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3 00:1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社会,基础教育的目的已不是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而是要教会一切人学会学习。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往往立足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传输,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同时,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会。可以避免“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现象,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

二、概念解释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活动主体,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通过探究研讨、合作互助,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 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

2、教育学原理

合作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并要求掌握的知识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当遇到困难时,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和群体合作中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学生正是在这种克服困难的努力中得到加速发展的。

3、心理学原理

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当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渴望得到归属与爱,而当前三种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小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过程的中,学会树立信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怎样完成任务,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实现自我。同时也渴望获得别人的承认,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欣赏。合作学习关系的建立,为小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时空,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四、研究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4、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5、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

五、主要研究目标与难点

主要研究目标:探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以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基本策略研究难点: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师生从精神深处共同卷入真实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技能。

六、研究的方法、策略和基本原则

1、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2、研究策略

〈1〉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文环境

〈2〉根据学生的智力、兴趣、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合理调配小组成员 〈3〉处理好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和教师适时有效指导的辨证关系 〈4〉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辨证关系

3、基本原则

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发展性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每个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 2 展奠定基础。

主动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要使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探索,全身心投入。

此外还有合作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建构性原则等。

七、实施步骤与安排

1、实验学校:马延中学

2、实验时间:2005.11——2007.12

3、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5.11——2006.1学习有关理论和进行师资培训,做好

宣传活动,组织机构,落实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素质需要的摸底调查工作,提出课题计划,制定课题方案成立研究小组,并布置落实任务。

(2)实施阶段:2006.1——2007.7为理论结合实践具体实施阶段,在本校

内增加实验班的班级数,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探索。

(3)总结阶段:2007.7——2007.12对整个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

出实践报告和相应的论文,撰写结题报告

八、组织分工;

1、校领导小组

组 长:宋修武(校 长)副组长:于记江(业务主任)

2、实验小组:

课题组组长:宋玉芹(全面负责课题研究过程,负责课题方案,开题报

告的撰写以及组织对研究计划的调整、推广、总结等)

副 组 长:王 芳(负责课题方案,开题报告的撰写以及组织对研

究计划的调整、推广、总结等)

组 员:郭丙军(负责探究有效提高合作学习的方法)

蔡淑贤(负责探究分组方案)

姚淑玲(负责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进行实施合作学习)

郭丽君(负责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进行实施合作学习)

第二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凤城四中

黄秀君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与《数学新课程标准》贯彻实施的新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初中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全面推动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特成立本课题小组。结合我校目前开展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新精神,我们确立了“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研究课题。这里将课题研究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报告如下: 一. 课题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的教育方式,教育形式,要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如何在课堂小组学习中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在新形势下,发展学生的能动性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2、课题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 1)扭转教学现状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现代教育的发展则趋向以学生,学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并重视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适应了现代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2)学习形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记忆,注重知识的运用,而现代的学习形式更加注重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转变和形成过程,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的合作学习,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交流,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与观点

1、课题的涵义界定

1)学生课堂合作小组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理论中的“引导”之涵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一切教育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2)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教师在学校肩负着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成功的责任。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意志和人格是教育本身内在的规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有着内在的联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思想。创新学习是一种超前教育和境界。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超越和升华。2、课题研究目标

1)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内学生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合作中,形成共同进步的格局,互帮互助,“一个都少不了”。2)更新课堂学习观念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在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学习,体会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趣味性,为今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3.课题的研究方法

1)主要采用课堂观察、教师和学生访谈,2)深入一线广泛调研和深度反思相结合,3)综合运用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4.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2013年3月—2013年5月 理论学习与开题论证阶段 主要内容是:

①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填写申报表; ②运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学习关于合作学习的相关教育理论,对合作学习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③制订实验计划和方案。

(二)2013年6月—2013年10月 第一阶段实验 主要内容是:

①采用教育调查法,对教师成功和失败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设计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②对学生进行关于合作学习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态度、看法,调查学生喜欢和能够接受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和研究;

③制订第二阶段实验方案,为下阶段实验做准备。

(三)2013年11月—2014年6月 第二阶段实验 主要内容是:

①按计划在继续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②学生撰写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③总结第二阶段的实验成果。

(四)2014年9月—2014年12月 总结阶段 主要内容是:

1)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 2)制定总结阶段计划; 3)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 4)全面总结实验工作; 5)结题论证;

6)成果展示(研究论文、研究报告)。

5、预设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3—2013.5)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6—2013.10)

1、调查案例,分析原因

2、制定第二阶段计划(2013.11—2014.7)

1、改进措施,巩固成绩

2、总结经验,整理数据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8—2014.12)整理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

总之,在每个阶段的研究过程中,要定期召开研究人员交流会、研讨会、学习理论,提高认识水平,交流经验,及时反思,用校本研训的理念,指导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精诚合作,同心协力投入到这项课题研究工作当中,为我校的校本课程的研发与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做一点贡献,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使我们自身的执教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三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

正定县南楼小学王兰格

一、目的和意义

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考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格外重视。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学习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事,必须坚定不移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的优越性,学生是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提供展示与进行互补的平台。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增强,还淡化了教师的权威和促进了教师主导性角色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平等和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它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增强了自信心,也使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了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的新型学习任务,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由过去单纯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的关系。因此小

组合作学习能全面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理论依据

1.课前深度预习,提出质疑。

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预习的习惯,更没有预习的方法,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预习的动员工作和指导工作,这一环节相当重要。我要求学生所有课型都要提前预习。预习时,先反复阅读文本,争取做到对预习内容“胸中有全局”,然后不放过任何一个字,大胆质疑,最后完成预习学案。

2.课上合作释疑,展示互评。

上课时,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每个人预习时提出的质疑,老师此时要关注各组的讨论情况,思考水平,特别关注学优生和学困生。然后教师把甲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乙组,乙组完成不了的问题交给丙组,在规定时间内各小组选出主讲人,完成板书,上讲台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其它组的同学专心听,认真看,积极评,并做好记录。教师此时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点评,并有预见性提出新问题或针对性的处理办法,将学习内容引向深入。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去发现评讲者的问题,教育学生如何评价和对待其他学生的发言,如何看待自己的不足。使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渴望表达、渴望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这样就可以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当然,不同的课型上课流程略有不同,但这一环节始终是教学设计时的主体。

3.当堂测试,检测效果。

根据不同的课型,在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要设计部分达标训练题,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课堂检测要像考试一样,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要将所有学生的当堂测试题认真批改,做好记录,小组评比。这样,教师就能真实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搜集、提炼历史上与“合作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精华,收集国内外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断充实自己的“合作学习”理论,改进自己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

(二)经验总结法

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边实践边思考提炼,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三)调查法

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现状,为编定合作学习小组和事实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提供方向。

(四)实验法:

选定实验班,根据研究目标,对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变量做出分析和控制,从而找出小数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几种有效的策略。

(五)其它方法:

其它还运用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初步探索和总结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

2、建立和谐的合作学习关系。

3、探索和总结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策略

4、指导教师掌握并应用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策略。

五、研究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收集与分析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因素。

3、指导学生有效参与合作学习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4、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

5、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策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

新课改的实施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蓬勃发展的舞台,前人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早已成了体系。本人平时长期坚持理论学习,敢于实践,能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区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是学校教科研的骨干成员,并多次承担市、区、校教学研究公开课任务。

七、预期的研究成果

1、书面材料:课题研究方案、结题报告,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等。

2、进行公开教学研究活动,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成果。召开学生座谈会,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3、展示个人博客主页,呈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的过程材料。

4、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学习小组编排方案。

5、不同类型学生的评价标准。

6、不同学生的发展目标。

八、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XX年6月)

(1)确定课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结合自身教学实际。

(2)理论学习。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学习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明确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3)制定方案

(4)撰写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XX年9月至XX年7月)

(1)教学观察。根据本课题研究内容,深入课堂听课、观察、总结、反思。找出当前小数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2)教学实践。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收集整理案例。每个月对教学实践中成功的和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进行阶段性总结。

(4)撰写论文。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3、总结阶段(XX年7月)

(1)论文交流。对已撰写的论文进行充实,完善和交流。

(2)总结经验。探讨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总结经验,准备结题工作,并为后继研究做准备。预期的研究成果。

第四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开题报告2

课题名称: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主 持 人:陈孝荣

成员:李忠厚景怀贵

所在单位:临沭县玉山镇初级中学

完成时间:二00九年十一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教育大环境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21世纪的教育,学会合作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相处是新世纪人生存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学校小环境:我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推行“圆桌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主要学习单位,做到生生互助,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实行组内互动,组间联动,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有机统一,但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容易停留在形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分组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师大多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座位变了,小组也就变了,既不考虑学生的搭配,也不考虑组内的分工。二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哪些问题需要合作?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如何进行合作等问题教师心中没有底。教师讲累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有老师来听课了让学生“合作一下”,把合作学习当作了调剂品、装饰品。三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合作。没有其他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可以热闹一下的时候”,有老师听课时,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最难受的事,讨论时不说不行,说又没东西可说。四是缺乏群体意识。合作时热热闹闹,展示交流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没有形成共识,只能说自己的观点。五是教师对合作学习持怀疑态度,合作学习的时间与教学任务完成的矛盾难以控制。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为了推动新课改的进程,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具有农村中学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解决原有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单一,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所在。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 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并取得非凡的成绩。而在我国却是新生事物,在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改起积极作用,具有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创造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环境,在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以及形成学生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兄弟俩提出的五因素理论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有五个,它们是:积极的相互依赖、促进性的相互作用、个人的责任感、社交技能或合作技巧、小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学生之间的相互配

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并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五因素有机系统地组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中,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实施并取得长期的成功。

②本课题预计有哪些突破

1、科学组建适合农村中学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如课堂上的学习小组,校外学习小组(可以家庭住址临近为准)等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把每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学习网络,以优促中、以中带差等。

3、教师的组织能力加强和评价功能的完善。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养成与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有机结合。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农村中学学生学习意识差,学习数学非常困难,一个班级中除了几个同学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其他同学基本上学习数学都比较困难,作业一抄了之等,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没有实效。为进一步推动新课改,重新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研究适应本校的教学策略,抓实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主要是以问卷、座谈或文献的形式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合作学习现状、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因素及学校的班级情况作出分析,以文献、实验的形式对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进行分析。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情感等几方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分层次,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搭配成若干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在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间构建一座桥梁,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力求体现集体性教学与个体性教学的统一。从而为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其发展的教学活动环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学有所获,达到培优与补差并举的结果。它着眼于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并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1)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2)不同层次学生积极投入,使学习成为在已有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也是个性化的、多种学习需求的过程;(3)任务导向明确,学习成功率高,达到了预期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适应学生差异的分层合作学习教学,从而大面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最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2.通过本课题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构建一套符合我校数学教学的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3.探索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当前课改精神的教学策略,研究通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行为变革的教学策略。

4.通过实验实践,培养一支精通业务、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

1、教师要领会新课改的精神,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

3、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4、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

5、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能力培养。

6、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措施。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1、(2008、11——2008、12)调研准备阶段。了解学生情况,①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②传统教学方式的调查及原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情况。调查问卷、小组组成结构图、论文等。

2、(2009、1——2009、9)全面研究阶段。(1)、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实施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构建学习小组结构图、成员责任分工表,教学过程的反思等;论文、教案、调查问卷等。

(2)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评价机制。

完善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建立一套量性的指标,能够客观衡量出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位同学的参与程度及实效,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常运转。

完善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看学生的参与度和实效性,以学生参与的人次和实际的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以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评价课堂教学。学生之间的学习,包括预习和展示的各个环节,都有学生内部的评价和教师正确的评价和引导,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落空。

完善的第三个方面是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为,有无创新。

(3)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及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

3、(2009、9——2009、12)总结阶段。结合第二阶段的教育实践及理论札记,事实的相关材料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策略。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1、研究对象:玉山镇初级中学全体学生。

2、研究的基本方法:本课题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开展研究活动。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同时兼顾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

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内在动力的差异性的调查(学生分层),“分层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

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学生分层分组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学生分层目标的设定和调整;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评价;

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的研究。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本课题组是由教学经验丰富并且在教学成绩方面非常突出的教师组成,各成员在课题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

2、本课题组成员将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信息以及图书室、阅览室等相关资源,加大科研的力度,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信息资源保证。

3、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已开展多年,并已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保障。

4、学校领导关心和支持课题研究工作,每年都拿出专门的经费供教师从事课题同研究,并对课题研究情况在期末绩效考核时量化时赋分。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一、(2008、11——2008、12)调研准备阶段。

1、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深入学习和研究本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技巧。

2、了解学生情况,①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②传统教学方式的调查及原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情况。调查问卷、论文等。

二、(2009、1——2009、9)全面研究阶段。(1)、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实施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构建学习小组结构图、成员责任分工表,教学过程的反思等;论文、教案、调查问卷等。

(2)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评价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建立一套量性的指标,能够客观衡量出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位同学的参与程度及实效,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常运转。

评价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看学生的参与度和实效性,以学生参与的人次和实际的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以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评价课堂教学。学生之间的学习,包括预习和展示的各个环节,都有学生内部的评价和教师正确的评价和引导,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落空。

评价的第三个方面是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为,有无创新。

三、(2009、9——2009、12)总结阶段。(2009、9——2009、12)总结阶段。(1)、结合第二阶段的教育实践及理论札记,事实的相关材料形成较为成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2)、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课题报告。(3)、向上级教科研部门汇报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等待上级部门的成果鉴定。研究成果:研究报告《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论文、公开课

第五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与《数学新课程标准》贯彻实施的新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初中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全面推动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特成立本课题小组。结合我校目前开展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新精神,我们确立了“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研究课题。这里将课题研究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报告如下: 一. 课题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的教育方式,教育形式,要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如何在课堂小组学习中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在新形势下,发展学生的能动性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2、课题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 1)扭转教学现状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现代教育的发展则趋向以学生,学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并重视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适应了现代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2)学习形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记忆,注重知识的运用,而现代的学习形式更加注重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转变和形成过程,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的合作学习,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交流,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与观点

1、课题的涵义界定

1)学生课堂合作小组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理论中的“引导”之涵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一切教育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

2)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教师在学校肩负着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成功的责任。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意志和人格是教育本身内在的规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有着内在的联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思想。创新学习是一种超前教育和境界。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超越和升华。、课题研究目标

1)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内学生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合作中,形成共同进步的格局,互帮互助,“一个都少不了”。

2)更新课堂学习观念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在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学习,体会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趣味性,为今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3.课题的研究方法

1)主要采用课堂观察、教师和学生访谈,2)深入一线广泛调研和深度反思相结合,3)综合运用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4.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2008年3月—2008年5月 理论学习与开题论证阶段 主要内容是:

①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填写申报表; ②运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学习关于合作学习的相关教育理论,对合作学习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③制订实验计划和方案。

(二)2008年6月—2008年10月 第一阶段实验 主要内容是:

①采用教育调查法,对教师成功和失败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设计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②对学生进行关于合作学习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态度、看法,调查学生喜欢和能够接受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和研究; ③制订第二阶段实验方案,为下阶段实验做准备。

(三)2008年11月—2009年6月 第二阶段实验 主要内容是:

①按计划在继续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②学生撰写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③总结第二阶段的实验成果。

(四)2009年9月—2009年12月 总结阶段 主要内容是:

1)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 2)制定总结阶段计划; 3)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 4)全面总结实验工作; 5)结题论证;

6)成果展示(研究论文、研究报告)。

5、预设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3--2008.5)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6--2008.10)

1、调查案例,分析原因

2、制定第二阶段计划 论文(2008.11--2009.7)

1、改进措施,巩固成绩

2、总结经验,整理数据 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8--2009.12)整理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

6、课题事务分工 总之,在每个阶段的研究过程中,要定期召开研究人员交流会、研讨会、学习理论,提高认识水平,交流经验,及时反思,用校本研训的理念,指导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精诚合作,同心协力投入到这项课题研究工作当中,为我校的校本课程的研发与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做一点贡献,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使我们自身的执教能力大幅度提高。

下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