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时间:2019-05-13 01:5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第一篇: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之一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其中重要的一块内容是概念的学习,它们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数学概念具有概括化和抽象化的特点,它们是数学学习或数学思维的细胞,是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理解教材的根本。如正方体、长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几何形体概念的学习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一块重要内容,由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几何形体概念自身的复杂性、抽象性等特点,学生学习此类概念有一定的困难。当前,在概念的教学中存在僵化教条地讲授概念、概念的本质揭示不透彻、忽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忽视概念的综合应用发展等问题,导致学生非要死记硬背、照搬照抄,不会灵活应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根据数学概念的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引导尝试教学,必将有益于学生学习数学概念。

一、提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的尝试

在学习几何形体概念的过程中,学生要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概念、去听取教师的言语说明,去阅读文字符号,去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了解概念的表征,有选择地把感知概念的有关信息进行初步概括,形成表象。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借助各种教学指导,即或学生在头脑中对事物性质的许多印象和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在提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时,根据不同的概念,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尝试教学策略。

(一)运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能借助直观,将更容易理解概念的本质。例如,在三年级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可以让学生想想,在实际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问题,自行车的三角架,支撑房顶的梁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等,它们为什么都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做成四边形的呢?同时借助教具的直观演示,进而揭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这样,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所熟悉的一些生活实际中的事物或事例,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入概念,这种尝试教学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二)通过实验探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几何形体概念需要理解它的本质,只借助看、听、说等方法是不够的,需要动手操作和实验观察相结合,我们要让学生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感悟和理解概念,及时引导学生比较操作对象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总结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如教学“体积”概念时,首先要学生理解“任何物体都占有空间”这句话的含义,才能理解体积的概念。为此,我们可以设计实验请学生探索,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后,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上升”,初步理解“空间”,然后进一步设问“到底是因为石块有重量还是因为占有空间才使水面上升?别的物体也占有空间吗?”接着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他们的发现,并要求在实验中能紧紧围绕“汇报建议:① 你们是怎样进行实验的?② 你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③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有针对性地进行尝试探索。最后请学生交流汇报,请一名同学演示,实验一开始,学生的目光注视着杯中的水面,边观察边思考,接着教师问:如果杯中液体的水,变成固体沙,同样把石块放入沙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纷纷代表小组发表意见,得出结论物体的体积。并结合实例说明物体体积大小,使学生在观察探究过程尝试中深刻理解了“体积”的概念。

(三)加强变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本质

变式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变式用以说明同一个概念的本质特征相同、非本质特征不同的一组实例。这些实例都是概念的正例,但是它们在概念的非本质特征方面有变化。由于概念所指的对象除了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以外,还会在非本质属性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在几何形体概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变式来帮助学生获得更精确、更稳定的概念。例如,学生在学习“互相垂直”的概念时,常常习惯于竖着理解,过直线外一线作垂线也习惯于向水平方向画。当变化了直线的方向、位置,就会受标准方向的定势影响,发生错误,以至后来在位置或形状有了变化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中找错、画错高,影响面积的正确计算,其原因就在于“互相垂直”这个概念的形成阶段未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变式材料,学生没能在“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一本质意义上对“互相垂直”实行抽象概括。其实,在学生开始学习“互相垂直”时,教师不仅要提供互相垂直的标准式尝试教学,而且要提供互相垂直的各种变式的尝试练习。在认识和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时,也要不仅在标准图形中进行尝试教学,而且也要在变式图形中进尝试练习行。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三角形的高”,明确“三角形的高”的本质特征。

二、构建概念的网络体系,丰富概念本质,深化概念的尝试

我们在教学概念时,不应该孤立地教概念。在准备教学生一个新概念之前,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把这个概念置于其中的框架,如果孤立地学习概念,将会限制学习的水平。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恰当的方式了解学生,找到新旧知识之间、文本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结点展开尝试教学,让学生在以联系的观点学习新概念的尝试中,促进主动建构,形成概念的网络体系。

(一)比较概念的异同,促进概念的相互作用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同类事物的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同类概念的共同和本质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存在相近的概念。比如教“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概念时,给学生提供大量实例,让学生在测量基础上,把三角形按角分类,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分在一组的三角形具有哪些共同特征,最后教师给出三个概念。呈现三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学生在比较中,同时使概括更加精细化,进一步明确这些概念的本质特征。

(二)揭示概念间的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指出:“某一思想只有在它构成一个人自己有的经验中的一个环节时,才能被他领会或理解。”也就是说新知识的理解是依赖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在概念教学中,如何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任何一个新知识均可依附上位概念或下位概念作为新概念的支撑点,因此寻求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是理解新概念的重要基础。例如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学习中,平行四边形是在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可以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是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上位知识,把握学生知识背景,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探究方法,建立表象,从而请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方法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然后请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动手操作等方法尝试探索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分散的图形串联起来,动态联系构建认知结构,经历一个部分到整体的过程尝试,进一步丰富概念的外延,明确概念的本质。

(三)利用图式,建立概念结构,促进概念内化

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和概括的东西。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在接受任何的刺激作用并作出相当稳定的反应时,在头脑中就形成了关于该刺激物的图式。我们在帮助学生学习概念时,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把相关的概念分类、整理、归纳并用图式表示出来的尝试教学方法,建立概念结构,促进概念内化。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可以借助韦恩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各种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又如,在复习近平面图形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分类等方法,逐步画出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结构图,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各类概念本质和明确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应用概念,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完善概念的尝试 概念的应用是概念学习的最高层次,通过运用已有概念解决相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一些情景复杂的问题时,能够把头脑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概念依据问题情景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重现、提炼、概括,并使它们相互作用,融会贯通,运用概念最本质的属性解决问题,同时巩固、完善、拓展概念,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我们在进行几何形体概念的巩固应用训练中,可以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能够有利于学习中的动态生成和能突出知识的本质特征的尝试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本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概念以后,可以设计一组具有层次性的操作性的尝试材料:(1)让学生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提出怎样检验这张纸的形状是长方形呢?(2)学生每人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分别检验。(3)用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提供给学生的小棒根数长短不一,并有7—9根之多,有意识促使学生用多种方法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4)让学生在下面各种图形纸片中折出长方形。(5)在一个圆形纸片中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通过这样一组循序渐进的尝试材料教学,有利促进了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形成鲜明、正确、清晰的表象,这样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本质特征学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能够与其他图形之间互相联系,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促进学生发展是几何形体概念教学永恒不变的追求!教师只有根据概念的本质属性,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实起点出发,运用各种有效地尝试教学方法、策略,以发展的观点开展尝试教学,在概念的系统中教学概念,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紧扣概念本质,帮助学生在观察、探索、体验、实践中深入剖析理解概念本质,才能收到良好的尝试教学效果和享受。

第二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桑园中心小学

我们承担的课题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该课题旨在培养教师教育技能,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增强教师学习意识、合作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为了使全体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和学习型教师,学会将教学经验和体会理性化,实现理论的升华,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数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现将课题研究开展情况做如下阶段性总结:

一、工作思路

我校在课题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坚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为基础,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后盾,以概念的有效教学为突破口,结合我校实际,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制定计划,加强课题的开发、实施和领导,精心组织,保证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

二、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硬件设备完善。

我们学校每间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室,有微机室,图书室,学校每年订阅大量的教育报刊杂志。此外学校网站还有许多教学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全面了解学校教师、学生现状,针对本校实际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订不同的策略,努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经验总结法:及时提炼学校课题研究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推广。

三、具体工作。

1、教育随笔。

根据我们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我们这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写教育随笔,所以我们课题组所有成员都认真写教育随笔,记录教学生活中的点滴,为以后教学积累经验。

2、教学感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发现、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使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

如xxx老师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从学生最熟悉的文具店入手,货架上的文具有不同的价钱,应付多少钱。让学生亲自尝试买卖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元角分有了感性认识,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更大的帮助。

又如xxx老师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先通过实验得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把学生带到一个长方形沙池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测量有关数据计算沙池的体积,这样学生就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得出所需要的数据来计算沙池的体积。再进一步告诉每立方米沙的重量,让学生求出沙池中沙的重量。

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摸得着、看得见,比做一道应用题的形式容易理解得更透彻、记忆更深刻。这样既学会了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数学得到更进一步的理解,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让小学生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必须在概念的教法上研究、学法上探讨,从而提高概念教学的高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某一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所以,我们应该致力于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四、存在的问题。

1、许多教师往往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

2、比较忽视概念间的联系。许多本来是有联系的概念,却如同一粒粒散落的珠子,分散、孤立地保存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师在教学时没能将珠子串成项链,概念不成系统,便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3、比较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教师没有主动地去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灵活运用,有的学生在变式题或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面前,常常表现得束手无策。

但我们相信,在教科室的指导下,全体课题教师的认真参与,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果。

第三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新兴县实验小学 盘水杰

一、本课题的提出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通过良好的数学概念学习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培养数学能力;通过有效的概念教学,使学生顺利地获取有关概念。在新课程标准下,优化数学概念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都有极其重要作用。

本课题组成员结合近几年来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目前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比较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比较忽视概念间的联系,许多本来是有联系的概念,却分散、孤立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较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基于对以上现象的认识和思考,就确定了这个研究项目:《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旨在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

本课题通过研究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探究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构建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并通过课例研究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实验的预期目标主要有:

1、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达到对概念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

2、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对概念教学的教材处理方法,达到对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有效性。

3、从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应用等方面入手,提高概念教学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三、本课题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1、实施步骤及目标:通过调查分析,搜集数据,制定课题方案,申报课题,并学习有关文献资料。

2、资料的收集

在确定了课题后,课题组成员从网上和教育教学杂志中对概念学习的文本资料进行收集和学习。学习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陈幼民,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化策略》(李星云,南京师范大学)《数学教育心理学 》(曹才翰,章建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叶尧城,向鹤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刘加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关于概念教学的书籍及文章。

3、原因的分析

(1)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失当。

有的教师认为讲清概念,就是讲清课本中的一些定义或者名词、术语,满足于使学生记住,甚至熟背这些定义或者名词、术语。学生对学习数学概念的目的不明确,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不牢固,不善于应用。

(2)概念的形成缺乏有效引导。

在演绎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 “老师带着学生小步走,学生按照老师的思维慢慢走”的引导模式。

在分析以上原因后,课题组成员认为:以“抓牢重点字词习得概念就行了”的理念左右着策略的运用,这个主要是教师的思想和理念的问题,所以就把课题的研究的重点放在探索“概念教学各个环节”的策略探索上,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4月)

实施步骤及目标:首先实施课题研究实验,开展实验研究数学概念教学。接着调整实验方案,进行阶段小结。

行动之一: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归纳出概念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根据方案实施步骤,我们组内成员对现行人教版新教材的概念编排内容及特点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按四大学习领域分类。我们发现,与原来的旧人教材相比,新人教版教材对概念的编排更加淡化,很多概念都已隐去不谈,很多概念只是以小精灵提问的形式出现(如什么是圆的周长呢?),但教材中特别强化在情境中认识、理解概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形式自主探究概念的意义。通过对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所出现的概念的产生背景研究,探索出对概念教学的教材处理方法。研究出 “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应用”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再进行实践操作来验证。

行动二:以课例为主要载体,把课例研究变成小课题研究的平台。(1)每人根据不同领域的概念推出一节课例,课后即集中评点。其中梁志芹老师所上的概念课《圆的认识》得到的县教研室谭丽珍主任的好评。各教师遵循概念教学教学模式设计了一节有自己的教学特色的优秀课例,其中莫杰益老师的课例为《圆锥的认识》,罗端群老师的课例为《圆柱的认识》,崔剑梅老师的课例为《比例的意义》,莫耀华老师的课例为《负数的认识》。

(2)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通过参与学校的同构异构活动,课题组的成员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探索,共同探索,对数学的概念与应用有效结合的策略、学生理解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估算理解与运用的策略、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优化关系及策略进行研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每一次课例研究中课题组的教师都能从“教师提问、学生学习状态、练习设计、教学媒体、教学环节、目标检测结果”6个环节来剖析课堂。课后课题组成员根据反馈进行反思总结。其中,邓文茵与盘水杰两位老师所上的概念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课题组中梁志芹老师就“教师提问是否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剖析;莫杰益老师就“学生学习是否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剖析;崔剑梅老师就“练习设计是否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剖析;罗瑞群老师就“教学媒体使用是否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剖析;梁文雄校长就“教学环节是否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剖析;莫耀华:就“目标检测结果”进行课堂教学剖析。各教师根据自己所负责的项目研究概念教学有效性,并写出了相应的教学反思。

(三)总结阶段(2010年4月-2011年5月)

实施步骤及目标:全面总结,撰写报告,整理资料,撰写论文,总结及交流经验。

四、本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实践研究,本阶段课题组成员对研究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并根据课题的实施中积累的经验撰写成教学论文及教学反思,其中盘水杰老师的的论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探究》在2010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论文奖。本课题研究方案被县教研室作为样例在全县推广开;如何开展本课题在学校的公开周上我校数学科组对全县的数学教研员作了经验介绍。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研究小结

1、激发心理需求,导入概念。

数学概念的引入,是学生能否学好概念的关键一步。引出新概念的过程,是揭示概念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而各个数学概念的发生形成过程又不尽相同,不同的概念引入的方法就不同。教师必须根据各种概念的产生背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探究、选择各种有效的形式,在课堂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醒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案例1:在 “环形面积”这个概念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的圆及圆的面积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先出示两个半径分别为5厘米和2厘米的圆,让学生先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然后启发学生想:圆的面积和环形面积有什么联系?接着演示抽拉投影片,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形成两个同心圆。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理解了什么叫环形面积,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扎实。

2、根据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过程。

所谓概念形成,是指学生从许多具体事例中,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一类事例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一种形式。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就是发现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急于下定义、急于抛出概念,而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探索、猜想、创造,决定取舍,让学生在交流、反思中逐步实现从对数学对象的具体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从而形成概念。

案件2:在教学百分数意义时,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百分数的默认,以及学生对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百分数意义的基础。在教学时可利用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课堂上先通过比较糖与糖水的关系来引出百分数的概念。在学生弄清了读写后,再从生活实例让学生自主抽象出百分数这个概念。待学生初步感知了概念后,再通过让学生讨论收集到的生活中百分数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学意义的理解,再教学百分数与分数区别与联系的教学。

3、归纳整理,构建网络,有效巩固概念。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概念之间都是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的。学完一类概念后,要进行知识串联,把新概念纳入某一部分的系统中去理解。这样不仅使概念得到了巩固,也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有些概念尽管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出现,但它们总是一环扣紧一环形成知识链条的。在讲清概念之后,向学生揭示概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知识链条中理解和记忆概念,比孤立理解单个概念,效果好得多。

4、增强概念的应用意识,让生活成为展示知识舞台。

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来构建概念,更要让他们能用所掌握的概念去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在此得到张扬,同时使学到的概念巩固下来,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运用技能。案例3:在教《圆的周长与面积》之后,让三四个学生为一组,量一量学校内花坛,石桌子,小公圆的蘑菇亭等物体圆的直径,周长,并设计一下做这些物品需多少材料。再给每种不同的材料标上单价,让他们计算一下,选择怎样的材料,用什么方案,可以既经济实惠,又满足需要。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按要求来进行学习及反思,但未能及时上存博客。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当前前瞻的教学理念还是较小接触。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未能到外面有名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吸取别人好的经验。

建议:

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按要求进行上存学习资料,多些利用互联网来学习先进的教学教育理念,同时也希望学校能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外面学习。

第四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Xx镇中心小学

一、本课题的提出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通过良好的数学概念学习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培养数学能力;通过有效的概念教学,使学生顺利地获取有关概念。在新课程标准下,优化数学概念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都有极其重要作用。

结合近几年来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目前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比较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比较忽视概念间的联系,许多本来是有联系的概念,却分散、孤立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较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基于对以上现象的认识和思考,就确定了这个研究项目:《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旨在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

本课题通过研究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探究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构建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并通过课例研究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实验的预期目标主要有:

1、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达到对概念教学目

在演绎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 “老师带着学生小步走,学生按照老师的思维慢慢走”的引导模式。

在分析以上原因后,课题组成员认为:以“抓牢重点字词习得概念就行了”的理念左右着策略的运用,这个主要是教师的思想和理念的问题,所以就把课题的研究的重点放在探索“概念教学各个环节”的策略探索上,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施阶段:

实施步骤及目标:首先实施课题研究实验,开展实验研究数学概念教学。接着调整实验方案,进行阶段小结。

行动方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归纳出概念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根据方案实施步骤,我们组内成员对现行教材的概念编排内容及特点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按四大学习领域分类。我们发现,与原来的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概念的编排更加淡化,很多概念都已隐去不谈,很多概念只是以小精灵提问的形式出现,但教材中特别强化在情境中认识、理解概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形式自主探究概念的意义。通过对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所出现的概念的产生背景研究,探索出对概念教学的教材处理方法。研究出 “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应用”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再进行实践操作来验证。

(三)总结阶段

实施步骤及目标:全面总结,撰写报告,整理资料,撰写论文,总结及交流经验。

四、本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知识链条中理解和记忆概念,比孤立理解单个概念,效果好得多。

4、增强概念的应用意识,让生活成为展示知识舞台。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来构建概念,更要让他们能用所掌握的概念去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在此得到张扬,同时使学到的概念巩固下来,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运用技能。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按要求来进行学习及反思,但未能及时上存博客。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当前前瞻的教学理念还是较小接触。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未能到外面有名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吸取别人好的经验。

建议:

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按要求进行上存学习资料,多些利用互联网来学习先进的教学教育理念,同时也希望学校能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外面学习。

第五篇:小学数学统计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统计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乐于发现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统计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已引起普遍重视,社会作用也越来越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材中的地位突显,在教学中的研究更加深入。但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在统计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呈现给学生的一些事例并非学生熟悉,不符合生活情理的或者完全人为编造的,这样,学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还有的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缺乏课前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活动,对统计教学的认识不足,对统计教学的有效研究不够深入。可见,对小学数学统计概念教学有效性立项课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它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对统计概念教学有效性的认识,有助于统计方面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课题概念说明

1、“统计概念”是指数学课程中对数据统计的过程或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它也是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科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统计教学从内容上分统计表、统计图等。

2、有效性统计概念教学中应突出有效性的研究,呈现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呈现出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能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掌握交流方法,能较科学的对社会现象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统计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把审美情趣、思想方法加以挖掘和提升。使学生情感谢、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能在不同的学段课堂教学中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最佳策略和方法,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围绕这一目标,拟展开下列研究:

1、小学数学统计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主要研究统计概念教学的设计、教学方式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2、小学数学统计概念教学有效性的运用策略研究。主要研究学生在统计概念学习中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应用效果等情况。

3、统计概念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策略研究。主要研究统计概念有效性教学能否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是否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兴趣;问题解决方式是否具有科学性、多样性。

四、课题研究理论基础

1、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好的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明确,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策略与方法能体现出学生主动的学习。

2、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也强调用情节真实又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在重新建构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内化,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它主张用产生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撑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拓展性的学习与基于项目的学习并以此方式参与课程的设计与编制。

3、《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出发,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五、课题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从本课题研究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片断、某一学段内容或者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行为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2.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边总结。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探索出小学统计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3、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关注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4、信息采集法。对统计教学设计、课题分析,案例研究可采取信息调查,为课题研究提供材料。

下载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概念的要求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指出“改进数学概念教学,强调通过实际情景使学......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论文大全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一、研究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确立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指教学目标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即:目标确立应当是开......

    在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中学生活动设计有效性策略初探[本站推荐]

    在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中学生活动设计有效性策略初探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多数是通过对给出的大量的具体模型和实例的分析、综合、归纳出它们的本质属性和内......

    如何提高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5篇模版)

    如何提高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大洪山风景区长岗镇小 胡云全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我校在2010年申报了提高几何概念......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概念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概念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之一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其中重要的一块 内容是概念的学习,这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 “空间与图形”中几 何概念的学......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点击数:35 时间:2010-6-6 作者:李飞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案例研究》之《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海岛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总结 2008年3月—2008年8月 “有效教学”是一切教学的基本追求,所谓有效教学,简言之,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大全五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个人课题计划二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