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改革趋势对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影响的研究
《高考改革趋势对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影响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枞阳实验中学 蒋江来
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我们地理子课题组在安庆市主干课题《高考改革趋势与高中教学策略研究》引领下,对“高考改革趋势对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第一阶段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经过近一年的有效训练及按部就班的实施,达到了阶段性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进展
(一)探讨高考改革趋势
课题组成员认真研究分析高考信息,组织研究分析学科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新课程试卷及其分析,收集了很多备考材料和各地的试题,发现高考试题变化的趋势将是:
1.命题将会逐步与新课程改革接轨,渗透探究式的学习过程的考查,体现时代性、注重实用性、渗透探究性。
(1)体现时代性:近年高考地理试题在选材、立意、考查内容等方面,时代气息浓厚。如:全国文综Ⅰ卷的沙尘暴,能源问题;全国文综Ⅱ青藏铁路,泰国首都的搬迁;北京卷中国《中长期铜钮扣铁规划》,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现时代性特征将是地理高考试题的永恒要求。(2)注重实用性: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将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所以,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以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选材,是近年高考文综试卷编制的重要特点。(3)渗透探究性: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鼓励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探究性学习是实现“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高考虽然不能以“探究性学习”来代替笔试,但通过给出探究性活动情景材料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如:(2006年上海卷)45.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课题,一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二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请你在上述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无疑,探究性问题在今后的考题中的分量会越来越大。
2.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
地理学科对地图的考查始终是个重点。地图考查的类型不同,答题角度也不同。(1)教材中图的变形图、局部图,或文转图:这部分图表在试题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其重点是考查考生解读图表信息,应用图表信息的能力,及其对图表所涉及到的基本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等。(2)根据社会热点和学科主干知识的原创图:该类图形一般是在社会热点的基础上,再结合高考地理考查的主要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而加以创新,重在考查考生对图表信息的判读和应用能力,对重要原理、规律的迁移、重组能力,及其相关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等。这类图表在试题中的比例不算大,但往往成为试题的亮点。如:2006年全国文综Ⅱ卷中的图1,以“日出时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这一学科主干知识为依托,独具匠心地创造了“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图”,并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查。(3)注意填图、画图:前几年的高考题要求填图、画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其内容包括:①知识性要求:因为图像是知识的载体,可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②图像又是知识的传递工具,通过作图,可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
3.侧重考查区域地理知识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所以区域地理也往往成为综合能力测试中地理试题命题的切入点,近年来,区域地理一直是高考文综试题命题的重要内容。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应怎样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呢?
(1)区域定位的训练。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解开区域地理试题的钥匙。区域定位就是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它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即分析一个区域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关位置。相关位置是指某项地理事物与海陆轮廓、地形区、河流、湖泊、交通线、国界线等相对位置而言。(2)区域对比训练。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事物的异同,通过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各地理区域的不同特点。例如 :2006年高考上海卷:将南亚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理知识进行比较;2006年重庆卷:将印度的德干高原与我们的云贵高原进行比较。因此,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努力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联系社会热点,重视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所涉及的焦点、热点逐年增多。因此,高三文综复习要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找准这些问题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以问题为中心,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组编小专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什么是热点问题:①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②发生重大事件的世界聚焦地区;③中国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中国的发展问题;④地理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地理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传统方法与现化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进一步整合,使古老的地理学呈现出新的活力。对地理信息技术的了解、初步应用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写入高中新课标。如:2003年上海卷考查了GIS在“非典”疫情通报、农业与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作用;2004年浙江卷5~6题考查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简单运用;广东卷28~30题RS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作用。这种前沿性内容将在今后的考题中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素质有很大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的课研。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课堂教学论》、《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建构主义理论》等,这些学习使我们明确了决定课堂教学活动系统的基本要素为教学任务及目标、学生学习经验和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顺序、教师教学方式和角色、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情境和集体的气氛态度等,它们在活动中相互联系、形成结构,并随着学习目标任务和学习者的变化而动态变化。我们还组织各位成员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其解读、《数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改的材料,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搞专题研究、学术沙龙等活动形式,每次活动实行点名制度,学习的过程中组员必须进行学习笔录。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整合三维教学目标,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学习和研究,每个成员都撰写了专题总结。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学氛围愉悦化策略
建立愉快、喜悦、合谐、融洽的(教育)教学氛围(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氛围),是成功实施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的必要基础。
2.教学起点问题化策略
按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根据这一观点,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另一方面努力使学习内容兴趣化。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最直接源地。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3.教学内容图像化策略
直观性一直是地理教学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因为几乎所有地理教学内容都需要借助于图像方能表述完整。
4.教学过程互动性策略
实践证明,开展多种自主学习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去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独立人格。为此,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自主的地理活动,必将成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5.教学小结结构化策略
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由于自身哲学观、心理学基础以及方法论的不同,选择、组织教材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特色的课程设计模式。采用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建立、扩展与优化认知结构为目的的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进一步理清学科教学内容体系。在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后,利用。最后约十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会大大减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遗忘程度。
5.教学评价多元化策略
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综合评价及教师教学行为综合评价等评价策略研究,为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
(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正是基础教育的目标所在。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一年来,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首先从教育意识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次通过课题研究有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组织一部分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学习和交流;同时也邀请了其他兄弟学校的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并指导教学工作。
二、前期研究成果
1.促进了学生的发展(1)培养了学生的有效意识,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2)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3)学生的学业成效有显著的提高。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对课堂教学策略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2)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策略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3)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提升。这一阶段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的课题意识,课改意识得到加强,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实践中能不断总结经验。
3.阶段性成果呈现
(1)发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五步教学法”;“高考命题趋势探讨”等论文;
(2)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多人获得一、二、三等奖;
(3)形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反思一年多的研究过程,我们的体会颇多:
第一,本课题的研究在所有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我们的研究还有随意性,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对各种教学策略式加以研究整合,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
第二,对本课题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教材”的角度,更主要的是要加大力度进行“学生”方面的研究,即对“学生参与”的研究还需更全面、更深入。
第三课题队伍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制约着研究的真正全面铺开。一些教师在教学观念、实验能力、研究手段上还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上问题,即使在结题后,我们仍将继续探究、探索。
总之,该课题实施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理论素养提高了,行为自觉了,教师角色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开始转变为课程教学的“创新设计者”,能够对课程资源、学习情境、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习群体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因而,加强了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所提高。我们相信随着课老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及对课题宗旨的理解,我们的课题,一定会开展得更好,一定能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策略,取得一批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完成课题研究内容的实验研究报告,争取课题按时圆满结题。
第二篇:浅谈高考改革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浅谈高考改革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考语数外三门(注:指全国卷,下同),外语一年两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
1、高考命题杜绝繁难偏旧,基本以2013年的试题难度为标准;2、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
3、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提高到200分;
4、除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将取消;
5、志愿填报也有微调:考前填报,但从明年开始执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时报2个,第二志愿可以同时报3个。
最近很多人问的、英语学科虽然不参加统一高考,但是将采取等级录取,假如你总分考了500分,其中英语90分,按照高考老的制度,你依然可以报一本。但是这样改革后,如果你英语90分,只达到F,那么你选择的院校可能只是三本了!一些家长误以为高考不考英语了,这是错误的,只是英语考试的方向改变了!更加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和听说能力!不要因为一时的误解迷惑而耽误了孩子的未来!明面上,英语退出统一高考,但其实竞争变得更加残酷。名校对于英语成绩有要求,这就促使你不断提高成绩。改革前如果你的英语成绩不够好,可以通过优势学科拉分。改革后,英语成绩不够好,甚至可能失去进入名校的资格!
准确定位英语
◆高考改革后,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三年六考。考生可多次参加,取最高成绩。这就意味着考生如果能在自己英语水平最好的时候(中考后)把握时机,在高一就尽早考出最好的成绩,那么就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拿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
◆英语课程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规划。在高一想取得英语社会化考试的最高分,需要在初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做好初中三年英语的整体科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力争在初中三年夯实英语的基础,一举决胜中考进名校,摘取英语高考最高分,两全其美!
英语课程规划
◆英语考试无论如何改革,考试内容的基本体系不会改变。英语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形式的英语考试。◆中考聚焦初中英语,专门从事初中英语教学、教法、师训和教材研发,以及聚焦中考命题研究,致力于帮助众多培训学校科学规划初中三年,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分闯关进名校。
我觉得无论高考如何改革,英语不可能取消。因为网络已经让全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日益增强,其中语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掌握了外语,我们的交流才会更方便。而英语------它就是一种交流工具,只会应付考试,并不代表你就掌握了英语。我认为国家之所以对英语实行高考改革,就是因为意识到我们的学生学了10多年的英语还是“哑巴英语”,只会考试,不会交流运用。
作为一个有着十多年经验的一线小学英语教师,我认为,无论高考怎么改,对小学英语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因为小学英语本就不应该追求分数和成绩,而应该重听说。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新课标的要求就是:所以的知识点要求听说认读,而要求背诵听写的单词是少之又少。因为整个小学阶段所有的单词,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用半个月就可以全部背完,可对于小学生来说,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到七年级就会了,而小学就那么难呢?”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相差一年,理解力就相差很大。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拔苗助长”,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就是只能做到听说认读,这才符合他们的认知能力,而让他们背单词,默写对话,就超出了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认知能力,就是“拔苗助长”。
其次,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口头表现能力强,而且胆子大,敢于说,乐于说,说错了不怕羞。而且相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来说,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轻,他们有时间来练习口语。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应紧抓小学四年有利时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口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怎样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呢?我觉得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作为教师,首先,自身的英语功底要过硬,语音、语调要准确地道,能給学生起一个正确的示范,有利于学生模仿和学习。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把“场地”还给学生,学生才是“主角”本文就从三个面来分析研究小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一是分析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二提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必要性,三是就小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提出一些建议。在训练口语的同时,“听”、“读”、“写”的能力也得到训练和提高,重视“说”的教学,就能促进“听”、“读”和“写”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作用和影响,互相推进和制约。在教学的过程中,说之前要以听为先导,听是说的准备,听的准备比较充分,说的学习才能更顺利。在教学上“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读得越多,就给说提供丰富的内容,说起来流利顺畅。通过一定量写的练习,将学生口语迁移到“写”中去,使学生的说更准确,学会更地道的英语,学会用外语思维去表达外语。通过“说”能有效地提高听、读、写的多方面能力。
第三篇:谈高考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影响
谈高考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影响
————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发言提纲
一、高考改革的背景
1、选拔公平性的需要
2、课程改革和减负的需要
3、社会维稳的需要
二、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1、学科地位下降,学科课时减少
2、内容多且相对其他X科难学
3、试题难度存在不确定性
4、考试内容有所减少,但学科能力要求保持不变,主干知识基 本不变
5、教师感到物理难教,学生感到物理难学
三、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科考试大纲解读
及备考的思考
1、考试能力要求解读
2、考试范围、考试内容与要求解读
3、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解读
4、题型示例解读
5、“学业水平考试”物理科备考的几点担忧
6、对高一高二物理教学的建议
(1)(1)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基础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应重视知识形 成过程中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强化基本技能的培训,不要将物理方法、物理技能以知识的形式直接灌输。
(3)教学中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导,重视实验,注重方法
四、关于2010年高考物理科备考的思考
1、考试内容的变化
2、试题结构(题型、题量)的变化
3、试题难度的变化
4、研究高考的方法
(1)研政策明方向,知道高考考什么?(2)研试题明难易,知道高考怎么考。(3)研学情明计划,知道高考备考如何抓。5、2010年物理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1)抓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复习(2)突出主干、核心知识的复习
(3)注重通过探究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强化对学生解题规范化的训练
(2)
第四篇: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会有何影响
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会有何影响?
浙江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公布:统一高考中的选考科目有两次考试机会、实行等级赋分,录取不分批次……新高考变化很大,让人一时间有些消化不过来。
这样的高考方案,对我市高中教育会有何影响?各个中学将采取怎样的对策,学生、家长又将如何应对?连日来,笔者走访了市教育局、新安江中学的相关人士,希望能帮助大家解答一些疑惑。
“分层走班”将成必然
除了语数外必考科目,新高考将从7门科目中选考3门,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不同学生选择的科目会有不同,原来的一个班教授同一门学科的方式将改变。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科目上课,走班将成必然。
同一科目,有的学生会将其作为选考科目,有的学生则会将其作为学考科目。选考的难度大于学考,这意味着学校在班级的开设中将注重教学难易程度的区分,即实行分层教学,根据教学难易程度,相同科目开设多个层次的班级。
新安江中学副校长曹轶介绍说,新安江中学将在高一年级逐步推开必修课选课走班。目前,新安江中学有开设近50门选修课,课程内容包括学科拓展、兴趣特长、职业技能和社会实践四大类。在选修课的学习中,学校学生实行的就是走班制。这为学校在今后开展必修课的“分层走班”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一定经验。
而怎么来分层教学,这对学校是个极大的挑战。
市教育局副局长汪增祥介绍,今后,我市会先推进选考科目的分层走班教学,待时机成熟、有了一定经验后,对语数外这三门必考科目也将实行分层走班教学。
分层走班首先需要的是足够的教室资源。据了解,我市将在硬件设施方面加大对中学的支持,帮助其通过改建等方式,拓展教学空间。同时,我市将到走班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校学习经验。
有望实现教师“走校”
新安江中学现有高一学生近700人,高一教师50多人,全校共180多名教职工。曹轶副校长说,这次高考改革对学校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学校还将面临一个师资问题。
选考时间定在每年的4月和10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这意味着,在高二,学生就可以进行选考。
首先,学生要从7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为了让学生在选择科目时能有个清晰的认识,做出适合自己的抉择,学校要尽早地将7门科目全部开设出来,让学生对各门学科有亲身体验,才能进行选择。”
但是目前,新安江中学的高一年级还没有开设生物和技术课程,全校的8名生物老师,6名技术老师都在执教高
二、高三。“生物老师的教学任务基本饱和,技术老师现在就已经不够用。”面对新高考,新安江中学在师资安排上遇到了问题。而这也是全市中学都将面临的问题。
而据了解,我市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已经有了初步构想,明年,我市将实现中学教师走校教学。走校教学是指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置换、交流,教师资源共享。这样,利于最大化利用好教师资源,发挥教师的力量。
教师将多方面调整自身
原先,一个教学组都是统一的一个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由备课组教师共同探讨、通过。在实行新高考后,由于将会采用分层教学,这意味着可能每个老师的教学计划都会有所不同。这对老师是个巨大的改变和挑战。
同时,老师的教学进度也需要调整。以往,高考是安排在高三年级的6月,而新高考将语数外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外语还有一次在10月);学考和选考的时间在4月和10月。
新高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选择”,面对新高考,学生将需自主选择考试科目。选择的科目关系着今后大学的就读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影响重大。而如何选择是学生将面临的难题,不少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不确定而迷茫。这就需要教师出一份力。
教师将不仅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还将对学生进行升学指导。
通过对学校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方式,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升学指导能力,给学生选择选考科目时提供建议和帮助,将会是我市中学面对新高考的一项举措。
各方声音
建德市教育局副局长汪增祥:
1.新高考要求学生及早地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好,选择好就业、人生方向。这利于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和社会接轨好。减少“高校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状况。
2.学生将按“专业+学校”的形式填报志愿,这利于高校和学生双向选择,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以及高校的发展。
3.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选考科目,以及填报志愿。兴趣爱好是学生的最好老师,学习自己喜爱的专业,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对于学生,利于发挥最大潜力,并拥有快乐的人生。
建德市新安江中学高一老师李红:
学生在进行选考科目的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学习成绩来。其次,要考虑到大学入取条件、专业发展前景。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发展方向。除了学生自己,学生家庭的生涯规划也非常重要。父母接触的外界信息丰富,对学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学生在进行选择时,可将家庭的发展结合一起。
建德市新安江中学高一学生:
在走访中,有的高一学生认为新高考能减轻学习压力:“7门科目中只需选择3门进行高考,等到高三时,自己可以集中精力准备语数外,这能减轻学习压力。”
但也有同学表示,新高考将会增加学习压力:“选考科目有2次考试机会,即使第一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我也会再努力准备第二次考试,这相当于我要准备两次高考,压力会更大。”
解读2014浙江高考改革方案:高考改革对高中段教育有哪些影响?
正面影响,会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促进高中段教育更加注重个性化。每个学生选考科目不一样,要求学校从课程安排到课程教学,必须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个性,更多地实施因人施教。
负面影响,会增加学校组课组班的难度,个别学校可能还会出现唯考试安排学科、安排课程。这点必须避免,也可以避免。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来防止,还可以通过教育行政管理来解决相关问题。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老师适应性影响研究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老师适应性影响研究
曲靖市民族中学 陈 敏
[摘 要] 目前,云南高中生物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其中既有来自外部的客观原因,也有来自教师自身的主观原因。为此,有关部门应调整新课程培训内容,加强培训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同时应切实保障和改善新课改实施的外部资源条件。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师;适应状况
为了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现实需要,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于同年9月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其中,新一轮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于2004年9月率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进行实验。2009年,按照教育部和云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云南省也开始了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新课程相对于传统生物课程发生了巨大的革新,教师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以适应这一变革。事实上,作为课程实施者的高中生物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新课程的实施成效。然而,以往在高中生物新课程实践中,我们关注和探讨的多是技术层面上教师应该怎样,而对于高中生物教师在新课程中的适应状况,却鲜有论者加以关注。本文以笔者所在城市的高中为中心,对新课改进程中云南省高中生物教师适应状况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三点建议。
一、对高中生物教师适应新课改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首先,虽然高中生物教师在思想上能够普遍认同新课程,但在实践中,许多教师仅局限于知道新课程“是什么”,对具体“如何做”“为何做”还存在顾虑和无所适从,从而表现出对新课程的适应困难。从笔者对所在城市的高中生物教师所做调查和访谈情况来看,教师普遍接受并认同高中生物新课程。多数教师认为高中生物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模块式课程设计、探究式教学方法很有必要。但部分教师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新理念落实尚有差距,表现出对实践的可操作性心存顾虑,无所适从。一些教师对笔者倾诉道:“我很想按照生物新课程所提出一些好的教育思想、教学思路和要求去做,却不知如何去做。”具体来看,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认同生物教学中倡导探究式教学,但一部分教师对于这一理念的可操作性尚存在顾虑,他们感到探究式教学在实际中难以操作,困难重重。例如,生物课时少,而探究活动却要占用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时间,在课时上难以保证。此外,一个高中教学班少说50人,多则近70人,探究活动难以组织。对以模块方式设计生物课程,一些老教师心存顾虑。长期以来,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下,他们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生物教学的思维定势。要改变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难免会出现担忧和困惑。
其次,目前高中最权威的教学评价方式仍然是学生的高考成绩。一些教师谈到,虽然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很好,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是面对高考的指挥棒,我们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只能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在实际教学中,从学校、教师,到家长,最关注的还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仍是传统的生物教学评价思想,并没有将生物新课程评价思想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造成教学评价观念与实际生物教学行动的背离。
第三,目前云南省高中生物课程选用的是云南科学教育出版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以下简称新教材)作为教材。对于新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多数一线生物教师还是基本认可的,认为新教材的难易程度基本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的内容提出质疑,认为新教材在现实教学条件下,不容易操作,生物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这其中的原因很多,通过深入的调查笔者得知,新教材内容多,而课时不够是多数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新教材中很多探究内容,需要用很长的教学时间才能完成,而教学时间却很有限。一些教师谈到“课时不够用,没有时间讲练习题。”“新教材在每节课中都设计了问题探究,但是如果每节课都以这个问题探究来引入,有时会显得课时很紧张,如果不处理又担心学生会提出其中的问题。”“新教材量大,内容多,受课时限制,部分内容只能蜻蜓点水而过。
二、对高中生物教师适应新课改影响因素的分析
高中生物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并不像预想中的那样乐观。在实践中,一线生物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受到了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既有来自外部的客观原因,也有来自教师自身的主观原因。
首先,新教材较以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内容多而新,实验内容及其他活动多,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而有关方面组织教师进行培训的时间过短,培训思路单向化,只是把教师放在被培训者的位置上,忽视了教师在培训中的反思和自主建构,不利于培训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新教材培训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报告或讲座、讲授等简单易行的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校本培训更是没有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
其次,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储备有待更新。部分教师自身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深入、不透彻,没有树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理念,或者对新课程改革持怀疑态度,在具体教学中自然不能很好的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很多教师表现出不适应,知识更新较慢,能力准备不完善,在教学中常常感觉捉襟见肘。许多教师没有形成课后反思的习惯,未能及时的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经验的积累。
第三,相关的实验仪器、设备、场地等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导致许多重要的实验无法开设。与新课标教材相配套的参考书、教辅资料的缺乏。课程资源的不足阻碍了学生活动的开展,给教育教学任务的实现带来了一定困难。
三、相关对策与建议
首先,有关部门应调整新课程培训内容,加强培训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现代的培训理念倡导重视受训者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基础。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为其接受培训提供广泛而坚实的基础,也为学习的迁移应用创造条件。因此,培训必须重视高中生物教师原有的认知基础、教育观念、教育经验以及教育经历等背景,将他们的经验当作培训的资源加以利用,并削弱经验积累的负面效应。做好高中生物教师培训前的需求调研、沟通交流,深入分析他们的实际需求与期望,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其内在需求来设置,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调整,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实效。
在培训中,应针对新老教师制订两套培训方案。一套方案注重对老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和发展科研能力的培训。老教师往往凭借多年的经验去理解和实践课程,习惯从经验开始讨论问题。因此,在新课程培训中,不仅要用定义和原理系统完整地阐释课程理念,还应该能用具体的案例来解说课程问题。同时,也要指导老教师力图超越具体经验,学习使用概念和原理去解释课程经验,要通过实际的教学设计活动尝试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可能的教学行为。另一套方案则应注重对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指导和提高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训、实践,使新教师在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中专业化成长,在专业化成长中完成新课改。
其次,切实保障和改善新课改实施的外部资源条件。
云南省教育厅颁布的《云南省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规定:“各级有关教育部门、学校要重视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增加、更新必要的实验设备、器材,增加实验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落实这个指导意见,加大对生物教学的教育经费投入,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的生物教学设备和设施,如对必要的生物实验室、实验仪器、实验材料的经费投入,购置生物课程改革的有关图书资料,使实施生物新课程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提高进行新课程的可行性,从而增强高中生物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