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大班额分组实验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3 00:3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大班额分组实验探究》课题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大班额分组实验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第一篇:《小学科学大班额分组实验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大班额分组实验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大班额分组实验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摘要:大班额环境下的分组实验课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本课题“抛砖引玉”以五年级一班为研究对象,从养成教育、课前准备、组长培养、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了一套还需完善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小学科学 分组实验 策略和方法

引言

大班额环境在城镇学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活动性较强的科学分组实验课对许多老师而言更是难以把控的。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又提示我们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如何在大班额环境下开展分组实验教学的研究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经过我半年的实践探究,自己总结了一套教学策略,相信在我“抛砖引玉”之下,更多的人会深入研究,必然会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教学策略,来解决大家在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困难,打造有效的科学分组实验课堂。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随着班级学生人数的增多(如我校拥有41个教学班,每班平均人数在60人以上,有的班级甚至70人之多。),学生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断扩大,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照度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不断降低,特别对组织能力要求较高的科学实验课和活动课,大多教师更是避而远之,在分组实验课中用演示实验代替,甚至舍弃实验教学,变为单纯的理论灌输和结论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新课程目标的落实,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所以我提出“小学科学大班额分组实验探究”这个课题,旨在探索大班额背景下有效的分组实验教学策略,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经过本次课题的研究摸索、总结一套适合于我校大班额环境的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策略,并应用于教学中,打造有效的科学实验课。

2。课题研究内容

在这种大班额环境下如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如何准备实验教学,如何实施分组实验教学,是我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具体化,我将课题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班额环境下课堂纪律与教学关系(如果想在有效的时间内实施实验教学,纪律是最起码的保障;如果没有良好的纪律,别说实验教学,就是一般的课堂教学,恐怕教学任务都很难完成。);

(2)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习惯是所有行为的老师,它如同物理中的惯性一样,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会保持原有的状态。);

(3)大班额环境下教师课前准备工作(有效的实验课需要充足的准备。);

(4)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的分工问题(小学科学在情感、态度、价值感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品质。);

(5)大班额环境下分组实验的实施研究(实践检验真理,更能寻找出一条实验的教学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的对象

五年级一班学生为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其原因一他们是我所带班级的学生便于实施课题研究;原因二,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着其他班级共性的问题,具有研究的价值。

2。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四种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分析法、实践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文献法:通过阅读《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程对小学科学的要求和建议;通过阅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认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查阅分组教学的相关文章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

调查分析法:对现任和曾任科学的七位教师以及三至六年级40名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分组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老师教学中的经验。

实践研究法:针对问卷中发现的问题与三位现任的科学老师进行问题整理和策略研讨;并以五年级一班为研究对象实施课堂培养和研究。

经验总结法:经过研讨和课例实践,以及学生反馈,总结在研究过程中的成功心得和失败教训,从而归纳出开展分组实验教学的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国家教育部将46人以上的班级界定为“大班额”,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五、研究过程

为了让课题扎实有效的开展,本课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研究。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3月)

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填写课题申报书、评审书,对课题涉及的理论进行学习,并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撰写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5年4月——6月)

这一阶段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针对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研讨,补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借助这些经验和文献中提及的方法,以五年级一班为研究对象实施课题研究。首先查阅资料、借助网络深度认识《给冷水加热》一课的目标和实验教学的方法;其次在平时教学中关注学生养成教育和小组协作能力培养,选取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以三个人为一个小组,六个人为一个团队,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充分发挥组长的组织能力,细化各组员的分工,让他们“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最后,通过引导让学生尝试分析实验现象或者数据,知道他们总结结论,并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7月)

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思考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这段时间研究所发现的教学方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工作。

六、研究成果

1。实验班级成果:

五年级一班作为实验班级,通过半年的教学培养,已逐步形成分组实验的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一些仪器的正确操作。培养的十二个小组长具备了任务分配、组织研讨、分析汇报等能力,对教学有着很大的助进作用。

2。经验理论成果

经过半年的理论学习、师生研讨、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和反思,总结形成了一套教师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大班额环境下如何开展分组实验教学的策略。

(1)养成教育的培养贵在坚持

养成教育是一个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它关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学生一生受益。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点点滴滴都是养成教育的体现,如何让学生有顺序地进入实验室,安静地听取实验要求,有组织的进行实验和讨论,习惯性的整理实验台等,这些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三次、五次、十次,甚至一学期的坚持,让一切行为都成为一种习惯。当这些行为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分组实验教学的“纪律难、组织难”就不再是困难了。

(2)充足的准备是高效的关键

分组实验活动前的准备是分组实验活动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实验效果与预测有出入、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的材料没有准备、同一种材料出现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等等。要避免这些情况影响分组实验的开展,材料的准备必须要精心选择,教师事先亲自实验。

除此之外,我们更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充分准备,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重点关注了实验的准备,而忽视了研究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让实验教学单调、无趣,学生是失去了实验探究的方向性,让实验活动成为一种单一的活动,失去教学的意义。

同时实验报告单的设计会让实验明朗起来,合理的设计让学生有据可依,在完成要求的同时完成实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培养,“以点带面”促成团队进行分组教学

俗语说:蛇无头不行。一个小组应该也有一个组织者,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作为教师助手的小组长将实验内容细化,发动每个组员的积极能动性,同时还可以指导组员进行实验操作、汇报等。当然组长的培养也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每次实验前将小组长集中起来进行操作指导、分工引导等,让小组长不是盲目的去组织,而是有计划地去完成任务。在教学中我以三个人为一个小组,六个人为一个团队,通过日常教学的小组、团队竞争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这样在分组实验中更能体现出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自觉性。

七、问题与思考

本次课题我主要立足与个人,通过改善自身教学细节和方法来改观分组教学的效果,看到取得的成果让我认识到教师理念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学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反思课题研究的整个过,还存在一些问题:1。研究时间短,需要后期长期的坚持和反思;2。研究对象单一,一个五年级一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个性的可能,而共性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班级、更多年级的参与;3。研究立足点的不完美,现代教学立足于学生,通过改变教师理念,改善教学方式改观了教学效果,但若能立足学生,改变学生理念,改善学习方式,相信内因的能量是巨大的。课题研究还需继续!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4 [2]、刘志慧 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J]。江西教育。2010(32)

[3]、李家良 也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及探究精神[J]。新课程(教师)。2010(10)

[4]、张中西 试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主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05)

[5]、张庆佃 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焕发课堂生命活力[J]。新课程(中学)。2010(10)

第二篇:《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吉安县城关中学康彩华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策应实施“课改”的需要。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使用新教材,我们要贯彻“先破后立、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要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积极探索自上而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模式。通过课题研究,让各成员先形成一些经验和成果,然后在我市各县采取分层推进、滚动发展、发挥辐射示范、培训、指导和带动的作用,策应我市2005年全面平稳使用新教材。

2.教师教育理念滞后。

尽管各级培训班已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但大多数教师对即将开始的新课程既没有实战经验也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总以为是小打小闹,对困难认识不足,对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新的评价方式不熟,可能会拿着新教材,沿着老路走。更有部分老教师,不舍得摒弃自认为成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的这种现状也期盼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学理念,适应新课程标准。

3.学生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

二00三年上半年我们对2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化学学习的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令人震惊,65%的同学对化学课不感兴趣,85%的同学没有做过家庭实验,87%的同学会抄笔记,但自己不知道什么叫小结,也从未自己做过小结。90%的同学没有参与过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等化学课外活动。79%的同学是为了中考而进行化学学习。这些数据显示学生化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的这种现状,我们想通过课题研究来改变学生的化学学习状态。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转换教师的课堂角色。要求教师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化到比较关心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1

上来,自觉地在实验与运用中掌握课标精神,培养探究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让老师“经常有惊喜”、“经常被难住”,改变教师的权威地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和技能,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跳出题海战术,远离厌学氛围,构建学生接受平等化学教育,大众化化学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在提高探究能力的同时,浓厚化学学习兴趣,自主提升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3.在实施探究式课例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交流、提炼,取长补短,筛选优质课例,供使用新教材示范。不再停留在学习与宣传的层面上,同时带动低年级学生培养探究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组分成四个片、七个子课题组由十八位一线教师在各自确立的实验班执教,执教教师首先以沪教版教材为主,寻求新老教材的知识结合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实验班实施探究式课例教学研究。具体研究:

(一)实验教材内容的深广度、重点、难点;

(二)探究课的教学程序;

(三)实验教材与老教材的衔接。然后在整个课题组进行总结、交流的基础上,提炼、筛选优质课例,形成一整套优质课教案,汇编成册,供使用新教材示范。

四、开展了讲课比赛、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

比赛中出现了下列变化:①教师呈现鲜明的个性色彩,有的激情四射,有的生动活泼,有的平静稳重,有的以实验探究为胜,有的以扎实演练为长。每堂课均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在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均有所更新:比如都努力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质疑、动手、讨论、猜想、研究、设计、验证,解决问题。②在教材的处理和教学内容的驾驭上,均能机动灵活,并有所创新,如加强课堂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均有所突破和革新,陈旧老套的“你讲我听”的课堂教学方法少了,代之以情境教

学、实验探究、读题质疑、实践操作、讨论合作、自主探究……新的教学方法熠熠生辉。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充分得到锻炼,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原始教学手段消失了。实验、贴图、幻灯、课件等丰富多彩的辅助教学措施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传统的“讲读验”消失了,代之以师生、生生合作探究活跃在课堂上,教师只尽导演的职责。当然金无足赤,这些课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法、单一的手段仍隐现课堂,难与新课程对号入座,尤其是教师的架子难放下、主体的腔调难抹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意识不够强、自主学习习惯未形成,都影响了教学效果。课堂上热热闹闹,对课堂驾驭能力弱的教师授课,效率低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教师还是以知识内容为中心来授课,没有建立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授课的教学模式,面对突如其来的课堂上的学生提问,老师仅作解答,没有很好地抓住这类问题授课,一味地追求自己准备的内容,从而错过了对突发情景问题的探究,拆掉了学生质疑的平台,错过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机会。这些失误亟待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予以重视和革新。

五、取得的其它成果

1.中考成绩显著。

每个实验点的实验班中考成绩均高于对比班的成绩,有的实验点平均分还高了二十多分。泰和四中匡惠珍老师所执教的实验班、永丰古县张金根老师执教的实验班各项指标评比均列所在县第一名。

2.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通过问卷调查和检测发现,在实验班的化学课堂上,学生的眼睛大放异彩、感情丰富、情绪高涨,在探究实验中,培养了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养成了爱质疑、好探究的科学素养。虽说实验班上课时,讨论的声音大些,纪律显得差些,但学生会动脑、动嘴、动手,采纳别人建议,取长补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实验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实施探究教学后,学生思路开阔,课堂内外敢于质疑、敢于“胡思乱想”,因而有的执教老师收到学生的来信说:“设计太阳能空调衣服,让人们穿在身上冬暖夏凉。”还有的提出:“设计制造太阳能电脑程控摩托车,既不会耗油,也不会撞车。”如果学生的敢想敢于质疑的习惯一直保持下去,说不定他们就会成为未来的发明家。

4.实验班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

有的实验班利用休息日开放实验室,让感兴趣的同学到实验室自主进行探究实验,可以做课外实验。尽管这种活动应考效果不佳,但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培养了学生质疑,动脑动手设计实验方案,交流讨论、归纳推理的能力。有利于养成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5.课堂变化喜人。

通过探究实验研究,课题组成员的课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从优质课赛可以看出下列变化趋势,老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照本宣科的少了,自主设计的实验多了;死记硬背的少了,点拨学习方法的多了;标准答案少了,开放的问题多了;批评惩罚的少了,表扬鼓励的多了;逃学厌学的少了,感兴趣的学生多了;老师的权威降低了,学生主体地位上升了;教材内容难点下降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这些喜人的变化,不仅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且有利于养成学生终身乐学的好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6.学习评价有所创新。

部分研究人员在对学生学习评价研究中有所创新,如肖祖桦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尝试使用化学单元学习评价表,评价学生平时学习化学的状况,评价指标有:

①终结性测试,内含闭卷测试和开卷作业两个子项;

②平时学习活动。内含研究性学习、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学习状况分析、课内外作业等四个子项,将上述评价表装订成册,建立学生的化学学习档案袋。

7.辅导学生竞赛多人获奖。

在二00五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吉安县城关中学康彩华老师辅导的肖海明同学获得国家级二等奖,肖海明同学后在高中因竞赛获奖而被保送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吉水三中的欧奖根老师辅导的陈浩同学获得国家级二等奖。还有数十人获得省、市级奖。

8.形成了16个优秀探究课例和36个优秀探究课教案,杨时军老师参加全省初中化学教师讲课比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参加全国初中化学教师讲课比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9.出版论著四部,发表论文4篇,撰写论文多篇。

①王琼玲参与编写的《中考化学新评价》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数28万。

②王琼玲参与编写的《初中化学总复习指导》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字数17.2万。

③王琼玲参与编写的《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册》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字数6万。

④曹发根、康彩华参与编写的《初中化学学力水平检测与评估>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字数9.1万。

⑤张金根的论文《化学课程所引起的课堂变化及困惑》发表在《学习报》上。

⑥曹发根、康彩华的论文《实验改进二例》发表在2005年第一期《化学教学与实验》刊物上。

⑦刘金成的论文《探究为主线,学生是主体》发表在2005年第三期《吉安教育》上。

⑧张金根的论文《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几点看法》发表在2005年第三期《吉安教育》上。

⑨收集到课题组成员撰写的未发表论文10篇。

⑩收到学生的小制作、小论文、考察报告11篇,字数0.5万字。

六、问题与思考

1.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

本课题组成员选择比较精,每县仅选1—2人,所选成员基本上

是各县较强的年轻教师,且大都参加过省、市级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因而能较快的适应探究实验教学。若要让本组成员上示范课问题不大,但要培训其它老教师,可能会出现下列问题:①老教师的观念难以转变,熟悉多年的老教材要丢,从感情上难于割舍,新的教材、新的知识点难于接受。②娴熟的教法难于改变,多年的教学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讲、读、验”等成功的应试教法,难于割舍。③学生的学习习惯已基本形成,实验依赖老师讲、老师带,归纳总结依赖老师做好、怕与老师平等参与探究等,这些问题均困惑着我们的课改。

2.现存的教学评价体系滞后。

实施探究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的探究课应围绕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开教学。与此同时,应建立围绕实现三维目标的评价体系。加大教育投入防止班额过大,使各种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形成支持《探究教学》课题研究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课题简介

省级课题——《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于2000年正式启动,我校是州教科所确立的首批参研学校之一;2001年10月,我校举行了隆重的开题报告会,正式确立了我校研究的子课题为:《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从而标志着我校对该课题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

(二)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估价

1、就学生而言,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心理状况是好的。当然,由于我校生源范围广,涉及到全县各乡镇及周边各县市,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因而目前无法对我校的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作出精确的数量描述,而只能作出比较概括的判断。

2、无论是我校的初中部还是高中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在:

①自我认同感差,自我评价值低,不能辩证看待自身发展与环境的关系。②理想状况较差,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学习没有动力。③人际关系紧张,一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交友原则,不能正确处理与周围人群的人际关系,显示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

④暴力倾向严重,相当部分学生有明显的暴力倾向,主张用暴力或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⑤是非观念淡漠,自尊心歪曲明显。

⑥法律意识淡漠,社会集体观念差,没有积极维护社会、集体、班级荣誉的正确认识。

(三)国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2、《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把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作为德育目标之一。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 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把健康心理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中学生基本的素质要求之一。

5、《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标准》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并以此规范教育实践。6、1999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需要,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

(四)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1、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开发潜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

2、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健康的情绪和性格特征,可以增强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效果,促进学生智能的协调发展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3、心理健康教育能消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和不良行为,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克服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积极向上的心理形成,进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缓解人际冲突、密切人际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研究目标

1、学生方面: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教师方面:

教师普遍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与学生进行教育的沟通,能有效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咨询能力。部分教师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具有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能力,具有一定的教改研究能力。

3、家庭方面: 探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力求形成较好的家庭育人环境,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扰问题,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根据其年龄特点,初中重点放在自我和人际关系方面,高中重点放在人际关系和生活及社会适应方面。

(四)研究思路

课题开展后进行学习——遇到新问题——再学习——再修订——再发展 这种研究思路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形成一种有效的双向磨合和互动发展态势,其结果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五)课题研究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系统性原则:

对整个研究工作作系统安排,使各个系统形成有机整体。

3、可操作性原则:

课题研究应在学校工作系统的常态条件下进行,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效性。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体发展特点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5、教育科学辅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作用,同时启发和调动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6、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一)课题研究体系的建立

课题专家组成员为:州教科所谌业锋老师

县教研室李 林、吴锡云老师 课题领导组成员为:学校行政领导 课题顾问组成员为:学校经验丰富的教师

(二)具体措施(这一部分可以提炼为技术成果)

1、学校教育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①全校教育渗透心育

A、每学期举办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2—3次。

B、学校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游戏、娱乐活动和文娱演出。

C、政教处、电教室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大量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影音作品。D、由校团委和学生会负责的心理广播站,每月都有一次“心灵直通车”专题,针对学生心理困扰较大的问题进行指导、化解。②年级教育渗透心育

A、新生的军训内容中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B、根据各年级特点,进行年级专题心理讲座,如毕业年级进行“消除考试焦虑”的心理健康辅导,或进行心理问卷测试,及时发现问题予以化解。

C、为搞好家、校教育配合,特别是针对多数家长缺乏必要的心育知识与经验,学校要求各年级利用召开家长会之际,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培训。③班级教育渗透心育

A、班主任利用每周班会时间,针对本班出现的学生心理困扰问题进行化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B、各班主任利用批改周记或随想录的方式,积极与学生沟通,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问题。④个别教育渗透心育

一是发展性辅导,及时肯定学生的微小进步;

二是预防性辅导,针对学生表现的一定心理偏差苗头进行辅导,预防心理异常; 三是救助性辅导,确认学生存在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时,进行矫正。

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妨碍他们学习,因此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强学习心理渗透教育,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我校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如下方面:情感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认知障碍研究、思维与识记训练等。

3、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

学校主要在初

一、初

二、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健康活动课一般都由课题参研教师共定题目,共同备课,然后资源共享,在各个班级展开活动课。活动课的方式一般从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到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进行心理体验。

4、心理咨询 ①电话咨询

我们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5201160 ②信件咨询

我们建立了“心语”信箱,每天都有老师负责开启信箱,有值班老师负责回信。③当面咨询

主要接待同学们的当面咨询,有不少同学会事先进行预约,指定接受咨询的老师,也接受了不少家长的咨询。

5、创办了一份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报纸——《心语》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心理调节方法,发表学生习作,展示学生的心路历程。

6、推动学生与老师的自我心理教育。

①学校图书阅览室订购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书籍和相关杂志。②每周升旗仪式举行国旗下的讲话。

③参研老师坚持集体学习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能力。④积极参与省、州组办的学术交流会、专题培训会和活动观摩课。

7、课题组档案室加强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建立和完善了课题组档案管理模式。

四、课题研究成果(这一部分实际上是效果)

由于我们采取了上述七条措施,以及在州教科所谌业锋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使得我校的子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得以顺利开展,我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局面在不长的时间之内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教师理论水平有明显提高,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与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1、课题开展之初,很多教师对课题持观望、等待的态度,通过学习培训和心理素质教育实践,广大教师认识到学生中的不少问题既不是政治思想问题、也不是道德品质问题,而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问题、心里不平衡问题和心理失常问题。教师们深感自己过去所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不够,主动去图书室借阅相关书籍和订阅相关杂志的教师增多。

2、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组相关活动。每当题组组织理论学习和相关课题研讨会时,都有非课题组教师主动参与,交流心得体会。

3、很多教师主动向《心语》报投稿,主动提交心理教育论文,主动观摩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4、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全面负责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有所下降。

1、学生心理问题自助和求助能力提高

由于学校处于相对落后、封闭的农业县城,造成了学生的封闭心态,与心理咨询所要求的敞开心扉、渲泄情感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课题组刚开始开展咨询时,甚至出现了咨询室门可罗雀的现象。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渐开展,以及部分大胆的同学通过咨询后感到受益匪浅而逐渐带动了更多的同学,有不少同学先是信件咨询,然后电话咨询,进而当面咨询。也有不少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间向教师进行倾诉、渲泄。

学生打开心扉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问题,提出化解方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学生自我意识普遍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比如高2003级的舒靖同学正确估计自己的潜能,制订适合自己的中短期奋斗目 标,通过努力成为全州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大学。

3、学生意志向健全、坚强发展

我校高、初中都有几个学生,身患严重的疾病,有患白血病的,有患严重的下肢麻脾症的等等,他们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顽强地向病魔抗争,其中高中部的两名同学于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初中部的一名同学于2004年以650分的高分考入我校高中。他们的意志之坚强,让所有人都为之感动。

4、学生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经我校住校生为例,以前不少住校生人际交往能力差。生活管理员反映,通过实施全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住校生之间为小事争吵发生矛盾的比例下降,住校生学会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逐渐掌握正常交往的准则和技巧。

目前我们的参研课题已接近结题阶段,但对全校师生而言,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才开了个好头。我们今天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学校领导班子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要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德中的教育不仅应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更应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的劳动者。

(以下内容是从效果检测报告中提出来的)

主要教改措施所产生的教育实践直接效果

1.实效措施认定(主要由哪些观念、措施带来教改效果)

一.学生学习压力大热点聚焦、社会竞争激烈、不会处理各种关系,许多中学生都存在着心理困惑。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困扰明显,心理矛盾突出。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在的,主要表现在:1.自我认同感受差,自我评价值低,不能辩证看待处身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2.学习压力大。3.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是非观念淡漠,自尊心歪曲明显。4.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暴力倾向严重。5.抑郁,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6.焦虑、心里烦躁不安。7.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 7 不喜欢学校的活动。8.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9.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因此,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健康应该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

以上的问题和观念,是产生子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的基础。

二.具体措施

1.学校教育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① 学校教育渗透心育②年级教育渗透心育③班级教育渗透心育④个别教育渗透心育

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4.心理咨询:①电话咨询②信件咨询③当面咨询

5.创办了一份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报纸----《心语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心理调节方法,发表学生习作,展示学生的心路历程。

6.推动老师与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

①学校图书阅览室订购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书籍和相关杂志②每周升旗仪式举行国旗下的讲话③参研老师坚持集体学习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能力④积极参与省州组织的学术交流会、专题培训会和活动观摩课

7.课题组档案室加强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建立和完善了课题组档案管理模式

2.主要效果(学生方面、教师方面、教育运行机制方面)

学生方面:①学生心理问题自助和求助能力提高②学生自我意识普遍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③学生意志向健全、坚强发展④学生人际关系趋于和谐⑤ 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有所下降

教师方面:①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②广大教师积极开展与课题相关的活动③很多教师主动和向《心语报》投稿,主动提交心理教育论文,主动观摩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④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全面负责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⑤教师的理论水平有明显提高,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与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教育运行机制方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英明决策,构建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保证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建立了由学校党支部,政教处,教导处,教科室,校团委,年级组,全体班主任,学生会等形成的一个自上而下的教育科研机制。由心理建康教育室的老师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相关工作。形成了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的教育理念。将“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困扰研究”内化为学校各部门工作的思想意识,并付之于实际工作。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对课题组教师学习、研究的指导。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交流学习情况、实验活动情况,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讨论,研究解决方案。每学期课题组成员及班主任都要完成数万字的理论学习笔记或论文,促使课题组成员积极主动地不断学习新理论,吸收新经验,研究新方法。

3.成果推广所产生的效果

课题成果《走进心灵》的推广产生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1. 它有效的保护和增进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弱化了中学生的不良心理因素,矫正了异常行为,使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纠正心理偏差,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社会适应、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完善人格,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能有效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

3. 成果推广,能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有利于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也能有效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

三年中,课题研究组加强管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针对子课题,选取了符合校本教育的教学内容,并采取了 科学的教学管理。确保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内容、原则、根本目的非常明确。课题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科学而有序,工作思路清晰。课题研究的工作开展情况良好,理论学习坚持了每月一次,研究的进展情况顺利,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日常管理和阶段工作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完成得很好。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组成员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而且卓有成效。

通过子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局面在不长的时间之内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教师理论水平有明显提高,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与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1、课题开展之初,很多教师对课题持观望、等待的态度,通过学习培训和心理素质教育实践,广大教师认识到学生中的不少问题既不是政治思想问题、也不是道德品质问题,而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问题、心里不平衡问题和心理失常问题。教师们深感自己过去所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不够,主动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和订阅相关杂志的教师增多。

2、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组相关活动。

3、很多教师主动向《心语》报投稿,主动提交心理教育论文,主动观摩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4、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全面负责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有所下降。

1、学生的心理问题自助和求助能力提高

由于学校处于相对落后、封闭的农业县城,造成了学生的封闭心态,与心理咨询所要求的敞开心扉、渲泄情感是格格不入的。课题组刚开始咨询时,甚至出现了咨询室门可罗雀的现象。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渐开展,以及部分大胆的同学通过咨询后感到受益匪浅而带动了更多的同学,有不少同学先是信件咨询,然后电话咨询,进而当面咨询。也有不少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间向教师进行倾诉、渲泄。

学生打开心扉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问题,提出化解方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学生自我意识普遍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比如高2003级的舒靖同学正确估计自己的潜能,制订适合自己的中短期奋斗目标,通过努力成为全州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大学。

3、学生意志向健全、坚强发展

学校高、初中部都有几个学生,身患严重疾病,有患白血病的,有患严重的下肢麻脾症的等等,他们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顽强地向病魔抗争,其中高中部的两名同学于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四川大学,初中部的一名同学于2004年以650的高分考入我校高中。他们的意志之坚强,让所有人都为之感动。

4、学生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过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比较狭隘,不宽容,常因小事发生矛盾,口角纷争不少,甚至打架,通过实施全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学生学会了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逐渐掌握正常交往的准则和技巧。

第四篇:实验小学消除大班额实施方案

实验小学消除“大班额”工作计划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重大进程。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尽快消除我校“大班额”现象,特制定实验小学消除“大班额”工作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按照“学区招生、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积极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消除“大班额”现象。

二、学校基本情况

实验小学位于大凌河西岸,与建昌镇比邻。学校占地面积17737平方米,建筑面积9743平方米,现有学生3447人,设有47个教学班,班均73人,其中有超大班型42个,大班型7个。学校现有在职教师108人。随着城市的发展,学校周边居住楼群林立而起,学区生源急剧增加,给学校带来了各种压力,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学校安全稳定的一大隐患。

三、“大班额”形成原因

1、学校所属学区过大,适龄儿童过多;

2、进城务工子女数量急剧增加;

3、学校建筑面积严重不足,校舍紧张,教室不够用;

4、师资严重不足(目前我校还自聘代课教师51人)。

四、消除“大班额”的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通过大力宣传“大班额”的不良影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化解“大班额”的良好氛围;

2、建议教育局重新划分学区。同时我校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规定,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控制新生入学人数,防止新“大班额”的出现;

3、请求县里增加正式教师数量,解决我校师资严重不足问题;

4、优化师资结构。加大校内名师的培养力度,以缓解因学生择校、择师所带来的“大班额”压力;

5、增加学校建筑面积,解决校舍紧张问题。我校目前有47个教学班,按要求应增加至62个教学班,申请增加1600平方米的校舍建筑面积,使我校达到改善办学条件,适应学校现有办学规模,将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55人以内的目的,以此缓解我校班额过大带来的压力;

6、严格控制转入学生数量,非本学区学生一律不得转入本校就读;

7、建立健全治理“大班额”的长效监督机制。

总之,学校将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在2020年前完成上级规定的消除“大班额”现象,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实验小学

2017年4月20日

第五篇: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与知识性的学科,在当前的形势之下,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实验教学作为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科学素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在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而趣味实验教学的出现及应用,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探究趣味实验教学策略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对于当前的小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与知识性的学科,在当前的形势下,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究实验一直都是小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对科学探究实验的重视,导致实验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而趣味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重视

就目前来看,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各地区学校逐渐制订了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计划,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过程当中,仍旧存在部分教师或者领导对小学科学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尤其是在实验教学方面,部分小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是由其他科的教师进行兼任,没有设立专门的科学教师,即使有部分学校设置了专门的科学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较差,也使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得不到有效的进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不到提升。

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学校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掌控着课堂教学的方向,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新课改要求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同时,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趣味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1.营造幽默趣味的教学氛围

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好奇心往往十分强烈,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丰富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趣味实验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加教师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并且在实验教学中加入趣味性的元素,能够使学生增加对探究实验的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融入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融入生活化的元素

由于科学知识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趣味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把实验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更好地应用科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果实与种子的过程中,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水果以及种子准备好,然后让学生进行辨认,把种子与果实对应好,一旦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可以把果实解剖开,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并且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增强生活的观察意识,促进学以致用目标的实现。

3.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在教学教学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使用趣味教学之时,还需要与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相结合。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把静态教学转变成为动态教学,把无声教学转变成为有声教学,将所要进行的实验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带给学生以直观的体会,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促进学生小学科学知识的提升,并对实验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趣味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借助丰富幽默的语言以及生活化知识的融入,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促进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提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提高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宿宁宁.论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5):226.[2]胡晓兰.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J].新课程:小学,2015(2):66.[3]陈智蓉,陈小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1):157.编辑 王团兰

下载《小学科学大班额分组实验探究》课题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大班额分组实验探究》课题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探究和实验方案设计

    《科学探究和实验方案设计》专题复习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过程;2、通过复习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训练......

    大班科学探究活动

    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搭高塔 (一研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大小形状不同的积木进行垒高。 2、能将自己搭建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3、能够与同伴合作搭建,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总结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研究课题总结 永乐小学杨博仁 一、研究背景 1、随着新课程标准如火如荼的实施,其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课......

    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宁阳四中 程国栋一、简介部分1、标题“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2、摘要本......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分组实验教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实验计划(模版)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实验计划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位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强弱以及获得知识的多少可以反映出课堂教学有效性......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分组实验教案

    四年级科学分组实验资料 目录: 1、观察种子的结构 2、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3、观察花蕾 4、观察花的结构 5、用轮子模仿物体的运动方式 6、认识弹力 7、测力计的使用 8、感受......

    xx小学关于大班额情况自查报告

    xx小学关于大班额情况自查报告 大班额问题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已成为学校安全稳定的一大隐患。我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了大班额问题的危害性和解决大班额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