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折纸艺术活动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时间:2019-05-13 01:5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折纸艺术活动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折纸艺术活动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第一篇:在折纸艺术活动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浅析折纸活动指导策略

折纸游戏是一项蕴含传统特色的艺术活动,它既能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爱探索、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又能促进幼儿的观察、注意、想象、创造、动手、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的折纸活动中,教师更多地重视了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幼儿在这样的活动模式中渐渐失去了对折纸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也随之降低。在折纸游戏中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生动的语言、游戏式学习模式、有效的互动方式等萌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感受折纸游戏的无穷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可见,只有让孩子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才能使孩子的智慧与能力得到发展。幼儿园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并不在于学会折多少作品。因此,我认为幼儿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的过程,通过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大胆尝试,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享受活动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往传统的折纸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幼儿只是被动、机械地模仿,限制了幼儿主动探究与尝试,应该摒弃,那么作为幼儿折纸游戏的指导者,如何在折纸教学中培养幼儿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幼儿表达美的情趣和能力,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折纸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折纸教学方法、互动形式和作品表现形式上多探索、创新,优化折纸教学。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探索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1.运用多种形式导入主题,激发孩子折纸兴趣

在导入方法上,我们运用“猜谜语”、“念儿歌”、“讲故事”、“变魔术”等形式,以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如折“小兔”时,我们先让孩子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短尾巴,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在组织幼儿猜出谜底的同时,又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兔子”形体特征的理解,对下一步进行的折纸活动大有裨益。琅琅上口的儿歌把这一过程的折法演绎得清清楚楚,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就学会了。新颖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折纸游戏对幼儿动手动脑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折纸活动需要幼儿的观察力、探索力、表现力等,所以,教师丰富的内涵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的掌握程度,促使幼儿健康地成长。如在中班《兔子》这一折纸活动中,我让幼儿先观察实物兔子,发现兔子前脚短后脚长这一特点,相互商量折的方法。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制作兔子的方法各不相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观察力、探索力、表现力等,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动脑的能力。2.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掌握和提高折纸技能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趣味性语言的运用可以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折纸的技巧。如需要沿线折叠的时说:“我们沿中心线瞄准吧!”翻转的时候说:“翻个跟斗!”四角往中心折的时候说:“大家集合了!不过别着急,我们要一个角一个角地排队。”趣味性语言的运用可以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折纸的技巧。如需要沿线折叠的时说:“我们沿中心线瞄准吧!”翻转的时候说:“翻个跟斗!”四角往中心折的时候说:“大家集合了!不过别着急,我们要一个角一个角地排队。” 这些富有情趣的语言远比抽象的折纸术语能更让幼儿接受和喜爱。这些富有情趣的语言远比抽象的折纸术语能更让幼儿接受和喜爱。生动形象的语言会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更容易掌握和接受要领,而且能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如在折纸《多彩的服装》中,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把折纸过程演示出来,把中心点当做是小动物的家,要让幼儿掌握四角向中心点折法时,可以这样说:“大灰狼要吃掉四只小鸡,四只小鸡看见了大灰狼赶紧跑回家去,把门关的紧紧的,不让大灰狼进来。”边说边示范:“门一定要关严了。四角对准在中心点,对齐后压平,不能有一点点缝,缝隙大了,大灰狼会把爪子伸进去的,门也不能重叠,那样门也关不好,大灰狼还会抓到小鸡。”幼儿为了保护小动物,都会很认真的去折,尽最大的努力 “把门关好”。这样通过形象的语言,让幼儿掌握了四角向中心点折后压平的要领。幼儿在操作时也会运用形象的语言来提醒自己,掌握要领,让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3、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折纸内容

选材的新颖是激发幼儿学习动力。我们选择的折纸内容,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比如,汽车、轮船,小猫、兔子,钢琴、灯笼,使小朋友既熟悉又有造型的欲望,所选择的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动手的愿望。如:在中班《可爱的小猪》这一折纸活动中,结合幼儿的生肖,再用各色的彩纸激起幼儿想动手制作的热情。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制作出来的小猪形态各不相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制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

4、选择合适的纸张,激发动力。

折纸的难易程度与纸张的大小有关,方法很简单,把手放在纸上,如果纸的大小和手差不多,那么这张纸就是合适的。教师的范例纸则要比幼儿的纸大3——4倍为宜。在颜色的选择上应尽可能地选择单面的彩纸(一面是白色的,另一面是彩色的),这样的纸能让幼儿清楚地感知折纸的方向,是往里折还是往外折;背面的白色和正面的彩色也能让完成的作品更形象、更具层次性。纸张的厚薄要适中,蜡光纸、彩色卡纸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运用各种方法,使幼儿理解折纸步骤

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充满着对丰富多彩世界的美好幻想,他们会以自己独特的观念去探索认识这个世界。如何保持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折纸教学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1、直观形象法。小班幼儿的思维依靠行动,带有直觉行动性,而且随意性很强,教师多提供直观的实物、图片、语言、活动过程,让幼儿获得生动的表象,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在折纸活动中演示、示范,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幼儿在观察教师的演示和示范过程中,获得了对折纸造型的初步了解,让幼儿初步了解了折纸的过程与步骤,然后教师可让孩子自由折,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2、游戏化方法。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游戏,在游戏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幼儿的潜能。中班幼儿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但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在折纸活动中,可尝试让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折纸;为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我创编了幽默的语言进行辅助教学。如;箭头向后时我会说:“羞答答的箭头总想把自己藏到后面”,箭头向前时我会说:“活泼开朗的箭头宝宝总想跟小朋友见见面”,还常常把重点编在方便记忆的幽默言语里。幼儿就容易掌握折纸的难点部分,幼儿一边折一边也觉得非常的有趣。这样游戏化的教育活动,既充分利用了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又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3、无规则的折纸,创新折纸方法。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好奇是创造的动力。大班幼儿处于抽象思维萌芽阶段,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可渐渐引导幼儿从看步骤示意图过渡到图示示意图。因此,在活动中我让幼儿看教师的示范分解图,鼓励幼儿自己看着教师的分解图,提问题、寻答案,做到问题在前,答案再后;同时,在折纸活动中,我也鼓励幼儿有不同的折法,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如在《飞机》折纸活动中我只告诉幼儿折纸的名称,而不去教导幼儿折纸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动脑思考,按照自己的水平来创作。在这时教师可以巡视观察,对幼儿提出的问题,给于回答,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每个幼儿在自己的水平上去创作提高,而且幼儿能够在分组活动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取长补短。

4、语言讨论法。即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不清的问题,共同发表意见、商讨补充,达成共识。这在幼儿折纸有一定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开展。特别是折纸的看图活动,幼儿在讨论中,能建立折纸循序渐进的步骤观念,从而帮助幼儿在看图示折纸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5、行动操练法。即组织幼儿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的技能和行为习惯。通过反复练习幼儿才能在不断的模仿、学习中掌握折纸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各种活动,教给孩子一些折纸必须的本领。

6、鼓励表扬法。即对幼儿活动的正确性的肯定和强化,给予适当的支持与鼓励,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游戏式、开放式学习模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

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折纸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的快乐氛围中主动学习。使折纸活动从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获得转变与发展,创设一种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课程、将开放的学习模式融入到折纸活动中去。如:孩子们听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纷纷翻阅折纸图书或询问老师:“小兔和乌龟怎样折?”,我就提供了一些材料,供孩子们自由选择,孩子们拿着五颜六色的纸,看图示认真地琢磨着折法,还给它们添画上了眼睛,鼻子和花纹,然后小兔和乌龟就变成了故事表演的主角,孩子们一边说故事,一边拿着自己折的作品进行表演,声情并茂,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主动性的发展。

五、开展积极有效的互动方式,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1.师幼互动——引导型互动

师幼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受到较多关注的一种互动方式,正如《纲要》要求的那样,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师幼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问答式的互动,也有材料操作式的互动。一次高效的师幼互动关键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给予幼儿恰到好处的指导。如在教幼儿折服装时,因为折纸步骤具有重复性,有的幼儿很快就掌握了翻转后向中心点折的技能,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师幼互动,请能力强的幼儿上来进行演示。又如当幼儿在操作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语言点拨的方式提醒困惑中的幼儿,让他经过不断的尝试取得成功,而应该避免教师的一手包办。2.同伴互动——合作型互动

同伴之间的互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互动方式,在折纸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互动多数是由幼儿之间的模仿而引起的,同时由于在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他们之间的互动也更具有平等性,因而这种互动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在折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同伴互动的机会,如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当幼儿出现困难寻求老师的帮助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幼儿去寻求同伴的帮助,这样在幼儿掌握技能的同时,又能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折纸活动中还应注重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孩子可以从同伴那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会发现和重新认识同伴的许多长处和价值;通过交流可以对原有的经验进行综合、丰富和充实,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的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构建新观点。对有独特创意的幼儿可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学习对方的经验,让别人接纳、赞许自己的经验,孩子们也能充分从中体验到成就感与满足感。

六、注重评价欣赏,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随着折纸游戏的深入开展,为了培养幼儿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能力,我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性的评价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发现了什么问题? 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折纸游戏规则时,他们很愿意对自己和同伴的活动做出评价,这时要善于抓住引导幼儿掌握良好的活动规则的好时机。于是我就设计了“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对幼儿所提出的问题,我总是让幼儿展开讨论,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来提高规则意识。

2、遇到什么困难? 幼儿在折纸游戏中常常会遇到困难,我总是先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由于幼儿生活经验比较浅薄,我也让幼儿在评价时提出自己的困难,并鼓励幼儿共同商量,从多方面探讨解决的办法。

3、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折纸游戏评价的最后环节,就是为下次活动出谋划策。鼓励幼儿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协作创新,为下次活动做出明确的导向,发挥折纸活动的魅力。

七、结合绘画、粘贴等多种美术活动形式,提高幼儿对美的创造性 1.结合多种艺术手法,引导幼儿动手动脑,自主表现

折纸活动是一个动手、动脑的活动,单一的作品,幼儿很快就会完成,如果就是看图示折一折,一个教学活动也比较单调和枯燥。所以,折纸活动与画画、环境相结合,幼儿的兴趣会更浓、折纸活动的意义也会更大。如:把折纸和粘贴相结合,这种方法是幼儿园折纸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比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折纸粘贴画深受幼儿的喜欢,且容易为幼儿所掌握。准备好彩色纸做为背景底衬,幼儿经过自己的构思,把折好的作品粘贴上,再添画一些合适的背景即可。小班的幼儿可以粘贴情节简单的画面,以绘画为主,比如,折一条小鱼,再添画上气泡、水纹和水草等,就是一幅很漂亮的作品了。中大班幼儿的折纸粘贴画就应该以折纸作品为主,而以添画为辅。比如,折好美丽的蝴蝶、小鸟、各种漂亮的花等进行粘贴,然后添画上太阳、白云,就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幼儿对这样的粘贴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在做做玩玩中增强了自我创造美的能力。2.逐步渗透折纸理论知识,引导幼儿举一反三,自我创造

教师在进行演示讲解的过程中要逐步渗透折纸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幼儿掌握基本符号与基本折法,逐步学会看图示进行折纸和进行自我创造。因为折纸之间有联系性,一样东西只要稍加改动就可以变成另一样东西。如“气球”加以改动就变成了“兔子”、“电话”;衣服可以变成裤子、船、鱼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中大班的“看图示折纸”的过程中,要多采用发现法,启发幼儿独立观察,自主学习折纸的方法,引导幼儿将复杂的整体内容进行分割,同时与已学过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再将这些知识技能与新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来完成整体的制作。在教学活动中,要避免幼儿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病,要引导幼儿举一反三,自我创造,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自学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折纸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适宜的方法,创设、优化环境,提供丰富、合适的材料,把折纸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使它成为幼儿喜爱的活动。折纸活动取材方便,知识与技巧丰富,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有益方式,幼儿在折纸中既可体验成功的乐趣,又可获得必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折纸能力的培养,为幼儿学习折纸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把它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只有这样,折纸游戏才能发挥它独特的作用,不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二篇:浅谈教学中的折纸艺术

学科

美术

浅谈在教学中的折纸艺术

郑玲玲

浦江五中 邮编:322200

[摘要]折纸既是一种手工艺术,又是一种游戏。美术教育要唤醒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无论是学习的过程和完成作品的展示,都应让学生能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折纸的作品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审美功能,它能通过各种造型变化产生视觉上的美感。折纸是不受工具限制的“造型艺术”,且通过折纸可启发人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更可促进手脑的协调,是较为适合学校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折纸

造型艺术

多样化的教学

教学价值

折纸是不受工具限制的“造型艺术”,且通过折纸可启发人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更可促进手脑的协调,是较为适合学校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折纸起源于中国,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83年,当佛教的和尚从中国经朝鲜去日本时,带去了许多纸,由于当时纸张非常昂贵,所以他们用时格外小心而折纸则成了礼仪交往的一部分,折纸的艺术就是从那时起一代代传下来的。

一般来说,折纸作品必须完全由纸张折叠而成,在折纸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剪刀或胶水,而在折纸的作品上也无需多加任何色彩。折纸作品以一张纸折成的作品为主,也有二到三张纸组合而成的作品。

折纸的作品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审美功能,它能通过各种造型变化产生视觉上的美感。纸张有别于其他材料,在于它能在平面的二维空间通过折﹑叠﹑剪、提﹑拉、翻等组合辅助衬贴,创造出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利用不同的质地,不同性能的纸张,采用多种手法和技巧,表现出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的艺术形象,能将意向形态物化为立体的世界,且不受时空、地理、语言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折纸艺术具有独特的创造意境,界于“似与不似之间”,“有形又似无形”的创作理念之间,因此折纸艺术又被称为“感觉艺术”。同时它还具有可动性,娱乐性,如:纸折飞机可飞﹑青蛙能跳﹑小鸟翅膀能动等。一张普通甚至废弃的方纸,到了设计者的手中,经过翻转折叠,转眼之间似乎就灌注了生命,立即鲜活跳跃起来,即刻变成了具有很强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装饰品与艺术品。

一、折纸关于教学的性质

折纸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在大部分的折纸比赛中,多数要求参赛者以一张无捐伤的完整正方形纸张折出作品。折纸发源于中国,日本发展。折纸漫漫发展成不只是儿童的玩具。也是一种有益身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

在学校的环境中,纸张的获得应该是属于美术材料中最容易的材料之一了。但是虽然差不多所有薄片状材料都可以折叠,材料的选用却会直接影响折叠的效果,以至模型的最终外型。所用各种纸张各有不同特性,也就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比如质地较厚、硬的纸张可做包装盒﹑玩具﹑建筑用品造型等(来源鞋盒、餐巾纸盒子、各种箱子等);较软薄纸张可折制花鸟鱼虫、动植物等。

而纸张固有的色彩又可以免除学生材料过多,不容易准备齐全的的教学难题。在折纸中纸张的色彩以动植物固有色的限制近色选择为好,有些动植物则可适当的进行夸张。选用色彩丰富或不同于固有色进行造型,也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纸张的选择与运用在折纸创作中是尤为重要的环节。从环保因素来看,在练习时我们主张先用废纸,到掌握良好的技巧时,再用适当的纸张,需要制作高档工艺品时,在选用质地较好的纸张。

二、折纸的教学价值

折纸在幼儿教学中运用的非常的多,其实它在其他学龄期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不受工具的限制。绘画需要各种美术材料,而折纸比较方便,只需要纸张即可,取材方面方便到处都有随手可得的原材料。它的工具就是一双经过训练的手。它不受国界﹑民族﹑区域﹑场地空间的限制,随手可做。折纸只要用平整﹑边角规矩的纸,就可折出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的作品来。如果有专用纸张就可折出质量高,品质高雅的艺术品。

(2)可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三位思辨能力,也能提高对于数学中的几何形和数理的概念。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折纸能培养手指肌肉的灵敏度和自制力,更能培养认真、耐心和手脑并用的好习惯。自己动手折制一些变化图形。同时培养了你的记忆力和动脑能力。不仅锻炼了手和脑的运动机能,而且对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益处。(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折纸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折纸方式,进行学习以及自己探讨摸索新的折纸方式能极大地促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折纸在教学中的展示

折纸既是一种手工艺术,又是一种游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正所谓手巧者心灵也,能干的总是聪明人。由于折纸教学安排少、间隔长,不仅容易造成纵向间的脱节,也无法形成和其它活动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每节课对学生要求下,学生能在每节课中学习完成纸作品,但是单一的纸作品展示缺乏生动性、艺术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相应受到影响。

美术教育要唤醒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无论是学习的过程和完成作品的展示,都应让学生能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因此在折纸教学中让作业“作品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作业过程是一项既有脑力劳动也有体力劳动的活动,他是靠眼、脑、手的配合来实现学习目的。因此让学生在作业“作品化”的过程中体现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术课是要通过美术活动,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创造精神。那么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到底学到了些什么?我认为,就是课堂作业。它是美术课堂最快速反应学生学习所得,体现课堂有效性和技能掌握程度的一个依据。由于学生因为个体能力差异完成作业的情况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变化。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豪呈现“我的作业是作品”,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我挖掘学生艺术创造的潜能,使美术作业升华成艺术作品。

折纸教学虽然是整个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小部分,但由于传统的作业形式过于简单化,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折纸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把教学重点落实到提高折纸作业“作品化”的创作上。应该说:作品和作业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当然介于两者之间的也有,而且不少,但是,当我用作品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他们受益的就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构思作品的思维过程、制作新作品的求异意识和完成作品的手段追求,这些是他们在兴趣的鼓舞下,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获取的,养成追求独立、个性、创造的习惯对于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学习其它文化知识和培养创造型学生都具重大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大力倡导教育创新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用创新理念打造高效课堂,用创意教学点亮学生的心灵。

四、多种形式互补,完善与提高学生能力培养 美术的课堂永远是围绕着最终的教学目标而走的,折纸艺术仅仅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之一。美术来于生活,发展于生活,提炼于生活。美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之中。

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形式的多样化,工具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斯菲德说过:“应让儿童有充分的艺术材料,他才能发现自己的表现方法。”总之,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既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人的差异性,注重发展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让美术教育的过程就会像春天的细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慢慢融合到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蒋萌、马宽斌,《初中美术教学方法多样化探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李世峰, 《美术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3]孙华庚,《以教育技能视角谈折纸艺术》,美术教育研究,2011.11

第三篇: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升有效性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升有效性教学方法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要不断的从内容、形式、模式上做不断的改良,满足新时期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诉求,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形式,采用更多趣味性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上加强师生互动,充分了解学生,从而提供对应且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在当下高中地理教学需要不断的对传统教学做改良,注重学生心理特点,落实具体学习目标,依据学生需求做对应的课程内容改良,积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任务,促进师生交流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有效的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不良问题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考核标准引导,教师教学观念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转变,仍旧采用传统满堂灌与填鸭式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了解,不能有效的针对学生需求与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安排,甚至部分教师存在教学不公平状况,更为偏袒成绩优秀的学习,讲授的中心主要为优秀成绩学生服务,忽视其他普通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教学中学生更多的处于被动性接受,缺乏主动性思考与深入理解,在知识点的理解上更多的处于浅层状态,不能达到举一反三性的深层性规律内涵掌握,因而导致在转换表明条件内容后就不能对其做充分的理解。在知识点的讲授上更集中在某一个知识点的说明,缺乏对知识点背后的规律与相关知识点的串联做有效联系分析,学生缺乏知识点的联想综合能力,不能将所学知识做有效的关联分析。而教学内容、形式上都较为单一,不仅缺乏师生互动,同时也缺乏对新技术新信息的利用,教学材料与内容仍旧沿袭老旧模式,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地理课程更多的成为应付式或者压力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缺乏对课堂的内心需求与热情。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趣味幽默内容的渗透,教学过程乏味呆板。

二、高中地理教学提升有效性教学的方法

高中地理教学要提升有效性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其现存问题做对应的改良,同时充分的考虑新课标要求,将教学内容、形式、模式、手段做有效调整,从而达到全面的教学效果提升。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当下是信息技术时代,网络咨询丰富,多媒体技术便捷高效,让高中地理教学有了更多样化、清晰化、趣味化的内容展示方式,同时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丰富了教学内容,对于传统课本教材内容而言,是更为有效的补充。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采用视频、文字、图片等声像一体的教学资料多教学内容补充,让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更为充分全面的理解,比单纯的书面材料更为清晰易懂,同时也有效的避免课本板书或者教师口述带来的教学进程缓慢问题。只要教师能够充分的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效率会显著提升,同时有效的提升教学信息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运用在知识点的吸收理解与师生互动上。特别是网络信息丰富,多种学习技巧与知识点的规律性概括资源丰富,有效的让学生掌握到学习方法,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购买学习资源,达到学习资源广泛共享的效果。

2.注重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不仅要在课堂上做充分发挥,课下也可以做适当的运用。由于是当下智能手机普及,高中学生可以与教师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资源共享与沟通。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动态发布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语言系统与兴趣爱好,从而有效的在课堂内容中渗透更多学生喜爱的话题与热门话题内容,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尤其是将课堂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理解能力会相对提升,贴近感也会促使学生更强的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充分明白地理知识的有用性,可以保持较为专业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3.积极鼓励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虽然人们在尽可能的减少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教学后果,但是应试教育下的高中地理教师仍旧无法让学生摆脱考试考核等学习压力,对地理学生自然有一定压力感,无法保持较好的学习参与热情。尤其当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时会有强烈的学习挫败感。因此,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让学生充分的认可自己,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有效的保持学习热情。一般情况下,积极的鼓励比批评可以更被学生受用,过度的批评指责会引发学生的反感心理,甚至因此造成厌学情绪。但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主要是合理运用鼓励与批评的比例配合。对于过度顽劣的学生,需要进行鼓励,但是也需要通过批评来鞭策,其中的把控需要教师做有效分寸掌握。

4.注重知识点规律与技巧教学

在知识点教学中,要充分的通过多案例内容做联系性教学,让学生发现不同知识点可以转化为的具体表现形式,让学生能够考点或者知识点做其中深层次核心规律的把握,而不是仅仅记住了表明的条件内容,要懂得表明内容后对应的知识点与运用规律。要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的分析探讨,能够多角度多形式的运用知识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探究能力,提升其主动思考与思维的能力,避免传统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习题讲解,也可以多发动学生做讲解,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同时可以对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表示认可与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训练学生的表达与逻辑思考能力。

三、结束语

高中地理学生需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做充分的掌握记忆,同时也需要在知识点的讲解运用上添加更为生动有趣的形式和辅助性信息支持,从而打破高中地理教学呆板沉闷的刻板印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4,(2):86-86.[2]万运军.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南北桥,2015,(7):159-159.[3]薛虎.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应用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9):128-128.

第四篇:中班幼儿在折纸活动中动手能力的研究

中班幼儿在折纸活动中动手能力的研究

折纸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是一种最经济、最简易可行的手工劳动,是幼儿园手工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的重要途径。折纸活动虽然没有音乐那明快的节奏,但它手脑并用,孩子们通过折一折、玩一玩、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把各种抽象的概念和方法,贯穿于具体形象的操作之中,这既满足了幼儿好奇、好动、好试探、好模仿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使孩子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如今,在很多幼儿园,由于孩子多,条件限制,加上折纸活动集体辅导的难度相对较大,以至很多教师不愿意或很少开展折纸活动,孩子们没有折纸的机会,更谈不上掌握一些折纸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所以当老师提供纸张时,要么孩子把纸当成投弹玩具,要么孩子把纸扯成了一大堆碎末,要么孩子的一片“老师我不会折”的喊声淹没你。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关注幼儿的情绪体验,关注幼儿的有效成长。如:幼儿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否能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活动中是否有创造性发展,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是否体验到活动的快乐,感受自信和相互尊重等。折纸活动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活动,如何真正做到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折纸活动,并得到有效的发展呢?通过自己多年的折纸教学活动,谈些个人的实践探讨:

一、栩栩如生的纸艺作品欣赏是培养幼儿折纸兴趣的最好老师。

幼儿好奇、好探索,喜欢新鲜形象的事物:一吹就鼓的气球、展翅而飞的千纸鹤、蹦蹦跳跳的青蛙、色彩鲜艳的花朵……一张张普普通通的方形纸,经老师的双手象魔术一样,转眼间摇身一变,能变成各种各样的物体造型,呈现在孩子面前时;或借助电教手段,将一些美观、新颖的纸艺作品展示给孩子。孩子们在栩栩如生的纸艺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兴奋无比,跃跃欲试。他们会感觉折纸是一项十分神奇的手工活动,对折纸活动的兴趣也由然而生,更加的想自己动手去做。

二、形象生动的语言是指导幼儿参加折纸活动的有效方法。

折纸讲究一定的技能和方法,如:对边折、对角折、向反面折、找中线、四个角向中间折等;有时还强调整齐对称,如:对边折时要求边与边对整齐,对角折时要求线之间的重叠等;有的折纸作品步骤多、难度大。由于幼儿年龄小,当幼儿有足够的兴趣,满怀喜悦去操作时,会发现事实并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面对困难,更多的孩子会失去信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必须将折纸活动形象化、游戏化,而其中形象生动的语言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在折纸教学时,为了将枯燥、难理解的专业术语转变为生动形象、童趣化的语言,我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讲解方法。如:将“对边折”称为“脸挨脸”,“对角折”称为“头碰头”,“向中线折”称为“关门”,“沿中线打开”称为“开门”,“折成双三角后”叫做“戴帽子”,“折双正方形”成为“做豆腐”等。这些语言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孩子参与折纸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折纸技能和方法。在折纸过程中,教师针对孩子的一些难点,同样可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指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用正方形纸折帆船,四个角向中心折,正反面共折三次后整个打开,再向后翻。幼儿非常难以掌握“向后翻”这一步,有的是不敢翻怕弄破,有的是不知道怎么做,这时,我就对幼儿说:“小食指当小虫,爬呀爬进洞洞里(折好的两个角),洞里真舒服,小虫伸伸懒腰,翻个身(翻一面),再把门关上。”故事性的语言,生动的讲解,幼儿一会就掌握了这一难点,帆船自然就做好了。

三、适时的鼓励是给予孩子在折纸活动中获得成功和自信的重要保证。

《纲要》中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由于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知识、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折纸活动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怎样使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吃饱吃好吃出味道”,获取满足感和自信心?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及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察觉他们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当幼儿不能顺利完成作品时,老师应首先给予鼓励和赞许,再启发和引导,如:“你真棒!这些都是你自己做的吗?真了不起,老师真佩服你!那你再仔细看看,后面的该怎么做呢?你一定能行!”,然后再让孩子自己主动观察和思考,完成作品,还可以按情况给予适当帮助。当孩子确实有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进行讲解示范,让孩子掌握折叠的过程及难点问题,再完成自己的作品。而此时,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必不可少。当幼儿已经独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教师以欣赏的语言首先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再从不断创新的高度提出希望,促使其再创新。如在折青蛙的活动中,有的孩子能力强,顺利启发幼儿:你的青蛙做得真好!你试试,还能变成什么呢吗?在教师和幼儿合作探究下,新的作品完成了,青蛙变成了乌龟、大象,幼儿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感和自信。这样的教育方式,尊重个体,因人而异,更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有利于师生的互动。

四、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折纸活动的主要目标。在折纸活动中,仅靠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指导是远远不能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的。该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来逐步实现幼儿自主的学习的目标。如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再加上年龄和能力限制,在教学时尽量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让幼儿初步学习基本的折纸技能;中班幼儿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断增强,教师可以让幼儿学习看简单的折纸方法示意图,如沿虚线对角折、对边折、向反面折等,逐步向自主学习过渡;大班幼儿处于抽象思维萌芽阶段,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可引导幼儿从观察步骤示意图过渡到图示示意图。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孩子们掌握了一些折纸的基本技能,就可以轻松接受新的内容并可以举一反三。在我们传统的折纸活动中,一般是教师先讲解示范、指导幼儿制作、教师点评、幼儿作品欣赏等这几个环节。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注重于让幼儿模仿教师完成作品,限制和阻碍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甚至还打击了部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思维角度也与成人不同。为了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自我表现的能力,我有目的选择一些折纸活动,只告诉幼儿要折的作品名称,而不教折纸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去想象、思考、动手操作,然后希望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完成作品。如大班折纸活动《美丽的花》,我提供给幼儿各色彩纸后,说:“你会用这些彩纸折什么样的花呢?看谁想得好,想得和别人不一样。”孩子们用自己手上的纸,开始自己创作。在活动中,教师及时观察,启发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整合,发现幼儿的创新点,并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和交流,获取新的信息和经验,通过整合、丰富和充实,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的作品,提高自己动手的兴趣。对于在折纸活动中出现茫然的幼儿,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帮幼儿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

五、集体团结协作,共享折纸活动的乐趣。

折纸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如大班折纸活动《向日葵》中,葵花的花瓣是由许多的小船制作而成,如果让幼儿独立完成,花费的时间长,容易造成幼儿疲劳,失去兴趣。让幼儿集体协作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另如大班折纸活动《美丽的春天》。我让幼儿讨论春天的景物:河边的桃花、草地上的花朵、水中的青蛙、乌龟、小鱼、空中的燕子、嫩绿的柳条等,然后让幼儿商讨完成作品的方法,让幼儿自主的进行分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当一幅美丽的春天图制作完成时,孩子们多么快乐,他们体验到了集体的力量,体验到了团结协作的乐趣,更增强了对折纸活动的无限兴趣。

一张小小的彩纸,折出一方充满童真童趣的世界。我会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让孩子们在折纸活动中享受无尽的快乐!

第五篇:艺术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艺术生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探究

私立青岛天龙中学 高三数学 戴建海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的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提高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当代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我校艺术生为主,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研究艺术生课堂的有效性是我校的重中之重,教师不仅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更要为艺术生的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掌好舵,把好航!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问题、创造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以及加强学法指导。

关键词; 艺术生课堂、有效性

我校是一所以艺术为特色的学生,目前学校的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收获,学生知识的有限性、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都限制了教学收获的有效性,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封闭式”管理,与生活实践失去联系,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探究艺术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一直是我校研究的焦点问题。作为一名高中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历,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与生活实践脱节,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让数学失去了它本身具有的价值。

2.课堂没有层次感,单调乏味,掉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3.课堂提问难度把握不准,有些问题过于浅显,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4.课堂缺乏互动性,教师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答题时间,而教师反复重述或打断学生发言等现象却普遍存在。

5.课堂缺乏表扬或激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真善美,要及时的表扬鼓励,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

6.课下作业抄袭严重,要及时制止这种不良现象,加以引导,提升学生的信用!所以推动有课堂效教学的过程,就必须重视上述种种问题,切实保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什么是有效课堂

通过课堂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 从懂的少到懂的多, 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创新性和合作精神,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探寻我校艺术生的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我校数学成绩,打造我校高效课堂,肩负起培养新时期人才的重任。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重要学科,如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实现艺术生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想从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探讨:

三、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本模式的探究基于我校实际——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不妥之处与大家共同探讨:

1、教学目标必须科学而且要符合客观实际

进行数学教学之初,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要为什么学数学”, 学习数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曾不止一次的有学生问我,我们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处,我想这个问题就很好的暴露了部分老师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感觉数学没有必要那么较深的研究,是要会加减乘除运算就可以了。这个现象无疑为我们教学产生质疑,教师不是简单的会解题就行,而且要会联系实际,通过生活实例去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维。我想应该不是让每个学生将来都从事数学研究工作,而是以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为载体,训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一切科学问题。在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中,能体现的科学思想方法无处不在,如含参不等式的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等知识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有利于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整体设元换元、三角化简和求值体现了化繁为简的思想;数学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发现规律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退到最原始情况„„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教“书”,更要教“学”。再者我们要关注“学完本节数学课学生将获得什么

发展”,这就是教学目标。确定科学、准确且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应关注数学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达成。与原有课程相比,新课程在关注知识结果目标的同时,更注重对过程目标的关注和对学习者——学生的关注,目标更加人文化,更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取决于教师的数学教育价值取向、对学习者的了解以及对数学课程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2、全面了解学生,确立层次教学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

目前有许多教师上课不注重学情没有很好地了解学情,也不管学生基础与差别,导致部分基础稍差的学生丧失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基础较好的同学感觉数学太简单,没有“挑战性”,懒得去思维,当今的数学教学活动,过多地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超负荷的训练给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留下太多的阴影,从而造成许多“失败者”的心态。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数学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和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3、简洁、准确、有效是确立有效课堂保障

数学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简洁、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的要求已经成为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隐藏在“课时严重不够”、“学生负担加重”等表象后面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任务与教学大纲目标时的严重偏差。例如关于反函数的概念教学和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等,新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已经非常明显地淡化了反函数的要求,只要求“以具体的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许多教师没有能很好地把握这些变化要求,仍然在研究反函数的一般定义、具体函数的反函数的求解方法与技巧,明显偏离了《标准》的内容目标要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以下两点:一是抱着原来的体系不愿意改变,教学时感觉“不过瘾”,二是不放心,怕考试。因此,教师在确立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目标时,需要认真研读《标准》和考试大纲,准确把握知识目标要求,才能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

4、教学过程应注重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目前,在几乎所有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都可以看到小组活动、合作学习,说明教师已经开始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但往往停留在形式上的活动,是表面的、空洞的“繁荣景象”,无真正活动意义。既然是一种活动,我们首先必须弄清两个问题:什么时候活动?活动什么?而我认为应在学生学习的关键点设计活动,应从生活实例形成数学抽象时需要学生活动。在所有的活动中,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的活动才是最重要的,任何外在形式的活动只有伴随着内在的思维活动才有实际意义。有效的数学活动应该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的学习目标,保持兴趣,变式训练提高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在思考什么?思维上有无障碍?如何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数学作业——从“熟能生巧”走向“科学总结”

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是不需要训练,相反,我们认为适当的数学训练是形成并巩固数学活动成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我们反对超量、过度的训练,过去的“精讲多练”已经不符合现代数学教学的目标。全面正确认识训练的功能是保证有效训练的基础。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律、性质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可以促使学生的计算、解题、画图、测量等基本技能转化为熟练的技能技巧。然而,仅仅把训练的目标定位在这样的层面,就会陷入“题海战术”。有效的数学训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的针对性——要针对本节课数学的核心问题,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突出重点。(2)适度的联系性——与学生的生活、生产实际,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相关数学的联系,突出用数学的意识与方法。(3)重视变式练习——变式练习是指通过不同形式变换概念的非本质属性,来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练习,变式练习能帮助学生从事物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不同的情境变化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对概念的理解更概括、更精确、更深刻。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过程的自主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及时反馈信息,教师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概括、更精确、更深刻。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一生受用无穷”,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也从研究如何“教”深入到学生如何“学”。作为教师更应该清楚,教师只能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一切有效的办法,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指导学生会学数学,学会数学。

2012-6-18

下载在折纸艺术活动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折纸艺术活动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形势如何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新形势如何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作为一线地理教师一定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中,笔者通过文献研究......

    信息化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信息化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 要:信息化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与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方式相比,信息化教学有着形式更加丰富、信息量更......

    浅谈折纸教学的艺术(论文)

    浅谈折纸教学的艺术 丹东市实验小学:李坤 【摘要】:学生不仅能在折纸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满足,而且能促进学生动脑、动手以及各种交往、探索能力的发展。折纸教育重在激发学生的......

    1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金奕鸣 如何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真正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呢?是否可以尝试推行小班制,以变革一些长......

    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提升浅析

    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提升浅析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言文俨然成了语文教学的“拦路虎”:老师难讲,学生费解。学生为......

    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性研究总结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性课题研究总结 十一道沟学校小学部——高玉鑫 体育教学中有效性是体育课的生命,如果离开了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各种各样的身体技术练习,体育教学就成......

    幼儿园中班艺术折纸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艺术折纸活动教案:快乐的小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看折纸步骤图,用中心对折的方法折出小鱼。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步骤图中折纸的方法,感受轻松......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1-08-03 09:05:52) 转载 教育 ▼ 标签: 分类: 教育与科研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