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摘 要:小学数学复习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节好的复习课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复习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对学生某一阶段所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总结,让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数学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
一直以来,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受应试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把数学复习课变成是对旧知识的再现和重复,在数学复习课教学的过程中实施题海战术,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原有的热情。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数学教师在复习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复习中,从而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复习效率。下面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几种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方法。
一、系统梳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复习课之前,应当对之前所讲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一个系统梳理,把学生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将所有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数学教师在进行系统梳理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年龄以及学生自身学习的特点,对学生所学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采取合适的复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复习。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四边形的面积”这节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逐步推导出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在复习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新的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又如,教师在课堂上对“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相关内容进行复习的时候,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箱子作为复习课上的教学道具,让学生讨论箱子的特点、箱子的制作过程以及箱子的体积和面积,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加深对正方体与长方体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拓展提升,提炼学生数学思想
每个人都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每个人都能获得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时候可以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提高。例如,数学教师在对“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体积”的相关内容进行复习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复习正方体与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之后再把长方体转变成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让学生求解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并找出他们的内在联系?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想办法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得出圆柱体体积的求解公式,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的求解公式,并得出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内在联系,最终得出结论:圆锥体的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练长方体与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转变过程,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科学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练习,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对综合性问题的解答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复习“两位数的运算法则”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他们练习,观察练习的效果,以此对练习题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练习的内容就不会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又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找出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自我反思,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
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复习可以发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反思和总结,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上,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复习“数的乘除法”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复习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有哪些?复习过程中留给你们印象最深的知识有哪些?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时刻进行反思,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改进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从而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复习的主体,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正宪,王彦伟.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2]刘娟娟.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第二篇:浅谈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教学设计
浅谈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教学设计
[背景]
“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在学业考试复习阶段,教师对学业水平高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设计,将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再次认知,汲取新的收获。在日常教学中,常有的复习课是:师生各手执复习卷,教师分析+点评,学生听讲+订正;重新回顾和灌输概念,做、讲、练,反复操练。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或许加强了知识巩固,但在“炒冷饭”,而对于学业水平较高的学生,收获甚微,兴趣索然,得不到新的认知。怎样设计复习课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得到知识的巩固和提升,从而使复习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复习课应秉着“立足”于基础,“立志”于拓展提升的目标去分层次设计,既能达成基础概念、基本知识的梳理,又能拓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融合应用相关知识,让学生在知识体系中感知到所复习的知识的地位和应用价值,有新的收获和体验。而“基础”和“拓展提升”的比重可依据所教学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调整。下面我将结合《九年级学业考试平行四边形复习》的案例来谈谈如何对复习课进行分层设计,达成有效性复习。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巩固课改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那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初浅看法。
一、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实有很多知识通过学生自己看书就能学会的,没必要花太多的课堂时间,更用不着探究。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个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就比其他同学先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他的探究欲望更强,他的思考更敏锐,当然他的思维也更有深度,而且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推敲教师提出的问题。因此,预习无疑为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注重教学目标的把握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要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出示衣服标签和白酒瓶,并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百分数,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每个具体的百分数的含义,然后很顺利的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此案例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教材加以改造和补充,侧重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提取,其优点是尊重学生的经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大量的现实实例中通过比较、概括、信息筛选等,自然而然地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并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探究的需要。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
四、注重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数学,要能积极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萌发出学习新知的欲望,进而理解、体会、感知新知识。
如《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的教学,一位教师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面近似1平方分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然后剪出一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与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放在一起比一比,再剪一次„„课堂变得有趣、活泼,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丰富而又形象的学习场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五、注重预设与生成
数学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手段,生成是目的。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
能实现其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应用题:六年级植树159棵,比三年级植树的3倍少42棵,三年级植树多少棵?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尝试完成,这是教师的预设。学生的列式有:①159×3-42 ②159÷3-42 ③(159-42)÷3 ④(159+42)÷3 这是预设后的生成。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哪种解法是对的,哪种解法是错的,为什么?然后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首先是找准谁是“1倍量”,其次要分清3倍的对应量是多少。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恰当合理利用了学生的错误资源,注意及时归纳总结,分析了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将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王
梁山中心完小
亚
娟
第四篇: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思考。
1.教学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有效提问,激励学生数学思考,引导学生探索学习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2.1问题少而精。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抓住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知识的关键与本质,运用归纳、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2.2问题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控制难度要考虑两个因素:一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有意义的、本质的联系时,问题就显得太难了。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
3.有效组织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应该自始至终伴随着师生之间的交流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切不可忽视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法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是一个交流、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要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宽松和民主的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因此,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单一局面,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而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时,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像抛绣球一样“抛”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你有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小组合作试一试(合作、操作、探索)――说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交流)――用某某同学的办法小组合作再多测出几个不同的圆周长,做好记录(再合作、再操作、再交流)――你觉得每个圆的周长和它直径有关系吗?大胆说一说可能有什么关系?(设疑、交流)――通过观察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你想的一样吗?(自主探索后,进行交流)――最后归纳出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关系,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4.钻研教材,理解编者意图
深入钻研教材,首先要“入”教材,认识教材提供的素材是什么,主要的知识点和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出”教材,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每一个素材,或适当改变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想办法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要进行富有实效的教学设计,教师除了平时学习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外,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课前与教材对话。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小学数学教材《认识周长》的课文中,教科书提供的情景和思路是:一片树叶,用一段绳子将它围一周,然后展开,用直尺量出这片树叶的周长。但是教材中这段内容与前后知识并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思考编者的意图,把这个内容落实到位。
我正好听到了一位教师在教这节课时的处理方法,先让学生分别研究圆形、五角星形、长方形周长的测量方法,概括出“围、滚、量、算”等方法后,得出“对于不同的图形,测量周长时应该选择不同的方法”这一结论。然后出示一片树叶,提问:“对于一片树叶,用什么方法能够知道它的周长呢?”这时学生立刻分组,用线围一围,然后再拉直量一量,便得出树叶的周长。
我认为这样处理较好,先是从众多素材中认识、体会、感受、测量不同物体周长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选择上面的方法测量树叶的周长,体现了“实践―概括―运用”这一教学过程,通过适当改变教材呈现顺序,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
第五篇: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
六年级数学已经进入了复习阶段,但作为一名第一次接触新教材的我而言,复习课是最难上,也最不喜欢上的,因为都是以前学生学习过的内容,缺少难度和新鲜感,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讲的时候,很难抓住重点,很难抓住题型,总在担心学生这不会那不会。讲的难了,差的学生不会的还是学不会;讲的简单了,好的学生不屑于听;中等水平的学生则似懂非懂,没懂也在装懂;只有极少数学生会在认真听。一知半解的了解怎能将知识掌握好呢?所以可能就需要教师花多点的时间去引起学生注意,上课把学生的注意力抓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数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概括或发现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例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我在新授前将设计这样一段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有趣的比,如人的胸围的长度与身高之比是1:2,将拳头滚动一周的长度和脚的`长度的比是1:1,人脚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是1:7。当人们了解了这些,又掌握了这种神奇的本领后,去买袜子只需要把它绕圈一周就知道何适不合适了,而侦察员就能根据罪犯脚印的长度推测出身高。你想拥有这种本领吗?这种神奇的本领就是我们这节课所研究的内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2、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讨论“圆的周长是不是直径”时,有的学生运用直观的“看”、“比”或“量”的方法来判断半圆弧比直径长,而有的学生却运用“两点之间的曲线比线段长”来推理,这是两种不同水平的思维。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从具体思维水平又引向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象这样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在阅读中理解,使课堂形成多方的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这对他们后续知识的学习将有较大的影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恰当的放手自学,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在百分数的写法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展开自学。“想写哪个百分数,就写哪个。”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自学的效果就格外的明显。这种做法,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再如:在教学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根据内容简单,便于自学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2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6
我觉得数学教学是一项非常有趣而有研究意义的工作。在数学课上,有思维比拼,也有对错辩论,有积极的合作,也有巅峰的对决。如今的教学和我们儿时接受的教学方式真的是千差万别,我们机械的模仿和固定的思维已经不能被这些小精灵们所接受和满足,他们个个使劲浑身解数,在展示自己的个性思维和奇妙方法,像是在演绎精彩而又真实的数学童话故事。不知不觉,挑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甚至是挑战我,已经开始要求我坐到他们中间去听发言的学生讲课。在学生这种研究的劲头下,我怎么可能不被感染,也想好好研究一下这门课的教学,乐在其中,相识恨晚。在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我多次尝试、反思、总结,较深的体会有:
1、放手让孩子创新,适合他们的年龄阶段的创新。
我们确实比学生考虑事情要周全,也就不自觉的想为他们安排好一切,包括要学生怎么去想,怎么去做,但是我们想的不一定被学生喜欢和接受,所以还是让他们回归这个年龄段最真实和最自然的思维形式,自由的生成一些创新的东西。数学课上在讲十几减几的题目时,有不少他或许是没认真听老师的课,或许是他就是愿意那么去想,他就愿意把12—4分解成12—3—1,在我看来没有必要,这和12—4有什么区别,但是人家就是喜欢这么分解,而且又做不错,那我们有什么理由说不好呢?显然书上没有提倡这种做法。如果让学生去编书,他们也许会加入这种方法。
2、教师要教的少,让学生学的多。
这一点是生本教育最根本的'一点体现吧,封住自己的嘴的同时,意味着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如何让学生学的多,怎么样学生才愿意学。课前的准备工作不言而喻是很有挑战的,如何在课前设计有趣味性、有探索兴趣的问题,这是一节成功研讨课的关键。起初,预习并不顺利,学生只是作为一项任务把它完成,再加上孩子的识字写字能力还很差,所以预习作业往往完成的不佳。低龄儿童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就不是很强,但是对于挑战性的任务甚感兴趣,比如,和别人比赛谁的方法好,谁学会的快,谁能自己解决较有难度的事情,谁是第一个完成任务的优胜者。正是基于这些易刺激学生大脑兴奋的诱因,我在预习中多加入了挑战性的问题解决,学生的兴致提高,已能慢慢主动提高作业的质量,多展示自己的想法。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3
紧张的课程复习工作已经开始了,如何才能上好复习课?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能上一个台阶呢,我觉得在数学上方法和习惯的加强在复习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我侧重了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首先,侧重于对方法的指导,解决问题一直是孩子们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问题我教给孩子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如先分析条件可以知道那些信息,其次,要学会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和处理,那些是对解决问题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如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很多时候都会给孩子们一个无用的底或高,干扰学生的思维,要善于观察和取舍。
其次,要培养细致的思维习惯,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量化比较复杂的课程,虽然它基本的解题思路不变,但若能从复杂的条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本质,确实对孩子们而言是一个考验如王老师带着56个同学去划船,小船限乘7人,至少需要几条船?这是一道用去尾法取近似值的实际问题,而这其中的王老师就是一个隐藏的信息,往往也是学生容易忽略的。
除此之外,复习过程的细化和量化也是提高学生整合知识能力的重要方面,只有两者达到一定的度,才可以让复习工作有了真正的实效。才能真正起到强化知识提高能力的学习目的。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4
在本期中我担任了四年级(1)、(2)班的数学教学,一学期的教学有得也有失。
一、加强小数加减、整数中三位数乘两位数和分数加减法的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容易算对,但在口算中容易加错数位,分数加减法注意最后结果写成最简分数,为了避免在这些题目中失分,我让学生多加强巩固练习,防止学生因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
二、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书中例题的类型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应变,让学生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
三、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四、我还设计了一些带有一定的`难度的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数学能力。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数学课本身就是一门很严密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是什么就是什么。我所存在的'问题就是在课堂上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想,有些问题需要合作学习,然后探讨得出结论的,我缺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二、我发现我班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有些学生对自己参与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无所谓,想听就听,不听就干自己的“事”,做小动作、找旁边的同学讲话,自己不认真学习还影响其他同学。还有一部分同学对待作业马虎大意,缺乏良好的解题习惯,在审题上不够细心,解题时书写不够规范。课堂作业不及时完成。
针对这些问题,拟定了以下改进的措施:
1、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习比较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辅导,鼓励他们,激励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课堂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和学生一起,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5
临近期末,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简析
本册教材共九个单元,分别是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多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及可能性和数学广角。
二、复习目标:
1、在数与代数上: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在“万以内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认识”等内容上,进一步掌握计算的方法,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和验算,进一步渗透估算的意识,体验估算的作用。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通过对“四边形”这一单元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量的计量方面:通过对“时、分、秒”、“千米和吨”及“可能性”的复习,加深对一千米、一吨、一小时、一秒等体验,能正确换算时间、长度、重量等单位。能采用连线、列举等方法来计算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并理解其意义。
5、统计知识方面,通过复习学生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6、在各单元的复习中,让学生体验到各知识间的联系,并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自我复习的能力。
7、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重点:万以内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及四边形。
四、复习难点: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概念的体验与换算;四边形中有关周长的一系列知识;解决问题。
五、复习策略及注意事项:
1、复习课的基本环节可以概括为三大步,即“复习整理→强化训练→总结评析”。把分类复习与综合复习相结合,在注意复习的全面性的'同时,力求让学生体验各知识间的联系。
2、在专项训练时选题一定要精,能够一题多变,这样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地得到启发,提高其解题能力。如四边形这一单元的求周长及求拼组图形的周长时,通过一题多变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揭示出此类题的解题规律,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3、个别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重视对学困生的辅导,这部分学生要分层要求,充分利用学生同伴资源,在班级中开展“一帮一活动”, 同桌之间互相说解题方法,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4、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很重要。一张试卷中学生往往因计算失误而丢分,所以在复习是我们更的要求学生做到四个认真:认真抄题、认真审题、认真列竖式、认真检验。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6
一、描述
五年级数学复习课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了,课前的复习整理,课上交流汇报,已经成了一成不变的一种模式,学生已经在熟悉不过了,对此也就没有了多少热情。我决定换一种方式:课前整理时,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分析:
1、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为学习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在宣布了这样的上课方式后,学生们的兴致很高,在上课之前已经聚在一起讨论怎么讲题,其实这就是在自主学习。为了想好怎么解题,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分析,最主要的是他们对此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设计的方案被采纳了,高兴劲和成功感就油然而生。课堂的学习被延伸至课前、课外,课堂上的被动接受成为课外的主动复习,而课堂上的讲题过程突出解决的是他们认为重要的地方和最难的地方,更因为这些问题都来自学生自己。在教学上,我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淡化并退出学生心中教师的权威形象,让他们感觉课堂是他们的,是他们在辩论,老师不是裁判,只是主持或者说只是观众,对与错都由他们来决定。
2、增强合作意识,为学困生的参与和成功创造机会。这节课后进生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用这种形式上课时,他们敢于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哪怕是一点点,看着他们一脸的喜悦,我多么惊喜,这不正是我所希望的学习方式吗?!同伴间的学习和合作对这些孩子是多么有效,学习成为了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命令。
三、反思: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在解答开放题时,会表现出不同层次、多种水平的解答方案:有的学生可能只找到一种答案,有的'学生能找到多种答案。不同的解答方案和结果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水平。学生通过探索的过程、寻找方法和计算的过程,变简单机械模仿过程逐步上升为深化提高知识的过程。在这样的解题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往学生往往找到一个答案就不必也不再进一步思考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养成创新习惯的自觉性。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学生在解开放题时,不是机械性地就题论题,而是要从众多的模式中选择自己所需的模式,多方面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小量的题目,但能获取较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做题的质量,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大大减轻学生课业的过重负担。
有利于形成宽松的教学氛围。是畅所欲言,教师不再把学生一个个“扶过河”,而是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开放思路学会“过河”。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已开放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学生可以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这样,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服务的,并以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作为教师主导水平的标准。这样做,有利于形成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7
复习比新授更难把握,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味的练习计算,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倦。以下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一、以游戏为主线,层层递进
如何让学生“乐学”,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心问题。而游戏教学在贯注“乐学”思想方面是独领风骚的。它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教学游戏,是学生乐于学习之“源”。这节课一开始,老师生动的讲述,加之蓝猫的吸引,便把孩子们带入了生动的情境中,进行闯关来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而闯关游戏中的几道关卡则做到了有序牵引,层层递进,孩子们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闯关成功带来的'喜悦的同时,愉快而轻松地复习了1—9乘法口诀的有关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乐”在活动中。
二、以知识为主流,丝丝入扣。
作为一堂复习课,闯关游戏仅仅是课堂中的串连形式,复习的内容才是课的实质。这节课,为更好地巩固1—9的乘法口诀,并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把有关知识有机地、有序地分布在每一个环节中。游戏中,第一关知识梳理,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一个总的整理。分为两部分:乘法口诀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接着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为主,对乘法的含义作了回顾,通过整理算式,寻找出了隐藏在其中的秘密,而接算式一环节中,更为乘法的后续学习埋下了伏笔。第二关口诀游戏宫,在看得数想口诀中,有效地了解了学生乘法口诀掌握的熟练程度外,渗透了一题多解的思想。而看图列式和第四关动动脑,是用数学的过程,同时也巧妙地让学生从中领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就会出现不同的解题结果。充分锻炼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生活为源泉,人人参与。
无论是课引入时的场景,还是课最后的拓展活动,都是孩子们较熟悉的日常真实活动情境,在这里,把生活情境和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允许每个孩子自由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真正感悟到数学知识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在充分参与购物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进一步地体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8
总复习工作不仅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尤其要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首先是审题要严谨。数学的逻辑性强,不能由于审题时的一点差错,而使结果出错。对题目意思上的一个小小的疏忽,直接影响学生正确解答问题的`最后结果。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显得非常重要。其次是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做完后还要考虑答案的合理性。最后要做到认真检查。解题完成之后的复查,找出错误之处,也是考验孩子,要把求得的结果代到题中检验,这就要平时的训练,而平时学生这一点往往做不到,好像也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平时要加强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从中需要老师在平时有意识的加强训练,老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学生是如何学的,更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9
今天听一节复习课,在教师给学生进行过兴趣发动和学习目标出示之后,引领学生进行了自我检测,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一方面有利于老师掌控学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清醒,知道自己学习上的漏洞。
可是在教师进行反馈调查中,我却感受到一种悲痛。
老师是这样做的,首先问有没有全对的学生,举手的只有一名学生,老师进行了表扬,然后问错一道题的学生,又有部分学生绝收,接着问错两道题的学生,还有学生举手,再问错三道题的学生,举手的学生以战战兢兢,我能感受到被动,老师继续问的时候,分明还有没有举过手的学生,却没有人再有反应。
我想出错是每个学生学习上都会经历的过程,敢于面对错误,也才会勇于克服,从而谋求凤凰涅槃,实现自我超越的提升。老师调查也无非是想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有针对性,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可是这样一个个学生举手,无形中放大学生错误认知的功能,让后来学生在举手过程中越来越感觉自己的不成功,也就自信心被无形地削空。
所以,我想,这可能也就是造成学生后来的学习活动参与性越来越低的原因。想想老师如果每道题错误统计的时候,逐题统计,不针对具体每一个学生;或者让学生小组内相互质疑,想解决部分个性错误,然后将共性问题分享到班级中,进行全班性的交流点拨活动,既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个人禀赋和学习状况的不同,也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避免错误过多造成的阴影。
因此,我认为课堂每一个活动的组织都要想到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要想到不利于学生接受的各种可能,要始终坚持正面评定,以接受学生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机调整,唤醒学生相信“我还行,我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行!”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0
一、描述
六年级数学复习课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了,课前的复习整理,课上交流汇报,已经成了一成不变的一种模式,学生已经在熟悉不过了,对此也就没有了多少暖情这节课要解决87页思考题、104页15题和思考题我决定换一种方法:课前整理时,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87页思考题学生懂得比较困难,对“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较难懂得,我放手让吴自遥等好学生头天晚上设计解决方案吴自远的方案是用假设法,设定一种商品的价格为100元,然后再按照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答学生对他的这种讲法易于接受,比较直看。
二、分析: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为学习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在发布了这样的上课方法后,学生们的兴致很高,在上课之前已经聚在一起讨论怎么讲题,其实这就是在自主学习为了想好怎么解题,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分析,最主要的是他们对此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设计的方案被采纳了,高兴劲和成功感就油然而生课堂的学习被延伸至课前、课外,课堂上的.被动接受成为课外的主动复习,而课堂上的讲题过程突出解决的是他们认为重要的地方和最难的地方,更因为这些问题都来自学生自己在教学上,我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淡化并退出学生心中教师的权威形象,让他们感到课堂是他们的,是他们在辩论,老师不是裁判,只是主持或者说只是看众,对与错都由他们来决定。
三、反思:
反思这节课,我感到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在解答开放题时,会表现出不同层次、多种水平的解答方案:有的学生可能只找到一种答案,有的学生能找到多种答案不同的解答方案和结果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水平学生通过探索的过程、寻找方法和计算的过程,变简单机械模仿过程逐步上升为深化提高知识的过程在这样的解题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往学生往往找到一个答案就不必也不再入一步思考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不断入取的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养成创新习惯的自觉性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学生在解开放题时,不是机械性地就题论题,而是要从众多的模式中选择自己所需的模式,多方面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小量的题目,但能获取较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做题的质量,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大大减轻学生课业的过重负担
有利于形成宽松的教学氛围是畅所欲言,教师不再把学生一个个“扶过河”,而是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开放思路学会“过河”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已开放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学生可以怀着轻松、高兴的心情进行学习这样,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服务的,并以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作为教师主导水平的标准这样做,有利于形成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1
关于毕业班复习的反思建议: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很多很杂,现在已经进入了期末总复习的关键阶段,但是实际的复习过程,却让老师很为难,如果一味地将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学生认为自己都会了不要听,学得不好的也没有定心听,该怎样避免枯燥重复,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呢?为了克服时间短,内容多的因素,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质,我以为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为学习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课前整理时,学生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上课方式,学生们的兴致很高,在上课之前已经聚在一起讨论怎么讲题,其实这就是在自主学习。为了想好怎么解题,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分析,最主要的是他们对此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设计的方案被采纳了,高兴劲和成功感就油然而生。课堂的学习被延伸至课前、课外,课堂上的被动接受成为课外的主动复习,而课堂上的讲题过程突出解决的是他们认为重要的地方和最难的地方,更因为这些问题都来自学生自己。在教学上,我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淡化并退出学生心中教师的权威形象,让他们感觉课堂是他们的,是他们在辩论,老师不是裁判,只是主持或者说只是观众,对与错都由他们来决定。
二、增强合作意识,为学困生的参与和成功创造机会。
在课堂中我重视提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现课堂上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在追究,如果发现哪位学生真的'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也不占用课上时间,把那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等到中午把他单独留下逐项训练,练到能举一反三为止。后进生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上课时,他们敢于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哪怕是一点点,看着他们一脸的喜悦,我多么惊喜,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所希望的学习方式吗?!同伴间的学习和合作对这些孩子是多么有效,学习成为了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命令。
总之,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新时期教育方向,准确把握、理解和运用教材,立足小学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搞好小学毕业复习工作。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2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复习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查漏补缺。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学习水平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等,造成差异是很正常的现象。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留意学生有哪些知识还理解不到位,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公式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定律、性质系统化,让部分尚有欠缺的学生能够及时弥补。
1、精选复习题和练习题型,及时反馈,拓展提高。
复习时精心挑选、设计有代表性的练习题,适当有计划地强化训练,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思维过程,开阔学生的思维,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步步反馈,逐层提高”复习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复习教学,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及时反馈,做好错题分析。一是让学生把错题集中起来,重点分析、讲解。二是引导学生对每次检测的单元试卷做好典型错例分析,设立错题更正本。
复习时充分利用复习阶段的时间,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在作业布置一些适合这部分学生做的作业(布置一些基础性比较强,相对简单一些的作业)并适时适度的鼓励;成立互帮小组。争取在期末让他们达到合格。对于行为及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生,如:平时抄袭作业,作业不做或不认真书写等。可寻求班主任的配合对其进行思想上教育,帮助其明白复习的重要性,树立目标与自信心。同时将学生在校复习期间的表现及时通知家长,寻求家长的配合,共同采取措施。通过总复习,使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及时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