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作文教学观摩活动暨作文教学高峰论坛举行
小学作文教学观摩活动暨作文教学高峰论坛举行
“四小龙”展大师之范
八新秀显后起之风
“全国小学作文教学观摩活动暨作文教学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
何捷老师生动课堂 2013年6月15-16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协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等学术媒体支持的“全国小学作文教学观摩活动暨作文教学高峰论坛”,在中国在地质大学弘毅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教师、教研员和校长参加了此次盛会。
活动邀请了被称为“四小龙”的作文名师管建刚、张祖庆、吴勇、何捷,以及来自重庆、广东、江西、湖北等地的八位作文教学新秀作课。
“四小龙”的示范教学一如既往地给力。管建刚老师的《班级“**”》,使用“作后教学法”,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日常口语、网络流行语,极富现代感,新鲜好玩。吴勇老师的《调皮的故事》,巧妙运用绘本,在师生的对话中“复活”学生调皮的场面。何捷老师幽默风趣的“童话”课堂,笑声连连,学生和老师合作演出,默契十足,演绎着别具一格的“写作教学进行时”。张祖庆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一节非连续性文本写作课——《给地球新生儿的一封信》,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利用资源的能力。每节示范课后,四位老师都紧接着进行了个人说课报告,展示了他们鲜明的作文教学方法和理念。
八位作文新秀的教学同样让人眼前一亮。广西李连芳的《礼物》,极具广西地方特色和文化气味;重庆李斌的《网络跟帖》贴近时代生活,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福建陈敏的《看图写对话》借助图画,激活生活,激发想象;成都刘华的《笑》直接截取学生生活片段,启发学生通过场面表达人物特点;武汉董尚元的《我家还缺啥》关注到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内心感受,鼓励说真话、抒真情;江西刘荔的《祖国在我心中》学写演讲稿,挑战高难度,训练有层次、有成效;荆门钱芳的《丰富的提示语》训练切口小,方法明,效率高;广州郭艳的《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取材于课内作文,展示了常态教学的不凡魅力。课后,专家分别对其教学做了现场点评。
活动只短短两天,但异彩纷呈:专家名师齐聚一堂,教学探索发人深省;代表们孜孜以求,热烈探讨交流小学作文教学的热点、走向。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虚此行。(郝婵 刘中林 李霓虹 杨星芸)
第二篇:福建省小学作文教学观摩活动
福建省小学作文教学观摩活动
镇岭小学朱幼良
12月8至10日,为期三天的教学观摩活动紧张而有序,与会者经历了一次崭新的习作教学洗礼。十节习作教学课精彩纷呈,得到了参与听课教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本次福建省习作教学观摩活动得到了全国小语协会的重视,崔峦亲临现场做了有关习作教学的指导;于永正老师亲自执教了《歇后语编故事》。三天的活动收获多多。收获之一:习作教学的观念在更新
12月8日上午,我们聆听了小语协会理事长崔峦《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的讲座,他在介绍了各国语文教材编写特点之后,给语文老师提出了六点建议:
1、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念。明确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习作而不是创作,是生活的需要,用语写话,练笔写话;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知道学生习作求真历诚是最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习作是一种能力,能力需要训练,练笔要渗透到各环节,各学科;习作是一种习惯,习惯需要历练;习作基于阅读,要凭借例子举一反三,厚积薄发,大量阅读;倡导开放、个性化的习作,确立文必己出的习作原则。
2、从写句子写话到写段写篇,循序渐进。从画与话到编童话,中年级培养精细的观察力,不拘形式地表达感受,“一景一物一场面”训练片段,“艺术性的描绘”与“科学性的描写”相结合;高年级培养及时想象的能力,写研究性报告。
3、观察、思维、表达结合起来培养。
4、指导从内容入手,讲评重在激励。
5、倡导教师写下水文。
6、加强课外阅读和平时练笔的指导。
12月8日下午开始到10日上午,聆听了参与活动的十节习作指导课和于永正老师的两节示范习作指导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加评课活动,使这次作文教学观摩活动在互动中进行,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智慧的火花。十节课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自己感触最深的作文课。
一、《“盲人”雕塑家》——执教老师:福建教育学院二附小何捷 何捷老师的诙谐幽默、机智灵活、语文功底给所有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教学机智在课堂中淋漓尽致,短短的四十分钟,学生就喜欢上了这样的老师。这堂习作指导课设计如下:
三个人表演一次雕塑,一个盲人,一个模特儿,一个蜡人。先由模特儿摆出一个造型,再让盲人通过“摸”感受这一造型,再将蜡人摆出同样的造型。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到“模特儿”和“蜡人”之间的差别,在活动中学生观察,感受活动的全过程。
在游戏过程中何老师教会了学生“速记”,点拨幽默风趣无痕。活动后的采访更增添了写作的内容。整堂课不仅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同时让学生知道了怎么写的方法。
二、《趣写传话》——执教老师: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黄剑峰
多媒体出现画面,学生从观察中知道了什么叫“有趣”——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都是有趣的地方。传话只是一种有趣的游戏,但黄老师在这次传话游戏中运用了“冰冻”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还运用了“水蜜桃比辣椒辣,辣椒比水蜜桃甜”的评价结果,真可谓妙语连珠,让学生乐此不彼。
三、《编童话故事,改不良习惯》——执教:龙岩市实验小学陈晓芳 非常明确的要求:谁?有什么不良的习惯?有什么不良的后果?受到了什么教育?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许多不良习惯:挑食、睡懒觉、不刷牙、不洗手„„各种不同的坏习惯给孩子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为编写童话故事准备了丰富的素材。例子引导——不洗手的小猫咪肚子疼了,故事情节在吃东西的时候妈妈叫他洗手他不洗手,结果肚子疼了,在耿医生的处方中加入了勤洗手,结果肚子不再疼了。学生有了例子引导,编写的故事真实精彩纷呈。
编写童话故事做到了要求明确,有样可学,这样的编写学生非常乐意。
四、《感受色彩》——执教:沙县城关第一小学吴述珍 对于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学生有感觉但没有感受,吴老师从学生喜欢的颜色入手,逐步触及到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从颜色入手,感悟到了生命、环保、激情、希望„„那个喜欢白色的学生想到了非典中的白衣天使;那个喜欢绿色的同学感受到了512大地震中武警官兵的英勇无畏;那个喜欢红色的同学感受到了生命的热烈和祖国的强大„„多少种颜色啊!有多少颜色就有多少习作的内容。这样的习作设计可谓用心良苦。
此外还聆听了《苹果里藏着什么》《武夷一景》《老鼠和猫》《我的鞋子》《“逗”你没商量》《感受生命》,这些习作教学设计和知道都精彩纷呈。所有的习作教学设计都融进了教师的智慧,遵循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规律,有东西可想,有内容可写。
最后我们还聆听了人民教育艺术家——于永正执教的《歇后语编故事》,两节课连在一起上,为我们展示了两节精彩的习作教学指导课。课堂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歇后语开始,于老师的引导讲述中不断出现歇后语,先给学生在大脑中留下歇后语的印象。如哑巴开会——没话说;铁锤敲锣——当当响;狗撵鸭子——呱呱叫;老寿星的脑袋——宝贝疙瘩„„接着在大屏幕上呈现了一组歇后语,学生发现一个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于老师就让学生来表演这些故事,自己也叫了三个学生合作表演“老母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学生上台表演了“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黄鼠狼拖鸡毛掸——空欢喜”“狐狸开店——没好货”但三个表演都不成功,过于简单,没有情节。这时候,于老师准备的表演派上了用场,于老师与三个学生的表演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学生在享受美好表演的同时学到了情节的构思。(写生开始习作)
当场习作评点:于老师用奖励得分的方法给了孩子们莫大的鼓舞。如一个孩子的习作做到了语句通顺,意思清楚,老师给他90分,敢于到上面朗读奖励10分;还有一个孩子得了90分,学会了感谢给予机会的同学,奖励20分,还问他有没有得过110分的作文。这样的奖励真正起到了激励习作的作用。
于老师就是这样在平平常常的课堂教学之中让孩子们得到了习作的方法和信心,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体现出了对孩子的人文关怀。如让学生叫学生到讲台上来朗读文章,于老师说:“叫你们班最不喜欢写文章的同学上来朗读。”而不是叫习作最差的学生上来。同时让上来朗读的孩子得到了锻炼的机会,而上来朗读的同学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赞赏,等于是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让他学会了当众感谢。这样的训练,孩子们一定能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今后的习作训练当中。
阅读全文(18)| 回复(0)| 引用通告(0)| 鲜花()| 编辑
第三篇:作文教学观摩活动心得
观名师风采 长教育智慧
-------《小学作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二年级 余 鸿
2013年12月5日,绵阳市实验小学黎琼校长和何俊老师一行到我校,为我校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写小动物的观察作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完了后,又举行了“作文教学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县各小学教师,进修校、教研室的各位老师,以及我校所有语文教师参加了这次观摩研讨活动。我很高兴有这样一次绝好的听课机会。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听得特别仔细。在活动中,我真正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及高超的教学艺术,学到了很多教学技巧,感触特别深刻。
在活动中,何俊老师的观察小动物作文教学《金鱼》习作指导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佩服至极。何老师从描写动物的共有特性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要抓住动物独有的外形特点,也就是找出所描写的动物与同类动物不同的地方,这样,所描写的动物特点才能突出,让人难忘。
除此之外,何老师还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各部分特征,充分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方法来描写所看到的金鱼。把金鱼的静态、动态写的活灵活现。何老师的课可以说是想学生所难,送学生所需。在习作讲评课中,何老师通过自我修改,集体评议,再次修改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欣赏他人的习作。因此,这堂课得到了参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听了名师的课让我收获不小,特别对于我这个刚刚摸到语文教学的,作文根本不知道怎样教的人来说就特别有帮助。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重要,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绪定会空前高涨,把自己独有的想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习作兴趣浓厚在多节课上得到体现。尤其在讲评课中,老师让学生上台宣读习作,大胆展示自我,让学生从老师和同学的评议中找到可取之处及不足之处,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添了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受益匪浅作文能力和评议能力都有了提高。
参加这次作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以后,我总觉得该做些什么,就让这一次观摩课为我导航吧,相信它会伴我成长,促我前行。
第四篇:小学家长学校教学观摩活动
集兵中心小学家长学校教学观摩活动
时间:9月21日 9:20—10:00 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小学家长课程第一讲 教育即养成习惯
授课人:集兵镇中心小学 张艳丽 参加人员:校领导暨家长学校成员
课件
教育即养成教育
教学目标: 让家长了解孩子磨蹭和上课爱做小动作习惯形成的原因,明确应采取的对策。教学重点:
使家长了解孩子形成磨蹭和上课爱做小动作习惯的原因。教学难点:
如何针对形成磨蹭不良习惯和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孩子做到对症下药。教学方法:
谈话法 案例分析法 情景演绎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尊敬的各位领导、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课件1)
我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讨孩子的养成习惯问题。我相信大家一定会珍惜今天的机会,因为家庭是孩子养成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子女养成习惯的教师。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是智力最好的,而是习惯最好的。”可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家长课程第一册第三讲的《教育即养成习惯》。
课题:《教育即养成习惯》(课件2)小学家长课程第①册
二、新授: 什么是习惯?(课件3)
新世纪出版社《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一书中,告诉我们: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定链接。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他自己看不见,因为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是他自己希望的行为。
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多良好的习惯,也存在些不好的习惯。下面首先和大家就孩子学习磨蹭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帮助,也希望家长朋友们积极配合。
1、提出问题,互动交流
(1)您的孩子有没有学习磨蹭的习惯?您是怎么做的?(课件4)(2)指几名家长就以上问题进行交流。(谢谢你们。)
刚才两位家长的诚恳交流,就是我们一起探讨的第一个话题。
一、妈妈说我小“磨蹭”(课件5)
小结:的确,有不少家长为孩子的磨蹭问题发愁,由于孩子起床磨蹭,吃饭磨蹭,走路磨蹭,写作业也磨蹭,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很紧张。
2、究其根源,对症下药
那么孩子为什么磨蹭?该如何改正孩子磨蹭的不良行为呢?(课件6)要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家长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要看孩子是做任何事情都磨蹭,还是做某些事磨蹭? 如果是前者,可能是孩子天性如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慢性子。作为家长就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找出原因,使其逐步改正。
做任何事都磨蹭的原因与对策
(一)(课件7)原因之一:受他人慢性子影响,自己也慢。
主要对策:先请家里的慢性子改掉做事慢腾腾的坏习惯,至少在孩子面前做事要干净利索、动作迅速。因为孩子是家庭环境的吸收者,家长的一些行为,甚至极其微小的动作也容易被孩子潜移默化地吸收。
做任何事都磨蹭的原因与对策
(二)(课件8)原因之二:孩子思维慢,做事也会慢。主要对策:
对于此类孩子,请家长也要面对现实,不要逃避,要不断地进行鼓励,并告诉孩子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一起游戏,比赛看谁先完成,选择适当时机家长放慢速度,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积极思维,逐步提高其做事速度。
对于后者,也就是做某些事情磨蹭的孩子,即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磨蹭的行为。那就应该仔细剖析,加以及时纠正了。
师:哪位家长愿意说一说您的孩子干什么事磨蹭,您认为孩子磨蹭的原因有哪些?(课件9)找几位孩子磨蹭的家长说一说。
师小结:刚才几位家长谈得不错,这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多年来的一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使我觉察到十个孩子九个慢。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做某些事情磨蹭的主要原因)(课件10)
1、缺乏时间观念;
2、抵抗心里;
3、竞争意识不足;
4、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5、家长要求过严或包办过多;
6、注意力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
(一)缺乏时间观念(课件11)
孩子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因为小学儿童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时间观念的转变。在幼儿园,没有学习任务,只交他们怎么玩就可以了。但是进入小学以后,上学需要时间,上课需要时间,做作业需要时间,睡觉起床还得需要时间。可是,他并不理解1小时到底有多长时间,自己在一小时内到底能做多少事,结果由于贪玩,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尽管家长一再强调要抓紧时间,可是孩子根本不理解如何才叫抓紧时间。
1、如何使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呢?(课件12)下面教育故事中,妈妈在教育专家的建议下已经为我们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值得大家借鉴。
2、请大家看53页教育故事: 妈妈带着满腹的疑问,走进了家庭教育课堂,一位专家分析了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的原因及教育对策,其中就包括孩子的磨蹭的问题。于是妈妈进行了实践。第一天晚上,孩子睡觉前。
“孩子,妈妈要和你商量件事。”妈妈很认真地对儿子说,“每天早上都是妈妈催你起床,把没有睡够觉的你从睡梦中叫醒,妈妈觉得自己好残忍啊!从明天开始,我再也不想当残忍的妈妈了,妈妈决定以后不再催你起床了!” “那我上学迟到了怎么办?”儿子难为情地问。
“我想,你都八岁了,是小学生了。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 “还是妈妈叫我保险!”儿子想了想说。
“妈妈天天催你起床,你不烦妈妈都烦喽!”妈妈不动声色地说,“再说,妈妈也想睡个懒觉啊!”
“那,那可怎么办?”儿子抓抓小脑袋,然后说,“要不,你给我买个小闹钟,让小闹钟叫我起床?”
“这个主意不错!”妈妈表示同意,并答应明天带他把小闹钟买回家。
小闹钟是儿子自己挑选的,形状是一个圆圆的大熊猫头像,儿子喜欢的不得了。第二天晚上,睡觉前。
妈妈教会儿子使用小闹钟,儿子自己把小闹钟的时间定在早上六点半。第三天早上,六点半。
妈妈故意赖在床上假睡,等小闹钟叫起来,儿子突然大叫:“妈妈,快起床,快起床!到点了!”
听儿子从床上跳下来的声音,妈妈在被子里笑。第三天晚上,又到儿子写作业的时间了。
以前,儿子写作业,妈妈都要一遍一遍地催促他,好像写作业不是他的事。不管妈妈怎么催他,他也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是摸摸这个,就是动动那个,折腾到很晚才把那本应该20分钟就能做完的作业做完。
但是,听了专家的报告后,妈妈决定按照专家的意见改变策略,既然原来的教育方法无效,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妈妈不动声色地做自己的事,儿子的作业嘛,做不完是他的事,我为什么要管呢? “妈妈,你怎么不催我做作业呀?”晚上9点的时候,儿子终于想起做作业的事来了,很奇怪地问妈妈。
“妈妈决定了,从今天开始决定不当‘催命鬼了’!”妈妈轻描淡写地说,“你的作业是你的事,你想完成就完成,你不想完成我再也不逼你,我不想做个老惹孩子不高兴的妈妈!”
听了妈妈的话,儿子吐了吐舌头,竟然乖乖地开始写作业。妈妈迅速记下儿子开始写作业的时间:晚上九点十分。
当儿子一声惊喜地喊叫“写完了!”妈妈看看表,十点四十分。
“儿子,你从九点十分开始写作业,十点十分就完成了作业,在妈妈的记忆里,你第一次这么快就完成了作业,妈妈真为你高兴!”
第四天晚上,妈妈依然做自己的事情,不去催儿子,结果儿子在八点半开始写作业,九点四十分就完成了作业。当儿子把写好的作业递给妈妈的时候,妈妈使劲拥抱着儿子,高兴地告诉他说:“儿子,你昨天从九点十分开始写作业,十点四十分就完成了作业,用了一个半小时,可是今天你从八点半开始写作业,九点四十分就完成了作业,比昨天提前了20分钟,我怀疑你是不是在和时间赛跑啊?
“和时间赛跑?”儿子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妈妈,“好,我要和时间赛跑!我要跑在时间前头!”
3、教师小结。读了教育故事,从妈妈的行动中,我们了解到妈妈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有效的。(课件13)
①妈妈很爱你,你很能干.这是孩子改正磨蹭习惯的最大动力.②母子之间的关系由对立变成合作.③二人齐心,其力断金.使这个孩子改正错误就没有无力之感了.于是孩子由做事磨蹭--自己要买小闹钟---学会定时自己起床,直到改掉写作业磨蹭的毛病。孩子发生了质的变化,改正了做事磨蹭的坏习惯。(孩子的变化)
因此, 要建立孩子的时间观念,改掉做事磨蹭的不良习惯。(课件14)一方面可以通过自然教育法,让孩子尝到磨蹭的后果。比如:早上上学,家长不要催孩子,由着孩子慢吞吞地穿衣、整理书包、看课外书 „„结果当然是迟到挨批评,回家后他很难过,这时候家长再告诉他,做事要加快速度,安排好时间,如果磨蹭习惯不改的话还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就这样,任由后果教育孩子,孩子吃苦头的同时,会尝到抓紧时间的甜头,做事自然就加快速度了。关于这一点,家长在操作的时候特别不放心,就害怕孩子承受磨蹭带来的不良后果。但是,如果家长不下狠心,一旦恶性循环,必然的结果是家长累、孩子烦。教育故事中的第一个案例,就是创造性地利用了自然教育法,使孩子自觉自愿地改变了以前磨蹭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时间训练的方式,让孩子逐步提高学习效率。
具体做法就是每次做作业的时候,您给孩子记录下结束的时间,然后和孩子一起计算一下,做作业共花费了多少时间,正确率是多少。等下一次做作业之前,您就把上一次做作业的情况给孩子强调一下,然后,您让孩子努力尝试,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比昨天节省时间,就这样继续下去,一直到孩子的时间观念建立起来为止。教育故事中的第二个案例就是利用了时间训练的方式,让孩子成为掌握时间的小主人。还有别的原因造成孩子做事磨蹭吗?那就是抵抗心里。
(二)抵抗心理
那些仅在做作业时磨蹭的孩子,可能是孩子产生了抵抗心理。主要原因与对策(课件15)
由于现在我们很多家长走入了一个教育误区,认为小学生在校时间减少了,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了作业,家长就会给他们开小灶,尤其是让他们做些练习题。可是他是不愿意做的,家长逼迫的结果使孩子学会了磨蹭,通过做作业磨蹭来逃避不愿承担的额外学习任务。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称为抵抗。因此,家长给孩子肩上压上了学习的重担,结果早早地把孩子给压趴了。有的孩子为了逃避父母的额外作业,竟然躲到亲戚家过星期天。这样渐渐地造成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最后发展到不愿意上学。针对因抵抗而磨蹭的孩子,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做法呢? 主要对策:
请类似这样的家长放弃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因为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复习和预习课文就可以了,作为家长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游戏活动,孩子只要玩够了,他做起事来就会积极果断,认真得多。比如:学生上一节活动课,下一节再上语文或者数学课的学习效果要比平时好得多。上几天昌邑市教研室领导来我校视导,我们听课、评课,所以安排学生在语文课上做了一节游戏,结果下午一节课就完成了识字和写字两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竞争意识不足 原因与对策:(课件16)
有些孩子由于个性的原因,竞争意识不足,做什么事情都磨磨蹭蹭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发展孩子个性,应从其本身的需要、兴趣出发,培养孩子的自理、自主、自律、自信的能力。个性突出的孩子,其自身往往蕴涵无穷的竞争力量。而对于个性原因导致竞争意识不足的小学儿童,家长要有意识地启发和诱导孩子的竞争心理,让孩子和伙伴们开展竞赛;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细等,让孩子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以提高孩子敏锐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尤其是在家里,一家人可以随时开展有益的亲子竞赛,通过胜负交替,锻炼孩子的心智,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
(四)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课件17、18)原因与对策:
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孩子,对学习没有积极性,总是硬着头皮应付了事。在学校里也没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学习兴趣很低,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拖就拖。
作为家长要积极与老师联系,争取在学校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使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当孩子有点滴的进步时,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沟通,双管齐下,同时提出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五)家长要求过严或包办过多(课件19)
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几乎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时间。所以,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边学边玩,能凑合就凑合,能磨蹭就磨蹭,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玩耍的机会。
有的家长包办过多,看到孩子磨蹭,还不断地迁就孩子。总认为孩子太小,结果越来越依赖父母。他会认为做什么事情都有父母顶着,因此,做事不慌不忙。如:小学一年级的个别学生,不仅父母每天早上催他起床,还给他给穿衣;上学时,妈妈给整理书包;当离开家长,下午放学的时候,这样的同学将学习用品随便塞在书包里。天长日久,妈妈给整理书包不如自己随便塞的机会多。这样几天下来,他的书本卷着角就像刚烫过发的人头一样。主要对策:(课件20)
对于要求过严的家长,要采用给孩子一方自我的空间,为孩子增设一个单独书房或书桌,这书房或书桌就是孩子在家“工作”的地方,每当孩子在习惯的地方坐下来,便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学习,就像医生进病房,科学家走进实验室,即可来了精神一样,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地点动力定型;还要
给孩子玩耍的时间,使孩子在适度的限制和适当的宽松氛围中改掉磨蹭的坏习惯
对于孩子包办的家长,应视孩子年龄状况,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当然孩子第一次完成某种事可能有困难,这时家长可以引导或协助孩子完成,但绝不能每次都包办或协助。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适应生活的能力。
至于家长反映的案例一中的小男孩,也是做某些事情磨蹭,其磨蹭的原因除了以上五方面外,还存在注意力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的因素。(课件21)注意力不稳定的原因很多。如:
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然不能使人长久地集中注意力。每一次学习之前,如果不给限定时间,则学习时就会松懈,容易分心。
2、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如果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学习对你而言是一件苦差事,需要相当大的意志力去集中精神。意志稍一薄弱,注意力便会分散。
3、学习环境的干扰。容易分心往往跟学习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如学习学习环境杂乱无章。
4、学习内容太易或太难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因此,作为家长应该采取适当的奖罚措施,如果他能按时静静地完成某件事情,奖励他出去玩或是看他喜欢看的动画片等等,如果在做事过程中,他违反了事先的约定,就剥夺他预先约定的奖励。这样就渐渐地培养起孩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总之,对于动作慢、爱磨蹭的孩子,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刚刚交流过的“缺乏时间观念;抵抗心里;竞争意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家长要求过严或包办过多;注意力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
作为父母应帮助孩子找出真正原因并对症下药。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操之过急地将孩子评价为能力差或智力跟不上。大部分孩子都是由于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造成的,而好习惯应从小就开始培养并长期坚持下去的。
只要我们家长细致入微的观察了解孩子,在解决孩子磨蹭的过程中寻求最佳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肯定能教子成功!
第五篇:活动与教学品质的追求高峰论坛观摩感受
赴芜湖参加“活动与教学品质的追求”高峰论坛
暨“语文报”名师大讲堂会议心得体会
定远中学 张道权
2010年4月6日至8日,我前往芜湖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参加了“活动与教学品质的追求”高峰论坛暨“语文报”名师大讲堂会议。在这里,我谈谈此次与会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一、日程安排及与会领导
4月6日报到。4月7日上午8:20,大会准时开始,程序是开幕式,师大附中校长凌光明致辞,领导致辞,授牌仪式。到会并发表讲话的领导有安师大副校长李琳琦,芜湖市教育局副局长王亚平,安徽省教科院副院长张守祥,著名教育专家蔡澄清老先生,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苏立康。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副主编顾之川,国内综合性学习课程的主要研究人张华。下午,听了三位老师的观摩课。三位老师分别是来自淮北市西园中学的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丁艳艳老师,来自山东省济宁师范学院附中的朱则光老师,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的尹凤霞老师。
8日上午,听了此课题负责人肖家芸老师的主题报告以及省中语会负责人杨桦等人的发言。
二、课题实质及会议主导精神
“活动与教学品质的追求”是安师大附中2001年申报成功的国家级课题,受到张定远等专家们的推介,从而走向全国,许多学校纷纷加盟,辐射到全国21个省市,是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一个课题。这个课题的精神内涵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有机结合)为基本方式,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操作平台,实施语文的全程教学,即所谓语文“活动式”教学。语文“活动式”教学有两种存在形态。它既是一种教学观,又是一种教学形式。作为一种教学观,它视语文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堂教学为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当然是相对的),活动是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性新型学习方式的平台,活动是建立平等、民主、互动式新型师生关系的契机,活动是促进主动、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中介。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活动化。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语文教师善于挖掘利用课内课外语文资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条件(时空、氛围、资讯等)和活动策略,通过活动“场”的培育,着力于“场效应”的生成,实现活动教学化。具体到一堂课,就是要以活动的理念,融会课情与学情,建构教学,通过适时、适量、适度、有序有效的学生主体性活动,化解教学的重难点,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语文的教育教学。
大会主导精神是:转变教学观念,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性新型学习方式平台,转变教学形式,要老师善于发掘利用课内外资源生成活动的“场效应”实现活动教学化。转变教学行为,将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位互动。转变师生关系,建立宽松、民主、平等、友善、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教学评价,评价课堂效果时由过去评教师改作评学生的活动与收获。
会上纠正了人们对于活动的偏差认识。认为现在的课堂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是不活动,二是乱活动。老师问学生答,紧盯一人,冷落全班是错的;问得多答得热闹,追求表面气氛是错的;说那种认为活动就是学生质疑,质疑就是主动、互动了的看法是错的;认为活动就是课堂讨论,有课必有讨论,将其固化为定法的思想是错的。
课题组认为,活动不是片面地追求表面化的课堂热闹,而是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的活动,讨论是活动,而教师讲解,学生静静地聆听也是活动,教师不要不敢讲解。只有少数学生在动不是活动,全体学生都参与才是活动。专家认为,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组织要便捷有序,时间要恰当(五到八分钟为宜),过程力求完整。活动的评价要及时。
三、我的必得体会
首先,我对当下以考为本的应试教育从内心是否定的。因为这种应试教育在性质上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在特征上是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形式上是满堂和题海战术。这样的教育太功利,咱们中国的学生太苦,苦得没有道理、没有价值。这样的精英式教育是牺牲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换取部分学生的进大学。然而作为小民一个的我是无力改变这些的。存在就是理由,应试教育存在的理由一是高考的牵引力,二是中国文化推动力,三是各级教育行管部门的政绩观的作用。所以,我渴望新课改。
其次,我被当前名目繁多的课改弄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总觉得听时精神振奋,回来却无从下手。这次我的感受也是同样。专家们的意见也不尽相同。发言备受瞩目的是张华,他的演讲尖锐激进,妙语如珠。他说在中国,所受的教育越多,灵魂扭曲得越厉害,所以中国永远出不了顶尖级创新人才。中国的老师把自己定位于传授知识,而不是创造知识。说中国的教育为“功利主义”所绑架。美国的课堂是自由的。学生上课可以卧在洗澡盆里,可以让一只狗立在课堂中央,而中国的学生一年级开学第一天学得就是如何守规矩,手怎么放,脚怎么放,怎么排队,是奴性化的教育。并说当今教育分层列等是封建意识形态的死灰复燃。说这是教育的倒退,说我们现在搞课改是在回忆五四运动。另有专家就表示反对,并举出魏书生,说他就是张华的最大的反对者。师大附中的朱诵玉是本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又说,那些所谓的专家们是没有对课堂教学评头论足的。
至于本次学习的这个课题,我的感觉是,倡导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设想是好的。对于当下的教育现状作了分析,力图走一条新路,构建一种新型的课堂关系。我也从中获得启发。
1.我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语文要慢,有很多时候要静。一堂好的语文课不要太把四十五分钟上得太满,要给学生留下涵咏的空间。
2.在课堂讨论时要兼顾全班,不可让多数学生成为袖手旁观的人。
3.片面地强调教师为主体是不对的,片面地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同样有失偏颇,正确的做法是同为主体,有效互动。
4.明白了所说的活动式教学不是指课堂讨论,表面的热闹不是真正的活动式教学,学生的静思有时更重要。
然而细想之余,课题组的说法和做法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1.怎样将活动式教学与当下的中高考相关联。课题组负责人绝口不提考试,可是这是绕不开的。一切的课改,一但不能解决学生的应试能力的提高问题,那它就立马失去了现实生存的土壤。不要说推广了,大家买不买账都成了问题。
2.课题组所在的学校是省直中学,全国重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一流而整齐。可是在分片招生,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班级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活动式教学呢?
3.依照课题精神,所说的活动式是指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而不是表面的活动。可是又认为有三类文章不适合于活动式教学。一类是文化意蕴高远的文言文,二类是鲁迅的作品,三类是抒情性诗歌散文。在我看来,这恰恰反映出课题组没能真正把握活动式教学的实质内涵。我认为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是无所谓什么文章体裁的。因为凡是阅读总是要调动思维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有的活动外显,有的活动是在静的外表下的内隐。课题组这种观点说明他们也只是重表面的活动,未能真正理解活动的本质。
以上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未必正确,或许吹毛求疵了。姑妄论之。
20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