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蚕业产业富民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19-05-12 17:5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提升蚕业产业富民的实践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提升蚕业产业富民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篇:关于提升蚕业产业富民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提升蚕业产业富民的实践与探索 珙县政府副县长 杨学东

当前,珙县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滞后效应逐步凸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增大导致由“通胀”转向“通缩”带来的蚕业产业调整期,在底洞镇南桥村、景阳村和白合村,按照桑-蚕-菜-苕-禽-路-沼-水-坝为一体的综合示范模式,连片打造5000亩蚕业科技示范园区,实现工厂化小蚕共育、工厂化集中养蚕、标准化桑园管理、规范化病虫毒统防统治、桑园立体开发综合利用。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蚕业,用先进适用科技设备装备蚕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蚕业,用现代农业要求培育蚕农主体,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蚕业,逐步推进规模化经营和工厂化管理,推动整个蚕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组织方式现代化,创新蚕业产业管理体系

农民发展生产在于政府的引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与组织,珙县创新发展与管理机制,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积极推进蚕业生产稳步发展。

(一)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当好“领跑员”。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让龙头企业立足于特色农业优势资源,积极主动参与到产业化建设中来,以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农民组织化为手段,发展精深加工,拓展市场空间,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工贸一体化,带动农业产业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同时,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着力构建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合同约束机制、配套服务机制,实行定单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壮大产业基础。

(二)建立专业协会组织,当好“辅导员”。扎实抓好蚕业协会和蚕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健全规范管理、高效运作的路子和方法,组织协会和专合组织同龙头企业签定“订单蚕业合同书”、“互利育苗栽桑合同书”,完善“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利益链接机制,加强企业与农户的联系,组织蚕农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提高桑蚕品质,增加蚕农收益。目前,示范区内蚕农入社1115人,入会1200人,入社入会率达到95%以上,形成了“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扩散效应。

(三)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当好“裁判员”。

用工业思维和理念抓好蚕业产业化经营,把示范区内蚕农分散生产经营的桑园、蚕室、蚕具等生产资源,按照2009中央1号文件关于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精神,采取“支部+协会+专合社联大户”的模式,依照法律、政策、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进行资源重新优化组合配置,由能人、大户统一集约生产经营,统一管理使用桑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收购运销,统一综合开发,走工厂化养蚕之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化解市场风险,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四)注重经营体制建设,当好“协调员”。

进一步落实育苗载桑、小蚕共育、种药配套等奖补优惠政策,完善以“合同制”、“订单蚕业”为核心的蚕业经营管理体系,稳定最低保护价收购,加大政策性蚕业保险,把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降到最低程度,确保蚕农放心养蚕、养放心蚕。建立蚕桑生产机制,从县上、乡镇、部门、企业四个层面,建立起政策撬动、群众发动、部门推动、政企联动的“四轮驱动”机制,推进蚕业产业化建设。

二、生产技术科学化,助推蚕业产业提质增效 效益是产业的灵魂,科技是效益的根本。蚕业产业能否持久、健康发展,能否被广大农民所接受、所坚持,不是党委、政府一厢情愿的行政推动所决定的,而是转向依靠生产技术科学化,靠质量效益决定的。

(一)桑园建设标准化,练好“基本功”。

选择生长期长、生长旺盛、产叶量高、耐剪伐、不嫁接、可多次发条采叶的养蚕的“特优二号”优良品种,新建“一步成园”桑园1000亩,充分发挥规模栽桑提高亩桑产叶量。同时,引进87—1和丰田四号新品种,改良桑树2000亩,使示范区内良桑化程度达95%以上。通过制定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严格技术操作规程,5年内将全县8.6万亩桑树资源逐一改造,做到标准化栽桑、管桑和护桑,力争全县优质桑园面积达到9.5—10万亩,亩产优质桑叶2500公斤。

(二)科学饲养技术化,做好“引路人”。

一是建立工厂化标准共育室,做好共育户的调配整合,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办法,对共育户进行流动挂牌管理,以优秀共育户、合格共育户、限改共育户三种标牌分类管理,全面推行工厂化共育,保证小蚕共育三龄达100%,降低小蚕感染病菌的机率,提高小蚕饲养质量,增强小蚕体质。二是每户养蚕农户修建1个5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室外蚕棚,为科学饲养提供硬件保障的同时,全面推广室外蚕棚、省力化蚕台、纸板方格簇等,减轻蚕农的劳动强度。三是引进“蜀黄×川白”彩色茧品种和“苏科×四季”三眠蚕品种,开展天然彩茧养殖试点,打造具有珙县自主知识产权的“僰人”彩茧。四是通过统一桑园机械治虫、统一提供蚕用物资、统一蚕室蚕具消毒,开展以“联村、联社、联大户”为主题的一元化病虫害防治,解决农村养蚕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术力量偏弱的问题。

(三)农民培训规范化,当好“职业手”。依托县级业务部门和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开展“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结合“阳光工程”和“科技入户”,培训农民3700人次,做到关键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普通技术入户率100%。形成了企业为龙头、乡镇茧站技术员为骨干、村社共育户为基础、专合组织到农户的技术培训服务网络,培训出一批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接受新科技能力和不断创新经营理念的职业农民,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产品优质率和劳动生产率,刺激了规模扩张、集约经营。

(四)技术推广专业化,干好“服务员”。

为保证蚕农能够得到及时的技术帮助和扶持,构建五级蚕桑技术培训服务体系(即公司+技术员+辅导员+小蚕共育户+大蚕户),层层管理,层层培训,强化对蚕桑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阶段技术指导和服务,为蚕桑生产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三、经济效益最大化,延伸蚕业产业发展链条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有所下降,要增加蚕农收入,就要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利用桑园土地,套种适宜经济作物,提高桑园复种指数,提高亩桑效益,走桑园综合立体开发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完善投入机制,实现齐头并进。

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多方出资”的原则,资金投入上采取“五个一点”,即县乡两级政府投入一点、县级部门投入一点、企业投入一点,农户投入一点,争取上级财政产业化投入一点方式。积极协调县级部门,将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水保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资金进行捆绑使用、重点投入、统一实施,综合开发,为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加强对蚕农新栽桑、改建新建蚕房、改建新建共育室、推广省力化蚕台和纸板方格簇、桑蚕病统防统治、桑树嫁接改良等的扶持力度和补贴额度。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大户业主政策倾斜力度,积极帮助蚕农、蚕桑业主获得蚕桑生产专项小额信贷,扶持、鼓励了科技人员租用土地发展蚕桑。

(二)增加养蚕批次,提高复种指数。

继续推进多批次发种养,扩大示范规模。在春蚕与夏蚕之间、夏蚕与正秋蚕之间、正秋蚕与晚秋蚕之间分别增加一季蚕,养蚕时间分别与前后季蚕间隔20天左右,将传统的一年四批次养蚕改革为一年七批次养蚕。即:春蚕两批次、夏蚕两批次、正秋蚕两批次,晚秋蚕一批次。力争全县多批次养蚕扩大到6000户,发种量达到1.2万张。

(三)加强综合开发,提高桑园产出。

强化桑园立体综合开发,根据成片桑园栽植规格不同,套种品种不同,分季节在其宽行内实行合理套种,提高每亩桑园产出率。推广桑-蔬菜(主要是套种海椒、蘑芋、黑红苕、大头菜、花生等)模式,由龙头企业提供种子、猪舍、鸡舍改造补助资金,试行桑-鸡或桑-草-养猪模式。同时,成立珙县土特产回收公司,全部回收蚕农产品,化解蚕农发展副业的后顾之忧,确保投入产出效益。

(四)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

在“栽桑-养蚕-收烘-缫丝”一体化经营上寻求突破,在示范区内创办茧丝加工企业,提高茧丝加工的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实现收烘设施与生产同步发展,做到蚕茧加工全部实现自动化烘茧。同时,开展彩茧深加工,打造“智溢”彩丝品牌,依托丝棉被加工厂,加快研制生产丝棉产品,延伸蚕业产业链条、积极对抗市场风险,拉动整个蚕业发展迈出成熟发展道路。

四、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实现蚕农生活质量提升 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目标,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中心,建设集生产、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以蚕桑为主体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实现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一)综合开发增加收入,实现“生活宽裕”。

根据近年来的养蚕水平,蚕农的亩平桑园效益在1800—2200元,处于中等水平,比较效益不明显。通过蚕业科技示范片的建设,加强桑园的综合开发,亩桑园的综合收入可达4000—5000元以上,户平桑园面积在5亩以上的蚕农总收入可达2.5—3万元以上。预计2—3年时间,可实现全县年发种12—14万盒,产茧10—12万担,蚕农售茧收入0.9—1亿元(按平均每担鲜茧900元计),加上桑园综合开发利用,农民蚕桑综合收入1.5—1.8亿元;加上丝绸工业产值,全县蚕业产业综合产值可达2.5—3亿元,实现年财政税收1000万元以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

通过强化示范园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实现道路交通联产业、水利灌溉联桑田、防灾减灾联基地,使农业综合项目的布局更具有科学性。目前,已实现每户一口沼气池、一条硬化人行便道、一个美化绿化院坝,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环境,实现了农民增收和村容改善的双赢。

(三)提高农民素质水平,实现“乡风文明”。

在示范片的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政策和形势宣传、科技推广,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素质,和谐了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形成了奋发向上的民风。同时,鼓励科技能人和种植大户带头创业,农村也将经历一场城市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元素的洗礼,在实现城乡就业融合的同时,不断促进乡风文明程度的提高。

(四)提高参政议政意识,实现“民主管理”。

由于鼓励土地向大户流转,势必要认真探索土地在流转的过程中农民的权益合理显化问题。因此,除了积极寻求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撑外,如何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然成为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主意识的形成就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这对于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管理民主必将起到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大力开展村支两委联专合组织、党员干部联蚕农、教育卫生联农户、文化活动联村民,也将使农民参政议政意识进一步提高,民主意识进一步显现。

第二篇:产业扶贫富民的新实践

产业扶贫富民的新实践

立秋时节,午后一场清雨,坐落于群山之间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竹朗村被洗得愈发绿了,满眼尽是草木葱茏,桑田里,桑农们正忙着收割桑叶。

站在村头往下看,只见一幢幢崭新靓丽的平顶水泥房掩映在绿树之中,偶有冒出几栋两层小洋楼,向人们展示着这里的富足……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个守着田地过穷日子、住着茅草房的贫困村。近几年整村发展种桑养蚕产业以来,竹朗村的变化让周边的村民刮目相看。

地处生态保护核心区的琼中,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让贫困山区的广大贫困户脱贫奔小康?近年来,琼中查找‚贫根‛,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牵紧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脱贫工程。

引导农户激发内生动力,走短平快、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化扶贫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养蚕、种益智,养蜂、养鹅、养山鸡等9类特色产业,稳步实现脱贫致富,初步闯出了一条‚政策推动、创新驱动、能人带动、三产联动、资金撬动、教育引动‛的农业产业扶贫新路子。

‚四字诀‛激发内生动力 ‚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

‚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么好,我更应该努力。‛中平镇大坡村丁架坡村民小组村民王啟旭说。

去年9月,王啟旭的两个孩子刚上幼儿园,本是喜事,但王啟旭的生活却变得‚慌乱‛起来。家中长期靠着槟榔、橡胶等传统产业过生活,近年胶价低迷,积蓄所剩无几,学费就是一个大问题。

1个月后,中平镇政府将350只鸡苗和15头猪苗等扶贫物资送到了王啟旭家中。此后,每天赶鸡、放猪成了他最热爱的事情。不久,近1万元的第一桶金就收入了囊中。鸡苗、猪苗的数量也在翻番,他还成了2016的琼中‚脱贫之星‛。

‚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琼中念好‚引、培、领、实‛四字诀,注重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思想引导、技能培训、典型示范、资金支持等方式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积极投入产业项目创收增收,形成了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着力于‚引‛。先后选派3019名干部开展‚联心富民‛‚四联三问‛‚联村帮扶‛‚驻村第一书记‛培养等活动,通过帮思想、帮党建、帮门路等方式,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思想。利用脱贫事迹宣讲团,扶贫歌舞下乡等形式加强宣传引导。

注重于‚培‛。依托‚雨露计划‛、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平台,采取现场授课、专题讲座、实地考察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贫困户提高发展产业的能力。截至目前,共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78期,培训1.7万人次。

突出于‚领‛。积极培育脱贫领路人,支持能人创办、领办扶贫产业项目。精心选树40名致富带头人、脱贫之星,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启动‚领头雁‛培养工程,每年安排500万元开展村集体经济创业致富项目竞赛,累计投入993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41个,打造‚创业致富示范基地‛10个、‚领头雁‛50名,惠及贫困村16个、‚空壳村‛13个。

真帮于‚实‛。制定出台资金整合、以奖代补、小额信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破解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困难。2016年以来,累计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38亿元,重点实施桑蚕、养鸡、养蜂、稻鱼共生等9类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全县累计发放农业产业扶贫的小额贴息贷款1.38亿元(给予贴息13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6亿元投入农业产业扶贫开发。

‚短长结合‛产业齐步走 创模式突破发展困局

8月9日上午11时,长征镇新寨村牙绿村民小组村民林泽根正忙着从蚕蔟中采下鲜茧。‚一亩蚕桑,一亩水稻,哪个效益好?‛聊到种桑养蚕所带来的好处,林泽根滔滔不绝。

‚种桑养蚕见效快、效益好,技术成熟,一年赚个五六万不成问题。‛得益于琼中大力发展‚短平快‛特色产业扶贫,如今林泽根不仅从茅草屋搬到小平房,更带动200多户村民种桑养蚕,共同致富。

林泽根见村民们在桑蚕产业站稳了脚跟,又摸索起了其他产业。‚政府说‘短平快’和‘中长期’相结合发展产业,才是摆脱贫困的长久之计。‛2016年,林泽根在长征镇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了牙绿村养猪专业合作社,按照‚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统一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带动包括2名贫困户、1名低保户在内的7位村民一起搞山猪养殖。

‚有些贫困户不愿种桑养蚕,我就让他们过来喂喂猪,一年给他们发2.5万元工资。‛林泽根笑言,如今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开上了小轿车,他倒成了村里‚最穷的人‛。

琼中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村因户选择特色产业,打造产业扶贫帮扶模式。以9大特色产业为抓手,既发展桑蚕、稻鱼共生、养鸡、养鹅、养蜂等5类‚短平快‛产业,也发展养羊、养牛、种益智、种油茶等4类中长期产业。

‚按贫困户人均3000元左右的标准,将扶贫资金或种苗折算入股,在每个自然村建立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琼中县扶贫办主任吴坤俊说,截至目前,琼中已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基地234个。

特色产业的局面打开了,拓宽发展道路问题接踵而至。为此,琼中深化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利益联结,推行‚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种养大户+基地+贫困户‛四种产业扶贫模式,推广股份带动、合作带动、订单带动、资产收益带动,实现抱团发展,击破了‚产业单一‛‚孤立无援‛等病态产业发展困局。

2016年以来,琼中实施农业特色产业项目186个,建成专业示范村90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63家,带动5212户贫困户实现抱团发展。

‚土特产‛畅销网络 ‚农文旅‛触电发展

金黄剔透的野生蜂蜜,清香醇厚的山兰酒,保健极佳的灵芝……琼中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和爱心电商基地琳琅满目的商品让笔者应接不暇。

‚这一块是黎母山镇贫困户委托销售的,那一片是湾岭镇的……‛该基地负责人陈树望说,如今,全县范围内的贫困户都可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自家农产品,解决销路难的困局。

‚自从有了‘琼中土特产商城’,我只要把蜂蜜拿到县城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和爱心电商基地,就会有专人帮我把商品放到网上售卖,免去中间商的利润,每斤售价起码多了20元。‛家住黎母山镇尚总湾村的贫困户李晶龙喜笑颜开地说道。

‚土特产‛畅销网络,拉近了地处深山的黎苗百姓与外界的距离,让他们不再为销路犯愁。近年来,琼中加快电子商务扶贫步伐,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新模式,引导有条件、有能力的贫困群众上线销售琼中绿橙、山鸡蛋、蜂蜜、粽叶等,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目前,以海南中部绿色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打造湾岭农贸物流小镇为重点,琼中已设立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湾岭互联网小镇电商运营中心、92个农村电商便民服务站,新增电商企业99家。

通过互联网,不仅带动了琼中传统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旅游业客流量的激增,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琼中,发现琼中之美,到琼中消费,推动琼中农旅融合发展。

‚每年我都会在网上买琼中绿橙和蜂蜜,今年特意带着家人来琼中体验一把亲自采蜜的乐趣。‛正在湾岭镇鸭坡村养蜂基地采购蜂蜜的海口游客王女士说,自己这次来琼中,还打算在琼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农文旅‛融合是发展新型产业扶贫的新举措。近年来,琼中依托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民族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中央和省给予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等5大发展优势,以全域旅游为目标,以‚奔格内‛乡村旅游为主线,深耕特色产业、黎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古迹等旅游元素,擦亮‚奔格内‛乡村旅游品牌。

如今,琼中已成为海南中部山区旅游热门地,相继成功举办‚三月三‛文化旅游节、‚奔格内‛琼中绿橙旅游季、琼中蜂蜜采收节等20项体验活动。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琼中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超过65.7万人次,同比增长25%,过夜人数31.45万人次,同比增长20.14%,实现旅游收入25415万元。

第三篇:薄弱学校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薄弱学校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金塔县羊井子湾小学

2010年7月

羊井子湾乡是我县唯一的移民乡,移民基地从1985年开始开发建设,自建设初期各级领导就非常重视移民子女受教育问题,1986年克服困难创建了羊井子湾小学,1993年乡政府成立,同年设立了榆树井小学,1997年乡学区成立,1998年羊井子湾中学成立,1999年设立了双古城小学,羊井子湾中学和羊井子湾小学合并改建为九年一贯制学校,2007年学校中学部因布局调整撤并后改建为寄宿制完全小学(附设幼儿园),至2009年榆树井小学和双古城小学及附设幼儿班全部撤并到羊井子湾小学,全乡小学及幼儿园均实现了集中办学,彻底完成了“一乡一校”的布局调整目标。学校现有教职工30人,在校小学生370人,幼儿139人,其中寄宿学生 人,寄宿幼儿 人。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加快校园内部设施建设,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年提高。学校2004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县级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8年获得“平安学校”称号,2009年在全县第二届教学大会上获得“教

学质量进步奖”,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正在逐年提升。

一、学校现状的理性分析

由于我校学生全部是东部贫困山区移民子女,他们吃苦耐劳精神较强,而基础素质先天不足,加上学校文化底蕴浅,教学条件差,诸多因素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历年来学校教学质量提高较为困难。客观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是在校学生生源复杂,学前教育不到位,学生养成教育较差,学生接受教育起点低,起步晚,学困生多,教学质量提升难度大。由于学生是从东部多个县移民而来,有很多来自偏僻山区,在原籍时上学少,或是当地的基础教育条件差,移民到我县后受方言的限制,师生深入交流困难,学习困难学生偏多,要想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如何转差。

二是学生家庭支持不足,流动性大,异动频繁,学额巩固难。移民群众大部分自身文化水平素质较低,不能很好辅导教育学生,加之家庭比较困难,经济条件差,家中子女多,受经济条件制约,对教育重视不够,支持动力不足。特别是一些从边远山区移民来的家庭,大都是一家三四个孩子,他们在原籍时没有接受幼儿教育,迁入本地后入学年龄偏大,有的十多岁才上小学一年级,有的一家三四个孩子一起上小学,最大的十五六岁还上小学四、五年

级;还有部分学生春季种地时随家长转入我校就读,秋季又随意转回老家或亲友处借读;有的家里几个孩子,因为各种因素老家留一个,带在身边一个,过一段时间再把带在身边的送回去,把留在老家的带过来,造成异动频繁,每年异动学生都在三四十人以上,教材分发困难,近几年国家推行“两免一补”等扶助政策后,这种情形才得以好转。

三是移民群众文化程度偏低,认识观念、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有差异,学生行为习惯转变慢。由于全乡整个村组都是移民家庭,学生受到相对独立的居住交流环境和相对落后的家庭教育影响,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都比较差,学校花费的精力大,转变比较慢,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四是建校以来学校虽然进行过多次改扩建,但校舍仍然紧缺,学校建设重心只能放在加强校舍建设,满足教育教学基本条件上,对教学软硬件投入不足,学校文化底蕴浅,教学设施缺乏,管理不够精细,部分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受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跟兄弟学校相比,要提升薄弱学校内涵,提高移民基地学校的教学质量,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迎难而上,不断研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尽全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创新教学思路,贯彻落实全县教学大会精神,学校上

下千方百计抓教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二、学校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薄弱学校的改造不仅仅是一个投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校自身建设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薄弱学校的软件建设才是改变薄弱学校面貌的根本所在。如果学校的领导班子、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等等相关措施跟不上,就是有再好的办学条件也是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

因此,要改变一个学校落后面貌,除了要依靠政府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来改善办学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自强”。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加强自我建设,不断地改革、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素质,才有可能使一个弱校逐步甩掉薄弱的帽子。那么一个薄弱学校应该从那些方面来加强自身建设呢?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文化品味方面的探索 针对学校现状,我们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符合校情、师生认同的近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把校园划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既因地制宜,又有利于教学;既着眼于近期使用,又考虑到长远的发展,以共同的远景来凝聚人心,激发斗志。在努力争取项目、引进资金进一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基本的教育

教学需要的同时,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筹措资金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水平和文化品味,加强内部配套设施建设。

为了能为进一步办好寄宿制小学,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我校加强投入,将有限的建设资金向寄宿生食宿工程倾斜,先后投入十余万元,改善寄宿学生食宿条件,为寄宿学生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在饮食方面,我校改建了高标准的学生食堂和餐厅,能容纳300名学生同时就餐。寄宿学生实现了刷卡就餐,并通过设臵实现一餐只能刷一次,预防误操作造成学生损失。学生食堂购臵了消毒柜、冰柜等,学生统一使用学校提供的碗筷就餐,使学生碗筷有消毒,菜肴可保鲜,满足了寄宿生的需求。另外,学校还为寄宿生准备了物品储存柜等,形成了规范而优越的寄宿生活条件,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对于低年级寄宿学生,学校为他们准备了电视机、影碟机,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影片等。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寄宿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投入快乐的学习生活。

为了提升学校文化品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围绕校园环境建设、制度建设、转变观念、规范行为等重点,结合我校实际,培育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增强校盛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激发师生发展学校的内驱力,引导全体师生努力把我校创建成一所积极、向上、健康、安全、和谐的学校。通过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以良好的“三风”

建设促使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架设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光纤宽带网、校园局域网、闭路电视网和校园语音广播系统,建立了雏鹰广播站、学校网站,创作了校歌,设计了校徽,坚持办好校报《校园广角》,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成效,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2.提升学校内部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探索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变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

我们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的原则,立足实际,整章立制,完善职责,设立标准,严格落实。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正面引导,积极推行“爱心教育”、“关怀教育”、“自我教育”、“和谐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自觉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在管理上出新招,讲实效,克服“条件决定论”和“生源决定论”的消极思想,从最基础的地方抓起,每位员工都最大限度发挥能动性,每个部门都能最大限度发挥积极性,作为校长积极为他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保障各项工作目标落实。

(2)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学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细化督查考核办法,进行精细化管理,向常规管理要质量。修订完善了《羊井子湾学区制度汇编》,收录教育教学制

度31项、安全后勤制度52项、幼儿园管理制度17项共100项各类管理制度,制度建设做到了全、细、实、严:一是“全”,制度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不留空白;既有人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总务后勤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又有家长学校制度等对外关系方面的制度;既有约束性制度,又有引导、激励性制度。在评价体系方面,也力求“让学生快乐,促学生上进”。二是“细”,内容具体,详细明了;从教师到门卫,人人职责明确;从教导处到总务处,处处权责分明;从教育教学到后勤财务,事事有章可循。三是“实”,制度切实可行,便于实际操作;四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在健全制度的同时,做到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较为详实的资料记录和完备的档案材料,以利于体现过程管理,记录学校的发展历史。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打造一支乐于奉献、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管理队伍和思想过硬、师德高尚、观念新、业务精、乐教善教、精心育人的教师队伍。

一个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总离不开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做为教学质量薄弱的羊井子湾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更多,个别教师存在着“条件决定论”和“生源决定论”的消极思想,不是教师教育影响学生,而是学生

影响改变教师,总是怨天忧人,报怨客观因素,不从主观能动性上找原因,课堂教学艺术性差,效率低下,导致教学成绩偏低,个别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潜下身子精心务作自己的教学工作,总和教学能力差的个别教师比,对学校相关制度臵若罔闻,不抓落实,不认真辅导及按时批阅学生作业,把精力消耗在玩电脑、打游戏上,对学校安排的工作总是有许多牢骚和应付之辞,平时工作松懈浮跨。要想改变薄弱学校的落后面貌,首要任务是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问题不放松。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师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一个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必须将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当作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对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我校领导班子充分予以重视,将师德建设列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一方面,学校经常性地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法规,增强教师的法制意识;宣传校内外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先进材料、召开专题讲座、专题讨论、请优秀教师介绍先进经验等活动来创造一种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校长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自己学校的改造和建设,动员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中来。学校领导经常与教师广泛地交

流、沟通,组织教师开展讨论,共同分析自己学校的薄弱环节及其产生的原因,与教师一起寻找自身的不足和毛病甚至是错误。克服那种将责任归咎于外部环境,一味强调这样那样的条件对学校发展的制约,而不去认真分析管理和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现象。

二是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我们都知道,一个教师只有工作热情而没有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业务能力是教不好学生的。要想使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有所提高,只有靠校长和教师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提高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主要途径是校本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我校本着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教师队伍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我们学校组织富有实效的校本培训,构建教师发展平台。学校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教研课题研究,着眼于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以个人课题、教育案例、教育叙事为抓手,指导教师自我反思;以课例研讨、读书报告、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引领教师发展。省级重点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及管理办法研究》已结题通过鉴定,正在进行的课题有市级课题2项,县级课题1项。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加大教师在岗

培训力度,组织各科教师进行教材教法过关测试,参加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和初级认定,让所有教师都掌握多种电化教学手段,并运用在平时教学之中。学校鼓励教师深造取得更高一级学历,通过本科再读、培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观念和现代教学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增加了后劲。为了全校教师更好的充实丰富自己,学校图书室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全天为教师开放服务,并要求教师每学期撰写读书心得、读书随笔等。

三是校长和管理者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法规,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领导素质和管理水平,自觉端正办学思想,克服“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把学校工作真正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特别是通过制度管理来激励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学校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分阶段的对教师进行有关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3.千方百计狠抓教学,高效务实提高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要紧紧围绕教学质量如何稳住和稳中求升来进行,针对学校和学生实际,学校明确提出了“打基础、抓素质、训练队伍、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指导方针,坚持了“拼搏是基础,教改是出路”的改革方向,提出了遵循

教育规律,要偏爱差生及“对待差生的态度是衡量教师教育思想是否端正的重要标志”的口号,明确了教学质量目标,学校领导努力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教学上,学校的各项工作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在教学过程管理中根据校情,我们进行了明确的目标管理,领导包年级,中层骨干包科目,加强反馈矫正系统,通过月讲评,期中小结,期末总结,不断加以强化,使教学过程管理扎扎实实地落实在实处。同时学校把职称评聘、评优树模等全部和教学质量挂钩,机会大量倾斜给一线骨干教师,加大二次分配奖励力度,形成了领导注重抓管理、教师主动抓教学的良好局面。

我们学校引导教师把第一着眼点放在课堂上,深化课堂改革,打好基础,提高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不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听评课上下功夫,在说、授、评中求提高。狠抓教学过程的管理,从备课到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差生转化以及课堂改革到师德行为都有具体要求。

(1)分层递进搞教学,多种形式促辅导。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们要求各科任教师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出不同的目标,适当降低学科教学坡度和难度,适度减缓授课进度,实行缓慢推进,补前学后,当面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倡导学生互帮互学,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同时认真做

好学生课后的个别辅导,绝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落实师生一对一辅导,学生一帮一辅导,作业一错一辅导,建立辅导档案,教师每周有辅导记载,教导处每月检查督导,合理调整,精心部署,让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知识。

(2)抓好教改促教学,高效课堂出效益。全县首届教学大会的召开及教育局制订的“意见、办法、标准”的下发推行,为课堂教学机制建设的推进指明了方向。学校以“三课”为载体,落实“临帖式”教学实验,贯彻课堂教学“四类五步”教学模式和“20+20”时间分配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倡导亲情教学,要求教师全部说鼓励性话语,不允许任何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出现在课堂,每堂课必须做到六个一,即教师说一句名言,当堂讲评一个学生作业,有针对性的表扬一位学生,当面辅导一位学生,当堂给一道检测题,及时给学生一个满意的评价。通过实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思想养成促学习,奖励机制添动力。面对相当多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兴趣不浓厚的现状,我们深信,只要解决了不学的问题,学好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为了改变学生较差的行为习惯,学校除了加强红领巾监督岗、班级日常管理、少先队自主管理等常规管理制度外,各班级还设立了雏鹰争星活动和“比一比,谁最棒”班级评比活动,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用良好的行为养成习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用大面积进行奖励方式增

加学生学习动力,为此,学校还组织了硬笔书法比赛、作文大赛、学科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同时对每次测试后学习成绩优秀和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奖励,每次期中、期末各班级还要评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优秀作业获得者、班级进步突出者等,称号班主任可以自定,目的是为了鼓起学生学习的信心。我们的要求是,每学期每个学生都要有至少一次奖励机会,通过奖励,肯定学生的付出和成绩,引导鼓励学生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4)学生迁转把入口,延伸测试不能少。随着移民基地的持续开发建设,每年都有部分新的移民学生转入我校就读。为防止造成新的学困生,学校在保证接收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入学延伸测试,了解他们的既往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插转班级,防止反复产生新的学困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5)典型引导广造舆论,努力转变群众观念。要使移民子女能更好地发展,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们的成长与家庭环境、家长素质、社区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近几年移民群众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部分移民群众的观念却没有转变,对教育不够重视,家庭文化氛围不浓。为此我们通过开家长会、教师家访、办家长学校等方式,举行专门的新《义务教育法》、两免一补等宣传活动,让国家政策进村组、进

移民家庭、进家长头脑,同时张榜宣传和上门慰问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优秀学生,以身边典型实例做引导,在学校和社会上广造舆论声势,转变群众教育观念,形成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促进家、校、社区沟通和配合,共同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的心血和汗水获得了成果,在近几年的教育质量抽测中,我校成绩稳中有升,特别是去年成绩有较大突破。

各位领导: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教学质量较好的兄弟学校相比,我们的成绩仍有差距。我们将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抓好教育教学,特别是提高相对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使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大力帮助下,有全体教职工的齐心协力,我校的教学质量一定能取得新的进步。

第四篇:地方高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高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我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契机,构建专业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专业;加快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凭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凭借职业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通过改革,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地方高校;专业服务;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5-0022-03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强调了职业教育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价值所在。近几年来,我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契机,构建专业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专业;加快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凭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凭借职业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通过改革,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专业

密切校企合作,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是地方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专业建设与市场接轨,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学校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多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确立了“扎根临沧,效力滇西;立足云南,辐射全国;志向东盟,胸怀全球;本土化与全球化兼容,民族性与国际性并重,具有现代性、区域性、民族性、开放性的综合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建立了校级和系级两个层面校企合作并行的“双轮驱动”合作体制,实现了两个层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学校层面,坚持“校企合作董事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并行的办学思想,拓展学校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学校之间合作渠道,搭建学校、地方政府(园区)、行业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先后与正大企业集团、滇红企业集团、云南白药集团、世博集团以及在苏州、南京的世界500强的电子技术企业、云南烟草集团临沧分公司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系级层面,完善“专业教研室”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实现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各专业主动邀请当地与专业建设有关的部门、行业、产业相关领导、专家和成功企业家参与新增专业论证。会同行业、企业跟踪市场,适应市场,努力做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新增专业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实践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等环节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日渐形成了“校校”“校企”“校政”和“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相整合,增强办学活力,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走出了一条“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路子。探索校企、校政合作联盟教育新体系。学校一方面与凤庆滇红集团、正大集团昆明区、双江县教育局实施订单培养人才,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三赢”。另一方面,又紧紧抓住临沧市作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举办地的机遇,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公办民助的实体学院――“亚洲微电影学院”。凭借与依靠中央新影集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强大的品牌力量和广泛影响力,依托学校和联合主办单位雄厚的师资优势,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建设汇集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拍摄、制作、营销策划为一体的亚洲微电影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校企、校政合作联盟教育体系,加快学校开放办学步伐。最后,学校结合云南航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成都东星航空有限公司和云南华西航空旅游专修学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办学,联合培养航空服务人员。

(二)加快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桥梁与纽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地方高校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就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构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按照专业群对应产业链、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的要求,制定了“工学结合”“双证制”和“三证制”并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零距离对接,基本实现了专业教学要求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构建“工学结合、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我们按照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递进层次,首先确定各专业的就业岗位(岗位群)及其支撑课程、实践活动和应获取的资格证书,明确核心工作岗位(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而确定学习内容、知识与能力、考核办法等。然后按照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从初学到熟练的成长过程,由浅入深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综合技能模块、技能拓展和强化模块,把前沿的技术要点、最新的市场信息和职业岗位需求融入到教学中,将教学与生产融合,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一是推行“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的“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二是推行师生互动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使师生互动与问题探讨有机结合,将教师授课、实践操作、探讨交流融为一体。三是倡导教室功能转变和教学环境延伸,做到“三个课堂”(理论课堂、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结合,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着力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确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考核的全面性、灵活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三)凭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地方高校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不仅要抓好专业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具有较强教研和科研能力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通过“引、送、带、鼓、炼、赛”等多种途径,提高学校教师的“双师素质”。“引”,加大对有企业(行业)工作经验的高素质、高职称、强岗位能力的中小学教师、行业技师或专家等的引进力度。“送”,送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企业顶岗锻炼、出国研修,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带”,通过校内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和校外职业技能专家与校内实践教学教师之间“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和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尽快成长、尽快熟知专业实践教学。“鼓”,学校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和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试,对取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学校在职称评聘、评奖评优、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及科研项目的立项等方面均给予倾斜。“炼”,学校出台文件,对教师的暑期社会实践锻炼作了明确规定――副高(含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15天;讲师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21天;助教和见习期教师每年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30天,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行业能力。“赛”,通过各种教学技能比赛、职业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技能。

(四)凭借职业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强烈地促进着大学使命与功能的创新,并且推动着大学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服务好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学校依托“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基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区”、“云南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教师培训基地”、“云南省第186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临沧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临沧市体育项目裁判员培训基地”等,组织各类技能培训和考试;凭借学校专业优势,组织新农村辅导、下岗工人业务培训、农民种植养植技术培训等,提高区域从业人员能力。凭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临沧调研工作站、“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点一级学科调研基地”,开展佤族传统民间文化、南美乡拉祜族民间传统文化、孟定芒团构皮手工造纸、临翔区碗窑村民间传统土窑等传统文化、传统工艺项目的研究,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凭借学校小语种专业建设和小语种专业师资团队,组建教师翻译团队,在当地重大外事活动中担任翻译,为当地“服务沿边开发开放,推窗向洋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成效

(一)学生职业岗位(岗位群)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大提升

基于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度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互相渗透,密切结合,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践与职业岗位(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进一步吻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的学习置身于“工作过程”中,使校园学习与职业岗位技能训练、职业资格证考核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大增且学习成效显著。目前,学校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三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呈现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良好态势。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毕业生在事业单位考试、特岗考试、公务员考试等人才选拔考试中取得突出成绩,年终毕业率从2007年的87.1%提升到2013年98.6%,上升了11.5个百分点。各专业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二)服务行业企业能力快速提升

近年来,学校协助临沧市教育局完成了临沧市“国培计划”――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小学教师培训,共计培训约3000余人次。组织临沧市各级各类人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公共课统一考试约12000余人次,组织秘书资格培训、鉴定,茶艺师资格培训、鉴定,导游资格培训、鉴定等4000余人次。为临沧市卫生系统组织人机对话考试服务2000余人次,为临沧市金融系统组织职业技能考试服务1000余人次。先后培训鉴定高中级茶艺师145人次,高中级评茶员45人次。培训田径、篮球、排球裁判19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95人。与临沧甘蔗综合试验站一起,在耿马县新和村开展了“保水剂与全膜覆盖在甘蔗栽培中的抗旱效果”初试培训。使甘蔗产量明显提高――旱坡地全膜区和保水区每亩产量均达到6吨以上,较对照区增产75%以上;水田全膜区和保水区的产量高达9吨以上,较对照区增产46.5%以上。

(三)专业建设成效凸显

在校企共建专业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形成并树立了“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专业服务产业”的专业建设理念,使学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和应用缅甸语专业获得了中央财政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和矿物加工技术专业获得了云南省财政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培育了良好的服务产业的能力。校校深度合作完成的“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项目获云南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项目课程开发、课程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校企、校校共建的茶叶栽培技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数学教学技能等6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校企、校校合作出版了特色教材10余部,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改革。

三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反思

提高专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是地方高校谋求发展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的根本。而高校要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仅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走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之路,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还应加大专业教师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大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力度,借助高校的教研服务平台,为地方提供技能支持、技术服务和决策咨询等,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最后,还应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还应积极开展如:团队素质训练、模拟职业面试、技术创新竞赛、创业竞赛等渗透企业文化元素的新活动,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职业岗位职业素养要求。如上种种,学校正在探索与实践,与期对同类院校专业建设与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鲁岳林.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

值导向与追求―以浙江省经济发展特色与高校建设为

个案[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张雪武,方从严.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第五篇: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在其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会分析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自主探索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学具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胶带纸,计算器.

下载关于提升蚕业产业富民的实践与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提升蚕业产业富民的实践与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XX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XX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2007-12-12 15:03:1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XX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XX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2)XX素有养蚕传统。近年来,XX根据......

    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五篇范文

    xx素有养蚕传统。近年来,xx根据自身情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了蚕业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全市的主要支柱产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XX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14.35万......

    XX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XX素有养蚕传统。近年来,XX根据自身情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了蚕业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全市的主要支柱产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2004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14.35......

    XX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XX素有养蚕传统。近年来,XX根据自身情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了蚕业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全市的主要支柱产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2004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14.35......

    新时期提升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提升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探索与实践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是开展好思想政治......

    关于提升信贷基础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提升信贷基础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农行浙江浦江支行行长 傅金波2011年11月28日 信贷管理需要做到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才能使信贷运营始终保持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高......

    搞好企业员工素质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搞好企业员工素质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员工队伍的素质提升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创新,关系着企业的和谐健康,关系着企业的改革发展,认清并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加大员工知识化、专业化进......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探索与实践张爱国2012年第8期 ——文化建设在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李鸿忠书记提出了“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的理念,这为我们加大推进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