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用语文味教学法教《水调歌头

时间:2019-05-13 00:0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研究:用语文味教学法教《水调歌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研究:用语文味教学法教《水调歌头》。

第一篇:教学研究:用语文味教学法教《水调歌头

教学研究:用语文味教学法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张岩

(大庆市第一中学)

(原载《黑龙江教育》杂志2014年第10期)●课前分析

此课是我代表黑龙江省语文学科带头人参加“送培下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的展示课。我带着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到青冈、望奎和绥棱三地一路送课和交流。《中国诗歌美的“四个代表”》一课就是参考程老师2011年在广东省的学术研讨会上讲授的代表课《锦瑟》而打造出来的。

1.以硕士论文为理论基础。

基于对程少堂老师语文教学思想与“语文味”教学理念的认同,我以《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为题,撰写了硕士毕业论文:《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文答辩时,五位评委一致给出了“优秀”的成绩并叮咛:“这篇文章是研究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的,18万字的硕士论文是要争取出版的。程少堂的语文教育思想在中学教育界很有影响,所以你一定要继续研究并把它完善!”

在“语文味”理论的基础上,我用整整两年的时间把握住任何一个可以求证语文味教学法的机会。由最初的18万字到最后的28.5万字,终于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语文教育教学专著《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2.以实践经验为科研课题。

实践研究期间,我都在反复琢磨和推敲程少堂老师所提出的:“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一观点。与此同时我主持并研究了《以“经典美文”提升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省级课题,该科研成果已经编写成三本校本教材在全国出版并发行。目前,学生完全可以独自熟练使用的阅读方法有四类:

①“四问法”是用于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方法: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写得怎样?

②“四美法”是用于记叙文的阅读方法:语言之美——文章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

③“四知法”是用于诗词赏析的阅读方法:知背景+知作者+知内容+知主旨。

④“八步法”是用于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课文出处、写作背景、文学常识、作者经历、读懂字句、疏通文意、文化内涵、表达情感。

程少堂老师提出的“一语三文”衍生出的课题研究中的“四美法”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课的授课环节主要理论依据。

3.以“一语三文”为设计思路。

看看身体力行地走在最前面的语文教育教学界的前辈们:蔡明、胡明道、李卫东、赵谦翔、程少堂、邓彤、黄厚江、余映潮等,哪一个不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典范?

怀着对他们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的敬畏,我逐一地对其进行研究与实践。亲身体验他们的授课模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内化与沉淀,而此节语文课就是借鉴程少堂老师所提出的“一语三文”的教学思路而讲授的。

●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好,咱们开始上课。因为你们坐车而来,老师也从大庆赶来,咱们或许都有点累了,那我先送给你们一个礼物啊!要不?(生答要。)

师:如果你们有掌声我就给!(生鼓掌!)好了,我歌唱得不是很好,但我想送给大家一首歌,如果这首歌你们会唱,你就和老师一起唱,行不行?(生答行。)

师:我们今天的授课内容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么咱就唱这个行不行?(师生击节而歌,好不快活!)

师:那么首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还知道哪些写月亮的作品?

生: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师:说过的我们不再重复,只要说上下对句含有“月”字的诗词就行。

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你积累了很多。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师:不错,还有哪位同学知道其他的含有“月”诗词?

生:“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师:蛮帅的,还有没有?我提醒一下:张继的《枫桥夜泊》“烟笼寒水……”

生:“月笼纱。”(生齐背。)

师:“夜泊秦淮……”

生:“近酒家。”(生齐背。)

:…………

师:好,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没有同学知道?“春江潮水连海平……”

生:“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生齐背。)

师:再提示一下,李煜还写过一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生:“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生齐背。)

师:很好,这些都是含有月的诗词,那大家想一想:别人笔下的月和苏轼笔下的月有何不同?我们先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水调歌头》。全班起立!(生齐诵。)

一、语言之美

师:大家可背可读,咱们再来一次。(生再次或背或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太棒了,那么咱们再加点难度。请大家打开《导学案》,上面有一首小歌谣,大家先读一读,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高低抑扬歌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同时思考其中含义。)

“平声起”“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个资料是老师从《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中找到的,那么咱们在读诗歌的时候,就来遵守这个原则。老师先解释一下:“平声平道莫低昂”就是在读一声和二声时,一定要保持语音语调的平直。“上声高呼猛烈强”就是在读三声时,要有力。而读到四声—去声的时候,你一要用最大的力气去读,读完快速的收。一会儿读《水调歌头》的时候,(示范)“明月几时有”,读的时候要慢一点,手要比划着,行不行?咱们尝试一下,好。咱们站着,手必须滑动。Do you Understand?

生:Yes!

师:OK!开始!(师边空划,边诵读。)好,请坐。感觉运动一下,还是很舒服的。那么,通过两种朗读方式你能否感觉到苏轼这首词的语言美,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那么你们想没想过,这首词的语言之所以这样美,是什么原因呢?

生:没想过。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为什么苏轼的这首词读起来这样美,唱起来这样动听?就是因为“平上去入”“高低抑扬”“迎回激荡”,“一呼一应”“合于自然”这是我们中国诗歌的一种什么美?

生:语言美。(生各抒己见)

生:节奏美。(生各抒己见)

生:韵律美。(生各抒己见)

师:很好。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首先我们初步品读了这首《水调歌头》,通过大声读、背诵的方式初步品味了它的语言之美。然后我们又知道它美在“平上去入”“高低抑扬”“迎回激荡”“一呼一应”之中。汉语平上去入的四个声调,形成了中国诗歌特有的和于自然,尽善尽美的风格。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苏轼所描写的天上人间。

二、文章之美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词的文章之美。它美在哪里呢?有人说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就能感受到它是景情理完美融合的结果。那么我们通过三个环节,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谁来跟同学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背景?

生:当时苏轼被贬,来到黄州后非常想念自己兄弟,于是作了此词。

师:他因为什么事被贬呢?

生:乌台诗案。

师:还能说得再细致些吗?(生有些为难。)好,谁还能补充一下?

生:苏轼是因为乌台诗案也就是“文字狱”,被贬后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官,叫作团练副使。因此他一直很忧郁,于是在夜晚赏月时突发感慨,所以做了这首词。

师:太棒了。还有没有同学对背景有更加细致的研究?(生表示没有。)那么张老师在这里再做一下总结与补充。其实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大致可把背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家庭原因,另一个是政治生涯。刚才有同学提到他是因为想念兄弟才做此诗,那么家中还发生了哪些事,让他如此惆怅?苏轼在此之前还做过一首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里写得是谁呢?

生:好像是他的父亲。

师:其实,是写给他的亡妻王弗的。

生:老师,给我们讲一讲苏轼的妻子吧?

师:好的。从刚才“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中,我们能强烈地感觉到苏轼对王弗的情之真,意之切。那么王弗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女子呢?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她不仅相貌出众,而且文思敏捷。苏轼夜读忘词之时,偶有遗忘,王弗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他书,她都约略知道,这让苏轼对她刮目相看,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但很不幸,王弗27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而苏轼在写《水调歌头》的时候,包含各种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已经去世的父母的深切思念,又有对亡妻的万般不舍,还有对远在他乡的弟弟的想念。

师:刚才我们还提到了政治上的挫折。王安石与苏轼两派相斗,后来苏轼自求远离政治,流放在外,政治上不得意。了解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之后,我们要品一品诗文,品品诗文中的“景”“情”“理”。咱们再看一下这首词,找一下这首词中描写景的词或句。

生:明月几时有。

师:明月。

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话你怎么理解呢?月光下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各样的舞姿,是主要描写景的吗?

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师:这是描写什么?

生:月儿转过红色的楼梯,低低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月色。

师:是景色描写。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

师:这是侧重写景的吗?还是抒发内心中的情感,但它里面有一个字是什么呀?月。你得把“月”字挑出来。

生:“何事长向别时圆”。

师:嗯,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主要说的是什么呀?月亮。

生:“不知天上宫阙”中的宫阙。

师:宫阙。

生:千里共婵娟的婵娟也是指月亮。

师:它怎么解释?

生:婵娟就是向往的美好。

师:咱们有关景色先找到这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词中有明月,有天上宫阙,还有琼宇,这些都是景色描写。那么你们觉得深夜里,长空之中有一轮圆月,你觉得这是美景还是哀景?

生:我觉得这个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感想,在苏轼眼里,这轮明月带来了哀伤;但如果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见这样一轮明月,这就是美景了!

师:非常好。不同的人,心境不一样,对同一件事件的看法也不一样。也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么此时此景,在苏轼眼中又是什么呢?

生:哀情。这样的情感越发的沉,越发的重。

师:我们来理一下苏轼的这条情感路线。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师:作者感到事事难料。

生: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但愿天能遂人愿,一切都能美好。

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师:对。

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师: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此时此刻你能否感受到苏轼所描写的景要表达什么感情?看上阙“我欲乘风归去”中哪个字?

生:欲。(异口同声)

师:“又恐琼楼玉宇”哪个字?

生:恐。(异口同声)

师:“何似在人间”中的……对,“何似”。他想上天,又有种种顾虑,他在徘徊,在彷徨。那么他最终选择什么?回到人间,对吧?他在月光之下起舞而行,边吟歌,边唱,边跳,这是一个怎样的苏轼啊?洒脱,超然。这使我想起了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说过两句话: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此时的苏轼非常……对,淡定。那么最后我们看一下整首词中描写人生哲理的句子。

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师:好,非常利索地找出几个描写人生哲理的句子。他在哀景中抒发内心的哀情,在哀情中顿悟:在流转的大千世界中,他认为人应该积极的、阳光的,这样去活着!所以说他跨越了一个什么呢?“但愿人长久”。

生:时间。

师:“千里共婵娟”。又跨越了什么呀?

生:空间。

师:他把这美好的祝愿给了七年未见的弟弟,还有谁?

生:妻子。

师:还有?

生:父亲。

师:对啊,尽管与他最亲近的人离开了,但是在他心目中这些人将永远的存在于他的内心世界中。(突然有学生举手质疑。)

生:老师,他的这个作品是不是也是写给像他一样与父母妻子分离的人啊?

师:是啊。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即使我离开绥棱,回到大庆,但是在大庆在我的教室里,我会不会记挂着你们呢?

生:会的。(异口同声。)

师:对,一样的。这是一首跨越时间、跨越空间、亘古不变的大爱。所以说我发现了他这里面是什么样的景啊?

生:哀景。

师:是什么样的一个哀景呢?刚才那个同学已经说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个月光似乎被你我赋予了生命。月光谁都不找,就找到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的谁啊?苏轼。这让他的心情是多么纠结。他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与妻子,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来?

生:“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师:他说,再见到“我”的时候,你还知道“我”是谁吗?“我”已经老了,但你依旧没变。这时候月光越亮,苏轼内心的波动就越大!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说苏轼心里恼啊:我纠结难受的时候,你却那样明亮。所以说,哪里是直接描写月色,哪里是间接描写月色。哪里是直接描写苏轼,哪里是间接描写苏轼,我已然分不清楚了。所以说,这里已经是人月合一了,是一种人月合一的什么呀?

生:哀景。(异口同声)

师:我们看看是什么样的情呢,刚才已经有同学们分析出来了,是情景交融的真情。他的祝福不仅送给他的亲人,还送给谁啊?所有的人。他的心胸非常开阔,还有豁达。现在我们明白了苏轼的这首词之所以写得好,源于它是以景抒情,然后是以理谴情。他用景来抒发情感,他用道理来排遣发泄情感。所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与别人的《水调歌头》绝对不一样。他的文章美在这里——景、情、理的完美的融合。

三、文学之美

师:大家把老师发的资料打开,看一下苏轼的这几首词。《定**》会背吗?这就是大家刚才所说的被贬黄州时创作的作品。你们来读……(生读《定**》。)

师:看“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这就是刚才大家所提到的被贬黄州之后的生活。一个人如何在苦难中倒下了,那他就是弱者、是懦夫;如果在苦难中成长起来呢?对,是英雄。这首词虽然只写了一次道中遇雨偶发的小事,却表现了他人生中的一种大境界。是什么呢?

生: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异口同声)

师:潇洒。再看后面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潇洒的词人本来就是生性豁达,在密州铁沟出猎,他左牵着黄犬,右擎着苍鹰,身后随着他呼啦啦一大片当地的骑士,甚至是百姓,因此他“老夫突发少年狂”。纵看苏轼大部分词,都有一个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潇洒,还有呢?豪放,对,还有感慨。那么我给你一个提示,看你们能不能填上,(写板书)能填上吗?

生:乐观旷达。(异口同声)

四、文化之美

师:大家看《水调歌头》上阙,他以“不能乘风归去”为憾,马上又以“何似在人间”来调整。下阙以“人有悲欢离合”为憾,马上又以什么来自解?

生:月有阴晴圆缺。

师:对,“月有阴晴圆缺”自解。你会发现苏轼是一个富有智慧的人,他把大千世界中的困难、挫折、坎坷,看成微弱的“结点”,然后找到生活中美好的元素投放上去。他这时候投放到谁的身上了?

生:月。

师:对。他把内心中的情感投放到大自然中“月”的身上,因此我们看到了苏轼的词是乐观旷达的。那么我们一起背一下这首词。(生再背《水调歌头》。)其实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无一例外都把月亮作为纯美、亲密的一种意象,我想问问月亮是不是苏轼一个人的?

生:不是。

师:因此,我们中国人已经赋予了月神奇或者较高的一种地位。那么在我们中国人眼里,月是什么呢?(生翻阅书籍,找寻资料。)请大家打开资料最后齐读三句话——“月是中国人”开始。

生:月是中国人最美好的情感寄托,月是中国人理想的人和精神的象征,月是中国人摆脱现实痛苦,期盼超越现实获得幸福的精神的伊甸园。

师:我希望同学们能学会老师在这节课当中教给大家这种的赏析方法,叫“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通过这四个台阶,以后你们可以慢慢地去品评,品评“中国诗歌的美”,去摘取它那顶端最美丽的桂冠。留一个假期作业或者是研讨作业,以月为课题,把写月的所有诗词、月的神话、月的文章,还有外国写月的作品集合到一起,对比一下都有什么不同。

●课后反思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今天,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邓彤老师主张

“素读教学”;苏州中学的黄厚江老师主张“本色语文”;湖北荆州教科院的余映潮老师首创“板块式教学思路”;重庆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首创“青春语文”;湖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胡明道坚持“学长式教学”的研究;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致力于“自主研究性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清华大学附中的赵谦翔老师倡导“绿色语文”;本世纪初,深圳市语文研究员程少堂先生首创“语文味”的概念等。语文名师们在教学进行新一轮的反思中,独树一帜、各领风骚。

自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今天,语文教师不会去做“戴着镣铐跳舞的人”。作为一名“语文人”也希望可以和程少堂老师一路研究下去,去找寻“语文课”的真谛。这节送培下乡课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同时《水调歌头》也是我一个值得纪念的一节语文课。

1.“语文味”是真实存在的教学理念。

这是我与异地的学生共同研读《水调歌头》的第一次课,在课堂上找到了“击节而歌”的快感和前所未有的默契。黑龙江省教研员勾阿莹老师在评委席上也连连称快。“一气呵成”和“酣畅淋漓”同样也是我执教《水调歌头》后的第一感受,那种授课时的兴奋劲儿至今还是记忆犹新的。

我用实践再次印证了程少堂所提出的理论——所谓“语文味”。在授课的整个环节中,我感受到:“以情冶情”“幽默点染”“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生命体验”“文化视野”“个性解读”等诸多的“语文味”教学流派的主要元素。同时也再次印证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概念“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以及极乐”的高峰体验。

2.“语文味教学法”是温暖可感的授课门径。

随着程老师“语文味”这一命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语文味教学法概念的初步界定也应运而生。

程少堂老师指出语文味教学法创造的是一种“有温度”的教学世界。即“语文味”的教学活动实质就是在教师通过课前的备课、课中的授课和课后的反思之中的“人性的重建”来引领、影响和熏陶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听课和课后的习题之中的“人性的重建”的审美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有温度”的教学活动中的“人性的重建”来引领、影响和熏陶学生的“人性的重建”的审美过程。

3.“文化”是传承国学必不可少的要素。

《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法初论》一文中指出“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为——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我们在这个公式的表述中可以发觉“语言是其中的基点和中心点,文章是重点,文学是美点,文化是亮点”。表面上看在初中生的语文课堂上来谈论“文化”这个语文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确实是有点儿超纲。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水调歌头》一课中师生对于文化的挖掘还是很不到位的,教学设计中对于作品文化之美的挖掘也只是浅尝辄止。初中生赏析《水调歌头》一词的“文化之美”意在指引学生在书本上和生活中学会关注,去关注他们身边的一切具有“文化味”和“人文性”的高站位、高层次的知识信息。目的就是激发他们读书和求知的兴趣。

从“文化”这个视角去研读文本即使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属于“超大纲”行为,我们依旧也是要用文本中投射出的文化味来唤醒学生内心中的文人情怀。

我从对程老师的“语文教学流派”的了解,到对“语文味”概念的认同直至去广州亲自听程少堂老师大型研讨课《锦瑟》,最后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我的首部系统研究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的学术专著。这一路回望“求学路”上确实是沉甸甸的收获。

第二篇:语文教学法复习提纲(人才市场用)

语文教学法复习提纲

一、语文课程与课程标准

1.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 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哪些评价建议?(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2)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4)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据此,阅读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2)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3)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二、语文课堂教学

(一)提出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一般从哪些方面提出?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要求、本文特点以及课后练习,学情。

两种。一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目标不宜过多、过杂,要突出重点。同时,要处理好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看窦桂梅老师主题语文的经典课例《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单元提示:

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阅读本组课文,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通过综合性学习,搜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这段文字的一些信息,值得我们注意。“用语言进行交流”、“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仔细分析这些信息,不难发现它主要传递的信息就是:感受语言艺术,学习语言艺术,做到学以致用。

基于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教材安排了四道练习题:

1.先讨论怎样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再分角色朗读课文。2.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应对的?把晏子说的话多读几遍,体会他每次说的话妙在哪儿?

3.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4.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语言是在交流,沟通中实现其价值的,因此语言也是富含言语情感的。在阅读中,一方面体味语言的涵义,另一方面又加深对语言、对文本的理解。其实,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文本感悟不断深入的过程。练习1就是引导学生去体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把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感觉,读出气势。在这种分角色朗读的创设情境中,学生自然就会“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对语言有了感受,自然就会体会到语言的妙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品味、体会,学生就能有自己的创见。可见练习2的设计显然是很恰当的。“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思想的写照,在感受人物语言的基础上,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分析晏子这一人物形象,在分析的过程中,自然会被其精神感染、浸润。这是练习3 考查的内容。练习4则让学生思考晏子语言表达的效果。通过对练习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本课的训练重点:感受、品味语言的艺术魅力。

窦桂梅老师对课文的理解:

《晏子使楚》是一篇传统经典课文。本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盛赞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开头写楚王想侮辱晏子,这是故事的起因;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这是事情的经过;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是故事的结果。全文首尾照应,思路清晰,行文紧凑,结构严谨。本文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材选入这篇文章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让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晏子语言中透出的大义凛然和爱国精神;二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了解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

在此基础上,窦桂梅老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主题:尊重。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相对而言是比较模糊的。它没有用具体、准确的语言来表述。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单元提示里,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比较具体的细分,这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的细化和落实。但是这种相对而言的具体化,细分到每一单元,再具体落实到每一篇课文里,又显得比较笼统了。这就需要教师在反复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发挥个人才智,进行属于自己的创见设计,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进而上出自己满意的一堂课。

(二)一篇课文的教学通常有哪几个阶段? 感知性教段,理解性教段,实践性教段。

(三)语文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提问应该贯彻哪些原则?

语文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从大的方面来说有朗读法/默读法、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堂提问的原则:1.问题有价值;2.应以思考性问题为主,记忆性问题为辅;3.问题应大小适当,难易适中;4.问题应有启发性;5.所有的学生均有机会回答;6.教师语言简明,态度亲切;7.恰当评价;8.鼓励学生提问。

(四)语文课堂上运用讨论法应坚持哪些原则?

1.要把握好讨论的主题;2.从文本出发;3.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反应,又要尽可能的寻求共识;4.要倡导持之有效,言之有理;5.应当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6.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讨论。

(五)讲解一篇课文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文体特点和课文的重点进行教学,一节课突出一个重点(若一篇课文分几节课上)。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规律,因此,也有不同的阅读规律。记叙文中以写人为主的文 2

章,应把讲解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分析以及写作方法上;以写事为主的文章,应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从材料的详略上把握记叙的重点,掌握中心。说明文要从理清说明顺序,区别说明的详略中掌握说明的重点,从而把握所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议论文则要注意找出论点和论据,从分析论证结构中牢牢把握住中心论点,进而理解中心思想。

《济南的冬天》是散文。某老师给本篇课文定的教学目标是“1.阅读圈点,感知济南冬天的美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3.学习与人合作,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探究、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用优美的语言来表现;4.感受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乐意发现家乡景物的美。”第一节课重点完成目标1、2,同时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节课重点突出目标3、4。整篇课文目标意识很强,教学重点非常突出,很值得我们学习。要是我们来上,很容易面面俱到,不会有所侧重。

2.选准突破口,提纲挈领地讲解。

选准了理解文章的突破口,也就是找到了恰当的切入点,课文教起来就顺手,学生学得也投入,整堂课生动活泼,效率也高。好的切入点因为角度巧妙,点的新异,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抓住文章的切入点呢?

(1)从标题切入

标题有的体现中心事件,有的体现主要写作手法,有的体现课文结构或文体类型。抓住文题设置问题,往往能一下子抓住文章的关键,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如《奇特的激光》一文,学生在学习前就对激光有些了解,但对到底什么是激光,它有哪些奇特之处,又有什么意义,学生大多很模糊,所以,他们有一定的探究欲望。根据这一点,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激光,激光‘奇特’在哪里?”这样学生学习时,就不再停留在浅层次的知识梳理上,而是进行深度思考;“奇特”两字不仅明确了单元中学习筛选信息的要求,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奇特”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根据要求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

(2)从文章的第一段切入

文章的第一段往往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抓住文章的第一段切入。往往能提纲挈领领会作者构思文章的脉络。如《松鼠》一文第一段“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笔者由此切入:“作者如何说明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学生一读就明白文章按照“漂亮”、“驯良”、“乖巧”进行构思说明。抓住文章第一段一语中的,易点拨学生阅读思路。

(3)从课文关键句切入 所谓关键句,是指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语句。它们有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体现课文结构,抓住这些语句,就抓住了课文的灵魂,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例如《孔乙己》,可以采取关键句切入的方法。教学时,我们可以抓住课文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设置问题:“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学生满怀兴趣积极主动地读课文,得出结论:“大约”表猜测,因为好长时间没有看见孔乙己了,所以猜测他已经死了,“的确”表确定死了,在这样的社会里,他必死无疑。到这里,教师就可以再

追问一句:“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再读课文,反复研究,小组合作得出大家都不关心孔乙己,连他的生死都不知道,说明社会的冷漠甚至达到冷酷的地步。这样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社会的批判——由此,学生自然把握了文章的主题。

(4)从事件切入

记叙文大多记叙一个中心事件,因此可以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切入。如执教《变色龙》,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积极探究:“狗的主人是谁?”写出了奥楚蔑洛夫性格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当时沙皇豢养的“警犬”专咬老百姓;社会政治的黑暗„„这样分析,学生既熟悉了故事情节,又了解了人物的 3

思想性格。大多数记叙文和小说都可采用事件切入法来教学。

(5)从文章表达的感情切入

情感内蕴丰富的文章,尤其是散文、诗歌、往往以强烈的情感抓住读者的心,这时我们可以以情感为切入点。

《济南的冬天》的教法一般都是先让学生找出作者描写济南冬天的山、水画面,再分析每幅画面的特点,以及生动优美的语言。这样虽然条理较清晰,却割裂了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其实,学生读这篇文章时,最先感受到的是作者在文章中洋溢的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把学生的最初感受作为学习的切入点,设置这样的问题:“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很容易回答“喜欢”、“赞美”等。那么,我们再追问:“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喜爱赞美之情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你能不能把这种喜爱赞美之情读出来?”学生由此会用心读课文,分析、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样的问题既带动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内容又促进学生学习写法、品味语言还激发了他们朗读的兴趣。(以上材料来自俞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常见的切入法》,《现代语文》2006.11)3.紧扣课文字词句段教学,把握精要部分和重点语句进行揣摩。

在教学一个板块时通常先掌握写的什么内容,再掌握写法特点,然后品味关键词句。(1)讲解精要的部分 有些课文的精华、要点集中在课文的某一部分。讲授这样的课文,应集中主要精力把精华、要点所在的这部分重点详讲,其余部分则略讲。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节约了教学时间;也有的课文精华分散在文章当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进行组织、设计,从而突出重点。如张贤臣教《风筝》、余映潮教《纪念白求恩》便是如此。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的详略和取舍,必须做到准确无误。重点详讲的部分选对了,就实现了精讲,提高了教学质量。如果重点详讲的那部分选错了,虽表面看来课讲的“精”了,实则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极大地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这一点切不可疏忽大意。

一般说来,一篇课文的精华之处和要点所在,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教学目的规定的内容。确定精讲部分之后,要敢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前后勾连,大胆取舍。详讲处精雕细刻,不仅讲的透,还要练的够,搞的扎扎实实;略讲处则或作简要说明,或一语带过,甚至大胆割舍。

(2)讲解精要的方面 有些课文,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都很重要,如果取一部分舍一部分,或详讲一部分略讲一部分,就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因此,这样的课文不能采用“讲解精要的部分”的办法。这种组成全文的各个部分难分主次的课文,可以不用纵向考虑问题的思路,而用横向考虑问题的思路,这就是从构成文章的各个方面去考虑问题,诸如选材、立意、结构、情节、线索、语言等等。如果一篇课文的某一方面或是课文的精华所在,或是学习本文的要点,或是学生学习本文的难点,则可作为教学的重点,集中精力加以解决。

精要方面的确定必须慎重,严防主观随意性。所确定的精要方面,应是课文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主观判定的。怎样确定这种精要的方面呢?一是看其是否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具有重要作用,二是看其是否是作者精心的安排,三是看其是否是学生理解本文的障碍。具备上述某一点或某几点,则可确定为“精要的方面”。如果不是这样,主观地确定文章的某一方面作为重点详讲的内容,就有可能舍本逐末,影响教学效果。

例如,余映潮《纪念白求恩》,对比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抓住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这一“精要的方面”来讲授本文,教学效果很好。相反,如果这方面也讲,那方面也教,而不能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很可能用的教学时间多,反而效果不佳。

(3)讲解精要的词句

有些课文当中的某些词句,含义深刻,表现了重要的思想意义,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这样的词句,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理解。

这种词句往往看似平常,稍不留心便会放了过去。如果认真仔细地阅读,便会发现,这 4

些词句或揭示了事件的重要性质,或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表达了某种观点、见解,或体现了精妙的写作技巧。搞懂这些词句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作用。常用方法:学生寻找重点词语,朗读,品味(顺带说一下修辞方法及其作用);教师改写段落,将一些有表现力的词语换成一般性的词语,让学生比较;教师将有关段落中的重点词语拿掉,让学生填空;运用词语仿写。

4.综合思考全篇内容,以及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讲解篇章,要注意分解,但尤其要注意综合,要对通篇内容做连贯的思考。从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来看,相当多的老师在讲解篇章时,对局部分析很重视,而忽略了对篇章的整体讲解,以致把文章讲的支离破碎。篇章讲解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规律,对篇章进行综合的思考。

另外,文章的内容要借助于一定的形式来实现,而一定的形式总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在篇章讲解中,一定要搞清楚文章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表达这一内容的语言形式有更深入的体会。比如楼红老师在第一节课先讲内容,“假如给一个从来没有到过济南的人讲解济南美丽的冬天,你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段?”在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堂举例: 《春》 盼 绘 颂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先自己分析:这段文字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春花图,着力写春花竞放的景象。第1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百花争春、繁花争妍的动态图景写活了。然后用“满”“赶趟儿”写花朵多;第2句用“火”“霞”“雪”写花色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句子中的三种颜色是和上句桃树、杏树、梨树的顺序一一对应的;第3句写花味甜。“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第4句写花下蜂闹蝶舞,侧面表现花儿的多、艳、甜。“闹” 字中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景象。/最后一句写遍地的野花,“遍地”写野花的数量多,“杂样儿”写野花的种类丰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真把野花写活了。

作者是按“树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的。

这一段文字中,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高与低结合,勾连映衬,烘托渲染,画面五彩缤纷,立体感很强。

后思考怎样讲:引导学生思考这段文字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层次写的?语言特色? 1.这段文字写了什么?(春花图,着力写春花竞放的景象。)2.从什么角度写的?(“树上”“花下”“遍地”)3.哪些句子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词语,修辞,感情。4.有 5

感情地朗读一遍,注意语气语调。5.在下列划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6.再读,好好品味划线的词语。

再拓展思考:讲解重点段落的要点有哪些?请结合教学实录和视频自己领悟,相互交流,然后再运用教学案例加以验证或修正。

5.要将课文学习与语文实践有机结合。

实践包括知识的保持、应用和迁移等基本因素。它要求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复习巩固知识,再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迁移,把学会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这个教段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口头和书面的多样化练习,复习巩固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读写听说的实践能力。这样的活动是深化知识,转化能力的“再实践”过程,这一教段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有:字的练习,包括注音辨形、抄默难字、读写多音字和形近字;词的练习,包括摘抄词语、释词、填词、组词和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句的练习,包括抄名言警句、造句、析句、变换句式、修改病句、调整组合语句及紧缩、扩充和修饰句子等;篇的练习,包括朗读、抄写、背诵、默写、复述、编写提纲、解答问题、缩写、改写、扩写、续写、仿写等。该教段教学内容合理而有序列性,形式多样而有趣味性,数量适中而有时效性。

(六)备课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教师必须熟悉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等。

(七)试述如何进行单篇的说明文教学。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1)抓特征的典型性;(2)抓结构的条理性。2.深入研读课文,体会特点。(1)抓方法的灵活性;(2)抓语言的准确性。3.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训练。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开展直观教学;(2)适当进行画图;(3)运用表解。

三、作文教学

(一)作文教学的地位

1.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文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3.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

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说,有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反思5个环节。

(三)命题的要求和方式

1.计划性;2.切合性;3.新颖性。命题的方式有直接命题和间接命题。

(四)写作指导

作文指导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端正写作态度,开拓文思,激发写作欲望,明确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

1.明确写作要求;2.唤起生活经验;3.启发学生思维;4.激发写作情感。

(五)作文批改

1.批改方法:普遍改或重点改;书面批改或当面批改;学生自改或互改。2.作文批改中的注意点(或要求):(1)从实际出发,多就少改;(2)顾及全面,突出重点;(3)具体明确,多多鼓励;(4)因材施教,区别对待;(5)积累资料,建立档案。

(六)作文讲评 1.作文讲评的要求

(1)要有明确的中心;(2)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3)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因素。2.作文讲评的类型

(1)综合讲评;(2)专题讲评;(3)佳作讲评;(4)对比讲评;(5)学生自我讲评。3.作文讲评的注意点(1)要理论结合实践;(2)有针对性、多角度性;(3)多肯定,巧否定,忌指责;(4)创设活泼的形式,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

四、语文教学评价

(一)就某则语文教学视频/教学实录,谈谈自己对执教者在感知课文/教学思路或教学引导方面的感受。当然,也有可能就某一个有争议的教学案例请你谈谈自己的见解。

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课文;(2)复述或创造性复述;(3)抓住标题做文章;(4)画示意图或表格;(5)辨析写法;等等。

教学思路或教学引导:先概写看了哪些视频/实录,简述收获。然后,就其中1则视频/实录略谈教学思路如何好或引导如何妙。接着,就这则视频/实录的教学思路或引导谈对自己的启发。最后,扣题总结。只要抓住“教学思路”或“教学引导”讲就行,不要面面俱到。

(二)请你综合评述某个案例的教学过程。

首先要认真研读这个案例。然后,先综合评价该案例的优缺点,再重点评价。答案结构:

一词经纬 层层深入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刘宏业

中学语文教学2013.10 【教学创意】

1.主问题引领。抓住“高大”一词展开教学,以此为线贯穿全课,让对话在“高大”中穿行。使课堂思路清晰,结构紧凑;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2. 反复诵读。紧紧围绕课文最后一部分,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主义,体会作者的深沉情感。【教学目标】

1. 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感知小说的主题。

2. 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3. 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简洁导入,聚焦“高大”

1.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自 1 9 1 2年首次介绍到中国,就被长期选人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经典小说。

2.请简要说说最后一课和平时上课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

参考:气氛不同、学生不同、老师不同。

3.面对朝夕相处的韩麦尔先生,经历这次不同寻常的“最后一课”后,小弗郎士是如何评价他老师的呢?(屏显第2 4段,并齐读。)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答案:“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师启发:什么是“高大”?一个普通甚至不被自己喜欢的老师,“我”仅仅经历最后一课,就觉得他从来没有的“高大”吗?

二、分析形象,感知“高大”

1.先快速阅读课文,说说韩麦尔先生在小弗郎士心目中原来是个怎样的人?

小弗郎士原先认为韩麦尔先生:① 是一个可怜的人 ; ②是一个不大负责的人; ③是一个严厉的人; ④是一个普通的人; ⑤是一个温和而严肃的人。

师生小结 : 在小弗郎士心目中,原先的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人:他只是镇上的一位 普通教师。默默无闻工作了4 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太高。有时还 “玩忽职 守” „„

2.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哪些表现让小弗郎士感受到他的“高大”?(学生默读,圈点勾画。)

韩麦尔先生的“高大”主要表现在:

①他特意穿戴上“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衣帽,这个细节表现了他即将诀别故土时的悲痛心情,显示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民族尊严感。

②他诚恳地检讨了自己过去教学中没有尽职的地方,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正源于他对祖国深厚的爱。

③他被迫离开执教四十年的讲台,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但仍能强忍亡国的悲痛,坚持上好最后一节课,体现了他的忍辱负重、坚强勇敢。

④他热情地赞美法兰西语言、教育学生“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记它”,充分反映了一个爱国者的坚定信念:亡国是暂时的,阿尔萨斯终究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⑤他教学生用美丽的圆体字书写“法兰西”“阿尔萨斯”;在最后时刻,他使出全身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他的“高大”形象永远定格在读者的心中。

教师引导学生齐读小说最后一部分,感知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 中的“高大”。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

三、咀嚼含义,品味“高大”

1.你从“从来没有”中读出了什么?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什么情感?

参考:由“从来没有”到“高大”,既体现了小弗郎士爱国主义意识逐渐萌发,又从侧面说明最后一课对听课者的深 远影 响。

2.在韩麦尔先生的所有“高大”表现中,真正打动小弗郎士,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哪一个?

学生讨论,师生达成共识:对祖国语言的无比热爱,是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这也是对小弗郎士产生深远影响之根源所在。

3.重点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含义。师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①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如果一个民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 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②民族语言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就永远存在向心力,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起来。

学生朗读课文第2 0段,呈现两则背景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好祖国语言的重要意义。

①普鲁士政府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后,马上强迫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而改教德语,其目的就是要达到真正占领和征服这两个地区。

②2 0 世纪3 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三省后,也是不遗余力地大肆推行日语教学。

两则材料中侵略者不约而同地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足见民族语言的重要性。

4.教师引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说最后一部分(忽然教堂的„„),再次感受韩麦尔先生热爱祖国语言的“高大”。

师生主要围绕韩麦尔先生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让学生想象、体会韩麦尔先生彼时彼地的内心感受,真切感受韩麦尔先生在关键时候表现出的庄重、无畏、深情,以及给听课者深刻影响的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

四、再读结尾,升华“高大”

1. 再次齐读课文结尾部分,说说韩麦尔先生最后为什么要写“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大字,小说以韩麦尔的一个手势结尾,有何用意?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明确:“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是韩麦尔先生讲完最后一课时的临别赠言,也是这位爱国者的心声,更是所有法国人民的心声。这一悲壮举动,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坚定而崇高的信念:法兰西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定格,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2.你认为韩麦尔先生对小弗郎士产生了哪些影响?

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小弗郎士情感的曲折变化上。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前是幼稚、贪玩的,在课中相继表现出了疑惑、诧异,难受、懊悔和悲愤,在课结束时表现出极其懂事和朴素的爱国情感。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处更在于通过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使小弗郎士由一个贪玩、调皮、幼稚的学生转变为一个敬重老师、热爱法语、具有浓烈爱国情感的学生。

3.这种影响本身又是对韩麦尔先生的“高大”的最好说明,请简要概括。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概括来说,韩麦尔先生的“高大”表现在通过最后一课,唤起了小弗郎士等小镇居民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全镇居民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产生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之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升华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是一个普通教师的真正的“高大” 之处。

师生再一次朗读课文结尾部分,感受都德那份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附: 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都德 高大? 普通人 高大: 爱母语 高大!爱国者

(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1 0 0 3 9)

简评:

小处切入:教学设计的科学选择

任海霞

怎样才能进行优质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从理论上说,这不是多么高深的课题;而从实践上看,这又远非轻而易举的事情。

依笔者浅见,设计者首先要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努力体现出鲜明的语文学科特色。其次,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这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所有教育教学的落实都应以这一学习主体的掌握为标准。因此,首先要研究学生的需要——现实成长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然后还要研究学生的实际学情——其已有的文化基础、天赋资质、兴趣特长等等。二是文本,就是所针对的“这一个”课文。要充分尊重“这一个”文本,研究“这一个”文本,吃透“这一个”文本,以真正挖掘并实现“这一个”文本所独有的教育教学价值——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泛价值。三是适当兼顾教师自身的个性因素,扬长避短,师生互动,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至于具体的设计方法策略,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过,笔者主张“小口径切入”,从文本语言的细微单位出发,从语文的具体现象出发,从教学的某种经验出发,以小见大,层层剥笋,然后进入一个豁然开朗的教学大境界。

基于以上粗浅的认识,笔者认为刘宏业老师的《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从一个关键词 9

“高大”这样的细小之处人手,紧扣文本,然后“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沿波溯源,层层推进,高效地实施了一次阅读教学。也就是说,从一词人手,形同剥笋,逐层揭示小说的主 旨;引领学生渐入佳境,走进文本。这是本设计的最大亮点。它既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又富有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其次,本设计的设问也很有逻辑性。“面对朝夕相处的韩麦尔先生,经历这次不同寻常的‘最后一课’后,小弗郎士是如何评价他老师的呢?”,这第一个问题就很自然地引出本设计的关键词“高大”;“韩麦尔先生在小弗郎士心目中原来是个怎样的人 ?”,则引领学生去阅读文本,初步认识韩麦尔先生是个“普通人”;接着问道:“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哪些表现让小弗郎士感受到他的‘高大’?”。它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本,进一步认识到韩麦尔先生是个“爱母语”的普通老师。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弗郎士这种认识上的反差说明什么?很自然地进入教学的最后环节:升华“高大”。“韩麦尔先生对小弗郎士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最后一个问题的分析解答能使学生认识到韩麦尔先生是个“爱国者”的形象,最后证明韩麦尔先生真正的“高大”之处。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良性驱动,很巧妙地解决了文本教学的重点难点,很圆满地实现了文本独有的教育教学价值。教学的各个环节衔接顺畅,娴熟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另外,板书设计也很精练,几个醒目的标点符号,便可见出整个教学设计的匠心。当然,任何教学设计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本设计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似乎没有让 读者很明显地感觉到非常重要的“学情”因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不知刘老师以为然否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 0 0 4 8)

《落叶》教学片段

窦桂梅

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这一句话,窦老师提示道,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很有趣,请大家找一找!片刻,学生找到了“一片片”这个词。窦老师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个词,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这就是‘一片片’的树叶吗?”学生回答说:“不是。”窦老师转身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那么是两片喽?”“不是两片,‘一片片’是指好多好多片树叶!是指许多片树叶!”学生回答。“那应该怎样读这个词?”窦老师问。于是,学生轻轻地读起来“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要读出你的体会,要读出你的理解!”窦老师启发着。

一会儿,窦老师请学生起来读这一句话。生1:(读得很流利,但不够有感情)师:这是你的感受,很好!(又请一位学生来读)生2:(读得很有感情,在读“落”和“一片片”的时候放慢了速度,加重了语气)师:(肯定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随后,问大家)你们想想,树叶是怎样往下落的? 生3:慢慢地、一片一片地往下落。(边说边加上优美舒展的动作)师:这落叶多美啊!飘飘洒洒„„ 生4:(不由自主地接了上去)随风舞动„„ 师:很有诗意啊!(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师:还有想说的吗?

生5:树叶慢慢地飘落下来„„ 师:(边说边做动作)就这样,落叶像小蝴蝶、像小蜻蜓,多快乐啊!大家快读啊,现在,你就是小蝴蝶、小蜻蜓,轻轻地落下来了„„

(学生边表演,边朗读课文,教室里气氛很热烈)

请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评价这个片段的教学。答题要点:(1)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语言,理解语言。(2)珍视学生的独特感爱,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事实上,除了显性的课程资源,学生的体验也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它虽是隐性的、潜在的,但一旦得以唤醒、激活,它是相当可观、丰富的。在窦老师执教的这个片段中,尤其是指导学生朗读时,强调的是“要读出你的体会,要读出你的理解。”这无疑给学生最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文本意思,尊重他们的不同个性。文本在孩子的体验与接受中获得了意义。而学生则通过阅读、体验,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使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质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更深。

五、教学设计

一般是选一篇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某篇课文,要求各位写一份教学设计,对有经验的老师而言,很容易。当然,对没有教学经验的同学而言,并不容易。

首先要理解给定课文,看看它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想清楚它是怎么写的,即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再想清楚该怎么讲,讲哪些内容,从哪里开始讲,怎样进行师生互动等。

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教学重点要突出;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扣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设计中要有提问和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按照要求答题。一般会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提出比较具体的要求。阅卷时会逐项给分。

课后仔细研读《<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最后一课>教学设计》,看看人家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的。这次考试时,不要写设计意图。

附录:怎样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把来自不同单位的五位老师各自设计的《皇帝的新装》作了一下比较。惊奇地发现他们的教学目标确定得非常分散,罗列下来,可达12种:

目标

1、理解并能分析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五人)目标

2、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一人)目标

3、能抓住故事线索,把握情节发展脉络。(二人)目标

4、了解本文在语言上的特点。(一人)

目标

5、引导学生体会想象和夸张的作用,培养想象力。(一人)目标

6、认识本文讽刺假丑恶的思想意义。(一人)

目标

7、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二人)目标

8、合作探究故事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一人)目标

9、教育学生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敢于说真话。(一人)目标

10、能初步分析皇帝被骗的原因并体会现实意义。(一人)目标

11、培养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树立敢讲真话的勇气。(一人)

目标

12、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一人)

综观上述12个目标,只有目标一被五位老师同时选中,目标

三、目标七各有两位老师选中,其余虽也有相似点,但毕竟不同,大多都是孤军奋战。

应该说,这12条目标都是由文章内容派生出来的,每一条的确定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在两三节语文课堂上达成所有目标是不可能的,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此,面面俱到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忌讳。那么,究竟怎样确定一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点抓起:

一、抓体裁

体裁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和特点。因此,让学生拥有一定的体裁知识后再去学习课文,有助于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进而登堂入室。关于童话,学生在小学甚至学龄前就已经接触过不少,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初中后,《皇帝的新装》作为本学段的第一篇童话,应该适当向学生讲一些理论知识,以便于孩子们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比如什么是童话,童话都有那些特点等。因此,目标一的确定是非常必要的。而到本单元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则应将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当然,也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要涉及体裁,有些体裁很常见,比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学生已经反复接触过,只选典型的进行归纳总结即可。

二、抓典型 典型是指一篇课文的独到之处,有特色的地方。《皇帝的新装》课文较长,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不容易一下子将脉络理清。因此,应该引导他们“抓住故事线索,把握情节发展脉络”,进而培养他们“把长文读短,把厚书读薄”的能力。所以说,目标三的确定也是非常必要的。

与之相比,目标七“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则相对欠妥。童话与小说有所不同,后者更注重人物刻画,所以,我想还是把这一目标放到有关的小说中去达成比较合适。

无独有偶,有一次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将“学习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作为《三峡》的教学目标,心中颇不以为然。《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为《水经》作注的,原则上应该客观地进行描写和记载。虽然作者叙述生动,文笔绚烂,但搀杂个人感情成分是比较少的。也就是说,“情景交融”的手法,在本文不能算是典型的,不宜定为教学目标。而《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则都可以看成“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

三、现时意义

不管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教什么样的课,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教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尤其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之一,就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时时、事事站到“育人”的高度去进行教学。尽管在现在的语文教坛上,不少人在反对“把语文课上成物理课、化学课、思想品德课„„”要求“还语文的本来面目”。但我还是认为:课文的文本意义一定要挖掘出来,不管它是物理、还是化学、还是思想品德。惟其如此,才不失语文的“人文性”。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够只交给“思想品德”课,具体到《皇帝的新装》这一课,就完全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就“讲真话”发表意见:什么样的真话应该说,而且要敢于说;什么时候则要讲一些“善意的谎言”、“美丽的谎言”。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法去解决生活难题。因此,目标十一因为有“培养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在前而比较客观,目标九则显得有点失真、矫情。

当然,以上所谈只是一个大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确定目标时还要考虑到许多具体的细节问题:比如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差异,地域差异等。所以,上述“三抓”仅供参考。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8年04期)

课外阅读:

张贤臣《风筝》教学实录、余映潮《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台湾阅读教学启示:一课一得,语文建设2013.03

童年的发现

[俄] 瓦西里〃弗奥多罗维奇〃费奥多罗夫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 12

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老师解释说。“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竞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课文]

第三篇:语文教学研究

1.第1题

阅读下列文段,从画横线的文字中概括出两个主要信息点,并就其分别简述自己的认识。

“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故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第138页。

您的答案:叶圣陶先生的这几句话讲了两个意思。一是什么是语文,“语文”的命名来由、理据;二是怎么学语文,主张学语文应当听说读写并重,不可偏废。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语文?自从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人们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就很不一致,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有人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学;有人认为,语言就是语言文章;也有人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化。连语文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怎么可能教好语文?常常见到的现象是,一篇课文,甲老师有甲老师的教学内容,乙老师有乙老师的教学内容,甚至可以完全不一样,美其名曰叫做上出个性,那么,语文的共性呢?人人都教的是自己理解的语文,自己心目中的语文,很个人化的语文,在中学所有学科教学中,真称得上是个奇怪的事情。今天,我们真得回头再掂量掂量叶老的这几句话。第二个问题:怎么学语文?叶老主张听说读写并重,言之凿凿,我们当谨记。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往往比较注重读写而忽视了听说,因为考试不考听说。这种功利短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看到听说的潜在价值、隐性价值、长远价值,要看到听说训练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不过我们认为,在听说读写之外,还应该加上一个“思”,许多语文名家十分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章熊、宁红彬、欧阳黛娜。另外,“听说读写”在排列次序上似乎写成“听读说写”似乎更合理一些,听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写是语言的输出,先有输入,后才有输出。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4

52.第2题

以下是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文段,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⑴如何理解此文段中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

⑵联系实际,谈谈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您的答案:⑴如何理解此文段中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 答: 语文是工具和人文的组成部分,也是因此,语文才具有人文性,同时也具有工具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交集就是语文的特点。明显的逻辑关系:因果顺序。⑵联系实际,谈谈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答: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是呀,回顾我们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主旨。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如《普罗米修斯》一课,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让心与心慢慢地贴近在一起,尽而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神话的无穷魅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二、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所有这些唯读为重。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因为任何文章都由其内容决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桂林山水》是赞美、惊叹、欣赏,《十里长街送总理》则是沉痛、追思、怀念,《泼水节》是欢乐、喜庆、幸福,《匆匆》则是惋惜、追悔、自责,等等。)如果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会背离了文章的基本情感。其次,教师要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要长文短教,抓住重点段落,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抓住这个语言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教师以“中华不振”贯穿课堂,抓住描写租界不公的段落,来感悟文本,既进行读写训练,又激发了学生爱国、报国之情。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明显带有“文化霸权主义”和“知识权威主义”特征,忽视儿童各种学习权利,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问。导致课堂上师问生答、师讲生记、师令生从,师生关系畸形异化,课堂活动匮乏,学生智慧与个性压抑乃至衰减。这些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即:要把课堂教学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这就是要以生为本,始终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本真。《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而支老师这堂课的教学,充分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完全达到了这一要求。而且,笔者认为,这也

是支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这看起来是在进行工具性的训练(如果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分开来说),但学生在一次比一次读得更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这一论断的自我实践。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牢记课标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师必须还原语文的本来面目,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重新走上朴实、扎实、真实的轨道上,在继承传统时,也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就如我们今天观摩到的《最后一头战象》。课堂开始让学生读完课文概括文章内容时,他教给学生遇到长的文章,可以抓住主要事件概括文章内容。当学到“披挂象鞍”一段时,他先让学生读文,找一找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嘎唆对象鞍的情感,当学生找到“泪光闪闪”“摩挲”等词时,老师告诉学生这是对嘎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这是教给了学生写作方法。接着,老师又让学生想象嘎唆见到象鞍时,会想到什么?然后板书;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这样就读懂了嘎唆的心,运用这样的方法,带着你们的激动来读,这是训练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可以说整节课,老师都用这种训练意识来引导学生,犹如天街小雨般的感觉。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47

作业总得分:92.0

作业总批注:

第四篇:语文教学研究

语文教学研究——对话中的标点符号

李斌

写好人物的对话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人物的对话中,标点符号对正确区分人物的对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生的写作中,许多小学生往往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而使对话含混不清。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要让学生在对话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非难事。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主要有以下几种,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1、妈妈说:“今天在学校,你做得最棒的是什么事?”

2、“今天在学校,你做得最棒的是什么事?”妈妈说。

3、“今天在学校,你做得最棒的是什么事?”妈妈看了我一眼又

走近我,“给妈妈说说好吗?”

4、“今天在学校,你做得最棒的是什么事?”

“如果你真想听,我就告诉你吧。”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很简单地看出,对话中最重要的是懂得冒号和引号的用法,而且对话最主要的方式有四种:

1、对话人在前的;

2、对话人在后的;

3、对话人在中间的;

4、不出现对话人,只出现对话的。我们先找到对话人的对话,也就是需要分角色朗读的部分,加上普通句子的标点符号,再加上引号。对话人在前的,在表示对话的提示词后加冒号;对话人在后的,在句末加句号;对话人在中间的,前面的对话和后面的对话都需要用引号引起;不出现对话人,只有对话的,每一句对话单独用一次引号引起。

无论任何知识都需要不断练习,反复复习。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如果按照以上方法持之以恒地练习,学生一定能掌握好对话中的标点符号。

第五篇:语文教学研究

【声音】语文课堂三大“时髦”该降降温了

文|吴华(上海教育-第一教育)

民国时期的教材到底什么样?对“孔融让梨”“愚公移山”等传统故事的多元解读究竟带来了什么?多媒体、慕课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百年语文的回顾与展望”首届语文教育论坛12月21日闭幕。两天的论坛期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北京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等著名学者和著名教育家于漪等不约而同地对当下语文教学中的“时髦”现象开炮。

时髦一:鼓吹民国教材

孙绍振:幸亏我在民国时期上过学

谈到最近一段时期的“民国教材热”,今年78岁的孙绍振颇不以为然。“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民国的语文课本比今天的编得好。还有一些学者在鼓吹,民国教材选的都是美文,在选文上也比今天要高明。”

“幸亏我在民国时期上过学,当时学的很多东西也还记得。”孙绍振回忆说,当时的课本,很多内容不仅称不上美文,而且蹩脚文章不少。

孙绍振回忆说,自己读小学四年级时,第一课就是蒋介石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当时选的哪里是美文,大量课文是时文!”

孙绍振还即兴背诵了几段小学课文。从今天的眼光来打量,这些选文不仅没有文学性、不贴近生活,而且有些还夹带着方言,让人读来有些摸不着头脑。“美化民国时期的课文是胡扯,毕竟当时很多批判的文章今天还在呢!”

至于近来流传甚广的《开明国语读本》,孙绍振则表示,这并不是民国时期的教科书,是“读本”,也就是课外读物。名家之所以编这套读本,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语文教科书太糟糕。

孙绍振说,语文教材确实不好编,如今问题也不少,但并不能因此就“把歪理当真理”,接受一些无端的指责。

“还有一些学者和书商,一边攻击学校的语文教材,一边组织编写给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把这两者联系起来看,也不排除背后有经济利益的因素。”

时髦二:传统故事重新解读 孙绍振、于漪:这是脱离文本的过度解构

“孔融让梨是否剥夺了其他兄弟谦让的机会?”“愚公移山是否破坏了生态环境?”……当下不少传统故事都被重新“多元解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孙绍振表示:“这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在如今的课堂上似乎是被鼓励的,学界不少人士甚至认为,在教学方式上,中国老师要向美国老师多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但在孙绍振看来,诸如美国学生对于“孔融让梨”的很多讨论,这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文本的解构——是一种脱离了文本的解读。“这是西方解构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批判性思维不能划等号。如果说这是批判性思维,那么我们老师们在全盘引进、模仿西方的教学方式前,是否也应该对这种„批判性思维‟进行一下„批判性思考‟?”孙绍振说。

于漪也认同这种看法,在她看来,这种多元解读是用解构主义的办法把我们的很多传统文化进行了脱离文本的误读,语文课堂如果一味照搬,就是缺乏民族自信力的表现。

时髦三:多媒体、慕课等高科技

温儒敏:滥用多媒体会伤害孩子阅读兴趣 陈平原:慕课是“不因材而施教”

现在不论什么学科,也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已经司空见惯。对此,温儒敏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

“我并不看好语文课上使用多媒体,甚至认为现在滥用的多媒体,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毒药‟。”

温儒敏表示,他最近到一所中学听课,没有黑板,就用先进的多媒体屏幕,需要什么照片或材料,只需在上面点一下就都出来了。比如讲曹操的《观沧海》,什么作者介绍、作品背景、字词注释、思想意义、艺术手法,等等,全都是从网上下载拼凑的,老师讲到那里,在屏幕上点一下,就都出来了。

“现在的语文课不断穿插使用多媒体,虽然很直观,可是把课文讲解与阅读切割得零碎了。学生的阅读被挤压了,文字的感受与想象给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

过多依赖多媒体,还会制约老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很多老师得了“百度依赖症”,什么都依赖网上给结论,有结论没过程,思想容易碎片化、拼贴化。温儒敏甚至表示,在语文课上滥用多媒体会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语文课还是不要太时髦了。”

陈平原则对近年来大热的“慕课”提出自己的看法。“慕课的基本理念是尽可能传播到每个一个人,最大的特点是不因材而施教。”他认为这种模式不适用于专业课教学。“专业课的趋势是小班化,十几个人。我必须看着学生的眼睛才能讲的好课。”

陈平原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至少语文教育是这样。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而不能像工业一样批量生产,迅速出炉。

“你可以培土、浇水、施肥,但要种子自己长出来。如果给个配方就能做出来,那就不是语文教育。”

(来源:上海教育-第一教育)延伸阅读:

民国老课文都是美文?脱离文本随兴解读该不该? 不正确的批评,害惨语文教育 文|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纵然现今的语文教育并不尽如人意,但因此就承受诸多无妄批评和指责,是不是也同样没道理?

“现在有一种说法很典型,认为民国时期的语文课本也比今天的编得好。还有一些学者在鼓吹,民国教材选的都是美文,在选文上也比今天要高明。”12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百年语文的回顾与展望”首届语文教育论坛上,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直言,这些说法,纯属胡说八道。“当时的课本,很多内容不仅称不上美文,而且蹩脚文章不少。”

12月20日的会议上,不少与会学者认为,盘结在语文教育身上的外界干扰实在太多,一些似是而非的意见不作澄清,任其混淆视听,必然会对现今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产生危害。

民国老课文没你想得这么美

孙绍振几年前编撰过语文教材,谈及这段经历,他直言:“不只是痛苦,真是痛得„皮开肉绽‟”。无论是语文教材的编撰还是课堂教学本身,“谁都能对语文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在中学的各学科中,或许没有哪一门学科承受的非议比语文学科更多。孙绍振说,语文教材确实不好编,如今问题也不少,但并不能因此就“把歪理当真理”。针对有学者认为的“民国教材选的都是美文”一说,78岁的孙绍振回忆说,自己读小学时接触的正是“民国老课本”,有一本教材的第一课就是蒋介石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当时选的哪里是美文,大量课文是时文。”孙绍振至今还能背上几段小学课文。从今天的眼光来打量,这些选文不仅没有文学性、不贴近生活,而且文章遣词造句中时而有语病,时而夹着方言。

但书市上,借着“民国老课本”热销,不少出版商笑弯了腰。在诸多民国老教材中,最受追捧的是由叶圣陶编写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孙绍振说,《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实际上在当时不是主流的语文教科书,而是给学生课外阅读的读本。名家之所以编这套读本,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语文教科书太糟糕。“有些学者和书商,一边在攻击学校的语文教材,一边在组织编写给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把这两者联系起来看,也不排除背后有经济利益的因素。”有学者甚至把这种现象称为“书商的诡计”。问题是,在对语文教材的诸多批评中,这类“诡计”被发现了吗?

美国学生“多元思维”值得中国孩子学习?

除了教材,语文课堂受到的外界侵扰也不少。到上海赴会前,孙绍振刚读了一位学者写的文章,大意是讲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故事被搬到美国课堂后,美国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孔融让梨”故事做了更加多元的解读。美国学生的活跃不难想象。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孔融的父亲很有问题:“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也有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孔融:“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还有学生对分梨的行为产生不解:“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不行吗?”……在文章的写作者看来,美国孩子对一则文本有多元的解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要胜出中国孩子很多。

“这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在如今的课堂上似乎是被鼓励的,学界不少人士甚至认为,在教学方式上,中国老师要向美国老师多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孙绍振认为,诸如美国学生对于“孔融让梨”的很多讨论,这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文本的解构——是一种脱离了文本的解读。

“这是西方解构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批判性思维不能划等号。因此,在全盘引进、模仿西方的教学方式前,老师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批判性思考。”孙绍振说。一位出席这次论坛的中学语文老师告诉记者,无论是“皇帝的新装”、还是“愚公移山”等故事,在如今的中小学语文课上,很多老师确实都会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为名,在课堂讨论时让学生畅谈对故事中各色人物的看法。以愚公移山为例,如今的中国课堂里,也能听到“愚公把山移掉,这种做法是不环保的”、“愚公的行为很愚蠢,他可以自己搬走”等言论。乍眼看去,中国的孩子也和美国孩子一样很善于发散性思考,但这位老师同样表示:“离开文本的随兴解读,本不该是语文课教学的要义。”

语文教学被太多貌似“正确”的意见纠缠

“对于语文教学的很多意见听上去很正确,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徐默凡也讲述了一条让他“印象深刻”的见解:包括名家学者在内,很多人主张,语文学习关键在阅读。比如,“学生语文学不好,关键是读书太少”、“学生如果爱读书,书读得多,语文素养自然上去了”。

徐默凡说,假如这些听上去很对的意见被架之于一位钢琴教师头上,相信众人就不会皆以为然。“如果一位钢琴老师告诉学生,我的课只是培养兴趣的,提高钢琴水平更多是课外要欣赏钢琴名曲,这样你的钢琴水平自然提高,考级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在第一时间解雇这位钢琴教师。”

以此为例,徐默凡认为,语文课堂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更直接的教学目标是增加学生的语文技能。但在现行的教学环境中,语文课堂被各种貌似正确的声音、意见所包围,一些显而易见的教学误区却没有机会得到澄清。

(来源:文汇报-文汇教育)

下载教学研究:用语文味教学法教《水调歌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研究:用语文味教学法教《水调歌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法

    语文教学方法 (一)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 (二)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讲读、讲练、说书法);(三)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 (四)实践法(观察、调......

    语文教学法[★]

    语文教学法 1、语文为什么叫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台湾称为“国文”,香港称为“中国语文”。 2、癸卯学制。 3、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4、红领巾教学法。恢复了20年代“......

    语文教学法

    1、什么是语文课程标准:P2是国家对语文课程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语文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

    语文教学法

    一、阅读下列案例,运用有关词语学习的理论,指出其中词语学习的类型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20%) 如“晶莹的泪珠”中的“晶莹”(语文试用本第四册《小白花》)一词,教学时,虽以“光洁......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作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3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大有进步。不少学生基本上能按习作要求去做,但也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模版)

    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的背景 中国汉字的形体美在世界各国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以它为载体的书写技巧是一门精湛的艺术——书法艺术。正如有人所言: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在改变,生活理念在不断更新。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是小学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