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都有了崭新的变化,致力于学习方式转变的种种努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小学语文教学一改往日机械灌输和条分缕析式的传统模式,把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教育教学设计的首位,于是小语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必须承认,众多的尝试和努力可圈可点,其中除了给我们带来喜悦,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进一步思考的实例,这是任何新事物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整个实验进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研究解决,才可能使得我们的课改工作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在看课评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一些课乍看上去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但仔细琢磨起来似乎在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实效性方面还有点欠。为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感觉到,有些工作我们做了,但在到底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做到什么程度上还欠考虑。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相信我们的努力是对的,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发现问题的症结,剔除不利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一、资料汇报不分主次
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转变和现代学习环境的优化,学生学习行为有越来越超前的趋势。现在走进语文课堂,教师不再把学生看作“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零起点”式的导语少了,新课的切人往往兼顾着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新知接受水平,体现了“因学定教”的新教学理念,这是十分可喜的。其中鼓励学生课前搜集查阅大量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课文,掌握课堂四十分钟难以提供和掌握的知识,这无疑是大语文观的具体体现。那么,是不是每每开课伊始,便让学生将所查资料不分轻重主次一股脑地全盘托出呢?我看未必。一位老师执教《将相和》,开课让孩子汇报资料就用去将近十五分钟,其中有近十分钟时间是全班共同倾听一个男孩儿照本宣科地念司马迁写《史记》的有关记载。由于孩子对材料不知取舍,又没有相关的史学知识,念起来十分费力,全班孩子听得也是云里雾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在二、三学段阶段目标中又分别提出“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这“有目的”和“根据需要”解释了搜集资料不是盲
目的、毫无选择截取的。这就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和帮助,加强对学生搜集资料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孩子最初可能在搜集资料时贪多、贪杂,但如果课前布置任务时就给出范围,提出要求,相信久而久之,为什么搜集、怎样搜集、搜集什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新课标提倡的培养“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还观摩了另外一节《将相和》,汇报资料时,老师要求学生主要谈一谈有关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地位以及蔺相如和廉颇对赵国的贡献(课后知道老师在布置预习时也是这样要求的)。于是学生们的汇报很集中也很到位,为课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这位老师要求的“谈一谈”很重要,学生在汇报资料时不是不管明白与否照念就是,而是把查找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再说出来。这样哪怕说的少一些,孩子也有切实的收获,反之,只能有过眼云烟的效果。当然,一些史实的时间、地点等是不需要背诵的,照说出来也无妨。总之,资料汇报要注意教会学生既能搜集,又会根据需要整理和提取,否则费时费力劳民伤财。
二、“人文”代替“语文”
1997年语文教学大讨论之前,语文课单纯地注重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舍人文而讲语文,结果导致语文教学患上严重的丧魂失魄症而走进死胡同。但近年来却又出现另一种离开语文来讲人文的倾向,有意无意地把语文与人文等同起来。目前许多中小学教材都一窝蜂似的采用“以内容分类的”话题结构,进行着“高密度、综合性、人文内涵集中”的主题教学。
如上《嘱咐》一课,大量地引入了歌颂母爱的文章:孟效的《游子吟》、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网络文章《母爱无痕》、阎维文唱的歌曲《母亲》。上成了一堂“爱的主打课”。学生情有所悟,意有所会了,可这是语文课吗?
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先生在2004年7月的《中国教育报》指出:话题结构凸显人文内容,或有长处,但作为语文教材,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何谓“语文的缰绳”?先生一言以蔽之:语文意识。什么是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
舍人文而讲语文与舍语文而讲人文,看似两个极端,实际上都是由于对语文与人文的关系认识不足所致。前者无视它们之间深刻的相关性,只见“文”而不见“人”,并且常常把语文缩减为单纯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后者因其相关而以“人”取代“文”,从而取消了“文”。但“相关”并非“相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是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必须寓于玩索“怎么说”的过程之中,因为言为心声,“怎么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使用语
言的技术、技能、技巧问题,它涉及在表达中用什么样的语言——精确程度、情感色彩和审美趣味。其中必然渗透着言说者的思想感情。因而在关注“怎么说”的同时,学生也必然接受作者心灵和课文内容的陶冶。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这种陶冶功能。再者,制约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成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是阅读的知识结构和由此而日臻强化的阅读认识能力。没有坚实的认知结构,就不会出现“呼朋引伴”式的阅读“同化”效应,就不可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人文关怀”更是水中之花。所以,语文课只有坚守语文本位,按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指导和规范语文教学实践,其人文功能才能落到实处。
三、“诗化”曲解“诗意”
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活,是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它能使活动主体拥有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氛围和人际互动,使人生活在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和谐之中,生活在艺术的和诗意的氤氲之中。诗意课堂,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
2004年12月13日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验》第四版刊登了江苏朱志军老师的一则文章:《你的语言美吗?》文章以吉春亚老师的某一堂课的课堂评价为例,提出课堂呼唤诗意。他是这样写的:
“笔者尤为钦佩的是她的课堂即时评价,她那独具语文韵味的诗化的评价语言,为课堂增添了迷人的色彩。现摘录其中一部分,与大家共享。
——你个性的发言是水,清澈迷人。
——你个性的发言是木,挺拔参天。
——你个性的发言是土,博大幽远。
——你个性的发言是金,灿烂夺目。
——横看成岭侧成峰,你说了你独到的见解。
——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你的答案。
——领异标新二月花,你的发言富有新意。
吉老师丰富多彩充满灵性富有创造性艺术性的课堂评价语言,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课堂上,学生一个个兴味盎然。”
语文是一种“对话”实践,对话在本质上是对话双方从各自的“前结构”出发达成的一种视界的融合,是理解,视界融合的结果是主体双方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与重建。对话主体必须有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
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如果没有这种对话意识,没有这种渴望,即使有再华丽的辞藻,再优美的句子,都不是对话,而可能是别的什么;而有了这种对话意识,即使言辞再平淡,再朴实,也是对话,而且还可能是更高级的对话;甚至,只要有了这种对话意识,人们相互之间默默无言的相对、静穆,抑或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也是对话(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不正是说的这种无言的对话吗?)。“诗意语文的本质是什么?是人!”(王崧舟)如果教师没有听者意识,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语言的诗化,只会标示着他与生活的真实的隔绝状态。就不能达到对话主体间精神的相遇、视界的融合、心灵的敞亮!
四、“整合”整失“本真”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有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一些教师没有真正读懂“整合”的内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导致非语文、泛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
一位青年教师在上《春天的手》一文时是这样组织的:
第一步:讲解四季知识。
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
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
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
第五步:读古诗《春晓》。
第六步:合唱《春天在哪里》。
语文课要拓展,要与其它学科交融,问题是拓展什么?在什么时候拓展?必须有机地结合各学科知识及特点,使语文教学与之产生互动,形成立体的融合,构筑语文域网。语文课姓“语”,不姓“杂”和“繁”,其整合的出发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点必须放在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味、积累和运用上,采取的多种教学方法必须有助于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服务。那些淡化文本、游离文本的“拓展”“迁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像《春天的手》一课,整堂课虚化了语言文字的咀嚼与咏涵,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语文的味道荡然无存。真是应了那句话:“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五、“表演”破坏“审美”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但也应当看到,由于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
一堂《刘胡兰》的公开课上,老师让学生在最后的五分钟进行课堂表演,结果,当一个满脸稚气的男孩拿着一把尺子架在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子脖子上,扯着嗓子叫:“说一说,不说也铡死你!”底下那个小女孩应道:“铡就铡呗,本小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你,你……你,老师,她不按台词说话!”那男孩把尺子一甩,告起状来。
教学的审美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其审美的主体是儿童,天真活泼的儿童;审美的客体是课文中的人物;审美的环境——当下的课堂。而像《刘胡兰》这样比较严肃、凝重的课文,必须置身于庄严、肃静的氛围中,女英雄的人格之美才能得以诠释,得以演绎。否则就变成一个漫画版的“刘胡兰”,热闹是热闹了,笑声、怒斥声、叫好声充斥了课堂,但学习英雄的什么呢?却被淡化了。
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但究竟什么时机“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实现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要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要考虑到文本的特点,一般来说,轻松、活泼的童话、儿童故事可以表演。
六、“感悟”悟掉“实践”
中国古训中有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前者强调的是活动、实践、躬行对于知识的领会与掌握的意义;后者强调的是“悟”,即个体的经验的激活在理解、吸收、建构和掌握知识过程中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提“训练”。于是,部分教师谈“训练”色变,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通过文本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积累,积淀语感,而忽视通过练习来运用语感,以为语感积淀好了就自然能运用。于是,强调了感悟,就成了阿 Q革命,“喜欢谁就是谁”,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强调感悟,就只是读课文,花样翻新地读了一遍又一遍;
强调了感悟,就不再有字词句,就害怕和语言分析沾边;强调了感悟,教师就“*边站”,课堂全成了学生的“天下”。
其实,积淀和运用是两回事,积淀是运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积淀转化为运用必须有条件,这就是语文实践。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知识要在实践中获得,情感要在实践中体验,理念要在实践中感悟,方法要在实践中掌握。为了加强语感的积淀和运用,教师要注意三点:第一,每篇课文学完
后,最好腾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第二,对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和品读形成的语感,要让他们通过情境性填词、情境性造句等模仿性练习积淀下来。第三,一定要为学生精心设计运用语感的书面练习,这种练习要具有多样性、创造性、选择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第二篇:探讨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存问题及对策【获奖论文】
探讨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存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启蒙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语言表达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教师在这一期间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则会对学生今后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文发展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然而,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状来看,存在较多问题,如口语化现象严重、方言化以及艺术性不够等。教师就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存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问题;对策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小学语文教学又对学生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会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应用情况会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存问题
(一)教师口语化现象较为严重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表述方式关键还是教师口语的使用,可是课堂口语使用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口语有较大的差异,其要求教师的口语更加严谨、规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向学生传递较为规范的教学信息。可是,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来看,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应用存在较为明显的口语化现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言使用较为随意。
因为小学生本身模仿力较强,在这种教学课堂之上,教师的用语会使学生养成错误的语言习惯,不能真正掌握标准的口语习惯,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在书面表达过程中使用一些不规范的口语[1]。
(二)教师口语存在方言化现象
虽然我国自1994年起就开始推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教师具有普通话资格证,但是因为不同地区考试标准以及水平存在差异性,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会存在普通话考试不够标准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部分教师还存在带有口音的普通话现象,在这种教学语言课堂之上,学生也很有可能会养成发音不够标准的现象。所以,教师口语存在方言化现象也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性不够
中文最为显著的特征应该是具备较为良好的艺术性美感,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确保教学语言的艺术化与抒情化,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获得较为良好的情感体验。可是,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存问题来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语言的艺术性,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表达不到位、使用不恰当等问题。例如,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这、那、这个、那个”“嗯、啊、呢、是吧、也就是、对吧
”等口语,严重影响了语言的艺术性和魅力,无法很好地展现出语言的美感,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语言习惯。
二、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问题解决对策
(一)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现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各方面均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教育事业也应该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要想有效地解决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口语化、方言化以及艺术性不够等问题,相关教育部门首先应该对小学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定期培训来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以及业务能力,让教师在培训学习过程中养成较为良好的语言使用习惯,避免出现口语化、方言化等现象,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语言使用的艺术性。具体而言,相关部门在定期对教师加强培训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而在比赛内容方面则可以将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学技能以及语音语调等多方面内容作为评选内容。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提高教师教学语言使用能力的目的,还能够进一步缓解教师的情绪,让其能够掌握较为良好的语言使用技能,进一步改善教学语言口语化、方言化以及艺术性不够等问题。
(二)教师需要规范使用教学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要想发挥出其价值,教师本身也应该要提高对教学语言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规范性的教学语言,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而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则需要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出文章中的情感,同时还需要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注重语言的音调以及美感,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使用的艺术性,进而发挥出教学语言的价值,提高学生对于课文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就可以给学生进行标准化的课文朗读示范,在讲解的过程中也需要使用普通话。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进行朗读训练。通过这一方式来确保教学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从而进一步发挥出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价值,提高教学效果[2]。
(三)积极使用丰富情感的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语言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要确保其规范性,还需要在授课过程中积极使用一些情感较为丰富的教学语言,通过这一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例如,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就可以使用较为优美且艺术的教学语言来向学生介绍有关桂林山水的一些内容。通过优美的语言介绍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对于文章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其能够主动参与到之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地将语言艺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不够等问题。
综上所述,小学生本身就处在一个学习能力、认知能力都较强的阶段,在这一较为特殊的时期,做好小学生语文教学工作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如果能够使用较为规范、标准且具有艺术性的课堂教学语言来进行课堂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较为良好的语言习惯,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为学生今后的人文素养发展奠定较为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秦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未来英才,2017(13):107.[2]张民德.论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9):192.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敦煌市转渠口镇吕家堡中学张红宇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要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大力发展教育室必不可少的途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经人到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人从教多年,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方法步骤,愿与各位同行一同探讨。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效率就越高,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方法有很多。兴趣导人是最好的方法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例如,有位老师在讲授《胖乎乎的小手》的时候,就出了一个谜底是小手的谜语让学生猜,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就吸引进来了。
另外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竞争,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现代社会,很多各种各样的节目,活动都非常注重互动,就是说节目或活动的主持与观众互相要有交流,这样的节目或活动才能引起参与者的兴趣。同样,课堂教学也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互动,特别是小学生,天性好动,你要强制他安安静静听你讲完一节课,真是好难。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与学生有一些互动,比如提问、讨论、做游戏、分角色表演等方式,能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会自主学习,上课也能积极参与,集中精神。也能提高各种疑难问题,勤于钻研,设法解决困难,并且能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学生是主体”这一指导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忘了三位一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练习是主线,整节课长篇大论,自己完全主宰了整个课堂教学。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题,要发挥出他们学习的潜能,教师为学生服务的,不是让学生简单的屈服于自己的教学安排。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呢?
第一点是教师要有亲和力,要让学生自己去争做主人,要学生觉得是“我要学”,而不是老师“要我学”。教师有亲和力,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吧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该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她的学习参与意识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亲和力,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言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
第二点是要善于用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们都明白,一个教授未必能把小学生教好。道理很明显,不是教授知识少,而是说,教还一个人,不单单是要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还要有非智力的能力。例如,有得教师非常善于肯定和奖励的方法,他的课堂教学相对就比较“活”;有的教师善于竞争法,让学生之间相互竞争,也能使课堂比较“活”。相反,有些教师语言僵硬,神态呆板,课堂气氛沉闷,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不好。
三是课堂教学重要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创设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得形成。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主要形式有:
自主学习,勤思多问。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别的,而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
惯。可见,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向,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
其次是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新课标中,小组讨论等合作形式的学习提得非常多,非常重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不懂得问题,这是就需要他们学会寻求帮助,学会合作学习。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把遇到的问题放到小组中讨论,寻找解决的途径。通过合作学习,一般的问题学生是能解决的,难一点的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这样的教学,既可节约大量时间。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点是要多引导学生探索学习,不断完善。“学无止尽”,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就要引导他们多去探索,多去研究,不断积累知识,增长能力。通过探究学习,他们的视野会大大开阔,学习的劲头会更足,也更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去发奋学习。引导学生探索的做法不少,例如,可以让他们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发现别人,互相学习;互改作业,重新认识等等。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作为教师要边实践,边学习。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工具,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面论文
谈语文课堂上的导入方式
众所周知,要想上好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各个环节都要经过周密的设计。很多教师通常把重心放在呈现环节,认为其是整堂课的关键,从而忽略了其他环节的安排。其中就有及其重要的一环---导入。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开端,担负着引导学生步入新课学习的角色。导入环节如果能别出心裁,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课堂气氛会很快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新课的学习;其对于呈现环节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导入环节值得我们教师进行挖掘。
导入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图片导入,即用图片形式将与课文有关内容展示出来。图片导入的优点是内容由文字转变为可视的形象,容易让学生展开联想。在教授《草原》这一课是,用蒙古人民草原生活的图片导入,蓝天碧草让无法身历其境的学生能对其有大致的了解,看到作者笔下的“绿毯”、点缀着草原的白色羊群,典型的蒙古包与服饰瑰丽的蒙古人民。但是图片导入的缺点亦很明显,就是表现手法仅限于平面,单一。图片导入适合硬件条件不高的学校。
(2)声音导入,即将与课堂有关内容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教学磁带。声音导入的优势是调动了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联想的同时因为看不到画面而引发好奇。声音导入一般被运用在散文与诗歌的教学中。在《鸟的天堂》这一课中,用教学磁带导入,录音中不仅有划桨声,水声,船与水面的摩擦声,等到达大榕树下时,更有阵阵的鸟鸣声,听之令人心旷神怡。此时,这几种声音的混合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走进课本的世界中—鸟的天堂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声音导入亦有其劣势,听觉媒介单一,学生不易集中注意力,缺乏形象直观等。硬件条件不高的学校也可多采用此种导入方式。(3)谈话导入,即教师利用自身讲述或与学生的交流引发新课的学习。一般教师在遇到一些较易处理的课程内容时会采用此种方式。谈话导入优点是导入过程短,迅速,直接指向问题呈现的中心,学生参与度高。其缺点是导入过程,内容需经过精心的设计方能达到效果。此方法常被用于教授童话或叙事性故事中。教师直接提出疑问或利用谈话引发学生注意力,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
(4)课件导入,即教师在多媒体课堂上用其制作的课件部分导入课程内容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开始产生并被广泛的运用在课堂上。多媒体课件集画面、声音、影像为一体,将课堂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例如在教授《长征》一课时,课件导入红军过雪山,走草地,巧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片段,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了学生们对长征精神的共鸣,渲染了课堂气氛。课件导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课件导入亦有缺点,即丰富的画面极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秩序不易得到维护等。课件导入适合一些具备条件的学校。
(5)实物导入,即用一些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实物来展示教学内容。实物导入的实物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物品,比起以上任何一种导入方式都更加直观。例如教授《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教师适宜采用实物的爬山虎来导入教学,让学生认识爬山虎,触摸它,观察它的“脚”,学习叶圣陶先生观察事物细致入微的好习惯。如果这时仅仅采用图片或是课件导入就不利于学生对爬山虎的观察与认知。但是,实物导入需要量力而行。有时教学内容不易收集实物,或实物不方便展示、携带时,就要选择其他方式。如教授《翠鸟》这一课时,如果为了教学特意去购买甚至是捕捉翠鸟则是不适宜的。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导入方式,还有更过的导入方式被发现并使用。硬件设施不完善的学校可采用一些较简单的导入方式。条件完善的学校可选择较复杂的方式。
在此,笔者认为,教师不可过于频繁的使用课件导入。因为有些课程内容需要不同的导入方式才能体现效果。例如《观潮》这篇课文,如果教师一开始就使用课件导入观潮场景,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效果比较短暂。笔者认为可先采取声音导入观潮时排山倒海的潮水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随着课文的学习一步步揭开钱塘江大潮的真面目。而在教授一些课程时,实物导入往往也比课件的效果更好。例如《画杨桃》这一课,利用实物让学生自己画一次杨桃,比观看画面的体会更深刻,从而明白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道理。
总而言之,上课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堂课是每位教师终身探索的事情。我们不仅要根据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在其他环节更是如此。“任重而道远”,如何建设一个精彩的语文课堂是语文学科教师永恒的课题。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黄渠慧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虽然执教了10几年的语文,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
1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
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民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