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寓关注语言形式于教学内容选择之中
指向提升语用能力的阅读教学
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 郑晔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实践才能让他们习得语言。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语言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必须凭借语言的内容去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形式。也就是说,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读中学习精美的语言、精妙的构思、精致的布局,学习表达运用。【关键词】写作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一直思考着为什么学语文,学语文有何作用?个人认为学习语文便是让学生学习文本精美的语言、精妙的构思、精致的布局,再通过运用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随时随地为自己所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最佳结合体。学语文不仅为了提高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要会运用。随着课标的修订,小学语文教学进入理性阶段,它明确指出: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指文本信息的获得能力,更重要的是指文本如何获得传递信息方式方法的能力。换言之,就是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特色引导学生输入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并将方式方法输出。笔者结合实例加以阐述。
1.品味语言,学习语言素材
任何一篇文章的阅读与思考,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正确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品味是读懂文章最基础的工作,是关键的起步。所谓品味,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语文老师若长期进行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必将会用生动地语言进行表达。
人教版四年级叶老先生的一篇课文《爬山虎的脚》,笔者曾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位老师在教学第三段爬山虎的“脚”时,做到了对文本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从而体会使学生体会到叶老先生精细而又准确的描写,绝不拖泥带水,也不饶舌重复,是如此的素淡、传神,同时在品读语言中,还感受到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我们看看爬山虎到底是怎么爬的(出示段落)“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能找到爬山虎“脚”的动作了吗?
生:触、巴、拉、贴。
师:巴住墙这里的巴的意思就是什么? 生:抓的意思。
师:那为什么作者不写“抓”住墙,而说是“巴”住墙呢? 生沉默不语。
师:那好吧,让我们来做做“抓”和“巴”的动作吧!
老师请一名学生上讲台配合老师一起来体验“抓”和“巴”的动作,一体验学生明白了用“巴”一词更精确。
„„
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传神呢? 生:作者对它观察得很仔细。师:是呀,作者观察甚微,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些列的动作描写,让读者一读就知道爬山虎是怎么爬的了。课后,我们能不能学学叶老先生,仔细观察一株植物,模仿着叶老的表达方法来写一写。
上述片段的教学,显示了教阅读就是为了教写作,课文也就无非是个例子了。2.领悟方法,学习行文技巧
所谓文本的行文特点,从大处而言,是文章在文体归属特点下的独特表达特点,如散文的“形散神聚”,说明文的“理趣并重”,议论文的“逻辑严密”等等。就小处而言,我们可以理解为某一个段落在表达上的独到之处。就儿童阅读而言,我们更应关注微观角度的行文特点,进行语言训练,增强其语感。
笔者在执教《赵州桥》这篇课文的时候,发现第三段里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值得学生学习仿写。并通过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地讲。经过讨论交流后,学生得到一致的答案:赵州桥是既坚固又美观这正是第三段的第一句。这个句子简洁明了地写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既写出了桥的两个特点也使两个不同的特点自然连接,这是过渡句的作用。随后,让学生明白: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过渡句把前后两个意思进行衔接。对于习作刚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谋篇布局的不同表达方法要给予引导并恰当运用。让学生理清文本大致的内容后,对坚固一段再进行细读,并试写过渡句,把坚固的两个原因(一是桥的独特设计;而是桥的作用)连接起来。经过仿写运用,学生对过渡句就有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学生定会将这种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3.探究思路,学习谋篇布局
文本是我们学习作者表达方式的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行文思路,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必将懂得如何作文章。
人教版三上《一次成功的实验》这篇文本在表达结构上有一大特色,就是在结尾处,通过教育家的语言,点到了实验曾多次失败的经历,通过成功与失败的对比描写,说明了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此外,通过教育家实验成功之后激动的神态与动作描写,突出了实验成功的不容易,从侧面烘托出了小女孩的优秀品质。于是,我在执教时,从“成功”与“失败”这组反义词入手,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通过找关键词语体会、探究实验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里主要采用了对比阅读法让学生领会文章的结构,一次成功的实验还安排了描写失败的部分,目的是为了突出这个实验要做成功是多么不容易。学生在比较中,探究到作者的写作思路,领会到比对描写的效应。笔者在最后执教时,还让学生想象之前实验失败的时候,教育家当时的神态、动作,然后仿照课文来写一写。原本这样的想象写话,学生是难以描写的,但是由于阅读教学过程中,把教育家成功后的喜悦神态与动作进行了有效的学习,所以,到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写法来写失败的神情、动作就信手捏来,容易得很。
表达是语文教学之“精髓”,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文本的语言特色,关注作者的行文思路,关注每一篇课文的表达,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言语能力的发展。
第二篇: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太和县赵庙小学 巴静贤
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只是怎样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德育标准。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凭借;它也是观照社会、观照时代、观照人生、观照自我的窗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努力探索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师生教材,和谐共振
和谐是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谐不是静止的和谐,而是运动的和谐。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这里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达到艺术境界就是要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我们追求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德育目标;在一种共振状态下,大幅度地提高德育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际上是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和谐共振过程。
“文以载道,道在其中”。中学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哲理。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意图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接受语文德育的过程。而教师进行教学是从教材开始的,所以正确而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价值经验是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王国维说:“美育,德育与智育之必要。”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巧妙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语言美;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进而体验美,进入审美意境。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涌的结晶,语言不是无情物,作者写得动情,老师又教得动情,学生才会学得动情,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和物休戚与共,爱憎同俦,才能使学生透过字词句语的领悟,深入触摸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例如,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描绘了西湖的胜奇旷阔画面,诗中的山光、水色、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溅发出一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豁达的激情。为此,只要稍加点拔,让学生反复吟诵,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但使他们大饱眼福,获得内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天地是广阔的。在学习《神奇的圣诞包裹》这一课中,我带领学生走进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品味其中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愁绪,去领会诗人渴望家园统一的赤子之情。我让学生从网上通过杨振宁认识《邓稼先》,从文质皆美的人物传记中,从邓稼先一生的事迹中,感受科学家的伟大创造与忘我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在新时期增强国力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我还和学生一起拜访韩愈、走近苏轼,从他们脍炙人口的诗文中,感受诗人们身处逆境而决不退缩的坚强意志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宽阔旷达的胸襟。
有人认为,只有文学作品中才是进行德育的最佳阵地,其实不然,说明文同样具备这样的优势。例如,《赵州桥》渗透着作者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颂之意。教学时,我不是孤立地分析语言现象,而是处处联系这一点,紧紧扣住这一点。我单从作者用词的角度引导学生,赞叹之意也是贯穿全文的。如写赵州桥“非常雄伟”在“雄伟”前加“非常”来修饰,表露出作者的赞叹之情;“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句子中用“完全”对其“合乎科学原理”充分加以肯定,用“巧妙绝伦”极言其巧妙。这些既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对我国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力量的赞叹。
合时适度,因势利导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不是在教学中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知识,也不是情感的随意渲泻,更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首先,要捕捉最佳德育渗透时机。其次,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特别注意这个“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语文教学就有可能变成政治教学,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的性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德育渗透内容上的“度”,施教时要权衡德育渗透时间上的“度”,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既要防止“过”,又要克服“不及”,德育渗透“到位”而不“越位”,这样,恰到好处,有利于避免牵强附会、空洞说教的现象。
如在讲《西门豹治邺》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官绅和巫婆抓起来呢?他有这个权力呀!这样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首先赞扬了这个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接着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经过争论,最后一致认识到:西门豹经过细心的观察,已经发现这里的百姓被巫婆的话骗得很深,只有让百姓亲身感受到巫婆的骗术只是在害老百姓,老百姓的迷信帮助了巫婆.因此漳河边的惩治巫婆和官绅的经过实际是在教育老百姓。联系我们实际生活,只有通过这样科学而有效的方式才能达到破除迷信的目的。课文学到这里学生们已经对西门豹这个人物产生了敬佩之情,同时对封建迷信更是深恶痛绝。这样的教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又如,学习《心愿》这一单元时,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提了三个问题,让他们讨论:首先我问:“你是否想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接着,我又问:“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再问:“如果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你想成为千里马,但是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又该怎么办?”同学们顿时陷入了沉默,接着是一阵交头接耳。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起手,说:“虽然如此,也要面对现实,用自己最佳的状态,积极地学习生活。”他的话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虽然是个别同学的想法,但学生们毕竟对自己的问题有了直接的思考,这些问题能引导他们如何更实际地面对生活。
高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有时容易“出轨”,其实,这也是教师渗透的好时机。一次,学习课文看着课本上的图片,同学们颇感兴趣,因大多数学生并未见过日本武士,纷纷议论,说蟹壳上的图案不像武士,像什么,像什么。这时,有一个声音闯入大家的耳膜——“像——屎。”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学生都看着我,我说:“有谁听说过苏东坡与佛印打坐的故事?”一位学生说:“我知道。”我让他讲一下,于是,大家一起听这个故事:“一次,苏东坡与佛印一起打坐,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像佛。佛印又问东坡,你看我像什么?东坡回答,像狗屎。东坡对此回答很是得意,回去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听后哈哈大笑,说佛印说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你说他像狗屎,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狗屎。”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发出会心的微笑,那位同学红着脸低下了头,而我,则继续讲课。此后,再无学生口不择言。
移情感悟,寓教于练
移情与感悟是美感心理的要素之一。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情感调控的主导者,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移情感悟,对教学内容的移情感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移情感悟;而学生则是情感活动的主体,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移情感悟,对学习内容的移情感悟,对学习活动的移情感悟,对人生美好前景的移情感悟。
胡适先生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教师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美谈、声情并茂的描绘、启发、点拨与暗示以及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和学识,把学生引入理想的意境,不留痕迹地让学生产生移情感悟心理体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如讲劳动者一单元时,两首古诗一首是李白的《秋浦歌》写得荡气回肠,使人如临其境,深深地被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感动了,这里不仅仅是在歌颂劳动者,重要的是作者让劳动升华出一种美。另一首是罗隐的《蜂》,这首诗语句简练,结尾一句令人回味无穷,揭示了劳动人民的高尚的奉献精神。与此同时我想孩子们推荐了《荔枝蜜》一课,抓住作者开始的“不再喜欢蜜蜂”、继之为之“动了情”,以至于后来心灵“不禁一颤”,直至梦里“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等词句进行分析,用作者纯真的情感打动学生,以美好的形象占据学生的心灵,水到渠成地渗透思想教育。
又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充分感悟,体会作者所抒发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感受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感悟人生,我还要求他们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写入随笔本。一次,我看到这样一篇:老师您知道吗?“愚人节的傍晚被一个天大的玩笑染成了红色——香港艺人张国荣跳楼自杀了。我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惋惜。虽然我不是他的影迷,也不崇拜他,但我还是很难过,因为我崇拜生命。曾有人这样说道:‘我经常说,有什么大不了,至少我还活着!’是啊,有什么大不了,至少我还活着!让我们珍惜生命吧!”这位同学的随笔不仅能关注新近发生之事,并且对事情的思考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理性的高度,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语文中有德育,但语文本身并不能代替德育,语文只是渗透了德育。我们语文教师感到自豪的是:语文因其表达的艺术性丰满了德育,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含金量”;也因为表达的艺术性,语文坚持了自身的品格,养成独立的学科性质,而不是德育的附庸。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前途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逐渐完善,成熟,深沉起来,为提高素质尽一份绵薄之力,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构思与传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为关键的是,构思与传达的主体语文教师这“源头”必须“活水”常流,也就是说,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画图!
第三篇: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不是新课题,不少学校也曾有过探索和总结。但问题是这项工作难以持久;难以落实。原因有三:其一,不少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落实是硬任务,升学成绩是硬指标,而德育渗透是软任务、软指标。大多数教师担心寓德育于教学会打乱正常的学科教学,影响学生成绩的提高。其二,有的教师对“十年**”中读语录、贴标签的做法十分反感,一提“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就把它简单地同过去形式主义的那一套挂起钩来,思想上总“热”不起来。其三,不少教师虽有积极性,但往往不知如何具体操作。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程式。现在要在教学内容中发掘德育内容并将之灌输、渗透给学生,他们感到“吃力”,特别是理科和外语学科似乎难度更大。于是自然产生了“等一等”、“看一”的想法。所以,在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我们不仅要解决过河的“桥”或“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观念转变的问题。
英语科在实施“高速度、大容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十分强调英语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外语组教师指导学生翻译一些浅显的爱国主义文章和诗词,排演爱国短剧小品。低年级学生用英语朗诵歌颂民族传统美德的儿歌;高年级学生进行《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的英文写作竞赛和英语演讲比赛。一首首爱国颂歌从学生心田飞出,一篇篇爱国的文章从学生笔下流出,抒发出学生对祖国的炽热情怀。教师们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编成课外阅读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在老师策划的“我做导游”的活动中,学生用英语纷纷介绍黄河、长江、长城,介绍优秀的民族文化,介绍深圳改革开放的成就。学生陈琼芳在日记中写道:“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已经或将要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标志,是我们中学生最引以为自豪的内容。”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他们讲负数时,向学生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讲圆周率时,告诉学生祖冲之的贡献;解二元一次方程,介绍“方程”最早使用的也是中国,在《九章算术》中就已出现;讲几何时,讲国旗的制作与计算,并让学生亲手制作一面国旗。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不仅要重视发掘教材蕴含的教育因素,把德育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要重视寓德育于课外活动之中,寓德育于社会实践之中,寓德育于社区教育之中。不仅要立足于课内的“言德”,还要注重课外的“身教”。总之,要形成德育的氛围,就要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全社会都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
第四篇: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论中专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专语文的教学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作为中专语文老师,在新形势下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呢?本人认为针对中专生应重点在“渗透”上下功夫,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那么“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教学大纲》的要求就“润物细无声”了,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呢?其原因有二:第一、由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语文注重的是文道统一,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象政治课那样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它的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只能让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一点一滴地逐步加深和提高,与语文训练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第二、由实施的对象所决定的。中专教育实施的对象是中专生,他们有自身的特点。中专生是比较特殊的学生阶层,它既不同于一般的中学生,也不同于大学生。现在的初、高中生,他们对语文的认识,除了兴趣之外,还有一种外在的压力——升学。因此,不管怎样,他们对语文知识及其思想内容都要无选择地加以接受;大学生,年龄较大,所受的教育时间也相对较长,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处在这两者之间的中专生,许多是从初中毕业直接进入中专学校的,既不要担心升学与否的问题,也缺乏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语文的认识比较模糊,认为语文是基础课,可学可不学,尤其认为语文中的思想因素意义不大。要使他们接受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基本技能,尤其是接受语文中的德育因素,那就全靠语文教师手中那根“魔杖”了。
那么,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说“听”。每一次在开始讲授新课的时候我都要对本课的作者进行介绍,那么这是一个绝佳的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机。比如我在对《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进行介绍时,是这样说的:“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散文家、文学家、诗人、学者这些咱们就不多说了,有著作为证。那为什么还说他是民主战士呢?”经过这么一问,有些知识掌握比较广泛的学生就七嘴八舌的说开了,通过共同回忆,老师补充,大家明白,朱自清在清贫中、在病痛中能坚持自己的操守,以贫病之躯公开宣布自己拒购带有灵魂收买意味的美援面粉,唱出了生命的最强音,因此被称为民主战士。最后老师做总结性强调,富贵是人所羡慕的,贫贱是人所厌恶的,威武是人所惧怕的,但能不为之所动,这就表现了一个人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从朱自清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真谛。通过这些总结,我看到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坚毅的神色。
还有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在介绍作者时,我从他的生平开始说起,“在他短短四十几个春秋里,身处乱世,饱经忧患,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遭遇妻离子丧、母死兄亡,人生的悲苦,身世的可堪,形成了郁达夫忧郁敏感的性格。国仇家恨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他自觉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去,尽自己的能力作了许多对祖国和人民有益的事情。正因为郁达夫充满爱国热情,爱国成为他毕生的精神支柱,才促使他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才使他在遭遇人生的种种不幸和痛苦时没有倒下。”最后以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所写的诗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结束了作者简介。在我说的过程中,我可以感觉的到同学们的热血沸腾了,我想这热血是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而沸腾的吧。
我还常常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音乐、视频,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比如在讲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时,我找了一些新疆经典的民歌,又找到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的《走进新疆》的视频,通过这些音乐、视频让学生们了解祖国西北边疆的富饶美丽,雄奇壮观的自然风光和牧民幸福美满的新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山河,热爱新生活的情感,这就是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因为我们对祖国的爱最早是从这片哺育我们的土地开始的,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论我们以后走到哪里,都会对故土家园产生刻骨铭心的热爱和依恋。因为“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故乡的土地是可爱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迷人。当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就会情不自禁地把对家乡故土的爱扩展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就会发现自己的祖国无比可爱,是令人赞美、自豪的一片国土。再说“说”。现在的中专生,大都有一种自我推销的欲望,参与意识较浓,总想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针对他们这种心理特征,语文老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看和说的能力,同时又可以让他们在娱乐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实现老师寓德于教的目的,真可谓一举两得。那到底怎么做呢?我尝试着利用一些影视作品。影视片是一种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它通过表现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意境来感染人,使人们在欣赏评论影视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品质教育。作为大众化的影视艺术,它以其直观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吸引着广大青少年。比较庆幸的是笔者的学校每到周四就放一些爱国主义的影片,比如《焦裕禄》、《鸦片战争》、《十月围城》、《建国大业》等,多是比较流行的、反响比较大的爱国题材的影片。看完电影之后,我会利用语文课举行小型的讨论会,先请一位同学把主要的故事情节叙述一遍,然后让大家各抒己见,说一说这部影片哪一点感动你,为什么感动;哪一个片段比较感人,感人在哪里;哪个人物的性格你比较欣赏,欣赏的原因;他(她)和你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你可以从他(她)身上学到什么。从学生们的答案中,老师可以发现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在最后进行点评的时候,可以因势利导,加以纠正。
该说“读”了。我常常推荐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比如《青年文摘》、《读者》、《特别关注》等思想健康向上的,在这些杂志中有有关时事的评论、有关于励志的、有关友情、亲情的„„我也建议学生们常看报纸,让他们养成读报习惯,关心时事要闻、关心国家大事。鉴于男生爱看武打小说,我会推荐他们看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本人认为从这些武侠小说中是可以感受的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内容,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格方面)”、“士可杀不可辱(气节方面)”、“一诺千金,生死以之(诚信问题)”、“路见不平,舍身相助(社会正义)”等等。当然在看小说上面我有时间要求,老师讲课的时候,不能看,否则将受到严惩,可以在语文晚自习的时候看。女生爱看的言情小说,我会推荐她们看一些我看过的作者的作品,比如席绢的、于晴的„„本人认为在好的言情小说中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培养情商,还可以学习作者写作时的表现手法,对人物环境的渲染方式等,有益于提高写作技能、而且可以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当然不管是什么小说,我都会要求他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且我会在语文晚自习的时候和他们讨论这些小说中的情节、内容,问问他们看过之后有什么感想,再顺势加以引导。
最后说“写”。除了课本上要求的写作题目,我会在讲完课的剩余时间,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的写一些内容,比如对报纸上的一些热门新闻的看法,对自己看过的一篇文章(小说)的感想,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老师说„„这些都是写作内容,字数、格式没有严格的限制,只是要求写真话。老师的任务就是抓好写作后的批改工作,在批改中“纸上谈心”。一方面,老师要有耐心、热心和诚心,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形势,以达到共识,另一方面,要多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的文章中,哪怕只有一个闪光点,教师也不要忘记给予表场和鼓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下一次的写作中更加充满热情和信心。
综上所述,中专学生灵魂的塑造,不是某一科、某一课就可以完成的,它要靠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德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不露痕迹,达到随风潜入的境界,这可以说是实现了文道统一的教学目的。实现这个目的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光荣使命。
第五篇: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
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闫 涛 2009年6月26日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
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如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弱拍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品质,开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人享受良好的教育,最终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教育。
一、以情激情
一切成功的教学都离不开情感的支撑,教学与情感犹如生命与阳光。师生之间在进行认知信息传递的同时也传递着情感信息,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调控作用,决定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力投入的多与少。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态度,获得愉快的体验,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
1、直接激趣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利用图片、影像等直观教具,借助生动具体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课时。录像播放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队礼等图片,讲述我国曾经经历的苦难历程和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的精神,引导学生体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隆隆炮火中前进的悲壮激昂的歌词,感染学生引起共鸣。让学生讲讲每周一参加升国旗仪式的心情,产生唱国歌、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
2、音画结合
利用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穿插提问,既能极大的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鲜艳生动活泼的投影片配合音乐激发兴趣。小学生的想象力还不够,采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歌曲的文字、音乐描写和影像描写融为一体,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例如:第二册《谁唱歌》根据歌曲内容自制复合投影片。投影片上描绘的是一副美丽的春光图。老师抽拉图片配合选取好的音乐把学生带到这美丽的场景中。学生根据画面,在老师的提问中说出此曲表现的内容。首先出现美丽春光图,听到了“喳喳”的叫声。老师问:“这是谁?”一组同学答到:“喜鹊”,同学说的同时拉出喜鹊伴着叫声。拉出小鸟问同学它怎样唱歌,同学一起模仿。鸟的经验同学们很容易就模仿出了这几种动物的叫声。有的学生还根据旋律自编了小牛、小羊、小猫、小狗等动物的叫声。利用音画结合进行教学,它不仅使光、声、色、形融为一体,而且能够输出的物体形象信息与文字材料得到密切配合,让学生亲身融于情景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3、表演激趣
用演奏或表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兴趣。音乐课有不同于其它文化科学课的特点。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安安静静地听音乐或是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而是更喜欢用动作来补充。边唱、边跳、边欣赏、边表演,动静互补,相辅相成地。音乐游戏中按节奏编曲,曲调创编接龙,即兴舞蹈等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充分重视了他们的创造性,更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当学生学会读谱知识和歌曲后,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表现。二年级的同学学习了C调各音并掌握了各音的位置,我放手让他们在电教版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很多学生能够准确地把代表各音的小动物贴在正确的位置。有个小女生还自荐到电教版上演奏了一曲《太阳》,下面的小朋友用拍手、拍肩、拍腿、跺脚(强、弱、次强、次弱)为她伴奏,气氛活跃。三年级的学生学会《春天在哪里》,同学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纷纷到台上表现一番,尽管有的同学创编的动作有些欠妥,但我也给予了鼓励,使得不敢表现自己的孩子、胆小内向的孩子得到了鼓励,也加入了创编的队伍。乐器合奏、打击乐伴奏、集体舞组合都是学生们展现自己的方式。一个单元后的活动课,真正地成为了学生发挥创造性成果的舞台。
二、注重新课导入,抓住学生心灵
在每节课的开始是很重要的,开头开的好,学生有兴趣了,对整堂课的授课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顺利进行。导入新课时,教师把设计好的语言用抒情的朗诵、优美的语言、传神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睛传给学生,取得感知以形,晓之以理的效果。
1、谈话导入
在教唱《只要妈妈露笑脸》这课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妈妈,喜欢妈妈的哪些?大部分同学都说喜欢妈妈高兴的时候,很容易的引出了本课的课题。教师的神态和手势、眼神等也是创设情境的好方法。微笑进课堂,态度和蔼可亲,师生心灵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孩子们在比如,我在教唱《我是草原的小牧民》时,我当时穿着蒙古服装在课堂的开始给同学们跳了一段蒙古舞,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
2、故事导入:
用形象的比喻、拟人化的手法,把歌曲的题材、内容表达出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小乌鸦爱妈妈》引入时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在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乌鸦妈妈和小乌鸦,乌鸦妈妈每天很早起床给小乌鸦找吃的虫子,来来回回很辛苦,在乌鸦妈妈的精心养育下,小乌鸦慢慢长大了,但是乌鸦妈妈随着小乌鸦的长大而老了,有一天,乌鸦妈妈病倒了,小乌鸦对妈妈说要照顾妈妈说完飞向了天
空。我反问同学们小乌鸦去干什么去了,接着我就说一起来看看小乌鸦去干什么去了,播放小乌鸦爱妈妈动画歌曲。” 通过这样的导言使学生情不自禁的置身于情境中。
3、游戏导入: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编排有趣的游戏导入新课,这对他们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捉迷藏》一课中,我用布把一个同学的眼给蒙上,让他找其他的同学,大家很有兴趣的参与了这个游戏,游戏约5钟后我就导入歌曲《捉迷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兴致一直保持到下课时,课堂气氛很高。
让学生扮演歌曲中的人物引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例如:在《两只老虎》的教学中,请两位学生戴老虎头饰跟音乐扮演老虎,另外也可以用录像、投影等方法引趣。
三、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具有巨大的“亲和力”。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在学生“亲其师”的前提下才能达到“信其道”。因此我一方面注意师德修养,认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我认真地钻研教材。改变以往以教师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教学高招”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活动,慢慢地给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学习热情。首先,我们要相信孩子不要总担心孩子做不好,只有大胆放手锻炼孩子的能力,不怕做不好,也不多加指责。让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答案。识谱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较多。其次,树立信心。要想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就要树立信心。不同的学生原有的基础不同。我采用“不平等”竞争法(获胜机会均等的方法)。在比赛和游戏中对不同水平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大家只要全力以赴地参与,均有获胜机会。水平低的孩子在简单的问题解决后,再解决下一问题就象上楼梯一样逐渐达到目的。培养信心的同时激发了攻克下一困难的兴趣。学生是带着热情、梦想以及畏惧到学校上学的。学生最担心的是自己能否被老师、同学接受,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必须帮助他们疏导影响学习的情绪。
记得在上《渔光曲》一课时,我领着学生随音乐做海浪的律动,大家手牵着手做得非常投入。突然,教室里发出一个女孩的尖叫声:“老师!他推我!”只见一名男生窘迫地站着等候发落,所有的学生都把目光聚焦在他俩身上,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在等我发话。
是的,我完全可以好好教训他一顿,让全班同学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对于已觉惊惶的男生A来说,这样的摧毁和打击也许是无法修复的创伤。他还会喜欢上音乐课吗?他还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吗?我想到了正在上课的内容《渔光曲》,我难道不能以海一样的胸怀,宽容地对待孩子成长必然会经历的非常时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教育者的责任啊!
我微笑着说:“老师发现A同学今天非常有创意,别人都在演浪花,他却在演海里的鲨鱼追逐小鱼呢!”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同学们都善意地哄笑起来,A同学不好意思地抓抓脑袋,点了点头。小女生有些尴尬,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常态。
音乐继续进行,令我侧目的是,孩子们的表演完全挣脱了原来的模式,有的演划船,有的演潜水,还有的表现海带„„眼前的“海鲜”活起来了,我心里一阵感动,我相信从此孩子们一定会插上现象的翅膀,努力求新求异„„
创造条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师生共同研究,学生心情愉悦的学习气氛也很重要。把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音乐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艺术化打开思路。音乐教育不仅是对于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包括增强审美素质和美育能力,尽力培养自身的高层次审美知觉力和创造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采取多种学生乐于参加,乐于接受的各种形式,让他们更多的体会到创造、参与的乐趣。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达到求真务实,对学生坦诚相待,追求真理、真情、真言。新形势下,党中央要求加强和改进对大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只是时代赋予当代人的任务,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我们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注重人的创造思维的培养,借鉴发达国家成功教育经验和教育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力争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音乐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