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坪乡中心小学道德课堂理念下课堂有效课堂形态总结[范文模版]
道德课堂理念下的有效形态总结
“二一五”教学模式
登封市白坪乡中心小学
2013年4月道德课堂理念下的有效形态总结
近年来,我校教职工通过对课改理论的学习,课堂教学的探索、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课堂有收获是“道德课堂”的基本要求,学生有收获且心情快乐是“道德课堂”的最高要求。全体师生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形态——“二一五”教学模式。
一、课堂形态名称
“二一五”教学模式。“二”是教师备课和学生备课,教师首先依据课程标准集体备课形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同时全班学生以各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集体备课,并做好课堂教学的分工,各小组派代表把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师协商、沟通,不会的、疑惑的问题向教师请教。“一”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研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研讨本节课的课堂流程,重难点等。“五”是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检测反馈。教师根据最优设计方案小组,确定*小组代表教师依据五个环节进行授课。
二、理论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
2、新课程改革的理论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4、田保华副局长道德课堂八大素养和十大行动策略等。小学阶段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传统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度低,素质教育得不到落实。为了真正落实以生为本,面向全体,教好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的教育的目标。“二一五”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是以生为本,兵教兵,兵练兵,师生共同成长,教师引导、合作、参与。课前各小组的备课,实际上是对课堂所学知识前置的自学,自学后再给教师的汇报和沟通中,真正实现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出发点的授课思想,避免了以教师的主观备课思想的体现,学生在自学、汇报、讲解中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师生沟通,培养了学生的胆量、组织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才等,使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三、操作流程
(一)课前
1、教师备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备课;
2、师生研课,形成教学设计;
(二)课中
1、自主探究
课前讲课小组把师生共定的目标写在黑板上,黑板的左下角写上各环节预设的时间。上课后,师生共同认读目标,学生依据教材、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索中获取新的知识,及时发现疑难问题,并作好记录或在课本上标出,为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带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困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分享、碰撞、互帮互助,达到思路更清晰,观点更明确,培优补差的目的。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锻炼学生的口才等能力,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进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3、展示提升
该环节,首先授课小组要进行展示任务分配,然后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展示准备,接下来各小组展示,讲解本小组对文本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时其它组同学要认真倾听,进行补充、质疑、解惑或评价,通过生生、师生互动,实现课堂的真正自主和高效。学生在交流展示时,授课小组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积极关注课堂中的每个细节。在这一环节中,对于个别小组提出的问题,由其它小组帮助解决,全班同学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讲解,要通过进一步启发、点拨让学生解决。教师的点拨、引导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关键问题,当学生提不出质疑问题时,教师要追问;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当学生点评不到位时,教师要做重点点评,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是好的,怎样做是不应该的。从而推进课堂向纵深发展。
4、穿插巩固
全体同学根据同学们的展示,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对错误的习题进行纠正,小组长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5、检测反馈: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本着学什么检测什么的原则,设计有梯度的检测题,进行5-8分钟的检测,检测优中差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掌握的,在小组内及时进行纠正补差。
四、模式的价值
通过学生授课,建立了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高效课堂模式,落实素质教育;通过组内、班内组于组、班与班之间小组讲课的比拼、优秀讲师团的评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100%的参与度,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课堂。由背课环节就为落实生本课堂做好准备,彻底废除教师的霸权,真正实现了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学生会学是教学的核心,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的学习、享受学习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和我们永远的追求。
实现五个目标:相信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彻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主动接受和探索知识,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的填塞式的学习。实践证明,“二一五”是实施道德课堂、实现高效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
在后一阶段,我们将不断完善“二一五”教学模式,真正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第二篇:有效课堂总结
有效课堂工作总结
本学期,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一、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二、精心上课。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精改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做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学成绩有所提高。在教学中,我注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在此过程中,好的学生能积极讨论、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讨论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又是会让和部分学生产生一种利用讨论进行放松的习惯,需要进行解决。
总之,经过一年的教学,对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已经基本掌握,而且会在将来的时间里,继续努力,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的有效性,向优秀教师学习,并不断向优秀教师看齐。
第三篇:有效课堂总结
发现存在问题
坚定前进方向
胡
勇
在我校开展的有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教科所的杨洪老师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他认为我们只是在课改的船上踏上了一只脚。是的,我们正处在课改的起步阶段,正是摸、爬、滚、打的时期,也没有什么太多成功的经验,更多的是存在的问题。在这次的课改活动中,我们首先认识到转变观念、搞好课改不仅是学校行政的事,而是我们共同的事。
实验之初,我们感到很彷徨。我们虽然把课桌重新拉过,变成了合作式。建立了学习小组。可是并没有体现出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并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想的效果。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小组间学生很闹杂,随便讲话严重,抄作业现象很普遍。一节课学习活动占用时间,完不成教材,担心影响考试等等。我们的教师也对这样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有些抵触情绪。学生这么小,他们的自我监控水平和合作技能都还不高,这样合作有效吗?
我们开始反思,我们该怎么做?学校要求把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地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发生根本改变。营造民主课堂、开放课堂、有思维乐趣和思想火花的课堂,受学生喜欢的课堂。通过大家探讨,我们明确:教师要少讲或不讲,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帮助者。简单的学生自学,较难的合作学,难的探究学。要使合作学习真正有效,教师要对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监控,其合作学习有时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意识到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除了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还要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那教师如何指导调控呢?
首先教师应把握好合作的时机。小组合作是由问题引发的。学生没有问题,或都能自己解决,则不需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启发学生必须要以扎扎实实的独立思考学习为基础,再进行合作学习。要使小组合作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我们认为在这几个方面可引入合作学习:(1)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2)意见不一,有必要争论时。(3)巩固归纳时引导学生讨论。当引入合作学习后,教师要做好以下调控:
1、启发活动
在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讲清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每一个步骤该怎样做,目的是什么。有时还应该有适当的示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当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需要教师进行帮助和指导。教师的语言要使学生有信心,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把握方向,拓宽思路,激励参与,同时自己又要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小组中的一员。
2、组间调控
教师要在不断巡视中发现问题积极的进行组间调控。有时是音量调控,有时是相互启发,有时是帮助有些活动不理想的小组营造氛围等,让学习活动更有效。如有时学生学习情绪不佳,这时的组间调控可以更多引进竞争机制,通过小组之间竞赛来鼓舞士气。
3、参与讨论
自主学习绝不是没有教师参与的学习。在原来的教学中,我们更多强调老师的作用,以教师为主导。在小组学习中,我们要作为学习中的一员,为使活动开展的顺利,有必要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并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平等的态度发表意见。
4、学习管理
有个别的学生在某些情况下会游离于小组之外,或组长没有关心到每一位组员,有的学生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小组合作氛围还不太融洽,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些问题要及时调控,提示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承担学习任务。有时还要为某些小组协调矛盾。
5、引导课堂讨论
小组学习后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参与这一活动。教师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是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讨论中,为每个人创造参与的机会。
如何在合作交流中让弱势学生得到更快发展?我们总结出这样几条做法:用兴趣开路、信心成就、互助双赢。只要教师不放弃这些孩子,多关注这些孩子,他们会慢慢喜欢学习的。
总之,就小组合作学习来说,短暂的时间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很难的,我们还得多些耐心,持之以恒。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要本着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组织开展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现在,我们的上级领导已经踏上了课改的船。他们在船上拉,加上后面有人(老师、学生、社会等)推。这样有拉力有推力,就有了前进的推动力。我相信,我们的脚肯定也是要踏上那条船的。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
——听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课堂及讲座心得体会
承玲学校 钟成兰
5月十二至十三日,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在贵州师范大学大礼堂举行。听了名师们的精彩课堂及经典讲座,我感到了我离一名优秀教师差得那么远的同时,也模糊地感到我该朝什么方向去走。下面我浅谈一下我的一些感受:
无论是什么课堂,都存在着教与学的关系。从应试教育的以知识传授为目标,以学生学会知识为目标,到今天的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从根本上讲,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是这一变化的核心内容。因为教与学始终存在于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学,我们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
几位专家的讲座无外呼于课堂,如何使课堂换发生命力,让学生动起来。这都来源于当今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核心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是要我们为学生设置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展示互动→检测反馈这样有效新课堂的基本框架。
我们作为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转变好,我们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而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了!纵观新旧课程,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出现了情境化、生活化、平等化,学生的学习也逐渐趋向自主化、探究化、合作化。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的改变,让我们教师教得自信,学生学得精彩。
要做到如此,我们应朝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做: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回顾以前的课堂,基本上都是学生竖着耳朵听,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做,在课堂中基本上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也根本不去管学生有没有兴趣学,要不要学,只是一味的注重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无误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就行了。而新课程十分关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因此,我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联系学生实际,强化应用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而以往有一部分数学知识都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所谓的应用题有时候也是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所以,新课程也提出了要结合生活实际,让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时,我们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 教学
三、师生平等,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要我们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打破了教师掌控课堂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
在教学中,我们应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你们才是这个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学习伙伴,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发挥你们自己的聪明才干。”
教与学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多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相信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 作者:廖运章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0432 更新时间:2009-4-5 文章录入:fdlcp12 ]
【字体:
】
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一、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新信息
1.中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研讨会
2007年10月19日---21日在东北师大召开,与会的有王尚志、刘坚、曹一鸣、张广祥、孙晓天、孔企平、徐斌艳等19名专家学者,以及会议主办方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高夯、马云鹏、孔凡哲等,出席本次研讨会的还有广州大学、吉林师大、沈阳师大以及各界的师生,总计65人。
举办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2008年代表中国参加墨西哥第十一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作准备。在2008年的会议上,中国将有一个单元展示本国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国内教育界为此次展示已经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该单元其中一个专题就是展示数学课程的改革,本次会议将呈现小组前期讨论的想法和成果。其次,想通过与各个大学和部门的数学教育专家就中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做以深入研讨。虽然会议规模不大,但是顶尖专家学者的到来,提升了会议的层次
第十一届数学教育大会,于2008年7月6——13日在墨西哥蒙特利亚举行,将会有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示,分别是拉丁美洲、中国、阿拉伯与北非、伊朗、荷兰,会议的某半天五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展示自己的数学教育,因此把中国最有特色的东西展示出来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此前经过1年多的准备,已经有较多的积累,在这里简要的介绍一下会议结构:
展示具体安排:
1.汇报用时4个小时。(前1.5小时,分别在2个会场举行2场大会,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数学教育)休息0.5小时,之后2小时分组报告,其中0.5个小时给外国专家记者提问讨论。)
2.2008年6—13日组委会将给中国15—20平方米空间,我国将播放的影像、展示教学教具、实物成果等。
展示内容:
(1)传统篇——中国传统文化对数学教育的影响。(分会场一)
历史篇——中国数学教育的历史回顾和展望。(分会场二)(2)展示中国数学教育的现状。(分组报告)
分组报告的几个主题:
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宋乃青
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改革——史宁中
数学考试评价——涂荣豹
数学的课堂教学——徐斌艳、孔企平等
大学数学教育——前南开大学的校长(罗福清)
教师教育——顾明远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张启忠
影像资料——王建磐校长鲍建生教授
中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ICME—11展示会设想
a 全面反映中国(大陆)十年来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
b 介绍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研制过程。
c 义务教育数学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结构与特征。
d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目标、内容与方法。
e 数学课程实施的进程、成效、讨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修改。
2、展示内容的基本框架
展示内容分为以下九个专题。(1)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郭玉峰)(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研制(孔凡哲)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孙晓天)(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张丹)(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实施与调适(马云鹏)(6)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研制(王尚志)(7)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特征(王尚志)(8)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实施(刘晓玫、王建明)(9)数学课程改革的若干重要问题(史宁中)
3、相关资料与成果展示
a 展示期间可提供数学课程标准(中英文)。
b 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
c 数学教学典型案例。
d 有关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光盘与参考资料。
主题:运动几何教材的设计思想
发言人:高夯
内容: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过去的几何教材
二、运动几何设计思想
三、实验学校对实验教材的反馈意见)
一、过去的几何教材
l 共识:几何学习应有4个步骤:
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
我国上世纪的几何教学较重视了上面所说的后两个步骤,而较忽视前两个步骤.传统的几何教材多以严谨、抽象、枯燥的单一呈现方式,也就是前两个步骤未做好就跨人后两个步骤.l 《课标》虽然在图形与变换中也提出了平移、旋转、轴对称,但是没有真正的揉在教材当中,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直观认识------严格论证(之间的度)
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驾驭的欠缺。
二、运动几何设计思想
史宁中校长提出了编写《几何》教材的想法,要加强几何直观,同时把平移、旋转、反射加进去,使之真正的揉到几何当中去设计目标基本观点
运动几何两个基本的定义:
运动几何的四个基本出发点
几何教材的内容提要:
2.2008年ICME-11 “中国数学教育国家展示会”第二次论坛
会议主题:中国数学教育国家展示规划
会议宗旨:各小组详细论证“2008年ICME-11中国数学教育展示会”(墨西哥)的展示规划,包括展示内容、形式、结构以及参与展示人员的规划。(具体见附件)
会议时间: 12月28日-12月30日
会议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培训中心431室
会议主办: 华东师范大学ICME-11中国数学教育展示会筹备委员会
时 间
论证规划(按专题小组)
召集人
12月29日
上午
逸夫楼431
会议室
8:30-9:00 会议目标介绍
华东师大王建磐教授
9:00 – 9:30 国家展示大会报告:
中国数学教育历史回顾与展望
北京师大张英伯教授,西北师大吕世虎教授,东北师大孔凡哲教授等
9:30-10:00 国家展示大会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华东师大李士锜教授,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等
10:00-10:30 茶
憩
10:30-11:00
国家展示专题小组:
少数民族数学教育
西南大学宋乃庆教授,李忠如教授,西北师大孙名符教授,贵州师大夏小刚教授等
11:00-11.30 国家展示专题小组: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高中)
东北师大史宁中教授,马云鹏教授, 首都师大王万良教授,王尚志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等
11:30-14:00 午餐,午休
12月29日
下午
逸夫楼
431
会议室
14:00-14:30 国家展示专题小组:
数学考试评价
南京师大涂荣豹教授,国家考试中心任子朝教授,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等
14:30-15:00 国家展示专题小组: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小学)
华东师大徐斌艳教授,孔企平教授,南京师大喻平教授等
15:00-15:30 茶
憩
15:30-16:00 国家展示专题小组:
大学数学教育
南开大学侯自新教授,顾沛教授,西南大学周家足教授,南京师大周兴和教授,北京师大张英伯教授等
16:00-16:30 国家展示专题小组:
数学教师教育
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华东师大李俊教授,东北师大高夯教授,西南大学张广祥教授等
16:30-18:00 讨论
18:00 晚
宴
12月30日
上午
逸夫楼431
会议室 8:30-9:00 国家展示专题小组:
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像资料建设
华东师大王建磐教授,苏州大学鲍建生教授
9:00-9:30 国家展示专题小组: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
广州大学张景中教授,北京师大曹一鸣教授等
9:30-10:00 茶
憩
10: 00-12:00 进一步的规划
12:00-14:00 午餐,午休
二、数学有效教学研究现状
任一较为关心数学教育的人近期可能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有效的数学教学”现已成为这一领域中一个新的热点问题.例如,这正是由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与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的共同主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另外,在近期的各级数学教育刊物上我们也可看到大量以此为直接论题的文章。
1.“数学有效教学”百度搜索
时间:2008.1.3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58,700篇,“数学有效教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9,800篇
“有效教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760,000篇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60,000篇
“课堂有效教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59,500篇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3,210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有效教学”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5,060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773篇
严格地说,“有效的数学教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论题,因为,这正是中国数学教学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课堂教学相对于具体目标的高效率性。
然而,作为一个新的热点问题,“有效的数学教学”之所以在当前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有其一定的现实原因:这在很大程度上可看成对于近年来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所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的一个直接批判和反对。
2.全国教育十五规划重点课题(EHA030431)的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王光明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数学教学效率论,于2003 年底立项,总课题分为12 个子课题.在江西、四川、新疆、陕西、广东、贵州和天津成立了子课题组.2004 年11 月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召开了“数学教学效率论”中期成果研讨会. 2006 年5 月在新疆召“全国高效率数学教学研讨会”,2007年8 月出版《数学教学效率论》(理论篇、实践篇共两本)。个子课题:
(1)高效率数学课堂教学的特征研究;
(2)高效率数学学习的特征研究;
(3)高效率数学教学行为的归因研究;
(4)高效率数学学习行为的归因研究;
(5)高效率数学教学的教学评价研究;
(6)高效率数学教学的教学过程研究;
(7)高效率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
(8)高效率数学教学的教学手段研究;
(9)高效率数学教学的实验研究;
(10)专家型数学教师与新手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比较研究;
(11)数学高才生与数学普通生的学习效率比较研究;
(12)自拟相关题目.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课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期其内涵与特征均会有所不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要求,而如果照搬国外相关研究,则难以适应新时期下我国的国情.因此,讨
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学教学效率论,就理应成为新时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点之一.
该课题研究基本观点:
A.数学教学效率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学生的学习结果应是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统一.即对于数学教学效率而言,不应单纯看数学知识的吸收率,甚至是在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多少(即所谓教学密度),而要看综合效果.
B.关于数学教学效率应从两个维度来认识:在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指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结果方面,指多方面的学习效果——认知成绩、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数学学习能力.教学效率是相对概念.同样的学习结果,学生用时间较少,则教学效率高;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好而且多样,则教学效率高.例如,坐车与步行都是人们出行走路的方式,如果追求的是行走的速度,当然是坐车的效率高,但如果目的是锻炼身体,显然步行的效率要好得多.因此,在评价方法上采取的是: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层次分析法.
3.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三、有效教学含义
“究竟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
1. 陈旭远在《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中这样表述教学有效性的概念
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具体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
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
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
或
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2.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季素月《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基本观点:教学是否有效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在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获得了多少。
有效教学的两维标准
从过程来看——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不仅是行为参与,还应有积极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从结果来看——单位时间内的综合效果
不仅体现于知识的“吸收”、技能的“熟练”上,还要体现于学生的意识、理解与能力的发展上。
3.林少杰:有效教学的认识与课堂实施的理念和策略
“有效”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万事万物的各种状态本无所谓有效没效,是否“有效”,完全是人们由事物状态是否能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价值判断的结果。
衡量教学是否有效,首先是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主要是学科学习生活)的满意程度,包括对学校文化的认同程度、学习过程的自我感觉、学习结果的认同情况、与教师相处的感受、与同伴相处的感受。注意,学科测验成绩高的人未必就对学习生活满意。竞技场上的亚军就通常在领奖台上伤心哭泣。城市里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高的白领女性却通常感到很不幸福。试想一个儿童如果不学数学可能还保持着对数学学习的一份矜持和向往,学习了12年数学,在其中受尽失败的挫折,结果最不情愿做的就是学习数学,甚至由此引发一系列对学校生活的厌恶情绪,这样的教学能够说是有效的吗?可见,有效的教学首先必须是由学习者的自信和成功伴随始终的,而这种伴随的条件当然与测验成绩有关,但未必是测验成绩的绝对分数高,只有学生自己制定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预期成效时,自己觉得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人,才会是生活满意的。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理念和策略:七条基本理念、四条基本策略。
《广州教学研究》总第399期(2007.2)
4.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有限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努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5.王新民《关于数学教学效率及其效率意识的分析》:
根据《现代成语词典》中的解释,“效率”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机械、电器等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百分比”;二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显然,这两种意义下的“效率”均是一个比值.而作为以“育人”为目的的数学教育而言,仅用一个单纯的数值是不能够揭示和概括教学效率内涵的.数学教学效率应该是指在数学教学的促进下,学生成长的一种程度和水平,既强调学生知识增进的速度,但更强调知识的质量和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效果.
数学教学效率,根据评价的内容可分为量化的效率与定性的效率;根据知识的分类可分为显性效率和隐性效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数学教学效率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数学教学效率意识由时间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选择意识与发展意识等成分构成,其中,发展意识是数学教学效率的核心.
时间意识:“时间就是效率”,对于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而言,只是强调时间的利用率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数学教育问题说到底是如何以数学育人的问题”,数学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数学知识的多少,而是学生的和谐发展.
成本意识:一般而言,数学教学的成本是指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资源的总投入,主要包括时间投入、经费投入和师生的精力投入3 个方面,在这里着重强调精力投入方面的成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精力投入成本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认知活动的强度、意识努力的程度、情感投入的强度以及动机的水平等,不妨称之为“心理成本”.现实的数学教学中,大搞“题海战术”,“3 年的课程两年完,留下一年搞训练”,一味地追求“熟能生巧”,以高昂的“心理成本”为代价,换取考试中的高分数,对于考试来说也许是“高效”的,但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就没有多少效率可言.
质量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一种既强调所学知识的质量又追求学生成长质量的效率意识.
选择意识:每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都有其特定的教学效率,并且强烈地与一定的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因此,教育者必须清楚各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结构特征、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等,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具体的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刺激——反映”联结(S-R 联结)的强度,追求的是“记忆”的效率和质量;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的“认知结构”的完善,追求的是知识的连通度和稳定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认知的个性化,追求的是知识的个人体验和个体心理意义的丰富性与完整性;接受学习可以提高知识的吸收率,增大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容量,增加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清晰度;发现学习可以提高对知识的感受性和理解程度,所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并且赋有一定的创造性.但这些学习理论和学习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那一种是万能的、放之四海皆中的,它们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很强的相对性.
发展意识:我国现行的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学习定位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凸显了数学教育“育人”的这一本质特征.发展意识才是数学教学效率意识的核心.
四、有效数学教学的课例研究
五、数学教学效率论(有效教学)研究的若干课题
——从数学教学内在机制中提高效率
(一)张景中院士的“教育数学”之路
1.以面积为主线的平面几何新体系
张景中院士敢于挑战千百年来传统的几何处理模式,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独辟蹊径,建立起一套以面积为主线的新方法、新体系。这个新体系有明确的中心,学生能从这个中心出发,到达平面几何的各个角落,使几何问题也像解代数方程一样有章可循,充分体现出“面积法”的优越性。经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面积法”可节省课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解决数学奥林匹克问题时的优势尤为明显,因此已经被很多中学老师和同学所掌握。
2、教育数学观
为了把中学课程改革深入下去,张景中先生就大力提倡这种“数学上的再创造”,并称之为“教育数学”。张景中先生认为要根据教育规律,对数学学科的成果或说是具体的数学内容施以数学上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为了数学教育的需要,同时又超出了“教学法上加工”的范围,这就形成了教育数学。
为了数学教育的需要,对数学的成果进行再创造。
通过教育数学的研究,改造数学概念的表达方式,提供更便于掌握的方法。
更简单的逻辑结构,更有力的解题方法,更平易近人的数学概念。
3、张景中院士“面积几何”新路实证研究
张景中先生的“教育数学”的见解与科研成果,毫无疑问会对几何课程改革提供一个广阔的前景,并指出了一条具体的道路。这就是对传统几何课程改革必须从根本上做起,即必须全方位,彻底地重新审视现有的中学全部几何教学内容,对传统几何来一个“脱胎换骨”的彻底改造,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来讲授几何。这样,几何课程改革才能有所突破。
(二)提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寻找数学有效教学途径(小课题)
1.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计算器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影响(=?老师等一下我用计算器算算已变成现实,不再是美国研究生的专利)2.二次根式中 的处理对比研究
3.广州地区数学教学中“快步走(赶),多回头”(课堂完成学课本内容例习题——作业布置以前的)教学方法优劣对比研究
4.有效提高数学应用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实验(如以某章节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