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模式
浅论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模式
摘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时间多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的机会也增加了,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获得了主体的自尊与自信。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创新
兴趣引领 阳光体育
21世纪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着手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放眼全球,世界各国也在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引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
一、体育教学改革正向是“阳光体育”全面开启。
近三十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和体制模式的双重转换,给中国城市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社会背景的巨大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不同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物质文化的认同,同时悄然变化着的还有人们深层次的思想理念和处世态度即精神世界的变化,从而致使我国教育急功近利。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健康第一”往往被“升学率第一”所取代,体育教学长期处于可有可无、地位低下的不良处境,而体育教师也得不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现代设施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电脑、汽车、电梯、电视,这些现代化设施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如今青少年每天的运动量只是50年前的一半。一直从事青少年体质研究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把现在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概括为:硬、软、笨。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这些问题表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学校体育蓬勃发展、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已经成为当前一项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刻不容缓。
以上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胡锦涛主席做出重要批示,目前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二、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完成规定动作后,可根据自己的愿望运用自己已获得的知识、技能进行锻炼,或者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等方法,让学生短时间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教学要求。这样既体现了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又弥补了集体练习的不足,使每个学生的技术水平、爱好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活动课堂气氛。例如:在篮球课中,在学生初步掌握运球方法的基础上,我给出了一些有趣的练习方法(运球跑、跨下运球、背后运球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练习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自己进行自由创编,并大胆地演示给同学们看。最后,让学生充分联想我们还可以用运球做什么练习?这样不但能发挥他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激发他们锻炼的兴趣和练习的主动性。
三、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指导者、帮助者的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多鼓励他们参与教学的过程,在内容设计上,让他们有机会去按自己的思路去选择教学内容,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对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们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去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牢固掌握运动技能、技巧。当然这种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恰如其分的引导,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给予学生现成的答案,要真正引导、带领学生分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真正体验整个探究的过程。例如:在障碍跑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分组在规定时间内利用相同的器材,各组设计自己的障碍跑的形式,然后分组进行交流展示,选择出学生最感兴趣的障碍形式作为障碍跑的集体练习形式,由于给了学生充足时间去讨论、设计。所以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体育教学中最主要的体现形式是互动教学。
体育教学中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由于互动的本质属性在于主体性,是共存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所以在互动的过程中,互动双方要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流与行为上的互动。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是特定的,它必须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情境中去实现人际互动。离开了它的特定互动情境,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殊性等于空谈。实现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必需借助于一些特定的符号系统,比如运动技术概念或术语、动作、体势等,以这些为中介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包括动作和形体语言等)两种形式去实现的;
体育知识(包括技术技能等)中的信息、情感、态度、意见等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内容。只有通过这些内容,才能让师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变化,促使师生间的彼此了解、交互作用,从而形成共同的观点和认识,进而达到师生间的人际沟通,最终实现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认知活动、情意活动的协调,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才有所保证,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五、体育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受到对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创新动机,树立成功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每当教师在示范一个新的动作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去模仿动作;有的学生心理也想上去做动作,但不外露;也有学生因怕做不好,表现得很被动,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即使是后一种学生虽然他们好像是要逃避练习,但他们内心也会有一种想做好的想法。例如:学习实心球时,有的学生扔得比较远;有的学生动作比较好;有的学生能够利用腰部力量等;教师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于是学生都能积极投入练习,正是这种意识推动着他们去思考、去创新。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点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创新的力量源泉,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学中重要的手段。因此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应该给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探究、创造和体验,让学生发现问题,再向老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既加强了教与学的互动,又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当学生的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可以把一些技术变成游戏竞赛的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第二篇: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拔尖体育人才孵化培育基地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要求,实施2010年后备人才工程是一项体育后备人才精品工程,是促进全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适应新世纪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切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动员文化教育要 “积极发展高等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开展运动员职业转岗和职业培训工作。鼓励运动员学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内容纳入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文化教育必修课程;结合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培养具有一定体育职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引进专业化、社会化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项目。”
(二)学院是全国首批“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国重点乒乓球单位、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国家游泳队、国家击剑队和国家田径队的训练基地,也是举重、体操、击剑、篮球、田径、游泳、跳水、乒乓球、摔跤、柔道等10个项目的广东省后备人才基地。目前,学院附属学校共承担学院内15个运动队及广州市属船艇、射击、水球、网球、游泳、羽毛球、足球等训练基地的年龄层次从小学一年级起的1300多名运动员的文化课教学任务。
(三)由于运动员训练的特殊性,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兼顾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两方面任务的完成,运动员难以系统化地接受文化课教育,这直接导致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愈来愈大,尽管这些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与有关部委出台了有关运动员退役安置的相关政策,但现行体制下运动员的出路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其直接后果是打击了许多运动员和家长的积极性,大大制约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四)随着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在我国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竞技体育人才,另一方面体育教育人才、体育产业人才与社会体育人才的缺口也非常巨大,这类人才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五)为保持学院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队合一、学训结合、三位一体”的办学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也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以构建“十四年一贯制”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深化课程设置改革。在现有基础上,完成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体育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保证在训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在学科安排中融入职业教育理念,确保在训队员的系统学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为省队、国家队、八一队和行业单位输送高水平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同时,保障大量退训运动员文化教育及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层,最终通过高职教育将不能升入专业运动队从事竞技体育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学生培养成高水平的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从业者,形成融竞技体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打造拔尖体育人才孵化哺育基地,构筑优秀运动员终身教育园区,根源性地解决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后顾之忧,在运动员的培养与转型安置上走出一条有益的探索之路。
(二)围绕项目建设要求,建立一支符合学院办学定位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专任教师总量不足;教学团队建设、带头人的培养;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为聘请外校教师补充我院缺编专业专任教师队伍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
(三)通过本项目建设,建立15个运动队的校内训练基地,并通过制度完善和整合校内资源,使基地能满足运动训练专业、体育产业和体育保健专业全部学生的校内实习,建立校队一体的办学模式,在全国起示范作用。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十四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建设 1.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学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兼顾各运动项目的运动专项训练要求,学院运动队在训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每周安排上课和专项训练时间各20学时,高二年级下学期考虑到学生参加高中学业考试,每周增加8节文化课时,训练课时相应减少8节。详见下表: 表一:九年义务阶段、高
一、高二(上)、高三各年级学时安排
星期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节数
1-4 上午 上课 训练 上课 上课 训练 上课 下午 晚上 5-6 7-8 训练 上课
训练 上课
训练 上课
训练 上课
训练
训练
休息
表二:高二(下)年级学期学时安排
星期
周一 周二
节数
1-4 上午 上课 训练 下午 晚上 5-6 7-8 训练 上课
训练 上课
周三 上课 训练 上课
周四 上课 训练 上课
周五 上课 上课
周六 上课 上课 上课
周日
休息
2.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安排
基础教育阶段每学期教学周数安排为22周,考虑到运动队外出比赛的情况,每学期安排两周为机动教学周,两周为复习考试周,其它18周为正常教学周。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
计划学时 各学期授课周数与周学时数 其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上学下学上学下学上学下学上学下学上学下学上学下学上学下课程名称 理论 实践
总学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818时
教学 教学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1746 1746 7 6 6 5 5 5 5 6 5 6 6 5 5 语文
1674 1674 6 6 6 5 5 5 5 5 6 6 6 5 5 数学
1116 1116 1 2 2 4 4 5 5 4 4 4 4 4 4 英语
文化1 1 1 1 1 1 1 1 1 1 1
思想品德 216 216
基础
216 36 18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美术
18 90 1 1 1 1 1 1
音乐
216 216 2 政治 144 120 24
物理
60 12
化学
36 36
计算机
828
828 3 3 3 3 3 3 3 3 自习20 20 20 20 20 20 20 合计
专项竞赛与训6480 360 61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训练 练
运动员与 18
反兴奋剂 运动员体
能训练基18 12 6 职业础
技能 运动伤病
预防与康18 10 8 复
励志教育
36
与礼仪
12978 5674 7304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总计
注:★号表示该课程在空格学期将利用自习时间以讲座形式开设一至两次。20 20 20 19 2 19 3 2020 ★20 20
★
40 40 40
40(2)五年一贯制高中高职连读前三年高中阶段各门课程课置与教学进度安排
计划学时 各学期授课周数与周学时数 其中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称 课型
总学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学分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时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468 468 0 4 4 4 4 语文 ★ 20 468 468 0 4 4 4 4 数学 ★ 20 432 432 0 4 4 3 3 英语 ★ 20 288 288 0 2 2 3 3 政治 ★ 10 162 162 0 2 2 2 3 物理 ☆ 4 90 90 0 3 化学 ☆ 4 54 54 0 2 生物 ★ 2 54 54 0
地理 ☆ 2 36 36 0
0 2 历史 ☆ 2 54 36 0 1 1
计算机 ★ 2 18
职业生涯规划 ★ 1
2124 2088 17 20 20 28 合计
▲ 40 3 2016 180
2016
高三年级
上学期 下学期 18周 18周 5 5 5 5 5 5 3 3 1 20 20 20
评价方式
考试 考查√
√ √ √ √ √ √ √ √
√
√
√ √ 练 竞赛与训练
修 每人选满3分
2088 2016
为必修课程 ☆课程可选择其中两门为必修
▲为综合活动课
(3)五年一贯制高中高职连读后两年高职阶段课程体系衔接设置 ①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
教学活动周次
学学年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单独设置课内
实实20 教
训习学 复习考试 复习考试 复习考试 上第学一期 学下年 学期 上第学二期 学下年 学期
18周课内教学与实训 18
18周课内教学与实训 18
18周课内教学与实训 18
专业实习、顶岗实习(12周)毕业设计(4周)毕业环节(2周)
②高职阶段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程
各学期授课周数与周学时数 按学期四学年 五学年 分配
课程类核心学序号 课程名称 上学上学别 课程 分 总学理论实践下学期 下学期 考 考
期 期
时 教学 教学
17周 13周 10周 试 查 4
√
思修与法律基础 ﹡ 3 54 45 9 2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2 4 职3 18 18
√
形势与政策 每学期6学时 业4 4
√ 实用英语
﹡ 4 72 60 12 素5 36 26 10
√
应用写作 质6
√ 计算机基础与信息处理 ﹡ 9 162 60 102 5 与毕业实7 18 10 8 2
√ 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必能习、顶8 18 6 12
√ 职业社会能力
修力岗实9 18 12 6 2
√ 廉洁修身
课 课习、毕10 就业指导
12 6
√
业设计 450 281 169
小计 36 32 4
√
职11 体育概论
√
业12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 ★ 4 72 60 12 36 32 4
√
基13 体育管理 36 30 6 2
√
础14 运动心理
能15 运动训练与管理 ★ 2 36 32 4
计划学时 力16 田径基础 180 12 168
课 17 游泳(含救生员考证)72 10 62
小计 432 176 256 主项理论与实践(篮、羽、网、乒任选一)
★ 180 16 164 4 19 辅项理论与实践(篮、羽、4 72 6 66 职网、乒任选一)
业20 竞赛组织与体育场地管理 ★ 3 54 38 16 技21 体能训练方法 ★ 3 54 34 20
能22 运动营养
16 2 课 23 体育指导员考证
12 24 24 毕业设计
4W 25 专业及顶岗实习216 216
12W 小计
702 122 350
公共选修(每人选满4学分,每学期2学分)72 36 36 2 27 儿童心理学
30 6 28 体育法律法规
14 4
选修课 30 专业选修(每跆拳道 18 2 34
4 14
人选满4学体育游戏
轮滑运动36 2 34
分)
体育舞蹈
2 34
推拿与按摩
16 20
武术 34 2 34 小计 376 108 216
合计总学分和总学时
1960 687 991
说明:
1、*为职业核心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
(二)基础教育阶段职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和明确的大纲,必然使有关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从而流于形式,达不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由于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所做的创新与改革,有些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或已有的教材大纲不适合运动员的实际,在本项目建设阶段将组织相关专家与教学人员编写相关实训教材用于教学,并根据使用的情况进行不断改进。1.基础教育阶段职业课程的设置 加强职业素质培养课程的研究,在确保学院在训运动员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任务的前提下,开发一批有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职业课程,以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学习的范围。如根据运动员训练及未来就业的实际情况,增设运动员体能训练基础知识、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励志教育与礼仪、职业生涯规划四门必修课;同时根据目前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增设《运动员与反兴奋剂》知识讲座。具体安排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与《五年一贯制高中高职连读前三年高中阶段各门课程课置与教学进度安排表》
2.增设职业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
√
√
√
√
√
√
√
√
评定 校企共评
√
√
√
√
√
√
√
√
√
运动员体能训练基础知识
本课程主要包括体能训练的原则、不同项群体能训练的内容、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灵敏素质训练。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结合运动训练实际,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运动创伤的致伤因素、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创伤的特点、运动创作的预防、运动创伤常用的治疗方法、运动创伤的康复训练等。励志教育与礼仪
内容包括两个主题:一是励志教育,二是礼仪教育。主要内容有: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及体育礼仪等。
(4)职业生涯规划
旨在对学生进行 职业生涯教育 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竞技体育的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5)运动与反兴奋剂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讲座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国际奥委会和我国有关禁用兴奋剂的规定;二反兴奋剂知识;三是常用兴奋剂及检测。3.教材的编写
根据以上课程设置,由学院教务处组织,训练处、附属学校、体育运动系、公共基础部、运动康复与保健系、医务所及体科所等相关部门(单位)专业人员共同进行教材编写与师资安排。
具体安排见附表:
附表: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素质培养课程教材编写安排 时间 主要任务 负责 2011 组织专家对开设课程进行论证,并组织相关人员编订教材。教务处及相关部门
根据建设方案的要求在不同年级分阶段逐步开设相关职业素2012 附属学校
质培养课程。2013 对课程效果进行总结论证,并做适当的调整
教务处、附属学校
(三)建立配套教学管理制度及相应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根据运动队训练比赛的特点,在本项目建设阶段将对现有的十四年一贯制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建立一整套与项目建设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具体措施为:
1.实行小班教学和文化课老师跟队制度。根据运动队训练比赛频繁,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及五年一贯制高中阶段开班时,缩小班额,每个教学班注册人数不多于30人,实行小班教学。同时,根据校内运动队的队员人数,实行文化课教师定期下队制度。2.在运动队出队比赛期间,选派文化课老师随队,为比赛队员进行补习,并结合学院 远程教育课程,建设基础教育远程教育平台,通过以上手段减少因运动员因外出比赛而造成的文化课学习缺口,保证各项学习内容的系统性。3.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建立起校队联动的学生考勤与学业、训练竞赛成绩查询平台,实现校、队对学生的联合管理。4.建设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从学生一进入学校就为学生建立起融文化学习、训练比赛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从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训练成绩、身体状况、职业基本能力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定。其具体评价时间、程序与方式如下: ①评价时段
入学评价:每个学生入读小学、中学、高中第一学期前一个月或转学后一个月,对学生进行一次整体评价。
学期评价:每一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本学期阶段评价。学年评价:每一学年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本学年的总结评价。
毕业评价:每位学生毕业时,对学生进行小学、中学、高中全面性总结评价。②评价程序
学生自评→班级小组评价→职业老师评价→班主任评价→核计、总结→反馈各方评价成绩 ③评价方式
采取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方式,根据各学业阶段评价侧重点不同,量化各评价要素,以分数形式表现评价成绩。同时也要求各评价主体主观评价学生,以文字表达形式反映学生突出表现或不足。
5.改进现有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贯彻“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一体”等高职教育理念,完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年级及运动队学生的特点,采用专题讲座、选修、综合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将教学范围从教室扩大到运动训练场馆及社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6.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生运动专项训练和比赛成绩)考核方式和办法认定的研究,根据课程的功能和特点,明确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制定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标准,使各职业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的落实情况得到有效评价和监督。
(五)师资队伍建设
1、学院所属附属学校现有教师40人,按照现在的学生人数,如实行小班制教学,并开设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则师资力量比较紧张。计划在三年内引进专职教师10名,并通过健全制度,为聘请外校教师兼职创造条件,从而达到本项目建设所需的师资数量。
2、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外出参加进修和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高职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教师的优势,开展高职教师与附属学校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由高职教师和附属学校教师混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进一步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的同时将职业教育融入其中。
3、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制度的建立,利用相关的奖励机制,使目前学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所有符合高校教师资格的教练员,通过培训都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成为双师型教师。即可以承担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关职业课程教学,又可对在训练基地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指导的双师型教学人才,实现学训一体化。
四、建设预期效果
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十四年一贯制”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是对已往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项目完成后将建立起从小学到高职教育的一整套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系统,从运动员一进入运动队起,就贯穿职业教育课程,以达到提高运动员全面素质的目的,最终实现运动员基础教育到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达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为广州市乃至全国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成为全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创新、机制健全的办学典范。另一方面,通过训练基地建设又可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实训平台,使学生了解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规律,熟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并能学以致用,为他们最终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帮助。(一)准备阶段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主要任务是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各工作机构,制定符合实际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及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编写教材,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教材培训,准备好学校课程资料并完成对学院所属的附属学校基础教学设施的完善。(二)实施阶段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各年级分进入新课程学习,与此同时分学期对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促进十四年一贯制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三)全面总结阶段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对项目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为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积累经验。初步建立起从小学到高职教育的一整套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系统,从运动员一进入运动队起,就贯穿职业教育课程,以达到增强运动员文化基础和就业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目的,最终实现运动员基础教育到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成为全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办学模式的典型。同时,通过建设和完善, 使训练基地能满足所有在校高职学生的校内实习,大大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开创学校教学工作新局面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五届教学工作会议是在全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切实将高等教育工作重点转到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形势下召开的,是在我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教学工作会议。下面,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教学工作报告,请同志们审议。一、三年来我校教学工作的回顾
三年来,学校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抓住时机,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2006年初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学校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广大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兢兢业业,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促进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2007年12月,学校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是对我校教学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标志着学校教学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进一步明确学校定位,理清办学思路,凝练办学特色 通过迎评促建,学校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牢固地树立了以“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以及“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人才是发展关键”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佛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推动学校与政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大胆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发展与佛山现代化建设的互动共进,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立足佛山,服务地方,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得到了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认可。
(二)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学校办学的基础条件和校容校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2007年学校争取到市政府1000万元拨款及政府贴息贷款4127万元,启动了实验设备、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双语教学和校园环境改造等十大建设项目,20072009年四项教学经费逐年增长,较好地满足了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需要。2008年,学校切实贯彻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指导方针,在认真分析、研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提出了本科教学工作总体整改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找准差距、明确整改责任和任务,分解指标,专项推进,层层落实,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学校实验室总面积达到34707平方米,生均面积2.7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869万元,学生总座位数18455个,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座位数分别达到1052个和12096个,基础教学使用的计算机近千台,图书馆藏书154.65万册,期刊2669种,中外文报纸170种,电子图书15.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2个,覆盖了中文全文学术期刊9000多种,外文全文学术期刊7000多种,体育场地和器材有了较大改善。
(三)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
为巩固和完善“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成人成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就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2007年学校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以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进一步明确了各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通过优化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构,调整必修课、限选科和任选课的比例,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使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007年提出了在部分专业率先开设创业创新教育试点设想。经过调查研究和周密安排,2009年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两个专业开始了“创业创新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创业创新班”得到了2009级本科新生的积极响应,报名踊跃,引起了社会较大的反响和关注,对我校今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年来,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保持和发展传统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社会急需的新专业。至2009年我校共有45个本科专业,目前,我校本科专业已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已基本构建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了一批与重点学科相匹配、在行业或地区有一定影响的优势与特色专业,提升了办学的竞争力。
学校一直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和管理,推行专业负责人制度,结合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明确责任和权利。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专业发展方向的规划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评估和整改,2008年学校对已有的44个本科专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评估,通过评估,进一步明确了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2008年,我校动物医学专业荣获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立项,这是我校专业建设的一大突破,为我校专业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五)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研水平逐步提高近年来,我校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和研究,获得的教研课题立项数和层次有明显提高,成效显著。20072009年,邹采荣校长主持的《准确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王林教授主持的《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等10个项目获得省级教改项目的立项资助,20个项目获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在近两次校级教研课题立项评审中,共有228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其中重大项目23项,重点项目68项,一般项目125项,另有39门课程获校级双语教学立项。在教材建设方面,学校共获得了国家级“十一五”教材规划课题立项4个。全校教师发表教研论文283篇,教师主编和参编教材135部,其中获国家级精品教材一部,资助教师出版教材20部,共计7.5万元。教学法研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教学公开课活动对我校教师探索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完善,效果明显
为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在长期的实践教学基础上,学校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通过实验课、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培养方式完善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计划内实验与课外开放实验共同推进、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相互补充,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置比例,鼓励模块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促进了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不断加强实习与实训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丰富,管理规范,基地完备。近年来,学校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建设经费,大力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同时,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取得到了较好成绩。目前,学校共建立了189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通过进一步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鼓励学生从事科研和创新活动,近三年共立项395项,投入经费23万元,参与学生人数达3000多人,并在全国和省内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七)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更趋规范
2007年以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认真研究“扩招”形势下的教学工作,不断规范教学管理,加大教学评估和检查的力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草案)》、《关于制(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意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籍管理规定》以及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共40多个。完善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督导、干部教师听课、教学检查、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以及课程评估和专业评估等一系列制度,促进了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年来,学校教学督导小组共听课2950节,学校各级领导共听课4986节。2009年5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广东省评估专家的评估。
(八)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为适应我校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20072009年,学校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5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硕士学位35人;晋升教授32人,副教授80人,讲师99人,先后派出22名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或攻读学位。
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于2009年9月召开了教风学风建设研讨会,开展了“教风学风建设月”活动,发起了“营造优良教风从我做起”的倡议,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努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刻苦磨练教书育人本领,热心关爱学生茁壮成长。活动期间,分别开展了师德建设大讨论、教学秩序大检查、教风建设学生问卷调查、第二届“我心中的名师”学生征文、教学公开课、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基于BB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大赛和教学先进集体评选等活动。通过开展教风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践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努力建设一支理念先进、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0072009年,我校教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国家和省三八红旗手2人次、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南粤优秀教学工作者2人、佛山市优秀教师3人、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及先进教育工作者16人、学校三育人优秀奖80人、校级优秀青年教师5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员33人。2009年动物医学系等七个教学单位被评为20072009学教学先进集体,6位教师分别获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164人次获20072009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
(九)形成了一批优秀教学成果,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学建设与改革取得了可喜成果:近三年,学校获得了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门省级精品课程,4部教材获“十一五”国家级、部委级教材规划选题,建有6个校级名牌专业,18门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我校在广东省第六届教学成果评选中取得良好成绩,其中一项成果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提名申报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第九届和第十届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评出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26项。
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2007年以来,我校共有266名学生考取研究生,每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均获全省高校先进单位,学生在各类科技文化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78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1个,二等奖34个,三等奖38个,省级特等奖1个,一等奖18个,二等奖53个,三等奖80个,优胜奖20个,优秀组织奖5个。在有全国多所名牌大学参与竞争的“计算机仿真大赛”中,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参赛队伍两次连获得一等奖,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该学院邓炳铖等同学在香港举行的“华硕AOCC2008全球超频大赛”中获得冠军。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能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有创业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高的各类应用型毕业生,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十)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明显提高 三年来,学校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生源质量逐年提高。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普通全日制在校生由2007年的10511人上升到2009年的13282人,增长达26.4%,在实现连续七年不降分录取的基础上,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提升,为我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校坚持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互补的高等教育体系。近三年来,我校的成人教育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在校生达7631人,其中本科生2413人,专科生5218人。
此外,我校的体育工作、推普工作、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以上成绩是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凝聚着广大教师辛勤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全体教师、教辅人员和机关行政以及后勤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在总结三年来可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教学工作上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一)教学资源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与学校进一步发展、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不相适应,反映在学生宿舍紧缺,教学设备陈旧,实验室面积不足,实习实训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多校区办学管理成本较高等等。
(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深化
目前,我校本科专业共有45个,涵盖9大学科门类,但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仍有较大距离,产学研合作力度仍需加大,专业特色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专业规模效益较低,少数专业在招生和学生就业上面临一些困难。
(三)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
教师在敬业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还需加强,教育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手段等仍需创新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等仍然是我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我校推进教学工作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对吸引优秀人才、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今后的教学工作改革思路与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以新校园的建设为契机,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地开展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建设,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思路
1.针对佛山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现有专业的特色和优势,采取“新建、优化、加强和淘汰”的措施,加快学科专业的调整和优化,重点发展理工科专业,着力建设与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夯实基础,加强应用,突出特色,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2.结合2010年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和实施,进一步完善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以“成人成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就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创业创新班”、“产业特色班”、“订单式”培养、“校企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设置主辅修专业等多样化、多途径、多形式和多平台的体系构建,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强化学生跨文化交流和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大与国外院校人才培养的合作力度,不断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
3.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和共享平台建设,优化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建设一批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勇于改革创新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学校公共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估体系。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由教学决策系统、教学组织管理系统、教学运行系统、教学监督与反馈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三)建设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引领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通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建立一整套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体系。2.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平台的课程体系,国家、省、校、院四级精品课程体系,跨学科课程群,基于校园网的课程中心和教材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
3.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建立机械、电子、生物和医学等实训中心,建设200个左右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10个左右涵盖基础和专业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为理、工、农、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4.建立青年教师学术与教学成长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学考评与分流制度和教学名师培育等制度,完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长效机制。
5.形成稳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过程监控体系(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与督导),教学管理目标考核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体系等。
6.在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力争用58年的时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特色专业建设点23个,精品课程12门,精品教材23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8项,特色专业建设点46个,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示范专业12个,精品课程68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4个,大学生创新性实践基地35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省级教学名师34名。
(四)建设计划与措施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结合, 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实践,提出以下八大建设计划和措施。
1.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计划
采取“新建、优化、加强和淘汰”的措施,需求牵引,注重应用,凸显特色,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多学科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体系。为了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更好地与佛山“3+9”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两转型,一再造”任务相衔接,学校将新建和改造一批专业,以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我校提出的“理工为主,综合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以电子信息技术为重点,建设电子信息学院,以工业设计为重点,建设设计艺术学院。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
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需求的特点,2010年全面推进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构建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格局。例如:“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
3.课程体系优化计划
为实现我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力求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科学分析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多种课程模块,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中心”和“课程数字化平台”,实现全方位、网络化、信息化、开放式课程管理;通过建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加强课程资源的应用与管理;通过资助出版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的优秀教材,进一步提高我校教材建设水平。
4.实践教学改革计划
建立学校实训中心,采用“定时开放”、“预约开放”、“阶段开放”等形式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拓展校外实习空间,与各企事业单位,建立顶岗实习基地和一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锻炼机会。
5.教学方法改革计划
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缩小“学”与“用”之间的距离。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改革考核与评估办法。
6.创业创新能力拓展计划
为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活动,通过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方面设立创新学分,激励学生发表论文、获取专利、参与竞赛和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7.教学团队培育计划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分层次建设一批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教学水平高、爱岗敬业的教学团队,在开展教学研究、改革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学校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8.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计划
进一步完善促强扶优机制、量化考核机制、成果激励机制、教授、名师从教机制和院系考评机制,完善思想保障体系、领导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和经费保障体系,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同志们,今后几年是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加快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全校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使命和职责,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积极投入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中,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更新理念 创新模式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更新观念 立足生本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合水一中 李向红
2015年7月21日至2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体局和华池县教育局精心组织的“庆阳市华池·合水第二届教务主任合作论坛”。与县局领导,各级学校的教务主任以及华池县的同仁们一道,通过“现代教育模式和教研方向探索”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论坛交流活动,了解分析了当前的教育教学情况,交流探讨了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和参加教育论坛,感触颇深,思想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围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对本次活动的收获,总结汇报如下:
一.感受与认识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需求,更是我们提高自身教育能力,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的教师仍在用昨天教师教授他们的方法来教育今天的学生去面对未来的社会,这是教育的现状,更是教育的悲哀。我们应该努力呈现这样一幅场景,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苦口婆心地反复说教,而是要俯下身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引导指点学生,变成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乖巧地坐在板凳上,被动地听,被动地记,被动接受知识填塞,而是主动地发现问题,主动地寻求答案,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在展示中自信。为了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构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高效课堂,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之所以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如此重要而紧迫,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完成知识传递,技能形成的主战场,更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育改革的核心目的便是优化和改善课堂教学。二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既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渴望。学习的结果重要,但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和策略更重要。因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授之以渔”。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转变思想,增强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创新培养模式改革中提出了“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国家将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到如此高的位置,足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如何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们当下应当集中力量、集中智慧,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二.收获与思考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思想和教学中根深蒂固,如何让我们的教师自觉地更新教育理念,心甘情愿地参与到课改中来,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并能在课改中感悟到教育的本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教与学、师与生这两对关系。当前,尤其要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它实现了问题前置和自学前置。学生被老师讲会和自己学会是有区别的。同时,以学定教确保了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能体现人本思想。
二是要遵循规律,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遵循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育成长规律,尤其是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按照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落实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坚持直观性、系统性、巩固性、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广大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个性化探索和创造,形成一种基于实际、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局面,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和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意志等全面发展,回归教学本质。
三是要研究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在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仍然存在。课堂效率不高导致课时增加,导致学习时间延长,导致学生学习疲劳,导致学习效率越低下,形成恶性循环,成为阻碍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将认真研究并大力打造高效课堂,要用最优化的教学手段,最有效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人人学有所获。
三.打算与举措
近年来我县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优质生源外流,高中招生比例增加,生源质量差,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愿意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种现状,我校自2011年开始引入“生本”教育理念。该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其基本教学流程为:(1)布置前置作业;(2)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3)学生展示结果;(4)老师评价,激励,超越,总结。我个人认为“生本”教育理念就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非常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五年来的不断探索,尝试到全员参与,全面实施,事实也证明该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积极意义,课堂活了,学生动了,老师真正成了教学的策划者,引导者,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为了深入践行“生本”教育理念,进一步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集体备课、结对帮扶、导教师范、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故步自封,对课堂教学组织的学习与研究不足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的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引导大家关注开放性与生成性。部分老师在日常备课中,习惯于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封闭性的东西予以重视,而对教育对象,课堂活动预设等开放生成性的内容关注不足。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引导教师在生本模式上不断尝试,积极完善。学习任何理论,都必须经过理论的本土化。理论的本土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简单的移植,把外来的理论直接应用在本土社会。第二层含义是指因为本土社会的特殊性而对外来理论作出补充、修订和否定,甚至结合当地社会具有的独特性,从而引发新的理论建构。很明显第二种理解更为合理,也更为重要,教育理论,不可避免的带有条件性,搬到另一个环境,如果相关条件一旦改变,原有理论必然需要有所修订。通过修订,理论才能变得更全面,对本地的实践也才更具有指导性。所以我们必须在深刻领会“生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把它与我校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个性化的借鉴吸收,完善提高。
第五,要树立导向,培植教学改革先进典型。要树立以生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导向,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本着转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这一基本要求,培植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着力打造一支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的先进经验,通过典型示范和带动引领,全面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步伐。
第六,要深化民主科学管理,坚持依法治校。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没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构建学校科学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的新举措。一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二要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三要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两天短暂的学习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才刚刚开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又意义重大的工程,需要也值得我们付出持续的努力。我相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我校、我县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将迎来可喜的变化,愿合水一中越办越好,合水教育越办越好!
第五篇:创新闭环教学模式引领课堂教学改革
创新闭环教学模式引领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亘古不变的课题。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的做法不能说是完美的,但却是最简洁、最实在、最接地气的。学校以课题《构建“闭环教学模式”,提升普通校课堂教学实效》为统领,研究问题,实践探索,反复提炼总结,最终构建了一个以学生生成性目标为引领的闭环教学模式,为课堂带来了崭新气象,为校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充满收获的研究之旅
一次继往开来的研讨会 成果来自思考,思考产自疑问。学校以“我思我在,我在我行”为口号,思行结合,鼓励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大胆进行教学创新,致力于使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在2012至2013年第二学期的一次教科研会议上,学校教师热烈讨论,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展示自己近年来在科研方面的成果。如关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浅谈初中学生青春期教育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习过程的《关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提高课题教学有效性》,关注分层预习的《高中数学分层预习的实践与反思》等。
学校教科研主任吴幼梅总结了教学现状。新课程改革之后,学校教师的育人理念和教学理念有了极大的转变,大部分教师开始从自己的课堂寻找原因,找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但在尝试改变的过程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受到惯性思维和习惯性做法的束缚,感觉提高课堂效率无从入手,缺少方法;部分教师备课、上课跟着感觉走,缺乏理性思考,教学思路很容易被普通校学生的思维水平桎梏,陷入“低效率”应付的恶性循环中。通过课堂观察发现,低效课堂的共性表现有五点。第一,教学目标宏大综合,不精准,45分钟无法实现;第二,教学目标空泛模糊,不能操作,不能检测;第三,实施途径不当,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效果差;第四,缺乏检测和检查,后续补救手段乏力;第五,教学设计(教案)中,知识内容的书写居多,而活动、方法、手段的描述少。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模式,这引发了学校所有教师的思索。此时,段富刚老师和吴幼梅老师的目标引领下的闭环教学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闭环教学模式”揭秘 如何让教师在日常备课和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有目的地、综合性地思考教学目标、教学途径、教学检测这些影响课堂实效的重要因素?如何给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一个确定的抓手,推动教师在日常备课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精细化的管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段富刚老师和吴幼梅老师从2012年开始,在学校支持下,尝试借鉴企业质量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将“闭环管理”的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中,打造“闭环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企业“闭环管理”中提出的“PDCA”循环,被证明可以构建一种目标清晰明确、“环环相套”的任务达成模式和“环环相扣”的任务保障机制。“PDCA”的含义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完整的PDCA循环有助于推动每一个任务的达成。
学校将这一概念引入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如下理解和行动:P(Plan)计划――教师精准定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拆分为若干教学子目标;D(Do)执行――根据每个教学子目标的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途径(小组合作学习、网上网下学习相结合等),拟定不同的学习任务;C(Check)检查――每个学习任务达成后,要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检测,掌握学生学习情况;A(Act)行动――根据检测反馈,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补救。按照这一循环不断演练,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步骤、环节:出示目标明确方向――选择途径分层达标――及时反馈了解学情――补救跟进巩固落实,最终形成一种模式。
经过学校教师们共同探讨,深思熟虑,这一设想会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企业质量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有共同点吗?企业管理理论可以引入到教学管理中来吗?经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进行研究后,教师们形成了对企业“闭环管理”和“教学模式”的科学认识,同时对闭环管理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课题研究的第一个假设:“闭环管理”思想,适用于教学质量管理,可以借助“闭环管理”中的“PDCA”循环,形成“闭环教学模式”。其二,这一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能推广到所有学科吗?学校课题组通过先期尝试,使用“闭环教学”理念,建立“闭环教学”模型,通过跟踪听课、对比成果、访谈等手段,获得研究数据,形成了第二个假设:这一教学模式具有指向性、稳定性、操作性等特点,教师在实验和践行这种教学模式过程中,可以从行动模仿开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应用,逐步加深对教学模式背后的教学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加强自身课堂教学行为的管理,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标。
从独善其身到“普度众生” 如何让学校任课教师接受这一观念呢?课题组本着自愿不强求的原则,吸纳所有有科研态度、有实干精神的教师参加,为每一位教师搭建科研平台。在推广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能者先行,有心得有成果的教师可以做示范课,帮助其他老师,从而“普度众生”。
从学校课题组例会内容的变迁可以看出教师观念的转变。2013年9月课题获得区级立项后,课题组立刻举行了第一次例会。这次例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向教师介绍“目标引领下的闭环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要教师熟记各个环节,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这一模式的核心理念。两个月后,在2013年11月的课题组例会上,已经有教师能够熟练使用这一模式了,课题组以崔秀双老师、庞立辉老师的展示课为蓝本,从“闭环教学模式”视角出发,做课后交流。在会上,课题组提出,在前面实践的基础上,教师下一步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精细化的管理,最终实现教学实效的提升。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闭环模式”渐渐在学校的课堂上成为常态,课题组完成课堂观察量表56份,完成录制闭环教学实践课26节,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11份。2014年6月,历经一学年努力之后,课题组成员自信地喊出宣言:“闭环模式”并不是什么新的模式,而是本该如此!各位教师在各自的实践中也总结出了独到的经验,形成了三大基本策略:教学目标设置和课堂呈现的基本策略、“有效教学途径选择”的基本策略以及关于“检测环节”的基本策略。
创新源细微,成效于完美
教师仔细研究目标引领下的闭环教学模式,总结出了三个关键词,即目标、途径和检测。总课题注重理念、模式,子课题的推进强调实用、细节。每位教师都可以针对具体内容有自己的思考,然后聚沙成塔,从而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在教学中,教师们总结形成了以下教学目标设置和课堂呈现的基本策略: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与学生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相勾连,与能力技能相衔接;选择具体、明确、可检查的动词描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情况,将教学目标拆分为小目标,从而生成由低至高的教学环节;教学目标以文字形式呈现;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总体示标”或“分阶段示标”等。
课题组的教师们在选择教学途径时非常用心、谨慎,还提炼出了“有效教学途径选择”的基本策略,包括:事实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学习;师生双向互动多,生生互动多,教师单向输出少;学生探究时间增多,教师串讲时间减少等等。
在“闭环模式”的“检测环节”,学校课题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以下基本策略:及时检测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程度,诊断教学,从而矫正教学和帮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知识难易程度、学生掌握情况设计分环节检查还是整体检测;检查形式(口头、笔头、习题、辨析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充分利用好检测结果,使之成为下阶段教学的重要依据。
建立有持续性的模式
根据研究计划,课题即将进入总结阶段,“目标引领下的闭环教学模式”基本成型成熟,各位教师对此已能熟练运用,且发展出了多样而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效果初步显现。学校课题负责人之一吴幼梅老师用三句话总结课题研究的心得:第一,模式是一种思考方式;第二,生成性目标是灵魂;第三,课堂观察量表是保障。
模式是一种思考方式 经过各学科教师的不断实践和反思之后,逐渐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教育大家都选择了借助“模式”去助推教学改革。模式是一种思考方式,模式是一个推手,在绝大部分老师的理念和想法都没有成形的时候,借助模式的程序性和固定性,可以有效地带动老师们去思考和尝试。教师在闭环教学模式中探索的,不是固定的方法和框框,恰恰相反,模式给了教师成长的一个角度、一种备课的思路、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推动教师们为了催生有效学习,推动学生成长而不断尝试新方法,补充新知识,获得新认识。
生成性目标是灵魂 宋微老师曾经写下如下感悟:“我所理解的目标引领下的闭环教学中两个最重要的词是‘目标’和‘闭环’。目标引领是手段,闭环是检测。而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都动起来,且都有方向地、有目的地、有效果地动起来。使课堂从以考试为主体或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老师成为引领学生的指路人。”单纯的教师讲解,解决的是其自己的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用文字呈现教学目标是引起学生对未知学习兴趣的最好的开端。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课题组不以大纲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建立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关注的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活动的实际进展提出的相应的目标。生成性目标更关注的是过程。它反映的是学生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先前经验和活动过程,对学生进行了解,形成灵活的、适应学生兴趣和当前发展的目标。在学校课题组设计的“目标引领下闭环教学模式”教案中有“学情分析”这一模块,要求教师将其细化为学生已有经验、学习中可能的困难和障碍、学生所需要的帮助、学生在本节课中可能达到的水平等项目,这一要求更注重内容自身对于学生是否具有内在价值而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
课堂观察量表是保障 课堂观察量表是听课本的升级版本,要求课题组的成员有明确的课堂观察任务,每周至少要听一次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记录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还要求老师记录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听课的教师课后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并记录任课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写好课堂观察记录,做好课后分析。
学校的课堂观察量表按照“PDCA”循环模式进行设计,分为课上观察和课后交流两部分。课上观察又分为三块内容,一是教学目标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二是达成目标的方法和学生反应,三是检测手段和学生参与情况。在课后交流中,教师会沟通预想预设和观察心得。这种量表的形式是将听课的内容细化,实际上是为教师听课设定了一个目标,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理解闭环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了解不同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反应。
学校与北京四中、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于2012年联合成立了北京四中教育集团。集团致力于落实国家与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校校精彩、人人成功”的教育追求,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树立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发展理念,探索创建新型办学经验,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进行的“目标引领下的闭环教学模式”与网络结合的探索,将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互联网思维,形成了“目标引领下的‘云’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获得了集团成员的大力肯定和支持,利用集团优势,闭环教学模式已经辐射全国数千个网络教学点,听课教师和学生达到数万人次。
2015年闭环教学课题将完成它的使命,即将进入结题阶段。学校研究成果硕果累累,不用赘述,除此之外,课题组教师们也注重精神上的收获。青年教师史海珍说:“有一群人为了教学,在一起研究真问题,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对于旁观者来说,看到有一些团队、有一群人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着,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感谢那些开拓进取、永不满足的教育人。学校将继续以“闭环教学模式”为核心,探索求真务实的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