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扶贫结硕果 全面小康新突破(范文)
产业扶贫结硕果 全面小康新突破
近年来,按照市“两会”的部署和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镇扶贫开发协会,始终把推进“两区”建设作为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全镇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培训、强服务、创特色、树典型、促发展,使产业化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我镇全面小康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狠抓“两区"建设,努力夯实产业化扶贫基础
我镇位于高邮市东部,与兴化市接壤。全镇共有人口4万人,行政区域面积88平方公里,辖19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142个村民小组、8663户家庭承包经营农户、6.5万亩承包耕地,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为了改变经济薄弱,发展滞后的现状,我镇从2007年起,把推进“两区’’建设,作为摆脱困境、快速崛起的重要抓手,即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着力解决甘垛的发展问题;加快高效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解决富民增收问题。2009年,新入园企业24家,目前累计已入园企业达37家,其中列统企业28家,实现全部工业产值28.31亿元,同比增长25%,加快推进“六大”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张扬特色、彰显优势。2009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89亿元,年均增长17%。具体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工业经济由过去的简单分装加工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形成了以光伏能源、机械电缆、生物化工、冶炼铸造、轻工服装等主导产业。二是农业生产由“一稻一麦”、“一麦一棉”的传统农业向现代高 1 效规模农业转变,形成了以瓜果蔬菜、有机葡萄、家禽养殖、鱼鸭混养、特水养殖、有机水稻生态养殖为特色的产业新格局。通过狠抓“两区”建设,构建产业化发展平台,进一步加快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推进产业化扶贫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坚持多措并举,创新产业化扶贫新路子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创新扶贫开发方式,以推进工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推进高效农业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推进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突破口,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特别是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增收。一是把加快发展工业经济作为推进产业化扶贫的有效途径。通过兴办企业、置办物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拓展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尤其是贫困户、贫困人口和残疾人的就业,到去年底,全镇工业园区内33家企业,招收本镇员工近1800人,年增加非农收入达2万元以上,其中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业达375人。扬州华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招收本地员工415人,其中贫困职工36人,新增人均年收入1.5万元;在镇扶贫协会和民政部门的协调帮助下,科意达机械有限公司和中大精细化工厂累计落实92名残疾人就业,这些残疾人年均纯收入达1万元,缴纳五种保险(养老、医疗、公伤、失业、生育)金额达5200元∕年。二是把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作为促进产业化扶贫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镇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万亩,参与的贫困户达89户,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促进土地的集中使用和其它生产要素向土地集中投入,促进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 2 时,也可以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整合,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劳动力转移,促进分工分业,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通过发展家禽、水产养殖业,及特色非农业增加收入,使贫困户可新增年收入2300元。三是把推进高效农业、特色养殖业作为拓宽产业化扶贫的主要渠道。始终把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实现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打造产业化扶贫载体,搭建创业就业平台,着力推进“六大”高效产业园区建设。目前,我镇高效农业面积已达l.2万亩,辐射和带动户数4308户,其中贫困户485户,贫困人数498人。柏林葡萄种植业产业园,目前核心区面积已达1174亩,在园区长期打工86人、短工30人,其中贫困家庭人员15人,过去年收入不到2500元,经过帮扶解决就业问题后,实现年工资收入在1万元以上,真正起到帮扶脱贫的作用。宇鑫瓜果蔬菜种植业产业园,建成钢架大棚600亩,承包农户60户,其中贫困户8户,在园区做工的大多是50岁以上的贫困人口,通过帮扶,年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比较典型的困难户有3户,分别是陆光中、徐富山、朱太强,在园区的做工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大螯有机水稻生态养殖业产业园,由原来l00亩扩大到800亩,从事种养殖农户有46户,其中有困难户7户,较为贫困的有3户,分别是李长年、李树青、耿宜法通过承包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据统计,2009年,在“六大”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创业就业的贫困人口达到200多人,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在1.5万元以上,与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户年收入相比,提高了33个百分点。四是把发 3 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推进产业化扶贫的有利措施。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成长壮大,呈现出规模发展的趋势。柏林葡萄产业园成立了白玉葡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生产管理,病虫防治到包装销售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定穗疏果;统一施肥标准;统一供药用药;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价格上市。并定期向社员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实行保护价收购,保守报销,指导和带动了周边8个村、63户农户种植葡萄达500亩,其中有6户是贫困户,现年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较为典型的有沿河村的翁永高、戴新华两户,分别种植了8亩和6亩的葡萄,去年纯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和2.5万元。再如大海鸭业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达1066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存鸭量25万只,日产蛋量2万斤,有56个农户加入合作社,其中贫困户6户,园区为他们配备了宿舍、电视、电话、电风扇等生活必须品,每月还供电、供气等生活资料,他们的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年终补助生活费l000元,再加上奖金等工资性收入,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实现了合作社和农户的共赢。
三、强化组织领导,推动产业化扶贫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部门单位的齐抓共管,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才能使全镇真正走上一条增收致富的小康路。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把产业化扶贫与全面小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我镇通过多方努力组织南京、上海等知名大学专家对贫困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增收致 4 富的能力和水平,围绕“素质工程”抓教育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近年来,共举办科技培训班30多期,参训人数2000多人次,为我镇扶贫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我镇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负总责、抓推进、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把产业化扶贫工作作为长期性和经常性工作来抓,同时,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与全年工作同步部落实、检查和考核,为我镇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目前,我镇工业和农业产业化参与和带动户数4538户,参与人数8876人,其中贫困户580户,635人,已脱贫户339户,371人,产业化扶贫新增人均纯收入2500元;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参与和带动户数210户,565人,其中贫困户89户、230人,已脱贫85户,l86 人。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动力,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通力协作,强力推进,切实加快产业化扶贫开发步伐,为我镇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新甘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甘垛镇扶贫开发协会 二0一0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学习型银行又结新硕果
我们的银行又结新硕果
—— 积极建设网点服务文化,促进柜面服务规范生根开花
吕岩兵
最近,曾获“学习型银行”荣誉称号的工商银行大连甘井子支行又添喜讯:因积极建设网点服务文化,促进《中国银行业柜面服务规范》在网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被大连市分行确定为《文明规范服务示范网点》。
甘井子支行一直把金融服务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重视服务管理、推进网点服务文化建设,已在这家支行领导班子中形成共识。今年,支行领导班子在继续创建“学习型银行”过程中,广泛开展了“为工行添彩、为国庆献礼”服务大提升活动,他们在加大对全辖 21 个营业网点装修改造,积极创建网点服务文化硬件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网点员工进行服务理念、服务价值及服务规范培训,进一步加大了网点服务文化“软件”建设投入的力度。通过制定活动实施方案,与网点负责人签订服务质量 “责任状”,实行行长包干检查制,增加服务专管员,实行“服务周通报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网点文化基本成形,学习型银行凸显活力,更具实力,服务大提升活动取得实效,以服务文化的提升带动了支行经营健康发展。
一、开好晨会,积极推进网点文化建设
晨会制度是甘井子支行创建学习型银行,建设“网点文化”的一大亮点。晨会是广大员工学习的平台,是领导与员工交流的平台,更是员工之间相互鞭策鼓励的平台。所有网点在每天营业之前召开晨会,对前一天的服务情况进行总结,对当天的服务工作提出新要求,是落实网点服务规范、实现健康经营的前提。
甘井子支行营业部富有特点,别具一格的晨会制度和晨会形式,彰显出很多优点。天天晨会,一天一个主题,程序固定,形式多样。自今年6月起,甘井子支行营业部专门邀请对银行网点服务规范颇有研究的国家一级资深企业培训师——大连金嘉新文化咨询有限公司专业讲师徐文深先生多次现场辅导授课,为建设晨会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规范晨会程序,营业部在原有晨会的基础上对晨会流程做了新的充实和改革,完善后的晨会流程包括:互相问好、点名报到、服务检查、总结交流、工作要求、岗前宣言六部分。尤其是在岗前宣言中加入“经营理念”、“服务目标”、“质量标准”等团队文化内容,使晨会气势更加高涨,意义更加丰富,作用更加明显。新颖的晨会形式有互动有交流,晨会朗诵的理念、目标或工作要求,如“团结一心,争创一流”、“优质服务从我做起”、“我们都是最棒的”,这些以“岗前宣言”形式出现的做法,使得晨会更加鼓舞人心。在建设晨会文化实践中,营业部还提出了每天“三个零”的工作目标:营销上突破“零销售”,核算上达到“零差错”,服务中做到“零投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激励和引领着员工在岗位上天天创造卓越。新的晨会形式提振了员工士气,进一步树立了支行营业部各项工作再创佳绩的信心,员工的服务礼仪更加规范、员工的服务效率更加快捷。
晨会不仅仅是形式,其实是为实现网点服务的科学管理搭建了绿色通道。目前,甘井子支行已在全辖网点推广了规范的晨会程序,以规范晨会推进网点文化建设。晨会使他们尝到了甜头,晨会聚集了人气和合力,晨会使得甘井子支行的管理和经营更具生命力。
二、学好规范,让服务理念在员工心中扎根结果
“以学习力提升竞争力、以学习力增强凝聚力”是甘井子支行广大员工的又一共识。“建一流金融队伍,铸一流服务体系,树一流企业形象,创一流管理水平”是全行员工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
为全面提升广大员工服务意识,树立现代金融服务理念,甘井子支行把学好规范放在工作之首。支行授权有银行网点服务丰富经验的专业培训机构为其举办网点负责人、示范网点两个层面的“网点规范服务”专题培训班。针对培训对象不同每次培训各有不同的培训主题,有“银行网点服务基本规范及其应用 ——服务质量现场管理与控制”,有“银行柜面服务基本规范”,有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等,讲师细致入微的讲解和示范使得各网点负责人将平日里没有多加思考的细枝末节的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增强了他们服务管理能力,也使员工懂得了什么是规范,为什么规范服务能够赢得顾客,怎样做才是符合规范,服务理念开始在心中扎根,从而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做好服务工作的信心,精神面焕然一新。在提升网点负责人服务规范的同时,支行还安排小教员上课,积极做好个人客户经理服务礼仪培训,充分发挥了大堂经理、理财经理、大堂引导员在对外服务中的品牌作用,既提升了个人客户经理队伍的服务水平,又树立了银行窗口整体良好的服务形象。
规范的学习与培训,不但让网点负责人学会了怎样去抓服务管理,怎样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更让员工知道了怎样的笑容是可亲的,怎样的语言是恰当的,怎样的效率是客户期望的,怎样的服务是优质的。青年员工郭琳感受颇深:“过去我心高气傲,每天面对客户挑剔的眼神,我犹豫过,仿徨过„„ ”“各种服务培训,尤其是今年的‘为国庆献礼、为工行添彩’服务大提升活动,我猛醒了:服务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客户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服务确实是银行的生命线!我下决心要好好善待客户,让服务理念永记心中,扎根结果,我要做得最好。”规范的学习与培训,激起全员做好服务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效果是惊人的。接受了金博文化传播中心的规范培训的网点负责人们,争先恐后考取认证,拿到了证书的他们在管理上的劲头更足了,过去服务的冷面孔、硬语言已经荡然无存了。郭琳也成为支行首批服务标兵之一。
为进一步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提高服务效率,甘井子支行在全年开展“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争做业务竞赛标兵”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着力基本技能的培训,组织窗口柜员进行与业务相关的各类业务大赛,全员练兵氛围浓厚,高潮迭起,涌现出一批业务能手。在今年市行举办的业务技能大赛中,支行获得个人客户经理团体第一名、运行专业团体第二名,三个单项第一、一个单项第二名的好成绩,精英能手层出不穷。
甘井子支行在今年“服务大提升”活动期间共安排各类服务专题培训 5 次,各项业务技能竞赛与考试 8 次,参加人数2000余人次。为扎实推进服务品质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现代服务理念在员工心中扎根,现代服务规范在员工身上展现。
三、提升服务,用客户满意彰显文化魅力
为切实提高服务品质,打造良好的服务品牌,全面促进 《中国银行业柜面服务规范》,甘井子支行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对外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彰显支行文化魅力。
为促进支行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切实落实规范化服务管理,甘井子支行在全辖营业网点中开展了争创“服务示范网点”、争做“服务标兵”活动。“服务示范网点”评比在市行服务暗访、社会监督检查、客户问卷调查和支行服务考评基础上综合评选;“服务标兵”评比采取网点推荐、服务现场录像、社会监督打分等形式综合产生。标兵评比活动得到了营业网点的热烈响应,各网点之间掀起了争创“示范网点”热潮。他们通过培训教育、案例分析、每日点评、参观学习等形式,不断提升全体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树立服务新形象。日前,在此基础上支行已推出了4个首批“服务明星”。她们的共同特点是: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微笑服务、双手递接、亲和主动、高效作业、三声规范、站立迎接、周到热情、客户喜悦。为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更加突出服务品牌的文化效应,甘井子支行对“服务标兵”实行挂牌上岗,并分阶段动态推出 “服务标兵”,受到客户许多好评。争创“示范网点”、争做“服务标兵”活动的开展,推动支行服务质量再创新高,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在争创期间,他们又从上级行评比中喜获佳讯:支行营业部被大连市分行确定为《文明规范服务示范网
点》。
服务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以全新风貌树立工商银行良好对外服务形象,甘井子支行积极组织网点到兄弟行参观学习,寻找自身差距,向先进看齐。同时为了解客户需求和满意程度,在客户间开展了客户满意度调查。他们在全行个人客户中筛选2名金融资产在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个人客户,采取一对
一、面对面方式进行访谈。重点从服务态度、服务环境、服务效率、产品功能等方面了解客户的心声。同时,安排服务专管员采取现场访谈、发放问卷等方式,认真开展个人客户满意度调查。累计中高端客户访谈和客户满意度调查两项活动的结果,客户对工行服务给予的评价有了根本性的改善,投诉少了,表扬多了,综合满意度均在80分以上,这更加激励了全行员工为客户服好务的信心、决心和热心。
客户是上帝,客户是财富,客户是老师。这是甘井子支行领导和员工每一天铭刻在心里的同一句话。他们用良好的服务品质建立了与客户间的鱼水之情,用浓厚的服务文化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满意,也从客户评价中吸取了丰富的文化营养,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能懂得如何去用自身扎实的学习力推动全行竞争实力的增强和各项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
第三篇:党建引领扶贫 助推全面小康
党建引领扶贫 助推全面小康
XX镇依托秀美的山水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坚持党建引领,充分调动群众的内在发展动力,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社精准扶贫工程,走出了一条发展合作社助推全面小康的新路。
一、“支部+合作社”,抱团发展促脱贫。
XX镇以乡村生态旅游为抓手,创新“支部+合作社”的模式,把党小组建立在专业合作社上,通过党小组来引领专业合作社,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促进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按照“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共建品牌”的机制形成贫困户抱团发展的模式,根据村民特长组织成立农副特产、农家乐、农业生产等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对贫困户进行优先考虑,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工资收入,还可以参与年底分红。
二、“党员+贫困户”,结对帮扶显成效。
XX镇党委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开展“党员+贫困户”的结对共建活动,实现支部联建、党员联育、活动联抓,着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增强党组织脱贫攻坚的凝聚力、战斗力。XX镇黄桑田村因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需要进行土地流转,一开始民小组的村民不理解土地流转工作,对工作队百般阻难,工作进展缓慢。年逾七旬的老党员老王着急了,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早上6点就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在他的宣传发动下,第二组的村民全部完成了土地流转工作。党员欧阳锡义自己种植舞阳红桃十几亩,并且拥有多年的种植经验,今年他主动结对帮扶其他贫困户利用山地资源种植舞阳红桃,并且手把手传授种植经验,在全村党员大会上他坚定地说:结对贫困户不脱贫,决不罢休。
三、“调研+情民意”,驻村工作实基础。
一是深入调查,了解村情民意。舞阳镇工作队在工作队长的带领下进驻各驻点村后,为了及时的掌握和了解社区内的第一手材料,各队员坚持吃住在村,各自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一方面走村串户,深入农家,细致了解村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听取群众对本村发展的意见、建议及对村班子的评价;再一方面是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二是了解当地民情风俗,地理环境和农民的现状实情。一方面深入到村干部党员、群众家中进行交流座谈,了解村发展计划、经济发展情况、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另一方面在交流中激发新一届班子成员彻底改变村里的昂扬斗志,使村干部脑海里逐渐形成一副美丽的蓝图,我是村里人,我要为村里的建设做点什么,为村民提出急需解决的事情怎么做等等,二是通过深入调查摸底,整理出村里需要做的事和找准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如:省级贫困村云里社区的村级卫生整治、道路提质改造、饮水工程项目建设等急需做的事,一年多来,整个驻广发工作队共走访农户100余户,与群众交流50余批次,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发现热点难点问题20多个,我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村情民情党情及三资台帐。三是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一方面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内容,教育和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勇于担当作为;进一步提升党员意识,铭记党员身份。另一方加强两委班子队伍建设。加强社区支部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注重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和管理,增强带头意识和标杆意识。加强原建制村合并后村干部的相互协作,做到合心合力合拍,真正实现群众大融合,村庄大发展。再一方面加强支部党组织争先创优工作。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努力争创优秀支部。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团结协作强、有奉献精神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积极培养社区年轻人加入党组织,严格按照入党程序发展党员,增强社区后备干部力量,让有能力的年轻人进入党组织,多为社区建设服务。
第四篇:2020扶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心得体会
扶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心得体会有哪些?我们深受这种精神激励和鼓舞,一起来看看2020扶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心得体会5篇精选大全,欢迎查阅!
扶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心得体会1
经常有同事和朋友问我:“你们这些干部在村里扶贫都干了些什么,有效果吗?”对此,我曾也心存疑虑。经过将近一年来的驻村扶贫工作,我能够很肯定的回答他们:“我们做了很多实事,不说成绩有多显著,但至少让我们村的贫困户都享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
驻村参与扶贫工作的这几个月,感触很深、感悟很多。
放低姿态,调整心态。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不能以那种俯视群众的姿态去工作,不要认为我是县直机关单位派来的,就对村里的干部和群众指手划脚,这样只会引起村里干部和群众的反感,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在村里的工作也就无法开展了。我们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与村里的干部和群众接触、交谈、拉家常,要抱着我是人民的公仆这种心态去工作,这样才能接近群众、融入群众,使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我们扶贫干部要对全村的基本情景、人文情景、风俗情景有所了解,要清楚地了解每户贫困户的家庭情景、收入支出情景,分析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针对每户贫困户,我们扶贫干部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设想如果我是他家中的一员,那么我家有哪些困难、需要什么、需要扶贫干部为我家做什么。时刻站在贫困户的立场来研究问题,再以帮扶干部的身份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记得开始驻杨梅村的时候,我们对全村的贫困户进行了了解,在走访中了解到:贫困户陈爱国因患尿毒症,每周要到县城医院做透析治疗两次以上,儿子在县城读小学,他家打算到县城开一家小杂货店,由他妻子经营,这样就方便陈爱国做透析治疗和接送读小学的孩子,但由于没资金而发愁。我们连心小分队明白这一情景后立刻为他联系“扶贫信贷通”贷款,在协助其办理贷款手续过程中还是发生了不少曲折,主要原因是个别办事人员对扶贫政策不熟悉、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作为一个贫困户本来就不善与人沟通,再加上在办理过程中因某个环节脱节就有可能打退堂鼓,贷款就办不下来,那么脱贫也就少了一份期望。所以在扶贫工作中各部门间的配合十分重要,各部门沟通配合好了,扶贫通道也就顺畅了。
扶贫先扶志,思想攻坚。目前我村31户贫困户中很多都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甚至有人认为“国家的不拿白不拿”,不愿脱贫、不想脱贫、以穷为荣,严重制约我村的脱贫工作。在我局及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连心小分队及时调整了工作重点,把开展“扶志”工程作为重点,加大宣传教育,经过村民小组会议、与贫困户谈心聊天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把“要我脱贫”转变成“我要脱贫”的意愿,解决贫困户中“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另一方面选择自力更生的贫困户当村脱贫带头人,起模范带头作用。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励引导贫困户转变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强自立脱贫致富的信心。我局挂点帮扶贫困户胡国亮,其本人左眼患有眼疾,但有必须的劳动本事,妻子患有癫痫,年初制定帮扶计划是帮胡国亮联系安排村保洁员公益性岗位工作,但胡国亮认为扫垃圾是很丢脸的事,怕村里人笑话,一向不愿意干保洁员这份工作,经过局领导、连心小分队及村干部多次上门与其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改变了胡国亮的守旧思想并激发出他的内生动力,不仅仅干上了村里保洁工作,还时常干些村里帮其联系的临时工,大大提高了其家庭收入,并在2017年底实现了脱贫。在群众中反响强烈,使其他贫
困户备受感染和鼓舞。
扶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心得体会2
扶贫攻坚,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一些担当,多一些办法,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
一是走访困难户方面
要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矢。走访户前,要认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景以及走访的群众类型(五保,低保,扶贫户,劳动力情景等)。群众对政策的知晓了解情景。
要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请教的语气,重点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要实话实说。对于有些群众当面不情愿说的话,可留下公示的电话,期望能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和期盼。在走访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生活相当艰苦,异常是一些因病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群众年老、身边无人照料、房屋破旧、生活贫苦),要在走访时一一进行了解记录。
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候,要将群众当自我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要改变工作作风。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要结合有关政策的基础下,要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讲两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来调处解决问题。走访群众时,很多群众都进取配合,他们对我们的工作都十分理解和支持,又是倒茶,又是拿凳子让坐。感激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今后应认真将工作做好。也许有时候走访了不必须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我们来了。经常走访是拉近群众的距离,打好群众基础,无形中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二是制定帮扶措施方面
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充分研究实际情景,因地制宜,合理进行调整。
1.持之以恒开展帮扶。精准扶贫是一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应根据实际,制定长期计划,给予扶贫对象长期、持续跟踪的帮忙。
2.结合被帮扶对象的实际特点开展帮扶。在帮扶对象中,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现象相当普遍。应立足实际,创新帮扶措施,增强其脱贫本事,使之早日脱贫致富。
3.加强与村、镇、县沟通联系,给予困难群众创造适宜的就业机会,致富途径,使其增强造血本事。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切实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走访群众时,家中大部分是与老人交谈,见到年轻人不多,根据了解,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做杂活),老人一般在家里都以种田为主,而一般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是年老体弱,无经济来源,很多老人都有认为自我给家庭带来负担。在走访时除了要多体谅他们的心境之外,还要多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振奋精神、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脱贫。
我相信,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虽然此刻经济生活条件较差,但大家首先要有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决心,要认真学习致富技能,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家庭收入。要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经过自我的勤劳双手必须会创造出完美幸福生活。
扶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心得体会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就扶贫开发提出的新战略,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领域。全党全社会要把党的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根本上对实现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起到助推作用。
一、实现职责融合,突出党建引领
一个组织的发展,关键还是看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要求落实村书记职责机制,做好党建+扶贫的宣传员,进取支持政府对于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并且务必落实到实处;村书记的选人标准中鼓励党员干部进取参与,严格把关,把作风端正、品行良好、作风扎实,愿意为农村和老百姓服务的人员中择优挑选。
二、精准选人机制,提高带动本事
精准化扶贫的关键是精准化选人。此刻有些地方是因为选人不正确,下派到贫困地区后没有认真分析当地贫困原因,没有了解贫困群众的需求,下派干部存在应付思想。而对于某些有至于帮扶脱贫的干部因没有将其优势特长发挥出来而空有抱负,比如要将党性强、熟悉党务的干部选派到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地方,把熟悉产业发展的技术干部选派到发展滞后的地方,把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选派到矛盾纠纷多,热点难点问题多的地方,让下派干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当地贫困症结。此外,对于下派干部要实施实绩考核,细化考核资料,考核优秀的干部进行重用提拔,不合格的重新选派或延长选派时期。
三、深入联系群众,突出精准帮扶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切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当然,扶贫工作更是要求全党全社会能够从根本上做到精准,帮忙贫困群众。在开展工作中,要深入群众,多跑腿,多入户,多思考,真心实意地为贫困户着想。此外,还能够适时开展各项技能培训,让有劳动本事的贫困户理解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工作技能;对于有意向外出就业人员能够供给就业信息,帮忙联系对方单位已增加就业机会,进而增加收入。
为实现2020年全国人民共同到达小康,现各个地方高度重视党建扶贫工作,把扶贫工作贯穿党建工作中,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落实职责、传导压力,构成脱贫攻坚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作用,为脱贫攻坚添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活力。
扶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心得体会4
赴对口帮扶村开展学习交流实活动后,支部及时召开了小结会,会上,大家联系实际,畅谈了自我的体会和感想,其主要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是增强了职责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坚持党员先进性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经过到农村基层的参观学习实践活动,使大家受到深刻的触动,充分认识到党员教师肩上担子沉重。有的党员教师谈到:到贫困农村看一看,深深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由于经济的落后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反过来,教育的滞后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农民不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很难摆脱贫困,更谈不上科学发展。作为高校党员教师,要始终坚持党员的先进性,做好本职工作,多为农村为基层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要经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去就业,把对学生的梦想信念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家乡、服务基层紧密结合起来,与振兴贵州基础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到基层去开创自我的事业,为贫困山区的早日脱贫做出自我的进取贡献。
二是增强了对贫困山村的感情,提高了认识,转变了作风。有的党员教师谈到:我们的普高生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多数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境与联合村一般村民家庭经济状况都差不多,我们应当对贫困生给予异常的关爱。例如,各位班主任在落实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项工作的时候,工作职责心应更加强一点,心应更细一点,工作效果更公平一点,力争把国家资金用在刀刃上,把国家对贫困生的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要经过对口帮扶活动,提高认识,加强自身的教风学风建设,仅有把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做好了,才能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
三是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敬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要改变贵州农村的贫困面貌,我们必须努力担当好为贵州基础教育服务的职责,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自我的实际行动打好改制迎评的攻坚战。有的党员教师谈到:联合村地处黔南州东北部,属此次全国凌冻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此刻村前村后仍能够看到被雪凝压倒堆放的树木。村干部介绍,两个月的雪凝天气造成停电停水,交通中断,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灾难。但面临严重灾害,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在最困难的时刻,人民解放军来了,武警部队来了,全国各路电力抢修大军来了,自愿者队伍来了,政府的救灾物资资金到了,原三个月完成的救灾重建任务一个月就完成了,村民们转忧为喜,称赞仅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办到。有的党员说:这种抗凌冻精神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我们深受这种精神激励和鼓舞,作为_员,在学院发展的最艰难时期,更应当发扬这种精神,这种精神体此刻当前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应当理解为院党委霍书记提出的“八论”要求,即:论精神、论观念、论时间、论学习、论正气、论职责、论实干、论细节。
我们必须要落实“八论”要求,必须要坚定迎难而上的决心,必须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为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党支部经过对口帮扶交流学习的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坚持先进性的自觉性,是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进取探索。
扶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心得体会5
作为长期从事扶贫工作的我,下头谈谈个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科学合理规划,做到规划先行当前我县农村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是:村庄布局散、建设乱、规模小,村镇规划滞后于建设;农村交通、通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产业发展层次明显偏低,农民增收难度偏大。这些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必须尽快加以解决。为避免走弯路、造成浪费,规划先行应当文秘杂烩网成为一个重要原则。从过去的实践情景看,一个好的规划应当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前瞻性。规划要充分研究到今后发展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今后要撤并的边远村庄和人口稀少的居民点,此刻不必要花很大代价搞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具有和-谐性。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构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防止千村一面。三是以人为本。要研究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便利农民生产生活。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居民不一样,不能雷同于城镇,不能简单地抄袭城市,搞“小区化”,防止“贴瓷砖、住洋楼、扛着粮食上高楼”的现象出现。但也要注意改变传统的陋习和不礼貌、不卫生的习惯,与改水、改厕、改圈、改院结合起来,使民居上一个层次。要研究群众经济实力,新的村庄规划建设搞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对农村的支持程度决定的。城郊村、公路沿线村的实力强,能够搞得好一些、快一点;偏僻村、薄弱村实力差,不要大拆大建,可在规划一次到位的基础上,量力而行,逐步实施到位。在农村村庄和人口比较分散的情景下,规划时应充分研究到今后发展的长远趋势、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以及其他因素,防止选址不准、预留不足或“空壳化”。总之,要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优惠政策先行,试点先行,从农民最进取、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实施起。二、新村庄建设不等于新农村建设新村庄建设主要是村容村貌建设;新农村不只是新在村容村貌,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可是,从目前全州各县组织参观的重点和经验介绍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把目光放在村容村貌上,其实这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从整体和长远看,经济建设是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仅有生产发展了,才有本事建设新村镇,才有条件过上新生活。仅有富民产业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农民在具备必须的经济实力和承受本事的条件下,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才有可靠的基础。过去把主要精力用在对现有房屋、道路改造和建设上,忽视产业发展,忽视生产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做法必须纠正。就我县的实际情景来看,新农村建设要进取推
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组织起更多的分散经营的农户开发优质粮、茶、林果、畜禽等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竭力拉长育种、育苗、肥料、种植、收获、加工、养殖、制沼、沼气液化等产业链,经过构建流通链、结成利益链、培植要素链,力争在全县构成以草果、八角、板栗、核桃、碰柑、杨梅、樱桃、大枣、梨、药材、瓜菜等集中连片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四、进取探索建设模式,努力创新建设方式我县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充分研究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资金筹措难等实际,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第一,必须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首先选择经济和民-意基础好的自然村入手,在示范点取得切切实实、具有说服力的成效之后,再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推广。第二,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一是要坚持农民“自主申报”。确定示范点不下硬性指标,不搞人为指定。二是坚持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建设具体怎样搞,如采取哪种建设模式、确定哪些建设项目等由农民自我说了算,建设资金由农民自我投入为主,建设施工也由农民自我投工投劳。三是坚持农民“自主管理”。引导各地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全权负责发动群众、资金筹集、组织建设、质量监
督、后续管理等工作。第四,建立起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职责目标约束机制。要制定一些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职责制以及村道养护、公厕管理、庭院保洁等制度,并将相关的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逐一落实到户甚至到人。二是建立日常管理投入机制。应采取“村团体解决一点,向农户收取一点,市场化运作筹措一点”的办法,筹措解决理事会成员工资和部分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维护管理费用问题,保证有人管事、有钱办事。五、必须始终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目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对新农村建设下任务、定时间,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甚至出现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等现象,这种倾向是违背中央精神的。农村落后状况是历史构成的,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决非朝夕之功。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但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更不是一般性工作部署,而是一个必须长期实践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新农村建设的预期目标虽然从性上能够确定,但在量上并不是一个能够完全量化的东西,即使能够量化也要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完善和提高,因而是一个能够充实的变量,并不能说到什么时候新农村就建成了,完成了,不再前进了。所以,我们不要在时间上过于细化,过于急于求成,而应当稳扎稳打,脚踏实地,逐步推进,要反对那种定指标、定时间、机械、僵化和教条式的考核验收,反对用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考核细则构成“千村一面”,否则,结果只能是基层忙于应付达标考核,导致形式主义泛滥。
第五篇:聚力精准扶贫 实现全面小康
聚力精准扶贫 实现全面小康
内容摘要:
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拔寨”阶段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整合力量、精准用力、实处发力、全力攻坚,才能实现整体脱贫,逐步迈向致富奔小康的新征程。
关键词:精准扶贫 双联助推 聚焦发力 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明确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个温暖人心的量化指标。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群众将得到更多实惠,意味着百姓的钱袋子将更鼓,生活将更加富足、幸福、更有质量。
XXX作为西部油城、陇上煤都、特产大市、民俗之乡。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2015年底要实现整区脱贫。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我认为,首先要是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这三者的关系,紧紧围绕国家的政策导向,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突出工业强区、产业富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做文章。同时,还要借助精准扶贫这一政策利好。双联行动作为扶贫开发的有效平台和有力抓手。三年多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六大任务”(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贯彻落实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议、全省六盘山片 区扶贫攻坚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特别是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委XXX书记“五个精准”的要求,坚持工作围绕贫困村,措施针对贫困户,扭住“1236”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六大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精准联系、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特别是2015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落实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措施,对接落实“1+17”精准扶贫政策,为全区XX个贫困村帮建了一大批基础性、公共性、民生性的建设项目,集中解决了一大批吃水、行路、住房、用电、看病、上学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的老大难问题,帮办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使双联扶贫在转型升级、富民兴区的实践中成效显现
但是,通过三年多的探讨和实践,以及2015年XXX以“军令状”的形式,向贫困发起了“总攻”,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我觉得仍然有几方面的薄弱环节需要加强。结合乡镇工作经验,现就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工作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注重贫困群众,兼顾其他群众。不论是双联行动还是精准扶贫,其目的都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从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来看,我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群众评议产生的双联户或精准扶贫户的脱贫致富上,特别是加大了对他们的 2 资金、项目帮扶。尽管成效特别明显,达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预期的目的,但是一个深层次的矛盾却在隐隐凸显,那就是其他群众的心理不平衡。因为他们觉得,同时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家庭中,自己通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换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在贫困户中除过痴、呆、傻、残的,其他一部分人存在对老作业方式的过分依赖和对政府过分的依赖思想,坐等政府、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因此,我认为:对坐等政府、不劳而获的这部分人在给资金、给项目的同时,要做好“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等文章,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大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自食其力、自我发展的意识。同时,还要注重对其他群众的精神帮扶,让他们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如果不注重大部分群众的精神帮扶,将会产生他们心理不平衡,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轻则到村组漫骂质问,重则会造成越级上访、缠访、群访,影响党委、政府正常的工作秩序。
二、吃透政策精神,因村因户施策。在双联行动开展至今天,我们要精准的理解省委、省政府的正确意图。联村联户只注重了对贫困户的联系帮扶。应该说,各帮联干部对所帮扶的贫困户倾注了心血、化费了心思,取得了成效。但是在联村过程中,由于部门职能作用的不同,整合资金难度大,制约了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的开展。虽然贫困村都有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挂点联系,但有不少单位资金有限,没有 3 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单位包村”工作机制由于部门职能作用的不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要使整区脱贫,要使整区率先实现小康,就应加大部门联村办实事的力度。为了使资金、项目村村受益,村村见效,就要整合好经济管理部门和非经济管理部门的联村帮扶力量,要使项目相对平衡的分布到每个村,不能使部分村资金、项目扎堆,部分村资金项目空乏。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村均衡发展,才会让更多的群众在联村中看到希望,得到实惠。
三、创新扶贫模式,优化项目整合。精准扶贫中提出的“六个精准”(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涵盖了方方面面,给贫困户脱贫致富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顺应民心。那么,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搞好精准扶贫,达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预期目的。我认为,单一的靠投资金,给项目能解决一部分贫困户的脱贫问题,但解决不了全部。近年来,除过因病、因灾、因婚返贫的群众和政府兜底的贫困人口外。其余贫困户由于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所限,独立经营家庭的能力低,见识少。要让他们独立经营一个产业、一个项目,对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特别自然条件差的村,绝大多数已到婚龄的男青年因找不到对象被迫到其它地方男到女家安家落户,不但使原来的劳力极度减少,而且也增加了“空巢”老人。所有在家人口中除替人打短工、从事种养业外,存在“两多两少”(老年多,弱残多; 中青壮少、能人少)的特征。所以我认为,在按照“六个精准”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应成立村级扶贫专业合作社,把贫困户纳入到扶贫专业合作社里面来,以村党支部牵头建办,政府把各项对精准扶贫有关优惠政策向合作社倾斜,让合作社通过“传帮带”增强贫困群众自主参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一户一策”地引领他们发展经济。同时,对长期患重病、重度残疾、年老体弱群众的土地,通过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进行流转,招引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吸引青壮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以本村组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年底分红,家家受益。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和土地撂荒的现状,从而提高农户收入。这样,不但能聚集当地的人气,活跃当地的商气,而且还可以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儿童,减少政府压力,促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四、灵活扶贫方式,杜绝短富返贫。就目前的贫困人口而言,除残疾、鳏寡孤独、丧失劳动力等特殊群体外,还有一部分是大病返贫人口,他们急需政府的救助。虽然,近年来,国家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如合作医疗、大病救助,但由于政策的不灵活性使一部分贫困群众或已经摆脱贫困的群众一夜返贫或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因此上说,对贫困户 和其他群众在发生重大疾病的救助上应采取特殊灵活的救助政策。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因交上起住院治疗费而放弃或延误治疗,使他们本来脆弱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了使农村贫困户不再贫困,或已经脱贫的群众不再返贫,使他们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我认为,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出台相应优惠政策。比如:实行大病入院治疗“一卡通”。也就是说,入院前先由当事人交一定比例的费用及时就医,待康复出院后合作医疗或大病救助报销后,经当事人签字后由相关部门直接将费用转入医疗机构账户上。这样才能使他们看得起病,及时得到治疗,并且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总之,作为政策的基层执行者和落实者,在任何时候必须始终和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以“不脱贫不脱钩、不小康不罢休”的精神状态,按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去贯彻、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