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技术中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浅谈及应用
教育技术中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浅谈及语文教学应用
传统的教育技术过多的注重科学主义,但是在教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更多地注意到作为学习本体的“人”,于是我们更多地将“人”的思想反馈情感性格等注入到教育技术的理论当中。
我是很赞同这样的教育技术理论的。因为学习的本体就是“人”,学习的目的是让“人”这个本体在各方面有所提升有所进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才能教育人、完善人。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一种自主、自决的学习。再者,人本主义中的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理论或者对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和问题的解决办法会有一定的启发。
无意学习在学习中只是对知识的强行记忆,没有完全调动全部精神和理性感官对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造成对学习者的人生观和人格培养没能起到任何作用。有意学习是指学习者把逻辑的、理性的学习和直觉的、情感性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使学习者能够真正地了解所学知识。所以,中国存在的“填鸭式教育”和所谓进行的“素质教育”是需要反思一下他们的作用的。“填鸭式教育”的存在基础的放弃人性的培养,注重知识的积累,在一定的理性基础上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但是人绝不是机器。中国所谓的“素质教育”注重教育的形式,以“形式类似”就可以定义为“素质教育”,贻笑大方。人本主义的教育,不仅需要的是形式,更需要的是思想的真实提升。人作为区别于动物和其他灵长类生物的一个特点就是思想的存在。这种思想不是简单的吃饭睡觉使用工具,在于对宇宙世界的思想,在于思考过去未来,在于鉴别真善美假恶丑,在于约束自身的行为。看到现在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的现状以及正常伦理(不是封建社会宣扬的伦理学)失序,我们的教育界是该反思一下以“阵痛”式的改革换取进步。
那么,如何在现实中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在教育技术的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的平等”。我所谓的“学习的平等”是在学习中没有尊长之分,任何学习者都是主体地位,他们有个别差异和个人价值观。学习者的学习应该是以自我为主体,自由平等的师生观让学习者在安全的心理气氛中释放自己潜在能量的过程。但是真正的自由平等却不为社会所接受。“学习的平等”在于唯知识为尊而不是教师为尊,但是“学习的平等”中依旧要强调“社会的平等”,即长幼有序。我想这两者是没有冲突的。
我看过前人提出的人本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叫做“非指导性”的理论,我非常赞同。学习不是指导,是探索。放手去让学习者自我选择、自我发现,在兴趣、信任、负责任的原则下学习,学习者自己决定学习课程,并自行负起安排和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责任,学习者之间互教互学,增加自学机会,教师只是学习方法的帮手,帮助学习者理解教学环境,不对学习过程作强制性的命令,不对学习者作胁迫的决定,仔细观察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充分相信学习者的潜能,为课堂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这种教学方法就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非指导性教学”。
所以基于“学习习近平等”和“非指导性教学”,如果我来做语文老师,我想我的教学过程不是一个教学的过程,它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语言的锻炼基于他们自身想要的风格发展。我所做的,就是不断鼓励他们拥有自己的人文思想,不是人云亦云,鼓励他们推翻前人的说法,鼓励去怀疑一切。拿到一篇课文,他们要做的就是分析课文语言的优劣,分析作者思想的进步和局限,进步是要学习的,局限需要批判的。
但是有人就会反对了,说这样不能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成绩的反馈是教育的同化,教育是不能产生同化的。教育是有差别的,社会分工也是有差别的,因为社会分工的差别,所以教育也是应该有差别。但是社会的教育理念畸形、学校的教育畸形,家长的思想畸形导致这个社会越来越畸形。畸形的社会是不配再拥有教育的,它只配拥有产生机器的复制生产。所以如果脱离“人本教育”,请别自夸自己的教育方法叫“教育”。
教师教育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22110123 张贤和
第二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学派。由于其观点不同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故被成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为马斯洛、罗杰斯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持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情感,学会与教师及班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以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学习与教育的结果
在学习结果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即使学生整体的人格得到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代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习过程的学习,即让学习者“学习如何学习”,而学习的内容是次要的。因此,人本主义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发挥,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为目的。
(二)学习的分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两大类。罗杰斯认为,无意义学习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在他看来,所谓无意义学习,就是指所学的材料是没有个人意义的,不涉及情感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仅涉及经验积累和知识增长。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from the neck up)”发生的学习。而意义学习则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它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这种学习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便是推动力或刺激都来自外界,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也都是来自内部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即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弄清他们想知道的东西、明了自己原来不清楚的某些方面。
(三)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的内容与自我的关系。(3)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并且将这种气氛由教师逐步扩大到学生之间。(4)强调要注重从做中学。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学会解决问题,这是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和运用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具体教学模式上。
(一)人本主义理论在教育观念上的更新
1、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罗杰斯的教育理想是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会一体”的人,也就是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要最终实现这一教育理想,就要“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2、教学过程应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
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任何学生自觉吸收有趣和需要的知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两个完整精神世界互相沟通理解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3、教学基本原则是真诚、信任和理解
罗杰斯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基本要求,以使学生在自由发展中自我实现:(1)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坦诚相待。(2)给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的潜能。(3)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才能使学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充分实现自我。
4、教学方法强调非指导性的原则
人本主义主张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能使他的学生不依赖它的指导而独立学习。罗杰斯认为教师的全部责任就是帮助学生理解经常变化着的环境和自己,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的潜能。
(二)基于人本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1.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
这是由精神分析学家、群体心理治疗专家科恩(R.C.Cohn)于1969年创建的。她将人本主义提出的心理治疗方法应用于学校教育,从而形成了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模型。
这种模型是指教师为课堂阅读与时间利用设计的一种技术。它要求教师提出有利于促进课堂讨论的课题,找到讨论的课题与群体中正在发生的问题的接触点,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以促进课堂的讨论,并且在教学中教师要体现一种真正的人本主义的能力。而且,该模型允许学生任何时候进行讨论,允许学生讨论时离题。
2.开放教室的教学模型
开放教室的教学设计是一种适用于小学阶段的人本主义教学模型。所谓开放教室(open classroom),也称开放教育(open education),最先流行于英国,后又受到美国教育界的重视,并在美国学校里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开放教室的典型特点是无拘无束、不拘形式。在实施开放教室的学校里,学生可以自选学习地点、学习材料以及学习方法等等。学习的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主导。他们可以做他想做的事,如和其他同学散步或交谈,或去喂养关在笼子里的小动物;可以学他想学的科目,如绘画、编织、写作及阅读等等。在开放的教室内,学生们没有固定的课桌和座位,因此他们不需要把自己限制在某个课堂或中心区域,学生按照其能力、需求、兴趣自由地从事能激发他们兴趣的活动以及进行自由组合,共同探索某一问题,寻找所需要的资料。上课铃也不是一个活动的分界线,即使在铃响过之后,大多数学生仍然可以继续他们的活动。休息时间也是如此,在休息时间里学生可从事任何他希望从事的活动。该模式破除了固定课本教学,而是改为采用生活化多样性的教材,并且配合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教学情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各自的需求与目的进行学习。
3.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型
自由学习模型是一种更为自由的教学模式。罗杰斯认为自由学习模型更为适合大学的教学。该模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决定学习的内容与授课的方式,如他们可以决定自己希望授课的形式、时间、主题、讲授材料等等。教师要要求学生提出他们希望的授课方式与希望学习的内容。学生学习的内容可从不同的信息源或采用不同的方式获得。而使用哪种方式以及从哪种信息源获得知识,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
综上所述,人本主义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的原则是: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习者能够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这是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思路完全一致的。
三、简短评价
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存在两个独特之处:(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提倡的学习理论,不是从验证性研究中得到原则后作成的推论,而是根据经验原则所提出的观点和建议;(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提倡的学习理论,不是限于对片面行为的解释以及对文字材料学习的解释,而是扩大到对学习者整个人成长历程的解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人本的原则考虑学习的条件,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愿望,强调要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快乐的学习气氛,认为学习的内容应该以对学生有价值或有意义的知识经验为主。而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积极主动的一样学习的过程,这对学习与教育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的本质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任何正常的人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都能够达到自我实现。他们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指导、自我发展的过程,主张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出了“学习者中心疗法”,这无疑也消除了精神分析的悲观论倾向,增强了教育目标的科学性。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与理论模型,不仅有力地冲击了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消极影响,促进了当时的教育革新,而且为我国当前的快乐学习、情感教育、教育与教学管理心理、学校中的社会心理等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些新的观点和途径。
当然,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性和缺陷。人本主义学习观片面强调了学生的天赋潜能的作用而无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这样势必会导致放任自流式的“自由学习”,是一种片面强调遗传决定发展的观点。同时,该理论过度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从而使教学不恰当地拘泥于满足学生个人自发的兴趣与爱好上,否定了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种做法忽视了教育与教学的效能,忽视了教学内容的系统逻辑性和教师在学科学习中的主导作用,这势必会降低教育与教学的效能,影响教育与教学的质量。
开放式教学,渊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同时,还渊源于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
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变化。教育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养育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心理健康的人。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课堂教学做到:一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二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
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三是不拘泥于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开放式教学从广义上理解,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包括网上学习来进行。开放式教学在狭义上可以说是学校课堂教学,就课堂教学题材而言,它不仅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就课堂教学方法而言,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并且在教学方法中运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就课堂例题或练习题而言,开放式教学要体现在答案的开放性、条件的开放性,综合开放题等开放性的题上;就课堂师生关系而言,它要求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它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吸取营养。总之,开放式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一、“数与代数”新授课开放式教学的基本结构
在以往的计算课教学之中,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往往把学生视为计算的机器,过分的注重反复式机械训练,以计算能力作为训练的重点,要求学生算得对,而且算得快,从而使学生对计算失去了兴趣。
开放的教学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开放式的教学,是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获取知识为目的。
创设问题情境
点拨
精心设计习题
指导归纳
激发探究欲望
引导
实施因材施教
拓展思路
创设情境
引导参与
巩固算法
总结体验
归纳整理
激发兴趣
探究算法
深化提高
拓展延伸
迁移发展
初步感知问题
探究
运用新知,整理反馈
引起认知冲突
交流
选用解题方法
拓展运用
二、“数与代数”新授课开放式教学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所创设的一个富有情感、美感、生动形象,蕴涵哲理的特定氛围,它是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它的创设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情和学习兴趣,从而影响着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之中,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创设这样的情境,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点。人有了兴趣就会对这种事物或者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态度,乐于去探索,去接受,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他在学习上比那些不愿意学而勉强学的学生更为积极,更能坚持不懈,学习效果往往也更好。尤其是计算课教学,以往的计算课教学往往是显得枯燥无味,教师上起来非常的难,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也是一味的重复式的机械练习,从而形成技能,这样就失去了作为计算课的真正作用,并且也失去了趣味性。现代的计算课应改变原来只重计算的缺陷,我们应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创设良好的情境,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既有效地获得知识,又可陶冶情感,同时还可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境来参与学习。
情境的创设也并非胡乱编一个就行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经验进行巧妙设置。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绘画再现、音乐渲染,多媒体电脑演示等手段来创设这样的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心理处于一种“我要学”的状态,激发主动探索的愿望,为后面更好的学习作好心理上的准备。第一学段的儿童,直接兴趣占优势,而且思维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通过这些情境设计,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引导参与,探究算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经历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尝试探究的核心。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素材,提供恰当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多种器官参与作用,突出自主性。
所谓探究是指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自己的猜测所进行的一切探索与研究活动。它是当代教育工作者较为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开始应是“尝试”着去探究,心理研究证明“尝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尝试能使学生形成敢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在计算课的教学中,这些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进行的,没有立足点的,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具有新的教育思想观点、善于创新,这就不成其为一个问题了,我们可以合理的组织教材,改变教法,这样就一定会找到它们的着力点。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就前面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尽情的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看法,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就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选择出与该堂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生这节课学习研究的对象。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再组织学生进行大胆的算法猜测和答案猜测。在这些猜测中,也许有的是对的,也许有的不是很完整,也许有的根本不正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猜测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学生猜测完算法后,我们可以选择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作为探究的对象。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自己去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
在前面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探究情况。在讨论交流的同时,学生可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受到创新教育。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也就是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唱歌、听音乐、谈话、操作,合作等活动,使自己在特定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各项智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在活动中做到以情启思,以思促情。这样就可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新知,在交流中求得发展。
3、巩固算法,深化提高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具有生存的功能。数学学习本身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抹杀了它的趣味性,使得数学变得枯燥无味。其罪魁祸首便是机械式的反复练习,使得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便使学生失去了部份生存能力。正因如此,所以我们对练习应采取大胆改革。练习不应有繁、怪、难、偏的题目,题量也不应过多;练习内容应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练习的形式要多样;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参与。
4、总结体验,拓展延伸
经过上面的活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完整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把它溶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这样才能使学生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具有科学性、严密性,便于形成数学的体系,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性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总结概括。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教师总结,而是教师引导、组织全班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概括。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呢?简单的说就是有用的数学。归根结底,无论你学什么知识,最终的目的都是在自己生活中加以运用。虽然课堂上的40分钟结束了,但对于学生来讲,远没有结束,学生还得把这些知识,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看看这些知识、方法究竟能帮助自己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并用这些知识,方法去解决掉这些问题,这才是学习的根本所在。
在小学数与代数的数学计算课教学中,我们应改变老的教学模式,方法,尽量使计算课变得生动有趣。因此,我们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在探究中学会创新。最后再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用它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各种功能。
三、“数与代数”新授课开放式教学的案例
(选自《小学数学教育》2003年第11期江苏省射阳县教育局教研室刘德宏老师“十几减9”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80面的例题“试一试”,第8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猴老板喊:“卖桃啦!卖桃啦!又香又甜的桃,快来买呀!”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答,我知道猴前面有13个桃。)
(课件出示)小兔走来,说:“猴先生,我买9个。”
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要求还剩几个该怎样列式?又怎样计算呢?
(二)引导参与,探究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
13-9等于几呢?小朋友可以看图想一想,也可以用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相机用课件演示拿桃的过程,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一个一个拿,拿了9个,还剩4个。
(2)先拿盒子外面的3个,再拿盒子里面的6个,这样一共减去9个,还剩4个。
(3)从盒子里拿出9个,剩下1个和外面的3个合起来是4个。
(4)因为9+4=13,所以13-9=4。
(5)先从13中去掉10,再用多减的1与3合起来是4。
(三)巩固算法,深化提高
1、请小朋友用喜欢的方法做下列两题:
12-9=()
16-9=()
交流算法。
2、猜数游戏:想想做做第1题。
3、题组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
9+2=()
9+5=()
9+9=()
11-9=()
14-9=()
18-9=()
4、小蚂蚁推木块(想想做做第3题)。
看谁帮小蚂蚁推得又快又对?
5、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计算。
(2)比较每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知相互间的联系,体会用相邻的算式推算出得数。
学生可能回答:
这些题目都是十几减9(板书课题:十几减9)。
这些题目减号前面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等于号后面的数也是一个比一个多1。
……
6、吹蜡烛游戏。
(1)出示生日蛋糕图,并播放音乐。
(2)看了图,你知道了什么?
(3)根据这幅图,你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不同的算式。
(四)总结体验,拓展延伸
1、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体会及收获。
2、如何小兔买了8个桃,那么还剩几个呢?你能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来解决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本节课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热情,引导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组织学生广泛交流,呈现算法多样化,培养了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这样的教学真正让学生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探索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三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一、自然人性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他们认为,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凡是有机体都具有一定内在倾向,即以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来发展自我的潜能;并强调人的基本需要都是由人的潜在能量决定的。但是,他们也认为,自然的人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似本能(instinct oid)需要,并认为生理的、安全的、尊重的、归属的、自我实 现的需要就是人类的似本能,它们是天赋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人本
主义心理学家进一步认为,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它们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恶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二、自我实现人格论及其患者中心疗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通俗地说,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而自我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其中,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因为只有别人对自己有好感(尊重),自己才会对自己有好感(自尊)。如果自我正常发展的条件得以满足,那么个体就能依据真实的自我而行动,就能真正实现自我的潜能,成为自我实现者或称功能完善者、心理健康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者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他的自我概念与整个经验结构是和谐一致的,他能经验到一种无条件的自尊,并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极大地影响着他的行为。心理变态者主要是由于他有一种被歪曲的、消极的自我概念的缘故。如果他要获得心理健康,就必须改变这个概念。因此,心理治疗的目的就在于帮助病人或患者创造一种有关他自己的更好的概念,使他能自由地实现他的自我,即实现他自己的潜能,成为功能完善者。由于罗杰斯认为患者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它不是被治疗家所创建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自由释放出来的,因此“患者中心疗法”的基本做法是鼓励患者自己叙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为患者解释过去压抑于潜意识中的经验与欲望,也不对患者的自我报告加以评价,只是适当地重复患者的话,帮助他澄清自己的思路,使患者自己逐步克服他的自我概念的不协调,接受和澄清当前的态度和行为,达到自我治疗的效果。而要有效运用患者中心疗法,使病人潜在的自我得到实现,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这就是:(1)无条件地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治疗者对患者应表现出真诚的热情、尊重、关心、喜欢和接纳,即使当患者叙述某些可耻的感受时,也不表示冷漠或鄙视,即“无条件尊重”;(2)真诚一致(congruence):治疗者的想法与他对患者的态度和行为应该是相一致的,不能虚伪做作;(3)移情性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治疗者要深入了解患者经验到的感情和想法,设身处地地了解和体会患者的内心世界。
三、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而不是教育的作用使然,因此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问题上,他们认为虽然“弱的本能需要一个慈善的文化来孕育他们,使他们出现,以便表现或满足自己”,但是归根到底,“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食物和水,但不是种子”,自我潜能才是人性的种子。他们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罗杰斯在60年代将他的“患者中心”(client centered)的治疗方法应用到教育领域,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student centered)的学习与教学观。
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因此,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也就是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他称之为“完人”(whole person)或“功能完善者”(fully functioning person)。当然,“完人”或“功能完善者”只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的模式,而要想最终实现这一教育理想,应该有一个现实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他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知识。”可见,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
四、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由于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因此学习并非教师以填鸭式严格强迫学生无助地、顺从地学习枯燥乏味、琐碎呆板、现学现忘的教材,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罗杰斯认为,学生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其学习方式也主要有两
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并且认为认知学习和无意义学习、经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是完全一致的。因为认知学习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对学生自己是没有个人意义(personal significance)的,它只涉及心智(mind),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而与完人无关,是一种无意义学习。而经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经验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必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所谓有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meaning fullearning)的区别。前者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因此,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并不是罗杰斯所指的有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
对于有意义学习,罗杰斯认为主要具有四个特征:(1)全神贯注:整个人的认知和情感均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2)自动自发:学习者由于内在的愿望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了解事件的意义;(3)全面发展: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4)自我评估:学习者自己评估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目标是否完成等。因此,学习能对学习者产生意义,并能纳入学习者的经验系统之中。总之,“有意义的学习结合了逻辑和直觉、理智和情感、概念和经验、观念和意义。若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学习,便会变成统整的人。”
五、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是建立在其学习观的基础之上的。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出发,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因此,教学的结果,如果不是毫无意义的,那就可能是有害的。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者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为此,罗杰斯对传统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因此,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teacher)”这一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
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视听辅导材料、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虽然这中间的每一个因素有时候均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之中。那么,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有哪些呢?罗杰斯认为,这和心理治疗领域中咨询者对咨客(患者)的心理气氛因素是一致的,这就是:(1)真实或真诚:学习的促进者表现真我,没有任何矫饰、虚伪和防御;(2)尊重、关注和接纳: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学习者的情感和意见,关心学习者的方方面面,接纳作为一个个体的学习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现;(3)移情性理解:学习的促进者能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样一种心理气氛下进行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
总之,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他们的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及其“患者中心”出发,在教育实际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这种冲击和促进主要表现在: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一种
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维系于课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了个别化教学运动的发展。不过,罗杰斯对教师作用的否定,是不正确的,是言过其实的。
第四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含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核心是以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解释人的心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强调协作学习。它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即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强调“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强调“情感教育”,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而其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是使学生具有高度适应性与内在自由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五大观点:即潜能观、自我实现观、创造观、情感因素观与师生观。
1、潜能观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与工作上人人都有潜在能力。可惜的是这种潜能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教育本身就要努力去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所以人本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在于怎样通过教育来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从这个观点出发,人本主义一方面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也重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而这个“主导作用”在于怎样去发掘学生的潜能。
2、自我实现观(也叫自我发展观)
人本主义理论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人价值观;强调学生自我实现(发展),把学生的自我实现作为教学的目标。但由于人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不同,所以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每个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发挥,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让学生认识自身价值,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
3、创造观
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一样在知识与能力之间,崇尚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把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罗杰斯指出:“人人有创造力,至少有创造力的潜能,人应该主动地发展这些潜能。”并认为:“不应该把创造力看成某些专家的特权。”而布鲁姆也认为应该研究大多数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4、情感因素观
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包括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创造力都有密切关系。对这一点,人本主义给予特别重视,认为学习是学生个人主动发起的(不是被动地等待刺激)。个人对学习的整体投入,不但涉及认知能力,而且涉及情感、行为等等方面。学生对学习兴趣很浓,目标明确,是十分重要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充分吸引到学习的情境中来,并长时期坚持下去。这种情感因素的创造,一要教师积极引导,二要积极进行鼓励,三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5、师生观
人本主义更重视师生定位观;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以情感为纽带,维持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感到压抑或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学得主动积极和生动活泼。教师由主宰者、权威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由教变成导,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变成真正的自主参与。
二、人本主义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法构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应有效实施组织教学,不仅是稳定教学秩序,保障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本措施,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智成长尚未成熟的阶段,学习情绪往往不够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组织好学生,使全班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以便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他们个人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引导学生研究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教材相关的问题。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化学实验,要学好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也是化学实验。实验是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和事实材料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的学习手段。要提高化学教学效益,必须在实验中狠
下功夫,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做化学实验,从而加强图形材料、形象材料、非言语材料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机能优势,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行为变化协同发展。
(二)、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开发学生潜能;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自我发现的,也就是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精神,开发自身潜能,实现学生“自我发现”。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提高学生“自我发现”的机会,教师教学过程应营造以人为本、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建立起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交流,大胆质疑,开展各类活动进行讨论、争论、辨论。这样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要创设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改变目前化学学科学生实验的开设方法。教师在学生中实施实验教学,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是教师演示实验的重复,一些学生在实验之前早已填好了实验报告,一些学生对实验中的细微现象、反常现象观而不察,学生实验成了验证演示实验的实验。这样做实验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培养;特别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验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将学生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学生分组单元实验和实验考查三大类。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更容易使学生“自我发现”。培养学生乐于思考、敢于争论、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发学生最大潜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三)、加强合理的探究训练,培养学生协作。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科学探究是一种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学习活动,必须引起重视。而合作学习作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设置探究情境,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方便,尽可能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达到自主发现,从而使学生在简单层次上成为科学家,去寻找真正的问题答案,让学生初步品尝科学家研究的艰辛与欢乐,形成一种“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究精神。
合作学习的大致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
1、学生选题,教师审定(因为涉及到学生能力和安全因素以及选题的实际意义等方式面问题);
2、查阅资料了解情况;
3、明细分工,安排步骤;
4、实施计划,教师辅助;
5、成果汇报,反思得失。
合作学习不仅只是应用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获取,课外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探索更是势在必行。作为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教师要培养学生用化学观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树立了学好化学的信心。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尽可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全心投入学习,挖掘学生潜能来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
第五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课程标准》对普通高中化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提倡“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发展”。此外,高中化学课程基本理念其中一项: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因此,过去教师过多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改下有了改进。现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核心是以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解释人的心理,强调人本身的理想、兴趣、尊严、本性,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而其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是使学生具有高度适应性与内在自由性。
无论是从化学学科发展的方向看,还是从社会对化学人才需要的角度看,过去知识与技能单一的培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不足显现的越来越明显,化学教学观的改革势在必行。人本主义的参与无疑将为化学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高标准、高要求。人本主义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设法构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应有效实施组织教学,不仅是稳定教学秩序,保障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本措施,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智成长尚未成熟的阶段,学习情绪往往不够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组织好学生,使全班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以便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他们个人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引导学生研究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教材相关的问题。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化学实验,要学好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也是化学实验。实验是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和事实材料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的学习手段。要提高化学教学效益,必须在实验中狠下功夫,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做化学实验,从而加强图形材料、形象材料、非言语材料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机能优势,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行为变化协同发展。例如实验室制NO时若按教材上的用烧瓶作反应容器,存在着两个缺点:⑴收集NO后由于剩余物质的继续反应,产生的NO会造成环境污染;⑵反应容器过大,造成药品浪费。当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上述问题后,可引导学生分析:
解决NO过多:①及时停止反应—→设计可即开即用又可加热的新装置;②尾气处理—→设计尾气处理装置;③减小容器—→设计微型实验装置等。
再比如在学习SO2、氮氧化物等知识点的时候针对酸雨对人类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危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酸雨形成的原因,用化学反应机理解释并提出减少防御措施。
这样通过解决实际的环保问题,既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的情感,又学习了化学知识及实验操作技能,有利于“整个人”的身心投入,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实现了人本主义理论所提倡的培养完整的人的理念。
二.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开发学生潜能;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自我发现的,也就是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精神,开发自身潜能,实现学生“自我发现”。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提高学生“自我发现”的机会,教师教学过程应营造以人为本、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建立起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交流,大胆质疑,开展各类活动进行讨论、争论、辨论。这样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要创设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改变目前化学学科学生实验的开设方法。现行高中教材中的实验,教师在学生中实施实验教学,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是教师演示实验的重复,一些学生在实验之前早已填好了实验报告,一些学生对实验中的细微现象、反常现象观而不察,学生实验成了验证演示实验的实验。这样做实验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培养;特别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验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将学生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学生分组单元实验和实验考查三大类。把60%的实验改为探索性边讲边实验,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更容易使学生“自我发现”。例如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这个实验很容易失败。那么教师不妨先演示失败实验,然后让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探究失败原因以及改进方案,最后请学生自己实验。这样既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在讨论、争论、辨论中提高了能力。从中学到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乐于思考、敢于争论、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发学生最大潜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三.加强合理的探究训练,培养学生协作。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科学探究是一种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学习活动,必须引起重视。而合作学习作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设置探究情境,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方便,尽可能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达到自主发现,从而使学生在简单层次上成为科学家,去寻找真正的问题答案,让学生初步品尝科学家研究的艰辛与欢乐,形成一种“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究精神。合作学习的大致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
1、学生选题,教师审定(因为涉及到学生能力和安全因素以及选题的实际意义等方式面问题);
2、查阅资料了解情况;
3、明细分工,安排步骤;
4、实施计划,教师辅助;
5、成果汇报,反思得失。当然也有一些合作学习如简单实验、分组讨论等可能只涉及到其中的几个步骤。例如原电池实验,关键是强调原电池的三要素。教师可先暗示学生若撤掉原电池演示实验中的某一要素,结果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时学生们会根据教师的暗示设计出以下几组不同的实验:
(1)将Zn 片、Cu 片分别插入盛有稀H 2 SO4 溶液的烧杯中, 中间不用导线相连也不接入电流计, 观察Zn 片、Cu片上的变化;
(2)将两Cu 片用导线相连中间接入一电流计后插入盛有稀H2 SO4 溶液的烧杯中观察两Cu 片及电流计上的变化;
(3)将Zn 片、Cu 片用导线相连中间接入一电流计后插入盛有蔗糖溶液的烧杯中, 观察Zn 片、Cu 片及电流计上的变化;
(4)方法同(3), 只是将Zn 片、Cu 片插入盛有稀H2 SO4 溶液的烧杯中,观察Zn 片、Cu 片及电流计上的变化。设计第一组实验的学生发现,Zn 片上有气泡产生,而Cu 片上无现象,设计第二、三两组的学生们观察到电流计不发生偏转,两电极上也无气泡产生,仅设计出第四组原电池的学生发现电流计发生了偏转,且Cu 片上有气泡产生。
教师再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适时归纳总结出构成原电池的三要素:(1)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为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电极均须插入电解质溶液;
三要素缺一不可,否则不能构成原电池,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3)两电极相互接触或相连。
在整个实验实施过程中不难看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充分体现着人本学习理念。合作学习不仅只是应用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获取,课外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探索更是势在必行。作为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教师要培养学生用化学观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是否可以将一些常见的塑料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呢?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不难发现无毒、无害而生活中到处都有的塑料矿泉水瓶可代替化学实验中的好多仪器,如水槽、试管、烧杯、集气瓶、漏斗等。学生经过分组合作,收集塑料瓶,把大的矿泉水瓶从下半部剪开做成水槽,把小的矿泉水瓶剪开,下半部分作烧杯,上半部分可作漏斗,想往矿泉水瓶上安一个支管,利用塑料的热塑性,把一根玻璃管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往矿泉水瓶上一插即可,非常方便。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自己动手,眼见自己的成果作为“实验仪器”确实使用于实验室中,喜悦之情不言而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树立了学好化学的信心。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尽可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全心投入学习,挖掘学生潜能来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