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与式教学策略研究要点
参与式教学研究要点
课改主张:
课改不是简单的方法.技术的更新,而是教学理念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活动。没有感官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无效教学。
有效教学三条铁律:
质量标准:学得深入
过程标准:学得轻松
效率标准:学的快捷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多项互动为特征,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学生自觉主动勤奋学习发展为目标。
以学定教的原则:
“教”化为”学”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前提。
教学效率:
有限的教学时间把有限的教材内容向无限的学习内容、教学内容的转化是最高追求。
参与教学要关注?
参与态度、参与情感、参与信心、参与方法、参与能力、参与效果。
1.动情:激情式教学 2.动心:交心式教学 3.动口:口才式教学 4.动手:手段式教学 5.动耳:倾听式教学 6.动腿:实践式教学 7.动脑:思维式教学
读中学/听中学/看中学/做中学/说中学
策略
教材内容生活化 生活内容问题化
(设计系列好奇问题)问题内容教学化
(生活问题在教材中寻找答案)教学内容学习化
(通过勾画/注释/添加/对比/补充)学习内容思想化
(理解.达成视域上的融合.)思想内容实践化(学以致用)
教师的作用:引导者、情境设计者、条件支持者。
相关资料:
朱新燕《参与式教学方法初探》(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第22期)
参与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李俊认为参与式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首先是一种体现民主、平等、参与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许光驰,宋奇慧认为它是指根据学生主体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学习者为内核和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自觉性、能动性和选择性为特征的有效学习。
多项互动式参与
• ①试一试:激发认知冲突。• ②玩一玩:调动五官体验。• ③说一说:交流借鉴方法。• ④算一算:独立实践。• ⑤评一评:自评互评。• ⑥改一改:自改互改。
⑦赏一赏:分享成功。
• 课堂互动活动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提高互动交流质量的方法: • ①交流的话题和问题切合学生的关注需求。
• ②准确把握同桌互动、组内互动、组间互动的时机、顺序、主次等。• ③教师既要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交流展示,又要发挥平等交流中的“首席”作用。
任务驱动式自主参与、• ①任务设置遵循四原则:吸引学生,层次分明,真实合理,难易适度。• ②任务推进选用四策略:激发兴趣,明细任务,分步导引、分层指导、分组展示、分享佳作,赏识评价。促使学生由“任务内驱”走向“动机驱动”。
• ③引导学生自主反思时要注意:保护好奇心,维护自尊心,培育自信心。
课堂支架式教学策略 • 四个环节组成:
• ①围绕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 ②引入问题情境,引导独立探索。• ③开展小组讨论,完成知识建构.• ④及时反馈,多元评价。课堂随机契入式教学
• 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对同一问题多方面的认识,这叫随机契入式教学。它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 它有五个环节:①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②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契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③思维发展训练:交流元认知,建立思维模型,培养发散性思维。④小组协作学习:围绕不同情境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⑤及时进行学习效果的多元评价。• 我们认为,随机契入式教学主要适合于发散思维较强的课型,其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素材有机组合、教师智慧点评。
第二篇:例谈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策略
例谈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策略
【摘 要】在新课改中如何按照新课程基本理念改革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参与式”;教学策略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自觉地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就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参与意向
参与意向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参与意向来自学生对参与对象的动机和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伏悬念,设疑问,以营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心理境界,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
1.在“悬念”中参与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而始”。教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产生悬念。学生有了强烈的悬念,便会主动地去解悬念,这种迫切的心理状态包含着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在“疑”中生奇,问中激趣,从而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向。
2.在“问题”中参与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设计思维价值高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把握住质疑问难的时机,把问题提在学生疑点上,为学生获取新知识铺路搭桥,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把学生引进“最近发展区”。
另外,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学生需要静中思维的时间,不能片面追求教学密度,而搞抢答式的提问。如果仅让个别优生的回答代替全体学生,就会使学生参与面狭窄,不利于对全体学生参与意向的培养。
二、优化教学手段,创设参与条件
教育家吕叔湘讲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有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学生有了参与学习的意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教学手段,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参与,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1.“操作式”参与
运用学具操作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维的环境,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促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求新知活动。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操作可以是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都得到相应的表现和发展。例如:教学“三角形认识”时,可以让学生用10厘米的小棒6根,15厘米、8厘米和6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摆出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学生信息反馈,教师出示图例如下: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说出什么叫三角形。同时提问:15厘米、8厘米和6厘米这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不能)。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又渗透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图例,进行比较、分类。三角形按边分有等边三角形(图①),等腰三角形(图②、图③、图④)和不等边三角形(图⑤、图⑥、图⑦)。按角分有锐角三角形(图①、图③、图④)、钝角三角形(图②、图⑥、图⑦)和直角三角形(图⑤)。学生在操作观察过程中形成表象,并用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这样的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智力活动。
2.“讨论式”参与
现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交流的复杂过程。展开课堂讨论是体现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因为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学生能够解放思想,自由争鸣、畅所欲言。通过讨论与争辩,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渠道的广泛信息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表现自我,交换思考结果,是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完全发展,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
三、重视思维过程,提高参与质量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端,精心安排以学生的“学”为轴心的教学活动,多方引导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1.参与“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概念是通过分析和综合、求同和求异、抽象与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因此笔者在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建立概念的全部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中学会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互质数”时,先出示六组数:①7和23;②2和9;③9和10;④1和6;⑤7和14;⑥12和14,要求学生说出每组数的公因数。然后指出①、②、③、④组“公因数只有1,”它们是互质数;而⑤、⑥组数“除公因数1以外还有其他公因数”,它们不是互质数。引导学生对以上①―④组数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得出四组数情况不同:①组是两个不同的质数;②组是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③组是两个都是合数;④组是1和其他自然数。让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表述概念的定义。在学生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概念建立后,还需要从一般到个别,把概念具体化,加深理解巩固,因此笔者还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教学:第一步,按上述①―④组数的情况各说出四组互质数;第二步,对“互质数”和质数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区别两个概念的本质不同;第三步,在举例判断基础上,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一定是互质数,如第⑤组;两个合数不一定是互质数,如第⑥组。最后总结概括出判断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的三条规律:一是“不同的两个质数”,二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三是“1和其他任何自然数”。学生参与了“引入概念――建立概念――巩固概念――应用概念”这样的认识思维全过程,使思维得到锤炼。
2.参与“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解题思路是学生解题时思考的线索,学生学习知识不单纯是为了解题,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把解题模式交给学生去套用,而应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自己去寻求解题思路。解答应用题关键是掌握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思维规律,应用题的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总是直接或者间接地相互联系着,要引导学生思考:要求什么,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如果这两个条件不是直接已知,如何去找到间接条件去搭配已知条件?或者思考:这两个条件能求出什么问题?有些数学题没有一定的解题模式,需要学生能灵活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综合。例如:有一个分数,分子、分母的和为15,如果分母减1,分子加1,则是,求出这个分数。
引导学生分析:
(1)分母减1,分子加1,分子和分母的和不变。
(2)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和是15,新分子、分母的和是3。
(3)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原分数分子、分母的,可知已用5约分。
引导学生综合:
(1)分母减1,分子加1后未约分时这个分数是,分子、分母同时乘以5,是。
(2)所以这个分数就是,分子减1,分母加1,得。
在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综合过程中,要明确分析与综合是两个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逻辑思维方法。
“参与式”教学,既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即参与的广度,又要注重学生在参与中积极思维的程度,即参与的深度。这才能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第三篇: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作者:李华
富源县第一中学)
1、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学设计,是运用教学技术分析教学问题,确定解决方法和途径,然后评价教学结果的系统计划过程。由于教学既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视听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占中有重要地位,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因此,学习理论、传播理论、视听理论、系统科学理论、认识论和教育哲学共同构成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①
学习理论是指在阐明行为变化何以产生,并揭示学习依据的心理机制而形成的理论,它是从学习的实际和实验研究中概括总结出来的。传统的学习理论,基本上分为联结派和认知派,联结派基本上是美国人的观点,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注重学习者的外部现象与外在条件的探索,其代表理论有:桑代克的“试误说”、华生的“刺激反应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说”等等。认知派是德国格式塔派的观点,它强调知觉的整体性,认为学习是个体对情景的了解,是认知的结果。其代表理论有:柯勒的“顿司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莱温的“场”理论等等。认知学习理论,其代表理论有:加涅的学习的层次与条件。加涅将智慧技能的学习分为连锁——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六个层次,每个高一级的层次都以低一级的层次为基础。他将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学习条件是不同的;在他的学习结构模式中,明确地指出了认知策略同智慧技能的区别②。这些理论对教学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在教学中常用的“发现学习”或“指导发现学习”,是指由例证到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法。但是这一方法的外部条件是:教师必须列举若干体现概念或规律的例证,内部条件是学生已掌握相关的概念为基础,学生的心理过程要经过辨别、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进行概括几个阶段。
传播理论:教学中的大量事例表明,学生所接受的教学信息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所讲授的信息输出量,即教学信息在传输与转换中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传播学,通过对传播模式、传播者和受播者的研究、传播的信息、传播的符号、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效果等的研究,使人们对大众传播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同时也给教育研究者以启示,因为教学过程也是信息传播过程,是特殊的传播过程,它遵从传播学的规律。所以,教学设计体系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传播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视听理论:视听理论产生于40年代,比较成熟的是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他将学习分为活动的(直接经验的)学习模式、图像的(模糊经验的)学习模式、符号的(高度抽象经验的)学习模式三种类型,并按由具体到抽象排成一个塔状③,形成了从实际活动到观察、再到抽象的完整过程。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对教学是很有启发的。首先,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随着学生知识和年龄的增长,逐步走向抽象,抽象的概念,应以具体经验为基础。其次,塔中的视听教具,它比语言更具体和易于理解,而且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的经验不足,所以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教学。
系统科学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统称为系统科学。近几年来,三论的许多原理被广泛地运用在教育系统分析、课堂教学的信息加工、反馈与控制等方面。这些研究使人们对复杂的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反馈与控制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①② 冯学斌,万勇.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P101~P103 ③ 尹俊华.教育技术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P18~P20 认识论、教育哲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必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指导。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活动必须符合认识规律,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教与学、直观与抽象、直觉与逻辑知识与方法、理论与实践、重点与全面、集体与个别的各种关系,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哲学无疑对教育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但对教学设计更直接作用的是教育哲学,到现在,五种不同的教育哲学对世界各国的教育起着不同的影响,这就是:传统的文科教育、进步教育、学科结构运动、新行为主义、人文主义心理学①。对教学设计有重要影响的还有美育理论,在教学中,不仅要将学科知识的科学美渗透出来,还应提倡教学美艺术美,从而使学生在振奋、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2、“参与式”教学设计
2.1参与式教学的涵义②
“参与”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60年后逐渐形成“参与式方法”。.在《语言大典》(王同亿主编,1990年版)中,“参与”一词有八种含义,其中最基本的含义为“参加(指事业或活动)”。《辞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中“参与”一词的含义是“参加到里面去进行活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中“参与”一词的解释是“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从这些工具书的解释可知,“参与”意为“参加”(Participate in)另外还有“同别人一起干或分享某事(Partake)”等意思。
“参与式方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用于一些国际发展组织和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调动当地群众自立、自强和自我解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国际发展组织和一些国家政府性、非政府性机构倡导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指参与者主动积极地投入进去,与其他参与者共同合作,完成任务的方法。它是一种培训和教育的方法。
“参与式教学”是将一般的参与式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具体方式运用到课堂教学领域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不仅关注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关注教学的过程,更确切地说,要关注教学过程中教育和教养因素的发挥;同时,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给学生以学习的主人的地位。它强调运用参与式方法教学的过程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智力开发和创造力生成的过程、个性养成的过程等。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作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活动的伙伴;学生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自主的学习参与者,是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解决者”。
参与式教学的宗旨是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积极地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个性、态度和情感的健康发展。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摸索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
“参与式教学设计”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引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倡导平等参与的一种教学设计。它是围绕研讨的问题,以活动的形式师生共同参与教学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评价教学的结果,共同促进师生发展,树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学习观念。
2.2参与式教学的主要特点③
①② 美罗伯特·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 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③ 祁丽娟.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1)参与性。参与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活动中,他们的身体一心理一精神高度投入,体验着一种生命的意义,或者说他们是用这种活动让释着生命的价值,表达着生命的激情。因此,主体参与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使学生在教学运行中不断获得发展自己的动力。
(2)互动性。互动性指主体行为的因果性、依存性、共振性。师生、生生互动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场。而活动是这个课程场的载体,离开活动就谈不上互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满足,教师的创造才能和主导作用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卷入性,它是展示人、发展人的重要途径。
(3)民主性。民主是现代课程中的重要理念。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在交流中教师以平常心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在交流中教师如果有错要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在各种交往活动中,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男生与女生是平等的,尤其是“学优生”与“学困生”是平等的。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4)合作性。参与式学习提倡分组活动形式,这种形式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5)开放性。从教室内桌凳的摆放、墙壁的布置、教师的行为举止到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开放的。开放的课堂,形式是活泼的,气氛是活跃的,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是多元的。参与式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发现与创造的机会。
(6)激励性。参与式学习评价注重发挥激励功能。这里没有失败,只有不断的探究。每个学生在大家的热情期待中体验了学习的全过程。
(7)发展性。参与式学习过程期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只要你努力探究了,只要你在他人的帮助下进步了,只要你在学习中获得了自信的体验,你就获得了发展。发展有快慢之分,却没有高低之分。
(8)反思性。参与式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反思,在于顿悟,在于通过群体交流不断发现自身之外的知识世界来构建新的经验体系。
3.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素质教育的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莫定基础。有学者提出:①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国民素质;③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其中,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在对知识的看法问题上,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唯一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的唯一答案。学习活动要发生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学生的背景知识与新知识有一定的相关度;新知识的潜在意义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学习活动发生后: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和沟通,在自己原有背 景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2多元智力理论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把智力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认为智力并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据此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至少包括八种)①.它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
它所倡导的教学观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是针对不同智力特点的“对症下药”;②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对症下药”。
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地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后现代知识观:
后现代知识观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观,是对传统知识观的批判、反思与超越。后现代主义认为,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师生、学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4)情感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 1902-1987)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其基本主张是:教学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的;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渗透的,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教师作为“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关键不在于课程设置、教师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这种态度品质包括三个方面:真诚、接受、理解。其中,真诚是第一要素,是基本的品质。情感教学的理论是参与式教学思想的重要依据。(5)活动教育思想。
杜威的活动教育理论强调“做中学”,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欲知必行。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流行“开放教育”,其具体实施有许多与杜威的“做中学”相似。英国、日本的“开放教育”源于杜威的“做中学”。杜威的这些思想,对我国当前开展的活动教学与素质教育实验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皮亚杰正是在杜威的活动教育理论基础上,重新肯定了活动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提出了教育要发展儿童的主动性;重视儿童的实际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正式将活动课程纳入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4、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意义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4.1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师方面:通过反思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方面:促使学生切实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经验得到激活和提升,智力得到开发和运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作为促进者、指导者,在课堂上要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教学相长。具体表现在:
①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将外在的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2)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会形成多边的教学交流,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和保证教学效果。
(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主体参与教学,学生可以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使得课堂教学中充满学习的热情。
(4)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5)有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参与式教学提供许多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会得到更多的合作和交流,使学生之间的认识更加深刻。
(6)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学生在主动参与的交往中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其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会得到提高。
(7)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8)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能力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展。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强烈的参与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使外部的教学活动逐步内化成为自身内部的努力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发展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2参与式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中的活动设计问题
参与式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引导活动,围绕解决问题组织、开展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提出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激活学生的潜力,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顺利开展学习活动,能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
(2)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评价体制也影响着参与式教学的实施。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教学活动难以实施,参与式教学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善,对参与式教学的结果还不能做出标准的评价。
(3)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存在形式化的倾向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体验。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教师过分追求“华丽生动”,远离实效性的情形。
(4)小组活动缺乏实质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常见的形式,而合作学习总是围绕某些问题来进行的,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通常是以讨论问题的形式出现的.但有的教师由于对问题、目的、时机、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使得学生的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主要参考文献: [1] 冯学斌,万勇.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2]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P101—P103
[3] 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 祁丽娟.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5] 尹俊华.教育技术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P18—P20 [6] 美罗伯特·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 [7]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 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5
第四篇:抛锚式教学策略
抛锚式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策略”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
抛锚式教学策略由这样几个步骤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4)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第五篇: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博罗县园洲中学
摘要: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学习策略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依照前人探究未知积积领域的途,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聚支掌握知识、培养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能务和创新精神。该策略以学为中心,以情培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引出学习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逻辑推理,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构建。其基本环节如下:情境创设—>发现问题—>查询信息—>探索新知—>意义建构。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巧设情境问题,诱导学生思考。
三、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的网络教学环境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素养,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但最终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网络环境
探究性学习
策略 思考
一、前言 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模式。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中,通过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提供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模式和方法,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在教学实践中,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在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产生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相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整合教学资源,变革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三位一体”探究式学习模式,即: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所设置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它是一种更为有效地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活动。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愿望
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在一个教学主题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种情境创设要活泼、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后面的自主探究中去。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为学生自主探究打下基础。如:灵活多变的幻灯片,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清晰动感的模拟动画,亲切熟悉的DV片段……无不给学生的感官带来了全新的刺激,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很快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确定探究问题,鼓励自主探索 新课程教学实际上就是问题教学,确定探究问题是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前提。探究问题的提出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来确定,一节课可以有一个焦点问题,也可以有多个焦点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重要的一点,必须鼓励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进行自主探究和验证,寻求问题的答案。多媒体网络信息不仅为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提供了运作平台,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次序、时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培养了学习能力,有了成功的体验,学习劲头也更足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3、合作交流,共同提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我们利用多媒体网络的链接、传输功能,或通过BBS,或通过邮件组发邮件,或通过口头直接交流,开放探究的环境,适时引导学生组成各种学习小组,开展合作,互相交流、争辩,实现资源共享,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在交流与讨论中被整个群体所共享。通过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
4、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享受探究乐趣
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过程,同时也是新知识内化的第一个层面。借助多媒体网络的存储功能和快速反映功能,通过网络的多向性,生生、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的过程、方法及结果进行多元化立体式的评价。这样宽松的环境,评价者就会畅所欲言,评价也会更全面、到位。通过评价与交流,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示,增强了自信,充分享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5、延伸拓展探究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一些来不及实施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放到课外,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究。这样的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间,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挂起钩,使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这样的延伸,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几点思考与分析
1、注意呈现问题情境的真实性,确定合适探究问题 真实的问题情境是探究活动的开始,同时也是探究学习的主线,探究的活动围绕它展开,它在学习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是教师教学设计中要重点考虑的环节之一。问题情境反映的问题是来源于生活有现实意义的,它的问题要能引起学习者适度的困惑,它的结果是有用的,学习者想知道的,从而引起学习者的兴趣。
探究问题的确立是要让学习者进行有目的导向性的探究,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将活动与其背后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为学习提供恰当的目标定向,将思维活动集中指向到问题中的基本关系上,把学习活动引导到对其中的基本关系的理解上,而不是一遍一遍漫无目的地操作、尝试。
探究的问题应符合以下的原则:①问题应符合学习者的特征;②问题与学习者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密切相关,包容了学习的目标;③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可以使学生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④适合于小组活动。
2、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3、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探究性学习的必要前提。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但是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只要是网站上有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4、教学评价要走向多元化
对学习者的评价包括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两个方面,探究学习的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对学习者的评价就不应局限于对知识掌握的评价,还应包含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的评价,也就是说,应从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两个方面全面的进行学习的评价。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科书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但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却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若能充分挖掘各学科探究性学习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设计符合各学科特点的探究性学习课题,把探究性学习与当前的教与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求中,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其获取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提供给他们越来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清楚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生活以及社会的联系。相信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探究性学习模式一定会更加科学、更加实用,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一定会有更深入的感悟、更快乐的成长。
信息组 杨昉洲
世纪的今天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核心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学习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以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核心的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应运而生。随着新课标在全国范围内的相继实施,传统的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完成任务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学习目标,一种新的符合新课标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渐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这就是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网络技术与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和探究式学习的优点,能够很好的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三维学习目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的原因,并对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这一模式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的原因
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与下面四个因素密切相关: 1新课标三维学习目标
新课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学习者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学习者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新课标不再以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这一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和意义,从而提出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即三维学习目标。三维学习目标具体体现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现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2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
旧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而形成了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模仿练习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讲解知识点和演示操作步骤向学生传输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则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的操作,来完成指定的任务和练习。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技能的简单模仿者。其弊端表现为:1.教师成为知识和技能的简单转述者,很难让学生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2.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缺乏创造性,难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3.教学的评价方式单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难以做到因材施教;4.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不活跃;5.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缺乏迁移能力,难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3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分为五个阶段:(1)问题分析阶段:学习者对问题进行独立认真的分析,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然后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或行动计划;(2)信息收集阶段:学习者围绕要解决的问题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逐步建构起关于该领域知识的认知结构原形;(3)综合阶段:学习者对信息进行鉴别、加工整理。利用获得的信息资料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找出解决问题的确实可行的方法。并将获得的知识进行外化,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让知识在进一步应用中得到巩固,产生广泛的联结,建构起牢固的知识体系;(4)抽象提炼阶段:当问题得到解决后,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抽象概括,建立起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性原理与方法,以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灵活应用;(5)反思阶段:学习者在解决完问题后,反思问题的求解过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习者的元认知技能。4网络环境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有助于教师创设情景。由于中小学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感性经验,多媒体化的网络信息不仅能为他们提供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创设出真实的问题情境,加强他们对所探究主题的进一步理解。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收集到和探究主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源。交互性的网络环境和通讯平台能更有效的组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采用匿名,这种方式有利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克服对教师和学习伙伴的畏惧羞涩心理,更能体现学习过程的平等参与和全员参与。通过论坛、bbs、qq群等网络通讯工具,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的探究成果也可以及时地通过网络发布,便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
通过对上面四个因素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新课标三维学习目标的提出,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的要求。而探究式学习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网络环境则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技术支持。因而逐渐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
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探究主题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讨论,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形成问题假设,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搜集信息资料,综合分析问题,得出解决方法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源,以及网络搜索获得的相关信息,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教师则跟踪整个活动过程,指导和协助小组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解决问题得到成果。3成果展示,组织评价、反思
学生将解决问题后的成果上传到论坛、bbs、或者ftp上,然后由每一组派一名学生对他们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并简要介绍他们小组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然后其它组的学生可以向他们组提出问题,进行交流,并对这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对该小组所采取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最后所获得的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所有小组的成果展示完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交流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情景的创设。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不再由教师通过讲演来进行简单的传授,而是包含在教师创设的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有帮助的情景中。创设一个好的情景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的主题。
2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协作。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获得的想法通过与教师、其它同学进行交流,每个学生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小组分工协作的学习形式,不但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兴趣特点的内容进行探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
3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小组内的自评、小组间的互评以及教师的点评。首先每个小组的学生要对探究的成果进行小组内的自评,总结出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然后派出代表对探究成果进行展示,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说明,其它小组则通过对比自己探究的成果以及过程和方法,对别的小组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探究的成果进行结评。由此可见评价的内容不再单单是探究的结果,而且还包含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获得意义建构来进行,教师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情景的创建者,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协作者、帮助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平等的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创设的情景必须与现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主题。如果教学简单得脱离情境,就不应从简单到复杂。而要呈现整体性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解决整个大问题所需要解决的各个小问题,以及解决各个小问题所需的各级知识技能。其次,学生在小组协作确立探究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协助学生对探究的内容做好分工,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各个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展示的时候,要求对小组的分工进行简要的介绍,避免学生在小组协作中偷懒的现象。
然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评价探究结果的时候,尤其是教师在总结点评的时候,要以一种平等交流的态度评价学生的成果,即使最终探究的结果不全面,甚至不正确,也不能过分地否定,而应该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努力,对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出有用的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思考。
最后,网络环境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源,但是网络中除了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外,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信息。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信息,学生往往会被网上的其它信息所吸引,而迷失了自己的学习主题。如沉溺于网络聊天、玩动感游戏、网络冲浪、在线观看电影„„甚至偶尔还可能会涉足到一些不健康网站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结言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才是社会的核心要素,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将成为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探究主题、解决问题、实现意义的建构为目标,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参与,重视学生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条件将更加成熟。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将会成为培养中学高信息素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
参考资料:
1.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 孙永丽
http://218.22.0.27/lwk/dianziban/200403/021149.htm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630921.htm
【点评】《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教学以操作技能为目标,被人诟病为免费的某公司软件培训课,但是如果不以某软件的学习为载体,操作技能的学习又无从着力,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困扰着广大的信息技术教师。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核心,什么是信息素养?简而言之,就是能很好地利用信息工具更快、更全、更准地收集到信息,高效地整理、加工信息,并将自己的信息形象准确地呈现出来,这个能力目标超越了具体的操作技能目标。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程序更新换代迅速,新课标这一目标切中要害,就是要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的不用”这一弊端,以学会“方法”来应对变化。《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一文,认真分析了课程特点,全面正确理解了新课标的精神,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具体贯彻新课标,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方法”的学习必须注重过程、注重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水到渠成,领悟到其中的道理。文章作者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方案来主导学生实现这一过程,并有效地体现了学习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即将进行新课改,实行新课标之际,希望这篇文章能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以启迪。——信息教研室主任:袁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