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普英语竞赛活动对提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初探
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成长
“体验”一词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词汇。事实上,本次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所以,“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对学生体验的重视,其实就是将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来,发挥它们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在体验性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有情感、态度、价值及实践方面的知识。教师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了初步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情境中体验
老师要善于营造学生学习的情境。
我在教学《小音乐家杨科》时,在优扬的乐曲声中,介绍故事大意,导入课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扬科为什么能把大自然中的声音当成音乐的,体验到大自然中的声音放在音乐中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曾经听过袁斌老师执教的《丰碑》一课,一开始,在凄厉的北风怒号中,在苍茫的雪山中艰难行进的红军画面中,袁老师入情入境地道出了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教学《田忌赛马》导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爱玩扑克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和教学内容相联系,使教学内容能适应并顺利地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在情境中,学生激起的情绪,成为需要的推动。这种情境会作用于师生双方的心理,影响师生实现教与学目的的行为和力量,促进目的的实现。
将学生带入情境的手段有:1.以生活展现情境。2.以实物演示情境。3.以图画再现情境。4.以音乐渲染情境。5.以表演体会情境。6.以语言描绘情境。
二、在认知不平衡中体验
在情境中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解决“认知不平衡”,进而不断改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且在认知发展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
在新课程中,我不在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而是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境况。
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阮恒一开始误以为他会因献血而死去,学生自己能理解到的只占十分之一,作为老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当时阮恒的心情。我充分让学生阅读有关描写抽血过程中阮恒的句子。学生读后充分交流自己的感受,“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说明他害怕,说明他勇敢,说明他配合医生。“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捂住脸”?是因为他感到疼,他不想让人看见。学生们这时的感悟并不准确,因为阮恒是因为怕自己要输光血死去才这样做的。这时我没有纠正孩子们的感受,而是进一步让他们阅读下面的句子:“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你们通过读这句话,觉得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疼吗?“不疼”孩子们读懂了这句话,那他之前为什么要啜泣,颤抖并用手捂住脸呢?学生们开始把自己当作阮恒,去体验,去感知。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产生了解决“认知不平衡”的意向。
当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时候他的做法是: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
我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我和他们一起参与到开放式的探究学习中,学生能初步认识到阮恒是因害怕而这样做的。“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这是为什么?联系后文“医生又问他又摇头”你有什么感受?他不是因为疼这样做的,是他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呜咽”比刚才的“啜泣”怎样?形容哭的声音更大了。“接着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为什么哭得越来越厉害了?“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为什么要尽力不让自己去哭?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学生们充分地交流,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感情和想法,他们充分体验到了阮恒的心理。他的疼是为什么,有多疼。“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医生会怎样安慰他,你就是那位医生,来安慰一下我,我就是阮恒。你别哭,你不会死的。不会输完你的血的。对生命没有危险。在师生的互动中,生生的互动中,学生在认知发展的同时,获得了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参与了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了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三、在自主学习中体验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对同一篇文章,或同一个人物,人们往往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
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充分质疑,你想知道什么?这一做法,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下一步的学习中能有意识地边读边思考。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思考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善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理解引向深入。“你从哪里体会出杨科爱音乐?”“噢咦!噢咦!”“你认为是什么在叫?”小提琴就放在扬科的面前,他会怎么做,怎么想。“假如让你去替扬科去告状,你要告谁?为什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到告黑暗的社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并为学生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把自己的这种独特的感悟、体验,通过朗读充分地表达出来。课文中常有令人深思的地方,新理念要求教师要充分留意这些空白之处。这往往就是提升学生思维情感的支点所在。在袁斌老师执教的《丰碑》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情景:老红军牺牲了,他背靠一棵大树手里拿着一根燃尽的火柴,眼睛望了望着远方,他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教师的一席话,如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解决认知的不平衡,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在合作互动中体验
合作学习从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在交流体验中共同提高。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新课程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对此我有深切的体会。
在教学《妈妈的账单》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彼得给他的母亲开出的帐单上共计60芬尼,相当于我们的多少元钱?这个问题教参、教案上都没有。幸好,课前我在备课时想到了这一点,上网查阅了德国马克对人民币的比价为100:381,100芬尼是1马克,60芬尼就相当于2.286元人民币,这就是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我的个人知识被学生激活了。
老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外部学习环境,支持,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来促进新意义的生成。使整个教学过程从始至终呈现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息,在合作交往中获取知识技能,学会学习,在平等,尊重,和谐的氛围中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相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相互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表现出色时,他们尝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五、在评价中体验
老师要在学生这种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中,主动及时的评价学生,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评价。
我在教学中经常这样说:你读的真认真。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能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的意思。你再读一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你能用自己的话夸夸孙膑吗?如果你能把书上的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更好。看来你读的课外书很多。你能积极发言,真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这段话既适合分角色朗读又适合表演,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式来学习。学生从老师的真挚话语中收获的是自信。教师不只是在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而是在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竞争朗读冠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冒险性、挑战性,引导学生对同学进行合理正确的评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扬方式,如握手等。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权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或批评。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使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实现了平等对话。
在评价中,不仅指导学生学习了本课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理念,让学生体验到了如何去对待学习,如何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总之,新课程中一些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在新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将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来,发挥它们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
体验式学习拓展成长空间
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关注学习的过程,经历“体验——归纳——内省——应用”,着力于提高人的学习能力。体验式学习可以体现在教师成长、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的系统中。
目前的教师培训体系常采用开设理论讲座、阅读理论书籍等教师培训模式。但教师面对教育和生活上的问题,有很多困惑和不适应。我们就在校本培训中进行了体验式学习的尝试。
我们把教师带进一系列体验活动中,经历了“热身期——互动期——凝聚期——探索期——结束期”的活动体验。团体体验训练里,教师们会经历一些挑战项目,从中体验困难,解决困难,形成团队合力。许多活动项目中,教师在一个特殊环境中体验情感沟通,建立信任和协作精神,敞开心扉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体验平等、轻松的感受。
这个过程中,教师们放下了昔日的角色尊严,拉近了与同事的距离。他们感悟到:
■教师团体体验训练给我们带来了成就感、满足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这些对我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团队的建设都是非常有益的。
■大家想说就说,心情非常放松。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原来大人也可以这样可爱。”是的,最可爱的人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所谓的安全感其实就是信任,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
■在这里,我们都是平等的,说什么、做什么都不需要担心,人轻松了很多,不再去想我这样做了以后会有什么后果。
■如何使大家能够“在一起有效地工作”是一个经常讨论的话题。教师团体体验训练中,我体会到平等、尊重、关爱、挑战和自我实现,这些对于一所学校来说非常有价值。
■教师团体体验训练能够从深层次帮助我们发现个体和团队的优势和不足,只有发现了,才知道怎么去行动。
可见,教师在体验中释放了心情,体味成长的快乐和心理历程。
在学生中,我们尝试在团体心理辅导方面开发体验式课程。我们注重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其中,低年级侧重游戏辅导,认识自我,中年级侧重自尊感训练,树立自信,高年级侧重责任感培养,形成正向心理。
而以下列举的体验学习的一些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在探究中尝试采用不同方法,摸索适合自己的途径。
情境性。体验式学习过程往往与情境有关,学生通过观察、反思、概括,把体验运用到新的情境中来解决问题。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社交的机会。如果学生在团体中的行为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会延伸到团体之外的现实生活中。
反思性。几乎每个团体体验活动后都有一个环节——分享和反思。反思是体验学习的关键,它要求学习者有意识地关注所学的东西并设法巩固,常常用“为什么”、“如何”、“是什么”来反思学习内容的价值、学习方法的适当性、每个阶段的收获以及与过去知识的联系,等等。所以,学习者既可以反思内容,也可以反思过程;既可以反思主体(自己或老师的行为),也可以反思客体(学习的对象及其方法)。
感悟性。参与者自身的感悟是通过活动所得,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导师只是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决不包办代替。
选择性。在训练过程中,有许多次让学生选择的机会,如一分钟决定、调组的选择、黑夜路程的选择、同伴的选择,等等。大部分学生都是经过独立思考、权衡利弊而作出选择,少了许多从众心理。现在的学习生活中,一些教师和学生处于浮躁状态,认为付出了劳动就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常常把知识囫囵吞枣般地教或学。而对学生提供各种可选择的学习方案,让学生独立思考和选择,就能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声音,看到独具孩子特色的思维和成长方式。
在体验式学习中,学习者对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批判、探究和反思,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方式和理念。体验式学习倡导主动实践、自主内省、积极分享、灵活应用,对孩子的生存、学习、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摘要:科学探究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小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一般应由简单到复杂、由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路、开展合作研究、激励自主探索等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创新、兴趣、自主、合作探究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旧式的自然课堂教学,以单纯传授科学知识为目标,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重死记结论、轻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死记硬背科学知识,创新进入课堂,要求我们加大自然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适应于时代发展和培养新一代的需要,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课堂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精心设计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科学教学课,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继而转化为探究兴趣。如:在《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看看电池夹、小灯泡电线是怎样安装的,接着指导学生合作连接线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初步感受到不用手按住灯泡就亮起来了的兴趣,进而要学生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2个、3个„„灯泡灯座、电池盒连起来让更多灯泡亮起来呢?现在让我们合作连起来吧!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情绪高涨,为后面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观察,为学生合作探究搭平台
科学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其中的生生互动常为传统教学忽略。新课程积极倡导合作的教学方式,旨在以此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合作是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形成的前提。
1、明确合作探究的方式
新课程积极倡导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合作进行科学探究是一种新方式,一门新学问,亟待教师的指导和点拨。比如教学《哪杯水多》一课,当学生比较哪一个杯子里的水多时,教师出示实验器材:各种杯子、尺子、量筒、滴管,作以下指导:
师:这里有三杯水(同样的杯子),老师看不出哪杯水多?谁上来帮老师解决一下?
生:我把三个杯子都放在桌子上,一看就知道哪杯水多。
师:同意吗?
生:同意!
(教师先设计了一个比较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水的多少的练习,这一练习的设计,既让学生明白了比较水的多少最基本的条件,同时为下面比较三个不同杯子里的水的多少做好铺垫。)
师:谢谢这位同学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看来这个问题太简单,那请同学们再来看这三杯水(不同形状的杯子:1号、2号、3号),谁能仿照老师刚才那样提出问题?
生1:我想知道1号杯子的水有多少?
生2:我想知道2号和3号杯子的水有多少? 生3:我想知道3号杯子的水比1号多多少?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一个人能完成吗?你们打算怎么做?那就看大家合作的怎么样了哦,好,开始实验吧!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一片段中,教师以“一个人能完成吗”,让学生瞬间意识到了合作的必要性,再以“你们打算怎么做”引导学生自我解决了具体合作的方法,可谓一石两鸟,指导无痕,手法巧妙。这一环节的处理,也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科学打下了基础。
2、发扬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各有不同,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在自己的环境中受到的熏陶不同。因此每个人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包括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气质等方面独特品质和风格,形成自己的特长。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某一方面的创新才能。因材施教,首先要求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要注意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材施教,还要求老师在学生发表自己的创新方案时,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要让学生把话讲完。然后根据学生的方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辅导。既让学生有充分的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的方案得到完善。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某一方面的创新才能。
三、鼓励参与合作,追求科学探究的研究性
学生的科学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吸收过程,即使是学习的科学知识是前人的思维结果,学生也必须经过自己的思维,正如著名的弗赖登塔尔指出:学生学习科学彻底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显性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参加社会实践工作中是否具有创造性。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学习。即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受到训练,培养其探索精神。例如在教学《我们的身体》时,了解人体的各部分组成及作用,整体认识人体的各种器官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搜集资料的方法还不能做到驾轻就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方法指导,适当给学生“搭梯子,竖架子”。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课题内容的资料指向,将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工,尽量使学生能在具体点上挖掘到典型的资料,以达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目的,提高课前准备的实效性。
为了突破难点,用“解暗箱”这一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我准备了一个书包,里面有手表、饮料瓶、铅笔盒、玻璃杯等物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接着教师出示一幅小舞蹈演员正在跳舞的图片,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书包,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又被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有的学生作屈臂运动显示鼓起的肌肉;有的学生大声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急促呼吸时,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有的说,我能捏出来,胳膊里面是骨头等等。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学会探索。
总之,教师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有足够的认识,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尽量多地参与探究活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在科学学习中促进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大目标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但从具体实施情况看还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怎样做让每个同学都有较大的发展,有些同学实验积极性高,但总是不大情愿记录,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要化费很大的精力,面对几百名学生,有些连名字都对不上号,评价往往不够确切,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浅谈对小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面对突飞猛进的科技时代,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不仅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进社会未来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科学技术竞争力的提高,把科学素养视作国家综合国力和劳动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教育部于2000年7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被列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可见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小学教师,我深知:课堂教育是青少年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基本渠道。在青少年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技术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了解科学方法,了解科学史,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充分把握和利用课堂教学这一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培育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建设者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科学课程中起始课的教学
科学课的起始阶段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起步之举,因此如何巧妙地将学生引领进科学课程这一全新的领域就显的尤为重要。学生对科学的系统学习自此起步,此后,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好坏,就在老师这一节起始课的引领下,埋下相应的种子。并且只有在教师的悉心浇灌下,这些种子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例如在起始课上,教师可以多花点时间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方面,可以教学生做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又感觉很神奇的小魔术、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质疑,老师再用科学知识对学生感到神奇的实验现象来进行说明和解释,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的目标。
我在三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第一节课中,为学生准备了紫苷蓝菜和白醋、苏打水等酸碱度不同的几种溶液,然后,指导学生将紫苷蓝菜撕碎、捣烂、泡在50度的水中,取汁,分别倒入以上几种酸碱度不同的溶液中,刚一倒入,我就听到了学生们兴奋和惊叹的呼声。当孩子们看到杯中的溶液奇迹般的变成了五颜六色的液体时,那种成功的喜悦与自豪,让我也和他们一起沸腾了,我想这样的起步是成功的。
(二)重视对学生的学前诊断 课前对学生的学前诊断要明确,要充分了解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随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三)重视教学难点的突破
教学难点的突破是课堂教学目标的重点之一,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教学难点分解、细化,这样会更容易被学生消化。
(四)重视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规律相结合 教师教的新知识要经过加工才容易记住,例如,可以强调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新知识。我在这个时期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策略是“类比学习策略”。如:通过水流的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电流,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
(五)重视对学生科学技能的培养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科学教师应该开足实验课,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指导学生变动手为动脑,从而指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将结论归纳整理成一定程度完整的理论,促进学生在做中学。但在课前,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物质方面保证,这也是实验成功的有力保证。与此同时,在实验课上,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科学技能的培养。我校的实验教师在实验课上,总是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放手让学生去做,一遍失败就再试一遍,直到做成功为止,我们始终相信,教师多付出的耐心和时间,会在孩子们成功的喜悦中得到回报和满足。
(六)重视对学生科普知识教育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活动日趋丰富多彩。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寓科普宣传于各项文体活动之中,使讲科学的思想深入学生心中,是学校科普教育的一大特点,也不失为一种无痕的教育良方。
我校每年都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演讲比赛、才艺表演、版面展览、朗诵合唱、童话剧表演等,各项比赛中均有科普小故事、科学诗朗诵、科技小知识穿插其间、包含其内。另外,利用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每周的班队课,每年的科技活动周等契机都可以开展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另外,还结合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需要举办多样的科普专题活动,进行科普宣传,如科普读书、征文活动、科普知识手抄报评比活动等,都收到了较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2、增强资源观、注意挖掘本地的科技资源,灵活加以利用。新课程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注重开发和利用资源,不要将目光锁定在一本教材、几本参考、一室的图书,要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只要教师处处留心,就会欣喜地发现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层出不穷。
例如:其一,我们可以利用教学楼层中的某一闲置角落,为学生建立一个科学作品展示园地,让学生将自己的科学小论文、科技小制作等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也可以定期向家长们开放,这样不仅给了学生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还能让学生在展示自己的作品的同时,学会欣赏他人的品质。
其二,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外出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和社区实践活动等,结合我县、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了粮食、蔬果的种植、气象信息采集等实践活动,旨在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另外,还可以征得家长门的配合,组织学生参观家长所在的公司或企业,对孩子进行科普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神奇,激发他们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七)重视倾听学生的心声
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是经过思考得到的,这是孩子智慧的外在体现,因而,我们应该确信,任何一个孩子的语句中都有值得挖掘的东西。
总之,培养未来国民的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学校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基地,我们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养。
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我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科学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加强学生科技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一、立足课堂主渠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次课程改革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和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主要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2005年开始,我们把原来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自然课程改为科学课程,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等五个方面实施教学,注重生活中的科学素养教育。在加强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教育手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大力改革科学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更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加强实践教学,推进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方式,引领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科学精神。如:到小市地质博物馆进行参观,到石灰石矿,到太子河考察水域污染情况,到本溪湖、怪石洞、本溪水洞考察形成的原因,进行亲身感受等活动,通过学生亲历活动都给科学课的教学带来直观、易于理解的教学优势,让孩子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
在按照上级的方针、政策,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我们还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完善了学校的生物园地建设,室内的养殖,栽培,主要有鱼类、花卉;室外种植,主要有玉米、芸豆、白菜、萝卜、向日葵等。
二、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还要促进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的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注意挖掘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他们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语言、录像等教学工具,运用游戏、讨论、操作等方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激活创造性思维,展示创造才能,围绕不同主题,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我们利用学校校刊“科技教育”专栏和校内广播、板报等,加大科学发展观宣传力度和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健康、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学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组织师生参加“辽宁省第八届优秀自制教具展演”,我校科学老师制作的日晷、光与影子、地球自转与公转演示器、一分钟演示器、小小气象站、航模等,并获得优秀奖。“我为生活添光彩”科技竞赛;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到郊区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等。通过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了课内外、校内外科学教育内容的衔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成立了校外活动小组,通过课堂主渠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拓宽渠道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科学课虽然给儿童一个很广阔的思维的空间,但是毕竟要局限于课本的内容,对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有很大的阻碍,也不利于个性化教学,在这种情况下科普读物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通过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探求问题结论的独立学习的习惯,还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加强青少年的科技教育,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对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宣传,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联系起来,在小学阶段树立起科技兴国的坚强信念,初步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初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教育应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提供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和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科学探究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科学探究。“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任何科学知识都存在于生活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科学探究,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进行科学探究,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育基地、师资、教材等三项基本建设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我市在本溪县小市镇建立了科学教育基地,目的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选派科学教师和科学辅导员到省外学习,提高了他们的素质,这些都是搞好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物质基础,我校是花园式学校,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的可以在学校进行,如给树木剪枝,拔草、施肥,观察树叶、花、落叶等。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认识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只通过一门科学课的教育就能完全达到目标。所以,今后我们要加强同其他学科的合作,寻找各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结合点、渗透点,同时我们科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灵活地扮演好课堂内的多种角色,认真钻研各种教学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培养,教会学生思考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课堂、拓宽渠道,努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王家河中学
占春明
近几年来,英语阅读在中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难度也有所增加,而学生却是越来越怕做英语阅读.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摆在我们英语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一、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许多中学生不明确学英语的宗旨和目的,好象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甚至把课外阅读看成是浪费时间,得 不偿失,不愿花时间。有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喜欢用手和笔指着读,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对一词一句进 行分析,等别人早已读完,他还不知文章所云。要彻底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并非易事,有的学生是下了一番苦功。为此,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短文、可以少读,但要天天读。平时时间紧,少读点,假期多读点。总之要培养 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久而久之,便可积少成多。不但能增加所学词汇的复现率,而且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给予阅读指点,提 出不同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指点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选好材料。
教师一方面教给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泛读、略读、跳读、细读),一方面在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阅读效率,反复训练理解技巧。例如:要弄清所给材料“写什么”,把握其基 本内容。第二步理清文章段落层次,摸准作者的行文思路。如何理解和阐述支持中心思想的事实和细节,如何 从字里行间去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如何进行梳理归纳,如何进行逻辑推断,如何理解人物性格,如何辨认图 形。学生只有熟悉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辨析,才能真正提高有效阅读率。如阅读短文常见的问题: The article is about──。Or what’ s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 尽管这些练习比较容易,但这一步是不可忽视的。
初中学生的英语词汇有限,许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阅读,缺乏阅读兴趣,主要就是所选文章词汇量大,生 词多,影响阅读速度,学生不感兴趣,结果就坚持不下去。应根据所学词汇,选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的简单本 或其它一些简易读物。如以童话、寓言和小说开头,名人传记、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书虫》中的小短 文适当选一些,有适合各年级的英语经典小故事,学生容易感兴趣。材料选定后教师还可适当改写,加添必要注释,以适应初中学生的需要。由于学生各自兴趣爱好 不同,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分别有针对性予以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 上能很快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水平。
三、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理解文章,掌握信息。阅读技巧也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篇文章所包涵 的信息方法。阅读方法不同,每个人理解文章所花的时间也会各不相同。我认为文章的第一段很重要,有时就 是文章的中心所在。理解段落和全文,反过来通读段落或全文,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在整个阅读过 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上,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不应过份在意对个别词语 的理解与否。即使遇到较难理解的句子,也不必着急,要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读,等读完全段或全文之后,我们 往往会发现前面遇到的许多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就阅读理解四个字而言,重点在理解上,为了保证准确理解,对文章出现的重点句或难句,要适当讲解,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善于抓住重点句,力求准确理解,掌握主 要意思。
总之,想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还得多读多练。在多读多练的同时认真总结适合自己 的阅读技巧,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作文能力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作文能力
【摘要】 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策略。本文结合农村中学生的特点,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作文能力。
【关键词】
作文能力;兴趣;成就感
英语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写作中要涉及语法、词汇、文体、布局谋篇等诸多知识,写作水平的提高,实质上就是英语水平的总体提高。无论中考、高考,都把英语写作列为测试题型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作文能力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但是“语文怕作文”,学生用母语作文尚且如此,用英语就更不用说了。有些学生根本不愿触及这个硬疙瘩。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取得好的效果,就一定要讲究策略。对于农村学生,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信心以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很重要。笔者现在想结合自己多年的农村执教实践,与同行一起谈谈心得,以期抛砖引玉。
一、低起点,培养写的兴趣
八岁学童每周轻松作文一篇,要求低也。名家里手数月欲撰一文而不得,要求高也。笔者认为,低起点是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起步的关键,对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农村学生尤为重要。
其实,笔者发现大多数初学英语的学生不怕写,甚至还主动去写。学生初学英语,一般是听说领先,这是符合语言规律的,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很多学生在需要用英语发言的场合,如值日发言等,往往要预先作书面准备才讲得好。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听说的自然性而加以反对,但笔者认为无碍,应顺其自然,并加以引导。毕竟事先不做准备而能出口成章的天才很少。对初学英语的初中生来说,更不应该强求。既然学生有了写作的需要、动机,教师真是求之不得,应该把握住这个时机,因势利导,促其写作能力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在教学七年级第八单元时,有个学生值日演说准备充分:My name is„I’m thirteen.This is my school.Its name is„ My teacher’s name is„ My friend’s name is„几个句子一气呵成,真实得体,响亮大方。同学们佩服不已。当然,很多同学马上意识到这是Lesson 32中一段句子的改写版,笔者表扬了该同学的出色表现。上完课后布置作业:结合自己实际,仿照课本内容形式写一段话。这是笔者第一次给他们布置作文,因为要求低,题材容易,作业完成得相当好,取得了满意效果。到了高中,随着学生英语词句积累的增加,笔者常把五种基本句型的引入介绍作为培养他们写作能力的新起点。掌握五种基本句型,这要求同样很低,针对五种基本句型所设计的一些句子、段落的翻译练习,他们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笔者鼓励学生在作文中交替使用这五种基本句型,并加上适当的定语、状语等。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先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英文句子,原来都由这五种基本句型演变而来。随着学生对五种基本句型娴熟的应用,谴词造句之于他们再非难事。
语言离不开模仿,说话如此,写作也如此。只要学生肯写、勤写,知识就进入了他们的大脑,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慢慢就形成技能,能力便得以提高。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兴趣是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说,培养兴趣是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前提。
二、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农村学生写作难,主要原因往往是生活面太窄、见识少,生活经历单一纯粹,日常琐事牵涉面太少。觉得无话可写,英语写作也如此,并且还受到词汇量和题材的制约。有些题材他们是很难写出东西来的,弄得不好,学生写文章时举步维艰,总写不出、写不好,从而自信心受挫,丧失写作的兴趣。所以,教师怎样选取一些适合的题材让学生去写是关键。实践中,笔者是这样做 的:
1.结合教材与生活,精心设计题材
因学生受词汇与句子组织能力地制约,写作题材最好是与教材紧密结合的,为了避免学生一味抄袭,题材最好也是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如,教完第二册第三单元“Mid-Autumn Day”时,适逢中秋佳节,笔者便布置如下作业:以Mid-Autumn Day为题,写一篇自己家人团聚、欢度中秋节的短文。由于教材对中秋节做了不同侧面的描述,学生有了语言词汇基础,而且是孩子们喜欢的中秋节,确实有很多东西可写,因而写作练习取得了极佳效果。
对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只要稍加设计,便会获得很多好的题材。教师每布置一个题材,都必须保证学生有这方面的语言、词汇基础,必须加以解释引导,必要时给予一些词句提示,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融入情景中。通过这类写作练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能对课本词汇灵活运用,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做到一举多得。
高中教材也是如此,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中心话题。所以,笔者每教一个单元之前都要求学生课前准备。每节课都给学生留出五分钟的时间围绕本单元的话题发表演讲或自己的看法,让尽量多的学生都有机会开口,并鼓励他们表达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学生不知道要说什么,思维也不开阔,可能只会说一两句。但经过几天的准备及其他同学抛砖引玉,随着学习的深入,思维会慢慢地变得开阔,就会有更多、更新的观点和看法,对本单元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就本周学生发表的观点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把它写下来,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2.倡导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活动
农村学生学英语还存在“学用脱节”的问题,离开课堂就没了用武之地。而优秀的学生,不能总在课堂上,在教师划定的圈里打转,应在课外广阔的天地吸取尽量多的知识养分。随着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句子组织能力的提高,笔者逐步引导同学们写日记,每周一篇,从内容到形式慢慢完善,建议学生遇到个别不懂的词句就查字典,也可以用汉语代替。由于学生受词汇量的限制,日记写起来有一定困难,往往一篇几十个词的日记,就有十来个汉字。但渐渐地情况有所改观,由于日记的题材和篇幅不限,能自己灵活掌握,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很多学生使用了词典,对枯燥的生词也主动去学了。主动学习,学以致用,成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一段时间下来,写作水平明显提高。
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逐渐升高,许多人订阅了《学英语》、《英语辅导报》等英文报刊,他们按报上的交友方式进行联络,果真交上了笔友,令他们十分兴奋,之后,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笔友会。他们用QQ上网聊天时,笔者鼓励他们使用英语,同学们对此越来越有兴趣,他们终于能使用英语进行实实在在的书面交流了。这是一个从为学而学到学以致用的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跃,在他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描上了重要的一笔。
三、让学生写出成就感
成功与失败都是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宝贵经历。对于农村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笔者更着重呵护学生的成功体验,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使他们走得更远。笔者采取如下做法:
1.肯定学生作品,多发掘闪光点
入门阶段的中学生,其作品肯定有许多错漏,错误之多可以信手拈来。但教师在评改时只抓住阶段性的主要矛盾,作必要的批改,不必面面俱到,留下太多令人触目惊心的红杠,反而会影响学生的信心,让其裹足不前。反而,教师在批改、讲评过程中,主要是找出习作的闪光点,发现学生进步的方面,给予肯定、表扬,从而起到强化作用,不断加强学生写作的信心,让其享受收获的乐趣。
2.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世界上的每一位作者都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人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承认。对于学生习作的反馈,除了分数的奖赏、语言的褒奖之外,笔者总是利用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笔者常常在课堂上宣读一两篇文章,并给予扼要的点评。或者在作文课堂上当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两三篇不同层次的学生习作,让全班一起鉴赏评改,抓住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多作正面评价,既能对文章作者起鼓励作用,也对全班同学起示范、促进作用。当然,同时对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错误也作指正。
3.鼓励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写作活动
每个学期,我们学校英语教研组都组织一次年级作文竞赛,要求学生人人参与。每次,笔者都抓住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许多学生也确实写出了一些好文章。还有校学生会、英语学会经常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等,笔者都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并指导他们精心准备演讲题材,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另外,笔者平时也注意收集各种英文报刊、杂志的学生征文比赛活动的消息,及时向学生推荐,与学生一起分析征文的题材内容,鼓励那些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投稿,并与他们一起反复修改,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这方面获奖,有的文章还刊登在报刊上。学生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批改与评讲
以写为主,但我们不能忽视改的功夫。“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很多中文写作大师总结出来的经验,该经验同样适用于英语写作。评改是为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习作,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评改方法。
1.面改
对于一个学期数篇的命题作文,笔者一般采取面改的方式。它的长处是明显的:语言是一种活的信息载体,同一信息往往有不同的表述方法,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也不尽相同,这些非教师三言两语能说清楚。口头批改,本身就是一次交流。在这过程中,教师既能就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纠偏,传授标准英语,也能够鼓励学生保留、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而这两方面对英语学习者都很重要。不易操作之处是时间不好安排,教师必须迁就学生,最好利用学生的自习时间到教室里一对一地进行面改。
2.书面批改
它主要针对学期考试、单元测试卷里的作文,这些题目相对容易,笔者一般采用粗改的办法,只将错误之处勾画出来,不作改正,只打一个分,然后在讲评时把有代表性的错误指出,分析清楚就可。
3.集体批改
近年来,随着幻灯机、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在本校的普及使用,笔者发现,在辅导学生写作文时,使用这些新设备会收到新的效果。在学生的习作中,挑选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逐一投影在屏幕上,让大家共同讨论、评议、修改。让好的作品起示范作用,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也起着学习、促进的作用。可谓高效快捷、事半功倍。这种方法在写作课上尤其管用。
4.不批改
对于学生的日记练习,笔者一般不进行批改,而让同学们在小组里、在班上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向“后”看:一段时间之后再翻看以前的日记,自己发现问题。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他们总会发现一些问题,改正错误,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可以说,日记本就是他们学习英语的记录本,忠实地记录着他们从蹒跚学步到走向成功。
作文的批改和评讲工作量大,作用也很重要,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方法,起有效指导作用。要根据阶段不同,学生个体差异,有侧重地说明一些问题,不要面面俱到,将习作肢解得支离破碎,避免给学生造成“一无是处”的感觉。
总之,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路者,起指导作用,而学生的兴趣、参与精神和主动性是进步的主要动力。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
廖其锋
语文既是一门基础科,也是一门工具科,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教学是最难的一个教学环节,很多学生提笔却难以落墨,不知从何写起,因而每当习作时,常常听到学生作文难的叹息,不少教师也深感作文教学的棘手。
如何教学生作文?怎样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认真探讨的课题,下面谈谈我对作文教学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多读——博采众长
所谓多读,就是多阅读别人的文章,古人云:学语文要多读多写,学算术要多算多练。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全班齐读、分组读,分角色或个人接读,范读及随堂背诵等方法,可使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倍加熟悉,记忆犹新。班里可征订《中学生报》《英语报》《数学天地》《中学生习作》及《南方日报》等报刊杂志,或设立图书阁让学生增加阅读量,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到学校图书阅览室或电脑室网上阅读浏览,以开拓视野。指导阅读重在指导阅读方法,要做到品读:首先分清所读作品的体裁特点,如新闻、小说、散文还是论文,用心体会其写作特点;其次是文章的表现手法;三是行文的第 1 页 布局谋篇和谴词造名;四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五是作者的生活感悟等,同时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通过多读,能使自己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学到新知识,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吸取新的词汇,博采众长,然后将这些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于自己的习作。这样习作起来自然会感到有话可说,胸有成竹,水到渠成,正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这是前人对习作的总结,也是对后人如何提高习作能力的启示。
二、多看——体会生活
多看指的是随时下意识地留意身边的事物。阅读别人的作品,是间接学习新知识,这只是理性的,要理感结合,必须是自己本身感悟认识的,只有自己亲身的体验而写出的文章,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才能使人为人所动,多观察就有利于习作达到如此境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根据生活的实际来写,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才能以情动人。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背影》中的父子情之所以如此感染读者,产生强烈的共呜,是因为作者朱自清与文中的主人公是再也熟悉不过的父子关系,加之作者热爱生活,善于体验生活,特别是他对生活的观察入微。如描写他父亲给他自己买橘子的情形:“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色大马褂,第 2 页 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这段描写正因为作者观察得细致入微,显得生动、形象、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那种父爱子的感情令人敬佩而感激之情又油然而生。初中语文第五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故事所以能经典传唱,实质上是作者施耐庵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的结果。因作者本人就是梁山好汉的后人,且常练武,是一位集精湛武艺于一身的武林高手。且看施公笔下三拳: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全部缇()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馨儿、钹儿、铙儿一齐响。”这三拳鲁公打得有声、有色、有味,既使人觉得生动形象,又使人联想到生活实际,极富想象,十分耐人寻味。施公对生活若没有深刻的观察体会,绝对是不可能写得如此精妙的。
三、多思——为行文蓄势
多思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指在阅读别人文章和观察事物上。在阅读别人作品时,应带着问题去思考,去琢磨,第 3 页 去比较,去鉴别。该作品优点在哪里,不是之处有哪些,自己可作怎样的修改或补充,做到边品味边思考,甚至潜心去研究。在观察身边事物进也要认真思考和分析,该物的情状、大小、性质、变化………或该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或人物的个性特征,穿着打扮,动作神情,言谈举止等等。另一方面是指自己在习作前根据文体特点和文章要求认真构思,包括审题,如何选材组材,详略轻重要配,修辞方法,谴词造句,表现手法,措词运用,开头结尾等缜密地布局谋篇。习作时,围绕以上所思列好题纲再写,这样做势必使文章中心明确,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写起来也就一气呵成。
四、多写——积累经验
要想写好文章,单有广泛的阅读和对事物的仔细观察还不够,俗话说:“江山是打出来的,文章是写出来的”“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即便有广泛的阅读积累,有最好的生活材料,如果不去写,不去练,同样不会有好的文章的,鲁迅先生在任教时曾有学生请教:“先生,您的文章写得那么好,您如什么巧妙的方法吗”?鲁迅先生说“有,那就是常写、多练。”在现实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多写,坚持写日记或读后感、散文、诗歌、小说等,不管什么形式,不拘什么体裁,哪怕一天写一个片断,一种场景或现象,记一记、描一描、议一议,抒一抒都是不无()益的,事
第 4 页 实表明:虽然大家都有广泛地阅读,都能去观察体验生活,一类只是动口不动手,平时不练笔,战时急匆匆上阵,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架乱无素。而另一类学生经常练笔,坚持不懈地把读过的,看到和想到的都记一记,写一写,长此以往形成习惯,自然而然地积累了经验,悟出了作文的方法,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一挥而就,笔下生花。
有利于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多读、多看、多思、多写确实不失为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 5 页
第五篇:提高英语能力
42条学习英语方法--(转载的)
第一要诀:收听英语气象报告
有些教学录音带为配合初学者的学习,故意放慢语速,这对英语听力的训练是不够的。如果听语速正常的英语,初学者又会感到力不从心。英语气象报告的速度虽快,但词汇简单固定,内容单纯,重复的可能性大,而且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印证,是听力入门的好教材。
第二要诀: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每天早上7:00--8:00,中午11:00--12:00各有一小时的英语节目。内容包括国内外新闻,剪报集锦和各类系列的专题报道。除了英语标准流利的国内播音员担任广播之外,也有向外侨或访客就某一话题而做的录音访问。内容广泛,但词汇较简单,语速亦适中,可以藉此训练或增进英语的听力。
第三要诀:善用录音带锻炼听说能力
有些学习者总是习惯于一边看书一边听磁带,把磁带当成阅读的辅助工具,这样打不到锻炼听力的目的。录音带应该是以听说能力的训练为主。学习者要选用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听力磁带,不要急于求成,以免产生受挫心理。先反复聆听磁带内容,起先只要抓住梗概,多听几次后,对细节的了解便越来越多。听力较差的人,可先阅读课文,然后再集中精力领会每段每句的意思。这样练习有助于培养倾听时注意力的集中,使您的听力迅速进步。
第四要诀:听正常语速的英语,才能加速听力的进步
很多广播教学和听力教材总是为了配合听众或学习者的程度而故意放慢语速,这虽是无可厚非的变通方法,但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例如:1.听惯了语速放慢的英语,在与外国人的实际交往中,就很难适应,甚至听不懂他们用正常语速讲的英语。2.故意放慢语速时,通常会把一句中每个词都清楚的读出来,但在正常的会话中会出现很多同化(assimilation),减弱(reduction),连音(liaision)的现象。所以,听语速正常的英语对于听力和会话极为重要。
第五要诀:从电视,电影中学习英语
看英文电视,电影不仅能了解西方人的文化和生活,而且也是学习地道英语和提高英语听力的好机会。选取的影片最好是以现代生活为背景的文艺片或喜剧片。如果您的听力不错,要养成不看字幕的习惯。程度稍差的就不要勉强自己,否则英语没学成反倒破坏了欣赏电影的好心情。这种情况下,您可以先看字幕了解剧情(如果是电视节目那就要先录下来),再重新看一至数遍,您的听力就可在轻松的心情下,随着您对剧情了解的增多而迅速提高。
第六要诀:和朋友表演影片情节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经常会与朋友或同学相约用英语交谈来提高英语会话能力,但经常感到自己的语言贫乏,所谈内容有限。现在不妨试试这种方法:配合前节所讲的“从电视,电影中学习英语”,先依据电影情节节选一个或多个片段,个人选定一个角色,然后在影片看熟之后试着把台词誊录成文字并背下来,最后进行排练表演。经常做这种练习,不仅对英语会话和听力大有好处,而且对语法和写作也是很好的锻炼。第七要诀:朗诵英文诗
英语是否流利取决于对节奏的正确掌握。英语是按单词和句子的重音来分节奏的。英文诗是练习英语节奏的最好材料之一。例如 Worsworth 著名的“The Daffodils”(水仙花):“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That floats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我象一片白云孤独的游荡,飘越过溪谷和群山......)便是典型的弱强节奏。读熟之后,大声朗诵,一定获益非浅。
第八要诀:唱歌学英语
比朗诵英文诗更有效的是唱英文歌曲。唱英文歌可以帮您练习发音(pronunciation),语调(intonation)和节奏(rhythm),又可以让您在很愉快的心情下背会很多单词和句型,真是一举数得。所选的英文歌曲最好语言优美,语法正规。起先可以从童谣入手,再渐渐的学唱抒情歌曲。学唱之前先要将歌词朗读几遍再跟着磁带学唱,唱熟后能背更好。
第九要诀:特别注意中文没有的发音
英语中有些读音是中文中没有的,这些也是我们英语学习者最困惑的读音,例如“th”的发音,发这种音时要特别注意口型的正确。
第十要诀:背诵名人演说词,找机会复诵出来
好的演说在用字遣辞上不但求其优美而且特别注重沟通力和说服力,是练习英语表达的最佳教材。学习者不必将演说词从头到尾的背诵,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来背即可。例如:肯尼迪总统的名言“Ask not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这类的妙言嘉句背多了之后,对于说话,写作都会有不少的帮助。
第十一要诀:用英语绕口令克服发音的缺点
绕口令(tongue twisters)常把容易混淆或念错的音放在一起。但因他们常以歌谣或押韵的形式出现,因此读熟之后也会觉得顺口好听。所以英语绕口令可以作为练习英语发音和会话的辅助教材。
第十二要诀:多记一些幽默笑话,准备随时应用
爱听笑话是人的天性,在社交场合中随时的插上几句笑话,可以使气氛轻松活泼,更容易赢得友谊。使用英语的场合,更可利用笑话来消除自己讲话的不自在,增强自己对英语会话能力的信心。
听,讲和研究英语笑话的好处还远不止如此。更重要的是,您可以藉着幽默或笑话中精简的文字或语言增加对西方国家文化和社会的了解。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Teenager:”I“m off to the party.”的(少年:“我要去参加聚会了”。)
Father:“Well,have a good time.”
(父亲:“祝你玩的高兴。”)
Teenager:“Look Dad,don”t tell me what to do!“
(少年:“哎,爸爸,不要告诉我应该做什么。”)
讽刺美国一些青少年过于强调独立自主,不受管束的性格。)
2.The policeman stopped the driver and said,”I“m afraid your wife fell out your car about one kilometer back.”“Thank godness,”said the driver,“I thought I had gone deaf.”(警察让司机停下车来,对他说:“你的妻子从你的车上掉下来恐怕已有一公里的路程了”。“感谢上帝”司机说“我还以为我已经聋了呢”。)讽刺美国太太们的长舌唠叨。
第十三要诀:听英语时,口中跟着复诵
听英语演讲,看英语电视和电影时,要耳朵一边听,口中一边复诵。这样既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增进对内容的了解,又可同时模仿母语是英语的人们(native speakers)的发音和语调。做这种练习时,如果句子长而复杂难以复诵,不必勉强,可以先从较短或较简单的句子开始。练习多了,就会养成习惯。另外一种有益的练习是逐句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把听到的句子逐一译成汉语,这对于听力,正确的理解及反应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第十四要诀:练习朗读,好处多多
英语学习者往往对朗读不太重视。事实上朗读的妙用大矣!1.锻炼英语的发音,语调与节奏;2.使口腔各发音部位灵活,增进说英语时的流利程度;3.使耳朵增加听英语的机会,从而提高英语听力;4.充分应用读书四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比默读时更能记住所读的教材。我们也可以说朗读是会话的基本练习,没有朗读习惯的人是很难学成会话的。
第十五要诀:练习朗读时要从后面往前推演
练习朗读时,我们有时会觉得很难将一个长句朗读的流利顺口。例如里根总统第二任就职演说词:“So we go forward today,a nation still mighty in its youth and powerful in its purpose.”(因此我们今天要前进。我们的民族仍因年轻而有力量,因目标确定而强大。)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建议您从最后的一个单词读起,每次向前加一个单词。例如:“...purpose”“...it“s purpose”“...in it”s purpose”“powerful in its purpose”。这种从后向前推的朗读联系法旨在帮助您把握正确的语调。我们知道,语调的上扬或下降在句尾表现的最明显。这样的练习可让您在每次的朗读时都能顾及正确的语调。
第十六要诀:朗读长句时,可在“词组”之间稍做停顿
在朗读中可能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断句。由于句子长,无法一口气读完,往往有急促或断续的现象,句子被读的支离破碎,非常不自然。也有人在句中随意停顿,或停顿的地方不当,自己读起来极不通顺悦耳,听的人也会觉得不知所云。例如里根总统第二任就职演说词:“We must do what we know is right,and do it with all our might.”(我们必须做我们知道是正确的事,而且要全力去做。)决不能读成“We/must/do what/we/know/is right,/and do/it with all/out might.”
长句中有短暂的停顿,藉以调和呼吸,这是自然的现象,但停顿的地方必须恰到好处。通常在:1.有标点符号的地方;2.词组或思想单元之间。短语,从句等思想单元必须各自成一单位,但它们之间可以短暂停顿。例如:“We must do/what we know is right,/and do it/with all your might.(斜线为可以稍做停顿之处)。第十七要诀:为了兴趣而阅读
寒窗苦读式的学习方法不但枯燥无味,而且效果往往不佳。如果是为了兴趣甚至“消遣”而阅读的话,一定会趣味盎然,并能在无形之中进步。例如:喜欢爵士乐的人读起爵士乐方面的英文书刊会比看英文教科书效率高的多。同样的,喜欢汽车的人看介绍汽车的英文书刊,喜欢烹饪的人看介绍汽车的英文书刊,不仅能满足自己的爱好,而且又可以提高英语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假如没有特别的兴趣,那不妨阅读故事,小说尤其是侦探小说更能使人全神贯注,而且有一气呵成之感。这可算是一种愉快的学习方法。
第十八要诀:精读和泛读并行
精读的教材不必贪多,最好选择短小精悍的文章,把里面的词汇,语法结构等全部弄清楚,然后大声朗读,再加背诵,最后能够默写几遍更好。
有一个可以兼顾精读和泛读的方法,是从返读的材料中选择一些最优美,读来最顺口的句子加以精读。应该尽量将背诵,默写过的段落和句子在会话或写作时应用出来。应用也有助于对他们的理解和记忆。第十九要诀:阅读英文报刊杂志
报刊杂志上登载的最新消息,所用的词汇也是最现代,最实用的。常常阅读英文报刊杂志能够通过生活化,实用性的学习,迅速提高您的英文能力。
现在国内最常见的英文报纸是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21世纪英语(21st Century)。如果您抱着增大词汇量,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看报纸,那么就不要局限于您所感兴趣的部分。最好通读报纸的每个栏目和版面。包括新闻,社论甚至广告等。值得一提的是刊登在报纸上的英文连环画,它不仅能培养您的幽默感,而且让您在会心一笑之余还能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信息。英文程度稍差的人可以在阅读英文报纸之前先看看当天的中文报纸,这对理解英文报纸很有帮助。
此外,您还可以借助报纸来提高写作能力。选取一篇社论(或其中的一段或数段)把它译成中文,测验自己对社论理解的精确程度。然后将这篇译文倒译回英文,再于原文比较,找出那些在语法和修辞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通过这种练习,您一定会受益非浅。
第二十要诀:暂时忘掉字典
我们在阅读英文小说或报刊时,不免会遇到一些生词。如果总是停下来查字典会很令人扫兴,读书的兴趣也会被消磨掉。因此我们建议您,有时可以暂时忘掉字典。
首先,选择的读物要与您的英文水平相当,令您感兴趣。随便翻阅数页,浏览一下,如果每页您可以看懂八成以上,便可认定这本书适合您。
其次,在阅读中遇到生词,不要急着查字典。先联系上下文猜猜看,做到这一点就够了。等从头到尾看完之后,再去查字典深入研究。
看这类读物,贵在多读,速读。同学或朋友之间不妨相互借阅,即可省钱,又可以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第二十一要诀:查字典之前,要猜猜看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查字典,但一定要讲究方法。在这里先说两件事:第一:不要盲目的查;第二:不要查的太快;换句话说,在查字典以前要先想一想,甚至猜一猜。
很多学习英语的人,在文章中一看到生词抓起字典就查,结果往往是每个生词都查过了,却看不懂整句或
整段的意思。假如在查字典以前,先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猜看,再翻开字典,就不会感到无所适从了。例如在(A)句:“Will this small car negotiate that steep hill?”(这辆小汽车能翻过那个陡峭的山丘吗?)和(B)句:“I“m sorry.Our bank doesn”t negotiate foreign checks.”(对不起,我们银行不兑现外国支票。)中出现的negotiate,我们不能选取多数字典对它下的第一个定义“交涉”。如果不假思索翻开字典就抄下“交涉”这个定义,这句话就无法看懂了。所以,遇到生词先不要忙着查字典,应该先结合上下文,前后句,整个段落来推敲它的意思,再查字典证实一下,有时甚至用不着查字典意思就清楚了。这种查字典的方法还有一个好处,由于先经过猜,想的过程,对于这个生词有了观察和分析,印象已很深刻,查字典之后就很容易就记住这个词了。
第二十二要诀:查字典不要只看词义
很多人查字典只为了了解词义,这充其量只能弄懂生词在那句话里的意思,根本无法积极掌握那个词汇,更谈不上活用了。
查字典除了要找出适当的定义,还要查1)读音:读的出音的词才能记得牢,也才能用的出来。2)相关的定义:一个单词可能会有几个或几十个定义。浏览一下相关的定义可更广泛的了解这个单词。3)用法和例句:您可以从字典中的例句中学到该词的正确用法。4)反义词,近义词和词类变化。查字典时兼顾这许多方面才能增进您对该生词的理解,增强对该生词的记忆和活用该生词的能力。
第二十三要诀:多查几本字典,互相印证,互为补充
从上面要诀我们可以看出,查字典不能只看字义,还要注意发音,用法,例句,词类变化(衍生词),近义词,反义词,辨义以及相关词汇等,一本小小的英汉字典是远远不够的。
内容不同的较大字典最好准备两本以上,以便互相印证,互为补充。例如有的字典收录的词汇特别多,有的字典偏重例句,有的偏重短语,也有的字典对句型的分类和说明特别清楚,有的详细列出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的分辨等。多查一本字典往往就多一分收获。
第二十四要诀:读的出,才能记得牢
记单词的第一个步骤是把它大声的读出来。先将整句话读几遍,然后把单词单独的读几遍。读的时候,脑海中要根据它的发音来“描绘”它的字型。经常做这种练习的人,只要口中朗读单词的读音,心里就会浮现出这个单词的形貌。要注意您看到的是整个字,而不是个别的字母。在这个阶段,即使错漏了一两个字母也没关系,千万不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背。
接着,眼睛离开书本,把整个句子复诵一两遍,然后复诵您要背的单词。这样记忆单词才能记得牢。第二十五要诀:字典查过之后,暂时别合起来
查过的字典不要马上合起来。下次再查另一个单词时,可以先把摊开的这页再看一看,这对于上次所查的字是一种很有效的复习,往往使您印象深刻,永志不忘。
有的人喜欢把查过的单词抄在本子上一个一个的背,作为复习这是可以的,但效果恐怕不如从文章中,字典中记忆单词那么明显。因为大部分单词只能在句子里才有确定的意思,把它孤立起来,一来是很难记住,二来是即使记住了往往也不会应用。
第二十六要诀:要培养英语的语感,请用英英字典
完全依赖英汉字典的人,有时无法查到一个单词精确的定义。在模糊概念的影响下,说出的话或写出的句子往往模棱两可,语焉不详甚至造成人家的误会。
克服这个缺点的方法之一是使用英英字典。英英字典常给出比较详尽而确切的定义。有时在字面意义(denotation)之外还给出它的涵义(connotation)。请看下面这个例子:sofa:英汉字典解释为“沙发”。但无法告诉我们“sofa”是什么东西。查查英英字典就会得到比较清楚的印象:“a comfortable seat wide enough for two or three people to sit on ”原来沙发上可供二或三人并排坐的舒适坐椅。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英英字典一定比英汉字典好。英汉字典也有它方便的地方,尤其当我们查动植物或某些物品名称的时候,例如:“cockroach”这个单词查英英字典得“a large black insect which lives in dark wet placesand likes dirty houses”(是一种体形偏大,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和脏屋子里的黑色昆虫)。这就不如英汉字典里的“蟑螂”一目了然了。
第二十七要诀:利用前缀和后缀扩充词汇
大部分的英语单词是由前缀,后缀与词根组合而成。对前缀,后缀的了解可帮助我们记忆单词,从而扩大我们的词汇量。
例如:respond(反应)这个单词,加上后缀ent形成形容词或名词:respondent反应的或回答者。加上ence或er成为名词 respondence反应和responder回答者。加上前缀co成为correspondence符合,通讯等。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学习前缀和后缀对增加词汇量极有帮助。
第二十八要诀:留心英文的词汇搭配
每种语言都有它的个性,往往不能靠着单纯的翻译来套用。英文学习者要特别注意词汇搭配(collocation),才不至画虎类犬例如常用词open,中文翻译是“开”,但是中文要表达的“开”却不能一律用open来表达。“开门,开窗” 是open the door/window,“开灯,开收音机”却是turn on the light/radio,“开会”变成hold a meeting,“开支票”是write a check,但“银行开户”则又能用open an account。这些搭配虽然有点让初学者眼花缭乱,但却体现了语言文字的特性,也是它灵活而有趣的地方。
第二十九要诀:把被动词汇转变为主动词汇
被动词汇(passive vocabulary)是您看的懂,认得出的词汇,而主动词汇(active vocabulary)则是您在说话写作中用的出来的词汇。英文程度越好,说明他的主动词汇越多,在实际应用中越能得心应手所以学习英语的人要尽快把他所拥有的被动词汇转变成主动词汇。
转变的原则就是要常用(You must learn to use a word by using it)。光认识字义是不够的,您一定要熟读例句,然后利用适当的时机(会话,写信,甚至自言自语,胡思乱想时)使用它,多用几次,您就掌握这个词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