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断超越自我 践行专业发展
不断超越自我 践行专业发展
武汉市育才小学 李莉
时代发展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今天,教师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包含许多方面,如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等。这些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身上。教师是联系教育理想与理想人才的最直接、最形象的媒介,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因此,追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该成为每个教师自觉主动的行为。
一、专业阅读——优秀教师的成长奠基。
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有的教师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对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得心应手;有的教师妙语连珠,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邃、豁达、智慧、仁爱,让听者觉得是一分享受;也有的教育者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可谓逻辑缜密,但是在问题的讲解中,语言贫乏、缺少感染力——犹如一杯白开水。那种捉襟见肘、黔驴技穷的痛楚一直鞭挞着自己的职业良心。
时下的教育中,教师们疲于繁琐的教育教学事务,有心读书的教师在逐步减少,有阅读计划的教师更在减少。即使是读书,也仅仅是读考试之书,读教参之书,读应景之书,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国思想家张潮曾经说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教师的阅读,要读出教育的知识,读出教育的思想,读出人生的感悟,读出教师的个性,读出为人师表的真谛。读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文学修养。
酷爱读书的人,自己的内心会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传承着学习和创造的快乐。读书,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求,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二、说课、听课、评课——教学技能锤炼的“三步曲”。说课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念,口头表达自己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进行创造性设计的一种教研形式。通俗地说,就是阐述“教什么内容、为什么教这些内容、怎样教和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说课活动由解说和评说两部分组成,重点在解说,评说则是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议、交流和研讨。
听课是一种立体性综合技术,卓有成效的听课总是听课者以认真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以原有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记等多种听课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
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在评课过程中,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通过评课,是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长处,学习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获得不断发展。因此,反思是教师专业化能力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要促进教师教育反思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反思意识,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认识和看待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经验,分析得失;其次,应掌握正确、有效的反思方法与途径;再者,需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归纳出规律。
我们十分强调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学生的创造力源自教师的点拨与发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能培育出创造性的人才。不断的反思是教师新方法,新观念的宝贵来源。一个具有反思能力、具有反思习惯与态度的教师,才能从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持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检讨、改进、并形成越来越丰富的职业技能。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这种培养模式正逐渐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美国大教育家杜威认为,反思是处在直接经验的情境之中,是从疑惑的状态中形成的思考形式。反思的本质是有目的性的心智慎思活动,旨在发现有的情境下,缺乏什么,应作何种改善。杜威还认为反思是人类为追求美好的生活,寻求与不断改变的环境相互调和所产生的行为,所以需要个人的主动作为、解决问题、反思性思考、以及从经验中学习,才能随时保持成长的状态,有能力适应环境的需求。如果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建立在反思之基础上,便容易使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与经验之间产生有意义的联结,这样不仅可以有丰富经验的意义,更可以拓展教师的思考视野,行动的敏锐度,并在瞬间完成行动中的反思。
反思的内容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学理念的反思、对教学活动中与他人相互协作关系即合作精神的反思、对自己思考与学习方式的反思等等。例如有趣、难忘和难堪的事件,挥之下去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其他教师的看法。每位教师都有有趣、难忘和难堪的经历,都会遇到难以解开的专业困惑,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了解同事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这些判断、矛盾的分析,也许会获得在专业成长中宝贵的知识。
四、教育机智——点滴的机智积淀教育的智慧。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突发事件,如何利用突发事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教师综合运用教育手段的能力的表现,是教师灵活运用教育原则临场应变的技巧,这种能力教育学称之为“教育机智”。具体的讲,教师的“教育机智”就是指教师面临新的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并因势利导地采取恰当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不是天赋,而是靠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磨练和经验总结中逐渐形成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技巧。教师的教育机智,它包含了教师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包含了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修养。这是教师的热情和智慧的统一。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也有过许多精彩的案例可供分享。教育机智运用得好,就如同一个技艺高超的演员通过临场发挥、即兴表演赢得观众的喝彩一样,也能够在学生心灵上产生美好的影响,因而确实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艺术。例如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冷化处理”、“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灵活暗示,合理调控”等。
五、教学研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基层中小学已逐步突现出来。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其中,“科学的理论”主要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本身就是对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方法”这一要素才可以说“难”。但我们认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研究不必像专家那样“创新”或“填补空白”,而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把研究和工作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我们教师会研究,也经常“研究”,而且他们的研究比专家更加便利。因为,他们天天置身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拥有专家难以拥有的活生生的课堂、学生和家长,拥有评价与反馈的多种渠道。一些教育大家之所以是“大家”,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始终不离开教学第一线。一些名校之所以“名”,也是因为重视一线教师搞研究。因此,一线教师最应该、最能够、也最容易把教育科研搞好。其中,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就是一种贴近教师生活的有效科研方式。课例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架起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桥梁,它的实质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思考,它是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实践智慧的过程。
六、教学日记——留下教师成长的足迹。
撰写教学日记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点点滴滴的字里行间,把平时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感受,或者行动研究过程中反思的心路、结果和心得,用文本的形式予以记录和表达,是促进教育反思水平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手段。这些朴素真实的文字,不仅使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更清晰化条理化,而且有益于通过经验积累形成对教育本质的比较系统的深刻的认识。教学日记的内涵十分丰富,从教学的反思性视角来看,教师的学习、教学与研究具有同源性,即便是在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也蕴涵着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教学日记就是要让我们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思考、研究而提高教学实践的水平。教学日记的内容如下:记成功做法、记失败之处、记学生见解、记学生事件、记学习心得、记名言警句等。
时间会无情地带走我们的记忆,只有我们勤于动笔,才能为自己留下许多有价值的回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为什么有的人提笔无言,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无米之炊,就是没有积累。而且,教育日记的撰写还可以记录工作中的苦闷和彷徨,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得到宣泄和舒解,让我们以更轻松的心态开始新的一天。坚持写好教师日记是提高我们教师教学水平、综合能力的强有效措施。只要坚持一定有收获,现在牺牲一些休息时间,将来一定会换来不可估量的喜悦和成果。
七、教师合作——全新工作方式
面临新课程改革,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得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及时转变自身的工作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师师合作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工作必要。“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预示了现代教学系统发展的趋势,使教学在社会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例如教师合作教学中的课题研究,是一种为改造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跨学科教师集体合作备课的教研活动对知识结构进行互补、调整,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改变了教师群体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师的整体合作教学能力,通过说课、叙事、讨论、评析等方式展开倾向性对话,以合作互动的方式达到“视阈融合”,于智慧的交锋里开拓研究空间。该策略要改变的是缺乏新课程合作意识和耽于自我封闭的心智。选择形式活泼、方式灵活的主题沙龙模式进行,是教师合作教学中的一种较前卫的活动模式,它既可以是同一学科内教师的交流,也可以是跨学科教师的聚会。这是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是教师合作探讨新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自由空间。大家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倾吐教学困惑,达到交流、反思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被调查者当问及个体教师对班级教学实践影响最大的专业发展活动时,他们主要提到两个方面:从本校或者其他学校教师那里学习以及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的机会;特殊技能方面的高质量集中训练。大量的研究成果同样支持这样的调查结果。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从其他教师那里学习、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从最好的实践中学习,是加强其专业技能最为有效的方式。因此专业发展途径概括为“从相互之间学习,从工作中学习”。
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而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宜性,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单纯的专业理论学习和脱离专业理论学习的经验总结都不可能真正促进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地为教师提供专业理论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加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与总结。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并结合实践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学习,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只有这两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切实、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要想成为优秀教师或教育专家,需要的是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索精神,要带着理性的目光,审视自己的昨天和今天,审视从他人那里学习来的经验,审视一切正在使用的方法与正在讲授的知识。他会自己设定活动的目的,自己把握教学的过程,并会根据整体的需要去调整自己,会主动地、超前地意识到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会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有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在更高的层次上拓宽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教学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第二篇:只有不断超越自我
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战胜自我,赢得胜利。
时间的列车行驶地飞快,超越了世上所有的交通工具。一光年,不过是三十万千米,我们的生命也只是庞大的宇宙中短暂的一瞬间。我们太渺小,太卑微,只有不断超越,才能永远前进,通向彼岸。
几天前学校举行了初三的体育模拟考,而在这场考试中我们都超越了自我,超越的别人,用尽最后的力气,直到结束。
产生这样的结果,我自己都有些吃惊,虽然不是很好的成绩,但和以前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进步。我向来不是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人,从小到大跑步一直落在别人后面,先天条件当然是一个方面,但后天没有努力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这种经历,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吧。
周四下午,我校举行体育模考,初三全体同学在操场上进行测试。不久,就轮到我们班了。我心里有些紧张,虽然只穿了毛衣,但在有些寒意的操场上手心却冒出了汗。我试着做了几次深呼吸,又做了热身运动,不安的心才稍稍平静下来。
前两个项目都很快就考完了,还剩最后一个800米的项目,也是最艰难的一个项目。由于学号的关系,我排在跑道边缘,这将对我在过弯道时有一定影响。我的身体紧绷着,做好准备起跑的姿势,等老师一声令下,大家都冲了出去。
一开始大家都跑得很快,我只能拼命追赶,也正是这个缘故,我的体能被过早消耗。等跑到第二圈的时候,我就明显感到没有力气了。我感觉就像在梦中一般,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前方的同学在我的视线里模糊成了一个若影若现的影子,只有衣服的颜色在我的眼前晃动。操场上有人在谈论,有人在加油,但他们此刻似乎都离我很遥远,那声音像是从另一个时空传来,我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我跑到他们身边时,他们的嘴一张一合,挥舞着手臂,我不知道身后是否还有人,也不知道前方到底有多么漫长。接下来的路程更加艰难,我仿佛陷在可怕的恶梦里,我拼命奔跑,却不知道这长长的跑到将要通向哪里,我的鞋子和地面快速摩擦,尘土弥漫了整个跑道。冬日是难得有阳光的,但此刻的阳光忽而变得灼热,烧灼着我的喉咙、我的肺,我感到喘不过起来,就如被人扼住了咽喉,但我的脚还在不停地奔跑。我知道我不能停,一旦停下来,就再也跑不动了。
就快到终点了,其她人开始冲刺,但我却无法跑得更快些,前几天训练过度,小腿又开始隐隐作痛了。这炼狱般的长跑,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在跨过终点的那一刻,似乎已经竭尽了我所有的力气。我停了下来,喘着粗气,两腿像火烧一般疼痛。但我知道,我胜利了,我超越了自我!
没有什么最强大的敌人,最强大的敌人,其实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害怕了,那么即使是不强大的敌人也会被放大好几倍,但如果我们超越了自我,战胜了自我,那么就没有什么害怕可言了。
我们要不断超越,不停前进。当我们认为已经是不可能的时候,要相信自己,努力去做,不可能也许会变成可能。超越自我,勇往直前!
第三篇:敢想、敢做,不断超越自我
敢想、敢做、不断超越自我——读《做最好的中层》有感中层,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是处于上层与下层之间的中间“夹心饼”。对上层要忠诚老实,忠于职守。是企业的中坚管理力量,又是下层的领头羊和指挥家。有幸得到公司领导赠予的由著名管理专家吴甘霖、邓小兰所著的《做最好的中层》一书,如获至宝,学习后受益匪浅。此书对提高我们中层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有莫大的帮助和促进。是一门如何做好一名中层管理者的生动教材。《做最好的中层》全书紧紧围绕“最好”两个字做文章,从“最好的中层怎样想、怎样做、怎样超越自我。”三个方面去诱导我们,突出最好的中层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做法,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在我认为中层管理者虽然是中间力量,是制度的执行者,但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要敢于想、敢于做,实现创新和超越,才能有所突破。
首先敢想;要突出对自身岗位和职责要有清醒的认识,自身的职责和权限是哪些;对所管理的对象应该怎样管理;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所管理的下属的作用;坚持适才适用,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怎样调动下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怎样去发挥下属各部门的作用;怎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怎样去协调去地方和上级部门的和谐关系,这些都是我们中层管理者日常必须去思考的问题。
敢想还表现在要时刻为企业上层着想,为上层分忧,当好企业上层的参谋和助手。要善于总结工作、汇报工作,同时也要为企业下层着想,当好一线员工的领头羊和贴心人,如何不断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经常与下层的一线员工多加沟通,充分发挥团队意识,努力打造一支高效合作的团队。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有一些的大胆的想法,也就是要有主动创新意识,要有高绩效思维方式。社会是变化,人的意识也是在不断变化,所以我们只有追求不断创新的意识,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其次是敢做;中层管理者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出色,做的更好呢?《做最好的中层》中谈到首先再有创新意识的同时,我们积极与上层领导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尽可能的使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被领导采纳。一旦想法和意愿被领导认可,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的去干。现实中不论是哪一个成功的企业,在成功之前都没有一套现成的模式,教你这个企业第一步去怎样做,第二步去怎样做。成功的企业都是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中创造造就出来的。只要我们有符合实际的想法,加上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的去坐一些实事,就算我们做错了,走了弯路,我们也还有改正的机会。关于怎样做,首先要抓住我们工作的关键点,要善于借用团队的多种力量,广开言路,听取多方意见,绝不能当“独
行侠”。要积极与领导沟通,得到领导支持和帮助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所带领的团队成员,勇当下级学习的标杆,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使我们工作有制度可依,有计划可行,不盲目的为工作而工作。
其三,最好的中层怎样才能实现自我超越;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所以中层管理人员绝对不能抱有“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那是大忌,我们应该想到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锻炼自己,在锻炼中使自己更进一步,在小事件中锻炼自身驾驭大事件的能力。
书中也强调,我们也要有“归零心态”。就是要求我们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我们应该戒骄戒躁。不能沾沾自喜,要充分团结同志。成绩和荣誉取得后,我们的心态要回到原点,在原点上追求不断进步,超越荣辱,才能使自身更加优秀,更有所突破,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中层管理者,必须具备敢想、敢做、的主动创新意识,才能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敢想、想的对,敢做、做的好,我们的企业才能在探索中谋求发展,中层管理者的步伐也就离上层管理者更近了。
太湖服务区:刘友胜
第四篇:立足本职工作,不断超越自我演讲稿
立足本职工作,不断超越自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好!
我来自**分公司,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工作,不断超越自我》。
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日子,我有些摸不着头绪。每天做着一些复印、打印、收发文件、整理资料、档案等工作。工作要远比我想象琐碎的多。“难道这就是我的用武之地,这就是我的人生舞台,这就是我的理想和抱负么?”我在心底不止一次的问自己。
我犹豫了,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那是一个星期五下午,我接到领导布置的新任务------星期六去工地看塔吊拆卸,之后写一篇有关机电组的通讯报道。说句实话,之前我竟不知道塔吊用来做什么。第二天我破例没有回家。考虑到安全因素,我只站在远处静静地观看。拆卸速度没有我想象中那样快。由于距离太远,看的不是很清楚,具体怎样操作我无从得知。下工走近后,只看见一个个汗流满面。那时虽已入秋,但气温居高不下,员工们却都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衣服上擦满了污渍。我心头猛然一颤,“这就是他们每天从事的工作?”
第二天,我带着有关塔吊拆卸的疑问请教了机电组员工。在了解中无意得知一个让我很是吃惊的信息:机电全组共11人,竟有6人年龄在45岁以上。另外还有3名女员工,剩下2人中还有1名员工常年身体不好。人员结构的不合理很是让我震惊,抛开公司遗留问题暂且不论,更让我吃惊的是:就这样一批队伍从没有未完成任务的先例,甚至干得相当出色。那一夜我彻夜难眠。不禁想起,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上不也有这样一位平凡的工作者。20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曾与劫匪横刀对峙,曾纵身跳入洪水急流,曾喝着粗劣的烧酒抵御寒冷,曾在篝火旁流着眼泪,思念亲人。他就是王顺友,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邮员。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却被千万人竞相传诵。
当把敬意和钦佩给予了**分公司机电组全体员工和在崇山峻岭中默默奉献的王顺友同志时,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既然选择了办公室的工作,何不克服一切困难将工作进行到底;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不断超越自我。曾有人将办公室的工作用“烦琐”一词高度概括,我深有体会!把办公室同志比作老黄牛,的确不假!甚至还有人说我是个打杂的,我没有介意。因为那是我的工作。我觉得这是一种赞美,一种肯定。老黄牛是一种精神,一种难能可贵的奋斗精神。说我是个打杂的,更说明我没有碌碌无为,没有不思进取。黄牛也好,打杂也罢,是忠于职守,是无私奉献!它贵在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贵在任劳任怨,服从大局!
如果说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让我们心潮澎湃,激情满怀;如果说清灵、空雅、行云流水的《致爱丽丝》令我们浮想联翩、如痴如醉;那么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们唱出的是一首气壮山河的人生赞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甘当一头时代的老黄牛。用爱岗敬业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忠于职守书写对建筑事业的无限忠诚!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读书,让我不断超越自我
读书,让我不断超越自我
冰心曾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让人学会思考;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境界,让人享受生活;更可以醒世惠人,是精神生活的源头,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读书,让我增长了知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 无论何时,我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是最了不起的人物,甚至是“圣人”,他们常常会提出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也竭尽所能为孩子答疑解惑,这个时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也是拉近师生距离的做好时候。这促使我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书,增加知识量。我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方式读书,多途径进行学习,把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使学习成为一种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大量的读书学习,使自己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做贡献。终身读书,已在我脑海扎了根。我明白要想取得深厚的素养,扎实的专业,渊博的知识,就必须抓住每一个时机和场所向书本学习,并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不学无术,不进则退,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只能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读书,让我学会了思考。有句话这样说:“眉毛短,见识少”。我是一个比较宅的人,平时见到的人,接触的事并不是很多。久而久之,考虑的事情比较少,想法也会比较简单。自从喜欢上读书后,待人接物,有了和之前不一样的看法,分析事情更仔细,更全面了,会从自身与旁人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怎么样才是更合适的,处理事情时为他人着想得更多了。
读书,让我陶冶了情操。一本好书,往往会让我爱不释手,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一次心头的洗礼,充满乐趣。简单的文字可以感悟出另一番意境,有时读到一篇好文章顿时心旷神怡,眼前一片明亮。有书为友,孤独也是一种享受,深刻而丰富;有书为伴,幽静将变得烂漫多彩;有书为侣,嘈杂也可以宁静和谐„„
读书,让我学会了享受生活。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每当读到一本喜欢的书,我的心情就像一片随风起伏的柳絮。刚开始喜欢读那些可爱、搞笑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口味也变了。接着是小说,常常会因为故事主人公之间的唯美爱情而感动流泪。随着阅历的丰富,然后是论据大全、论说文等对自己来说稍有些层次的文章。一个个小故事,时常会悟出一些小小的人生哲理:那些我未经历过的与经历过的往事,常常会拿来作对比,有时会与文中的小片段会引起共鸣。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的品位变高了,思想境界也提升了。双休的午后,静静地泡杯茶,拿上一本书,细细品味书里乐趣,那才算是有滋有味。在阅读中,我与作者交流,与书中主人公交流,在交流中我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快乐着他们的快乐,追逐着他们的追逐。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读,一只眼看纸面上的,另一只看纸背面”。读书只是了解的表面方式,理解领悟才是理想理性的升华。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者细细阅读,睿智者学会精读。“读书,让我更有魅力”,通过几年来不断地学习,我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在逐年提高。“读书”使我具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态度、严肃的职业纪律、优良的职业作风、优秀的职业人格。“读书”让我成了一名人格健全,心理健康,高觉悟、求上进的教师。读书,让我更有魅力!读书,让我喜欢上了驾驭课堂,喜欢上了教学设计,喜欢上了研究课堂,并立志改革教学创新课堂。读书,让我对我的工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读《中国师德手册》,我受益良多。教会了我宽容和赏识。让我对教学、对学生有了更透彻的理解,让我用爱去宽容学生,信任学生!用爱去赏识学生,理解学生!我坚信:有了爱教育才会成功。“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是老师对学生最好的爱。赏识之爱才是老师最美的语言。我将用我的微笑和赞赏去拥抱孩子,我愿把爱化作涓涓溪流,浇灌每一位孩子的心田。我愿用崇高的师德去浇灌孩子们的心灵!我将努力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自我反省。我切实感受到:读书,能使你的知识更丰富,使你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