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情智共生走进语文课堂
让情智共生走进语文课堂
——蒲州中心校西厢小学 杜建霞
在跨入21世纪的今天,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更应承当起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怀特海说:“一个不重视智慧训练的民族是终究要灭亡的民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知识是通过外在获取的,而智慧是个体内在生成的。知识不等于智慧,但智慧统帅知识!在当今知识爆炸时代,教师不仅教知识是肯定不行的,教师要通过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去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生成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怎样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呢?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认为: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情感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人的情感和智慧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处在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灵动,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尤其当人处在兴奋状态之下,往往会灵感涌动,妙思连翩,奇思异想,层出不穷。相反,人如处在压抑、恐惧的学习状态下,往往思维之门禁闭,大脑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要达到“心心相映”的美好境界,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感,还要有教育的智慧。因此,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满情感,会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智慧,会使学生主动走进教材,走近教师,积极与教材、教师进行对话,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 发展。
一、入境------启动情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种子会萌发幼芽来:儿童边认识边干得越多,对劳动的激动情感体验得越深,他就想知道的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钻研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在课堂伊始,就采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景,诱发学生启动情智,让学生以良好的心境体验文章情感,引起学生认知情感和愉悦情绪,在教学情智触发的教学环境里,学生可以徜徉在轻松愉悦的精神活动中,使个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而教师可以自觉地按照一 定的教学规范来引导学生接受情智。
如《黄山奇石》一课,在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说说读完课题后最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举起手说最想知道黄山上有哪些奇石,那些石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正在同学们如此急切的时候,大屏幕上一段录像把学生们带到了心驰神往的黄山。此时,我们可以想象这节课上学生的学习热情了。再如《荷花》一课,上课伊始,美妙的音乐伴随着大屏幕上一大片娇艳的荷花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视觉、听觉两方面上美好的感受更带来了美好的心理感受,学生怎能不受到感染,怎能不涌动出澎湃的情感呢?当学生的情感涌出,课堂在情感中开始,他们才会自然地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氛围,走进教材,主动探索知识。
二、感悟---------生成情智
感悟,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直觉化技能,是语文智力技能的 核心要素。学生在生趣盎然的情境中感悟丰富多彩的语言,或概括,或想象,或思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同时,学生的情感得以生成,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情感,如对动物的喜爱,对英雄的敬仰,对太空的向往等可以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迁移,可推动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赏,并在品赏过程中使这些“原始”的情感得以发展,乃至升华;充分利用教师的情感,可以唤起学生对课文的体验,促使他们带着已有的体验,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
一、初读感悟,引发情智
感悟的基础是读好文章。学文伊始,教师运用各种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学生把文章读的正确、流利,引导学生把无声的书面语 言的含义通过有声的语言形式,正确、连贯地表现出来。
在教学《永生的眼睛》中,我说这是美国著名的作家琳达?里弗斯的一篇回忆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她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一家三代人的感人故事。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是否把字词读准了,把课文读通了。(屏幕出现课文中的主要词语)指明读。词汇是语文的基石,任何阅读教学都不应该忽略,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可以总结出学词的三步骤:一读准确、大声,二读出意思,三记住难点笔画,而且每个步骤都充分利用体态语言和有效的示范与暗示帮助理解记忆。同时,针对孩子容易写错别字的问题,老师特别在难点笔画上提示,并让学生及时练笔巩固,培养他们观察识记难点笔画的好习惯。最后又让孩子接读成语,即学即测,生成显得迅速而 富有成效。教师的感情范读,也能准确地传情会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声传情,以情激情,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二、细读感悟,深化情智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发创新思维的生成、引导学生适时适地联想,让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如在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时,我问学生,她能理解父亲的做法吗?伤心的琳达,不满的琳达,不理解的琳达。让我们来听一听琳达的心声。指明分别读伤心的琳达,不满的琳达,不理解的琳达。同学们,面对父亲的做法,琳达不理解,很不满。假如你是琳达,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咱们再往下看,当琳达长大了,爸爸也要捐赠自己的眼睛角膜,这时候,琳达感到怎样?(感到自豪)最后,当听到女儿也希望捐赠自己的眼睛角膜时,琳达感到„„(无比的骄傲)。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的阅读要有个性化的体验,这里包含了两个关键词“体验”和“个性化”。体验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角色感受,它不仅能再现人物表面的言行,还可以深入人物的心灵世界。利用角色体验的作用,为学生呈现了文本的故事情节,让他们更真实地接近人物的言行和内心感受。有了充分的体验,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自然个性了、丰富了、多元了,譬如“惊讶”、“痛苦”、“生气”、“不同意”、“不理解”等等。老师在交流中并没有束缚孩子的思想情感,而是引导着他们共同体验更多、更复杂、更打动人心的感受。可见,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丰富的,教师应注意 挖掘,让课堂保持在情感中发展。
三、表达----展现情智
通过课堂伊始的激情导入,通过课堂之中的以情激情,学生已经积蓄了丰富而炽热的情感冲动,心潮澎湃,情绪激昂。此时此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已是水道渠成。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表达与思维和谐发展的过程。这里的表达,不仅是口头表达,还包括书面表达。学生通过拓展阅读,丰富了知识、经验,积淀了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理性解析,更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得学生常常闪现和迸发灵动的火花 如在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时,我说我们为父亲的做法感到骄傲。父亲的内心深处和妈妈一样,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和希望。他们多么希望什么?(多么希望哪些盲人能够早日重见天日,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父亲的话是自己对生命意义的诠释,而老师的追问“你们同意父亲的话吗”,又是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自我思索。不管孩子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他们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一次认识和理解。而父亲的言行正是学生最好的心灵对照,从他的话 里,孩子们领悟到了奉献的意义与美好。
四、交流-----发展情智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感悟语言,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去亲身体验。这样,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心中涌动着许多体悟急需倾吐。此时,教师采用各种交流形式,让学生展示情智,并发 展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学生的情感以通过朗读倾泄出来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了,深 情而充满鼓励的总结,可以把学生的情感延伸到课外。
如在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时,课文结尾处,我讲述了温迪的意外车祸后,说这就是永生的眼睛。你照亮了失明者生命的道路,你还给人们带来了什么?请提起你的笔,快速写下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作为《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的结尾。抒写自己的感受。一篇文章可以读成长长的故事,一种情感可以生成无尽的感动。拓展,为文本的湖水投入了一块巨石,掀起了情感的波澜。温迪的意外车祸,那封沉甸甸的感谢信,在老师深情地、伤心地、崇敬地讲述中,温迪的美丽心灵连同那只可爱的马儿一起印入了同学们的心。情到深处自然流,老师水到渠成地设计了一个排比句式的练笔,既是读写结合的语言训练,也是学生对文章最后的总结和感受,“人文”和“工具”又 一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以上可以看出,通过老师深情而充满鼓励的总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延伸,从而又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那么,语文课堂也就 在学生的这种愿望下得到了延伸。
总之,语文课,我们既要浓浓的情,也要深深的思考;我们既要激情澎湃的课堂,也要思绪万千的课堂;我们既要情真意切的流淌,也要思维火花的迸射。只有让“情智”之花在语文课堂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常“艳”不衰!才能更有利于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新世纪的人才。
第二篇:让情与智滋润语文课堂(2008.1.17)
让语文课堂充满情与智
宿豫区关庙中心小学
张海霞
[内容摘要]本文是根据孙双金老师倡导的情智语文而提出的一些浅薄的认识。作为语文,她生命之所在便是情感。笔者认为,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既需要有真挚的情,也需要有灵动的智。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才能为学生撑起一片绚丽多彩的天空。
[关 键 词] 情感 智慧 滋润课堂
[正 文]古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地上。‛故而我觉得没有情感的语文就不是语文。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每篇文章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联系作者和读者最主要的纽带就是情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情感就不算是一位好的语文教师;而如果没有智慧则培养不出能够创新的学生。所以,课堂需要情与智的参与。它们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它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高尚,让学生智慧更灵动,更丰厚。正如语文教育家周一贯先生所说:‚语文的本体有了情感和智慧这‘两翼’的舞动,又怎会不‘鲲鹏展翅九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呢?‛那么,情与智究竟该如何渗透语文教学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吧!
一、发挥自身的情感功能——以情煽情
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诱发有直接影响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到精神饱满,神态自若,富有青春活力,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的感染力量。把自己的心融于文章之中,真情注入课堂之上,并传导给学生。把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 渲染得情景交融,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
教师情感运用得巧妙,就会带动学生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若能积极主动地融入感情,做个播火者——点燃许许多多的火堆,引发学生的情感燃烧。最终让学生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的审美享受。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之所以感人,重要的就在于它成功地反映或表现了生活中的具体形象,集中、典型地再现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负荷‛着‚生动的感情力量‛。而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调动学生的感情,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为作品中的形象、意境、乃至情节、结构、词句所打动,所感染,诱发其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当播放完部队出发的录像后,我便激情地导入:‚是啊,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胜利!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将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齐说:大江保卫战)。他们将与洪魔进行殊死搏斗,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此时,再看看学生,个个神情严肃,呼吸急促,好像也成了抗洪队伍中的一员。就这样,我用我对文章产生的情感煽动学生积淀的情感,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精心设计,使学生能自然地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感情氛围,领略课本中蕴涵的美好情感,使他们的能力切实地得到提高。
二、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用情激情
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堂上教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结合话题认真地阅读,反复地揣摩,仔细地推敲,积极地品评,走进言语的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景和情感。在静思默想、切己体察的基础上学会沉潜到课文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的 兴趣和能力。
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文本语言蕴含着的情感,那么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得在教学《烟台的海》这一课时,备课时,我首先用心地读了此文,几遍读完,我发现从未到过海边的我却与海是那么地近,我似乎听到了海的心跳。那壮观、秀丽的意境,那一幅幅立体感很强的画面如现眼前,伸手可触。于是,课上我把这种感情融进了课堂。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阅读氛围:‚大家还记得海伦〃凯勒吗?她用她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借助作者的语言文字来用‘心’感受一下烟台的海对我们深情地呼唤,看一看烟台的海给我们激情的震撼,好吗?‛(生齐答:好)‚大家的回答声让我觉得海水就在我的血脉中奔流。那我们现在就来读一读这优美的文章,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投入、最动情。‛通过这么一激发,学生激情洋溢,纷纷投入朗读的热潮中……读毕,我问:‚你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我觉得她很壮观;我觉得她真是大浪滔啊!……‛方才,我们在激情中,一起体验了烟台的海巨浪拍岸的壮观。此刻,再让我们做个深呼吸,步入烟台的海春日的轻盈……
就这样,我以‚情‛为纽带,用我的激情去唤起学生亲近文本、接触言语的意识。让文本的情感既感染教师又感染学生,在课上形成了一个流动着热烈、浓郁的情感场。
三、勾起学生的情感积淀——情智共生
教育理应是具有情感的事业,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以设想,我们的教育过程如果失去了情感,那是多么的苍白枯燥。同时,儿童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它需要我们去激活、去 唤醒、去启迪、去点化。
由此看来,有情有智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儿童世界是蕴藏着丰富情感的未开垦的世界,需要我们教师用情去唤情,用智去启智。情能生智,同样,智也能生情。课堂是自由的、开放的,是一个让情感与智慧伴随着创造的火花,如春草一般恣意生长的‚牧场‛。要想驰骋于这片辽阔的‚牧场‛,既需要教师的情,也需要教师的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这就要靠我们教师来传导,来激发,来引领。就这样,在每一次情感之旅中,学生的情感开始丰厚了。在这融洽的氛围中,学生们大胆质疑,思维活跃,小脑袋里就经常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们的想法是荒谬可笑、肤浅幼稚的,但是,提出来了就是学会了思考,在思考中就会不时激荡起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让思维能力得到飞速的发展。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活力的课堂。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置身于母语的土壤中,在宁静、祥和的情感世界里进行一场漫长的情智之旅吧!
第三篇:追问,让语文课堂更富情智
追问,让语文课堂更富情智 ——两次执教《端午的鸭蛋》有感
城关一中 张海燕
两次执教《端午的鸭蛋》,我深切地感受到:追问是引导学生远离肤浅的调控手段,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策略。追问,能使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丰富、智慧的启迪、素养的提高和生命的发展,使语文课堂更富情智。
一.对比中明意义
三年前,第一次执教《端午的鸭蛋》,我抛出了四个问题: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2.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接到第一个问题,学生迅速地浏览第一段,找出“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和“挂鸭蛋络子”等八种风俗,遇到遗漏,纷纷举手补充,场面异常热闹。遇到第二个问题,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找齐了质细而油多、黄是通红的“双黄蛋”的特点。当问及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时,学生除了鸭蛋好吃外,再也挤不出另外的内容。回答语言的特点时,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我一再催促与灌输,最后,硬塞给学生平淡而有味,口语色彩浓厚,有淡淡的幽默的语言特色。整节课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浅表回答的热热闹闹,要么是停滞状态的死气沉沉,学生的思维得不到丝毫训练,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
如何改变现状,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呢?我进行了第二次尝试。同样的四个问题,因为巧用追问,使呆板的语文课堂高潮迭起,碰撞出朵朵智慧的火花。
(一)深入追问,激活思维
疑问与思考是一对孪生姐妹,“问”是“思”的动力,“思”是“问”的结果。追问,是启迪智慧的导火线,它能引导学生在释疑中主动探求知识,迸发灵感。如学生回答八种风俗后,我深入地追问,(追问一)哪些风俗详写,为什么?
生:放黄烟子和吃十二红,因为这两种风俗是“我”家乡特有的。师:对于别处没有的,别人不熟悉的事物要详细介绍。生:挂鸭蛋络子,因为鸭蛋是本文的重点。师:文章的重点当然要详写,回答得真棒。
好课是问出来的。在教师有意识的追问下,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远离了粗糙的回答,还培养了思维的逻辑性,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把课堂追问比作石子,那么,在它的问路下,学生就会主动思考,快乐地与文本对话,引出一朵朵美丽晶莹的浪花。
(二)巧妙追问,放飞想象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鼓励他们刻苦钻研,标新立异,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无拘无束,勇于挑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地挖掘。在回答鸭蛋的特点时,我创造性地追问:来到高邮,你会挑怎样的鸭蛋吃,(追问二)为什么?
生:蛋白柔嫩的蛋,它细腻,不会发干、发粉。生:质细而油多的蛋,它口感好。
生:“双黄蛋”,切开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既使人惊奇,又赏心悦目。生:黄是通红的蛋,富含钙,有营养。(全班大笑)
师:质细而油多、黄是通红的“双黄蛋”正是高邮鸭蛋特点。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按作者的吃法,老师请你们吃咸鸭蛋。(学生们吃得啧啧有声,吃后回味无穷。我趁机请他们谈谈咸鸭蛋的滋味。)
语文教学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鼓励百家争鸣,发展个性品质。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找准切入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追问中,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思路得到开拓,语言得到训练,理解更加准确。
(三)迁移追问,拓宽视野
由于阅历的局限,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多是浅层次的,缺乏深度。教师适时准确的追问,能帮助学生拓宽思考的空间,铺设思维的跳板,使新旧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登山的话,追问就是学生攀爬悬崖的绳索。帮助学生铺设绳索,能使学生走得更快、更稳。如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生:鸭蛋好吃,所以难忘。
生:“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家乡的鸭蛋是最好的,所以难以忘怀。
师:作者引用了古诗,告诉我们鸭蛋确实不同凡响。而我们的同学也不一般,分析透彻,见解独特。还有原因吗?(教室里一片沉寂)
师:(追问三)这种独特的鸭蛋在哪儿呀? 生:高邮。作者的故乡。(学生恍然大悟)
生:还有对家乡鸭蛋的自豪之情,让作者久久不能忘怀。师:原来,作者不止爱鸭蛋„„
生齐接:爱的是家乡特产,爱的是家乡人,爱的是家乡,所以难忘。
师:原来咸鸭蛋里面盛着满满的情啊,是老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眷恋。(追问四)如果我们要写一种家乡的风味小吃,你会写什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达到联系实际,情感升华的目的。)
多好的情感迁移啊,学过这篇课文之后,学生遇到类似的文章,就会自觉地进行迁移、转化。如果将“问——答”看作是一场攻城战的话,正面进攻难以突破,那么巧用追问,就
会转移学生思维的方向,有效地利用已有的资源,迂回包围,从而轻易地登上城楼。
(四)适时追问,形成梯度
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预设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这些问题虽然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但终究还有一些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问题摆出来了,学生启而不发,问而不答,跳不到果实的高度,怎么办?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设计铺垫性的台阶,形成梯度,引领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摘取果实,这时,往往会带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生:“白嘴”“空头”富有乡土气息,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生:平淡而有味。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冒出来了,“吱”字,极其形象。师:你真会选词,就这么一个字,绘声绘色地写出了红油冒出来的动感与品尝者的快感。还有其它的特点吗?(学生满脸困惑,无处着手。)
师:(追问五)还有一种语言,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所食鸭蛋多矣,“矣”字经常会在哪类文章出现? 生:文言文。
师:对了,这就是文言词语啊。作者善于使用口语、方言,使文章通俗易懂;又善于使用文言、古诗,使文章典雅大气,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学生恍然大悟)问题本身难度大,使学生觉得很难把握,适时的追问,可以分解问题,降低难度。学生跳一跳拿不到食物,那就让学生跳两跳、跳三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享受成功的喜悦。追问,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而且对摆脱课堂的沉默、拯救思维的凝滞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说学生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炬,那么,教师有梯度的追问,会使这支火炬点燃并熊熊燃烧。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追问什么,怎样追问,何时追问,才能灵活有效,使之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追问这把钥匙,进入学习的佳境,获取丰富的知识。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增添一缕灿烂的阳光,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四篇:“情智教学、和谐共生”的语文课堂是这样炼成的
“情智教学、和谐共生”的语文课堂是这样炼成的
摘 要:“情智教育”是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提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教学的本质内涵就是情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写的人。既要侧重情感的发展,又要侧重智慧的发展,双管齐下,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情感与智慧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智慧设计;情感铺垫;探究解疑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育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开始。”情感素养是人的所有素养的根基。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我们提出了“情智教学”的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
“情智教学”是指教育者动用积极的情感、灵动的智慧和受教育者的情感、智慧产生碰撞,从而和谐共生出情感与智慧的火花。在实际操作中,“情智教学、和谐共生”的语文课堂我们是这样炼成的。
一、课前――智慧设计要入情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用一生备一节课。今天,我们来理解这句话应该是这样的:用一生的智慧去备好一节课。
课前要做好三备:一备――用宽广的胸襟备教材,二备――用爱的智慧备学生,三备――用审视的眼光备自己。
接下来我要着重谈一谈课中的“四情”教学。
二、课中――本色展现应重情
1.蓄情:情感铺垫
有诗云: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前的情感铺垫是教学的前奏曲,定的是一节课的基调,一节课的成败与否,这个环节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前情感铺垫,选择怎样一个切入点,老师们通常会使出浑身解数,有创设情境的,有做手语操的,有看图猜诗歌的,有做趣味游戏的,有从名字开始聊起的……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触情:探究解疑
学生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所产生的情感、情绪反映。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习,或读、或思、或试、或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情感得以生成。首先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情感,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迁移,使这些“原始”的情感得以发展乃至升华;另外,充分利用教师的情感,以情悟情,促使他们带着已有的体验,投入到学习之中。
主要方式有:
(1)读。通读、读通文本,通过“画、查、批、注”等方式,把握文本中的关键知识,即所学知识的基本点、重点、疑点、难点。
(2)试。尝试记忆,尝试质疑,尝试解答,尝试动手。
(3)思。思差异、思疑惑、思联系、思变化、思规律。
(4)悟。总结体验感悟,上升至思想,做到举一反
三、举三反一。
3.融情:合作交流
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鲜活生命,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挖掘学生生命中的潜能。只有这样,课堂上学生才能释放生命原本应有的活力,张扬自主的个性。通过老师真情的流露、学生真情的表达,实现师生间高度融情、和谐共生。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坚持“以情促智”策略,力求达到以情激情、以智启智、情智交融的“轻负担、高质量”的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基本操作方法有:
(1)辩论式交流:学生个体形成鲜明的立场,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学生越辩越明白,越辩越聪明。
(2)倾诉式交流:学生对课堂学习有了深入的感悟以后,产生一种急需倾诉的欲望,想马上把自己的理解化成有个性的语言倾诉表达出来,此时,师生就要成为倾听者,同时也要成为倾诉者,师生、生生产生共鸣,达到情智交融。
(3)拓展式交流:学习要注意对当堂目标的落实,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超越课堂的独特感受。只有这样,学生对语言、对事物、对人的认识才会是多元化的,是丰满的,如果达到这样的境界,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是拓展性的交流。
4.养情:延伸运用
教师的情感铺垫、智慧设计,学生的各抒己见、分享交流,如行云流水,也许他们会沿着老师预设的教案顺利前进,直到到达教学目标的彼岸。积累知识,升华情感,一切都顺理成章。还应以当堂练习的形式,来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情感,使其情感转化成学习的动能和行为的意志。
主要操作方式有:
(1)迁移表达:以习题形式呈现让学生延续课中的情感。设计习题引导学生联想、创造,将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开发出来。
(2)活动创造: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再次参与,使学生的情感、情绪、情怀等在活动中进一步表现出来。
他们或许会将课堂上的生成带到课外津津乐道,争论不休,或许会带给家庭,分享自己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三、课后――知情变行再升情
1.用研究的心态面对每一堂课
教师要把研究作为生存的方式,研究与教学齐头并进,教学与研究双向发展,学习与研究相互促进,成为教师职业存在的新方式。我校的“便签式”评课、“便签式”反思,即教师每节课上完之后,有一点想法及时记录在便签上,就是提倡教师用研究的心态面对每一堂课。
2.课已终,意犹在,情未了
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教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狭小的学校和课堂,而应创设条件让学生尽可能把视野投向社会,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的情智在课余也能得到延伸。
参考文献:
林国才.以学生为本,构建情智共生的和谐课堂[J].职业,2010(03).编辑 赵飞飞
第五篇:情智互动 言意共生
情智互动 言意共生
——山东省“生本高效语文课堂”课题成果展示会《穷人》评课稿
文登市实验小学
杨昱婷:各位老师,大家好!刚才我们观摩了邹勇老师执教的《穷人》一课。周一我们已经召开了课前会议,会上,邹勇老师进行了说课,在坐老师积极互动,完善了邹老师的教学设计,同时还确定了“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度与教师顾及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时间分配及目标达成度”四个观察点;王海侠老师和王莉萍老师还结成了合作观察共同体,针对一个观察点,进行分工观察、合作研究。下面,首先请邹勇老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邹勇:大家好!《穷人》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浅显易懂,但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是学生独立学习很难发现的。所以,这堂课,我着力引导孩子们在理解文中人物“大爱”、“博爱”的同时,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初步感受大家的语言魅力。另外,这节课我也力求实现“生本高效”,学生自学能学会的不讲,教师教了也学不会的不讲,谨慎取舍教学内容,尽力做到长文短教。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比如,教师放手不够,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不到位,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语言文字的训练过少、教师评价不到位等等,还请在座的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杨昱婷:刚才,邹老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课后反思。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自己的观察点,结合观察记录,对本节课进行点评。谁先来?
田晓玲:我先来吧!我选择的观察点是: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我们都知道,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教师能在“问“字上下功夫,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本节课邹老师共进行了31次提问,其中,有效提问24个,占所有提问的74.4%,低效提问1个,占所有提问的3%,无效问题4个,占所有提问的12.9%。在有效提问中,铺垫型、思考型、提醒型问题有22个,如:上课伊始,老师提问小组长“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组织大家交流学习?”;在品读描写渔夫的段落时,教师提问“大家读读这两句话,对比一下用哪个词更好?好在哪?”等等,这类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发散性问题有2个,如:“桑娜的这一想法,还体现了她怎样的心情?”“西蒙临死前僵硬的手到底要去抓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过,邹老师说,桑娜是怎样想的?这个问题表述含糊(其实是一次无意义的重复)另外,“对不对?”“是吧?”,这种简单呼应式的提问,应属无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总之,教师提问是一门艺术,让学生——能够思考是基础,愿意思考是前提,深度思考是关键,学会思考是目的。这节课的教师提问,邹老师正是根据小学高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巧妙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邹勇:刚才田老师提到的“对不对?”“是吧?”的确是我教学当中的口头禅,这样的提问对学生而言毫无思考价值,而且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显得啰嗦,我一定努力改掉。
初朝霞:好,我再来说一说吧!本节课,我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观察,下面,我结合观察的内容作简要分析。本课有两次合作学习:一是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二是品味桑娜忐忑不安的复杂心情。第一次用时3分钟,第二次用时7分钟。短短的时间内,小组长能迅速组织小组成员有条不紊地听写、朗读;抽写完毕后,大家能迅速找到对应的合作伙伴批改,并主动订正;一位同学朗读,其他成员有的指着书上的句子频频点头,有的适时说出自己的不同理解;交流成果时,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一句的交流形式,无不体现出小组同学已经形成了有序高效的合作机制。尤其可贵的是,同学们能把小组中解决不了问题,如“啸”字最后四笔的笔顺、“自作自受”中“作”的读音写在黑板上征求大家的意见,可以看出师生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已经找到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便捷途径,值得我们借鉴。
另外,我还发现,每个组长手中都有一张“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卡”。(我特地跟学生要了一张,给大家展示一下。)在这张表格中,既有对学习情况的评价,又有对合作方法、合作态度的评价,这样把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对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其实,除了生生评价,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的评价和指导作用,也非常重要。这节课邹老师参与了小组的合作学习,但更多的只是倾听,如果老师能俯下身子,听一听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看一看小组的交流情况,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就能使学生的合作更得法,交流更有效。
杨昱婷:初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小组学习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从面上来说,我们先指导哪些小组,后指导哪些小组,需要教师认真观察,迅速确定帮扶点;从点上来说,教师要深入帮扶小组,迅速了解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后,进行有效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还可根据自己了解的学情,确定下一个环节的主要发言人,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好,谁来接着点评?
张海芳:我来说一说吧!我的观察点是:学生参与度和教师顾及面。本节课,学生单独发言的总次数为45次,人均次数为次。其中,发言1次的有1.25个人,2次的有12个人,3次的有7人,4次的有6个人,5次的有1个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面很广,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而且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这种面向全体、以生为本的课堂,正是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要义所在。除单独发言外,本节课学生之间的交流5次,小组讨论2次,上台板书或小组展示2次,可以说学生参与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生听、说、读、写的多种能力得到发展。此外,学生的参与品质也很高。以第9段的学习为例:集体默读时,同学们能够沉下心去读出自己的感悟;小组朗读时,他们能够感情投入、绘声绘色地读出自己的体验;集体交流时,他们能做到认真倾听、互动指导,把课堂学习推向高潮。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的顾及面。从行走路线来看,本节课邹老师基本上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但也存在一定的盲区,如靠近教室西南侧的学生老师有所疏忽,这也给我们以后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莉萍:我再来说一说吧!在本次课堂观察中,我和王老师组成了合作观察共同体,以“教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和目标达成度”为观察点,进行了课堂观察。邹老师的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两大板块:检查预习和探究质疑,评价反馈蕴含其中,拓展延伸课后进行。其中,检查预习用了11分钟,占总时间的26.8 %;探究质疑用时30分钟,占总时间的73.2%。这样的时间分配,为更好的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有力保障。邹老师,我想了解一下,检查预习和探究质疑两大环节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您能说一说吗?
邹勇:“检查预习”的具体目标是: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教给学生识字、积累词语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解疑”部分的具体目标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深刻感受穷人的“善良”,初步学习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神态、动作、语言、细节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王莉萍:好,围绕邹老师所说的目标,我们首先来看检查预习环节,他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穷”字,渗透了“看字形想字义”的识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以及“啸”、“自作自受”的集体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通过“学习星、倾听星、指导星”的反馈情况看,虽然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不错,但在倾听别人发言和指导同伴学习方面,还有待于继续培养。此外,邹老师在充分掌握文本特点的基础上,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概括主要内容,也得到了很好的收效。可以说,这一环节的目标达成度是比较高的。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得到了全方位发展。王海侠:为实现“探究解疑”环节的目标,邹老师由学生的集中关注点“忐忑不安”一段入手,引导学生通过默读、交流读、模仿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桑娜的复杂心情,理解“忐忑不安”的丰富内涵。“自主学习记录单”的使用,可谓是“一举多得”:“桑娜 的想”——这一空白处的填写,促使了学生对句子的深刻感悟,提高了学生的用词能力,同时也为他们运用朗读更好地表达情感提供了帮助。紧接着,邹老师又以学生的个性感悟为生发点,和学生一起探究桑娜产生复杂心情背后的原因。由“为什么自责”引到“家庭穷苦”一段的品读,由“桑娜到底害怕什么”引到“对渔夫描写”的品评;由“他们到底是为了谁?”引到对“西蒙伟大母爱”的感悟,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最重要的是,无论在哪一段落的学习中,邹老师都以“文本”为例子,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托尔斯泰在写作上的精妙,真正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王莉萍:为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我们还准备通过“课后检测”和“课后访谈”来进行,每个项目随机抽取10名同学参加。“检测”主要有两个题目:一是分别写出两个表现“环境描写”、“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的词语;二是描述一个情境:课外活动时,小明不小心打碎了班级窗上的玻璃,他徘徊在教室门外,忐忑不安地想——让学生仿照课文描写心理活动。“访谈”也有两个问题:一是本课中,你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准备怎样解决?二是讲述文登市十佳市民——清洁工李玉坤资助孩子上学的感人事迹,让学生联系自身谈感受。“课后检测”主要考查“知识目标”的达成度,“课后访谈”则主要考查“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度。当然,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准备把这项工作放到下午进行。
杨昱婷:两位王老师说的多好!“生本高效语文课堂”就应该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就应该严格落实目标达成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长足发展的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
各位老师,刚才我们围绕邹勇老师的《穷人》一课,从不同的观察点,交流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帮助邹老师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思考因钻研而深邃,交流因碰撞而精彩!希望本次的课例打磨活动能给大家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