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00:0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本站推荐)》。

第一篇:生物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本站推荐)

生物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近几年的生物高考和会考中,加大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表述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在理科综合考试中的实验设计题,要求考生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把实验过程、结果等描述清楚。写作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通过写作,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一定的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单纯的阅读、记笔记相比,学习效果大不一样。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使学生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从身边的事物出发,以学生熟知的生物素材或背景为写作素材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一、写作能力培养的途径

1.课堂写作小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口头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学生通过运用口头语言与教师和同学对话、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论自己的体会、接纳他人的思想观点,建构自己的知识。如果将这些口头语言表达内容加以适度引导,就可转化为写作,这就是课堂写作小练习。

课堂写作小练习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课时的多少及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的高低适度把握。如在讲述“生态环境”一章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描写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再如在绪论课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特征,顺势引入新课题。在实验课上讲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后,要求学生利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来检测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写出实验设计方案。

课堂写作小练习要从最简单的写作训练开始,如对某一观点的赞成或反对意见、学习的体会等,然后再不断地提高要求,逐渐达到小论文的要求,要求一段文字有中心论点,有论据,并有一定的格式。

2.课后综合写作训练

课后综合训练往往出现在完成一节、一章或全书的教学任务之后,针对整节、整章或全书内容设计的综合性练习。

课后综合训练可以以书中已经学过的具体生物知识为背景或素材展开,如在讲述完“生物的起源和进化”后,要求学生围绕最初的生命是什么,写一篇小论文,有些同学在课后翻阅了大量资料后,写出了“是先有鸡然后有蛋”的生物小论文,该文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我们还专门为他开了一节专题研究汇报会,让这位同学主讲,效果非常好,后来,这篇小论文参加了生物学小论文评比,获得了全国二等奖,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学习。

3.科学讨论会

在节假日和双休日,为了丰富学生的假日生活,我们进行了科学讨论会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科学讨论会的具体操作如下。

确定主题主题由教师、学生或师生共同确定。选择的主题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对此有一定的兴趣。主题主要来自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现象的探究;可以是证明了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

撰写论文教师确定主题后,向学生布置主题,并提示与主题相关的资料,介绍有关书籍、杂志和网站地址。如在“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的主题中,笔者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些资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生长素的作用机制,以及生长素的应用等资料,提出论文撰写要求:任选其中一项内容进行撰写,体裁为科学说明文,要以科学事实为主(不限于课本),可以做出合理的推理,但必须行文逻辑清楚,字数不少于2000字,题目自拟。主题布置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在仔细阅读教材,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写出科学小论文,完成后上交。

检查交流教师对学生交上来的科学小论文进行批阅,写出评价语。对写得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对写作态度不认真的同学进行教育。从中选出35篇质量较好的小论文,进行指导修改,重点纠正其中的一些科学性错误,然后由论文作者打印,交由教师印发给全班同学,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学习。

答辩准备要求每一位同学对印发下来的论文进行认真研读,对每一篇论文设计出35个问题,并整理成文字,一式二份,其中一份交给教师,并把问题编号,准备在科学讨论会上质询作者。同时,论文作者也要预先设想好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答辩的准备。

课堂答辩课堂答辩由学生干部主持,教师做好指导工作。为节约时间,论文不再宣读,论文作者依次上台接受质询。在答辩时,先由学生提出事先准备的问题,然后作者依次给予问答,答辩后留出时间自由答辩。在答辩讨论中,教师要适时给予帮助,进行补充或纠正,发表正确意见。

4.课前演讲

在课前留出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前演讲,演讲内容随上课内容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研究决定,也可由学生自行选择,但要求学生自己撰写,字数在1000字左右,演讲前三天学生把演讲稿交给教师审阅,对其中的语法、科学性等方面的错误进行修改和纠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上台演讲。

二、写作能力的评价

1.评价原则

科学性原则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科学性是自然学科论文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在生物教育中评价学生写作能力的首要原则是科学性原则,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的生物学术语和符号是否符合生物学表述习惯,阐述和运用的生物学知识、方法和观察是否科学,推理是否合理等。

反复修改原则因为修改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和自我评价过程,在生物教学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对一些大的写作练习进行反复修改,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鼓励性原则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目标就是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培养学生用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自信心。所以,在评价学生写作能力时,应尽量发现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如,生物学术语表达恰当、分析问题比较透彻等,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

2.评价内容

作品语言的科学性和连贯性因为语言是作品的第一要素。语言凝练、表述科学、得当、连贯、得体,反映了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技巧比较强,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也比较强,反之语言(口罗)唆,词不达意,说明了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差,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得不够好。

作品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写作中,如果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没有科学性,即使内容和思想浑然一体,也不能算作一篇好作品。如作品内容的中心不突出,内容没有围绕中心展开,则作品不能称之为作品。优秀的作品应是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完美组合。

作品结构的完整性和条理性结构的完整性和条理性反映了一个人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和层次性。一篇优秀的作品应是开头和结尾相照应、段落过渡自然有序。

3.评价方案

评价是为目标服务的,好的评价方案可以促进这项工作顺利而持久地进行下去,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具体评价时,应依据上述原则,根据写作形式,针对上述评价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案。如在课堂写作小练习中的评价,主要采用口头评价为主,随时给学生以评价。在科学讨论会中师生一起根据学生在答辩中的表现,采用一人一票的形式,按得票多少,评选出优秀论文奖、最佳辩手和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者等。

参考文献

[1] 周炳渠.生物学表述能力的培养.生物学教学,2001(3).[2] 杨爱玲.试论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写作能力培养.地理教育,2003(9).[3] 罗德新.导自由表达 促个性发展.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13).(责任编辑孙晓雯)

第二篇:浅析如何培养中学生写作能力

浅议如何培养中学生写作能力

云南省镇雄县五德镇第二中学 周显

【内容提要】学生作文难写确实是当前中学生写作的一大障碍,如何让学生作文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 键 词】观察 思考 模仿 修改

【正文】

初中生作文分在中考卷面分的比例大致为30%-40%,抓好作文,等于就是抓好了语文这门学科。可见,写好作文对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大多数执教语文的教师都犯了一个毛病,只注重学生的遣词造句的华丽,换句话说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学生作文难写确实是当前中学生写作的一大障碍,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觉得生活太平淡,每天就是学习书本文化知识,教师怕学生学坏,不准上网,不准看电视。学生写作文就无事可叙,无理可说。为完成老师布臵的任务,胡编乱造,脱离实际。其实,我们只要多留心观察,多看优秀作品,多看电视新闻,多上网查询,走进生活,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就能够从生活中获得鲜活生动的写作素材,激发出写作的灵感,写出优秀的文章来。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浅析以下几点肤浅看法:

一、细心观察

观察是中学生写好作文的必经之路,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可能都一样,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注定了生活就是丰富 1

多彩的,如果学生养成对周围一切事物都进行认真观察的习惯,就会为写作积累很多丰富的素材。很多学生总是认为别人有很多有趣的事,而自己身边的有趣事儿往往视而不见,总认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不过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事情,没有什么可写的,感觉写出来怕被人笑话。生活中并不是时时都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反而写好一些小事情,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也只是写了“教室”周围的小事,翻开断砖,找小虫,扯起树藤找何首乌而也。在写到冬天的百草园时,也只不过写了捉麻雀的小事。但是却表达了不一样的效果,事实证明,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注意对自己造成影响的事,就能获取生活中的活材料,激发出写作的灵感。同样,观察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表面,法国作家莫泊桑说过:“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你要长时间注意观察,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最细致的事物里也会有一星半点未被认识的东西,让我们去发觉它。”观察得细致,透彻,才能写出思想深刻,寓意新颖的作文来。

二、用心观察

我们生活中常有很多“闪光点”,一不留意,稍纵即逝。作家独特的才智就是抓住生活中的亮点。这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也具有同样的意义。我们要锻炼敏锐的眼力,捕捉生活中现象,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值得一写,富有深意的写作素材。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三、善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和思考并重。如何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到写作中去,靠的就是思考。会不会学习,爱不爱学习,绝不仅仅取决于读了多少书,做了

多少笔记,更取决于能否从书本中跳出来,不读死书,不死读书。善于思考,则事半功倍,不善于思考,则事倍功半,甚至走向学习的反面。善于思考,就是要对照知识,结合实际,在面对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只要我们对待事物都认真思考,就会有写的,就会写出新颖文章来。

四、多看好作文

看优秀作文时把书中写得好的词或句摘抄下来,可以在旁边做赏析,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还要勤记日记,把自己见到的认为比较有意义的事记下来。这样,写作文时你就觉得有东西写了。

五、多模仿优秀范文

实践证明,模仿有下列好处,一是可解决作文上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因为好的范文可以引起学生的联想,使他们在生活中选取题材。例如教《春》之后,可以让学生们仿照这篇课文写家乡的《春天》,多数同学肯定会写自己家乡花开草长,鸟语蜂飞的不同春色。在讲《白杨礼赞》之后,让同学们仿写家乡的《杨柳》《垂柳》《槐树》等说明文,多数同学会写出这些树好栽,易活,十分普通,但又极其有用的特点,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二是巩固学生的知识。学生接受客观存在的知识相当繁杂,但不管怎样繁杂,只要在作文中经常运用就可以很好掌握。

模仿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初一先仿写记叙文,初二主要仿写说明文,初三主要仿写议论文,这是整个文体上的循序渐进,这是符合初中教学标准要求的,在模仿某一种体裁时也应由简到繁,逐步提高。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好的,但不是每篇课文都易于模仿。这就有必要筛选。同时,还可以选取报刊、杂志上好的文章、每次作文前翻刻打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作

文时有借鉴模仿的对象,心中有数。

值得注意的是仿写行为并不是万能的。因为我们只能模仿某些精采的句式或巧妙严谨的布局,模仿的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写好一篇作文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情感人。

六、写作说心理话,说真话

纵所周知曹植七步诗的故事,这不仅体现了他思维敏捷,功底深厚,还在于他说的是真话,所以才感动其兄,免遭杀生之祸。清代名士江堤说:“一切文字皆贵真,真情作诗感动人,”说真话确实是作文的一个诀窍。那么说真话到底好在那里呢?首先,真话出素材。要你吐真情 ,真话出激情。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充满了爱、充满了恨,他没用讲稿,但每句话都发自肺腑,因此,每个字都有巨大的征服力、威慑力、号召力。作文的力量也在于说真话。其次,真话出技巧。生活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篇巧妙的文章,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作文的技巧就应该从写真话开始,生活质朴,而质朴就是难得的技巧,当感知某种事物时,引起与它性质、特点上相反的事物的联想。这种联想主要在于强化对两事物对立关系的感受与理解。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一种强烈的对比,使人对当时的残酷现实获得鲜明深刻的感受。要求学生比照这个例子,回忆过去所学的课文中有关文段是怎样运用这种方法,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如果说,观察的目的是解决文章的内容,那么,“联想”就是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凡有一定深度的文章,都离不开作者丰富的想象。没有联想,文章也不会具有灵活性和深刻性。因此,要使学生能写出立意新,境界高的好文章,教师在指导时,一定要学生开动思维的机器。

因此,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对于中学生写好优秀作文

特别重要。向学生承诺:写真话,即使语言不畅也给高分,写假话,即使词藻华美也不能得高分,这样一鼓励,大部分同学觉得有话可写、很好写,学生就能当堂完成。实践证明,写真话是作文教学的最佳人口,只有它才能打开创作的源泉。鼓励学生写真话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七、精心修改

鲁迅曾经说过:“一篇好作品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贾岛为了用“推”还是用“敲”绞尽脑汁,卢廷让作文竟到“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的地步。因此,学生作文不可能一做便佳,一蹴而就。本着这种精神,对于文中与主题关系不紧的可以大胆舍去。这是看一两篇就可以发现并解决的。至于表情达意不够确切,用语不得体,可用朗读法精心修改。这里说的是“朗读”,而不是“默念”,即是“念”而不是“看”,文中有些细小的毛病不易看出,一读,就可以发现了。

综上所述,重视并在作文教学中从以上几个个大的方面着手,指导学生写好一篇作文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参考文献】

1、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3、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4、鲁迅曾经说过:“一篇好作品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

第三篇:中学生写作心理及其写作能力培养

[作者]韩林庆/祖德维

[内容]

目前多数中学生把写作看成是难以应付的苦差使,每逢作文,颇有大难临头之感,苦不胜言。究其实,那千篇一律的文题,脱离实际的指导,不厌其烦的八股文式的批改,怎能不令学生兴趣索然,望而生畏呢?

孔子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1]写作亦然。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和发展能力的原动力。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年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写作水平下的不同的写作心理激发其写作兴趣,才能使其“由畏而好”,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一、中学生写作活动的心理及作文现状

作文即写话。由简单写话到学会构思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中学生的写作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构思能力随其变化而逐步形成。根据中学生不同阶段的写作心理,初中生的作文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不同水平的写作阶段。

(一)模仿改动期。初一的学生作文多属此类。初一学生喜欢模仿而尤其注重形式上的模仿,表现在作文时,他们不满足于小学阶段的简单、单调的儿童语言和思维方式,追求更成熟更完善的表现形式。但又不善于独立思考、选择材料、概括中心、组织语言,因此往往是根据文题选找与其相适应的文章,用范文的“谱”填上自己的“词”。例如:在一次命题“珍贵的……”的作文中,初一两个班的110人中有96名同学仿写了学过的课文、读过的范文。取材构思、表现形式大同小异。但这一时期的模仿和小学的机械抄录不同,不再或很少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二)直接写话期。将口语直接转为文字,形成书面的口语。初二学生作文多半属于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增强,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文题选择相应的材料,能够较清楚地原原本本地叙述事物,但往往是就事物的表面现象平铺直叙。例如:描写人物就只会直接描写,不善于通过环境的烘托、人物的对比、群众的褒贬、事件的铺垫等方面去表现人物,突出主题。语言形式上则表现为词语贫乏或生造词、滥形容、语句简略或重复罗嗦。教师给予的评语多半是中心明确而不突出,叙事清楚而不生动。

(三)突破创新期。初二下学期到初三学年是学生作文的突破飞跃期。学生逐步进入第二次模仿期,但这时的模仿脱离了形式上的模仿,而注重思考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在作文中表现为构思能力加强,更加有意地注意段落的过渡,层次的安排,首尾的照应及各种表现方法的运用。在主题表现上也刻意求新,语汇较初二时更丰富,文章常常在平淡中露出精彩的一笔。相对的,这一时期的作文语言比较繁杂,语病也较多,特别是逻辑语法毛病尤甚。

总之,初中各年级学生的作文在中心思想、组织结构以及文字表达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确切掌握不同年龄、不同学年、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因势利导地引起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因其年级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写作心理及写作水平,因此作文教学应根据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培养其写作能力,这里从“命题”、“指导”、“批改”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导”。

(一)命题

命题作文是写作训练中经常运用的重要形式。好的文题往往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作用,所以要重视作文的命题。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好的作文题目应考虑到学生的生活源泉和知识经验,英国十九世纪教育家约翰·珞克说:“一个人在对任何题目发挥意见之前,他应该是先熟悉那个题目,否则叫他去说,就等于叫一个瞎子去谈颜色或叫一个聋子去听音乐一样愚蠢。”可见出好作文题目必须考虑使学生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2)利用和激发积极性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初一到初三,千篇一律“我最熟悉的人”、“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冬天(春天)的早晨”等等老生常谈式的命题状况。丝毫没有新鲜感,不能激发兴趣,岂能写出好的作文?因此作文命题应探求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一、初二的学生稚气,喜欢敞开思想,具有开放期少年的特点。因此,文题既要注意具体,避免成人化,又要符合儿童心理,激发其想象。例如:写《他是我学习的榜样》就不如《我希望像他那样》更符合儿童心理。写《参观历史博物馆》就不如《啊!我真开了眼界》更能引起兴趣,开启思路,把握中心。写《植树》就不如《让祖国披上绿装》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

初三学生已向成熟过渡,具备了从本质上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喜欢儿童化的文题,追求写些较深刻的东西,来表达思想。文题应避免重复单调,公式化,以免造成写作心理障碍,挫伤写作积极性。这一时期可以多写些哲理性散文,如《镜子》、《荷花与藕》、《孔雀》等等。记叙文的文题要适应学生追求情节的曲折和构思奇巧的特点,要有新意,例如《班主任笑了》、《在惭愧之余》、《雷锋在我们中间》、《没有党籍的一个共产党员》等等,文题取材范围广,要求明确,使学生学习运用选取典型的材料,从特定角度或一个侧面表现人物、记叙事件的方法。

总之,作文命题应有层次分类型地研究心理特点,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

(二)作文指导

前边谈到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往往喜欢模仿,作文内容空洞,主要原因一是无从下笔不善构思,二是材料不充实,无话可谈。对此教者可指导其先作准备谈话然后动笔。拿记叙文的写作来说,初一学生观察事物往往不精确,容易忽略主要东西,加上遗忘的影响,印象往往模糊,如果只凭自己的感知印象写,势必会空洞,无内容,产生脱漏、含糊,甚至错误。相互口头谈论,可以帮助他们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使感知印象更明确完善,补充感知不清或遗忘的东西,加上教者相机点拨,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会由感性上升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写出来的东西会比以前丰富正确得多。有一次作文,动笔前只讲了简单的要求,结果80%的学生作文不是材料堆砌,没有重点,就是内容空洞,简单叙述。后来,教者从不同的立意角度抄了谈话题令其讨论,学生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然后再一次动笔,结果绝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材料充实,重点突出,描写也较生动了。通过谈论,学生对事物获得了较完整的印象,提高了书面语言的数量和质量,然后动笔写作,绝大部分同学就能心中有材料,落笔有词汇,文章有理解了。

初三学生不喜欢轻易发表看法,而是长于深思,其观察力、思维能力较之初一都加强了,谈论对写作的作用减弱,作文指导的重点应放在帮助他们打开思路上。如给学生提供写作材料,使学生经过分析、对比各取所需,还可以帮助学生对写作对象进行观察,提示观察角度和学生一起给获得的材料归类,帮助学生找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间的联系。另外,在打开思路时,不可忽视范文的作用,优秀的范文不仅可以给学生构思时以启示,同一文题不同构思的作文还可以激发学生另辟蹊径的创造心理。

(三)作文批改

作文批改的原则既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中的不足和缺陷,又应注意避免挫伤其写作积极性。至于作文批改的方法,目前还是个探讨的问题。就目前学生的作文现状看,语句欠妥,尚可评议,思路不清,实属大病,务必指出。而构思的毛病是简短的评语可使写生领悟的,所以单纯地精批、细改则将事倍功半。况且,学生在作文中如果能获得并提高自我修改的能力,那么也就标志着写作能力的提高了,这个目的依靠传统的批改方式是难以达到的。因此从培养学生自我修改能力着眼,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

初一学生的作文,因教师指导具体,作文结构单一,构思中存在的问题不会太多、太复杂,教师可书面批改,然后由学生写出阅后小结。文字语言方面的毛病可用符号标出,学生自己修改,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关心学习成果,培养学习责任心,逐步克服学生轻率对待自己作文的不良倾向,提高学生自修能力。

初三学生的作文,因教师指导概括,学生思维活跃,构思错误多样,教者可先行归类,按类找出典型作文,课堂共批,集思广益,找出症结然后教师小结。学生对本次作文通病有了大体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照自己的作文,有哪些相同的不足之处,自己写出修改意见,然后老师提出具体要求,组织继续练习,巩固已有成绩。中学生写作心理及其写作能力培养中学生写作心理及其写作能力培养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试论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试论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赛什斯镇古城初级中学 李春斌

内容摘要:本文从目前中学生写作水平相对低下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如传统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方法、教师责任心、现代科技手段等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以期能为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而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关键所在。在平时就作文而言,教材中有范文,有写作知识,教师甚至也要就如何写作喋喋不休地进行“指点”和“辅导”,但许多同学在老师布置作文后,张口“没啥可写”,闭口“不知写啥”,有的干脆称作文为“榨文”,而纵观各类大考小考作文和平时作文,总是无法避免普遍存在的、令人头疼的雷同和跑题现象,其内在原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解决上述困惑呢?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写作能力相对低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来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目前中学生写作能力相对低下的原因

今天大部分的中学生写作基本技能低下,作文的质量不高,甚至部分中学生不知道如何写作,就连定作的一些基本要求都不知道,对一些文体的写作方法、写作特点更是知之甚少,到上作文课时就头疼,对老师布置的限时作文更是一筹莫展,无可奈何。大部分中学生写作基本能力相对低下的原因,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观和客观上的问题:

原因之一,应试教育的模式简单化了传统的作文教学。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在所有的课程比例中,作文教学和检测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因而他们把大量时间用在了其他课程的教学和训练上,而忽略了作文教学。

原因之二,所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做法,使教师忽视了正规的作文教学,学生失去了严格的写作训练。让学生把写文章变成了单项的语法或句型操练,如更换人称、更换代词、改写句子、扩句等等,而为提高写作技能所必需的综合练习——作文却不断地受到排挤。

原因之三,现代化科技手段对书面文字表达方式的冲击,也成为中学生作文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计算机、电视机、广播等媒体的广泛使用,已使人们把口头语言不愿记录成文,尤其是用计算机写作的尝试加剧了写作危机,而且电视机的普及动摇了对学生读写技能的要求,妨碍和影响着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如有人说:在一个电话代替私人书信,电视代替读书看报的社会里,人们就会慢慢地觉得,写作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

原因之四,有些语文老师不重视培养写作能力的写作教学,甚至部分教师难以胜任写作教学。担任语文课教学的教师,自己首先写不好文章;有的教师想教好学生写作,但自己又不熟悉写作教学的原理与方法,造成了学生害怕写作是因为过去练习得太少了,而大多数教师则因为他们自己也写不好,而且也很少有写作教学训练的怪现状。

二、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他们走出作文难的低谷呢?现结合自己在平时习作中的经验来谈一下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

(一)积累生活储备,培养观察体味的能力

生活是作文之源,但它又不等同于作文,如学生缺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必要的观察体味能力,丰富的生活画面就难以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作文写作时便“无话可写”,勉强应付,当然写不出具体细节,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学生作文“没啥可写”的原因,是不能有意识地抓取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世界的融会贯通带——美妙瞬时。大千世界中的瞬间是无穷的,也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无意去抓,自然就会觉得啥也没有;如果去抓了,但没有同自我内心世界融会贯通起来,抓而不当,抓而不准,充其量

不过是一般的瞬间,绝谈不上美妙。只要有目的、有意识地亲手抓来的生活中美好的一瞬或一刹那,回忆它、思考它、体味它、编织它,情文并茂的文章才会脱手而出。而要及时抓住生活中有生动感的作文材料,关键是要用“心”抓,不是用“眼”抓,有道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因此必须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加强观察指导,强化参与,提高其观察能力,开拓作文之流,使生活之源化作观察之流,积累生活储备。

(二)激发融会贯通,培养发掘本质的能力

有些同学在作文创作时,头脑中出现了许多以往生活画面,心中亦有许多想说的话,提起笔来,却不知从何写起。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无事可写”的局面呢? 笔者认为是这些同学在不同程度上患有作文抑郁症,常常在写作实践伊始心理处于抑制状态,或是心里秘密羞于出口,或是顾忌颇多,前怕狼后怕虎,最终以僵化的思维模式敷衍写作,其结果当然不会写出成功之作。应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大千世界中的瞬间,并与自我内心世界融会贯通起来,找准“碰撞点”,求“神似”弃“形似”,求“共性”题材的“个性”载体,以独特视角,尽可能运用辩证思维开拓思路。同时,指导学生作文时取材不一定追求大,因为只追求从大处着眼往往更不易把握,取材范围小而能从平常的矛盾冲突中发掘其博大而深刻的内涵和本质,更能给人以启迪。

(三)抒发真情实感,培养寓情于景的能力

要让学生写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思想。作文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活动。每个个体生命,面对丰富多彩的人生必然会产生自己的体验、思考和感悟,作文正是这样一种心理写照。故作文应该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宣泄,是生命的表现形式,是精神的个性创造,更是学生内心情感的冲动、心智的反映、人格内涵的体现。然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在锢化评价模式的抑制下,学生作文大都异化了,缺少质朴自然的特质,缺乏生命的活力和热情,更谈不上有创意。我们更多的是试图教给学生如何从平凡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深刻的主题,让学生接受“标准化”、“泛政治化”的训练。由

此导致了学生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不敢用自己的语言表现自己纯真的心灵,只会宣扬那些机械的理念和政治化的思想。于是在学生的作文中看不到多彩的生活、看不到张扬的生命活力、看不到鲜明的个性。

要让学生抒发生活中的真切体悟。由于语言和结构都有固定的模式,学生在谨小慎微地就范于套路或模式时,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遭到了封杀。如果我们面对学生的作文,不管生活本来的真实,不管遇到多么相异的风格,都用自己的观念感情,用已有的模式去同化,只能是逼使学生把积压在大脑表层的流行情感套话,成批的倾泻出来。

(四)提高评语质量,培养勤于动笔的能力

优秀的作文评语象沥沥春雨能够激起学生情感涟漪,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激励。实践证明:以情先导,得体含蓄的作文评语,对调动学生的情感,纠正学生错误,引导学生进步,激发学生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的评语应有针对性、启发性、情感性和鉴赏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评语要着重在“赏”字上,对每篇作文要尽量发掘成功之处,小至字词句,大至节段篇,评语要给予肯定,使学生受到激励,这种先决情感特点极可能变成影响学生的一个主要变量。因此,应先肯定成绩再提出缺点,对作文中的诸多问题,一般只着重指出一点,切忌只说缺点,不提优点,更不能把学生的作文说得一文不值。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顾及学生爱面子的心理特征,保护学生的信心。

可以创办文学社、校刊、班刊、月报或张贴作文。创办文学社、校刊、班刊、月报,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写作的兴趣大大增强,特别是学生在刊物上发表了文章后,兴趣更是高涨写作热情大大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在课堂上要宣读学生的好作文,当堂肯定并宣读学生的作文,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非常有用的。实践证明有不少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由于老师宣读了自己作文中写得较好的一段,写作信心大增,充满兴致,最后迈入了作文高水平行列。

参考文献:

1.徐迅:《需要张开想象的翅膀》,《十月》2008年第3期。

2.张云鹰:《用国学教育培养民族精神》,《人民教育》2008年第1期。

3.陈洁:《中国教育更应该是通识教育——访宗璞》,《人民教育》2008年第1期。

4.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5.朱作仁:《论学生写作能力的结构要素及其发展》,《教育评论》1987年第4期。

6.武欣、张厚粲:《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7.庄文中:《论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1期。

8.《哪有那么多考生“父母双亡”》,《文汇报》1998年8月6日。

9.《高考作文命题(全国卷)大家谈》,《语文学习》1999年第10期。

10.卫灿金:《提倡文学写作,发展学生创造性形象思维能力》,《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第7期。

11.周宪:《走向创造的境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年版。

第五篇:中学生写作能力

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近年来国家教委制订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标准。

初中生:高中生:

观察,积累,思考,养成习惯。

理清思路,确定中心和写法;根据需要,展开联想和想象;想清楚再写。

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情达意。

恰当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一般实用文(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高中阶段作文一般不少于25次,文字总量一般不少于2万字,其它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1995年)

把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写作能力的要求归纳起来,有人认为中学生写作能力,从写作知识进行分解,则应具备写作的基本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从写作过程进行分解,则应具备写作的专门能力:审题能力、选择材料能力、结构文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修改文章能力。显然,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由多种能力组成。但以上胪列的能力竟有10项之多,实在有些烦琐,不便掌握和操作。围绕“通过写作关”,以“能顺顺当当地写好一篇文章”为目的,而文章的构成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一是思想内容,二是组织结构,三是语言表达。这样,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分解为摄材能力、思考能力、结构能力、言语能力、修改能力。下面分述如次:

一、摄材能力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要写文章必须熟悉客观事物,占有丰富的材料。获得写作材料和挑选材料的能力,就是摄材能力。要形成摄材能力,必须做到:

观察生活。观察是运用外部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的一种实践活动。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起点,是获得写作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活动中,无论是定点观察、定向观察、移步换景观察、不同角度观察,还是动态观察、静态观察、对比观察、全方位观察,或者进行间接观察,如调查、访问、阅读等,都是为了取得事物丰富的表象,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孔子教学生“多识草木鸟兽名”,“每事问”;鲁迅指出,“第一须观察”,“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给董永舒》),这些至理名言无不说明观察对写作的意义。

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因为观察是写作动因的触发点,是发现题材价值的导火索,是引起联想和想象的催生婆,是文章生动描写、表现客观事物的原形参照物。没有观察,写作过程就不能启动,而观察的深刻、细致,就能深化文章的主题,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进而提高文章的质量。所以作文教学中,必须养成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有一双敏锐的发现美的眼睛,为培养学生的摄材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善于选材。选材的标准贵在一个“严”字:要选自己熟悉、真实可靠的材料,材料真实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材料熟悉,写起来才得心应手。要选突出中心、围绕中心的材料,材料必须为中心服务,离开了中心,再多的材料也没用。要选典型、新颖的材料,典型的材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深刻的说服力,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新颖的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能给人以新的认识和耳目一新的启示。

二、思考能力

清代学者李渔说,写作要“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揭示了思考对于作文的重要意义。思考能力是写作的核心能力:思考,把储存的材料依题旨的意义诱发出来,见微知著,运思成章。或“诗心”跳荡,欣然命笔;或情不能自己,“引笔行墨,快意累累”(柳宗元语),思考启开了记忆尘封的大门。思考,能充实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魅力的容量,开掘材料的内蕴,加深立意的深度,寻求最佳的表现方法,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思考能力要求做到:

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由感性到理性的本质认识。事实上不是所有材料(客观事物)能进入文章的写作中去,只有当作者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思考,才能发现材料的某些意义、社会价值与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毛泽东《实践论》),带来作者对材料的敏感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发掘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求得立意的正确、集中、深刻、新颖。

富于联想和想象。对于写作过程,鲁迅曾以“静观默察”、“凝神结想”、“烂熟于心”、“一挥而就”来概括,那“凝神结想”、“烂熟于心”,就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作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作者在联想和想象中开拓思路、深化主题,把文章写出新意。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形象地揭示了写作中联想和想象的活动。许多作家的写作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杨朔写散文是由“动情”的事想开去,徐迟的创作是抓住“一刹那”的灵感引起联想,秦牧的创作则是“滚雪球”,由一点放开,让思想的野马尽情驰骋,刘白羽的创作是“浮想联翩,情不能自己”等等,可以说,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写作。

联想,是由当前的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和大脑的联结功能在心理活动中的反映。由于客观事物存在着不同的联系,反映在人脑中也就成为各种不同的联想,主要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如果从内容划分,还有象征联想、推测联想等。联想是想象的初级形态和基础,想象是联想的继续和深入;联想过程主要是把不同事物联系起来,而想象则需要创造。想象是在头脑中原有感性形象(已有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按其思维方式和形成过程来分,有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

学会辩证思考。辩证思考,是指在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指导下,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总精神,实事求是地分析对象本身的各个方面关系、层次、过程的基本矛盾,掌握对象的同一性、对立性及其对立统一。遇事不可绝对,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反对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事物。辩证思考是思考的最高境界,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才能在文章中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三、结构能力

写作中,有了正确而深刻的思想,新颖而典型的材料,优美而生动的文句,如果没有结构组织,所有这些,只是一盘散沙,不能成为物化的定型文章。

文章的组织结构,又叫篇章结构,是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文章组织材料的方式。它还是文章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容赖以充分表达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篇章结构能力,又叫谋篇能力,谋者,筹划也。从“立规矩”开始,到“成方圆”结束,要筹划把有关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结构能力要求做到:

结构服从中心的需要。结构要完整、严谨、自然、统一。完整,指文章结构首尾圆合,前后连贯。开头是为“凤头”,小巧玲珑,叫人一见钟情;中间是为“猪肚”,写得饱满充实;结尾是为“豹尾”,写得雄劲有力。严谨,指文章结构组织严密,无懈可击,过渡自然,连接紧凑,照应配合,精当细密。自然,指文章结构行止自如,顺理成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跌宕有致,浑然天成。统一,指文章结构形式和谐统一,通篇一贯。遣词造句,恰到好处,断续相间,气势流畅,波澜起伏,开合适度。

四、言语能力

语言和言语是有区别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信息工具、储存工具。它是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组成的约定俗成的统一整体,具有社会性。

言语是人们借助语言实现的一种交际形式,或者说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具体运用。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一指说话的行为,叫言语行为;一指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东西,叫言语作品。言语分外部语言(指听、说、读、写活动)和内部语言(指思维活动)两种。

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不能脱离言语,言语也不能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语言因言语而富有活力和生命,言语因语言而得其规律和物质形态。

写作活动是一种言语行为,写出来的文字就是言语作品,因此写作要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把思维活动的内容语言转化为表情达意的外部语言。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老舍也明确指出:“我们既然搞写作,就必须掌握语言技巧。”[3]学生学习写作必须下苦功学习语言,学习写作本质上就是学习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要形成言语能力必须做到:

要积累语言。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这是说,一个人如果积累了上万条的词语,写作就能随意调遣了,就不会出现词不达意、词不逮意、言不尽意、词汇贫乏的现象了。因而,要教育学生随时注意搜集词语,积累词汇,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学习外国语言中符合中国语言习惯的有益成分。语言是写作的基础,基础打得牢,任何高楼大厦便能建筑了。

运用语言要规范、简明、连贯、得体。这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提出的语言要求。规范,指语言正确、标准,使用的语言是全国通用的、约定俗成的标准语言,语言表达符合现代汉语中词法、句法的基本要求,通顺流畅,没有病句。简明,指语言简洁、明确,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言简意明;用语经济,讲究实效,以质取胜,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能省一字就省一字。连贯,指语言表达的次序和照应,作文要有序,一句一句地说,句与句、段与段间连贯,文气贯通。无论是一段话,还是一篇话,都要有明确的中心,先说后说,合理有序,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得体,运用语言合适、恰当。表达时在不同的场合按实际需要“说恰当的话”(叶圣陶语),使交际过程向着预期目标发展,善于察觉变化、把握变化和驾驭变化,如对象、话题、情境、表达方式等。就象人穿衣服要得体一样,大小合适,时令合适,人品气质合适,兴趣爱好合适,写文章运用语言要符合语体。语体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交际中,由于交际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和方式的不同,带来使用语言的不同习惯,在语言材料和修辞方式的选用上显出不同的特色。语体分口头语体、书面语体两种。口头语体通俗、生动、活泼,又分谈话语体和演说语体两种。书面语体周密、庄重、文雅,又分文艺语体(形象性、生动性)、普通语体(通俗性、平实性)、政论语体(鼓动性、逻辑性)、科学语体(精确性、严密性)、公文语体(程式性、准确性)五种。其次,还要章法得体,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章法,写什么样的文章就要有什么样的章法,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都照不同文体的章法写,上路,入套,像模像样。语言得体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重点,要花大气力才能奏效。

五、修改能力

修改文章是对作文负责的表现,是写作态度严肃的表现。修改能力是学生作文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4],“执笔而自能合度”[5]了。如果作文训练,不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是一种缺憾,对学生没有尽职尽责,是“瘸腿”的作文训练,没有实现全程作文训练。如果学生有了修改文章的能力,终其一生,受用无穷。修改作文的训练,是作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修改能力是对学生摄材能力、思考能力、结构能力、言语能力等的检验,是对学生鉴别能力的考查。只有当学生能鉴别好坏、优劣,判断正误,明辨是非时,才能修改文章不好的地方,修改能力也才能有所提高。

修改文章要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从内容方面来说,要从中心思想、材料选择、切合命题等方面修改;从形式方面说,从结构、语言、行款格式、标点符号等方面修改。修改文章的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但归总不外两种情况:一种是大的修改,需要重写或部分重写;一种是小的修改,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琢磨推敲,直至尽善尽美。修,修饰、美化;改,改掉不好的地方。

总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既不是虚无缥渺的“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妙笔生花”,更不是没有目的的“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是脚踏实地,从“顺顺当当地写好一篇文章”出发,训练必须具备五种能力,从思想内容来说,具备摄材能力、思考能力;从组织文章来说,具备结构能力;从书面表达来说,具备言语能力;从提高文章写作的质量来说,具备修改能力。中学生在严格的写作训练中形成了这五种能力,乃为中学作文教学之成功,其功至伟。试论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中学生写作能力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下载生物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与提高

    书面表达在中考、高考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此方面丢分甚多,以致影响最后总分,因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势在必行。在考试中最常见的形式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inform......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写作技能的运用息息相关,这两个重要因素决定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强弱。所以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老师......

    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和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论文名称: 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 和 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姓名:董凤祥工作单位:大理州鹤庆二中职称:中学英语二级教师通信地址:大理州鹤庆二中联系电话:***有效的英语写......

    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推荐五篇)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提要:在生物教学中有目的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学好生物学的最好办法。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兴趣对学生的智......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抓好课堂教学。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如何培养 。......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培养(5篇范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培养 文摘: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他们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千差万......

    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书面表达在中考、高考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此方面丢分甚多,以致影响最后总分,因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势在必行。在考试中最常......

    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2012发表

    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王雯霞 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727031 摘要:“写作”是考评中学生语言知识掌握运用的重要环节。必须重视课堂教学,重视词汇和写作素材的积累,加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