乐的感受,通过各种动作的表现,充分激发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对舞蹈学以致用的能力。很多数同学腼腆、不愿表现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课上不敢表演,不好意思表演,不愿老师提问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用亲切的目光、和蔼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打消学生紧张、害怕、消沉的心理,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不足要耐心,做到百问不厌。教师还要跟学生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因为,在教学中良好的和谐的师生情感,能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以消除学生不良心理影响,如肌肉僵硬、神经紧张、反映迟钝。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使同学们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教师永远是学生的朋友。
总之,用新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在每一课里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加强艺术实践,鼓励舞蹈创造,真正让学生掌握创新的本领。■
【参考文献】
[1]苑申申.舞蹈教学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东京文学,2010,(12).[2]徐爱华.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9).[3]孟敏.注重提高舞蹈学生潜在的创造力[J].舞蹈杂志.2002(1).[4]赵林春.舞蹈艺术职业教育创新模式初探.舞蹈,2009,(01).
第三篇:幼师舞蹈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董金玲)
幼师舞蹈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董金玲
(甘肃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部艺术组735000)
[内容摘要] 如何在舞蹈教学中使学生得到专业训练,使其在舞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从事舞蹈教学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呢?本文提出了加强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师范性教学的体现、注重培养综合素质等几方面的体会与建议。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体会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幼师专业舞蹈教学则是把学生引入艺术殿堂,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幼师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将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在舞蹈教学中使学生得到专业训练,使其在舞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从事舞蹈教学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呢?结合我校舞蹈教学的实践,笔者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基础训练对于任何舞蹈教育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我校幼师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普通初中,她们的自身条件不好,更没有舞蹈基础,有的甚至连舞蹈都没有接触过。因此,加强幼师学生基础训练是刚入校幼师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幼师一年级学生舞蹈课题教学的重点内容。我的主要做法是:合理编排教学课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基础训练可以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整理出一套系统、规范的训练动作。从启蒙入手,循序渐近,除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外,主要分阶段进行练习。例如在教学中我先后编排了手形、手位、脚位、擦地和小踢腿、双腿蹲、单腿蹲、蹲和擦地、踢腿、压腿、腰、小跳、中跳、大跳、圆场、风火轮、半脚等组合,使基本步伐的动作变化和身韵结合起来,将这些动作规范化、序列化、使之基本涵盖舞蹈的各个动作环节。
2、教授学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节目,让他们通过各种类型的舞蹈表演,自然地把基本动作和技巧动作有机地连贯地衔接起来进行训练,以便快速地掌握基本技能。例如在教学中教授了《中国结》、《彝族欢歌》、《傣家风情》、《欢欢喜喜到陕北》、1
《醉春》、《千手观音》、《校园风景线》、《飞鬃马》等舞蹈,使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汉族舞、彝族舞、傣族舞、蒙古舞、古典舞、现代舞等舞蹈动作的基本要领和风格。
3、建立学生天天训练舞蹈基本功的制度。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因此,我建立了“天天练”制度,每天早晨组织学生进行晨练,不但巩固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动作领悟程度和美感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锻练。
这些训练不仅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而且使学生掌握了舞蹈所需要的基本体态、动姿、方位以及训练的一般方法。
二、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经过一年的训练后,幼师学生的舞蹈基本功、理论知识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进入二年级学习,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首先进行的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创编课对幼师生是最具魅力、也是最不可少的一课,他们具备了编创能力,就能在今后的各类舞蹈活动中,得心应手地施展他们的舞蹈才华”①。那么,任何上好创编课呢?我的主要做法是:
1、模仿训练。模仿学过的动作、重新组织小组合;模仿学过的儿童集体舞,重新编排儿童集体舞,是幼师生编舞活动的开始。舞蹈的创编是从模仿开始的,创造也是在模仿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对于舞蹈能力不强的幼师学生可以确定乐曲的节奏、情感,在所学的课堂内容中选择适当的动作小组合或儿童集体舞,模仿成一个崭新的组合式舞蹈。在开始联合阶段要减轻编舞难度,促使学生萌发创造意识,在模仿的基础上产生联想,从而得到创作启迪。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现有舞蹈语汇的运用,锻炼其组织能力,还可引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使他们逐渐轻松地迈进创编大门。
2、重组动作。即在原有动作上进行变化,扩展出其他动作。变化发展动作可从几个方面进行:节奏变化;改变部分动作;改变方向;夸张变形;改变顺序。如傣族舞《金孔雀》变化发展动作,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变化动作节奏、变换动作顺序、改变动作方向、改变部分动作、夸张动作幅度。教师应对以上变化规律分别阐释、举例、示范,让学生模仿之后,再自行确定动作进行练习。要特别强调课后的练习,采用回课的办法,进行对比评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使学生的创造思路得到开拓,逐步达到培养创作能力的目的。
3、掌握肢体语汇。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人体是表演舞蹈的工具,人体各部
分关节通过相互流动配合,能动的演变出多姿多彩的形态,传达出丰富的思想情感的肢体活动就是舞蹈。要想具有较高的舞蹈创编能力必须先了解人体各部位的丰富的表现力。要让学生体验肩、腰、胯等几大关节交替变化的形态,体验身体部位相互流动的配合,即上、下、左、右、圆线、折线、波浪线、点与线的交织等婉转变化形成的千姿百态。让学生对婀娜多姿的体态、肩腰胯膝的细微变化所传达的妙不可言的感觉生发出强烈的震憾,从而加深对人体动作表现力的认识,拓宽挖掘人体动作的视野,激发对舞蹈创编的热情与欲望。
4、编导理论的学习。学习编导理论知识是推动编舞实践、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力、提高技能的不可或缺的一环。要在适当的时机开设编导理论讲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创编理论知识。舞蹈创编理论中,吃透音乐是前提,创编主干动作是重点,创编舞蹈组合是难点,强化动作与画面的表现力、设计好开头高潮结尾是关键。
5、练习与实践。创编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实践,可采取两步走的做法:第一步是习题的练习,课上课下结合,集体个人结合。教师在课堂上选定统一乐曲进行分析讲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编舞,并进行表演讲评,锻炼学生创编技能。另外,结合学校内的大型舞蹈比赛,鼓励学生自编自演,还可利用假期让学生自己找音乐创编。第二步是实习创作,通过学生的实习,让学生在幼儿园创编舞蹈,排练小节目,返校后进行成果验收。还须提及的是,培养幼师生的创编能力,不仅是单纯的编舞,主要的是要把舞蹈创编纳入美育课之中,并以此作为学生将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三、师范性教学的体现
幼师培养的是未来幼儿园教师,它是一个人的启蒙教育阶段,因此幼师舞蹈课必须始终体现师范性。“师范性舞蹈教学也就是以舞蹈知识技能与实践应用的高度统一为终极目标,舞蹈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舞蹈的基本技能,并通过这种技能与实践相结合,服务于社会”②。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人们常常把舞蹈当作培养动作技能的艺术课程,忽视了舞蹈课程中身体动作创造的内在本质体会和美学教学意义。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导致了人们只注重舞蹈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社会实际所需要的创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助长了以形体训练为主,追求外在动作精致化和艺术化的价值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偏重于教师为主导的动作技能训练和模仿再现,使舞蹈的教与学缺少社会背景,缺少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缺少对人的主体意识培养,舞蹈教学完全脱离了师范性原则。
幼师舞蹈教学不单是给学生传授规范的舞蹈技能,而且是通过舞蹈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的紧密配合,在“学与教”的联系实践中概括和推导出幼师舞蹈教学原则,并掌握原则指导下的操作方法。当然,师范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与教的转化上。在这个层面上,应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与音乐表演形式相结合的新的动作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以下的训练方法:
1、舞蹈教学领域中的综合活动,能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舞蹈知识技能和经验,解决与幼儿音乐教育密切联系的综合性问题。如对“舞与唱”、“舞与乐”、“舞与说”等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这种综合活动使新的动作表现在舞蹈动作意识中占主要地位。
2、吸收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思维模式的探索即兴练习,有助于学生从偶然变化的动作中感知控制能力,激发学生巧用规则动作,避免机械地使用舞蹈知识,并把一些出乎意料的可能性动作组合列入课堂教学和文艺节目编排中。
幼师舞蹈教学,倡导学生舞蹈技能的灵活应用,倡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学生进入第三年应与幼儿园挂钩,让学生走出校门,辅导幼儿园文艺活动,编排歌舞节目,给她们创造由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有利条件,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四、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幼师专业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幼儿园的老师,她们的素质全面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舞蹈素质的开发和提高。因此,幼师舞蹈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注重全面培养提高幼师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舞蹈讲解示范能力,又要具有组织舞蹈教学和排练舞蹈节目的能力,还应该具备对学生进行舞蹈审美教育的能力。对于学生,什么舞蹈都能跳、能教是我们的目标,而“推广普及舞蹈教育是我们的最终目标”③。多元化的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放开视野,打破以往狭窄和单一化的格局,不再搞单一技能的传授,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内部学科的横向联系,互相补充,促使数门学科融会贯通,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专业精、有活力、富创新,具有实践能力、一专多能的新人才。为此,在舞蹈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在教学中,注重音乐与舞蹈相结合。舞蹈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对于舞蹈动作的美感和节律感的培养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平时训练中我坚持
做到有舞必有音乐,而且十分注意选材,从音乐到内容均做到符合幼儿师范生的心理特点。比如:选用学生熟悉的旋律《映山红》、《弯弯的月亮》等进行把杆训练;选用学生爱听的民歌《红梅赞》、《北风吹》、《绣荷包》等进行中国舞身段组合训练;选用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春到边疆》、《草原赞歌》、《快乐的罗嗦》等,再结合民族民间舞进行组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得到提高,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艺术涵养。
2、教学中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审美意识教育是指形成受教育者科学的审美观念,较强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过程,它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净化人的心灵,而且可以“引善”,具有陶冶情操,“益智”和健体的功能”④。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准确鉴赏美的能力和较强的审美表现力及创造力。首先,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成品舞蹈作品。不同类型的舞蹈作品展现着多姿多彩的美,《秦佣魂》、《奔腾》壮阔的美;《雀之灵》、《泉••露•水》清秀的美;《踏歌》、《千手观音》古朴美;《走、跑、跳》、《狼牙山五壮士》军韵之美;《看秧歌》、《大姑娘美,大姑娘浪》乡土之美以及《牧歌》、《小溪、江河、大海》意境之美。在这些经典作品中,舞蹈以其独特的方法表达美好感情,阐述对人生的思考,给出人们极大的精神享受。在欣赏的过程中,从舞蹈动作、队形变化、音乐的节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学会欣赏舞蹈,提高她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其次,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前先给学生给出所讨论的问题,再围绕着给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把讨论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读给大家。例如:欣赏《大姑娘美,大姑娘浪》这个民族舞蹈时,我给出了这样几个问题。⑴塑造了什么样的舞蹈形象?⑵怎样组织过程动作的?⑶队形是怎样变化的?⑷体现了一种什么美?学生观看完后,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使她们学会了鉴赏民族舞蹈作品的方法。第三,模仿优秀舞蹈作品。在欣赏、讨论的基础上,选择1——2部优秀舞蹈作品让学生模仿,通过教师的指导,把学生欣赏和讨论的心得融入模仿的作品中,进一步体会作品所蕴含的美感。例如在敦煌舞的教学中,我们模仿了《千手观音》这部作品,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敦煌舞的基本特点及风格,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语文教学才负有这个责任。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每一门课程都有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让重任。首先,在教学中教师正确使用舞蹈语汇,对于所学舞蹈动作的名称、规格、标准的表述也力求准确、生动,为学生的表达提供范例。其次,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提供给学生用舞蹈术语表达的机会。例如在藏族舞——踢踏舞的课堂提问中,让学生用舞蹈术语回答踢踏舞的13种基本步伐和动作要领,经过反复提问,学生均能用正确的舞蹈术语进行表述。第三,组织学生创编舞蹈,培养学生的舞蹈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中我要求学生创编舞蹈,并选择优秀创编舞蹈教授其他同学,教授的过程也是用舞蹈术语表达创编意图、动作组合、舞蹈表现等方面的过程,自然培养了学生的舞蹈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新时期的人才观,要求我们加快教学和教研改革的步伐,努力探索、不断实践。作为舞蹈教员要有:恒心——在美学的海洋里畅游一番,尝尝它的咸涩味,探探它的深浅,摸摸它的“脾气”,当你以坚强的意志去了解它时,必能认识而最终运用它;耐心——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左右轮回讲授,加上丰富、美妙、幽默而又富于启示的语言;细心——周密计划、长远打算、短期目标、细致备课、适时地、循序渐进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学生终会领悟到舞蹈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孙国荣、余美玉,《大学生舞蹈教学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
2、孙光言、徐大之、陈冲编写《常用舞蹈动作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8月。
3、江心主,《舞蹈知识100问》,华岳出版社,2001年7月。
4、张金华,《论幼师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理论观察》,2001年6月。
5、尹宏,《舞蹈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辽宁师专学报》,2003年3月。
6、罗学玲、罗学琨,《浅谈幼师舞蹈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4月。
7、张娇,《舞蹈教学中美感意识的训练》,《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① 王继恩,《提高师范音乐专业舞蹈教学质量的几点设想》,《榆林学院学报》,2003年9月。② 同上。
③
④刘心韵、赵宏声,《对中师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曹万顺,《试谈舞蹈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第四篇:学前舞蹈幼师教学案例
儿童舞蹈《老鹰捉小鸡》 二拍舞步的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
【案例背景】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幼师专业舞蹈课,儿童舞蹈这一部分中,采用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儿童舞考级教材二拍舞步《老鹰捉小鸡》这一教材,是对幼师专业学生学习儿童基本舞步和创编能力的培养。
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与调查,观察到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其毕业之后大多是从事幼儿教育,因此,其幼儿教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对幼儿产生莫大的影响。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来说,其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幼儿舞蹈教育知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例如:可以安排学生设计幼儿舞蹈活动的方案;通过课下作业,鼓励学生去大胆的创作幼儿舞蹈等。通过这些方法,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者这一工作。【案例描述】
课例:《儿童舞蹈——二拍舞步及运用》 流程1---创设情境、启动体验
结合儿童舞蹈动律,开启儿童舞蹈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流程2----设计问题、激活体验
1.播放课件“老鹰做小鸡”视频,请学生观看,引出课题《二拍舞步及运用》。2.设计问题:(1)有哪些二拍舞步,分哪几个角色,队形上有什么变化?(2)注意追步与蹦跳步的连接。流程3---实践纵情、主动体验 教师活动:
1、讲解单一动作,实际操作演练。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生理、心理、掌握动作情况。
2、将学生分为4组组,每组设组长1人,观察员1人。
3、布置学习任务
4、体验活动中巡视、适时点拨、引导。
对学生情绪、课堂气氛的调控措施,有张有驰、边收边放,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参与的有序、可控,收到预期效果。学生活动:(主动体验)
学生分4组,每组都选出角色互换的人选,自定学习形式,可以分角色表演,讲练。并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问题。镜头一: 《二拍舞步》中老鹰捉小鸡的动作学习 思维广角:为什么要采取这个横追步来表演,此动作适合多大年龄的儿童。镜头二:
《二拍舞步》中母鸡与小鸡的动作学习
思维广角:组合中还可以选择什么样的表现形式,队形变化。镜头三:组合学习方法上的创新
思维广角:讨论角色互换时候,你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去教不同年龄段的儿童。
镜头四: 分组改编《老鹰捉小鸡》不同年龄段的二拍舞步组合
思维广角:你抓住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了吗?
流程4 ——交流感悟、分享体验 1.各小组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
2.其他组成员和老师参与讨论、补充、互评。3.全体师生共享学习成果。
这三项流程,我通过设计三个活动来体现完成: 活动1——学生表演。(学生参与体验表演活动)
活动2——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问题。(学生参与体验小组探究、学习、讨论过程、学习成果分享活动,教师巡视、点拨、提升。)
在这一活动中,每个个体的独立思考在团队合作的背景下进行,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团队贡献智慧,不是单一个体的封闭式思考。它有利于激发个体思考的积极性,确保个体思维潜能的最大限度发挥。同时,每个个体在团队合作中将彼此的智慧成果进行了交换与分享。
活动3——展示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展示其小组学习成果。其他组成员和老师参与讨论、补充、互评、全班共享学习成果。(师生参与体验全班各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分享活动)
展示分享。参与式教学方法特别倡导成果的展示与分享。这一环节主要是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学习成果通过互相展示,在全体师生的范围内进行更大范围的分享。流程5——评价反思、升华体验
1.通过以上流程的学习,体验,总结区分出7岁与8岁的二拍舞步的特点。
2、说出二拍舞步的音乐特点 第一拍重,第二拍轻,音乐性格活泼、跳跃。
3、讲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一到组合,由原地到流动,及动作速度由慢到快”这一基本规律。4.重点通过角色互换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换位思考,利用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课外作业:
1.根据所学《老鹰捉小鸡》的动物模拟形象,自创其他动物模拟形象,编排动作,形成训练二拍舞步的组合。
2.利用角色互换体验式教学方法,模拟教授一小段儿童舞蹈组合。【案例评析】
作为一个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有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举行“角色转换体验式”分组比赛的形式。例如:在教授《二拍舞步》这一课中,教师采用的这种教学模式,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熟知作为一个幼儿教员应该掌握哪些多元化的理论知识,如何用儿童易懂易接受的规范性语言讲授舞蹈组合,如何用规范性动作示范给儿童,调动儿童情绪,活跃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并且还能够增强其心理素质,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毕业后的教学工作。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逐渐重视以及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也必须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此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舞蹈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在传授学生舞蹈技能的同时加同时加强对其幼儿舞蹈设计能力的培养,坚持“角色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于实际教学应用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方法,开展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解,针对社会实际需要不断的完善舞蹈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
第五篇:浅谈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
浅谈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
摘 要: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对舞蹈教学的认识很肤浅,并且有些学生缺乏学习舞蹈的信心。针对这一情况,舞蹈教师必须及早扭转学生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讨了教师如何对从未接触过舞蹈的学生采用谈话、讲解与舞蹈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接受抽象的理论知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幼师专业?舞蹈教学?技能技巧
舞蹈是幼师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健美的身体姿态及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舞蹈抒发和表达感情,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舞蹈课与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化训练是有所区别的,职业学校的舞蹈课是要教会学生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的基本技能技巧,而不是要培养专业性舞蹈演员。下面笔者对幼师专业舞蹈课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
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没有深入接触过舞蹈这门艺术,对舞蹈教学的认识很肤浅,且有些学生缺乏学习舞蹈的自信心,觉得自己不是学习舞蹈的料。因而职校幼师专业学生对学习舞蹈课的态度虽然也向往,但不像艺术院校的学生那样兴趣浓厚。所以舞蹈教师必须及早扭转学生的心态,而转变这种心态的有效方法则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从未接触过舞蹈的学生往往对单纯的舞蹈理论灌输感到枯燥、乏味,而改用谈话、讲解与舞蹈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较快地接受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笔者还让学生欣赏高年级学生表演的舞蹈,鼓舞她们,帮助她们树立学习舞蹈的自信心。另外,笔者还把所用的舞蹈教材与北京舞蹈学院的考级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因为舞蹈学院的考级教材多有配套的录像带、音乐伴奏带,这些材料不仅便于教师教学规范动作,而且学生通过看录像,更能够直观地感受舞蹈艺术之美,提高欣赏水平,激发学习兴趣。
二、融幼儿律动教学于舞蹈的基本技能、技巧教学中
1.基本功训练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和前提
幼师专业的学生年龄大多都是十六七岁,正是生长发育时期,如果教师不注意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学生很容易出现韧带拉伤、肌肉挫伤等一系列伤病。教师在加强对学生的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控制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切不可急于求成。为把枯燥无味的基本功训练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可选择一些节奏鲜明、轻快活泼的音乐作为伴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
2.舞蹈的基本技巧训练是提高学生舞蹈素质和舞蹈能力、发展学生表演能力的重要环节
幼师学生的舞蹈基础一般比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初学的学生,笔者融简单的律动教学于舞蹈的基本技巧训练中,以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这些律动大多是以学生较熟悉的歌曲作伴奏,节奏鲜明、轻快活泼,易被学生喜爱和接受。对于舞蹈感觉较好的高年级学生,笔者的教学除了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外,更注重以各民族的舞蹈组合为主(如汉族秧歌、维吾尔族舞、蒙古族舞等)进行训练。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各民族舞蹈的特点,力求做到形神兼备地表现舞蹈的意境和特点。例如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开朗、活泼、婀娜多姿、风趣、诙谐的情调,藏族弦子的沉稳、柔颤、富有歌唱性,蒙古族舞蹈的豪放、质朴及内柔外刚的特点,这些都需要学生融会贯通、揣摩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三、变单纯教师教为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独立编创舞蹈的能力和组织能力
过去的舞蹈教学大多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忽视、束缚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由于幼教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因此近两年来,笔者对高年级的学生注意师生合作,重视学生独立编创舞蹈能力的教学。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各种舞步、舞蹈技巧来独立编创舞蹈,笔者定期进行总结,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在课余训练时,还采用培养小老师的办法,鼓励舞蹈素质好的学生教舞蹈素质差的学生,使学生在互帮互学的实践中提高了组织能力。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舞蹈教学中的体会,通过这些方法,所教学生课内外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编创能力也普遍有所提高。笔者学校组织的毕业汇报联欢会的大部分节目都是学生自编的舞蹈,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要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努力掌握教学规律,一定能够创出一条适合现代舞蹈教学的新路子。
(作者单位: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