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贵州省教师资格证模拟试卷[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00:2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贵州省教师资格证模拟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贵州省教师资格证模拟试卷》。

第一篇:2013年贵州省教师资格证模拟试卷

2013年贵州省教师资格证模拟试卷

—《中学教育学》

一、选择题

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A.1957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90年

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度

C.专业技能

D.专业品质

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A.赞可夫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

C.过程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

10.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11.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1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13.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A.班级环境布置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

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1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15.()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A.教案

B.课时计划

C.教学方法

D.课题计划

参考答案:

1.C【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对教育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2.B【解析】由教育发展史可知,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3.C【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

4.C【解析】建国后,我国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1986年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

5.B【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态度。

6.A【解析】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

7.B【解析】维果茨基提出的。

8.A【解析】“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特点。

9.B【解析】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10.D【解析】理解效度的概念,关键在于理解“效”,指的是能测出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

11.B【解析】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是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12.D【解析】德育个体发展功能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13.D【解析】班级文化是集体问题,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不包含在内。

14.A【解析】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了解研究学生是他工作的中心环节。

15.B【解析】由课时计划的作用而知。

二、多选题

1.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有教无类

D.教学相长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

A.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B.借助工具认识事物

C.认识对象的间接性

D.认识方式的间接性

E.学生是不成熟的认识主体

3.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

B.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

C.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D.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E.可以取代学科课程

4.运用奖励和处分应注意的要求是()。

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发扬民主

D.注重宣传和教育

E.坚持严格要求

5.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其策略有()。

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E.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参考答案:

1.BCE

【解析】“兼爱”是墨家思想,“教学相长”是《学记》提出的。

2.CD【解析】教学过程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体现在认识对象和认识方式的间接性。

3.ABCD【解析】综合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是由各门课程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4.ACD【解析】BE分别是陶冶法、锻炼法的要求。

5.BCDE【解析】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填空题

1.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_________社会活动。

2.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_系统的形成。

3.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壬寅学制”及“_________”。

4.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_________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

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__。

6._________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7.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_________。

8.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研究的核心。目前认为主要有两条途径,即_________和问题化策略。

9.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________,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0.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培养人

2.学校教育

3.癸卯学制

4.斯宾塞

5.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6.语言

7.认识过程

8.结构化策略

9.导生制

10.主题班会

四、名词解释

1.(狭义)教育

2.教育理念

3.班级授课制

4.德育

参考答案:

1.(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移动。

2.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3.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4.德育: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活动。

简答题

1.简述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答案要点】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答案要点】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答案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4.【答案要点】

(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

(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

(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第二篇:2012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精选)

祝您考试顺利通过,更多考试资料可以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teacher/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A】。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答案解析】:环境,特别是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2、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C】。

A、良好的智力品质

B、良好的道德素质

C、良好的身体素质

D、良好的个性品质

【答案解析】: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在幼儿发展中起重宴作用。

3、根据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教师的职责?【A】

A、学期(或学年)初做好本班收费工作

B、观察、分析、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C、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

D、定期向园长汇报工作

【答案解析】:收费工作不属于规定的幼儿教师职责范畴。

4、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B】。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答案解析】:对小班幼儿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为指导用语。

5、对过生日儿童家访属于【B】。

A、定期家访教师资格考试

B、情感性家访

C、新生家访

D、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

【答案解析】:对儿童生病、过生日或者是对一些特殊家长的访问,既能体现教师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也能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使双方的情感得到沟通和交流。这属于情感性家访。因此,答案为B。

6、我国的【C】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园暂行数学纲要》

【答案解析】: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因此,答案为C。

7、特别适合用于与不愿见面的家长联系的书面联系形式是【B】。

A、宣传版

B、联系手册

C、家长园地

考试吧:www.xiexiebang.com一个神奇的考试网站。

D、问卷调查表

【答案解析】:幼儿园要和不易见面的家长联系,就需要通过一个中介来实现。联系手册就是记录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活动情况的中介方式。因此,答案为B。

8、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能增强其爱国的情感、对周围环境的了解等,幼儿园充分利用这一点是发挥了【B】。

A、社区文化的教育性

B、社区环境的教育性

C、社区资源的文化性

D、社区环境的文化性

【答案解析】:幼儿园将教育扩展到社区的大背景下进行,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可以扩大教育的空间,而且还丰富和深化了教育内容。这种做法发挥了社区环境的教育性。因此,答案为B。

9、社区教育成为国际性的教育形式,并逐步走向学校、社会、家庭相互服务、互惠、互利的一体化教育,始于【D】。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B、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答案解析】:社区教育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70年代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迈向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答案为D。

10、下列家庭教育做法中,哪种做法是较为合理的?【D】

A、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一切为了孩子

B、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C、当父母亲的教育观念与爷爷奶奶相抵触时,以父母的观念为准

D、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对孩子有所保留,有时还要适当回避

【答案解析】: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睦,家庭生活的某些方面儿童是不宜参与、不必知道的,这就是适当回避,不要认为一切公开的家庭是最民主的。因此,答案选D。[page]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

1、__________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2、__________是幼儿园向家长汇报幼儿园工作,反映幼儿情况,发动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的家园联系形式。

3、幼儿园教育与社区的配合是__________的要求和__________的必然。

4、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按《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负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责任。

5、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思是,幼儿园与其所处的社区、与__________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6、提出“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

7、家访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新生家访、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四种形式。

8、家长会是面向全体家长的会议,有全园性的家长会,也有班级性的家长会。家长会的主要形式一般有:新学期之初,向家长报告新学期的安排,主要的教育工作、计划等;__________;以咨询、交流形式出现的家长会;__________。

填空题答案:

1.家庭

2.家长座谈会

3.社会发展幼儿教育发展

4.主勐与幼儿家庭配合 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

5.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

6.福禄贝尔

7.定期家访 情感性家访

8.阶段性的家长会新生家长会[page]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

2、简述幼儿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之间的关系。

3、简述家园合作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

4、家庭教育与托幼机构的教育相比有哪些特点?

5、哪些类型的家长比较难沟通?教师如何应对?

简答题答案:

1.【答案要点】幼小不衔接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存在差异。

(1)学习时间不同。(2)生活制度不同。(3)教学方式不同。(4)睡眠时间不同。(5)师生关系不同。(6)家长要求学习时问不同。

2.【答案要点】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包含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两类活动。两类活动相互交织,不可分割。

(1)教师的“教”,是指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直接地“教”;二是间接地“教”。前者是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后者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2)幼儿的“学”。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其是否接受知识、到何种程度,主要依赖于幼儿的兴趣、经验、认知能力、情感等。幼儿的学包括“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等形式。前者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后者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3.【答案要点】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提高质量的必由之路,是幼儿园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1)家园合作的内容

①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②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在家园合作中,上述两方面的内容是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可同时进行的。

(2)家园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家园合作中,有两个问题是较普遍的,需要引起注意:

①家园合作尚不够深入,较多地停留在表面,表现为“三多和三少”。

②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脱节,表现在家长来园参与活动常常不过是和幼儿一起游戏,而回家后不大可能把这些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与之相对,家长学校又常常是在家长看不到幼儿活动的情况下进行,因此难以产生有针对性的效果。

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幼儿园进一步开拓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使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答案要点】与托幼机构的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

(2)家庭交往的密切性;

(3)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

(4)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样性;

(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

(6)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

5.【答案要点】较难沟通的家长类型以及教师的应对措施如下:

(1)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对于这种类型的家长,教师一方面要肯定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和关心,同时要多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家长了解过高、过急的要求是不符合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对婴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危害,如可能使孩子胆怯,丧失自信心等。

(2)对儿童不太关心,认为交给老师就放心的家长。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家庭问题或者其他原因,很少在园所露面,以为把儿童交给园所就万事大吉了。对于这种类型的家长,教师要耐心向他们宣传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使家长知道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切实担当起做父母的责任。

(3)不懂得如何教育婴幼儿或者教育方法不当的家苌。对于这种类型的家长,教师要尊重家长,先听一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再逐步引导家长观察、了解孩子,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可以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教育的心得,和家长们一起讨论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

(4)对儿童评价不当的家长。有一些家长总是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一朵花,没有缺点。对这样的家长,在交谈时要首先肯定孩子看的优点,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谈问题。这样家长容易接受,也愿意合作。[page]

四、论述题(没体12分,共24分)

1.教师应如何对待幼儿间的冲突?

2.为什么说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

论述题答案:

1.【答案要点】(1)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宽松的环境会让幼儿身心放松,可增加幼儿身体和心理的活动空间,促进幼儿之间融合关系的发展,避免紧张关系的发生。宽松的环境主要包括活动材料充足、活动场地宽敞明亮、限制性要求少、鼓励性言语多等。

(2)教给幼儿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基本技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教幼儿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以及如何展开话题进行交际等。

(3)设计冲突教育课程,让幼儿进行体验学习。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教育活动,模拟现实中幼儿经常发生的一些冲突情境,让幼儿观看并进行讨论,让幼儿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产生冲突、如何解决等。教师也可以利用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冲突进行随机教育。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幼儿自我反思、自我判断,还可以促进幼儿道德水平的提高。

(4)增强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冲突时有发生,所有的冲突都让教师参与解决,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而且还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夺他们的独立性。事实上,由于幼儿间的冲突没有多少利害的关系,幼儿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为此,教师要敢于放手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感。

(5)家园配合,共同努力。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冲突是一种消极行为,有破坏性因素而应加以避免。实际上,冲突是自我中心的关键要素,能帮助幼儿逐渐形成采纳同伴观点的能力,为幼儿人际关系奠定基础。因此,应该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幼儿同伴间冲突的教育价值,让家长在家庭中也为幼儿提供解决同伴冲突的机会。同时,家庭的温馨氛围、家长的民主态度和家长的社交能力等潜在的环境因素,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家长应注重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幼儿能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并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2.【答案要点】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2)全面发展是针对片面发展而言的,偏重任何一个方面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地、平均地发展,也不意味着个体的各个发展侧面

可以各自孤立地发展。因此,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教育在保证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同时,应注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和谐与协调。(3)体、智、德、美诸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体、智、德、美四育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教育力量,落实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之中。只有正确认识四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第三篇: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2

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B类)

1.在科学分类中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人是___________。()A.培根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洛克

2、以下哪个不是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不稳定性

3、根据人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应该做到___________。()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防微杜渐 D.因材施教

4、我国现行学制属于___________。()A.分支型学制 B.单轨学制 C.双轨学制 D.都不属于

5、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___________。()

A.教学方案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

6、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_____。()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教育漫话》

7、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在___________中形成的。()A.学校学习B.社会交往 C.家庭生活 D.师生交往

8、《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作者___________。()A.斯宾塞 B.克鲁普斯卡娅 C.杜威 D.洛克

9、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A.间接经验 B.生产活动 C.直接经验 D.生活经验

10、一种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能够满足所有年龄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需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叫___________。()A.继续教育 B.成人教育 C.普通教育 D.终身教育

1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___________的成功教育经验。()A.乌申斯基 B.马卡连柯 C.加里宁 D.赞科夫

12、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要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因此,教育具有___________。()A.历史性 B.永恒性 C.继承性 D.阶级性

13、《爱弥尔》是哪位教育家的著作___________。()A.杜威 B.皮亚杰 C.卢梭

D.科尔伯格

14、“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___________。()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内容 D.教育制度

15、“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和人的可暗示性,把教学组织得如同演剧活动,以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配合教学活动,调动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很多的知识和技能”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种教学理论?()A.“非指导性教学” B.“暗示教学法”

C.“结构——发现教学” 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6、信度是指___________。()A.测验的有效性

B.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 C.测验的难易程度

D.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

17、儿童犹如一块“白板”,他们长大成人后怎样主要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这是下列哪本著作的观点?()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教育漫话》 D.《民本主义与教育》

1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段话描述的是对师生关系的哪个要求?()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19、“根据教学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学任务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指的是___________。()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案

20、教学过程是以学生认识为基础的___________。()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B.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 C.促进教师教的过程 D.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

21、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A.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要求由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22、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A.杜威 B.乌申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可夫

2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A.社会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24、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___。()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5、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___________。()A.小班教学 B.复式教学 C.班级授课 D.分组教学

26、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系统叫做___________()A.教育体制 B.教育目的 C.教育规划 D.教育制度

27、美国学者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________。()A.心理模仿 B.生物本能 C.人的理性 D.生产劳动

28、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____________。()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29、我国古代的《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0、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法属于____________。()A.说服教育方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陶冶教育法

31、在我国首次把美育列入教育组成部分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A.鲁迅 B.蔡元培 C.陶行知 D.杨贤江

32、我国的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A.《学记》 B.《中庸》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论语》

33、在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名著是____________。()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4、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________。()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35、在教学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是贯彻___________原则的要求。()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性 D.巩固性

3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A.皮亚杰 B.赞科夫 C.维果茨基

D.苏霍姆林斯基

37、下列关于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A.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有重要影响 B.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C.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D.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38、“泛智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洛克

3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________?()A.1993年 B.1986年 C.1996年 D.1995年

4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________具有重要的作用。()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41、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指教学原则中的________。()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2、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生理前提因素是___________。()A.遗传 B.身体素质 C.生理成熟度 D.个体活动

43、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在___________三门课程中。()A.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 B.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C.教育学、管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D.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行政学

44、教学是:___________。()A.教师教的活动 B.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4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___________。()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46、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___________。()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47、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应以能力发展为主而相对忽视掌握知识的理论主张称为___________。()A.现代教育论 B.传统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形式教育论

48、由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___________。()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49、现在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通的一种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A.讲授法 B.扮演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50、“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是教育的目的。”这是怎样的教育目的论?()A.社会本位论 B.集体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班级本位论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

2012年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A.传承文化 B。培养人

C.传递生产知识 D.传递生活经验 《学记》中主张“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 B.启发诱导 C.循序渐进 D.知行统一 二十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的规定,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任命、聘用等,反映了政治经济制度决定()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独立性

5。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这是中国古代什么观点的代表()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人本论

6. 教育具有的特殊功能是()A.社会性规范 B.即时价值 C.延时价值

D.加速个体发展

7.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受教育者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8. 以下哪一项不是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A.生命健康 B.人身安全 C.心理健康 D.人格尊严

9. 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生动活泼发展 B.个体发展 C.自主发展 D.人格发展

10.在培养目标上,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A.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B.异中有同,特点突出,差异鲜明 C.标准统一,重点突出,特色各异 D.同中有异,个性突出,特色鲜明

11.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教学始终具有()A.思想性 B.活动性 C.教育性

D.渗透性

12.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符合哪一条教学原则()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3.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教师除了给学生补课外,对辅导工作的总的要求一般是()A.教师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B.启发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途径 C.把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D.要求学习好的学生对有困难学生进行辅导

14.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途径 C.教学结构 D.教学方式

15.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请辨别以下哪一项不是德育所具有的特性()A.社会性 B.历史性

C.统一性 D.继承性

16.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我们称之为()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7.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是贯彻了哪一条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一致性、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8.德育方法中的说服法包括()A.讲解、谈话、报告、参观 B.讲解、谈话、讨论、参观 C.讲解、谈话、示范、参观

D.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19.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我们称之为()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20.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以下哪一项不是()A.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 B.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 C.班主任的权威、地位和职权 D.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二、填空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______的过程。

2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二是教育__________。24.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__________的教育。

25.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主要受到遗传、成熟、环境

和__________的影响。

26.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__________、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27.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这意味着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__________。

28.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__________的关系。

29.素质教育倡导__________,强调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30.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__________的职业。

32.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__________的研究。

3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分为讲述、讲解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34.教学目标,有教学内容的目标,有__________的目标。这两个不同维度的目标并不是互相游离的。而是相互交叉的。测验就是要考查教学是不是实现了两

个维度目标的交叉。

35.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渡西瓦尔提出两种基本策略,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__________的策略。36.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__________和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37.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38.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__________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9.德育的模式有认知模式,__________,社会模仿模式等。

40.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2.教学的一般任务。

4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44.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45.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46.有个初三的学生,英语考试得了97分,本以为老

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却对家长说: “你儿子考了97分,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另一个学生平时成绩不好,这次考了一个95分,老师也不高兴,因为有个平时成绩比他好的同学这次考了92分,老师批评这个同学时说: “某某都考了95分,你为什么不能考好?”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制造了大量的自卑者。请用教学中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等理论进行分析。

五、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47.彭老师在给学生上阅读课时,突然,有学生兴奋地喊起来:“哇,好大一只鸟啊!”同学们立刻把目光都移向了窗外,好奇地问:“在哪儿啊?”显然,他们的注意力转到教室外那只大鸟上。彭老师灵机一动,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急切地问:“在哪里?”彭老师顺着孩子们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只漂亮的大鸟,大鸟受了惊,飞走了。同学们只好回到座位上,意犹未尽,彭老师见状打开了话题:“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只鸟啊?”“因为很好看,因为它长得很大,很美丽……”学生们争先恐后说个不停,顿时又变得兴趣盎然。下课铃响了,彭老师笑眯眯地对学生们说:“今天晚上的抄写作业取消了,回家后每人写一篇短文,描

述你们看到的那只大鸟,并把自己看鸟的心情写进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相关资料,明天在课上我们一起交流。” 请用相关教育原理对彭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C 3.D 4.A 5.A 6.D 7.10.A 11.C 12.C 13.B 14.A 15.18.D 19.A 20.C

二、填空题 21.非制度化 31.实践性 22.教育问题 32.学科

23.再生产科学知识 33.讲演 24.开放式

34.心理操作和发展 25.个体实践活动

A 8.D 9.C C 16.B 17.B

35.学生为中心 26.班级授课制

36.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27.独立的倾向

37.知、情、意、行 28.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38.了解学生

29.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 39.体谅模式 30.个体社会化

40.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三、简答题

4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受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的质量。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2.(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3.学科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

解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发展脉络。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44.第一,安排课程表。

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第四,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

第五,对具体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

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45.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四、论述题

46.(1)学生享有身心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

(2)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师

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有知识上、智力上的影响,更有思想和人格上的影响。

(3)教师管理上的专制、权威导致学生的被动和消极态度,只会制造大量的自卑者。

五、情境分析题 47.

1.彭老师的做法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A.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B.利用教学机智,把突发事件转化为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C.适当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D.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2.彭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积极意义 A.及时调整教学安排,抓住学生的兴趣 B.因势利导,适当地改变教学内容和进程 C.及时化解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D.将突发事件巧妙转化为积极有用的课程资源 2012年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较为激进的教育理论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A.帕森斯 B.伊里奇 C.杜威 D.布鲁纳

2.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中国古代的()A.《论语》 B.《礼记》 C.《学记》 D.《孟子》

3. 在现代社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领导权是由什么来决定的()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的控制人 D.文化权威者

4.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共同制约着教育的()A.性质

B.结构的变化 C.内容和手段 D.教育者的观念

5. 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动力存在不同观点。在以下罗列的研究者中属于外铄论者的是()A.弗洛伊德 B.格塞尔 C.华生 D.威尔逊

6.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是按照从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发展的,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一规律()A.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B.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C.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D.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7.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D.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8. 卢梭认为理想中的人是一个自然天性获得了自由发展的人,在教育目的观上属于()A.社会本位论

B.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统一论 C.伦理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9. 使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A.自然成长 B.训练

C.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D.教师的严格要求

10.“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是教育发展史上影响较大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两种主张,“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 B.布鲁纳 C.杜威 D.凯洛夫

11.在教育发展史上,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

门术语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泰勒

12.学校组织的艺术团队活动是属于()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工具型课程

13.以下对教学过程基本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C.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4.以下与孔子主张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相一致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 B.可接受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5.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在

实际教学中,有单一课和综合课之分.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一门学科应完成的任务类型数 B.一单元课程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 C.一周课程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 D.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

16.如果一个测验能够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我们就可以说这一测验具有一定的()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7.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其关键因素是()A.知 B.情 C.意 D.行

18.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模式是()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社会交往模式

19.提出“平行影响”教育思想的著名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马卡连柯 D.巴班斯基

20.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A.了解、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D.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22.《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____的原则。

23.学校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政治、道德要反映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国家的这种要求主要通过制定____、规定政治思想教育内容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

等来实现。

24.20世纪20年代有研究者试图以实证的研究证明教育的经济贡献,但教育对生产力贡献的认识,只有到了60年代,尤其是在____理论形成以后,才真正引起注意。

25.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6.人在身心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心理学上称为____。

27.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____作用。

28.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

29.要确立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和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就观念层面而言,要正确认识学生的____,树立现代的学生观。

30.在我国的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规定未成年学生享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其中,____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31.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____。

32.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

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其编订目的在于____国家级课程的内容。

33.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多样性与____的统一。

3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5.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____、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36.选答型试题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____三种。

37.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____作用。

38.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和____。

39.____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40.舆论是指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

言论和意见,正确的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____、同化、激励的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42.简述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

43.简述美育在普通中学的实施要求。

44.贯彻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45.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46.“学生扬扬(化名),现为六年级学生,原来上课不专心,常捣乱,不完成作业,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同学对他敬而远之。五年级时新来了一位邱老师担任班主任.认为应该多鼓励扬扬,让他建立自信。所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常常对他表扬有加,尤其是在他有进步时,哪怕是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一段时间后,效果果然明显,扬扬对自己的行为已能有所控制,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但不久,扬扬又犯错误了,一是和许多劝他的同学吵上了,还说: “邱老师经常表扬我的。所以这次他也不会说我,我才不怕你们呢。二是在一堂课上他屡次不遵守纪律,经多次„激励式‟ 的引导无效后.邱老师进行了批评,扬扬竟离开教室扬长而去。”请运用教育理论评析邱老师的教育行为。

五、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47.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你认同老师的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A 4. C 5. C 6. B 7.C 8.D 9. C 10. C 11. C 12. B 13. C 14. C 15. D 16.B 17.D 18.A 19. C 20. B

二、填空题 21.法律

22.循序渐进 23.教育目的 24.人力资本

25.能动性 26.年龄特征 27.评价

2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29.身份和法律地位 30.受教育权 31.某一门学科 32.补充丰富 33.共性

34.学科的逻辑系统 35.课外辅导 36.组配式试题 37.主导

38.人格感化 39.班级 40.感染

三、简答题

41.①阶级性;

②道统性; ③专制性; ④刻板性;

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42.①过渡性; ②非正式性; ③多样性; ④互补性。

43.①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③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44.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45.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四、论述题

46.表扬与批评是学生评价中常用的两种方法,表扬是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思想作出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运用表扬与批评时要注意几点要求:一是公平、正确、合情合理;二是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三是注重宣传与教育。围绕表扬与批评的认识与运用要求,对案例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

五、情境分析题

47.认同 1.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做到了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2.这些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开动脑筋;让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让学生学会意义识记,收到了联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2014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范文

2014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满分:15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50分。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3.请在题本、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纸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严禁折叠答题纸!

二、给定资料 1.2013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的信贷需求;要积极利用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有效信贷投入;要逐步放宽限制,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此外,《意见》还明确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房养老”以试点形式写进《意见》,对于老年人、保险公司都是一大利好消息。试点一旦成功,对于解决老年人的养老资金问题、盘活已有房屋资源、扩大保险公司业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保监会将牵头会同民政部等部门,将于2014年一季度出台具体措施,解决“以房养老”的相关问题。

2.“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俗称“以房养老”,其做法是老年人将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从金融机构领取养老费用。“以房养老”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在国内则还算是新概念,不过,在不少地方已有小范围试行。

2007年,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曾试推过“以房养老”模式,根据规定,只有同时符合“拥有对房子的产权”、“与子女分开居住”、“经济状况适”三个条件的老人才有资格申请“以房养老”。除了各种附加的条件,在很多人看来,经济条件太好的人,没有“以房养老”的必要;经济条件过低,则不具备养老的条件。另据报道,2011年2月,上海市闵行区一家老年公寓与年近九旬的林老太签订“以房养老”协议书,林将自有房屋产权变更为老年公寓,价值为55万元;老年公寓为林养老送终。2011年3月,林的儿子以母亲的名义将老年公寓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双方签订的“以房养老”协议书及房地产买卖合同予以撤销,老年公寓协助将房产恢复登记至林老太名下,一个具备法律效应的“约定”就此失效。

3.上海民政部门调查显示,高达90%的老人拟将房产留给子孙,愿意倒按揭的不到10%。

广州市民钟女士是“有房族”,还有几年就要退休,她以“儿女有出息,不会让父母卖房养老;儿女没出息,不会准父母卖房养老”表明对以房养老不看好。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老杨略带顾虑地说:“电视上总在宣传,在美国,老人为了寻求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卖掉房子,住进养老社区。可是,如果卖了房子持币在手,但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岂不还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老杨的担心不无道理,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养老机构养老床位365万张,平均每50个老人不到一张床。养老从业人员更是不足百万。

“以房养老”也引发了网友们的大讨论。网友“Tomorrow”:把养老的责任又推给老人,这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网友“曹保印”:中国商品房的寿命平均只有30年,房子比你先老了,怎么养你? 有人表示无奈:“赤条条来,艰苦奋斗几十年,有房了;光嘟嘟去,以房养老倒按揭。” 另一个网友则说:“基本上遗产税就不用实施了,所谓祖产不复存在,能传下来的还得看黄金,最差也能避遗产税,从这点来看黄金传世是有根据的!”

网友“薇拉”表示支持:“如果没有时间限制,这样的养老方式挺好的,减轻子女负担,作为子女只是少了一套继承的房产,对生活没有实质影响,何乐而不为。”

4.在发达国家,按揭养老有成熟的运作方式。特别是对房产评估环节,有中立的权威专业评估机构负责房屋价值的评估,既能照顾到老人的利益,也能保证金融机构的合理收益。如果出现房价波动,还有一种由政府主导的保险机构或市场化保险公司来分担风险。而根据我们目前的状

况,“居民普遍预计房价将上涨,老人会吃亏”。而对金融机构而言,当老人年迈将房产抵押时,商品房的使用年限大都已经不多,一旦房价波动下行,保险公司或银行的给付能力有限,风险也较大。如果再发生国有土地使用权依法提前收回,根据“房随地走”的原则,建造在土地上的房屋不属于个人,那么双方当事人都会受到很大损失。有社保专家认为,传统观念下房产寄托了家庭太多情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以房养老”作为舶来品,在英法等国家之所以流行,与高遗产税等一系列因素相关,人们在“以房养老”和“留房产给子女但要缴纳大笔税金”之间较容易做出选择。

另一位社保专家则认为,对近2000万无子女老人和失独老人老说,养老是一个大问题,反向抵押能助这些老人安度晚年。他还表示,有社保的老人都能温饱,但每月只几千元。若拿价值几百万元的房产反向抵押养老,每月能多得几万元且终生源源不断。

5.“以房养老”实则是一款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牵涉到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然而调查发现,中信银行于2012年推出“以房养老”按揭贷款业务,是国内较早试点“养老按揭”的银行。但该业务推行以来在深圳、合肥等多地交易量为零。

“比如,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涉及银行的房产处置权,而银行处置只能通过法院拍卖渠道解决,银行没有这个处置能力。如果实行住房反向抵押保险,本质上也是个反向抵押贷款,而保险公司并不具备办理抵押贷款的资质。”中信银行某分行消费金融部经理坦言。在采访房地产评估公司时,多数媒体得到的回复是“没有开展这项业务”。一位评估人员说:“不是没有热情做,而是现为缺乏统一平台,业务割裂太严重。”一位保险公司高管则称:“如果国家能给我们一个政策,允许保险业做按揭贷款业务,那么我们还是可以做的。”

事实上,银行、金融等机构还有另一重担忧。虽然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已经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自动”并不意味着“无偿”。如果70年产权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偿续期,那么续期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未知风险。如果续期费用太高,金融机构很可能会无利可图,甚至亏本。

6.尽管《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疗养老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而“以房养老”只是“完善投融资政策”中的一句话,而且明确是开展试点。但“以房养老”的出现还是引起了强烈反弹。“以房养老”成为大部分民众炮轰的对象。无论事实如何,为数不少的民众认为:“以房养老”就是政府不管养老,要老百姓拿自己房

子养老。

有评论文章分析指出,对“以房养老”政策的误读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目前普遍弥漫于我国整个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种不安情绪。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改革,这种改革基本上以市场化为路径,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由政府包办的低福利状态,使这些领域依赖产业化的路径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总体来说,这些领域的改革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在使部分富裕民众能够通过货币购买到高端服务的同时,也使这些实现了产业化的行业成为推动GDP增加的重要力量。但是,这些领域在改革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未富起来的底层民众的兜底保障。在此背景下,有关“以房养老”的政策建议自然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反感。7.在沙河站镇董堂村幸福院,71岁的李玉英和77岁刘玉兰坐在“幸福屋”里唠嗑;在彭集街道尚流泽村10多位老汉“排排坐”晒太阳;大羊镇后魏雪村幸福院里,4位老汉晒着太阳打起扑克;东平街道龙山幸福院,66岁的姜吉梅和几位老太拉着水管浇灌菜园。

老伴和儿子都去世了,孙子一家都在北京打工,幸福院里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些孤单老头老太,住进来互相有个照应”,李玉英老人说,“养老院里有食堂热饭菜,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在活动室打牌、下棋,还给我们开辟个菜园消遣。”姜吉梅说。这就是山东泰安东平县建立起来的“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新型养老模式。幸福院院长分析说,村里空巢、独居老人41人,子女外出务工经商后的留守老人51人,如今22位老人入住,经过层层把关审核。“都是本人、子女或者亲属自愿提出申请,经过党员、群众代理大会讨论,村里审核同意进行张榜公示。”他还说,住进的老人大部分为本村空巢、独居、高龄老人。

据东平县民政局局长介绍,东平县探索建立介于专业化社会养老与传统居家养老之间的村居养老院新模式,县财政按床位20张、30张以上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开办经费5万元、10万元,对幸福院运行中的水电供暖等公共费用进行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600元。他还介绍说,这里的互助幸福院与村两委、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农村警务室建在一个院子里。是“1+X”模式。

据介绍,目前,东平县已落实养老床位6350张,其中农村幸福院2150张,天思养老中心1850张,改扩建敬老院2350张,达到每千人养老床位45张。47个幸福院已建成运行,年底将完成100个村幸福院建设任

务,力争到“十二五”末覆盖全县所有新型农村社区和30%以上的建制村。此外,东平县还在尝试用集体土地的部分收益,用于为本地的农村老人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以村委会为纽带,老人将空置房屋或闲置的宅基地,委托村委会用于集中开发。

8.东平县“幸福养老院”发展迅速,但同时面对出现了排队的情况,许多老人想入住却没有床位。面对这种情况,肥乡安排了60家机关事业单位对口帮扶6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帮资金、帮物、帮服务。短短几个月内,共收到社会捐助(含物折款)130多万元,其中3家企业投资90余万元冠名建设3家幸福院。杨明刚说,目前,幸福院优先入住的是单身老人,将来,有条件的村也可以负担夫妻养老。

长期致力于社保体系研究的某大学教授说,在幸福养老院养老,基于交换与互惠原则展开。这里交换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劳务和时间。将来,非老年人或年龄较小的老年人通过参加养老服务积累劳务时间,等自己年老时换取别人的服务,在有城市里有许多女性55岁退休后,赋闲在家有能力和时间照顾小区里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如果她们利用到60岁的这段时间,来照顾社区的一位老人,居委会给她记“工时”,等参与互助养老的这批中年人需要他人照顾时,社区按照其积累的“工时”安排人员给予无偿照料。

这种模式需要一套严密的运行机制,付出了最后要得到相应回报,当然,这种模式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出台制度和机制,保证人员的可持续性和循环。

“现在人口流动性很大,今年在济南,5年后我就有可能到青岛居住了,跨区域认可很关键。”网友“大陆”补充说,这一模式需要大范围实行才有意义,在单个小区很难见效,必须在跨地区和系统联网方面,有制度保障。

9.2008年,国务院下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但五年过去,尚无一个省市出台完整的实施方案。“试点基本上没什么进展,大都处于停滞状态。”财政部某研究员分析说,这是因为试点方案规定,事业单位实行和企业相同的缴费,这样他们的养老金下降幅度较大。方案中虽然提出了建立职业年金,但无具体操作细节,具体细则至今没有出台,因此在一些省市并未正式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甚至还遭遇部分事业单位就业群体的抵制,并轨也就不了了之。养老制度改革,不能再是“小修小补”,必须进行顶层设计。为推进养老制度的顶层设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委托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四家国内研究机构分别牵头进行养老体系改革的顶层设计,但对于何时能“得到解决”,相关部门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该专家还说:“短期内要解决并轨的问题确实存在难度,但改革的方向是确定的”。10.“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来了啊?”退休一个月的李全胜走进之前常去的饭馆喝两盅酒,刚进门店老板就问他。“退休工资太少了,得省着点啊!”李全胜摇头叹道。

退休前,李全胜在北京一家企业上班,工资6000多元,可退休后只能拿到2500元左右,“生活质量是大大下降啊!”其实,这正是许多企业退休职工的感觉。

“人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就好得多了,基本上能拿到原来工资的百分之八九十”,李全胜说,“我一个事业单位退休的邻居,退休金要六七千一个月。”

根据有关规定,公务员(微博)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其在职工资职务工资(岗位工资)和级别工资(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有统计显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是企业职工平均养老金的2-3倍。11.事实上,上个世纪80年代起,有关部门就开始讨论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改革,但一直不甚了了。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养老保险也从政府包揽一切转变为个人、企业、财政共同承担。但由此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两套并行的养老金体系:一套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个人无须缴纳社保,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另一套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单位和职工本人按照一定的工资比例来缴纳。这意味着企业和企业员工均需为养老缴费,而机关事业单位群体则主要由全民供养。随着社会变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又渐渐形成了目前多种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公务员的制度、事业单位的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在一些地区,还制定了针对城镇无保障老人、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等。养老保险碎片化问题造成了养老金多轨制现象,即不同身份人员,有来源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且养老的待遇差距较大。实际上,有关养老金多轨制话题亦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核心议题。

2013年两会前夕,媒体“十大热点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社保问题连续3年位列榜首,其中98%的网民认为废除养老金双轨制条件已成熟。12.有媒体报道说,养老制度改革已达成多项共识,养老金实行并轨已基本没有悬念。养老制度双轨制饱受诟病,这种声音的传出,一度令人觉得看到了取消双轨制的曙光。不过,公众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随后传出的声音不免给人泼了一盆冷水——尽管改革方向明确,但养老“并轨”等具体问题仍处在研讨阶段,目前还谈不到出台政策。

取消养老双轨制令公众空欢喜了一场,紧接着,有媒体报道称,多部委组织专家针对养老制度改革召开闭门会议,并已就延长养老保险15年最低缴费年限达成共识。这种声音的传出,再次令人感到心头一紧,曾引起巨大争议的延迟退休,难道即将实施?

民政部门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确实召开了这次会议。不过,达成共识的主要是来自4家国内和3家国际研究机构的专家,相关部门并没有发表具体意见。这番话说得很清楚,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是专家的主意,政府部门并未表态。这番话虽然澄清了传言,但依然隐约令人感到一丝不安,相关部门此次没有表态,但不代表对此持否定意见?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提高,增加社保缴费年限乃至延迟退休本不难理解,公众竞相对此吐槽,并非过于锱铢必较,而是担心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是否能足额用在自己身上。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2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75.4%的职工养老金不高于2000元,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都高于4000元,这组数据的另一面是,公职人员并不缴纳养老保险金,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则占工资收入的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在并轨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的当下,想要说服普通工薪阶层主动增加缴费年限,显然还存在着不小的难度。

13.当前改革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佳,甚至比不上改革初启时。某些改革措施,放在从前是掌声一片、现在被骂成一片,但现在某些改革动议,公众似乎没耐心去了解,怎么做都是错。推进养老改革越来越难了吗?——是公众的需求重点在变。制度安排严重缺失时,有份保障是最突出的需求;制度逐步健全后,提高待遇水平的需求会强烈起来;待遇达到基本水准,公众的期待则会转向其它方面。

对养老改革,公众很容易产生的疑问是,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是否会通过双轨制输送到其他地方?无论养老保险方案如何改革,取消双轨制都注定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点,毕竟,与任何其他公共政策一样,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也是保障公平。

经过多年改革,容易改的、能获得普遍支持的差不多已完成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在社会保障领域,“双轨制”就是这样一个又明显、又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拿出直面难题的勇气和全面详尽的破解方案。如果继续回避难点,希望再等一等,先推出一些其他方面的改革措施,哪怕出发点再好,恐怕都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更会让公众怀疑政府部门深化改革的勇气和诚意。

三、作答要求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归纳概括“以房养老”难以推行的原因。(30分)要求: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二)给定资料7、8中谈到了农村养老中涌出的一种新型模式,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如何更好地推广这种养老模式。(30分)要求:解释准确,对策可行。不超过350字。

(三)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养老金并轨试点工作五年无进展”这一现象的看法。(30分)要求:问题分析准确、对策可行。不超过350字。

(四)“制度安排严重缺失时,有份保障是最突出的需求;制度逐步健全后,提高待遇水平的需求会强烈起来;待遇达到基本水准,公众的期待则会转向其它方面。”请根据给定资料,认真思考公众到底在期待什么,并以“期待”为题,写一篇议论文。(6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不脱离“给定资料”;3.可以针对资料中的某个问题,也可以结合全篇资料,进行论述;4.800~1000字。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归纳概括“以房养老”难以推行的原因。(30分)要求: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参考答案】

“以房养老”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受到了民众观念、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一、制度本身不够完善,申请的门槛高;缺乏法律及监管等配套措施。

二、市场缺乏风险化解机制,房价稳定预期低,投资风险大。三、受传统继承及“养儿防老”等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老人不愿意将房产进行抵押。

四、机构及落后的养老服务现状,引发了民众“有钱也不能养老”的担忧。

五、“缺乏资质、风险顾虑和业务各自为营”的状况,导致金融保险机构难以操作该模式。

六、城镇住宅用地使用权仅有70年限期,缺乏后续规定,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

七、社保领域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导致民众对该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以房养老”的推行缺乏良好的舆论环境。(计空格288字)

(二)给定资料7、8中谈到了农村养老中涌出的一种新型模式,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如何更好地推广这种养老模式。(30分)要求:解释准确,对策可行。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这两则资料中谈到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该模式依托村民自治和集体经济,在农村社区中心或较大的建制村发展以“村级主办、自助服务、政府支持”的互助式养老院,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介于专业化社会养老与传统居家养老之间的一种新模式。

该模式的推广要注意:

一、尊重老年人主体地位,要以完善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有效的宣传来吸引老人主动加入互助式养老。

二、在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充分调动企业、村民、公益慈善等民间力量,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收益的模式,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和持续化。

三、积极搭建平台,建立城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协作机制,通过对口支援、调动城市闲置人力资源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四、充分利用村委会、卫生所等现有公共场所,避免浪费资源。(计空格325字)

(三)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养老金并轨试点工作五年无进展”这一现象的看法。(30分)要求:问题分析准确、对策可行。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在我国,企业员工、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额度不同,后者比前者高出若干倍。国家开展了“养老金并轨试点工作”以实现二者的统一,但工作开展五年来,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养老金并轨试点工作五年无进展”,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由于缺乏制度设计导致养老制度碎片化阻碍了改革。但更大的现实障碍:利益纠葛,机关及事业单位不愿降低自身养老金,致使改革受阻,但政府又没有提出具体措施及明确的时间表,改革并未落到实处。“养老金双轨”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如不改革,会影响社会稳定及政府公信力,会导致我国养老金难以持续,会消解、破坏改革共识,阻碍改革进行。在“养老金并轨”大方向明确的情况下,政府应完善顶层制度设计,逐步推进并轨。(计空格335字)

(四)“制度安排严重缺失时,有份保障是最突出的需求;制度逐步健全后,提高待遇水平的需求会强烈起来;待遇达到基本水准,公众的期待则会转向其它方面。”请根据给定资料,认真思考公众到底在期待什么,并以“期待”为题,写一篇议论文。(6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不脱离“给定资料”;3.可以针对资料中的某个问题,也可以结合全篇资料,进行论述;4.800~1000字。【参考例文】

期待

——养老改革 公平不能缺失

2008年,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省市启动了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工作,广受社会舆论质疑的“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终于让民众看到了希望。然而,根据最新报道,五年过去,该工作除了在广东“破冰”外,在其余各地均未获得实质性进展。

多年来事业单位一直靠财政供养,致使财政不堪重负,也成为改革进程中的巨大不公平。但是,任何改革都是一种利益博弈,养老金涉及退休人员切身利益,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尽最大努力减轻阵痛,减少矛盾,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应秉承的基本原则,而兼顾公平则是改革平稳推进的必要前提。而这里的“公平”又包括“大公平”与“小公平”。

所谓小公平,就是将事业单位养老金“置身于”公务员(微博)退休金和社会平均养老金的范围中进行对比。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月人均养老金1080元,这主要是企业退休职工的水平,公务员退休金起码是这3倍以上,事业单位养老金基本是仿照公务员标准的,如果完全按照企业标准发放,意味着已退休人员要降薪三分之二,显然有失公平,易激化矛盾。

所谓大公平,就是着眼于社会公平,逐步将公务员纳入社会退休金统筹。公务员退休金大大高于企业职工,这是最大的不公,群众意见很大。近

年来,政府一直在倡导“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对养老金中存在的不公,人民群众很不满意,政府应下大力气,“削峰填谷”,一方面逐渐递减公务员退休金,起码要封顶,另一方面大幅增加企业人员退休金,达到基本平衡,这样事业单位人员向企业“靠拢”就不会有太大意见。近年来,公众对社保改革耐心尽失,即使是“企业年金九连涨”的惠民政策也遭到了习惯性质疑。可见,当公众对公平的期待上升到核心位置,此时推进改革,制度安排中不公平、不合理的地方就再也无法绕过。“双轨制”已成为社会保障领域最突出的“硬骨头”,政府必须拿出直面难题的勇气和全面详尽的破解方案,否则,任何善意的改革恐怕都难以推进,甚至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计空格900字)

下载2013年贵州省教师资格证模拟试卷[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贵州省教师资格证模拟试卷[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