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实施的体会
时间过得真的是好快呀,转眼间高一一年的工作就快要告一段落了。由于这一届高一采用的是新课改后的教材,所以把我这一年的教学心得体会说一下。
我感觉到每次要上一节物理新课的时候,都要思考许久来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还感觉到自己都 “害怕”上课了,主要原因在于担心对于新课程的思想和要求把握不好。而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新教材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所采取的都是渗透的思想来试图让学生递进式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上存在许多问题。
我认为在新课程观念下,好的课堂应该是老师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由学生利用互相讨论、积极思考,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物理概念及公式的推导;还有对于物理的探究式实验也应该在老师的知道下每位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自主实施。即:1.注重体验。2.适度探究。3.把握节奏,面对高考。4.寻求好的方式方法去解题。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感到对于物理的新教材的跨度比较大,因为以前的教材是从力开始的,而新教材是从运动开始的,这样学生对于运动学的学习方面所收到的效果和我预想的差距较大。还有对于渗透思想在新教材的体现虽然想法很好,但是我认为也是有弊端的,因为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就很零散,这样系统性就不是很强了。具体的来说抓好以下几点:
A.养成画图习惯。图象是最直观的思维辅助形式,正确解决物理问题的前提是建构正确的物理图景。画图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画受力图,正确的结果往往难以得出。而且这种不良的习惯一旦养成,那么当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思路很容易受到文字的误导和干扰,思维空间受到束缚。
B.字母、符号的规范化书写。尤其是一些易混的字母从一开始就要求能正确书写,对于字母的上标和下标的书写也是同学容易忽视的地方。
C.“必要的文字说明”是对题目完整解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题思路表达得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流畅完美。
D.物理规律的基本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能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同时方程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数据式同样不能代替方程式。演算过程要求比较简洁,不要求把大量的运算化简过程写到卷面上。
对于现在的新课改,我主要的学习方式是看些新课改的书籍,但是这样的不足在于不能及时了解其他学校实施新课改的近况和他们是如何理解新教材的;缺点在于光看书籍不能尽早把握新教材的主体思想,所以以后可以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来学习新课改的思想。
以上是仅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而已。
第二篇:高一语文新课程实施体会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至今已接近一个学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已经历了第一模块的教学和学分认定,而今,第二模块的教学也已完成过半,要说这课程实验,可谓喜忧交集,感触良多。
在暑假参加高中语文新课标培训的时候,听了倪文锦教授、方智范教授等人的报告,很振奋,也很受启发,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此次课改的力度及决心之大,我想:还教师按教育规律和学科规律教学的春天终于来临了。多少年来,我们不得不“考什么教什么”,教师是考纲和教材的傀儡,而今,我们听到了“过去考什么教什么,考纲权威高于教纲,是不正常的”,“新课标强调用教材而不是讲教材”这样的声音,傀儡终于有了自主权,能不振奋吗?我们听到了“宁愿有所为而做错,也不要冷眼旁观”这样的指示,我们能不跃跃欲试吗?新学年开始,我们投入到新课程实施中,在教材整合、活动单元设计与实施、评价方式改革和学分认定方案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点初步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不过,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无奈。我们的阻力和压力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行政对教学的干预太多,给老师的压力太大,使老师不敢大胆尝试。我们这里是很看重分数的,每一次测验(月考)都要全级统计,教师排名、学生排名,科与科之间比较,校长组织召开月考质量分析会,学期中段考、期末考则要把每科每个老师的成绩上报教办。我们校长说:“改革是难免失败的,但我们是承受不起失败的。”我们校长说的是实话,我们很理解校长。在第一模块第一次单元测试中,我们在命题中尝试加大主观表述题的比重,增加选做题和开放题,由于学生不适应题型,测试成绩不理想,校长在质量分析会上点名批评了我们,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是什么绊住了老师探索的步伐?是什么让学校放不开手脚?
二是学生缺少自主读书的时间。现在学校的课程安排学生基本上是白天上滿8节课,没有自习课;晚上3个钟头晚自习用来做作业,有时作业还做不完,根本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我们知道阅读量上不去语文是很难提高的,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也是很难做到的。我们语文科组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设立学生课外阅读手册,每周定期检查,但是我们发现学生还是应付的多,认真的少。各科的作业堆积如山,学生舍不得把时间花在阅读上。
在这次课改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一线教师的卑微与被动,假如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的改革不迅速跟上,我们恐怕还要彷徨一段时间。
第三篇:实施新课程
实施新课程,促师生共同发展
课程改革是一项教育创新的系统工程,它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机遇、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探索。在六年的课改实践中,我校全体干部、教师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课改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校全体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实施犹如一场及时雨,强有力地冲击着僵固、呆板的传统课堂教学,新的课堂不仅是知识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它不再是静止的跑道,而是提炼生活、展示风采、体验人生、追求成功、感受愉悦、发展生命的过程。因此,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把学校的焦点集中在师生的主动发展上,是我校课程改革始终努力的方向。
以人为本不应该只是口号,也不应该只是一种理念,在学校里应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为此,我校明确提出了“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位教师”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了“校长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学校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服务”的管理思想,努力营造“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人文环境,充分激发了我校师生的潜能,使课改工作得到了落实,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
一、更新观念,找准问题,提高认识
新课程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新的课程理念到底是什么?课改“为什么改”、“朝哪个方向改”、“改成什么样”?„„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我们在思想上把这些问题弄懂了,想明白了,才能改变我们陈旧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使课改落到实处。因此,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利用各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所有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努力做到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参与式培训与讲座相结合,岗前培训与过程培训相结合,个人学习、自我培训与集体学习、外出学习相结合,提高培训的质量。
二是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聚焦新课程》、《新课程理念下怎样上好一节课》、《新课改教师发展与教学新方法》等书籍,并要求教师做好笔记,写出心得,利用校本教研日组织教师进行交流。
三是开展沙龙研讨活动,共同探讨新教材的使用方法、在新课标的精神下如何使用好旧教材。
通过学习与交流,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学行为都有了可喜的转变。当我们正在用这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来推动我们的课程改革时,教育对象的变化给老师们实施课改带来了新的困惑。进京务工人员子女越来越多,目前已占我校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这些孩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如北京的孩子见多识广,而且流动性非常大;同时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或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教育孩子。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怎样去创造有灵性的课堂?怎样让这些务工子女能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所收获?怎样使学校的课改更加深入?这些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老师们再度深刻思考,经过多次的交流与讨论,老师们再次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虽然他们是打工子女,虽然他们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依然要坚持课改,发挥新课程三位一体的功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依然要创建师生共同学习的课堂教学空间;我们依然要让这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开发潜能、全面发展。
二、立足本校,围绕课改,积极探索
思想统一了,认识提高了,但是老师们在具体的工作中怎样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就是说,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围绕着老师们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抓住课改的核心,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改工作开展
学校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要把强化常规管理作为促进改革的基础,又不断用改革的新成果充实、更新和完善常规,从而推动教学创新,保证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又建立了以下几项常规制度:
1、建立三课制度,即:推门课、达标课、优秀课。三课制度每学期都要进行,优秀课水平最高,教师自由申报,教研组组织评定,课改优秀课有指导、推广意义,我校的每位教师都参加了评优课的评比活动,积极性较高。
2、建立课改教案、作业评估制度。为了促进教师认真备课,写出优秀的教案,学校每学期评估两次教案和作业,教案评估按学校制定的《教案标准》执行,评估作业主要看课后作业质量、数量和教师的批阅情况。我们提倡留不同层次的作业,不同学生学不同层次的知识,鼓励激励性评价方法。每次评估后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反馈,以指导教师按课改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3、建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制度。为了加强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学校建立了以教研组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制度。
4、建立听课评课制度。学校领导每周至少听、评两节课,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二十节,每月学校必查一次听课笔记,每次听课情况有统计。听课后及时对每节课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将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认真地剖析。
5、建立交流共享制度。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日举办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让教师养成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的习惯,从而改进课堂教学,消除封闭,激活自我,启迪思维,共同提高。
6、建立案例研究制度。所有任课教师、班主任,都必须拿出自己的案例,在研究中总结自己教书育人及专业成长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学校结集成册供全体教师学习参考。
7、建立师徒帮教制度。为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我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令其与一名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关系,亲自指导年轻教师备课、上课,给年轻教师上示范课,共同研究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8、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分析制度。从学校管理层到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对教学的全过程及检测结果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分析,并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对教材的理解及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学方式及方法的改进;师生合作的状态、调控措施的实施、目标完成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发展情况、学习效率及检测成绩、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等,涵盖了教与学的整个过程。
通过以上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教师的课改行为,保证了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促教师专业化成长,使课改不断深入
校本教研是这次课改的基础、也是核心,它可以使广大教师在积极地参与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促进新课改持续、深入开展。校本教研之所以是基础、是核心,是因为教研的场所在学校,问题的发现在学校,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在学校;而且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依靠的对象是教师。抓住了校本教研,也就为新课改增强了“造血”功能。
1、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为了促进校本教研,我校首先建立了以教研组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制度。定期进行听课、评课、备课活动。每学期开学,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研究课题制定本教研组的研究计划,每周每个教研组都将推选一名教师上课,然后大家进行评课、研讨,一个学期每位教师最少要上5节研究课。主管教学的王振凤老师带头上“课改研究课”,各骨干老师带头上“课改研究示范课”。全体教师中形成了良好的校本研究氛围。
2、加强校本研究,探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常规课堂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
(1)规范备课,让教师先过备课关。
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备课,备课认真、充分,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方法得当,教学效果就好,反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低下。因此,在备课上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要多投入精力,要求教师做到八个明白:即:明白课标要求;明白教材说明;明白编者意图;明白本科教改专题;明白单元教学计划;明白本课达成目标;明白学生已经获取的相关知识;明白教法与学法。教师根据以上要求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为上好每一堂课,要求教师的教案实行课时备课。每一堂课都要有目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具、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等环节。
青年教师对工作有热情,不惜力,特别是接受新鲜事物较快,通过学习与培训,新的课程理念很快充盈在他们的头脑中,但是课堂教学总是不见成效,一堂课虽然教学形式多样,但学生并没有多少收获。针对教师们的共性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他们还不会备课,还不会自己钻研教材,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我们决定先让老师过备课关。具体做法是:我们请有经验的退休老校长每周到校指导教师备课,带领教师们钻研教材,最主要的是交给老师们钻研教材的方法。首先是研究目标、挖掘目标。因为目标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既有显性目标也有隐性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构成显性目标,它体现的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重点难点,我们把这个目标作为三维目标中的基础目标。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形成的全过程,构成隐性目标。三是过程与方法是“中介目标”,具有体现和落实显性目标及隐性目标的功能。三维目标的关系明确后,我们要求老师要逐字逐句抠目标,理解体会目标中的重点词语,然后再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设计教法与学法。体会是一个过程,教师不仅要内化知识,还要通过实践,质疑、反思尽快达到准确掌握目标的能力,梳理出目标中的层次,确定目标中的重难点。钻研教材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必备能力,通过多次的教研活动,教师们能够根据本课的有关知识,找出新知与旧知,找出新知与旧知之间联系中的困难是什么,确立重点和难点,在钻研教学时,教师们能够研究教材和学生,根据本校打工子女多,基础差的特点制定教学过程。如三年级的《这个规矩不能有》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大多数学生甚至不知道“彭总”是谁。这种问题其他语文教师也经常遇到,于是我们的教师课前精心地准备,课上耐心地讲解,补充相关资料。在理解课文时,教师能整体把握,问题少而全面,《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师抓住课题,让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语言、神态、动作这几方面理解“为什么这个规矩不能有”。这样既提出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2)创建自主学习的课堂。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怎么教?我校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力争做到“七个尽量”。即:问题尽量让学生去发现;知识尽量让学生去探究;内容尽量让学生去开掘;规律尽量让学生去掌握;学法尽量让学生去创造;收获尽量让学生去总结;能力尽量让学生去发展。如:四年级在科学课上学习《串联与并联》时,老师没有演示,也没有讲解,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实验材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理解了串联与并联的相关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①内、外结合,共同成长
随着日常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渐渐发现,年轻教师对新教材把握不到位或者是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教师本身缺乏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拿数学学科来说,有些年轻教师本身对某些数学概念及算理模糊不清,而实验版的教材及教师用书又没有这方面知识的说明,特别是近几年参加工作的老师又从没有接触过旧版本的教材,所以就出现了:钻研教材不透;对于课堂上的某些环节把握不好。因此,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如:我们在探讨如何讲清“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的具体算理时,让老师们明白: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就是求较大数,即:把与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和较大数比较小数多的部分合起来,就是较大数,所以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就是求较小数,即:从较大数里去掉较大数比较小数多的部分,剩下的和较小数同样多,也就是较小的数,所以用减法计算。除此之外,如何进行读、写万以内的数的具体指导方法;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对加、减法的意义的理解;除法的几种不同意义;加、减、乘、除的估算方法等都是我们培训的内容。
通过培训,老师们对数学学科的知识有了一个系统地了解,可再次走进老师们的课堂,我们发现: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最大的还是对教材的理解不深、不透,对小学阶段数学的体系仍然没有清楚的线条。多数教师总是在每次听课后的评课中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这一点我没想到”等等感言引起了我的思考:如何改变现状?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等问题不断困扰着我。回想几年来的工作,我们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帮教师设计过教案;曾走进教师的课堂帮教师指导过重点内容的处理方法;曾给老师们进行了有关小学阶段的部分数学知识的培训等等,可这种直接地给予并没有在教室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怎么办?我们是仍然坚持给老师们培训,还是在培训的同时加大老师们自研的能力?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后者—注重自研,查找问题。因为外在的给予远不如内在的驱动。所以,我们决定内外结合,共同成长。本学期我们利用学科组研讨的机会,大胆地从张岩老师开始,让其自己备课、自己设计、不听试讲、不看教案,完全由个人经过理解后设计并利用外校学生进行实地演练。虽然课上失败了,但我们在课堂上让老师明白了认真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在老师们的评课中让作课老师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在反思中让老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从而逐步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执教能力。
②“同课异构”,取长补短
任何人的知识结构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弥补缺陷的途径之一就是与人进行知识交流与互补。因此,为了让我校老师能够集他人所长,更好地提高自我,本学期我校为老师们提供了与花园村二小的老师共同研讨、学习的机会,进行了一次《长、正方形面积》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了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我们为上课老师提供了到外校听课学习的机会,主任亲自带领上课老师到外校试讲,目的就是进一步让讲课老师深入地理解教材,熟练地把握教材,让其在他人的课堂中吸取好的做法为己所用,找到自身的问题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经过多次的研讨,我们在四月二十九日顺利地举行了此次活动。两校老师各展风采,让听课的老师受益匪浅,这是我们从老师们的评课中感受到的。通过此次活动交流,老师们最大的感触是:在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一个教学设计能否落实,老师在备课时必须有细致的预设环节来做保障;在课堂上必须能抓住学生中生成的信息有效利用。这两点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学习和提升的能力。在每一节课堂上,我们都要认真聆听学生发言,抓住有效信息,及时追问,灵活处理,相信这样努力做下去教学能力一定会得以提高。
③给予方法,减轻负担
随着年轻老师的不断增多,加上新课改后的教参的指导性不全面,使老师们对各种不同的课型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为了减轻老师们的负担,校领导共同帮老师们寻求方法。如:听课中发现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单一,于是校长便为老师们介绍了八种识字方法并与老师们一起探讨了怎样开展素读教学活动,并规范了早读,各班每月都有早读读书计划等。校长的亲自指导,老师们的劲头更足了,干劲更大了,效果也更明显了。记得,我校在语文基础知识验收中,一年级一班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获得了100分的好成绩,老师们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深有感触地对校长说:“以后您还得多给我们支点招”。上学期期末教学主任还针对老师们不会上复习课,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复习课的研讨活动,并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些关于上好复习课的具体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发放了自己整理的教材中应让学生掌握的所有知识要点,为老师们的期末工作减轻了一些负担。虽然我们领导在背后付出了很多,但我们深感付出的价值所在。因此,看着老师们感激的目光,领导们真得感到无比快乐!
④多种听课,促进实效
为提高课堂实效性,我校领导至少要听三轮课。每学期开学初全校调研课、期中评优课、平时的推门课。每次听完课,校领导都会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探讨每位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强教师的自主研究意识,上学期的评优课,我们采取了工作重心下移的策略——自评课。我们把每位教师的课录下来,刻成光盘,然后老师根据学校所发的自评表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问题与优势。老师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对自己的课看了一遍又一遍,认真查找自己课堂中的教学问题。如:我校一位美术教师,她的讲课时间总是多于学生创作时间,我们给她指出后,但是怎么也难改变,通过自评课,她看到了自己的问题:
1、条理欠清楚
2、语速、动作较慢
3、语言不简练,浪费时间,4、个别环节时效性不强。我校的苗老师,不仅看光盘自己找问题,还请同是教师的妻子帮忙,最终理解到还是自己的教学观念制约着自己的发展,由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以在本学期中,苗老师的课堂教学进步非常大。并且主动找校长交流自己思想改变后在课堂教学中尝到的乐趣。
通过这样的评课活动,很多老师都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在自己的课堂中积极地加以改正。本学期,我们学校的那位美术老师在区美术组到我校进行课堂指导时改正了自己的问题,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这种自己评价自己的教研活动深受老师们的欢迎。
三、课改带来的喜悦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校发生了深刻、喜人的变化。课程改革倡导的新思想、新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重视和加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形成;学生变得更加热爱学习和喜欢学校。
1、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骨干教师越趋成熟。
六年的课改,多数老师已经能够把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也整体有所提高。
2、学校的工作越来越得到家长及社会的认可。一是不断收到家长的表扬信,赞扬我们的教师如何关心学生;二是多次收到表扬信赞扬我校的学生拾金不昧;三是我校入学人数逐年增加等等,这些不更加证实了我校的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吗?
六年的课改,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教师队伍,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虽然我们有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深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今后我们一定会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使教师、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已有的课改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确保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四篇:新课程体会
浅谈学习新课程理念的体会
教师:黄治国
二00八年七月
学习新课程理念的体会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的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有了新的理念,用了新的教材,就一定会带来教师教学行为的深刻变化吗?我们不难发现,在实施课改的学校,传统型的课堂教学依然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是因为抽象的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们需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细心体验新课程的理念,从而逐步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之中。这里试从五个“走向”来谈谈自己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的课堂体验。
一、目标从单一走向多元
传统的数学课程目标以知识和技能为中心,偏重大量、重复、机械的解题训练,久而久之造成多数学生厌恶数学,看到数学就头痛,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育的失败。因此,数学课堂的目标不应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应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1、知识技能目标应与时俱进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点,但需要重新思考的是,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复杂的计算,是各种应付考试的解题技巧?答案是否定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和数学的飞速发展,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认识应当与时俱进。例如结合实际背景选择合适算法的能力,使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能力,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并根据结果作出判断的能力等。因此,我们在考虑知识与技能目标时应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作出合适的把握和定位,切不可只为应试。
2、情感与态度目标应以学习兴趣和成功体验为核心
公民的一些基本素质都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培养。如:对社会、自然的认识欲望、严谨的态度、独立思考和合作交往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因此,从小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受益无穷。在小学阶段,情感与态度目标应以学习兴趣和成功体验为核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小学生。我们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认知矛盾,使学生乐意亲近数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3、解决问题目标应当侧重现实问题的解决
我们的学生几乎天天都在解题,解大量的习题。但是,很多问题都是人为编造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解决问题不应该等同于解习题。只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才会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对学生的解题而言,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而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制定解决问题目标时,我们应当首先考虑它的现实性。
二、内容从教材走向生活
新课程实施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强调教学要反映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经验世界,与社会生活、科学世界保持密切联系,不能脱节。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得越密切,教学就会越有效。远离学生的经验,再现代化的教学内容也没有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内容的现代化,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现实化。
1、提供真实性任务情境
提供真实性任务情境,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促使两个世界的交汇。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促进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心向和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例如,学习统计,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带到十字路口,去记录每分钟内通过的机动车辆数。在这种现实的情境中,学生才会产生统计的需要,才会自觉选择又简便、又清楚的记录方法,无需教师把某种方法强行加给学生。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数学
数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活动,学生只有在活动中学习,才容易理解,才会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认识三角形,上课开始,我先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
①创造出一个三角形。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兴趣特别高涨。有的用纸折、有的用剪刀剪、有的用小棒搭,真是丰富多彩。大家在手脑并用中创造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三角形,体会到了三角形的特征,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
3、养成收集、交流数学信息的习惯
学生没有数学意识,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审视世界,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用好数学语言,学生没有养成收集、交流数学信息的习惯。因此,数学在学生的眼中是陌生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记录一条数学信息,既可以是生活中的事例,也可以是报刊数学信息的摘编,定期组织全班学生交流信息。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充分运用数学语言,天天接触数学信息,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过程从预设走向生成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说:今天的课上得不错,尽管与我的备课有所不一样。这说明,课程的预设与机智的生成教学并非矛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堂。
1、形成平等对话的氛围
与传统的课程和教学观把教师作为“传话者”不同,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对话。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教师要放弃课堂的“话语霸权”,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全面发展,才能有精彩的动态生成。
2、追求灵活应变的教学机智
教师总是处于意想不到的课堂情境中。例如,一年级教学统计,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用画“√”的方法来记录数据,但小朋友们却用了各种符号记录数据。这是教师没有想到的。那么,应该用怎样灵活的方法来适应课堂,让小朋友接受画“√”的方法呢?一位教师这样启发学生: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究竟有多少?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去做统计,要统计出10分种内车辆的次数,看谁统计的又快又准?在这样的现实动态情境中,小朋友自然会想到用更简便、更清楚的方法,很多学生就选择了画“√”的方法。如果教师强加给学生,学生就难以理解,难以接受。
3、养成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
一堂课上完了,但教师对这次课堂教学的思考并不能停止。学无止境,教也没有止境。教师课后所产生的反思,也会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教师们应该及时写下自己的教学反思,总结得失,拓展思维。只有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才能形成教学机智,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的课堂才能进一步延伸和开放,才能形成不需预约而成熟于胸、灵活多变的课堂艺术境界。
四、学习从共性走向个性
虽然一个班级中,大家一起去学习,实质上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要创造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机会,对学生的独特发现和理解,教师要作出合理评价,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合适的学习方式。
1、允许学生超前学
每个班级都有一批尖子学生,他们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只需较少的时间就能掌握。剩余时间如果教师不作安排,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发展,也会影响别人。因此,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区别对待,给他们准备一些与本课知识相关的、富于挑战性的现实问题,让他们去探究,去合作解决。这样,新课程倡导的“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就能落在实处。如四年级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任意三根小棒都能搭成一个三角形吗?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2、提倡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体现个性化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计算298+37,学生想出了以下六种计算方式:①直接用竖式计算;②298+37=300+37-2+335;③298+37=290+8+30+7=335;④298+37=298+40-3=335;⑤298+37=298+2+35=335;⑥298+37=300+40-2-3=335。教师不要一一评价各种方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提倡思维方式的多样化。
3、鼓励解题策略多样化
鼓励解题策略多样化,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自经历、亲自体会、亲自反思,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见解,用不同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很多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探究。其实,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不难发现,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或者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都是可以的,而不必拘泥于教材上的推导方法。学生自己发现的东西是最难忘的。
五、评价从结果走向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过去,对学生的评价就只考虑成绩,以至于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我们要改革评价方法,努力做到: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关注、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真正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1、关注学生获得结果的过程
传统的评价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对于学生如何获得答案的过程不关心,缺乏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往往会导致学生只注重结论,不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容易形成似是而非的认知定势,不能养成认真探究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要将评价的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要精心设计一些考察学生学习过程的题目。如,将物体分类,并按一定规律排列,分别数一数物体的个数,并完成统计表或统计图等等。
2、关注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活动就停留在表层或形式阶段。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形成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判断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不是只看他能解决多少问题,更看他能提出多少有价值的问题,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去解决它。为改变传统的“只看答案”的评价方法,我们可以尝试采用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或操作结果提出若干问题并予以解决的评价方法。例如,统计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后,自己提出问题并予以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第五篇:新课程体会(范文模版)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张少普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