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富民的新实践

时间:2019-05-13 00:1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业扶贫富民的新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业扶贫富民的新实践》。

第一篇:产业扶贫富民的新实践

产业扶贫富民的新实践

立秋时节,午后一场清雨,坐落于群山之间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竹朗村被洗得愈发绿了,满眼尽是草木葱茏,桑田里,桑农们正忙着收割桑叶。

站在村头往下看,只见一幢幢崭新靓丽的平顶水泥房掩映在绿树之中,偶有冒出几栋两层小洋楼,向人们展示着这里的富足……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个守着田地过穷日子、住着茅草房的贫困村。近几年整村发展种桑养蚕产业以来,竹朗村的变化让周边的村民刮目相看。

地处生态保护核心区的琼中,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让贫困山区的广大贫困户脱贫奔小康?近年来,琼中查找‚贫根‛,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牵紧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脱贫工程。

引导农户激发内生动力,走短平快、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化扶贫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养蚕、种益智,养蜂、养鹅、养山鸡等9类特色产业,稳步实现脱贫致富,初步闯出了一条‚政策推动、创新驱动、能人带动、三产联动、资金撬动、教育引动‛的农业产业扶贫新路子。

‚四字诀‛激发内生动力 ‚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

‚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么好,我更应该努力。‛中平镇大坡村丁架坡村民小组村民王啟旭说。

去年9月,王啟旭的两个孩子刚上幼儿园,本是喜事,但王啟旭的生活却变得‚慌乱‛起来。家中长期靠着槟榔、橡胶等传统产业过生活,近年胶价低迷,积蓄所剩无几,学费就是一个大问题。

1个月后,中平镇政府将350只鸡苗和15头猪苗等扶贫物资送到了王啟旭家中。此后,每天赶鸡、放猪成了他最热爱的事情。不久,近1万元的第一桶金就收入了囊中。鸡苗、猪苗的数量也在翻番,他还成了2016年度的琼中‚脱贫之星‛。

‚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琼中念好‚引、培、领、实‛四字诀,注重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思想引导、技能培训、典型示范、资金支持等方式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积极投入产业项目创收增收,形成了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着力于‚引‛。先后选派3019名干部开展‚联心富民‛‚四联三问‛‚联村帮扶‛‚驻村第一书记‛培养等活动,通过帮思想、帮党建、帮门路等方式,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思想。利用脱贫事迹宣讲团,扶贫歌舞下乡等形式加强宣传引导。

注重于‚培‛。依托‚雨露计划‛、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平台,采取现场授课、专题讲座、实地考察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贫困户提高发展产业的能力。截至目前,共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78期,培训1.7万人次。

突出于‚领‛。积极培育脱贫领路人,支持能人创办、领办扶贫产业项目。精心选树40名致富带头人、脱贫之星,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启动‚领头雁‛培养工程,每年安排500万元开展村集体经济创业致富项目竞赛,累计投入993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41个,打造‚创业致富示范基地‛10个、‚领头雁‛50名,惠及贫困村16个、‚空壳村‛13个。

真帮于‚实‛。制定出台资金整合、以奖代补、小额信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破解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困难。2016年以来,累计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38亿元,重点实施桑蚕、养鸡、养蜂、稻鱼共生等9类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全县累计发放农业产业扶贫的小额贴息贷款1.38亿元(给予贴息13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6亿元投入农业产业扶贫开发。

‚短长结合‛产业齐步走 创模式突破发展困局

8月9日上午11时,长征镇新寨村牙绿村民小组村民林泽根正忙着从蚕蔟中采下鲜茧。‚一亩蚕桑,一亩水稻,哪个效益好?‛聊到种桑养蚕所带来的好处,林泽根滔滔不绝。

‚种桑养蚕见效快、效益好,技术成熟,一年赚个五六万不成问题。‛得益于琼中大力发展‚短平快‛特色产业扶贫,如今林泽根不仅从茅草屋搬到小平房,更带动200多户村民种桑养蚕,共同致富。

林泽根见村民们在桑蚕产业站稳了脚跟,又摸索起了其他产业。‚政府说‘短平快’和‘中长期’相结合发展产业,才是摆脱贫困的长久之计。‛2016年,林泽根在长征镇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了牙绿村养猪专业合作社,按照‚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统一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带动包括2名贫困户、1名低保户在内的7位村民一起搞山猪养殖。

‚有些贫困户不愿种桑养蚕,我就让他们过来喂喂猪,一年给他们发2.5万元工资。‛林泽根笑言,如今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开上了小轿车,他倒成了村里‚最穷的人‛。

琼中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村因户选择特色产业,打造产业扶贫帮扶模式。以9大特色产业为抓手,既发展桑蚕、稻鱼共生、养鸡、养鹅、养蜂等5类‚短平快‛产业,也发展养羊、养牛、种益智、种油茶等4类中长期产业。

‚按贫困户人均3000元左右的标准,将扶贫资金或种苗折算入股,在每个自然村建立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琼中县扶贫办主任吴坤俊说,截至目前,琼中已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基地234个。

特色产业的局面打开了,拓宽发展道路问题接踵而至。为此,琼中深化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利益联结,推行‚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种养大户+基地+贫困户‛四种产业扶贫模式,推广股份带动、合作带动、订单带动、资产收益带动,实现抱团发展,击破了‚产业单一‛‚孤立无援‛等病态产业发展困局。

2016年以来,琼中实施农业特色产业项目186个,建成专业示范村90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63家,带动5212户贫困户实现抱团发展。

‚土特产‛畅销网络 ‚农文旅‛触电发展

金黄剔透的野生蜂蜜,清香醇厚的山兰酒,保健极佳的灵芝……琼中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和爱心电商基地琳琅满目的商品让笔者应接不暇。

‚这一块是黎母山镇贫困户委托销售的,那一片是湾岭镇的……‛该基地负责人陈树望说,如今,全县范围内的贫困户都可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自家农产品,解决销路难的困局。

‚自从有了‘琼中土特产商城’,我只要把蜂蜜拿到县城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和爱心电商基地,就会有专人帮我把商品放到网上售卖,免去中间商的利润,每斤售价起码多了20元。‛家住黎母山镇尚总湾村的贫困户李晶龙喜笑颜开地说道。

‚土特产‛畅销网络,拉近了地处深山的黎苗百姓与外界的距离,让他们不再为销路犯愁。近年来,琼中加快电子商务扶贫步伐,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新模式,引导有条件、有能力的贫困群众上线销售琼中绿橙、山鸡蛋、蜂蜜、粽叶等,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目前,以海南中部绿色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打造湾岭农贸物流小镇为重点,琼中已设立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湾岭互联网小镇电商运营中心、92个农村电商便民服务站,新增电商企业99家。

通过互联网,不仅带动了琼中传统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旅游业客流量的激增,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琼中,发现琼中之美,到琼中消费,推动琼中农旅融合发展。

‚每年我都会在网上买琼中绿橙和蜂蜜,今年特意带着家人来琼中体验一把亲自采蜜的乐趣。‛正在湾岭镇鸭坡村养蜂基地采购蜂蜜的海口游客王女士说,自己这次来琼中,还打算在琼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农文旅‛融合是发展新型产业扶贫的新举措。近年来,琼中依托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民族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中央和省给予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等5大发展优势,以全域旅游为目标,以‚奔格内‛乡村旅游为主线,深耕特色产业、黎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古迹等旅游元素,擦亮‚奔格内‛乡村旅游品牌。

如今,琼中已成为海南中部山区旅游热门地,相继成功举办‚三月三‛文化旅游节、‚奔格内‛琼中绿橙旅游季、琼中蜂蜜采收节等20项体验活动。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琼中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超过65.7万人次,同比增长25%,过夜人数31.45万人次,同比增长20.14%,实现旅游收入25415万元。

第二篇:浅谈强村富民的阳山产业扶贫模式

浅谈强村富民的阳山产业扶贫模式

2007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清远阳山调研时,提出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新思路,为全省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8年初,阳山率先拉开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的人”(以下简称“双到”)工作序幕,先行先试,创新探索,掀起了新一轮“就业帮扶、产业帮扶、搬迁帮扶、救助帮扶、基础帮扶”热潮。在“广东将在未来2-3年集中力量进行产业开发扶贫的五大实践探索,进一步探索全省产业扶贫的新路子”之际,紧紧围绕“贫困村兴产业,贫困户创家业,帮扶干部干事业”思路,立足本地资源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培育产业、支撑扶贫,品牌效应、和谐共赢”产业扶贫路子,形成了“因地制宜选准路子、多措并举开好方子、多方联动扶到点子”的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村村有支柱产业”目标,为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脱贫搭建了一个稳定的平台,为依靠贫困地区自身发展来解决脱贫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因地制宜选准路子

在深入实施“一村一法、一户一策”整村推进中,阳山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扬长避短,以人为本,注重扶贫产业的选择和布局,变传统劣势为优势。

扬长避短,做好产业选择。阳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在产业选择上,坚持根据村、户的不同资源禀赋,采取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生产项目、信息和资金的贫困户,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发展比较有优势、市场相对稳定的特色产业,发展城郊地区不愿做、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产业,避免和他们在成本上的短兵相接和同质竞争。有效地拓宽了村、户的增收渠道,扩大了就业面,符合了当地群众的传统习惯,又注入了生态环保要素。

以人为本,做好产业布局。坚持根据贫困地区立体气候明显、地势高差很大等区域特性,采用“小规模,大集群”的组织发展模式,以带动贫困村发展为核心,又跳出贫困村的局限,允许跨村发展,满足产业适度规模的需要;以贫困户为目标,但又跳出贫困户的局限,鼓励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让贫困户带着项目、资金和政策组建或者加入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倚重“一乡一品”,但又鼓励“一村(户)多业”,拓展扶贫产业的扶持范围;倚重传统优势,但跳出传统的局限,运用科技提升传统产业,或者改换品种、调整结构,提高效益。

为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短期增收、长效致富的目标,实施“因户而异,长短结合”,根据每一户的特点、意向,落实“短期效益项目+远景发展项目”相结合的帮扶办法,近期采取种植蔬菜、饲养猪、牛、羊、鸡、鸭等解决村、户的眼前困难。远景发展通过入股电站分红、发展油茶、水果等种植项目带动贫困户

持续发展。

二、多措并举开好方子

产业化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三大举措之一,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了较好的积极作用,不失为一种扶贫的好举措。

但是,从以往的产业扶贫中,我们不难看出:过分依赖企业发展产业,农户和企业之间很难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产业发展容易出现被动局面,农户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过分依靠农户自力更生,往往会因各种客观原因造成无功而返。为此,阳山在推进强村、富民产业扶贫发展中,坚持以农户增收为目标,以帮带农户自我发展为目的,探索建立扶贫企业、贫困村、贫困户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关系,实行帮带式脱贫。

“帮大户带贫困户”体验成功甜头。大户自建养殖栏舍挂靠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养殖,向县扶贫办申请养殖押金借款,捆绑帮扶1-3户贫困户。县扶贫办把押金借款直接汇到龙头企业,待大户销售产品时再委托龙头企业扣回押金借款。这样,既有效地帮助大户解决产业发展的启动资金问题,又可以帮助贫困户学技术、尝甜头激发自我发展的意识,解决了贫困户进入产业链条“门槛难”的第一道坎。同时,由于借款直接汇到龙头企业,再由龙头企业在产品回收时扣回,确保了扶贫资金安全回收。据统计,2010年全县通过“帮大户带贫困户”模式借出帮扶资金355.4 3

万元,共帮扶了161户大户,带动了31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党支部+龙头企业”树立创业信心。村干部承诺将养殖栏舍抵押给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作担保向县农行借出建栏舍的一半资金给村干部,村干部再自筹另一半资金建好栏舍与龙头企业合作养殖。如:大崀镇琶迳村干部赖光承诺将建成的鸡舍抵押给天农公司,天农公司替他担保从县农行借出2.5万元,他再自筹一部分资金建设鸡舍。鸡舍建成后以封闭式模式向县扶贫办借款1万元养殖押金,按“保底薪+分红”的方式捆绑帮扶2户贫困户。赖光的鸡场投产以来,已顺利出栏6批,平均每只鸡利润近2元。他帮扶的两户贫困户赖喜与赖日,掌握了养鸡技术后,2010年6月份各建一幢鸡舍,成为了新的大户。

“集约式扶贫培训基地”提升发展技能。为破解贫困户居住零散,交通不便,难以筹集资金自行兴建养殖栏舍的难题。县扶贫办与龙头企业、公司合作,建设集约式扶贫培训基地。基地由龙头企业、公司负责经营,贫困户集中到基地由技术员直接指导学习养殖技术,培训期间,免费吃住,并领取薪金。贫困户在基地接受培训,既能学到技术,又可积累资金。等条件成熟后,贫困户可以回家自主发展。目前,全县共建成养鸡、食用菌等各种集约式基地10个,带动200多户贫困户发展种养致富。例如,黄坌镇王村村天地宝食用菌生产扶贫示范基地采取“公司+贫困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集科研、育种、栽培、生产、加工、销售及技能培训于一体的规模支柱产业,年总产各类食用

菌鲜菇280吨,总产值450万元以上。基地每年可培训贫困户掌握熟练技能的劳动力60人以上,贫困户学成栽培技术后逐步实现自能发展。

“互助资金+专业合作社”确保运作资金。把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与扶持专业合作社结合起来,引导入社农户向互助资金申请小额借款,有效解决贫困户资金缺乏的问题。互助资金实行股份制,分为“赠股、配股、入股”三种形式:贫困户由政府赠股,每股1000元;非贫困户自愿入股,每股1000元,政府按1︰2配股,每户限入三股;大户自愿入股,政府不配股。群众加入扶贫互助社后,即可向互助资金借款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专业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例如江英镇大桥村益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由大户租地,聘请贫困户务工。群众自己种植的,由合作社统一向合作企业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社员向互助资金借款认购。大户负责提供技术指导。收成后,统一由企业保底价回收。销售所得必须先偿还互助资金借款,其余归社员所有。

“基地+银行+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由帮扶单位在贫困村规划出一片土地建设扶贫种养基地,负责搞好场地的“三通一平”。种养基地由龙头企业统一实行园区式管理,并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药物、技术、产品回收等一条龙服务。自愿在基地租地发展生产的农户只须承诺把建好的栏舍抵押给龙头企业,即可以龙头企业作担保,向合作银行借款在基地内兴建栏舍,再按照“帮大户带贫困户”模式借取养殖押金,并捆绑帮扶1-2户贫

困户。如大崀镇坑塘村的马国威等3户农户,在帮扶单位省委办公厅建好的基地与天农公司合作养鸡。他们承诺把鸡舍抵押给天农公司,向县农业银行借款,建设了7幢鸡舍,预计每户每年可获利6万元以上,带动14户贫困户脱贫。

三、多方联动扶到点子

2010年,阳山159的条贫困村脱贫人口达31718人,占总贫困人口73.7%。全县38条省定贫困村当中,31条省定贫困村统筹445万元入股电站,全部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超3万元。“封闭式”借出帮扶资金355.4万元,共帮扶了161户大户,带动了31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新增食用菌、蔬菜等农业扶贫项目100多个,促动2701名贫困人口就业。19个村开展了村级互助资金工作,653户农户(其中441贫困户)加入互助资金组织,总互助资金324.8万元,534户农户(其中贫困户378户)从互助资金中借助300.4万元,扶持近200个种养项目……

这一连串骄人的数字,是阳山在产业扶贫中注重多方联动,扶到了产业点子上的有力证明。

有可靠的实力担保。在扶贫产业中,阳山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联合龙头企业、银行、党支部、种养大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等等。不断扩大扶贫产业的参与面,充分利用外力做好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助推产业发展,为帮、带贫困村、户发展产业提供坚强后盾。

有成熟的技术指导。通过让利给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群体,充分利用他们的自身优势,为扶贫产业提供一套成熟的技术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广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有规范的经营模式。在项目经管上,坚持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统筹项目策划、落实资金、协调管理,并实行全程跟踪、监管,完善定期、不定期督导机制,完善了农民组织的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做细、做实了扶贫产业的经营管理。

有双赢的利益机制。在新一轮的产业扶贫战场上,坚持以互利共赢为出发点,把企业、村、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2:3:5”、“3:3:4”等不同的分利比例,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有长效的激励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扶贫产业的帮扶成效,避免扶贫产业流于形式,甚至劳民伤财,建立有效的长效激励机制十分重要。通过评估机制分批、分等级落实帮扶后续资金,通过评选先进个人、单位、企业,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第三篇:易地扶贫搬迁富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附件2

易地扶贫搬迁富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搬迁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结合省情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发挥优势。依托地理区位、自然环境、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产业集聚。

2.坚持分类指导。找准切入点,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构筑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链条。

3.坚持群众自愿。加强政府引导,以群众自愿为前提,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充分调动搬迁群众自主创业积极性,着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立足实际,注重实效。

4.坚持市场导向。立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同时强化技能培训,提升搬迁群众整体素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二)发展目标。按照“一年建设、两年搬迁、三年稳定”的工作要求,实现集中安置区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劳动者有增收技能,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从非农产业中获得的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到2020年,初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协调推进的多元富民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搬迁户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确保搬迁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二、主要任务

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相结合,依据不同的搬迁安置模式,立足安置区资源禀赋,充分考虑搬迁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搬迁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因势利导发展富民产业。

(一)发展特色农牧业。支持搬迁群众面向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种养、林下经济、设施农业等产业,努力实现增收致富。发展以马铃薯、玉米为主的旱作农业,落实好地膜实物补贴政策,实施好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优先安排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苹果、蔬菜、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要重点支持安置区富民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油橄榄、茶叶、花椒、核桃、百合、玫瑰、油用牡丹、甜高梁、青稞、油菜、藏中药、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鼓励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设。合理调整迁出区基本农田保有指标,将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从基本农田中退出进行退耕还林(草),鼓励推广草粮结合、草林结合、草菜结合、草果结合的牧草生产方式,加快推进优质牧草产业化,使搬迁群众在发展草产业和保护生态 中增加收入。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草食畜牧业贷款贴息和牛羊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安排要适当向搬迁群众倾斜,有条件的集中安置区要科学规划规模养殖结构和布局,建设集中式养殖园,实行规模养殖,逐步形成集良种繁育、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仓储物流、品牌培育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让搬迁群众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省农牧厅、省扶贫办、省林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供销社、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相关市州政府。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

(二)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牛羊肉、中药材、蔬菜、果品等产业的深度开发,推进玉米、马铃薯等全产业链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安排向安置区倾斜,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改进农产品贮运、保鲜、干燥设施和方法,加大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牌培育,提高商品化率和入市品级,加快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支持集中安置区农村特色加工业发展,扶持搬迁群众创办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以手工制造为主的小微企业,使搬迁农户更多地分享农产品加工增值收益。(省农牧厅、省工信委、省扶贫办、省商务厅、省供销社、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相关市州政府)

(三)发展劳务经济。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持续增加搬迁群众工资性收入的主要途径,瞄准搬迁农户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开展订单、顶岗、定向、菜单式精准培训,提高 技能水平,增加务工收入,力争培训一人、带动一户、致富一家。建立和完善输出地和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通过组织引导和能人带动,推动搬迁群众外出务工,持续增加工资性收入。对依托小城镇和产业园区安置的搬迁农户,要引导企业和工商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务工。落实好返乡创业定向税费减免及贴息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和服务,以创业促就业,带动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省扶贫办、省人社厅、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各相关市州政府)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充分发挥县城、小城镇、中心村等区位优势,支持搬迁群众从事农副产品营销、餐饮、家政、仓储、配送等服务业。大力实施电商扶贫,支持搬迁任务较重的县区抓好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支持本地电商平台和企业与邮政、供销、快递企业合作,在安置区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点,鼓励搬迁用户开设网店,并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和小额信贷支持,通过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安置区电子商务培训力度。支持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的搬迁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拓展搬迁群众就业和增收空间。(省商务厅、省扶贫办、省人社厅、省旅游局、省供销社、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相关市州政府)

(五)探索资产收益。多渠道增加搬迁群众财产性收入,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发电、水电开发、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折股量化给搬迁户,增加搬迁群众财产性收入。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搬迁群众增收。引导搬迁群众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大型农机具等抵押担保贷款,投入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按照“保底+分红”的方式,增加搬迁群众收入。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可将被占用土地合理量化为村集体股权,让搬迁群众分享资源开发收益。要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光伏扶贫机制,积极推广“光伏+种植”、“光伏+养殖”、“光伏+农产品深加工”等模式,支持光伏发电接入电网运行,增加搬迁群众经济收入。(省扶贫办、省农牧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供销社等部门,各相关市州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富民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展改革、财政、扶贫、农牧、国土、水利、人社、工信、林业、商务、旅游等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做到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共同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富民产业加快发展。各市 州、县市区政府要把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富民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明确责任目标,狠抓任务落实,务求工作实效。(省政府相关部门,各相关市州政府)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对目标相近、方向类同、可用于产业开发的资金进行归集整合,切块到县,确定合理比例,集中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富民产业发展。加大农机具补贴力度。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落实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搬迁安置任务完成后,专项建设基金、地方政府债券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长期低息贷款剩余资金可以用于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后续扶持。(省财政厅、省农牧厅、省扶贫办、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相关市州政府)

(三)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健全金融支农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基金、股权、信托、租赁、保险等新型投融资模式,运用贴息、担保、投保、风险补偿、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方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产业信贷投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创业需求,积极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拓宽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融资渠道。支持龙头企业为搬迁户、安置区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资助搬迁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贷款、“双联”惠农贷款、农村妇女小额贷款和村级互助资金等向搬迁群众倾斜。(省政府金融办、省财政厅、省 扶贫办等部门,各相关市州政府)

(四)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快安置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支持其为搬迁群众提供技术培训和就业岗位,鼓励搬迁农户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省农牧厅、省扶贫办等部门,各相关市州政府)

(五)发挥“双联”帮扶优势。进一步加强“双联”干部力量,靠实“双联”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责任,把帮扶搬迁群众脱贫和培育安置区富民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制定富民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办法,协调落实扶持政策和发展资金,形成帮扶合力,提高实效。(省扶贫办等部门,各相关市州政府)

第四篇:“产业富民”带头人先进事迹

她貌不惊人,却有一股决不认输的韧劲;她身在农家,却为群众脱贫致富任劳任怨;她默默无闻,却深受群众尊重和信任。她就是**县**镇的**,10多年她充分发挥大山的优势,带领山区群众走上一条勤劳致富的新路子。

在山靠山妇女勤劳

**县**镇不仅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境内拥有**飞瀑、华顶森林公园、铜壶滴漏、高

明寺、万年寺等众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寺院,等而且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当丰富的山区镇,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86.9%,周边大山有稀的动植物资源。

一直以来该镇的妇女群众在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山风景地貌等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药材、笋竹、名优水果、高山蘑菇等主导农业产业发家致富外,农闲之余她们还充分发挥勤劳能干的特色本领,在农闲季节上山采集一些药材等已成为山区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诚实守信群众信任

**就是该镇**村的妇女主任,今年45岁。1999年至今她带领周边3村100多村民,在山靠山,大力开发杨桐树等来料加工产业,每年为村民增加收入50多万元,成了**镇第一个立足山区带领致富的农村女经纪人。

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邻县新昌亲戚里得知,有日本客户在他们那里高价回收杨桐树叶,得知这一情况后她非常兴奋,想方设法联系到客户接下这比业务,没想到这项业务一做就是10年。业务接下后,她始终坚持“诚实守信、保质保量”的经营理念。10年多来,为了保证质量,她对加工人员严格要求,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教会加工技术,对收回的产品一件件地验收。为了按时交货,她有时还要挨家挨户地动员,上门收货,经常工作到深夜,对于有困难的妇女,**总是及时伸出热情之手。遇到厂方不能及时结清款项时,她总是自己想办法先垫上,从不拖欠工资。

带领致富声远名扬

正因为**的热心和真诚,10多年为周边群众增加收入500多万元,2008年该镇克服了年初罕见的冰冻灾害和下半年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人均收入4777元,同比增长12%,这其中离不开象**等人通过她们的辛劳而实现的增收。

在农业产业化强镇建设和来料加工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等人用她的勤劳、守信、真诚、热情,不仅成了厂家信任的经纪人,而且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富民”带头人。

第五篇:雷山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扶贫富民强县的调研报告

雷山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扶贫富民强县的调研报告

被誉为“世界苗族文化展示中心”的雷山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苗族聚居区,几乎没有工业支撑的国家级贫困县。在乡村贫困面大、可进入条件差、财政投入能力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县委、政府大力实施“环境立县、旅游强县”战略,深耕苗族文化内涵,积极推行“一业带三产”(旅游业带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发展模式,文化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2011年,雷山接待游客353.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31亿元,同比分别同比增长101.57%和214.39%。

一、主要做法

(一)在保护中开发,在发展中传承。雷山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了最具生命力的产业,截止5月底,雷山接待游客18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94亿元,同比分别同比增长106.83%和310.09%。自2000年开始,雷山连续举办不同主题的大型歌舞巡游和集农耕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婚俗文化等苗年和鼓藏节系列活动,增强13万苗族同胞对民族文化发展自觉自信。通过“申遗”加强民族文化挖掘、传承、保护与开发,苗族芦笙舞、铜鼓舞、苗族民歌、苗族织锦技艺、苗医药、苗年、苗绣、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苗族鼓藏节等11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给予5000元至1万元的奖励。积极开展苗族文化进课堂,许多中小学都开设了苗族歌舞、芦笙、银饰锻制等课程,启用苗族舞蹈课间操。实施“四个100育民工程”即100名歌师、100名银师、100名木匠师和100名剌绣能手等,把雷山建设成苗族文化“活化石”。

(二)打造民族品牌,提升文化实力。品牌创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雷山依托苗族文化资源优势,着重打造西江千户苗寨、雷公山景区、郎德生态博物馆、巴拉河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村寨品牌;打造银饰、刺绣、服饰和芦笙等旅游产品品牌;培育苗岭飞歌、苗族舞蹈等文化品牌;依托苗年、鼓藏节等民族节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民族节庆品牌。凭借苗族文化的影响力,雷山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苗族银饰之乡”、“贵州省十大最具影响力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的小城”等称号,雷山苗年节被授予“2011年全国最具民族特色节庆奖”。这些文化品牌,犹如一块块金字招牌,提升了文化软实力,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潜力股”。

(三)建立产业园区,实现聚群发展。把建文化园区作为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的重要推手,近年雷山重点打造西江旅游产业园区、雷公山蚩尤苗族文化园区和陶尧民族文化展示区,形成三个民族文化廊带:西江至县城22.3公里城镇一体化的民风民俗经济走廊带,巴拉河乡村旅游文化走廊带,雷山融入凯里苗族文化经济走廊带。同时积极储备民族文化产业项目,涉及资金50多亿元,涵盖祭祖文化、图腾文化、歌舞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苗医文化、婚姻文化、动漫基地、民族工业、民族旅游等领域。

(四)创新激励机制,为发展添活力。县委、政府将文化旅游发展纳入目标考核,并建立奖励制度;高标准对农家乐进行规划设计,拨付扶贫资金,进行农家乐建设和改造;从2006年起,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出100万元作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贷款贴息,对乡村旅游贡献单位、村民、旅行社等进行奖励。县政府每年拿出西江景区门票收入的15%对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实施保护奖励措施,去年,该县拿出门票收入的539万元对当地村民进行奖励,增强了村民保护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信心,提高了村民开发文化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取得成效

(一)推动“三化”同步战略实施。在推进“两加一推”战略中,雷山围绕苗族文化抓旅游、做工业、促城镇建设,“苗文化”的裂变张力正成为旅游产业化、特色工业化和民族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如按照“打造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式旅游县城”的总体规划定位,突出苗族文化元素,加快城镇建设,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13%上升到2011年的25%,形成了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城镇的发展格局。

(二)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发展步伐。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了乡村旅游、种养植和以银饰、剌绣、芦笙等产业的发展,以银饰、剌绣、银饰、芦笙、茶叶、山野菜等为主的民族旅游产品得到有效开发,年实现产值4亿元。目前,该县有农家乐316户,农家接待床位2029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直接和间接带动3.2万贫困人口脱贫。

(三)农村面貌换然一新和谐发展。西江镇西江村2008年借助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平台,投入8000万元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把西江苗寨打造4A级景区,全村80%的村民参与文化旅游开发,推动文化旅游永续和谐发展。雷山坚持把文化旅游开发与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建设农民文化家园、创建“八好”村寨等结合起来,昔日“夏不遮雨,冬不御寒”的茅草屋、树皮屋,如今变成独具黔东南古香古色的吊脚楼民居。有的村寨配备了健身场所,有的建起了民族文化芦笙场,还有的开办“农家书屋”,不断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四)基层政权建设得到有效巩固。丹江镇乌东村通过发展农业观光体验旅游和茶叶、特色蔬菜种植等项目,2011年,乌东村贫困人口从2005年的268人减少142人,农民人均纯收从2005年的1025元提高到5580元,去年荣获“国家级生态村”,被命名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评中组部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目前,雷山有67个乡镇、村党支部被中央、省、州、县命名“五好”基层党组织,雷山还在农家乐、酒店、茶产业等方面建立党支部,基层政权建设得到不断建立和巩固。

三、几点启示

(一)现特显优,冲出“经济洼地”。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充分发挥比较资源优势,才能努力冲出“经济洼地”。如何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雷山面临的重大课题,雷山不断探索发展路径,始终不渝地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凝心聚力,构筑精神高地。举全县之力,持之以恒地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增强了全县各族人民发展民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穷则思变、不屈不挠、苦干巧干、敢作敢为”的脚尧精神,“创业求好、拼搏求快、创新求精、团结求和”的雷山时代精神,无不体现雷山精神高地所在。围绕“全国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雷山2008年获得“贵州省文明县城”,2011年荣膺“全国文明县城”沉甸甸的国家级名片荣誉称号,对于雷山这样财政弱县、贫困大县来说是来之不易,大大提升了雷山的精气神。(三)敢于创新,推动发展动力。创新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雷山坚持先行先试,敢于创新,深度推动文化与旅游、城镇、农业的融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共建共荣,产生了共生耦合效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开发民族文化产品。去年11月10日,在县银饰创意中心成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雷山非遗研发中心,拓宽了银饰、剌绣、蜡染等民族文化产品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四)打组合拳,培育支柱产业。针对资金投入不足,雷山善于打组合拳,整合各项资金,积极培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如该县利用“雨露工程”资金,对农家乐服务接待、银饰加工、剌绣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和优化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积极运用BT、BOT等模式引导各种资本参与景区景点深度开发。

下载产业扶贫富民的新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业扶贫富民的新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5则范文

    关于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 为全力推进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加快贫困户增收脱贫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到户实现当年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县......

    产业扶贫的要素分析和实践探索

    恩施日报:产业扶贫的要素分析和实践探索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2日 点击数: 504 州委党校2015年秋季中青班第八调研组 产业扶贫主要作法 鹤峰县在推进产业扶贫的工作中,按照......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导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被列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的有利机遇,在产业扶贫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延长链......

    产业扶贫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根据会议要求,我将乌审旗2019年产业扶贫专项资金项目落实推进情况进行简要汇报。2019年乌审旗共收到市级产业产业就业专项扶持资金614万元,用于产业扶贫项目共12个,涉......

    产业扶贫工作计划

    产业扶贫工作计划 在产业扶贫政策和产业扶贫项目顺利实施的鼓舞下,很多的人都富起来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产业扶贫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产业扶贫工作计划【一】乡位于东北部,距县......

    产业扶贫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度xxx村产业以奖代补项目工作总结为深入贯彻落实**提出的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要求,按照县、镇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通知,立足xxx村实际,采取多种渠道引导......

    2017产业扶贫规划

    犍县龙镇新村2017年产业扶贫规划 龙镇新村位于龙镇西面,距集镇4公里,辖面积11平方公里,全村14个村民小组,645户1802人,其中党员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2015年末贫困人口102人,20......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大全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大全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1 201X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产业培育年”活动,狠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