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保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诗意栖居
环保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诗意栖居
湛江市第四小学 詹小兰
现代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促进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合格公民为目的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可持续发展应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重点,当前的学校教育应以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重新定向,在教学中同时突出对学生的环保意识的灌输,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具体到语文学科中,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而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语文学科的独特的学科特点成为了学校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语文学科中所选课文涉及环保主题内容的篇目所占分量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有效而方便的环保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让他们在学习和激励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关注视角、关注人类的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一、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地渗透环保教育内容。
当今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将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最大受害者,又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大受益者,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生存空间。小学生幼稚单纯,可塑性大,是非观念方向的影响及形成将伴随终生,而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又将决定未来的发展趋向。因此,运用课堂教学的有利因素渗透环保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太阳》一课时,可通过让学生了解太阳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认识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从而珍惜自然环境,爱护自然环境,并帮助学生了解地球,认识地球,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近来地球温度明显升高,人类对燃料的用量增加,导致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抑制地球表面热量的散发,形成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升高,从而引起冰川融化,如不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将会给大批地势低洼的沿海城市和乡村带来灭顶之灾。保护地球,维持生态平衡,刻不容缓。从而教育学生自觉做好力所能及的环保工作,并向家长或亲友宣传环保重要性,不燃烧及排放有害气体,预防大气污染,增强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教学《草原》、《宿新市徐公店》等课文时,可通过让学生体会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秀丽景色,体会暮春季节田园的美丽风光,认识土地是人类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土地为 1 我们提供粮食、肉类、木材等生活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指出目前由于人们对土地和草场过度利用,过度放牧,破坏了牧草的正常生长,生育和生态平衡,也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数量减少,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从而启发学生认识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二、充分开展环保主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它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自主性和活动性的特点,为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的渠道。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让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并最终达到以切身行动去保护我们的地球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这一目的,其有效的途径便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开放的语文活动体验语文知识、拓宽语文视野的同时,体验所学的环保知识,从而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开展环保主题综合性学习是将环保从高高在上的殿堂走出来,切切实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环保意识,只是有时没有把这种意识强化而忽略了。这就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一起传播环保理念,宣传环保知识,让环保真正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例如:在教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爱家乡”主题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开展“了解我们的家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热爱家乡是每一个人的天性,每一个人对家乡都有一种割不断、挥不去的爱恋之情,我们把学习与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绪结合起来,进行环保教育。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去了解所在城市的文化,借此机会穿插环境建设、环境变化的主题,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真切地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又如《小狮子爱尔莎》、《我和企鹅》等课文,可让学生掌握动物的种类、外形和生活习性等,同时感受作品对动物的喜爱。同时可以让学生去查找有关野生动物的资料,让学生自主认识野生动物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野生生物资源同人类的关系密切,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开放的学习中,也让学生知道近年来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由于人口剧增,任意砍伐森林,乱杀滥捕,严重污染环境,使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大量减少和灭绝,打破了自然界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从而使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爱护生物资源的良好行为习惯。
开展环保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做环境保护的先行者,为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发挥我们的能量。
第二篇:教育中的诗意栖居
教育中的诗意栖居——谈教师的幸福之道
【摘要】幸福是一门学问。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其自身的幸福对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都有其非常重要的价值所在。若能诗意的栖居在教育的本土上,历经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过程,那即是迈向了教师的幸福之道。教师的幸福之道是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话题,最终必须回归到自己的教育幸福上来。正如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教师只有在修得自身幸福的这一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学校乃至社会享受到幸福。
【关键词】教师教育幸福之道诗意的栖居
【正文】
一、教师的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种体验,生活本身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幸福。它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当教师诗意的栖居在教育的土地上,忘情地融入教育之中,融入教学当中,此时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在精神上享受到了一场莫大而又深刻的盛宴。
1、读书——教师的幸福之一
“我们牢牢地坚守学校读书净土,因为书中自有浓缩的文化。”[1]正因为书中自有浓缩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所以身为教师必须要读书。试想,若教师没有读书,拿什么建立自己的幸福,拿什么教育学生让其幸福,拿什么面对社会使其幸福?
原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的第32个建议——学校里的三个世界这样写,首先要“构造一个求真的知识世界”。他倡导主动积极地阅读,他要求每位教职工都要有学习计划,每天都要阅读一小时以上。他鼓励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兼顾,鼓励自主学习,认为被动地学习是对生命的不尊重。确实,如果身为教师却不读书,该尽的责任都无法承担,那还有何幸福可言。
读书是教师的一种幸福。幸福的教师都会热爱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使其渗透骨髓,融入身心。他们永远不会等进入学校、书房等才阅读,因为他们知道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他们也永远不会等到要用时才阅读,因为他们清楚“书到用时方恨少”所蕴含的哲理。他们深知,只要行动,必有收获。他们相信,读书会让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会让工作永葆活力,只有多读书方能重新认识自己。读书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2、梦想——教师的幸福之二
梦想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有梦的人生才称的上是幸福快乐的人生。从成功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人活着,就一定要有生活的目标。香港首富李嘉诚在年仅14岁的时候,便默默记住了父亲临终时“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嘱托,在年幼的心灵里澎湃着“立志发达,建立一番事业”的鸿鹄之愿。若干年后,带着 “不报父恩,誓不罢休”的决心,他果敢地迎接一浪又一浪的挑战,攀过一个又一个高峰,成为了实业界的巨子,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幸福充斥在心里,热血沸腾。[2]
那么,同样地,对于教师而言,怀抱梦想该是一件怎样幸福的事。在幸福的教师眼里,教育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牺牲;教育是一种创造,而并非重复;教育是生活的本身,而不是纯粹的谋生手段。作为教师,在教育中享受着生命,怀抱梦想,在那三尺讲台上,和学生一起放飞梦想,茁壮成长,不会是奢谈,也不会是妄想,只要心中有梦想。
3、用心——教师的幸福之三
每一位教师在他教过的诸多学生当中,或多或少地都曾经给学生指引出一条道路。用心,是教师值得崇尚的资本,也是教师难得易失的幸福。
用心体现在热爱教育,热爱奉献,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乐于从教,尽心尽责等方面。教师如果能够以严谨科学的教学态度,以清晰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艺术,以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把自身的幸福与自己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用心自是无可非议。
身为教师,在教育事业上播撒的是希望的种子。每一位教师付出多少心血在耕耘的途中,当他的学生走向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之际,当他的学生以出色的表现回报社会之际,他体验到的幸福必将与之成正比,甚至更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每一位用心奉献的教师的希望,也是他所享受到的幸福最大值。
幸福是一门学问,教人幸福更是一门学问。教师的幸福不仅在于自己的幸福,它还在于传递与扩大幸福,这对社会以及个人的贡献并不亚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心灵的交涉、文明的创造。教师的幸福应该是一个不断地被学生超越,又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在竞争中享受了幸福,而学生也同样在超越中走向优秀,甚至卓越。
二、教师的幸福源自何方
在当今的教育信息时代下,教师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如此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教师的幸福归宿要源自何方,这让教师日渐迷茫。尤其是在过度功利带来的紧张教育环境下,日益增加的负荷以及由此导致的身心疲惫,使教师在工作上缺少了一种心灵的自由、情感的舒展、行动的睿智,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精神的焦虑、情感的压抑、工作的盲从。[3]在高分赚来的笑脸背后,隐藏的是丝尽泪干的悲凉与辛酸。自然,教师的幸福感便成了一种镜花水月的奢望与空谈。
教师的幸福首先来源于教育的正确方向。一旦教育所实施的方向产生偏差,偏离了既定的轨道,比如逐渐地趋向于功利,而忽视了教育最原始的目标与目的,一切就不再具备任何意义。那么,在这种追逐念头下,教师的幸福便无处可寻觅。因此,必须首先做好正确的教育,确立一个正确的方向,教育才能得以实施,教师的幸福也才有其归宿。
其次,教师的幸福源自于学生。学生的进步,学生的积极进取,学生获得的荣誉,让教师享受到了身为教师特有的幸福。孩子的点滴成长和真情回报是老师幸福感的源泉。当你在工作上感到内心疲惫不堪的时候,也许家人、朋友、同事的言语都抵不上孩子简单的一句关心一句问候。这种幸福,是除教师以外的其他人体会不到的,它鼓舞着教师万丈高楼平地起,再创辉煌,也激励着教师秉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精神,努力地不断地进行自我的促进与反思。
最后,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自己。每一位教师如果能做到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提升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这样的境界[2],能够以平常心淡看名利和得失,淡看人生,踏实奉献,能够努力追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我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充实奔放快乐,那么他无疑是幸福的。在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或许会遇到风霜,经受艰难,但是能够诗意的栖居在教育的大地上,过完整真实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极其幸福的生活过程吗?
三、怎样拥有属于教师的幸福
幸福不只是仅有开头、结尾,拥有幸福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那么该怎么做才可以拥有属于教师的幸福之道呢?
首先,做一个爱孩子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爱孩子,你就从事别的职业吧。因为有爱,教师就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既肯定他们的优点,又能接受他们的缺点。因为有心,教师就会懂得学生需要引导,成长需要时间。[4]也因为爱孩子,教师会懂得走进孩子的心灵,聆听孩子心灵深处最真的话语。爱需要智慧,需要表达,而这些都体现着教育的技巧,也决定了教育的成功与否。
其次,要以足够的职业精神对待平凡的工作。职业精神是一种价值观,是每个行业都必须具备的,有什么样的职业观,就有什么样的职业态度。[4]它是每一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品质。教师的职业精神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对自己的激励,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以
及对教改未来的坚信[4]。这是许多年轻教师所缺乏的品质。时代会向前发展,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奉献却是永远不变的。
最后,教师的成长与幸福人生的营造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个能够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师才有可能以更加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成长,才能为学生,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94.[2]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OL].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5-01[2009].[3]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胡珊.《教师幸福与教师成长》报告会随想.[OL].
第三篇:生活中诗意的栖居
生活中诗意的栖居—2012年高考作文
生活中诗意的栖居
小编导语: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是2013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中高考作文必不可少,小编整理了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供同学们参考写作。更多高考满分作文尽在巨人作文网。
生活如酒,过于浓烈则辣喉,过于浅淡则无味,只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过于高昂则刺耳,过于低沉则抑郁,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过于繁杂则缭乱,过于简朴则无韵,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
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让我们在奋斗的征程里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遥望千年以前,孔子驾车周游列国。游说,辅君,宣仁,教育,座下三千弟子,他在生活中奔走忙碌,然而孔子并不是一味地只懂得奔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懂得在忙碌的奔走中安静地憩息,他能够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义。于是我们眼中的孔子,便是那两袖清风,至贤至雅的圣人。回首当下,多少人在疲倦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名利正如那拴在驴子前的萝卜,诱惑着人们不断迈步。然而驴子的结局是力竭而亡,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的机器,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精神,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衡,奔跑中需要憩息,唯于此,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因为事业固然是我必须打造的圣殿,但在这圣殿之后还应有一个花园。
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著名的标牌,上书“慢慢走,欣赏啊!”是啊,在你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别忘了享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人生因奋斗与欣赏美妙!鲁迅先生执笔时端庄肃穆,那笔顿作棍棒,唱醒百万愚民;又顿而化为刀枪,直刺敌人心脏。这样的冷峻中,先生为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觉醒耗尽心血。然而在萧红笔下,我看到了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着的小花,那袅袅烟雾中轻缓吞息的神态,那一本正经探讨服装搭配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一位别样的丰富多彩的鲁迅先生。他不是一生伏于案头的作家,在他追求精神财富的同时,鲁迅先生享受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他在平衡的生活中酿造出碎金般的诗意,铸就了他辉煌而又美好平淡的人生。从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路走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向你宣告着平衡生活的智慧。让我们且歌且行,于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
333
落叶中的风---致2011年高考
落叶中的风
这次是一个洁白圣地,这里是死神的地域--医院。在一间手术室,我看到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手术,医护人员已十分疲惫,并开始准备缝合伤口。蓦地,那一直在旁专注而谨慎地履行自己工作的女助手突然道:“等等,医生我们少拿出一块纱布!”主刀的医生回答:“不可能,我已全部取出来了!”“不,我清楚地记得我们用了十一块纱布,但这里只有十块!”“不要胡说,马上缝合伤口!”主刀医生十分坚决。“不行!”那位助手的眼中迸出惊人的火花,“我要对病人负责,我不能让您进行缝合!”主刀医生欣赏地看着她,摊开手,手心中赫然是一块纱布,“你的表现值得称赞!”医生如是说,看到此,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秋风又将我带上旅程,来到了美丽的滇池。我隐在岸边的丛中,看到了那个执著的老人。这美丽的湖泊是他精神的母亲,是他的生命。当暴利牟取者来到这里,肆意破坏他的珍爱之水时,他愤怒了,挺身而出,相识之人的劝告安慰不了他,黑心的商人的毒打阻止不了他,有关部分的冷漠更不能洗灭他为母亲奋斗抗争的怒火,他如红烛般燃烧,不顾自己的安危,努力奔走。终于,滇池归于平静美丽,水鸟成群,碧波荡漾。我被震撼了!一个人,能够不为外界影响,坚持自己,循着自己的灵魂走过一生,是多么的美好与辉煌!坚持自己的灵魂,不为外界纷乱所扰,有时多美的令人向往与敬佩,秋风带着我飞过一个墙头,上面有几杆芦苇,正摇摆不定。我徒然生出一股对它们的蔑视,也生出一股悲哀,我不也是随波逐流
生活中诗意的栖居—2012年高考作文
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
第四篇: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 重读《庄子》有感 关键词:庄子诗意自省勇气达生
摘要:庄子告诉我们要静心自省,发现本真,顺应自然规律的去生活。只有不为名利所累,平凡的生活才能获得诗意的美好。
正文:
最初开始主动的去读《庄子》是在高三的时候,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一直成绩优异的我在高三时却陷入了低谷,于是我开始感到迷茫,开始思考所有的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金榜题名时的荣耀,为了将来“钱”程似锦,为了实现父母望女成凤的愿望?而那之后我又将去向何方?残酷的竞争和所有的迷惑使我陷入了深深地焦虑和抑郁,于是我开始阅读《庄子》,希望以此来获得一丝心灵的慰藉。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似乎有些幼稚,所有自以为是的思考其实只是在逃避,逃避自己的无能。而庄子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也许只是一个避难所,一个失意之时聊以自慰的地方。如今,岁月的齿轮仅仅转过了三个春秋,重读庄子,带来的确是不一样的感受。突然明白不该在失意之时才想到庄子,“逍遥游”应是一种始终伴随左右的生活态度。
庄子说:“有大物者,不可以物”,也就是说,真正拥有了这个天地世界,就不要被外物所役使、所左右。不要拘泥,顺乎自然。然而,我的心还太狭隘,无法包容整个天地,因此我也注定不能逍遥物外。虽不能及,心向往之。重读《庄子》,对于浮躁而又忙乱的我仿佛是注入一股清泉,尽管还不能遨游天外,但他告诉我——人类,可以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有人会说,如今的竞争压力这么大,为了生计,我们整天都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种琐事中穿梭,哪还有心思诗情画意。其实,有如此抱怨的人往往都是把日常工作仅仅当作一个职业,而没有在工作中植入自己的愿望和梦想,没有将手中的工作变成一个载体,来实现生命与职业的沟通。而要实现这种沟通并不容易,它需要自省和勇气,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倾听自己的心声,让自己的心合乎自然。用庄子的话来讲,叫做:“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的淡漠,指的是恬淡地心境,清净的行为。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充满了各种诱惑。我们身处其中,往往会迷失方向。还记得那个著名的商人和渔夫的故事:商人为渔夫规划了一个美好的前程,前提是渔夫要牺牲闲暇时间去打更多的鱼。十几年之后,他就可以带着巨款退休,搬到喜欢的小渔村住下,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以陪孩子玩,陪老婆睡午觉,每晚到村里和朋友喝个小酒,唱唱歌,可以有个美满又充实的生活。可渔夫却告诉他,自己可以省去那十几年的时间,因为他现在正在过着那样的生活。
生活中,为了获得幸福,我们不断地向前,越走越远,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出发点。在纷乱的世界中,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看清自己的本真。庄子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水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照到天地万物,人心亦如此,在人生的河流汹涌向
前之时,也要常常放缓流速,照见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最真的渴望,然后将它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这样生活与工作就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负载着梦想的生命之旅。
静心自省可以帮我们看清前方的路,可真要走上自己所愿选择的路,又需要莫大的勇气。要走一条人烟稀少的路,既要有勇气去披荆斩棘,更要有勇气去忍受世人的冷眼。《庄子》中有一篇《马蹄》,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齿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庄子提倡天地万物都应顺应自然,各自回归各自的本性。在他看来,所有外在的雕琢治理,实际上都违反了自然本初之意。每一个生命都要求得到尊重,也应该得到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本初是什么样的,就应该让它是什么样的。然而,我们往往为名声所累,趋同于社会价值,而如今社会的评判标准又太过单一,为了达到那一个标准,我们不得不折断自己的羽翼,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为了别人眼中的好而努力,却忽略了自己所独有的价值。追随本心,不为名利所累,让自己的心顺应自然地去发展,生活的诗意随之而生。但我们明白,生活中只有诗意是不够的,生活同样是现实的。曾经以为,庄子的思想是厌世的思想,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他只是在告诉人们,面对生活,要有一种旷达的态度,即“达生”。他的“梓庆削木”的故事就告诉我们,生活与诗意是互相交融的,人想把工作做到最好,恰恰需要一颗诗意的心。梓庆为了自己的作品达到最好的效果,连续斋戒七天,穿越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忘记了“庆赏爵禄”,即“忘利”;第二阶段,他忘记了“非誉巧拙”,即“忘名”;第三阶段,他忘记了自己的“四肢形体”,即“忘我”。梓庆所穿越的这三个阶段也正是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好所必经的三个阶段。
许多时候,我们会失败并不是因为技艺不精,只是心中牵挂太多,无法集中精力于所做之事。曾经面临高考之时,我告诉自己,努力了那么多年,这一次一定不输;我告诉自己,父母多年辛苦的付出一定要有所回报。可结果我还是输了,输给了自己。太多的顾虑让我畏手畏脚,患得患失。太想得到,最后换来的却是失去。
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用豁达的心态面对得失,以清净之心去面对名利,一切顺应自然,认认真真的去生活,生命必会在诗意之中绽放光彩。
如今这个世界太多功利之心,身处其中,难免耳濡目染。庄子的存在,如一轮黑夜中守护心灵的月亮,照亮我们的心灵,告诉人们:尽管“充满劳绩”,但我们依然可以“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参考文献:
[1]崔大华《庄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2]于丹《庄子心得》[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3]安继民,高秀昌,王守国《道家双峰——老庄思想合论》[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五篇:让生命教育在校本研训中诗意地栖居
让生命教育在校本研训中诗意地栖居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会学生如何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并尊重其他生命,进而珍惜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于当代中小学生来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使命。那么,如何深化生命教育,将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我们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在生命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教改新路。
一、生命教育校本研训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农村小学,一直以来有着良好的学风、教风,这些良好的传统为我们今天的生命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年我们的生命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到学校生命教育活动的形式比较单
一、系统性不强,效果也难以深化和持续。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我校以校本研训为抓手,以生命教育为基点,全面开展学校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而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二、生命教育校本研训的实施
我校生命教育校本研训是从2009年开始的。五年来,我们努力探寻生命教育的路径,创新生命教育的方法,破解生命教育的困局,累积生命教育的经验,凸显生命教育的成就。
(一)生命教育校本研训的途径
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如何寓生命教育于学校校本研训之中?寻求生命教育的路径,是我们开展生命教育校本研训首先面临的问题。
1、组织生命教育的培训,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
为了有效地利用校本研训来开展生命教育,学校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每学期初,领导小组都会组织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动员,制定研训计划,确定研训内容,并将任务明确到具体个人、具体课堂,避免生命教育流于形式。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教育计划组织教学,如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与讨论,定期开设专题论坛,以引发教师的思考,明确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一本厚厚的《静听生命花开的声音》论坛集记录下了老师们生命教育学习的心得和反思。且思且行,在思考学习的同时,学校要求教师落实好各自的生命教育计划,在自己的岗位上自觉地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用思想提升职业品质,用智慧启迪学生的成长。系统性强、操作性强的生命教育校本培训对教师观念的转变、全方位开展生命教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开展生命教育的教研,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
生命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要把它自然无痕地融入到学科教学过程之中。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生命教育实践课的组织实施,以及听课评课作为获得校本培训学分的考核指标,这些具体的评核标准对学校生命教育校本研训的有序进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研训过程中,教师有了较明确的目标,从而能更自觉地挖掘渗透在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内容,积极探索能够激活课堂的方式,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如:语文组的“情境创设法”。即在课堂实践中,创设一些与生命相关的课堂情境,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生命的意义;数学组的“生命数字化”。即用数学符号或公式来阐述生命。比如对人体的描述;生命的时间段特征;有些灾难的伤亡数据描述等,通过这些直观的数据描述,大家对生命的内涵会认识得更加深刻和具体。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看到我们的生命教育不仅使学生逐渐对如何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认识生命的价值有了新的体验,也使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生命教育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3、开发生命教育的资源,推动教师的自主发展
课程是生命教育的载体。我们根据自身条件尤其是科研实际以及课程的实施情况,以专题形式开展生命教育校本研究工作:①集体备课,以学科研究小组为平台,集体研讨解决课程实施中的疑难问题;②各教研组制定各自学科的“生命教育与学科教学统整表”。如:综合组教师经多次学习研论,将低年级《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成6个小主题,再将6个主题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挖掘品德学科与“生命教育”的融合点,让生命汇入知识的海洋。③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组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把教师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的优秀案例分别装订成了《春的思绪》、《夏的悸动》、《秋的思绪》、《冬的遐想》,为实施生命教育提供较为厚实的载体。
“生命教育”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了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而且使教师初步掌握了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基本知识,拓宽了教师的生命教育知识,重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4、开展生命教育的科研,关注师生的生命成长
为了更好地落实生命教育,我们确立了研究课题《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在学科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活动中形成综合的生命教育的教育体系,寻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生命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学校自身特色,促进师生共同的发展,关注师生生命成长。
(二)生命教育校本研训的抓手
开展生命教育校本研训不是空洞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活动中,我们努力探索生命教育的抓手,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打造活力课堂——课堂育人
课堂教学无疑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生命教育课程集中体现了其教育的目标和教育方法的有机统一。我们努力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为此,我们学校构建了“三四一”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更注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主观感受,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内涵。同时以此模式为模板,先后开展了同课异构、骨干示范、校际互动、课件制作、沙龙交流、技能比武等一系列活动。在生命教育的活力课堂里,你会感受到一种民主和谐、充满智慧,以学生为主体,高效灵动的课堂氛围。
2、开发校本课程——课程育人
为了能找到更能适合农村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材,我们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一套符合农村小学生生理及心理教育特征的校本教材,取名为《高贵的生命》。并分高年级和低年级两个版本。这套教材是几年来我校教师研究生命教学心血的结晶,它凸现了教师为此付出的努力,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丰富实用的课堂教学材料,使我们的生命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促进教师发展——教师育人
只有先关注和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教师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此,我校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特点、规律及各自需求,对教师进行菜单式校本研修,给教师提供个性化培训,满足教师的个性发展需求,借以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四年来,我们共组织多人外出参加生命教育的培训;校内培训更是经常举行。
(三)生命教育校本研训的成果
通过五年的生命教育校本研训活动,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构建了生命教育的评价体系
在该体系中,对农村小学生的生命教育评价原则,操作方法,标准等做了详尽的介绍,一目了然,为在全县农村推进生命化教对学生生命教育评价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
2、编写了生命教育校本教材
我们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结合学校情况,编写了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校本教材,这套教材这套校本教材以生命发展为主线,以整合各相关专题教育作为辅线,即以“认识生命,热爱生命,享受生命,保护生命,”四个核心理念为主线;以“安全教育”、“卫生教育”、“生活习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为辅线,删繁就简,由浅入深,构建了一套系统、有序、螺旋式上升的生命教育体系。
3、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依托农村小学生生命教育课题研究,教师们教育理论素养提高了,活动设计能力大大提高,写作能力、评价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同时也带动了新一轮的课堂改革。老师们依托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案例研究和教学论文。近年来,撰写的与生命教育有关的论文获国家、省、市、县的达60多篇,人均获奖2篇。
总之,生命教育的校本研修是一种融学习、探究、实践、提升为一体的培训模式,自实践以来,它不仅丰富了教师培训的内涵,而且得到了教师的积极响应。“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校本研训因势而生,回龙铺中小师生因思而变,因变而进,在校本研训的这一广阔空间里,我们将继续为创建学校新的校本培训模式而作出努力。
姓 名: 吴 彦
身份证号码:***044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回龙铺中心小学 工作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回龙铺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5721785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