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 提升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王新
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 提升高中化学学科素养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学生的培养有更新的要求,对与课程改革紧密联系的教学设计也有了新的要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以科学的教学设计为载体,对于高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
21世纪以来,国际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了学生的 “核心素养” 模型: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素养、语言能力、自主发展、数学素养、问题解决与实践探索能力。高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呢我们认为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思想品德素养、各学科的基本科学素养(包括双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人文素养即内在的精神品质(包括文史政法哲艺的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信息素养、思维素养、跨学科跨情境的综合能力及实践素养、语言素养(包括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学科用语、国际理解教育等)、道德素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如正义感、诚信、礼仪等)和身心素养(良好的体质、积极和平衡的心态等)。化学在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目前普通高中 《化学课程标准》,以化学知识为导向,使知识本位强于能力本位。重化学理论,轻化学实践探究;重化学知识的纵向拓展,轻化学知识跨学科的横向综合。造成化学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教学内容陷入理论的情境中,常常脱离现实生活。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太少了,始终缺乏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原创能力等的培养。我们提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由重视教学“化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转向重视“学生化学核心能力和化学素养的生成”,由重视学生“化学知识结构”,轻“学生能力” 培养,转向促进“学生化学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
一、以生为本,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现代化教育的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立足于使学生主动求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优质教学是一种教学体系,以目标卓越、过程优化、效果优质为价值追求。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要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要靠教师去创造。因此要求教师要目中有“人”,教学有对象意识,才能因材施教,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使预设进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努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知识的巩固、衔接、新知的学习程度,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等等。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非常重视教学的认知目标,但是对非认知目标则没有足够的重视。例如,在教授知识的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的内容直接与高考接轨,而很少考虑教学内容与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更很少考虑到对学生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更应该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重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运作。
二、扬长教育,实施科学化的教学活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在化学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考虑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学生在情感智能的各个方面发展不均衡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说过:“只有当儿童不同的能力和需要得到尊重,并能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学习和表现时,他们就会学得更好,学得更有兴致,从而能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中实现自己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多种的,每个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强项,如果我们能让教学活动设计尽可能涵盖其中的多个方面,给每个学生以表现和发展他强项的机会,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成为一种扬长的教育,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兼顾考虑学习能力、个性、等因素,尽可能做到实力相当,大体平衡,有助于他们发挥各自优势智能和团对精神,使每个成员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如酸碱指示剂的学习可让学生采集花朵自行制作酸碱指示剂,并用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同学们探究学习。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又如在刚刚进行同分异构体的学习时,很多学生感觉很困难,这缘于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中存在的问题,我在这里的教学设计是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戊烷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然后在讲台上表演出他们可以有多少种结合方式,这时你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这里会充当不同的角色。以上两个教学片段即是充分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教学活动设计,同学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每个小组都希望得到展示交流的机会,作为教师听到同学们独到的创意,看到同学们之间平等地交流与质疑,感受到同学们迸发出的创造的火花,这时才真正体会课堂是有生命的。
三、延伸课外,开展生活化的研究性学习
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化学学科的的兴趣和成绩,以及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是有帮助的。但“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万能药,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教学时也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比如单从一节课来看,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通过平时的一些摸索,我找寻到了一些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较好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方法1:通过对课堂实验过程中一些异常现象的探究,引发研究性学习。例如,“乙烯”一节中,在制备乙烯的中会产生出明显的刺激性气味,而乙烯本身是无色接近无味的气体,如果抓住这一问题探究下去,让学生分组讨论原因,并设计出除去杂质并验证乙烯存在的实验方案,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便在课堂中开展了研究性的学习。
方法2:对课本知识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延伸,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展开研究性学习。在必修2中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我们只是学习课本上的长式元素周期表,对于其他形式的周期表学生知之甚少,认识了这点后我做了这样的安排要求学生利用课外资料、网络信息等手段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并且是独一无二的周期表。
方法3: 对社会中的化学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例如,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几起有毒原料泄漏事件、安徽有毒奶粉事件、广州假酒案事件等。
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促成教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思路,在加深了知识学习的同时,感受了化学的丰富多彩。
总之,现代化学的飞速发展需要社会的每一分子具有良好的化学科学素养与之适应。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在倡导“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l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注重化学课教学中各环节的教学设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王燕红.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2]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2014(03).[3]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民教育,2014(10).[4]李晓东.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今日教育,2016(03).[5]范冬萍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新理念.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6]裴新宁; 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全球教育展望 ,2013(12).[7]《走向核心素养》专题.人民教育,2015(07).[8]余文森.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今日教育,2016(03).
第二篇: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提升高中化学学科素养 目前普通高中《化学课程 ...
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 提升高中化学学科素养
目前普通高中 《化学课程标准》,以化学知识为导向,使知识本位强于能力本位。重化学理论,轻化学实践探究;重化学知识的纵向拓展,轻化学知识跨学科的横向综合。造成化学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教学内容陷入理论的情境中,常常脱离现实生活。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太少了,始终缺乏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原创能力等的培养。我们提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由重视教学“化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转向重视“学生化学核心能力和化学素养的生成”,由重视学生“化学知识结构”,轻“学生能力” 培养,转向促进“学生化学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
一、以生为本,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现代化教育的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立足于使学生主动求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优质教学是一种教学体系,以目标卓越、过程优化、效果优质为价值追求。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要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要靠教师去创造。因此要求教师要目中有“人”,教学有对象意识,才能因材施教,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使预设进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努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知识的巩固、衔接、新知的学习程度,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等等。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非常重视教学的认知目标,但是对非认知目标则没有足够的重视。例如,在教授知识的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的内容直接与高考接轨,而很少考虑教学内容与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更很少考虑到对学生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更应该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重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运作。
二、扬长教育,实施科学化的教学活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在化学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考虑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学生在情感智能的各个方面发展不均衡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说过:“只有当儿童不同的能力和需要得到尊重,并能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学习和表现时,他们就会学得更好,学得更有兴致,从而能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中实现自己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多种的,每个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强项,如果我们能让教学活动设计尽可能涵盖其中的多个方面,给每个学生以表现和发展他强项的机会,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成为一种扬长的教育,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兼顾考虑学习能力、个性、等因素,尽可能做到实力相当,大体平衡,有助于他们发挥各自优势智能和团对精神,使每个成员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如酸碱指示剂的学习可让学生采集花朵自行制作酸碱指示剂,并用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同学们探究学习。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又如在刚刚进行同分异构体的学习时,很多学生感觉很困难,这缘于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中存在的问题,我在这里的教学设计是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戊烷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然后在讲台上表演出他们可以有多少种结合方式,这时你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这里会充当不同的角色。以上两个教学片段即是充分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教学活动设计,同学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每个小组都希望得到展示交流的机会,作为教师听到同学们独到的创意,看到同学们之间平等地交流与质疑,感受到同学们迸发出的创造的火花,这时才真正体会课堂是有生命的。
三、延伸课外,开展生活化的研究性学习
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化学学科的的兴趣和成绩,以及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是有帮助的。但“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万能药,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教学时也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比如单从一节课来看,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通过平时的一些摸索,我找寻到了一些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较好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方法1:通过对课堂实验过程中一些异常现象的探究,引发研究性学习。例如,“乙烯”一节中,在制备乙烯的中会产生出明显的刺激性气味,而乙烯本身是无色接近无味的气体,如果抓住这一问题探究下去,让学生分组讨论原因,并设计出除去杂质并验证乙烯存在的实验方案,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便在课堂中开展了研究性的学习。
方法2:对课本知识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延伸,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展开研究性学习。在必修2中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我们只是学习课本上的长式元素周期表,对于其他形式的周期表学生知之甚少,认识了这点后我做了这样的安排要求学生利用课外资料、网络信息等手段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并且是独一无二的周期表。
方法3: 对社会中的化学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例如,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几起有毒原料泄漏事件、安徽有毒奶粉事件、广州假酒案事件等。
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促成教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思路,在加深了知识学习的同时,感受了化学的丰富多彩。
总之,现代化学的飞速发展需要社会的每一分子具有良好的化学科学素养与之适应。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在倡导“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l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注重化学课教学中各环节的教学设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文/惠有忠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该项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带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带动起课堂的学习气氛。但是,它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对其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信息技术不能在教学中实现其真实的价值。通过对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联系进行分析,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教学;互换课堂
学生在刚步入高中的时候,对于高中学习的认知不完全,导致其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成绩日渐下滑。而高中的化学知识比初中的难度加深了许多,学生学起来更是感到压力倍增。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一、正确的认知
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这就导致教师对于这门技术的认识还有些模糊。许多教师都把信息技术当做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没能完全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的含义是要把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一体化,而不是还把说教当做教学的主体。化学教育实现信息化,教师在上互相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以此来学习其他教师的科学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多样化和学生学习自主化有着积极的影响。良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实践意识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化学信息技术课堂
1.理解抽象概念
高中化学课本中,含有较多的抽象性概念。比如,“甲烷的结构”“有机化合物反应物质变化”,对于这些抽象性的知识,教师传统的化学教学中,都是用口述的形式教学。高中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对于教师的介绍容易产生误区,影响学习。而教师运用幻灯片,在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物质的详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认知,而且学生对于路的兴趣一直比课堂大,对于观看幻灯片有着很大的兴趣,而且这种直观的观看,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对于学生良好地掌握知识有着积极的帮助。2.认知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都是与生活中的实际密切相关。除了课堂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还会通过电视、报纸和其他媒体进行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看到了物质在生活中的现象,没有得到详细的解说,对知识的印象不够深刻。教师如果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学生观看的同时进行解说,对于学生良好的认知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时,教师通过视频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一氧化碳的危害也会有一个良好的认知。然后,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自己说出想到的其他有毒物质,对于脑海中知识的整合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激发化学兴趣
课本上的知识是学生所要掌握的,书本中会对书中知识在人们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举例,还会涉及课外化学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目前,时代发展迅速,书本上的课外连接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教师通过络,查找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最新应用,让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化学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找一些与课本知识无关的最新化学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2010年石墨烯的发展者获得了诺贝尔奖,然后教师说明石墨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自己联想石墨烯对于生活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互换课堂
教师在络中交流教学经验的时候,很容易达成许多共识,许多教师对于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都非常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起络电视这一技术。络电视一项不受距离限制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不讲,把课堂交给学生在络中认识的教师,让其通过络电视的方式对自己班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会感觉很新奇,进而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5.新奇化学实验
课本中许多知识点采取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如果可以转变为实验教学,就会产生引人注目的现象。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了解知识,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但是,一些化学物品或是仪器因为价值及有毒性等原因,教师不能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络中寻找与此相关的实验,对其中的实验流程及现象进行解说,让学生观看其中的化学奥秘。
6.良好化学背诵
化学虽然是一门理科学科,但是其中存在着许多的硬性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背诵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传统教学中对于这些知识,教师都会积极地找寻办法,设计一些顺口溜,方便学生的记忆。但是这种记忆方式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还是不够深刻。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一面让学生观看物质的本体,一面对其背诵进行积极引导,这样这些硬性知识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整合反思
信息技术涵盖了很多高科技技术,这些技术会让学生感到新奇,进而带动学习兴趣。教师把握这些技术,对于提高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的整合,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才能完善,等其发展完备后,这一观念在以后的发展中必将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科技就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大多看到了科技消极的一面,很大一部分人都沉迷于络虚拟游戏之中。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信息技术虽好,但是不可完全利用这种技术代替教学,要学会把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可能实现这种整合的优势最大化。
化学作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学科,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进而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李玉南。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探究[J]。高中数理化,2013(8)。
第四篇:1月1周 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蒲山二数学联合教研活动
2016年12月29日下午,我校数学联合教研活动在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这一主题,老师们展开了充分的研究交流。
活动第一部分内容是李永发老师的研究课《数与形》。在这节课上,李老师在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发现数可以转化为形、形中蕴藏着数的奥秘,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猜想验证,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课后史谷满玉文老师对学生进行了现场访谈,从谷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在上完李老师的课后,对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感受更深,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学生们能想到运用图形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活动第二部分内容是由数学组长李永发老师主持,现场的老师们就“如何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问题展开了课后的互动交流研讨。
活动第三部分内容是杨建老师的教学设计说课《扇形统计图》。杨建老师从指导思想、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着力之点五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解读。
通过这次联合教研活动,老师们对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又有了更新的认识以及更深的体会。
第五篇:学科素养之教学设计题
教学设计题
1、请写一两条解决“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好方法。
答:继续坚持“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做法。所谓“寓识于读”,也就是要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课文注有汉语拼音的优势,力求在读书过程中认识生字,不搞脱离课文的、孤立的识字;所谓“以识促读”,则要求我们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去促进课文的诵读;“识写结合”的意思是说,要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识什么就练写什么,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的成果。
答:(1)、“归类分析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懂得了区别同音字、形近字、近义词的规律,而且都能有条理地把分析比较的结果表达得清清楚楚(2)、要培养学生边写边想边记的习惯。
2、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请你以〈〈奥运 北京〉〉为主题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片段。
要点:
一、讨论你为北京奥运做点什么?
二、策划开幕式:
1、写标语。
2、写开幕词。
3、创作开幕式的歌曲。
4、编创一段舞蹈,并写出创作意图……
三、搞一次“开幕式”。
四、将自己成功经验汇报给北京奥运组委会。
2、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例:
一、出示“左”、“右”二字。
二、游戏分清左右:比如指身体部位,指名表演向左转、向右转……
三、拓展。认识带有左右的成语比如:左思右想、左说右劝、左劝右劝……
四、比较字形,编顺口溜。五写字。
答案1:活动过程设计如下:
(一)、介绍活动目的,简要了解活动的过程安排由教师向学生介绍这次活动的目的: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都感到骄傲和自豪。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更多的知识,并且把自己获得的有关知识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就做一次小编辑,我们分组完成一份小报(图文混排),并且将自己的成果放到因特网上与别人共享。让世人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二)、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小报,让学生了解活动的目标。
1、学生观看教师的作品。
2、共同讨论分析教师范例的特点。教师范例的主题是什么?文章内容是否与主题有关?整个小报采用了怎样的布局样式?图片是否符合主题思想?……
(三)、将学生分组,(四)、资料汇总、分析,初步制作
1、了解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到多少“北京奥运”的文字知识和图片。以此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A、你知道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个理念是什么?(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B、你知道北京申奥宣传口号是什么?(新北京新奥运)C、你知道北京申办奥运会徽的含义吗?(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D、奥运会的运动项目有哪些?(田径、赛艇、棒球、自行车、游泳、拳击、排球……)E、你还知道了北京奥运的哪些常识?
2、请学生说说:你对“北京奥运”的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奥运历史、中国历届金牌数、吉祥物、会徽、火炬、奥运建筑、绿色奥运……)
3、有关“北京奥运”的知流,确立主题。
4、根据各自确立的主题,采用筛选法,保留最能表达主题思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5、将各小组的其它资料共享,使其他小组能从别人的资料库中获取有用的资源。
3、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片断。
答:本文的宗旨是让学生体会到做人的真谛 诚实。我结合课文设计了以下交流点: 1)、雄日的花种不开花时他是怎么做的? 2)、看见别人都捧着开满鲜花的花盆,雄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当国王询问雄日时,雄日是怎么回答的? 4)、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当继承人?先是小组内讨论,并分角色表演,作到人人参与。通过讨论知道做人要真诚。然后以雄日成了国王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为主问题,描述一些雄日当国王期间国内发生的不好现象,请同学们个抒己见说说雄日是怎么处理的?是怎么教育那些不诚实的人的?在百姓的眼里雄日是一个怎样的国王?你们喜欢这样的国王吗?为什么?学生自然是说他公平、真诚。那么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吗?能把你做的诚实的事跟大家谈一谈吗?在坐其余学生可对他所说的发表评论。最后让学生知道美不一定就是好,空不一定就是不好。并送给同学们两句陶行知老爷爷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铭记做人的真谛 诚实。
4、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
答:1)、我们来认识一对好朋友,谁见过他们?在哪里见过? 2)、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读音)同桌互相叫一叫,看谁更能干。
3)、看他们的样子,觉得怎么样?(长得很像)哪里像?哪里又不像呢?想个好办法记住他们,不会认错。(左下一个工,右下一个口)4)、他们各自还有哪些好朋友呢?(左边、左手、右耳、右面……)5)、游戏:我点,我点,我点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