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探究性学习方法运用到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
把探究性学习方法运用到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深知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把这种探究性学习方法应用到阅读课堂,再将开放式、赏析式的方法结合起来,在书之间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发现读书的乐趣,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觉得可以先以开放式课堂为形式,将学生是做负担的内容精耕细作,开设同一系列主题,由一个人完成,进行同一题材纵向延伸。
一、现在小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现在的学生面临学习、考试的压力,往往只专注于课本的学习,忙于题海,忽略了对经典的阅读,即使阅读,也是走马观花,浮躁之风造成“最该阅读的时候不读书,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最该读的书没有人读”针对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措施是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要领、进入阅读境界,让阅读浸染心灵,引导学生在沉静中品位,在阅读中超越。
二、阅读方法的设计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抽屉式”阅读方法,这是来源于数学上的“抽屉原理”桌上有十个苹果,要把这是个苹果放在九个抽屉里,无论怎样放,至少我们可以找到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两个苹果。把这个原理运用到阅读上,每一次都将是“多于n+1”的收获,其实这就是主题分类法,也就是将阅读的篇目按照不同的主题分类。针对现代小学生喜欢网络游戏的特点,我们用“房间”来代替“抽屉”也许更符合时代潮流。“房间”的具体建设,由教师和学生双方来完成。
1、调查
可以在全校学生中做一次阅读调查问卷,以获取学生目前阅读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这样设计: A 到目前为止,你都阅读过那些书? B 你都在什么时间段进行阅读? C 你喜欢读那类书刊?
D 你最爱读的一本书是什么?你最感兴趣的阅读内容是什么? E 你在阅读方面有哪些需求?
2、列书单
可以根据《课程标准》中推荐的阅读篇目以及建议篇目在加上参照学生喜欢的而有价值的篇目,精选优秀书刊,已形成适合本年级阅读的一份书单。大约应该在100个篇目。
3、选择,然后做房间
根据书单,学则自己最感兴趣的篇目,每位学生选择25篇,这25篇就是25个抽屉,可根据篇目贴提上标签,其余的同样根据主题归入同类型的房间,此时教师有25个房间,每个房间有4个篇目。例如:
房间标签《童话世界》
房间书目:《白雪公主》、《格林童话》、《童话大王》、《汤姆索亚历险记》
这样的房间集中了教师引导的意图,集中了学生的意见,学生满足了自我需求,最大限度的统一了师生双方对阅读的认识,形成了师生之间共同的语言密码。
4、房间开放
房间开放也就是赏析或者召开读书会(报告会、辩论会、年级漂流瓶等等)
阅读追求的是文字和心灵的撞击,师生共同制作的房间形态各异,打开的方式也应该形态各异,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原有的读书兴趣。
5、房间整理
房间整理也就是对读书的巩固评价阶段
A 每周抽查阅读量,可以通过学生互相提问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B评估,举办月读书会,有学生自行组织策划(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担任顾问
C 更新;每学期更新书目内容,也就是“房间”内容。
我想,这也是语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吧!因为阅读也是语文课的一种延伸。只是学习之后的一点体会,或者说在此课程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基础上一点延伸吧!
第二篇:如何把阅读策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如何把阅读策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赵秀军
阅读之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如同心脏对于一个人的生命那样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都是以阅读为基础的,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那么他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相应的得到提升。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在课文中遇到生字词要自己查字典解决,要把词语放到句中去理解,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掌握词语的含义。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如各种文体的特点,学习一篇文章的步骤,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步骤,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步骤等,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每学一篇文章,都要养成圈画批注的好习惯。圈画的内容可以是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不懂的句子,或是自以为写得美的句子、词语等,并且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或疑问。如在学习概括人物性格时,要重点圈出表示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的词语,然后再综合概括。
王校长常说:学文如积沙,学理如筑塔。学习语文尤其要注重积累,所以我要求学生在平时阅读时遇到佳词美句就要及时摘抄下来,并多次读、记,以便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学习一篇文章,还要让学生学会赏析它的写作技巧,即怎么写的,只有掌握了一篇文章的内容、结构、写法,知道运用了哪些修辞等写作技巧,学生在写作文时才能做到文从字顺,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形象,才能写出好文章。
总之,有关阅读的策略还有很多,我还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的把学到的好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因阅读而美丽,让更多的孩子乐于阅读,爱上阅读。
第三篇: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
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人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各种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各不相同,也各有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如幻灯能表现事物静止放大的图像,但对于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却很难表现;影像则能形象、动态、系统地描述事物的发生过程。把多种媒体优化组合,动静结合,视听相兼,就能更充分地发挥各种媒体深刻的表现力和良好的重现力。多媒体技术就是提供这样的组合环境的现代技术,它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的感官刺激,对英语学习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也是英语教学中所必须采用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他们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课要多得多,并且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
(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明显特点就是交互性强。通过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解决计算机提出的各种问题。计算机还能接受学习者的回答或询问,并及时对之作出判断、评价或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大量练习的过程,教学中要求学生不断地听、说。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还不强,需要有他人的及时引导和帮助;同时,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在同一时段的练习中,不同的学生可能希望有分层次的练习内容。而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教师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的。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个别化的交互式学习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在教学软件的控制之下,部分承担了教师的职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从”被灌输”状态转向”自主”状态,每个学生都能在计算机的适当引导下,自主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种交互式教学既能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英语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言语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与之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通过网络或媒体技术,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英语BooK1 Lesson41的对话,“Can I help you?”时,通过媒体设计了几个情景:(1)一个学生帮助一位老爷爷过马路。(2)一只猴子到小猪的水果店去买香蕉。(3)一位外国游客到香格里拉饭店登记住宿。
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了“Can I help you?”而且知道使用这句话的具体环境(什么时候说),它所表达的意思(怎么说),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句子的用法。基于情景的教学中,学生既要考虑所处的场合,又要使所表达的内容前后连贯,也就是要把符合环境要求的一些句子组织在上下连贯、前后呼应的语篇中。在学习“Can I help you?”句型时,根据前面设计的情景,我们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使学生自动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如”Thankyou./Thank„”和“You are weleome./My pleasure.”等句型和单词,并将它们用到现在的情景对话中。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还复习了原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知识整合、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评价模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教师先评价,然后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完全接受评价结果。这不仅要浪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而且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造成学习、评价、反馈、补救各环节的脱节。通过网络能改变这一情况。
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作品后对自己作品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活动。学生在自评时,一方面能及时地修改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能主动地通过网络浏览他人的作品,并将他人的优点结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他们主动深人推敲自己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英语表述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2.学生互评。学生互评是学生通过网络选择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这位同学。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都不一样,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实践证明,通过学生间的互评,能加深学生对单词句型的熟练运用程度,情景的创设能力也得到发展。
3.教师点评。学生练习完成后,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即时点评,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中,教师往往受以往的印象评价学生的作品,所举的例子仅限于个别学生的作品。通过网络,教师可以迅速地浏览所有学生的作品,及时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以及评价时所需要的多种类型的典型范例,再借助大屏幕或网络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每一位学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进行精彩有效的讲评了。
第四篇:把故事故事教学运用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
把故事故事教学运用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
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用来教学教材上的单词,也可以用来教学会话;它可以贯穿整堂课,也可以只是穿插在其中的一两个环节之中。只要运用地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开放型的,不仅来自于课堂,还会从社会上,从媒体中获得。以往枯燥、呆板的教学方法,封闭、陈旧的教学模式,沉闷的学习氛围都将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并使学生在知、情、意等诸方面得到和谐地发展。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使英语贴近生活,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奠定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强化目标,增强交际能力,笔者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对英语故事教学法的认识
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来完成教学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所谓英语故事教学法,则是教师把英语课文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听英语,在讲故事的时候学说英语,从而达到学习英语知识的目的。
二、故事教学的意义:
1、故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似乎就是孩子的天性,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思维与健康人格的培养。
2、故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以及运用能力
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语言。人们容易误解“学”与“用”的关系,认为只有先学会了然后才会运用。事实上,在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学与用是综合在一起的,“学”就是“用”,“用”也是“学”,难以分清彼此。而故事
教学使学生进入某种角色,感到不是在学英语,而是在用英语与别人交际。因此,故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克服遗忘,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功地提高了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故事教学的实施
1、恰当地选择或创编故事内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我们始终要遵循“词在句子中教,句子在篇章中教,篇章围绕故事写,故事围绕兴趣选,兴趣以理解为前提”的原则。首先,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挖掘并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创编故事。故事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故事的长短、情节的发展也要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进行安排。
如:笔者在教学5A A day out学会运用句型:I want to„ /I like to„来表达自己喜欢的活动。笔者在教学的新授环节设计了一个故事情景:
“随着一段抒情的音乐并出示多媒体,一家人一起进入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郁郁葱葱的郊外公园。在公园里他们看见了、感受到了„(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表达:They can see a lot of beautiful flowers./They are fine./ They are happy./„)媒体上出现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图片(play hide and seek, skip the rope, play the slide and swing„)带领学生学习新单词。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们一家人也在那里,你会选择什么活动(I like to„/ I want to„)愉快的心情,巧妙的设计,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故事情节,都是学生轻松而愉快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运用学生熟悉的或亲身经历过的活动展开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开口说的愿望。
其次,要围绕教学重难点选择故事,使复杂的语言简单化。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教学,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选择知识点集中、会话内容适中,学生才能够集中学习和运用相关语言知识。如在教学4A Are you my mother? 一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用My____ is/ are____来描述不同动物的体态特征。教学时笔者与童话故事《小鸭子找妈妈》巧妙连接,学生扮演不同动物与小鸭子对话,故事语言地道,短小精悍,深受学生的喜爱,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表
述中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教学4B Here is/are „ for you.句型时,为了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笔者选取了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新旧知识结合,创设小矮人赠送白雪公主食物的场景,让学生一起练说Here is a peach for you.Here are some bananas for you.Here is some milk for you等语句。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故事的情景。
在PEP教材中,不少单元都有“Story time”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虽有联系,但只是分开的句子,缺少叙述的连贯性,而通过故事叙述的方式,能使英语融化在有意义的情景中,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深入体验,引发高涨的学习情绪。如:教学4A 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课时笔者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通过游戏“Find my friend”让学生说说她们的朋友,并通过看图猜动物引出故事的两个主人公lion和mouse。利用从故事动画中截取的音频和图片,让学生听一听故事,并对图片进行编号,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通过播放故事动画,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从各方面描述狮子与老鼠,由句到段,循序渐进,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进行了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的教学。在狮子如何呼救这一教学片断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让学生结交朋友来体会朋友之间应互相友爱,应尽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启发、引导学生编故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故事成为攻克英语堡垒的有利武器。英语教学的核心,是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勤思善学,大胆地运用故事形式,训练学生掌握语言,通过倾听和表达的方式,不断锻炼英语的交流能力。
(1)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编的故事,进行模仿练习。如:在关于Animals的教学时,笔者将某一动物的特征,编成故事,叙述后,让学生猜,并根据教师的故事形式开展编故事。有的学生不仅能叙述本课所学的动物,并能复习原有的知识。
(2)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改写或续写练习。例如:教学5A Super girl’s adventure 课文通过讲述郊外公园营救三个迷路的男孩的冒险故事,使学生熟练运用故事中的主要句型:I can smell..I can see„ I can hear„教学时,笔者
启发引导学生以故事中的主要句型为主线,编写自己的____’s adventure,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了非常生动的故事,如:有的
通过发现狗的脚印以及骨头,找到了自己丢失的狗;有的通过发现小女孩留下的围巾以及听到他们的呼救声,解救了被坏人绑架的小女孩等。
又如:在学完《The fox and the grapes》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自编故事结尾,并让各组进行表演。有的组把葡萄拟人化了,让他开口说了话,成了可爱、调皮的葡萄。有的组设计了感人的故事结局:小鸟帮狐狸摘了许多葡萄,并送到了狐狸家里,由此他们两人成了好朋友。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通过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写,自己演,自己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故事中发展了语言,不仅给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根据生活场景,进行创造练习。利用故事将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下,在精彩、形象的语言熏陶下,愉快、自然地学习。如到Supermarket去购物,到“KEC”去用餐等。
三、故事教学的反思:
利用故事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要符合小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符合寓教于乐与主动发展的教育原则。所选择的故事不仅要贴近教材内容,而且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切忌英语故事中有很多生词和复杂的句型,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2、把故事形式导入英语课堂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平常有意识地收集、改编一些英语故事,汇编整理并不断地充实一下用于教学。
上述仅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为了使英语学习成为“掌握工具,适应社会;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学习过程,借助故事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使之更为高效,更科学,并不断努力地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语言会话与交际能力更上一层楼。
第五篇:如何把歌词准确地运用到写作中
如何把歌词准确地运用到写作中,提高习作的艺术感染力呢?
—、开篇运用歌词引出下文,含蓄蕴藉。
开篇运用歌词意味无穷。如:写《父亲》的文章开篇即可运用歌词“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然后引出下文,显得情真意切。又如写《家乡》这样的题目可应用歌词:“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开篇,会把读者的思乡情怀激发出来,让读者和作品共鸣。
二、行文中运用歌词,前后贯联,妙趣横生。
行文中运用歌词情趣横生,会有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如写《生活的滋味》这篇文章。当写到自己在困境中苦苦挣扎时可以这样写:“当我陷入困境感到无望时耳畔飘来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铿锵有力的旋律,倍感精神振奋。”如写《牵挂》这篇文章,当写父母对自己的牵挂时可这样写:我时刻惦记着父母,当“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那优美的旋律响起时,我的眼角湿润了”,回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恰当的运用歌词增强了文章表现力。
三、结尾运用歌词,深化主题、韵味悠长。
文章结尾运用歌词韵味悠长。如写:《母亲》的文章结尾可以这样写:母亲大半生辛苦却无怨无悔,满文军《懂你》中的优美旋律从我的心底响起“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把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就表现了出来。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习作中自觉运用歌词的次数不多。原因是这方面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歌词的韵味、美感。教师要长期引导,激发学生赏析、运用歌词的兴趣。让浓缩了的语言精华——歌词成为提高习作语言表现力的有效手段。让这富有艺术生命力的语言材料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