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基础原理与应用总结
教育概念: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基本形式:学校教育学、家庭教育学、社会教育学
现代学说:
1、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
3、实用主义教育学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5、批判教育学。教育功能定义: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的表现:对内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对外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的类型 :从作用的对象看,本体功能和派生功能;从作用的表现形式看,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教育的功利性驶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教育对人口、文化、经济、政治的正向影响
人的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不断发展的变化过程 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互补性
影响身心发展中的因素:遗传是生理前提;环境是外部条件;实践活动是推动人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特殊功能
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达到状态的期待;狭义: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规格或标准,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课程或教学的)教育目的的意义:是一种引导和推动人们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精神性动力。因此,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激励、评价(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教育目的制定依据:客观(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依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主观(个人、社会本位论)
我国的教育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的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等。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德育的任务:为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时代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疏导为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和严格要求与尊重爱护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德育的方法:理论引导、实践锻炼、情景熏陶、榜样示范、心理咨询法 学校德育的途径:思想品德课程、学科教学、班集体管理、各类活动、网络德育
我国德育的发展趋势:回归生活实现道德理性与道德主体生活的整合、注意民族传统,关注世界交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意社会适应性、以人为本,规范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
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各类教育机构的体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分3类: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教师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性质:普遍、基础性;普及、义务性;公平、均等性
基础教育使命:以人为本、把普及作为重点、着力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职业是以教育教学为职责、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职业
教师工作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教师的职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观、树立面向学生的学生观、树立生动、开放的教育活动观
2、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3、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与良好的文化素养
4、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师职业的权利:教育教学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参与管理权 教师职业的义务:社会义务、教师义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从事教育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权利、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学生的本质: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是人(学生是能动的主体、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所参加的是规范化的学习
学生的权利:生存的权利、人身权:受尊重、安全、受教育
学生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的规定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对话合作、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了解和研究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民主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
教育内容: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经过选择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等的总和。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内容既包括校内教育(正规的)和校外教育(非正规的)的内容,也包括非正式的教育和“平行教育”的内容。狭义的教育内容特指学校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特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和预见性;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具有高度的信息含量和科学的富有逻辑的排列组合;具有认识价值、发展价值、应用价值;具有形式多样的信息载体 教育内容的发展:现代化;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能力的培养;关注道德教育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指某一门学科。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国家课程、地区课程与校本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
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教学:广义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限定为学校中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双方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而沟通、交流与合作是指导的前提,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 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任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中小学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育过程的特点: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的过程;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育过程的主要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知识与发展智力;知识与提高思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类型:班级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修正和补充;个别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因材施教 中小学常用教育方法:讲授、谈话、讨论、实验、演示、参观、练习法 我国主要教育模式:自学-辅导;目标-导控;引导-发现;情景-陶冶 现代教育:素质、终生、生命教育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三个中心)全面发展是不是要求均衡发展?
1、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学生可以而且应当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就个人来说,基本素质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2、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比较完善的基本素质,又能充分发展其特长,形成丰富而独特的个性
第二篇:教育学原理概念总结
教育学原理概念整理
1.教育目的:
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广义)
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政治经济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劳动者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2.教育方针: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工作总的要求。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
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教育方针是党指导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方针(工作方针)。
3.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一般到特殊 抽象到具体)
4.教育制度: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5.学校教育制度: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课程计划:
对学生毕业前所要完成的所有学习任务的总体安排。
7.课程标准:
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8.教材:
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教材(一般到特殊 抽象到具体)
9.课程目标:
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品德发展、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10.课程内容:
通常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它既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还包括对教学的具体进程。
11.课程实施: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打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2.课程评价:
测量学生子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
将学生的学业与某些标准进行比较。
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课程实施的过程。
13.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
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
14.教学模式:
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知道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例。反映特定教学理论,并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形式、策略的模式化教学活动结构。
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
15.教学原则:
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及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比规律具有更多的主观成分。
16.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总结
第一章
绪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 政治观点 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1是思政存在的内在根据2贯穿于思教始终并推动其发展3制约着思教领域其他矛盾)
基本范畴:1个人与社会,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是以共同点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共同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思想与行为 揭示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相互关系范畴。思想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总和(理性 感性 情感 意志)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关系: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反映思想,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具有反作用。(表现略)思想转化为行为需①外部条件,行为的环境支持因素(风气,舆论,习俗)②内部条件,行为必须通过动机 态度等环节。动机转化为行为受到两个制约①文化观念,动机形成后能否表露受价值准则判断的制约,符合公认准则就可以②合适的行为方式选择。
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主体与客体关系
4内化和外化。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化发展范畴。内化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注意,理解,接受)三环节。
外化则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产生良好行为结果的过程。制约因素;①内部制约因素是个体的价值观对行为动机的评价作用和对行为方式的选择。②外部制约 first内在动机外化行为所需要的时间 地点和条件。Second个体意识是否外化受到制约 third从众效应的影响(公共场合尤甚)
关系 :二者是思教过程密不可分的环节。两者统一性表现为;①实践活动是两者的共同基础②目的相同,最终都为了通过良好行为产生良好社会效应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促进。
二者对立性表现在:①两者处于思教过程的不同阶段②作用不同,内化是输入,外化是输出③成果不同④所用方式方法不同。
5教育与管理。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实践活动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行为,以维护正常生活工作秩序的实践活动,带有强制性。关系:1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关系;一方面思想教育可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可以增强和巩固思想教育效果。2奖励与惩罚关系;①批判往往告诉人们不该做什么,批判过多可能使人无所适从。②过多的批判指责使人产生挫败感产生隐蔽的对抗行为。③单一的使用批判惩处办法容易导致简单粗暴或惩罚主义,如果将批判变成发泄个人的工具 批判将失去任何效力。
学科特点: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反映了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带明显阶级性,是阶级性与真理性的高度统一。
2实践性,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发展
3综合性,研究中对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做综合考察,借鉴运用多学科知识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教建设,1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坚持本质规定性(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与时俱进);坚持基本原理(马哲,政经,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基本特征(first列宁,阶级,实践,科学性second开放,动态,创新性)①必须完整准确把握马尔斯主义理论科学体系②必须坚持和巩固马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③坚定不移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④不断丰富发展创新马义
2坚持用马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一方面牢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另一方面 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时间和理论发展。在当代中国,特别要强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为指针。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论述): 一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的关系的理论。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科学的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唯物史观实质。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村咋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同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是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据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其本质和地位作用,自觉服从经济基础进步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教“无用论”和“无能轮”。
二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原理。经济上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于政治比道德文艺等上层建筑更加直接的反应经济,所以它在上层建筑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政治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可反作用于经济,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理论依据。所以,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把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范围,反之则是人民的敌人。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则是非对抗性矛盾。对气人实行专政,在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我们确定思教方针,原则,方法的直接理论依据。思教的任何方针方法和原则,只有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求的才是正确有效的,反之是错误和有害的。同时,由于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有事会交织在一起,难以分清,这就要求我们更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社会性 阶段性 历史性的统一。我们在坚持人的本质有阶级性的同使,又反对片面将人的本质只归结为阶级性的简单化。
对人本质的不同的认识必然导致对思教有关问题的不同结论。因此,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为指导,才能科学分析对象的思想特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三观。
五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是我们确定教育方针,目的和思教任务主体的理论根据。包括1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自由的发展2人的才能的多面发展3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作用。1激发人的身心潜能开发创造力促使人的个性全面发展。2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六关于”灌输”的理论一列宁:
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性的学说。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确立思教地位,作用方针任务原则的依据。①工人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②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要确立必须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③无产阶级政党要重视理论与理论斗争,善于把革命理论与群众实践相结合(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灌输理论。列宁的灌输原理虽然产生于20世纪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相比历史的条件有很大的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也发生很大变动。但是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的实践证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所以灌输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绝对不能轻轻和动摇。
七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论: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之一。要做好思教工作,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对党员干部加强相关教育。
群众路线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向人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部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引导群众前进。一切为了群众是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依靠群众,相信/依靠/密切联系群众 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区别之一
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理论:是对马义,毛思的创造性发展是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深刻认识思教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思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内容和重要保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根本任务: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针,“以立为本,重在建设”把先进性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1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体系2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3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九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搞好执政党的建设是思教工作的根本保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时,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四项基本原则最重要的内容,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
第三章 思教的地位和功能(重点无此)
思教的地位:是指思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中所处的位置。1思教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2思教为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3思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思教的功能特点:1客观性。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实践的客观性决定;2多方面性。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由对象复杂性,内容方法多样性所决定;3层次性。有教育所作用对象的层次决定;4发展性。功能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一方面某些功能强化,另一方面出现新功能。
思教的功能分类:一 个体功能
1个体生存功能;指思教在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原则以便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个体发展功能(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前提);指思教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体现:①引导政治方向(目标导向 政策导向 舆论导向)②约束规范行为。③激发精神动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使人们奋发向上(民主激励 榜样激励 情感激励 奖惩激励)④塑造个体人格。
3个体享用功能,指通过思教使每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和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获得精神享受。
二 社会功能 1思教的政治功能,指思教通过培养具备特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受教育者以推动政治发展的作用。表现:①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②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再生产社会的政治关系③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思教的经济功能,指思教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经济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①思教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②思教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③思教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对社会生活调节途径,心理调适 人际关系调试 情绪调控)3思教的文化功能,指对社会文化结构及其各种组成部分的影响。①文化传播功能(一方面传播思想政治信息和主导意识形态,促使形成另一方面个体通过学习形成一定政治态度 ②文化选择功能(首先树立正确文化观,提高文化选择自觉性。其次加强传统文化吸收批判改造,再次加强对人们选择的引导,学会在交流冲突中正确选择合理吸收)③文化创造功能 不断地进行整理 组合并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传递,实际上就是文化创造过程。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重点无此)
思教目的,指通过思教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根本目的 内容:1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内在目的)2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终极)
意义:是思教活动的灵魂,是长久起作用的目标,是团结和动员全体思教者及其受教育者共同奋斗的旗帜。
目的确立依据: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教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应同党的奋斗目标一致。2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思教目的的功能:1思教目的为思教活动指明了方向。2思教目的为开展思教活动提供了动力。3思教目的为衡量思教活动成效提供了依据。
思教根本任务: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培育“四有”新人不动摇;1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2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条件。
“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培养:1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2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一是接受和顺应变革的心理,二是强烈的责任感)3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4增强人们的法制纪律观念。
新阶段思教任务基本要求:1坚持抓好邓小平理论和马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首先,认真研读重要文献,其次,引导人们理论联系实际)2突出主旋律教育(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3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4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①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概念模糊,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拜金/享乐/个人主义滋长②思教角度,first对负面影响有清醒认识并保持警惕。Second继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教育)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环境,指人类主体的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
思教环境,指对思教活动以及思教对象的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特点:1广泛性。首先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动态体系,其次对思教及其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性质具有多重性,影响方式具有多样性。
2动态性。由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特征所决定。①思教环境内部各要素始终处于运动中。②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思教环境发生变化。
3特定性。思教活动总在一个具体的环境里进行,受这一具体环境的制约。
4可创性。主要从人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角度。首先,思教可以强化或者减弱环境的某些影响;其次,思教可以营造小环境。宏观环境对思教的影响(重点无)
一经济: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资料。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从总体上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品德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自主意识,竞争/诚信/平等意识等,在客观上改变着人思想道德素质,也在客观上为思教发展提供了动力。
优化:1要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2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在全社会建立和谐利益关系。3主要依靠社会管理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
二政治:包括社会正在做制度与现实的政治状况。社会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体现人们之间思想关系的物质手段,是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社会政治制度对思教的影响和制约,从根本上讲,是由谁来当家作主并掌握思教的领导权。
优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3推进机构改革。4加强反腐倡廉和干部道德建设。5维护安定团结。
三文化:社会文化对思教有着广泛的影响,因为人的思想都受到一定文化的深刻影响,思教也必定在一定文化氛围中进行。特征:①属人性②社会性③创造性④时代性⑤复杂性。
优化:1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2促进各项文化事业发展。3努力建设企业/校园军营家庭文化,优化亚文化环境。4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四大众传播媒介:指多种形式的大众传播手段。作为思教环境系统的重要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环境具有广泛性,导向性复杂性等特征。从两方面分析:①传播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②所传播的信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思教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优化:1党和政府要有效控制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弘扬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教育。2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开展道德评价,舆论监督。3采取有效措施净化网络环境。4加强媒体自律。
微观环境对思教的影响(重点无)一家庭环境:特点,普遍性和长久性;渗透性;针对性;主体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二学校环境:学校是有目的/计划/组织地向有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以培养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公民机构。具有 全面性;阶级性;渗透性;导向性。
三社会组织:指执行某种社会职能,追求特定工作目标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各类组织都承担着四角的使命,没有思教维系的组织是不健全的。影响因素:①效益②管理方式③社会组织风气④领导者形象。
四社区环境: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并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影响因素:①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程度②社区风气③道德规范④人际交往。
五同辈群体:特点,自由性;渗透性;独特性。
良好思教环境的作用:1感染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陶冶人的情操。“孟母三迁” 2促进作用;重视加强社会环境研究,发扬积极影响,营造良好氛围 3约束作用;是无声命令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人们行为具有约束力。
环境优化: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环境成为思教的自觉手段,充分发挥其促进人的发展作用。
方法:舆论导向法 整合协调法 比较鉴别法 专家评优法
原则:1积极因素原则,主体在优化过程中及时掌握变化动态,根据思教目标采取措施,努力将不可控消极因素转变为可控因素增强客体免疫力,保证其结果的积极性。
2整体一致原则,宏观环境从根本上制约着思教对人的品德教育,有优化的必要和可能,通过营造良好微观环境(能动作用)辐射示范社会,必须使宏观微观保持一致,才能卓有成效的实现思教目的。
3层次性原则,因经济文化水平不同和民族传统而产生差异 个人思想层次区别而效果不一。4创造性原则①重视环境影响 客观认识②揭示内在联系发展规律以积极因素主导的环境③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创造性开展环境建设。
第六章 思教过程及其规律
思想品德及其结构: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的较为稳定的心里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其结构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认识 情感 意志 信念),思想(政治/世界/人生/道德观)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方式连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重点无此)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内在转化和外部制约的统一。1内在转化过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基本问题,是人们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思想品德实际上是在一定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2外部制约过程,社会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环境的总和。物质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生活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品德境界的高低和方向,社会制度更是直接影响和规范着人的政治立场 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1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2人的思想品德是主题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重点无此)
思教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①思教过程是一活动过程,是思教活动的展开,发展流程。②是一有目的的活动过程。③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过程要素:主体 客体 介体 环体(重点无)
过程特征:1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正面性 2突出复杂性和广泛社会性 3积极引导性和明显长期性 1社会性和可控性2集体性和实践性3严格要求与个性发展4教育和自我教育5长期性与反复性。
思教过程的环节:
1思教方案的制定(起始阶段)①搜集信息(前提)发现问题。(信息要广 准 精 快,还要掌握思想信息处理的科学程序)②确定思教目标(关键),主要依据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及个人品德(针对性,可行性,明确具体,分清主次缓急)③拟定思教方案(构思轮廓,设计细部;拟定人要有冷静头脑和求实精神)④优选方案(价值标准,总体最优标准,最优损益平均标准)
2思教方案的实施(中心环节)①传导思想道德观念②引导受教育者实现从品德认识到行为转化,培养人们的品德践行能力。(first重视思想品德情感和信念的培养second提出行动要求,并促使受教育者将其内化,变成自己的行动动机third指导受教育者选择行为方式锻炼品德意志fourth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客体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3思教的评估(核心内容是效果评估)根据社会对思教的要求以及思教评估对象的实际通过运用测量与统计分析方法对思教过程和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估价活动。
评估特点:①综合性(内容丰富性决定,既反映所创物质指标有反映精神指标,注意教育所产生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②动态性(效果滞后性决定,效果体现在教育结束之后,不能静止观点看评估,应经常/动态性进行,较为客观全面进行积极与不良效果 的分析。③对比性(效果形式复杂,需纵向(时间)与横向(空间)对比中获得判断,把握价值。④系统性(教育效果作用的广泛性,first整体性,完整科学体系second相关性受社会条件和内部系统的制约,存在不同层次差别。
评估的功能:①导向功能;以一定目标需要愿望为准绳的价值判断过程,(一方面评估对实现思教的社会价值作判断,另一方面评估的指标对受评者思想品德起导向作用,通过评估有计划的引导,实现社会道德思想个体化 ②激励功能;(通过评估使教育者认识自身问题,使受评对象明确努力方向 奋发向上,促进人们积极主动性 ③鉴定功能;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获得受评对象的深刻认识,把我受评对象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不同层次,明确工作目标。④诊断功能;评估过程也是分析实践活动的过程,达到哪些目标,哪方面不足,存在问题⑤调节功能;评估功能被人们用来确定对显示目标的达到程度,达到则符合,达不到则休整。⑥选拔功能;有利于按全面发展的要求选拔人才,有助于评选优秀,表彰规范运用先进典型开展带头作用。⑦强化和抑制功能;通过可体内心的情绪体验祈祷扬善抑恶的作用。对符合社会期望的思想行为予以肯定引起客体愉快感受从而强化客体先进思想。反之则在思想上引起较大震动,经过内心矛盾运动与自我斗争自觉抑制不良品德。⑧咨询功能;思教评估对教育系统中各环节效果信息及时的收集分析,为领导者提供大量事实和可靠材料,为正确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检测原定工作目标正确与否。
评估构建原则:1方向性原则;思教作为我党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应有鲜明的立场和基本任务。建立思教评估指标体系时所所设立指标必须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社会价值导向反映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朝共产主义迈进。2教育性原则;只有坚持教育性原则,站在教育战略高度,本着教育意图,从教育受评者的立场出发,才能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培养受评者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增强整个思教活动的实际效果;如果没有强烈的教育意识,那么整个评估活动就有偏离正确方向的危险。3科学性原则:①一致性原则;指标与目标必须一致,指标是目标的反映。②独立性要求;指标系统内 各项指标之间必须互不重叠指标间可存在包容,不应完全相同重复(原因fir指标不独立,存在重复,实际操作中就会醇香重复测定,增加了评估的工作量,造成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和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费。Second,指标若是不独立,按重复的指标进行分项评分,实际就加大了该指标的权重,这必然影响了评估工作的科学性)③完备性要求;涉及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充分的反应目标。一致性,独立性和完备性保证了指标的设计能以逻辑的必然性从一系列最小的指标中反复推演出整个体系。④可测性要求;设计的指标应当能用操作化的语言加以描述,指标所规定的内容能通过实际观察或测量的方法。⑤可比性要求:指标必须反映受评对象的共同属性,测量结果可进行科学比较(一是在提出一项指标的同时,必须确定相应的可比尺度,只有按照同一个尺度的要求才能作出比较和区别,看出相比物之间的差异。二是可比性要求还表现在受评者之间评价的内容属性必须保持质的一致,对象之间的共同属性是进行比较的前提,内容属性上的不一致时得不出科学的结论)⑥可接受性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所设立的指标应当是符合实际的,能被受评者所接受的。这是因为如果我们的指标脱离实际,就不能起到评估的导向鉴别的作用。二是可接受性还表现在按指标要求进行评估时可行的。
思教过程矛盾(重点无):基本;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
具体矛盾;1教育者与思教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表现:教育者自身因素无法全面把握;教育者内心不认同教育要求.(提高教育者思想政治觉悟与理论水平知识)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矛盾 表现 ①人格因素引发②人际关系处理不当③行为方式不同个性差异。3思教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矛盾(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表现,①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不一致②社会要求与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③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矛盾(积极顺应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由于个人利益 认识出现的矛盾通过教育引导,促使上种情况出现)④思教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自身努力与全社会共同努力)⑤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要求与满足需要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不断改进思教的方式方法,以更好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内在需求)思教过程的规律
(一)基本规律,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是适应超越律,指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要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政治教品德要求的规律。
(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规律; 1 双向互动律2 内化外化律 思政教活动实际上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实现内化和外化,使其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内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认识情感信念等内在意识的过程。外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自己已经形成的品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和外化不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且相互参透。内化中有外化认识离不开实践,受教育者形成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实践中形成的。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教育者就必须遵循内化外化规律,努力帮助受教育者实现内化与外化有机结合和辨证统一。一方面教育者要积极推进内化过程,坚持必要的证明教育灌输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以便为外化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育者又要善于引导外化过程,要注意受教育者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均衡发展。
协调控制律。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坚持和协调各方面,各种类,各阶段的自觉影响,又要努力控制其自觉影响,实现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 影响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就必须正确判断社会需要,社会形势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及时地,有预见性地规定教育任务,教育要求和实施教育活动,防止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背离.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的辩证统一,就必须坚持社会影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三者影响的一致性和协调性.社会影响,主要是指大众传媒所发散的有意识的教育影响.现实生活中,社会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矛盾或不协调是导致教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必须共识遵守这一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比较协调一致的教育合力。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者特征(重点无此);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1阶级性2主导性3客体性(①受对象和环境的制约②思教者及活动被客体所审视③思教者是自检 内省的对象)思教者职能(重点无此):1教育职能;教育者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自身状况运用相关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 引导和塑造的职能。①组织开展教育活动②传授思想政治知识和品德规范③促使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发挥④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2管理职能;教育者根据特定目的,依据对象自身状况和发展规律,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各种管理手段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教育和人格塑造职能。①确定目标和计划②进行制度管理③协调教育活动各种因素。思教者素质(重点无此):1特殊性(工作 对象/过程/手段/成果的特殊性)2主要素质(政治/道德/思想/知识/能力/生理心理)
思教对象的特征:1广泛性,涉及社会的各个部门/单位/领域。2层次性,对象是人 成长环境。3可塑性,思教对象的思想品德可由环境的影响和主体的作用加以改变塑造。4主体性①思教对象具有能动性(能动反映 自觉活动)②思教对象具有自主性③死机对象具有创造性(在反映外部世界和自身基础上创造新精神产品)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1社会性的特点2能动性的特点3层次性的特点4可变性的特点 思教对象的分析方法(重点无此):1历史分析法,把教育对象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的方法。2动态分析法,把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当做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通过对教育对象思想矛盾运动变化的过程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的方法。3立体分析法,对教育对象进行多层次 多侧面 全方位的分析方法。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是找出不同对象之间以及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质的差别;定量就是运用数学方法以及现代科技手段对思教对象进行量化指标的测试和分析。领导干部是思教的重点对象(重点无):领导干部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必须将其作为思教的重点对象。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党政领导干部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党和国家各项事物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只有通过党政领导干部的创造性活动,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才能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才能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从而有力地调动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离开了各级干部的努力工作和模范带头作用,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挂在墙上,无法真正落实。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教,根本上提高干部素质。青年是思教的主要对象(重点无);1青年在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①青年肩负着现代化建设的重任。②青年代表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2青年的①生理特点(人的生理发育旺盛时期,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极强,同化过程高于异化过程。)②心理特点(个性,智力,情感,性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1联系:1相互规定和相互依存。没有主体,客体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激励;主体也离不开客体,客体是主体进行教育活动的最终归宿。2变化不局,相互转化。
2区别:1角色不同 2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不同 3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同。3正确处理二者关系:1平等(无平等则无民主的教育)2理解(饱含感情,重视客体差异性)3共享(核心)共享中保持共识,容忍差异。
第八章 思教的内容(重点无此)
思教内容系统要素:世界观教育 人生观教育 政治观教育 法制观教育 道德观教育
确定内容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在实施教育内容时必是思教内容系统各要素协同作用,有良好功能的系统2相关性原则,内容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内容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作用3层次性原则,4目的性原则,思教的总体内容和每项内容的实施都具有一定目的5重点要素原则,确定内容时要把相对较小的要素放到次要位置,突出重点要素。
世界观教育: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科学。要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防止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教育和引导人们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改造社会。坚持唯物史观,反对精神万能论与精神无用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深刻认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辨证关系自觉地发挥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以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为基本前提,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里讲的理论就是指精神精神能转化为物质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真正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一个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精神作用的问题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反对无限夸大精神的作用搞“精神万能”又不能贬低和忽视精神的作用走向“精神无用”的另一极端这两种错误倾向都会妨碍两个文明建设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甚至把思想政治教育引向歧途。因此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发挥精神的能动作用是科学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的关键也是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
政治观教育(有助于提供人们思想政治素质 更好的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促进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认清国际地位生存环境;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一,基本国情教育;表现,人口众多,文化悠久,人口平均资源贫乏,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很大成就但经济发展仍然落后且不平衡。二基本路线教育;1深入进行一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 2深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3深入坚持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 4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三 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是一致的)四 形势政策教育要经常向人们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宣传党的项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人生观教育 一 理想教育 特征1层次性2社会性3互感性。进行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奋斗。二 人生观教育 无产阶级人生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对人生价值观的评价以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为主要标准。三 成长教育 1要帮助青年树立强烈的成才意识和志向 2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人才 3引导青年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四 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我们要坚持对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以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顺利贯彻执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就是要使人民群众不尚奢华,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实现党所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标努力奋斗。
法制观教育一社会主义民主 二 社会主义法制 三遵守纪律的教育
道德观教育; 一职业道德 二 社会公德(共同性 群众性 继承性)三 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 1引导人们尤其是青年树立无产阶级恋爱观 2引导人们遵守婚姻 家庭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四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特征:1目标性,思教的目标性体现了思教的目的性或指向性,它首先确定了思教机制的运行方向,也规定了思教应达到的结果具体目标由总目标分解而成并统一于总目标之中2规律性,思教不是由人们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而是由其产生和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 因而具有客观必然性。思教机制是思教实际的客观反映在运行中必然呈现许多规律性特点。3整合性思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其工作系统内部还是与外部的联系必须进行总体统一协调才能使其处于良性运行状态,整合性是思教机制与有的整体综合统一的协调功能。是整体大于部分和的整体效应4能动性充分体现了思教系统具有自我约束/调整/完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完善思教机制是一个随客观情况变化 人们认识变化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在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中前进。
第九章 思教原则
思教主要原则:1方向原则,指全部思教活动要始终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意义;①保持无产阶级思教的本质特色②统一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发挥思教作用③实现思教教育价值根本要求。方法;①坚持马列毛思邓论三个代表的指导②提高贯彻思教方向性原则的自觉性③贯彻方向原则讲究科学性)2求实原则;思教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原则。(意义;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方法;①有强烈求实精神②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③注意方法)3民主原则;指全部思教活动应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应在死机中发扬民主精神,坚持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①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②由思教特点和规律决定③由思教首要解决的矛盾性质决定 方法;①正确理解民主原则②畅通渠道 创造氛围 发扬民主 广开言路)4渗透原则;指思教要融入到经济,文化,管理等工作各方面乃至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进行。(意义;①坚持渗透才能形成思教的合力②有助于更好的发挥思教的效能。方法;①强化结合经济业务工作开展渗透意识,自觉将思教融入生活对人们实施全方位影响②加强协调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③把思教渗透到经济 业务的各个方面。)5层次原则指思教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客体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分层次教育。(方法;①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准确了解客体思想特点②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③创造良好的条件和适宜的氛围,满足不同客体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需要。)6激励原则;指思教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客体施加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信息反馈,以引起其心理和思想情感的转变产生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反应从而实现目标的准则。(地位;①是人的行为活动规律的要求②是完成当前思教主要任务的要求。方法;①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②各种激励手段的运用与思教目标一致。)7主体原则;指思教者在开张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教目标的行为准则。(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决定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要求③思教内在特质要求。方法;①充分发挥主体主导作用②提高客体自我教育的积极主动自觉性,着力培养客体自我教育能力③注意将个人自我教育与集体成员间互帮互教结合。)8示范原则;指主体在思教过程中应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客体,以促进思想品德水平的不断提高。(方法;①加强理论学习人格修养,努力提高自身水平②身体力行,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价值观念和规范。)
思教原则体系特点;1辩证性,①原则体系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对思教客观规律主观认识的产物②原则划分具有相对性③思教原则是思教系统内在本质关系的抽象。2整体性,①是一丰富而完整的体系②整体功能大于单个原则功能之和③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具体原则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3层次性。4动态性①多层次动态体系,随社会历史条件变化②内涵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③运用随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第十章 思教方法和艺术
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达到一定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①思教方法是实现思教目的的重要手段②是主体与客体互动的扭结③科学的思教方法是增强思教成效的重要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1说理引导法。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所解决的是人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思想认识问题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运用说理引导法,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第一要以理服人。第二要讲究针对性,有的放矢,第三要尊重人。第四要讲究说理引导的艺术。2实践锻炼法。教育者组织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参各种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方法。运用实践锻炼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要专人负责,加强领导(2 实践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具体运用时应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形式和方法(3 进行实践锻炼时,必须精心组织和计划,力求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进行,同时教育者应于教育对象一起参加活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指导(4 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受教育者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3熏陶感染法。意义:首先 这是渗透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环境因素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方法:人格感化法、环境陶冶、艺术熏陶。要求:首先教育者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其次要主义熏陶感染的环境的创设,一方面要善于选择和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消除不良因素,另一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环境的选择和利用上,还要有计划地设人工环境,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并组织受教育者参与环境的建设,为实现思想组织教育目的服务。4比较借鉴法。第一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第二 通过比较鉴别,可以帮助人们确立区分是非、善恶、美丑、优劣的标准,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有比较鉴别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纵向比较,另一种是横向比较,要求:首先 要注意事物间的可比性。其次比较鉴别要全面,只有把事物中矛盾的各方面相比较,才不至于产生片面认识,导致全盘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5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的作用主要有两点:第一 自我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发挥的中介,能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受教育者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第二 自我教育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自身的免疫力。方法:可以分为个体自我教育和群体自我教育。要求:首先 自我教育并非放任自流,其次 要善于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动机,动机源于受教育个人的需要和追求,对思想品德形成的内化过程和行为外化过程有着直接的作用。再次 自我教育要善于引导,既要提高受教育者的理论认识水平,又要又意识地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自己已有的正确思想,修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培养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能力。最后,要把个体自我教育与集体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6心理咨询法。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专门知识和技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对资讯者的心理、行为施加影响,使其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增强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其次,心理咨询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方法。开展心理咨询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再次,开展心理咨询是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最后,心理咨询具有独特的有点:咨询人员的个别指导很有针对性,教育对象在接受帮助时有较高的自觉性,同时心理咨询又为咨询对象提供正常的宣泄,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求:首先 教育者和咨询人员要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其次 对咨询对象要热心接待,耐心细致,进行朋友式的交谈,消除顾虑,为成功咨询创造条件。最后 要把心理咨询同心理测试、心理引导、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帮助人们调整心理结构,恢复心理平衡,维护心理健康,以提高心理咨询的效果。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载体条件;①必须承载思教的目的 任务 原则 内容等信息,并能为主体所操控。②必须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载体地位;①载体是思教过程的综合组织形式或具体活动形式。②载体是思教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枢纽,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实现的形式。
载体特征;1客观性与主观性2实践性和发展性3承载性和传导性
基本载体;一,管理载体;地位,①管理活动的普遍性为思教将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外在条件②以人为本的实质为思教将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内在根据③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以管理为思教的载体提供了可观要求。特征;普遍性,制度化。功能;①有利于更好的把思教与经济业务工作结合②有利于人们深入研究更好提高思教效益③人们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要求;①提高主体运用管理载体自觉性②提高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教育意识③健全“一岗两责”④将要求内容制度化⑤促进管理水平提高为载体创造良好环境。文化载体;主体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教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教育已达到提高人们思想。(含义①发掘利用即成文化产品教育因素,发挥教育功能②将思教内容渗透到文化建设中,感染/教育人)特征;形式的多样性,对人影响的复杂性,影响方式的渗透性。功能;①有利于增强思教的吸引力渗透力,扩大思教的影响②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③有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全民一致的价值观。运用要求;①保证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性质②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满足人民需求③大力加强群体文化建设,落实到基层④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活动载体;主体为达到一定的思教目的,有意识的开展各种活动,寓思教内容于活动之中使客体提高道德素质。特征;明确的教育目的性 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突出的社会实践性。依据;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实践是人们认识接受理论并使之内化为自身态度的重要环节③实践是人们不断成熟和走向发展的必由之路⑤载体的内在要求。要求;①加强对活动的指导,组织好各种活动②有明确的目的和内容形式③活动应因地制宜 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④讲求实效不可过多过滥⑤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大众传播载体;思教主体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工具向广大群众传导思教内容,使群众在接受广泛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教育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特征; 覆盖面广 时效性强 影响具有增值力。功能;①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共同理想②满足人们社会化的需要,促进人们不断与时俱进③调剂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④营造良好思教氛围,强化教育效果。要求;①坚持传播的社会主义方向及提高公民素质的目标②注意不同传媒的优势互补,发挥综合效应③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传播过程实现互动④注意局限性,努力消除负面影响。
五 网络载体,通过互联网这一先进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向人们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教信息,以帮助人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特征;信息的海量化和专门性 信息传播和更新的快捷性 传播手段的兼容性(多媒体化)传播方式的交互性。网络为载体的原因①是扩大思教覆盖面,增强思教教育吸引力的需要②是用先进文化占领新阵地的迫切要求③实现思教现代化的要求。
大力传播与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观念 价值观点 道德规范以及其他先进文化。要iyao努力建设思教网络系统构建网络化的思教阵地;要加强网络思教人才培养,造就一支网络思教队伍;要建立健全思教管理制度,加强网络思教管理,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上思教。
思教管理 定义,思教领导部门 主管机构 及其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对思教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思教目的任务创造性。特征;方向性(为实现目的完成任务服务)民主性 开放性基本手段;①计划,对思教未来的行动或活动以及资源供给与使用的筹划,包括预测未来和拟定一个行动计划②组织,计划的具体制定实施离不开机构和人员的安化必要物质条件③指挥,(根据外部变化调整行为;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有效协调组织内人际关系;督促组织人员尽力做好本质工作)④协调,把所有的思教活动和工作结合起来包括将资源按照规则和配比进行安排,分工进行有机整合⑤控制,根据既定目标不断跟踪和修正思教活动,使所有工作按计划实行达到与项目表。内容;1目标管理2计划管理3规范管理4信息管理5队伍管理
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首先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发展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思政教优良传统分为两种,一是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一是共产党的思政教的优良传统。继承与发展是辨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继承思政教的优良传统势必会加强思政教基础。思政教的发展必然会丰富优良传统的内容。我们的思政教就是在继承超越、再继承再超越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
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继承1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首先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其次在德育内容上,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再次,在道德教育途径上,重视教书育人,训教合一。最后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2 正确地分析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性。首先单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其次公私德不分的倾向。最后“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
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继承。首先在思想道德教育目的上,强调个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其次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上,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再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最后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倡导情感和理性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1 导向作用(1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3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导向2 保证作用(1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保证作用。(2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作用(3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3 育人作用(1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个体的政治社会化(2树立现代思想观念,推进社会创新和改革(3促进人才的人格完善(4培育人的能力,特别是精神生产力4 协调作用(1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2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协调人们的心理状态。5 激励作用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1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头脑的传统2 实事求是传统3平等待人的民主传统4 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5 以身作则的传统6 群众路线的传统7 全党动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的传统。
第四篇: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教育媒体、教育方案、教育环境等
3、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心里起源说:孟禄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苏联 中国
教育起源与劳动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学校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业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业从事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学内容。
(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5、教育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现代教育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非独立性(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业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是一种很低级的、没有专门化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教育)(2)教育的原始性(老一辈结合实际生活,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向他人传授经验和技术)
(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没有阶级,受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教育是普及的)
7、古代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
8、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
雅典教育:强调身心和谐发展,通过德、智、体、美诸育培养健美体格、高尚情操。
9、欧洲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1、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朱熹《四书集注》、昆体良《雄辩木原理》《伦堡说家教育》
(2)教育学的创立阶段:《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夸美纽斯、洛克、卢俊——自然主义的代表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画》、卢梭《爱弥儿》(3)科学教育学阶段: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
2、教育学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资本:人力资本、物力资本)(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3、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4、教育的文化功能(传承、选择、融合、创新)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文化的创新功能
5、教育优化人口功能(数量、质量、结构趋于合理化)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6、教育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和制约,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
(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
(5)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7、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制度决定教育权利和程度(3)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8、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9、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2)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3)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4)人口的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个人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2)外铄论
荀子、洛克、华生(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
(3)实践主体论(人的实践是推动人的发展的主要原因)内在需要和外环境刺激
2、遗传决定论
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顿《遗传的天才》“创始人”
董仲舒“性三品”
环境决定论
儿童的发展完全是受外界影响的结果
洛克“白板说”、《教育融合》
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将可使他们变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原因之一(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改变而改变
4、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进程
5、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1、教育的功能(导向、调控、评价、激励)(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4)激励功能
2、(1)个人本位论:卢俊、帕克、马斯洛
“教育目的以个人为中心”
(2)人格本位论:裴斯泰洛奇、小原国芳 “突出人的价值也关注社会”
(3)生活本位论:斯宾塞、松威 “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4)文化本位论:狄尓泰、斯普朗格 “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
(5)伦理本位论:康德、赫尔巴特
(6)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孔德
3、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4)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a.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 b.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c.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d.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
a.不受地域性、民族性、阶级性的局限性 b.不再终身束缚于一种职业
c.体脑结合 d.通晓整个生产体系
(3)人的全面发展对我国的教育意义(2点)
a.确定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
b.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历史必然
(4)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a.体育
b.智育 c.德育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5)我国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
a.教育自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b.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 c.对教育认识的深化
(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素质:发展人、培养人;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五育
应试:选拔人、培养人; 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发展学生的智育和知识
(7)素质教育的核心及内容
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内容: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
素质教育、心里素质教育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3)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2、1989《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3、青少年享有的权利
(1)生存的权利(2)受教育权(最主要权利)(3)受尊重权利(4)安全权利
4、当代学生的特点: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生理成熟提前;注意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学业竞争加剧,心理问题增多
5、教师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1)非职业化阶段:教师不是独立的职业,氏族首领承担了教师职责“学在官府,以
吏为师”
(2)职业化阶段:师学产生,出现教师。《诗》《书》《礼》《乐》《易》《春秋》,专业化水平低,学生少
(3)专门化阶段:拉萨尔
法国(最早学校)
盛宣怀 “南洋公学”(4)专业化阶段:《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教师职后培训和职前培养融为一体
6、教师的常规角色
(1)父母的替代者
(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的楷模(4)集体的领导者(5)法官与裁判(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7、教师角色更新转换
1、学习的促进者2、3、4、5、学生交往者与合作者 终身学习者
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者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8、教师劳动的特点1、2、3、劳动对象的能动性 劳动方式的示范性 劳动手段的创造性
4、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5、劳动时空的广延性
6、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统一的工作方式
9、教师的职业素养
1、专业知识培养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2、专业才能素养
教学技巧;教学能力;专业精神素养
3、专业精神素养
10、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11、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论1、2、3、4、教学前关注阶段 早期生存关注阶段 教学情境关注阶段 关注学生阶段
12、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
(1)职前教育阶段(2)引导阶段(3)能力建立阶段(4)热心成长阶段(5)生涯挫折阶段(6)稳定和停滞阶段(7)生涯低落阶段(8)生涯退出阶段
13、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
(1)预备生涯阶段(2)专家生涯阶段(3)退缩生涯阶段(4)更新生涯阶段(5)退出生涯阶段
1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1.个人环境
a.家庭因素 b.关键事件与关键人物 c.生活的危机
d.性情与意向 e.兴趣或嗜好 2.组织环境方面
a.学校规章 b.管理风格 c.公共信任 d.社会期望 e.专业组织
15、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策略1、2、3、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 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
以日常教育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 a.日常教学反思
b.个人行动研究
c.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 d.同伴交流也合作
e.跳出教育发展
16、典型师生关系模式
1.专制型
命令、权威
2.民主型
开放、平等、互助 3.放任型
无序、随意、放纵
17、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18、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主要在课堂上建立
课堂
2、也在课外的活动中建立和丰富起来
课外活动
3、校外活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
校外活动
1、教育途径的形式
1、教学
2、思想教育
3、课外活动
4、综合实践活动
5、咨询与指导
6、社会实践
2、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3、课外活动的特点1、2、3、4、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 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 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过程上的实践性
4、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1、2、3、4、5、思想政治活动 科学技术活动 文学艺术活动 体育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5、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1、2、3、群众性活动 小组活动 个人活动
6、实施学校课外活动的要求
1.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
2.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3.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4.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5.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
7、综合实践活动包括1、2、3、4、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8、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民主性 自主性 形式多样性 连贯性
9、终身教育特征:突出学生主体、面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实践、强调活动综合
8、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1、2、3、4、综合活动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综合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综合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综合活动是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国家、地方、学校)
9、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特点1、2、3、4、5、综合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 自主性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多角度开发1、2、3、利用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 联系学生社会实践与现代科技开发课程内容 延伸和重组学科知识开发课程内容
学校教育制度
1、影响学制的因素1、2、3、4、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民族文化传统
课程与教学的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1、课程最早出现在:唐代(孔颖达)
课程广泛用于在:宋代(朱熹)
2、课程分类类型
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分科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统整课程)
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经验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按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3、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社会需求、学科知识水平、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课程理论
4、主要课程论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杜威)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鲁纳)
5、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6、课程内容1、2、3、课程内容即教材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7、课程资源存在不同的类型
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
按课程资源的功能分布: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
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分布:显性课程资源、隐性课程资源
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分布:物质形态课程资源、精神形态课程资源
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区分:政治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数学课程资源
按课程资源形成过程:可预设的课程资源、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
8、课程内容的选择1、2、3、4、课程目标
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社会发展 科学文化知识
9、课程组织的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10、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1、2、直线式与螺旋式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1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创新取向
12、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1、2、3、改革本身的因素 学校内部的因素 学校外部的因素
13.新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a..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
b.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 c.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d.重视评价改革
14.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b.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c.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d.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状。
15.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a.课程结构的变革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为主。b.课程标准的变革 c.教师角度的变革(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建设者与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者)d.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e.课程评价的变革 f.课程管理的变革
16.教学的基本任务:
a.使学生掌握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17.教学工作基本的环节:
A、备课(前题)B、上课(环节)C、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E、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8、备课的三项工作
“生材法” A、备教材 B、背学生 C、备教法
19.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A、目的明确 B、教学内容正确,抓住重难点和关键
C、教学方法得当 D、语言艺术 E、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F、板书规范 G、态度从容自如 20、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形成: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如:复习、预习
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案 C、各种书面作业
D、各种实际作业 如:观察实验
21、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A、客观公正
B、为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
2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提出)《大教学论》“泛智”
B、启发式原则(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学记》
C、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学记》 D、巩固性原则
学而时习之 E、最强性原则
F、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G、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H、因材施教原则 a、践行者:孔子
b、提出者:朱熹
2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
E、实验法 F、练习法 G、讨论法
24、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A、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B、教学内容的特点
C、学生身心发展状况 D、教师本身的素养
E、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
F、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2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 C、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D、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26、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A、心理准备(导入部分)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F、检查效果
27、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A、明确教学的目标与目的B、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 C、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28、教学评价的功能
A、诊断功能 B、反馈调节功能 C、区分和鉴别功能 D、激励功能 E、导向功能
29、教学评价的类型
相对评价
绝对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30、教学评价的原则
A、客观性 B、科学性与可行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E、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F、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31、常见的教学模式
A、范例教学 B、抛锚式教学 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D、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E、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32、板书的主要格式
A、提纲式 B、词语式 C、表格式 D、结构式 E、图示式 F、板画式
33、教学论文的结构
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4、撰写论文的步骤
选择论题
收集资料
确定主题
安排结构 修改润色 投稿发表
35、教学工作总结的结构 总结 标题 工作概括
工作成绩和经验
问题、意见或建议
班主任工作常识
1、班级授课制(17)级任导师(1952)“专业化”趋势
京师同文馆 19末中国
20初著
2、班主任工作任务包括:(5点)
A、思想品德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 C、学习指导 D、生活指导 E、人生规划
3、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采取:
直接法:观察法、谈话法
间接法:分析书面材料、调查研究
4、班主任的教育幸福:(3点)
A、源于对生命独特性的尊重 B、源于生命互动性的关怀 C、源于人的生命意义实现
5、班主任的角色期待:(5点)
A、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主要角色)
B、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重要角色)
C、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D、班主任是各科教师的协调者
E、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6、班主任工作原则:(6点)
A、学生主体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集体教育原则
D、民主公平原则
E、严慈极济原则
F、以身作则原则
7、班级活动的设计
A、活动资源的挖掘
B、活动主题的选择
C、活动主题的提炼
D、活动主题的拟定
E、活动形式的选择
8、班级活动的准备
A、撰写活动计划 B、活动计划的人员落实 C、活动材料的准备
D、活动场地的选择 E、活动的外部联系
9、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A、高尚的思想品德 B、坚定的教学信念 C、对孩子炽热的爱心
D、较强的组织能力 E、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意识
F、多方面的兴趣才能 G、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10、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激励法 C、榜样示范法 D、角色模拟法 E、暗示法(陶冶法)
F、契约法 G、惩戒法
11、班主任必备的四个基本原则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能够共同生活的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平等,心理相容氛围
12、班级文化建设
A、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B、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C、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13、班级危机管理
A、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引起的危机 B、校园公共安全危机
C、班级内部突发事件引发的危机
14、班级危机管理的几个阶段
A、危机预设 B、危机防范 C、危机确定 D、危机控制(最重要环节)
E、危机善后
15、班级活动特征
自主性、灵活性、参与性、差异性
16、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A、生命性原则 B、个性化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生成性原则
17、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C、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8、班集体的形成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形成多样的教育活动 E、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F、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19、班级的日常管理
一、班级财物管理 A、对学校公共财物管理B、对班级公共财务管理C、对学生个人财物管理。
二、班级信息管理
三、班级评价管理的操行评定
四、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学”与“教”
2、关于“学”方面的研究:(4点)
A、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目的)B、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目标)
C、阐明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D、阐明有效学习条件(教学方法的选择)
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3点)
A、学习者的心理 B、学习心理及其运用 C、教学与课堂管理心理
4、教师专业发展阶段(5点)
新手水平(理论脱离实际)→高级新手(2-
3、理论逐渐结合实际)→胜任水平(3-4,还没达到快捷、流畅、灵活)→熟练水平(5,达到快捷、流通、灵活)→专家水平(以直接方式处理教学事件,轻松流畅,采取审慎的解决方法解决不熟悉的事件)
5、教师刻意训练的形式:(5点)
A、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 B、微型教学 C、教学决策训练 D、反思训练
E、开展行动研究
6、教师成长的制约因素:个人因素、情境因素、系统过程。
7、新教师认为课堂的任务
维持课堂纪律
激励学生
处理学生差异
评价学生作业
联系学生家长
1.认知的本质:适应
2.认知的过程:图示→同化→顺应→平衡。3.心理发展阶段:
连续性和阶段性→结构性→次序不变性→交叉性 4.认知发展的具体阶段:感、前、具、形 感知运算阶段(0-2)客体永久性、表象思维
前运算阶段(2-7)运用符号、不理解守恒、“直觉的”思维、自我中心趋向 具体运算阶段(7-11)可逆性
(十一)守恒
形式运算阶段(11以后)抽象思维
纯符号思维 0>P>Q 5.两种工具理论:物质工具、精神工具
6、两种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
7、认知发展的三种观点:内化、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老师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8、维果茨基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8—12—14类比
A、儿童通过将外部的对话加以内化来学习
B、最近发展区对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C、语言和思维密切而复杂地联系在一起
9、心理发展本质(维果茨基)
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
10、埃里克森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婴儿期(0-1)
获得信任感,克服不自信
如:吃好、睡好、信任 儿童早期(1-3)
获得自主感,避免怀疑和羞耻
擅作主张、到处乱动 学前期(3-6)
获得自主感,克服内疚感
主动提问 学龄期(6-12)
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小学生勤奋学习青年期(12-18)
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自我意识形成 成人期(18-25)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成人中期(25-60)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 成人后期(60后)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
1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A、帮助学生渡过勤奋期和自卑危机
B、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
12、柯尔伯格
三水平六阶段
一、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避免罚服从取向
相对功利取向
二、习俗水平(10-20)
寻求认可取向
遵守法规取向
三、后习俗水平(20以上)社会法制取向
普遍伦理取向
13、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A、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B、提供稍高于儿童的思维水平,引起冲突
C、帮助个体体会冲突,使下一阶段判断合理 D、把下一个道德阶段作为当前教育的目标
14、权威型:接受+控制
理性且民主的教养(理解、尊重孩子)
专断型:拒绝+控制
高控制
(服从自己)
放纵型:接受+容许
缺乏控制
(对孩子抱积极肯定的态度)
忽视型:拒绝+容许
缺少行为要求和控制(对子女缺乏爱)
1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A、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式,并创立新的图式
B、帮助老师识别学生是否达到掌握某项学习内容所具备的认知水平
C、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上,使学生将新旧知识整合起来
1、认知的方式
威特金
场独立:自然科学
场依存:社会科学
卡根
沉思型
强调精度而非速度
细节性加工方式
冲动型
强调速度而非精度
整体性加工方式
帕斯克
整体型:对产生的所有问题及方法有预测
系列型:重点放在问题上
循序渐进
聚合式思维:唯一正确答案
发散式思维:多种正确答案
2、认知变量:观念的可利用性、观念的可辨别性、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3、认知差异的表现形式:
1、学生对感觉通道的偏好。(视、听、觉)
2、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偏好
3、对学科选择的偏好
4、学生对内容组织程度的偏好
4、努力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迁移
5、促进新旧知识练习的两个原则:逐渐分化原则
整合协调原则
6、认知差异的教学特点:
A、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同质分组、异质分组)
B、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C、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7、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8、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A 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最高层次)
B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C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D 动力、能力和气质特质
9、按心理机能: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按倾向性分类:外倾型(开朗、活泼、善交际)内倾型(沉静、迟缓)
按独立和顺从:独立型(独立发现问题、处事果断)顺从型(独立性差)
两维分类:艾森克 内倾——外倾
稳定——不稳定
10、性格差异的鉴定:
(一)自陈量表式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测试、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二)投射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
30张模棱两可的图片
(三)情景测验:在特定情境下观察被视者的行为
(四)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
11、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A 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B 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进行教育
C 掌握学生气质和性格特点,发挥教育机制
12、特殊儿童的类型
1、智力超常儿童:IQ≥140,知觉敏锐、观察力强、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有独创性
插班、办特殊班、个别教育
2、智力落后儿童:IQ<70
情绪紧张、压抑、缺乏自信
轻度:生活能自理,学习吃力
中度:生活半自理、会简单字词
重度:不能自理,只会发单音
3、特定认知或学习障碍(智力、感觉器官都正常,学习效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儿童)
A、学习困难生的四个基本特征: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排除性
B、多动障碍儿童(ADHD):多动、不专心、冲动
4、社交和行为问题
A、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
B、自闭症(最本质特征是在于社交障碍)
5、生理和感觉缺陷
A、生理和健康损伤儿童
B、视觉损伤儿童
C、听力丧失儿童
D、多种严重残疾儿童
13、个别化教育是特殊教育实施的指导原则
一、内容
二、技能
三、环境 普通班、特殊班、特殊学校
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特殊班加少量普通班
普通班加资源教室
1、改变学习观的五个主题?
A 记忆和知识结构
B 问题解决与推理分析
C 早期基础
D 反省过程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E 文化经验和参与社会实践
2、我国流行的学习分类
A 知识学习(知识的领会、巩固、应用)
B 技能学习(心智技能、操作技能)
会不会的问题
C 社会规范学习
3、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ABC属于认知领域,D属于动作领域,E 属于情感领域
A:
言语信息
a 符号记忆,eg:记住人名、地名、外语单词、数学符号
b 事实的知道
eg: 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c 有组织的整体知识,eg:”影响稻谷生长的原因”的知识
B 智慧技能(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
a 辨别
eg:区分不同字母的音和形
b 具体概念
eg: 从大量植物中识别樟树
c
定义性概念
eg: 掌握圆周率的概念
d 规划
eg: 按原理或定律办事
e 高级规划
eg : 若干简单规则组合成新规划
C 认知策略
eg: 采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水平
D 动作技能
eg:学会游泳
E 态度
4、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五类:
A 符号表征学习
eg: 词汇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概括性---eg:圆的半径相等
非概括性<概念与概念>----eg:月亮绕地球转)
D 概念与命题的运用
(eg:看图说话)
E 解决问题与创造
(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
5、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A、刺激泛化
eg: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B、刺激分化
C、消退
D、恢复
6、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A、强化:正强化:增加喜欢刺激
负强化:遗去讨厌刺激 B、消退
C、惩罚: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的改变(增加讨厌行为)
7、程序教学的步骤:
A、小步子
B、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
C、及时反馈
D、学生自定步调
E、低的错误率
8、观察学习的方式:
A、直接的观察学习
B、抽象性的观察学习
C、创造性的观察学习
9、观察学习的过程:“再动珠宝”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再现过程
D 动机过程
10、自律行为养成的三阶段:
自我观察
自我评价
自我强化
11、托尔曼认知地图论
强调“刺激——反应”的中间变量
12、布鲁纳发现学习观点:(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A 学习是一个主动认知的过程
B重视学习过程 C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D提倡发现学习
PS:布鲁纳强调知识的主观性联结
13、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的观点:
A 新旧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过程
B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课的导入)C分为五类(符号表征、概念、命题、概念与命题的运用、解决问题与创造)D概念与命题的同化模式 PS : 奥苏泊尔强调有选择的联结,认为仅仅依靠发现学习是一种无效学习
14、同化的几种模式:
下位学习<类属学习>| 新知识相对于旧知识|
A 派生类学习(同化过程)B相关类属学习(顺应过程)上位学习(总括学习)eg:牛、羊————动物 并列结合学习
15、信息加工系统:
A加工系统(受纳器——感觉登记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反应生成器——生成器)
B 执行控制系统(调节、控制)
C 预期(动机、定向)加涅模型内部条件:A学习者的预期
B激活长时记忆
C 调动无认知
17、建构主义的四大倾向:
(一)激进建构主义(不可知世界)冯·格拉塞费尔德
斯特菲“个人建构主义”
2个原则:A 一切知识都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B 肯定认知活动的个体性质
(二)社会建构主义
鲍尔斯菲尔德
库伯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B 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对认识活动有重要作用
C 知识获得过程是社会建构的性质
(三)社会文化取向
A 学习像活动,为达到目的而解决问题 B 学生在问题提出和解决过程中处主动地位
C 提倡师徒式教学
(四)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温和建构主义”斯皮诺
A 知识由个体建构而成B 强调外部信息与已有知识存在双向的、反复的作用
18、不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分歧
(一)知识是怎样建构的(外部、内部、内外部指引观)
(二)世界是否可知
(三)知识是情境性的还是普遍性的
19、建构主义学习观
(一)教学设计:
A教学的目标与目的是协商的,而非强加的B任务和内容分析不应过多集中于预先规定单一的最好学习路线
C 教学设计的目标应更少关心预先设定的教学策略
D 学习的评估应更少参照标准
(二)教学模式:
1.抛锚式(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A 教师介绍学习目的,呈现学习内容
B 将不同类型的“锚”呈现给学生
C 教师引导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并判定问题解决计划
D 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
E 教师进行整体评价
2认知学徒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同实践世界联系起来)
A 示范
B 指导
C 消退
D 练习
3.随机进入教学:
A 呈现情境
B 随机进入学习
C 思维发散训练 D 协作学习E 效果评价
4支架式教学:
A 进入情境
B 搭建支架,引导探索
C 独立探索
5.自上而下的教学
20、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
罗杰斯、康布斯)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1、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现象心理学
22、存在主义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影响
A个人有绝对自由
B 个人有选择的权利
C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D 人有超越自我的能力
23、人本心理学的主张:
A 研究正常人的心理,着重探讨人类不同于动物的心理。
B 对人持乐观态度,相信人性善
C 尊重个人心理与行为的完整性
D 理论心理与应用心理不是分开的,而是连续的,部分重叠
E 尊重个体心理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24、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A 学生有学习的潜在能力
B 学习不能靠强制,靠内发
C 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
D 教师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25、康布斯的学习理论:(实施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
A 教师要改变学生的某些行为,必须了解学生对该行为的看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B 成功的教学在于教师能启迪学生,使知识个人化 C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而不是谋生的技能
26、罗杰斯的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A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B 促进学习的关键在于营造特定的心里气势(真实或真诚
尊重、关注和接纳
移情性理解)
26、罗杰斯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
A 人性本善,人人都有学习潜力
B 在较少压力的教育情境下才会有效学习
C 主动自发全心投入地学习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D 突出学者在教学中的地位
E 强调要从做中学习
27、人本色彩的教育理念:
A 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
B 推行以学生为中心
C 培养团体精神的合作学习
D推崇人性中心课程
E 提倡情感型的师生关系
28、人本主义的典型教学模式:
A 以题目为中心的课程讨论模式
B 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C 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1、问题的四种成分:目标、已有的知识经验、障碍、方式
2、斯腾伯格问题分类:结构良好(聚合思维)
结构不良(发散思维)
3、张大均:内容(具体、抽象问题)界定(明确、未明确界定问题)性质(归纳结构、转换结构、排列问题)
4、问题解决的特征:
目的指向性
认知操作性
情境性
经验性
5、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A 明确问题(起点、基础)
B 形成问题表征
C 选择并运用正确的策略
D 评价反思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A 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B 认知结构
C 动机强度(中等)
D智力水平
E 定势
F功能固着
7、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尝试策略
(二)启发式策略(手段——目标分析法、顺向推理、逆向推理、爬山法)
8、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创造性的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9、正迁移(效果)负迁移
顺向迁移(方向)逆向迁移
水平迁移(水平)垂直迁移
一般迁移(适用范围)特殊迁移(并列学习)
(下位学习)
eg:数学原理
eg:心理统计
Eg:用三角形
角→锐角
↓
↓
计算公式求给定
物理原理
心理测量
三角形面积
10、传统学习迁移理论:
A 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桑代克)C概括化理论(贾德)
D 关系转换说
1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泊尔)
一方面:先前知识经验是新知识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过去的经验对当前学习迁移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认知结构变化的。
教育意义:以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呈现方式来确保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12、产生式迁移理论(辛格莱、安德森)类似于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
A 知识之间的产生方式有重叠的地方,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B 迁移量的多少取决于实验情境及两种材料之间的相关。
教育意义:教材的选编、教材选择和练习设计应考虑这一原理。
13、策略性知识的反省认知迁移理论
14、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A 改革和精选教材
B 合理呈现教材内容
C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D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E 教授学习方法
德育和师德教育
1、我国的德育: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教育
2、小学以道德教育为主
3、德育的意义:
A 是实现我国教育的前提条件
B 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公民奠定了基础
C 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4、品德结构分成三个维度: 品德内容、品德形式、品德能力
5、当前我国德育的总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6、德育的总目标: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
7、德育总目标是学习德育的根本指针,是德育的总方向。
8、德育目标的内容分层:道德教育目标、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法制教育目标、心理教育目标、9、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
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名族自尊心、自信心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报效祖国、拥护党的路线 大学阶段德育目标:
10、中小学德育目标解读:
A强调基础性
B 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注意德育的层次性 D 具有全面性
E 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
11、德育的内容:
A 爱国主义教育(核心)
B 集体主义教育(a,真集体而非假集体 b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c 在市场经济中肯定个人主义价值)
C 道德品质教育
D 民主与法制教育
E 理想教育
F 心理品质教育
12、德育的四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13、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A 促进学生的知、情、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
B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性活动的过程
C 促使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
D 学生品德反复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14、德育的原则:
A 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B 疏导性原则
C 长善救失原则
D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E 因材施教原则
F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G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5、德育途径:各科教学、校级和班级各种教育活动、少先队教育、家长工作和
校外工作、心理咨询
16、德育的方法:说服法、陶冶法、榜样法、锻炼法、奖惩法
奖: 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统一
即时奖励与延时奖励相统一
奖励当事人或奖励其他人
目的奖励与过程奖励相统一
尊重、伦理、其额定、最少延时性、灵活、捣源
惩罚(只有违反道德才能惩罚)(7点)
A 尊重性原则
B 伦理性原则
C 最少性原则
D 确定性原则 E 灵活性原则
F 捣源性原则
G 延时性原则 17、2008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根本)、为人师表(支柱)、终身学习、教书育人(载体)、关爱学生
18、教师劳动特点的要求:
A不是表达自己的目的,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B 集体性和综合性特点
C 劳动成果的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9、来自师德的现状要求:物欲、权欲、名欲、情欲
A 物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B 权欲膨胀导致师德丧失
C 名欲膨胀导致师德丧失
D 情欲膨胀导致师德丧失 20、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A 大学“入学教育”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
B 设置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 C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
D 在教育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内容
21、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A 实践 B 拜师
C 自我修养(反省、慎独)
22、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核心
23、个体品德发展的要素: 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
24、德育的情感陶冶法:人格感化、艺术浸染、环境熏陶
25、按德育形式: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
26、说服法:(语言文字说服、事实说服)
锻炼法(行为训练、娱乐或休闲活动、社会实践、委托任务)
榜样法(典范、示范、典型)
27、说服法(最广泛)应明确针对性、注重差异和时机
趣味性
以诚待人
28、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
29、榜样法是以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影响学生的方法 30、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31、德育的功能:
1、广义知识分类: 陈述性知识(是什么)
程序性知识(怎么办)——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2、安连生“六步三段两分支”
六步:注意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识、新信息进入原有命题网络、认知结构与改组、根据线索提取知识
三段:1—4步
任务:知识理解
5步:知识的巩固和转换
6步:知识的提取和运用
两分支:一支表示陈述性知识的巩固和提取,一支表示程序性知识的变式练习和迁移
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命题(基本)、命题网络、图式
4、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概念的形式、概念的同化)命题学习(最高级别的学习类型)
5、命题知识的同化: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学习
6、“六步三段两分支”的教学优点:A 着眼于教师的行为
B 反映了知识分类学习的思想
C 能清楚解释基本课型的结构
7、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
A 复述策略
易:背单词、背诗
难:做摘录、划线、圈重点
B 精加工策略 易:举例子、作出推论
难:释义、概要、创造类比
C组织策略
易:发现记忆项目的共同特征
难:结构提纲、画网络图
8、陈序性知识的表征:产生式
产生式系统
9、智慧技能:辨别
具体概念
定义性概念
规则
高级规划
10、辨别技能的形成: 刺激与反应接近、反馈、重复
11、认知策略学习一般过程
命题表征(陈述性知识)
产生式表征(陈序性知识)反省认知阶段
12、认知策略的特点:
A 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划具有内潜性
B 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划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模糊性
C 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划具有启发性
13、认知策略的条件:
内:原有的知识背景
反省认知发展水平
学生的动机水平
外:训练方法
变式与练习
有一套外显的可操作的训练技术
1、动作技能的分类:
连贯:连续性的动作技能(跑步、骑自行车)
非连续性动作技能(举重、射击)
肌群:精细的动作技能(写字、绣花)
粗大的动作技能(举重)
对环境条件的依赖:开放性动作技能(蓝足排球)
封闭性动作技能(跳舞、跳水)
使用工具:工具性动作技能(撑杆跳)
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2、熟练操作的特征:
A 立即反应代替了笨拙尝试
B 利用微弱的线索
C 错误被排除在发生前
D 局部动作综合成大连锁,受内部程序控制
E 在不利条件下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3、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视觉与动作不协调
讲解示范不要太快
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视觉与动作逐步协调
重视分析动作特点
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动作控制代替视觉控制
熟练、省力、轻松完成动作
4、连贯的动作技能分配练习比集中练习效果好
简单的动作技能采用整体练习法
学习能力低,训练达不到要求的人,采用部分练习法
5、按信息来源:内在反馈、外在反馈
按信息时间:同时发生反馈、延缓反馈
6、觉错能力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1、态度的结构:情感成分(核心)、行为倾向成分、认知成分
2、双重态度:外显态度(深思后)
内隐态度(自动的评价)
3、态度的学习过程:服从——同化——内化(凯尔曼)
4、态度的理论观点:学习理论、认知理论、诱因理论
5、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联想)、强化理论(强化)、社会学习理论(模仿)
6、社会学习理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7、认知平衡理论(海德)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8、促进态度改变的方法:条件反应法
提供榜样法
说服性沟通法
9、说服法的要求:A 实事求是地提供信息
B 说服要晓以利害
C 单面宣传和双面宣传
D 考虑学生原有态度
高年级:双面宣传
支持者:单面宣传
低年级:单面宣传
反对者:正反面论据、双面宣传
10、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兴趣、信念、理想
11、价值观是内在的,不是天生的,随主客体环境变化而变化
12、价值观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价值标准、价值取向
13、价值观的特征:主观性、选择性、稳定性、社会历史性
14、价值观的结构类型:“经理社政审理宗”(经济、理论、社会、政治、审美、宗教)价值型
15、影响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大众传媒
(内部)
思维能力:高度发展、自我意识 高度分化(外部)
16、价值观形成:三阶段七过程
一、选择阶段:A 不自由选择
B 从多种可选择的范围进行选择
C 对每种选择的后果进行考虑
二、赞赏阶段:A喜欢自己的选择并满意
B 乐愿让别人知道我们是这样考虑的
第五篇:教育学原理(模版)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陈光铭)
(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15002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面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中国经济的大潮流。
关键词:高等教育 管理体制改革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原来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委(通称为“条”)和地方政府(通称为“块”)分别投资办学和直接管理的体制。这个体制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体制的变革,久而久之,这种体制逐步演化成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封闭发展的格局,直接导致学校、学科、专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和高等教育产品的低效配置。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日益凸显出来的这些问题,正如李岚清同志将问题集中概括为“条块分割,部门分割,专业过窄,规模过小,低水平重复设置高等院校和专业,产学研脱节,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一句话,这种体制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能适应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然要适应其市场经济发展。现代社会制度是一种参与市场竞争、适应竞争选择,以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制度。高等教育制度也不例外。教育是国民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逻辑起点不是行政机构制定的计划,而是应该充分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特别是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密切相关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事实上,教育过程同样存在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活动,因此也需要对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准确评估。特别是对其产出要素—人力资源,进行社会效益的评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支持也越来越大,这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空前机遇的同时,只有积极应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适应 WT O挑战的必然要求
我国已经成功地加入了WTO,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大事,影响深远。从高等教育角度而言,我国加入W TO,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中国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极为深刻。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有增无减。面对这种大趋势,中国高等教育既面临国内兄弟高校的激烈竞争,也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严峻挑战。据此,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面临嬗变的需要。对于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经费来源、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乃至教育主权等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作为政府育主管部门需要转变职能,改变传统职能输出方式和管理行为,清理和减少政府行政审批,在教育政策法规制定方面更加透明、科学;另一方面,作为高等学校的运行,需要更大更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积极走出国门吸收其他发达国家
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增强国际化意识,积极扩展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合作。那么,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民族化的问题如何处理,在实践中如何培养这种意识和贯彻之都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显然,不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很难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要求的。
(3)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
按照西方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生产的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巨大的外部效应。即它不仅对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而且对社会、国家都会产生积极的效益。高等教育产出的知识和人才资源,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往往被追加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生产性投资”。因此,正如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指出的“教育是全局性的、先导性的、主导性的基础产业”。生产和提供高等教育产品的主体—高等学校,如何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就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方面,提供高等教育产品的高校需要不断适应激烈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需要,不断加快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产品的开发和增值,在数量、质量、规模、效益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需要从原来的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转到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政策的规划和公平、公开、竞争基础上的高教市场秩序维护上来。而这一切,主要由于高等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从高校内部讲需要深化学校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从整个社会角度讲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外部管理体制。可见,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要求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投入的总量是逐年增加,但是增长的幅度远远滞后于扩招的速度,生均教育经费实际上是在下降。高校对教学的投入也明显不足,收取学费用于教学上的比例偏低。美国的州立大学学生一般负担学费的36%,政府负担64%。我们学生所缴的学费只相当于经费支出的25%,75% 的经费支出应该由国家来解决。然而我们的生均教学经费在逐年大幅下降,有的减少幅度高达50%,从而使各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造成了办学条件日趋紧张,生均校舍用房在降低,高校图书馆藏书的国家标准是生均100 册,而我们的生均图书量则远远不够,且在大幅度下降。
(2)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结构性短缺严重
国家提倡消除壁垒,鼓励流动,更加剧了普通高校教师的短缺。师生比的世界平均水平是1/14,我们的师生比在大幅度提高,个别高校超过1/20。比例失调,使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下降,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内容甚少。由于教师负担过重,很多教师不能认真备课,同时不能有效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3)质与量的矛盾突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加快进入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的规模一扩再扩,客观上已经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持和提高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高校教学支持条件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师资短缺,开课困难,教室、实验室场地和设备紧张,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恶化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师的正常发展也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扩招幅度大,同一所学校中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加剧,使目前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具体要求,教学质量面临严峻的挑战。
(4)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存在着一定问题
由于教育部门缺乏控制就业的能力,学校做不到对学生就业负责,政府也做不到。1999 年高等教育招收本、专科生159.2万人,2000年招收本、专科生220 万人,2001年招收本、专科生250万人,首批扩招的专科生今年面临就业,社会的压力大,政府的压力也大,高智
商待业的问题将摆在我们的面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1)保障教学经费的投入
扩招以后,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紧缺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从总量上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较大的增长,但以生均指标计算,实际上是在下降。就是说,增加的投入远远跟不上实际需要,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扩招速度,难以满足扩招的需求。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呼吁国家和各级财政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二是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除各种教学专项经费外,各高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得低于20%。三是高校应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的办学观念,树立面向社会、融入市场的大教育观念。把学校教育融入地方经济的发展之中,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服务中壮大自己,逐步实现高等教育投入的多元化。
(2)要把教师过重的负担降下来
师资是制约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面对普通高校师资短缺、结构失调、水平不高的状况,一是要加强师资的培养、引进,使教师的数量有所增加,二是通过反聘退休教师,让青年教师提前上岗,聘用兼职教师,把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降下来。公共课教师全年工作量不宜超过360 学时,专业课教师全年工作量不宜超过240 学时。要改变观念,大量重复性的课可以聘校外教师讲授,外聘教师可控制在20%左右。
(3)建立健全监督评价体系
监督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应成立由退休老教授和学校领导组成的教学质量督导组,不断检查教学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为确立新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提供第一手资料。制订教学质量事故认定处理制度,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做出明文规定,对违反规定者根据情节予以相应的处罚。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应开展学生教学评价小组活动,并将学生意见与教师职称晋升评定和岗位津贴的发放挂钩,或根据听课学生人数确定选修课授课教师的报酬。高校应走校企结合、产教结合、产学结合的道路,让生产用人单位参与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4)建立开放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开通与普通教育、行业企业和中等职教的沟通渠道。封闭式办学,既影响学校确定培养标准,又妨碍社会参与培养过程,尤其是限制了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空间。因此,必须建立开放的高职教育系统,构建联结各类教育的立交桥。立交桥的内容之一是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联动。一是对已受过较高层次普通教育的人才进行专业再训练,强化从业能力、职业意识和专项技能,使之在谋职、供职过程中增强竞争力;二是在职教与普教之间互选课程,互认学分,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新选择成才的途径,重新设计生活目标的机会。这就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课程要与相应层次的普通高校通用,同时把专业课变成可拆装的部件,即加以专门化和模块化,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时间的人员的不同要求。内容之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要参照行业标准制定,为选定的用人单位培养的专门化人才应占在校生的相当部分。这一部分学生的培养,必须与用人单位的生产过程、设备条件、管理模式、技术改造方案相适应。同时,企业的产品转型、结构调配和工艺设备更新,应该成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要走出去,深入生产第一线,与用人单位共同进行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技术推广服务、经营管理等工作,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恩辉,邹永松,李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1月第24卷第1期:16—19
[2] 纪宝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李岚清教育访谈录读后 [ N ].中国教育报,2004年02月26 日
[3] 吴松.WTO与中国教育发展[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
1[4] 毛寿龙.公共产品:毛寿龙—公共政策与有限政府[ 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 年12月27日.[5]杨邦柱,杨雷亭.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10月
[6]朱之文.抓住主要环节与强化教学建设与管理[ J].中国高等教育,2002,(8).[7]袁贵仁.认清形势、深化改革、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J].中国高等教育,2002,(9).[8]瞿振元.未雨绸缪、扎实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J].中国高等教育,2001,(24).[9]王章豹,李和平.贯彻《意见》增强提高教学质量的紧迫感、责任感[ J].中国高等教育,2001,(23).硕士研究生课程结课论文
《教育学管理》
姓名: 陈光铭
学号: 2013200319
年级: 2013级6班
学科专业: 公共管理
二级院系: 管理学院
日期: 2013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