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中小学校心理咨询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 我国中小学校心理咨询的现状
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摘 要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咨询的研究现状是:国家从政策上体现了对中小学心理咨询的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学校、教师认识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师资培训工作受到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要改变当前中小学心理咨询现状,使其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明确我国中小学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心理咨询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问题、心理咨询的专业性问题、心理咨询的伦理性问题、心理咨询的时效性问题、心理咨询的相关性问题。
针对上述五个问题,各级领导必须给予相应的重视,同时还要加强专业培训;做好普及工作;进行规范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关键词:心理咨询;中小学生
I
Abstract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school counseling national from the policy reflects the school's emphasis 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levels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to enhanc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adership;schools, teachers recognize th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teacher training attention;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mbalance.To change the current statu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ounseling, so that the direction towards a better development, we must be clear of problems in school counsel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social needs of the adaptability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Ethical issues, the timeliness of the issu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elated issues.In response to these five questions, leaders at all levels must be given appropriate attention, but also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training;do popular work;to regulate the management;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Key words:Unseling;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School Moral Education
II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 录„„„„„„„„„„„„„„„„„„„„„„„„„„„„„ Ⅲ 序 言„„„„„„„„„„„„„„„„„„„„„„„„„„„„„
一、中小学心理咨询现状研究„„„„„„„„„„„„„„„„„„„„„2
(一)国家从政策上体现了对中小学心理咨询的重视„„„„„„„„„„2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2
(三)学校、教师认识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
(四)师资培训工作受到重视„„„„„„„„„„„„„„„„„„„„3
(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3
二、中小学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5
(一)心理咨询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问题„„„„„„„„„„„„„„„5
(二)心理咨询的专业性问题„„„„„„„„„„„„„„„„„„„„5
(三)心理咨询的伦理性问题„„„„„„„„„„„„„„„„„„„„6
(四)心理咨询的时效性问题„„„„„„„„„„„„„„„„„„„„7
(五)心理咨询的相关性问题„„„„„„„„„„„„„„„„„„„„7
三、解决的对策„„„„„„„„„„„„„„„„„„„„„„„„„„„8
(一)给予应有重视„„„„„„„„„„„„„„„„„„„„„„„„8
(二)加强专业培训„„„„„„„„„„„„„„„„„„„„„„„„8
(三)做好普及工作„„„„„„„„„„„„„„„„„„„„„„„„9
(四)进行规范管理„„„„„„„„„„„„„„„„„„„„„„„„9
(五)提高人员素质„„„„„„„„„„„„„„„„„„„„„„„„9 结
语„„„„„„„„„„„„„„„„„„„„„„„„„„„„10 参考文献„„„„„„„„„„„„„„„„„„„„„„„„„„„„„11
III
序
言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现代神经生理学家认为,只是那些心理健康的人才会把创造潜力付诸实现。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普遍承受着各种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出现也比较频繁,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且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竞争的日益加剧加上独生子女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很容易使其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在这种情形下,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往往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意志、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负面效应。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强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例,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际上,上述做法需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而心理咨询作为调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心理咨询已走进了寻常校园。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学校心理咨询的起步相对较晚,因而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旨在通过此次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了解中小学的心理咨询现状;掌握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关意见和合理措施。为中小学制定改善其心理咨询工作的参考措施,以促进中小学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小学校提高对学生心理咨询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全面的人才。
一、中小学心理咨询现状研究
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以良好心理素质为中介,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方向。心理咨询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其地位也日益突显出来。我国学校心理咨询起步较晚,在大中型城市中发展较快,主要承担着学生考试心理、情绪、学习指导等方面的咨询工作。从起步至今,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各级学校都给予了重视,为学校的心理咨询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师资力量,真正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纳入到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
(一)国家从政策上体现了对中小学心理咨询的重视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1]随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1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并指出“中小学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同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更明确地提出“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1999年,教育部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并委托有关省市和大学进行研究与实验,2000年在上海、2001年在贵阳分别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课题研讨会,目前《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初稿已经形成。所有这些,表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已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
目前,大部分省、市都成立了由教育行政领导组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由大学、教科研心理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小组,负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科研的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及培训工作。北京市教委2001年6月下发了《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就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目标与内容、对象与途径、队伍与管理、考核与评估等作了明确规定。辽宁省2001年7月下发了《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01年秋季开始,城市中小学要全面开展此项工作,2003年秋季,农村中小学要全面展开此项工作。天津市教育局制定了《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发展纲要》和《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年规划》,作为指导天津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依据。《上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要求上海各区县教育局1999年有20%的学校,2000年增加到35%的学校,2001年增加到60%的学校要达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河北石家庄市要求该市到2002年,农村四分之一学校,城市四分之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学校、教师认识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如“五个一工程”(一份小报、一个信箱、一个环境、一个电话和一个诊室),更多的学校是建立心理咨询室、简历学生心理档案、开通心理热线、设立心理信箱。一些学校还为心理咨询配备了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接受培训,积极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理论,并以此来推进工作。北京市中关村一小自1996年建立心理咨询室以来,一直定时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开放,取得很好的效果。北京信息管理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为龙头,推动了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天津市第一中学则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四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后进生转化的突破口。
(四)师资培训工作受到重视
许多省、市、地区非常重视师资培训,如举办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组织专家编撰教师培训用书,参加有关高校举办的心理健康咨询师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制定中小学专兼职教师资格认定办法等。[2]上海市组织了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研修班。天津市规定专职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教师一定要做到持证上岗,目前正在制定后三年培训计划。北京市正在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心理咨询教育师资队伍,并为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设“心理辅导主任”岗位,纳入教师编制,对于兼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经过半年培训,合格上岗,争取每校3—5名。陕西省在2001年5月召开了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成都市一方面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方面的培训与教师的继续教育相结合,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人才。石家庄市2001年下半年成立了五个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即每区成立一个,每区包括三至四个县,以加大普及力度,并就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进行培训指导。
(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中小学心理咨询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如有人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的论文作者所在地进行了统计,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山东、山西较多,陕西、西藏、海南、江西较少;少数民族中小学心理咨询几乎是空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心理咨询发展速度较快,而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心理咨询发展则比较落后。
在全国各个大中城市中小学都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被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纳入视野,引起了农村学校的关注。有些学校聘请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为学生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对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让教师在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使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离心理健康教育于常规教学之中;有的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解答心理问题;与此同时,很多教育管理部门为使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规范、科学的发展轨道,也都对学校进行了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说,这项工作正在逐步走向正规。
二、中小学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
我国心理咨询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到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不可否认,经过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得努力实践和艰辛探索,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心理咨询的实践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心理咨询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问题;心理咨询的专业性问题;心理咨询的伦理性问题;心理咨询的时效性问题;心理咨询的相关性问题等。
(一)心理咨询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问题
近年来人们出现心理障碍的比率较高。[3]中小学生中程度不同地存在认识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以及神经症等心理障碍。有资料表明,有明显心理障碍的中小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20%。最近几年,全 国22个城市的协作调查组对4~16岁城市儿童的测查显示 ,各类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3±2.19%。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存在考试焦虑的占50%以上,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的占30%以上,存在学习心理问题的占60%以上,存在青春期性心理困扰的更多,有些存在人格障碍和神经症。这表明,社会对心理咨询业有很大的需求。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我们也越来越感到心理咨询特别是学校心理咨询的现状与社会的需求相去甚远。几年来,我市的一位心理咨询工作者接待了本地的心理求询者来访约500人次,来电约2000人次,邮件约5000封,覆盖全国各地。不少求询者提供这样的信息:他们的心理求询的需要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有的求询者的来访要排到下一个工作日,有的求询者的邮件不能得到及时的回复,有的求询者的来电因为心理咨询专线占线不能及时通话。就学校心理咨询情况看,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不少外地来信来电来访的求询者就是因为本校本地没有心理咨询机构,才不得不远道而来求询。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是人员缺乏,不能满足需要。这从一个侧面也表明,心理咨询有广阔的社会需要,我们目前的心理咨询业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4]
(二)心理咨询的专业性问题
首先是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性问题。目前,我国从事心理咨询人员不少来自其他专业。一些医疗机构的心理咨询人员多来自医学专业,一些学校心理咨询人员来自德育或管理专业,相当一部分人员没有接受过心理学的培训。
其次,心理咨询操作的专业性问题。
一种是心理咨询德育化倾向。学校心理咨询固然与学校德育有着密切联系,但是,心理问题不是思想问题,心理咨询不同于道德说教。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
性很强的工作,它有自己的系统的理论、科学的方法、专门的技术。许多心理问题是不能用思想教育的方法来解决的。比如,我们的心理咨询中有这样的个案:一个高一女生听了同学讲的鬼怪故事而发病,说她看到了鬼,哭闹中老师把她搂在怀中才保持安宁。经过咨询会话,她诉说了面对进入高中后成绩的下滑自己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可见,她的“见鬼”是在潜意识里运用退行作用这种心理防卫机制的表现。当运用认知领悟疗法,化解了心理重压之后,女孩的症状逐渐
消失了。可是,在此前有关人员却对他进行大量的并不对症的关于破除迷信等思想说教。有学生来信说每到考试的时候总要上厕所,以致不能坚持考试,这也不是思想教育可以奏效的。至于各种人格障碍及神经症,更不是靠思想教育能够解决的。但是,在目前的学校心理卫生工作中常常被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对待。
另一种是心理咨询医学化倾向。[5]关于心理咨询的很多研究表明,必要的时候心理治疗需要药物治疗的配合,但在心理治疗中不能盲目用药。诚如郭念锋先生所说:“对于各种心理障碍,能不用药物的尽量不用,药物治疗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障碍。”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治疗是一切心理障碍的基本疗法。任何药物对于心理障碍的治疗只能是在必要时起辅助性的作用。试图依赖药物,对于心理障碍的彻底治疗是不利的。如果说心理咨询人员有什么灵丹妙药,那主要是语言,即专业化的语言沟通以及非语言的影响,这是心理咨询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有些心理咨询人员片面地盲目地采取药物治疗,而影响心理咨询效果。在我们的心理咨询个案中常常有这样的案例,求询者已经看过几次心理门诊,吃过不少药物。他们说,医院里进门就给你开药,并不和你交流,吃了很长时间的药也没有解决问题,今天这样和心理咨询师会话之后心病方得到医治。由于专业性水平的差距,直接影响心理咨询效果。至于目前社会上某些所谓“心理咨询”,玩弄算命先生那一套的现象危害更大。
(三)心理咨询的伦理性问题
保密、移情、依赖„„等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起码的伦理规范,它们为心理咨询师们提供了在特定的情景中应该遵循的准则,这些规范不但保护来访者的利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简化了心理咨询师得工作。伦理性问题正广泛受到国内外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咨询、临床心理学者们日益关注和思考,它贯穿于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的始终。
一是保密性问题。[6]保密性是心理咨询的基本伦理准则之一。通常,心理咨询人员也有这种自觉意识。但是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个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之后,有关方面比如班主任或德育人员,想了解该生的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的确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协同。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人员就很难把握,稍不留意就会泄漏有关求询者的隐私,违背心理咨询的伦理准则。
二是主动性问题。[7]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或家长对心理咨询人员提出请求:给某某做做心理咨询。或者,有些教师或家长强制性地让学生前来咨询。如果心理咨询人员碍于情面,盲目接受请求,往往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失去一些可能的心理帮助的机会。心理咨询应该建立在求询者主动求询的基础上,心理咨询人员不能违背求询者的意愿进行任何心理咨询。当事人如果没有求助的意向,没法建立有实际意义的咨询关系,根本不能进行任何真正有效的心理咨询。因此,当我们知道当事人已经是中学生或成人的时候,总是建
议应通过适当的工作促使当事人来主动求询。
三是移情问题。[8]来源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移情是指来访者由于其以往的生活经历和人际关系对咨询人员形式的心理反应倾向,通常以前者对后者的无意识的强烈爱、憎感觉与行为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心理定势体现[8]。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移情也是常常发生的,学生会把自己对父母、亲人等的感情和情绪依恋关系转移到心理咨询老师身上,把她作为自己的父母、亲人等。其实质是来访者幼年时代的情绪态度被引出了潜意识,将咨询者看成是早年生活环境中和自己有着重要关系的人,并把曾经给予这些人的情感置换给了咨询者,它源自来访者与关键人物关系的体验。
移情是学校心理咨询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可以通过移情作用使来访者退回到儿童时期与父母之间的不正常的情绪关系并重新体验这种情绪关系,同时通过对移情的解释,使来访者领悟到其与咨询者的关系实际上是其先前的情绪扰乱的反映,这样就可以消除过去留下的心理矛盾,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四是依赖性问题。[9]心理咨询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唤起求询者的自助自救意识和行动,求询者能否自助自救是心理咨询是否成功的标志。然而,有的求询者却没完没了地写信、打电话或来访,表现出对心理咨询人员的强烈的依赖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既要充分激 发求询者的自助自救意识,又要把对求询者可能带来的心理挫伤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也是带有伦理性的问题。
(四)心理咨询的时效性问题
许多心理障碍在早期都是比较容易通过心理咨询得到较好的解决的。但是实践表明,不少求询者的心理问题是经过很长的潜伏期,在心理障碍到了比较严重或者很严重的时候才来心理求询的。既然心理障碍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当然也就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彻底化解或消除。因而往往有些心理障碍需要多次的咨询会话。但是,常常有求询者总是企望一次咨询会话解决问题,不能如约继续咨询会话。这表明人们对心理咨询还很缺乏了解,因而影响着心理咨询的效果。
(五)心理咨询的相关性问题
心理咨询的效果往往与求询者生活的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相关。所以,学校心理咨询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该考虑相关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应该将学校心理咨询与家庭心理咨询相结合。对学校心理咨询效果具有制约作用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影响,一是家长的影响,后者更为重要。因为,第一,家庭的影响比学校的影响更早更深;第二,家长比教师更难于干预。在我们的心理咨中常常遇到学生的心理障碍的根源在家庭的案例,凡能够辅以家庭咨询对家庭进行干预的都收到较理想的咨询效果,反之,因为种种原因难于得到家庭配合的,虽然尽力对求询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心理支持,心理咨询的效果也是要打折扣 的。
三、解决的对策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内容、原则与方法等都作了明确的阐述,特别对心理咨询提出了改革和发展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学校本着重在建设和立足教育的原则,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体系。笔者认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心理咨询教育工作,具体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给予应有重视
目前单就学校心理咨询现状说,不少地区和学校根本还没有提到起码的日程上来,还有不少地区和学校的情况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下文件和做报告都要提提心理健康教育,都要说说心理咨询,然而实际不过是为赶时髦,并不真正去落实。只有少数地区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比较扎实。改变这种现状,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对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给予实际的重视。首先需要变革观念,认识到位。各级领导即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要急功近利地盯住升学率,需要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真正认识到心理咨询对于学生健康的重要意义,而且还要看到,即使从升学率的角度考虑,学生良好的心
[10]理素质,也是有效提高升学率的必要心理前提。同时需要宏观调控,落实到位。目前一些地区和学校对心理咨询不重视,应该说与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缺乏宏观调控或落实工作不够不无关系。教育行政部门对心理咨询工作不要作表面文章,空喊口号,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提出现实可行的要求和规定,比如哪级哪类学校需要开设心理咨询室,需要配备心理咨询人员,而后监督落实。
(二)加强专业培训
重视心理咨询工作,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问题,即如何保证心理咨询的专业性问题。一位心理咨询师曾经接待过很多来访的外地学生,在我们的咨询会话结束后,他们说,我们学校刚刚开设心理咨询室,那里值班的两位老师就是教政治课的老师,我们去做过心理咨询,只是给我们讲思想修养方面的道理。还有不少中学生在来信来电中说,他们不愿在本校进行心理咨询,因为心理老师都是临时安排的,跟普通老师一样光是讲大道理。可见心理咨询人员需要专业培训。再如,心理咨询工作要求心理咨询人员的人格特点中具有区别于同情心的通感能力。所谓通感,也叫同感,是指人际沟通中敏感地领会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并将这种领会和理解反馈给对方,使对方也能充分地理解自己,这是一个双向的信息沟通过程。[11]进行这种信息沟通的通感能力固然需要实践锻炼,但也离不开必要的专业训练。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处理好理论与应用的关系。有关科研单位
和高校要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积极培养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对现有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
(三)做好普及工作
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不单单是专业工作者的事,更是广大群众的事。整个社会需要加大心理咨询及心理卫生的普及工作。目前各种传媒的心理咨询类信息传播增多,心理咨询工作者理应积极做好这项工作,使人们了解心理咨询工作。[12]比如,心理咨询中有的求询者这样求救:唉呀,找到了您,总算找到了救星,您可要救救我;有的求询者没完没了地写信、打电话或来访,不断地诉苦;有的求询者愁苦万状,泪流满面,似乎已经到了人生末路„„此时,这些求询者表现了一个共同的心态,即对咨询者的强烈地心理依赖。这就是因为求询者不了解心理咨询。作为咨询者,应该富于同情心,给予求询者诚恳地关怀。但是,面对求询者表现出的依赖性,作为咨询者,如果仅仅是一味地同情和关怀,甚至只是陪求询者洒一把同情泪,那就一定是一个蹩脚的心理咨询人员了。[13]心理咨询中的同情心是中性的,既能造福,也能贻害。同情心在心理咨询中是要受到限制的,温暖、亲切、关怀的本身都不是心理咨询的目标。这是因为从本质上说,心理咨询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所以,心理咨询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唤起求询者的自助自救意识和行动。这个道理就需要普及和宣传。再如,有些成人强制孩子接受心理咨询的情况,也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心理咨询。可见,做好普及宣传工作有助于促进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心理咨询效率。
(四)进行规范管理
当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需要国家尽快对心理咨询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的正式颁布,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规范化将是很好的推进。同时还需要针对学校情况制定相关的规范化管理对策。[14]比如,国家需要制订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规程,各地区也需要制订具体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求或管理办法,对学校心理咨询场所及人员的配备,对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作出明确规定,并由专门的职能部门贯彻执行。
(五)提高人员素质
真正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还需要每一位心理咨询人员的不懈努力。心理咨询人员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加强业务进修,提高理论修养,增进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心理咨询工作的特点,要提高专业水平,特别强调心理咨询人员的个人领悟,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在提高素质的途径上,除了专门的培训外,更需要自我钻研。[15]近年来,心理咨询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需要不断把握国内外的新动态、新信息、新技术,同时,还需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摸索规律。心理咨询人员的共同努力,必将促进我国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
结 语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信息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人的潜能的有效开发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所以,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成为能够完成这一要求的重要措施。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刻,对他们实施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必要保证。
但是,当前我国的中小学生还是心理咨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心理咨询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问题、心理咨询的专业性问题、心理咨询的伦理性问题、心理咨询的时效性问题、心理咨询的相关性问题。所以,要针对我国国情和中小学心理咨询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相应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心理咨询在学校中发挥最大作用,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体说来,笔者认为改善中小学心理咨询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给予应有重视、加强专业培训、做好普及工作、进行规范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等。
中小学心理咨询在我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各级各部门要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度重视,制定有效的措施,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和场所,尤其是对心理咨询欠发达的地区要加大投入力度,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根本上杜绝青少年的心理亚健康现象。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学校心理咨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1,23~54。
[2]陈传林.试论学校心理咨询的一些理论问题.中国教育学刊,1996(4):31~34。
[3]李百珍.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80~82。[4]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邹小英.我国学校心理咨询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07(2):73一-74。[6]傅安球.学校心理咨询若干向性问题的思考.心理科学,2000(3):275-278。[7]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1—74。[8]董晓星,陈家麟.论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问题.江西教育科研,2005(1):18—20。
[9]曹中保,高汉雄.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问题.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0]吴薇莉,杨渝川,张丽丽.关于中小学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与价值中立问题的讨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6):442—445。
[11]陈立等.心理学百科全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1995。
[12](美)谢里·科米尔,比尔·科米尔合著,张建新等译.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3]林孟平.心理辅导与治疗.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6,57。[14]Management(Eighth Edition), Gary Dessler,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5 [15]Management, Jinzhao Wang, Gerald Bober, Xinzhao, Chunlu Hao, Miaoyan Li,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第二篇: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所谓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健康、高效运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监管当局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金融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保障金融体系的运行安全,保护资产所有者的利益。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多元化监管模式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在分业监管的实施中,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也使金融监管不能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在实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分别由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施监管。这种分业监管的体制在前几年对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纠正金融业的“三乱”,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其一,降低了监管效率,提高了监管成本。我国的存款类机构(银行、信用社)、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在资金融通、清算上都由人民银行管理,其外汇业务也由外汇管理局监管,在业务上有一定交叉,由于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往往造成有的金融业务得不到有效监管,出现监管“真空”。或有的金融创新得不到监管当局的认可,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其二,限制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空间。全球金融正呈一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分业经营使我国银行不能开展综合业务,今后很难与国外银行平等竞争,制约了国内银行的发展步伐;其三,不符合国际金融业发展和监管趋势。目前,许多国家为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纷纷对过去的多元化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了单一的监管机构,如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事实表明,这种做法提高了监管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在我国,已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拆借、债券回购,以股票质押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交易,允许保险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市等。可以预见,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合,分业经营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分业监管将失去存在的基础,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障碍。
2、金融监管内容重点不突出,监管内容不全面。金融监管内容和范围狭窄,监管乎段落后。
一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偏重于合规性监管,忽视风险性监管。二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内
容过窄,仍局限于存贷款、结算、信用卡等业务,已不能涵盖全部金融业务;对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滞后,一些新的金融业务未及时纳入监管视线。三是金融监管范围缩小,一些准金融机构和准金融业务未纳入监管范围,如将彩票市场、社会集资等监管业务逐步移交给其他部门监管;社会保障体系中涉及的准金融业,如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分散于不同的部门经营和管理,未纳入统一的金融监管范畴。在部门和地方利益驱使下,这些业务开展的状况十分混乱,有的地方出现地方政府挪用养老保险金的现象。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隐藏较大的金融风险。
3、金融监管方式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监管手段陈旧。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不健全。
首先,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日常业务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虽然近两年开始试行非现场监管,但其方式还不完善,监管的有效性很低。其次,监管手段陈旧,科技水平低,与被监管机构未实现电脑联网,无法实现实时监控,使监管人员忙于监管资料的收集和层层上报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第三,对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监管经验不足,尤其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处理缺乏成熟经验,许多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第四,利用社会力量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尚未起步,对外部审计师的利用几乎是空白,对如何利用外部中介机构实行金融监管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规。第五,金融监管的成本较高,导致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下降。
4、金融监管人力资源严重稀缺,金融监管能力偏低。监管人员素质不全面,高素质人才缺乏。
尤其是基层人行,队伍结构上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中低学历者多,高学历者少;了解传统金融业务的人多,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人少;从事具体业务操作的人多,从事金融监管研究的人少;具有某项知识和技能的人多,全面掌握金融、法律、外语、计算机知识的人少。
基层央行的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金融监管是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县支行的主要职责,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基层央行的金融监管水平较之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还存在如下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缺陷:
1、金融监管理念尚有一定的缺失性。当前,人民银行在实现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转变上成效明显,风险监管已成为工作重点。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监管目标理念
较为单一。②市场约束理念不足。经济金融市场化、一体化日渐深入的情况下,市场约束有助于加强资本管制的效果,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为此,新的巴塞尔协议框架把市场纪律和约束力确立为资本监管的第三大支柱。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对市场约束理念的引入尚付阙如,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参与对商业银行的审计、检查也乏善可陈,从而使得监管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③系统、持续的监管理念有待加强。
2、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度安排留有缺陷,需要改进。基层人民银行普遍推行了金融监管责任制,有利于规范监管行为,提高金融监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但从实践来看,监管责任制度创新的实际效果与设计预期具有一定的反差,其缺陷主要表现为:①监管责任制有些规定不明确具体,实际操作有一定困难。②监管责任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不相兼容。③监管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滞后,影响其可操作性。
3、金融监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与监管需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内设机构改革后,大部分县支行的原合作金融管理股、金管股、调统股已合并为金融机构监管股,由于中心支行原对应的科室仍各司其职,故县支行原各部门人员继续履行原有职能,使得某些支行员工产生了错误认识,致使县支行金融监管合力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另外,基层人民银行其他部门的人力、物力基本占用了支行总体力量的大部分,而履行基层央行主要职能的金融监管部门仅占支行总体的少部分,与内设机构合并后监管任务加重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
4、金融监管的信息沟通体系和电子化建设滞后,制约监管效率的提高。依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一系统都不是独立和封闭的,其内部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影响的,且与其他相对独立的系统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建立区域性金融安全区,决定于区域内的各项因素,也与邻近区域的经济金融运行质量、风险程度等相关。故而,建立起基层央行与各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间、基层央行分支机构间、基层央行与证监会和保监会分支机构间的信息沟通体系,实现信息共享、联手监管,有利于构建牢固的金融风险“防火墙”。
5、金融监管人员资格管理和人员素质有待改进和提高。当前,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很大程度上限于领导的评价和看法,监管人员的选配、调动主要取决于各级领导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全面、准确地考察选配人员的业务监管能力,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管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来实现监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冲击和震荡将是全面的、深刻的、久远的。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直面挑战,勇于开拓,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迅速提高
央行金融监管水平。
1、加强对国际金融知识、国外金融法律、国际金融监管原则、国际金融组织规定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要改变目前对国际金融发展和监管动态的研究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的现状,人行各大区分行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增加对国际金融形势的了解;各基层人行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学习研究国际上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有关规定,特别是要根据我国金融工作的实际需要,学习、研究、借鉴国际清算银行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有关规定;对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等国际通用的监管准则,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监管细则,指导我国的银行监管工作。
2、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框架。现行《商业银行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对银行业监管的需要。要根据金融市场开放的现状、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设立和经营情况、国际金融监管趋势的变化,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框架。
3、改进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应加强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协调工作,合理划分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和职责;同时,在保持分业的基础上加强各监管机关的沟通,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针对金融业必将实行混业经营的趋势,未雨绸缪,为金融监管实现混业监管做好法律上、制度上、组织上和人才上的准备。
4、合理确定监管内容,改进监管方式,鼓励金融创新。首先,要转变监管理念,将谨慎的风险监管确定为央行监管目标,对金融机构法人以风险监管为主,实行并表监管,对其分支机构以合规监管为主。其次,要实现监管方式由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为主向非现场监管为主的转变,一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非现场监管网络,加强对金融机构法人的风险监管,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减少金融管制,正确区分金融创新和金融违规,保持金融机构的竞争活力。第三,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将金融创新业务和准金融业务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央行对全社会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防范金融创新和准金融业务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第四,要尽快实现金融监管手段的现代化,加强金融监管的电子化建设,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管理,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第五,要充分发挥外部审计师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程序,促进非现场监管、现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
5、加强中央银行监管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监管水平。
6、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外资银行的监管方面,要加强与在华外资银行的母国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的联系,严格审查外资银行的经营水平,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
严格审查其拟任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防止国外金融风险在我国的扩散。同时要加强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及时掌握国际上先进的监管准则、方式和手段,在人才培训、信息沟通、工作交流等方面提供国际合作,促进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大力提高监管水平。
同样根据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思路以供探讨:
(一)更新金融监管理念,树立和增强监管中的“效益、市场、系统、持续”意识。正确的监管理念是指导金融监管的有力指南,亦须顺应经济金融环境的变迁而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由此,我们认为,在坚持原有合理的监管理念基础上,应结合新的形势需要,适当引入和增强新的监管理念内涵。①适当引入监管中的“效益”理念。对一些经济金融运行质量较差、金融风险积累突出的地方,人民银行应强化金融监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稳定金融秩序,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一些化解显性金融风险已有明显成绩、经济金融运行较为平稳的地方,人民银行在履行好风险性监管职责的同时,监管重点宜有所倾斜,适度突出对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的指引,带动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较好地实现金融监管宏观刚性和银行微观经营灵活度的协调统一。②树立“市场约束”的监管理念。有效的市场约束,是商业银行实行审慎经营的驱动力,也促使商业银行保持雄厚的资本基础以抵御风险,故可以作为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因而受到了国际金融界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市场约束要求较高的信息披露水平,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我国银行业而言,宜采取渐进式的逐步推进方式。同时,人民银行实施金融监管时,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制约作用,引入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检查、监督、资信评级等,以提升金融监管的效能。③增强“系统、持续”的监管理念。人民银行在监管时应统筹规划,注意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非现场监管的风险预警机制和现场监管的查误纠错机制的作用,减少监管工作的随意性、突击性;深入研究银行业务的周期性规律,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特征,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无效监管,在持续监管中逐渐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
(二)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度安排。①完善监管责任制体系,增强责任制的可操作性。从实际工作中看,实现“授权定责、权责平衡”是确保监管责任制落实到位的关键因素。按照监管权限来划定责任,谁失误由谁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划分责任应明确、细致、具体,各级、各类监管责任人对哪些金融风险承担责任及责任的种类,应具体细化,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②改进责任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实行监管责任制后,监管者责任重大,从事监管工作具有风险性,应当建立绩效挂钩式的激励机制。同时,可施行监管过错责任追究制、消极作为追究制等,实现激励与约束的有机兼容,使金融监管活力不断激发出来。③加快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及早制定统一、规范、具体的监管岗位操作规程,以明确分解和定位岗位责任;建立以内审、监察部门为主实行的监督制衡机制,以预防、纠正和处罚执法失当等行为。为减少年终考评的主观随意性,可采取以科学设定的指标考核为主、结合抽查核实、个人述职的方式,区别各级不同责任人而分类考核,并辅之以平时累积的监管过程情况材料、表格等进行综合性的监管考评。
(三)优化监管机构内部的人员配置,增强金融监管力量。目前,多数县支行的金融监管仍采取分组的方法,这不利于金融监管整体力量的有效发挥,可以将监管业务划分为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和日常监管三个部分,以此来配备监管人员,发挥监管合力。与此同时,在人力资源上向监管部门倾斜,增加监管人员所占的比例,以强化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
(四)加快金融监管信息沟通体系和电子化建设的步伐,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应当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信息沟通体系和渠道,及时就区域内的金融动态、风险状况、违法违规行为等互通有无、数据共享,密切监视毗邻地区的金融风险对本区域的可能影响,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人行分支机构应在现有的分业监管格局下加强与证监会、保监会分支机构的联系、磋商,逐步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实行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以大大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结合辖区和监管自身实际,尽早开发实用、有效的监管业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为辖内金融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技支持;尽快实现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计算机联网,强化实时信息联系与数据集成,适时建立起商业银行监管信息系统,形成较为完整的监控网络,促进监管效能的提升。
(五)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资格管理,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金融监管人员的资格管理,应当朝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主观性。为此,要制定金融监管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办法,逐步形成资格考试、竞争上岗的监管人员选任机制,把好监管人员的“入口关”。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应把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员工,注意好前瞻性、应时性和基础性培训的结合,鼓励员工深造,吸收学历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使得监管人员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以适应加入WTO后金融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篇: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在逐渐提高,然而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这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安全。在食品安全隐患之下,我们必须注意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要充分利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发挥企业的职业道德观以及公民作为主人翁的监督作用;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在面临国际环境的挑战,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做到不损坏公民的健康生命权,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存在问题;频发原因;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2012年2月13日,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食品卫生法》颁布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说,十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国食品工业一直呈高速发展状态,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霍乱、伤寒等食源性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显著提高;食物中毒发生数量和中毒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在食品原料种养、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仍存在。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特别突出,大致面临着五大问题。一是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二是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三全猪肉白菜水饺检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三是食源性疾病问题;四是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如2011年4月,合肥、南京等多地的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一种吃多会致癌的食品添加剂)将猪肉变牛肉。五是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2011年6月底,“新华视点”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1]
(二)公众对待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事关国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现在吃饭吃出了担心与忧虑,人们常常发出感叹:“吃一顿饭容易,但要吃一顿安全的饭就太难了”!根据2010-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
告的数据分析,市民的生活安全感特别缺乏。由于受到中国几乎整个奶业的三聚氰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居民民众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和社会治安均存在着担忧。这导致了市民对社会信任得分仅为62.90分,抵达信任底线,即“极低信任”的最下限。由此可见,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已相当明显——接近于不信任,如若再发生什么食品安全事故,就将挑战公众底线了。
从近年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明显存在较大漏洞,宣传工作也不够到位。但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出现,并不代表有关部门形同虚设。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存在事实的一部分,而作为政府部门,在媒体曝光后,须有所反映。因此,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宣传工作还需加大力度,修补漏洞,做好本职,保障食品安全,尽可能让百姓不再“谈食色变”。
二、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积极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消极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政府对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处罚力度不够,相关法律规范不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使得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丧失信心,造成了比较消极的社会意识,从而对我国的食品生产事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
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随之而来对人民健康安全的威胁,使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了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经验教训,制定相关措施来解决食品安全生产问题,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检验,又体现了认识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大量涌现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曲折前进的发展道路——食品安全问题彻底危害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不利于我国食品行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国家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等社会权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依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现阶段的食品生产安全事故屡屡频发,不可不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噪音”,但这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无法按正常健康的渠道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来获得利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除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因素制约外,政府监管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又一重要原因。政府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我国现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对违法产销者还未形成足够的威慑力,食品安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国家缺乏对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和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制或尚未制定强制性标准,使这些食品原料屡屡成为了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源头。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如果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政府监管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内在因素,那么国际食品生产市场的竞争就是造成食品安全生产问题的外因了。质优价廉的外国食品对国内食品市场造成冲击,加上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迫使本来发展维艰的食品生产企业投入更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只能想方设法竭尽全力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利润空间。
4、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大量涌现说明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存在着矛盾,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问题,也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党在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上暴露的问题也说明了党对食品安全管理和发展领域同样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并完善的认识过程,这是急不来的。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消极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积极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相关法律规范不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工作丧失信心,形成了消极的社会意识,继而对我国的食品生产事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相关部
门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的处罚力度,在食品生产行业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执法者素质,使之有法必尊,执法必严,使食品安全得到法律的有力保障,使积极的社会意识得以重新树立,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二)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接踵而来的食品安全事故对群众造成了身体和经济损害,使人们认识到食品已经不安全,有关部门认识到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的紧迫性,形成正确的认识;面对此种情况,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措施应对食品安全事故并着手建立食品安全机制和民众监督体系,以确保食品生产和食品市场进入良性发展的同时达到保障群众的的身体和经济利益的双赢局面;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时,应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建议,这样才能使食品行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保障群众的利益和健康。
(三)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不利于我国食品行业的长期发展。政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法厂家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和社会权益;建立健全的食品生产机制和监督体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使食品生产者创造经济价值又能创造社会价值,使食品行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食品行业不可避免地碰到困难和挑战,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因此国家必须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政府要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搞好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切实抓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四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全方位监管;面对外企的严峻挑战,中国食品行业必须联手以质取胜,而不能一味的减低生产成本;党对食品安全管理和发展领域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并完善的过程,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逐步建立一个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的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结束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必须在发展中找出食品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强壮自身,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416083793.二〇一二食品安全事件回顾[EB/OL]., 2012-5-2
[2] 苏婵.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EB/OL].http://,2012-03-20
[3] 胡卫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四篇: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粮食流通流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李静食工095班 摘要
在逐渐激烈的粮食市场竞争条件下,我国粮食流通面临现代物流的挑战,暴露出许多弊端,同时又有多年积累下来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要积极分析我国粮食流通的现状,发现其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就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无限商机和强大生命力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不仅能对我国的粮食产业及整个社会经济产生积极地影响和保证作用,更是解决中国“入市”后粮食问题的重要手段,将力的推动中国粮食贸易与国际贸易的接轨,顺应国际粮食流通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符合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流通模式。
关键词
现代粮食物流现状问题改革
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粮食购销已全面走向市场,粮食流通环境明显改善,粮食流通速度明显加快,市场调控粮食供求能力显著提高,所以一个顺应市场需求,大规模,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应运而生—现代粮食物流。不难预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传统粮食流通业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框架的确立,我国传统粮食流通业的许多特点与现代粮食物流业接轨中所发生的体制性障碍将日益显现,与现代粮食物流业的结构性摩擦将日益升级,所以解决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的问题,突破以往僵化的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加快与国际接轨,是我们现在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正文
一我国传统粮食流通模式特点分析:
从建国初期开始,人多地少,粮食紧缺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的难题,尽管“以粮为纲”曾经打下时代的烙印,政府也曾千方百计试图解决粮食共给问题,但综合其特点不难看出传统粮食流通模式一直是按照短缺经济的运行模式设计的。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粮食流通模式的计划性
由于粮食长期实行高度的封闭计划经济。因此粮食流通也是全国一盘棋,无论收购还是销售,无论是调拨还是加工,均受制于计划这根无形的“魔杖”。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名单是粮食依旧沿袭了计划经济的经济模式,粮食流通效率并未提高流通规模流通组织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计划思想的约束。
(二)粮食部门思维的定向行
在计划经济时期马零食流通主要是靠政府统筹安排,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层层编制粮食调拨计划,国有粮食企业具体实施计划。粮食流通的目的、效果及费用全部由政府包揽。体现、企业不承担任何实际责任,也不直接体现经济效应,而是间接享受政府的费用补贴。因此,整个粮食流通全部由政府掌控,从上至下也就自然地形成了粮食部门两眼向上的思维定势。
(三)粮食购销范围的边界性
由于粮食长期执行“传统购销”政策,粮食购销范围对于某一特定的机构具有明确的边界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也不准越雷池半步,从而形成了粮食购销区域边界极强,管理者不能考虑“边界”管理范围以外的任何事情,无疑限制了粮食部门的发展空间。同时,受计划经济的束缚,粮食流通也一直徘徊在效率低,流通成本偏高的低发展阶段。
二实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综合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粮食流通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一)粮食商品流通不再受中家指令性计划的直接控制,而是通过市场进行相对的自由调节。
(二)粮食价格经历了国家统一定价,价格双轨制,到订购价与保护价并存,以及随后实行粮食收购保护价和顺价销售的政策,直至今天部分粮食退出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范围推向市场定价的变化过程。
(三)不同所有制的粮食企业在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后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实行垂直的粮食收购,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一批非公司成分的不形式的多渠道,少环节的市场化、专业化、企业化的大规模。
(四)由于资产纽带的制约和经营利益倾向的分离,传统的粮食流通渠道发生变化,特别是原有和国营粮食商业网络已失去昔日控制市场的能力多种经营成份的粮食销售商逐步成为城镇销售市场的主力。
(五)伴随着进入高速信息化的时代,粮食流通与粮食市场信息成为一对忠诚的挚友,并与现代化书融合在一体,粮食商品流通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阶段和时期。三我国粮食流通业面临的问题
(一)行业局限,区域分割,功能单调
政府对国有粮食批发,储运企业限制太严,既有粮食定购任务,粮食保护价的限制,又有各地工商部门对夸地区粮食购销限制,还有粮食主管部门对粮食企业面向市场跨行业经营的限制,这不尽导致粮食流通链萎缩,经营机制不灵活,服务单一,而且造成大量剩余生产能力闲置,资源浪费,市场分割,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与此相反,欧美,日韩等国的流通体系中,几乎不存在单一的批发业,其批发业已经发展以物流配送为主体的流通中心。近几十年来,大量的现代化,大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作为一种现代流通形式发展起来,他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销售或消费,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批发企业。成为一条少环节,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通渠道。
(二)政府对粮食物流市场建设投入少,重视不够,对发展粮食物流缺乏统筹规划
我国粮食流通业竞争较强,许多粮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各自为政,缺乏组织协调和市场规划安排,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和资本优势,以致粮食流通不畅效率低下,库存积压日渐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经营亏损包袱越背越重。世界上大多数地区1/3的物流运作是承包给第三方的,发达国家甚至达50%——80%。许多生产加工企业和零售企业都实行“零库存”,而把仓储、包装、运输留给物流配送中心代理。美国目前约有许多90%的日用工业消费品、20%的工业生产资料和绝大多数农产品是通过批发渠道销售的。发达国家的政府都重视对物流系统
建设的投入,并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以网络为支撑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
(三)粗放经营,力量分散,设备利用率低
我国现有粮食的70%左右仍由国有粮食企业经营,在长期计划经济模式下,几乎每个国有粮食企业都建立了仓库、车队,搞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多,自备仓储和自备运输利用率低,成本过高,粗放管理问题突出。这与中国“入市”背景下企业市场化趋势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格格不入。
(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信息不灵,物流运行效率不高
不少国有粮食企业的设备使用多年,早已落伍,粮食经营手段陈旧,机械化程度低,主要靠人力加工,人力管理经营,以致费用大、成本高、效率低。据统计,中国粮食产后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12%-15%,如能挽回此项损失的50%,可供2000万人人口消费4年,相当于开发几百公顷的“无形粮田”。造成粮食产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流通信息滞后、管理不善。而新兴的现代物流产业都以信息网络为主导,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广泛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装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程自动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实行高效,便利的物流配送。
(五)经营观念落后,员工素质偏低,缺乏现代物流意识
许多国有粮食企业的员工们人沿用计划观念,面向上级,依赖国家扶持,用行政管理替代经济管理,忽视市场,缺乏物流服务意识,更缺乏现代物流技术素质。然而,根据WTO有关协议,我国必须进一步开放物流服务业和粮食流通市场,国外成熟的物流配送企业将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经营观念,在我国广泛开展粮食物流配送业,这对我国传统的粮食流通企业势必形成一种巨大的冲击,按照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不少未经市场化改革和物流现代化改造的国有粮食企业及其员工,难免会在残酷无情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
四建立现代粮食物流模式的思考
粮食流通体制正从计划经济的时代,逐步向市场经济的时代过渡,市场调控粮食供求能力显著调高,粮食市场化运作改变了粮食原有的僵硬面孔,粮食与其商品一样逐步融入了社会大流通,积极研究和探索现代粮食物流已成为粮食仓储工作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加快培育粮食产业链
1在粮食产前要协助农业部门加强对农民选种、育种、栽培等技术指导和农资服务工作。
2在粮食产中要协助农技部门为农民提供防治病虫害等指导工作,并广开粮食信息渠道,为农民提供粮食行情,信息服务。
3在粮食产后,粮食部门要为农民提供粮食干燥、储藏、运输、加工等粮食流通服务工作。
(二)加快培育现代粮食物流市场体系
1选择在大中型城市尤其是商业氛围浓厚的城市,重点培育、扶持大中型骨干粮食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的思路重组现有资源,催生新的物流资源,提高其参与国际,国内粮食流通竞争力,增加辐射面,扩大影响力。
2在小城市,小城镇,重点培育面向零售网点的粮食配送中心
3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中小型粮食批发中心,向配送粮食及其制品的方向发展。
(三)加快粮食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建立
(四)加快实施粮食品牌战略
1粮食企业要树立品牌即资源的意识,鼓励支持粮食企业积极创立属于自
己的品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2粮食主要产区不仅要打响成品粮品牌,而且要打响原粮品牌。
(五)加快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六)加快粮食物流设施建设
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对物流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粮食行业要以“四散”技术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粮食物流业。
(七)谋求与外资外贸企业合作合资,推进粮食流通的国际化
总之,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粮食物流的要求,实现物流业务流程重组。发现并改进我国现在在粮食流通领域所出现的问题,全面改革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粮食流通企业业务流程,变传统粮食流通重视功能管理,产品管理,存货管理为先代物流的过程管理,客户管理,信息管理。不断强化专属我国的竞争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专业化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印州 如何认识现代物流以及引导物流业大发展.商业经济文萃,2011
2.曹正 改造传统批发商业,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商业经济文萃,2011
3.刘春浦 中国粮食流通业如何应对“入世”.粮食流通技术,2004
4.王遐见 论我国粮食物流管理体制的完善.经济体制改革,2002
5.张峻岭 散粮集装箱装卸运输的现状及技术发展研究.粮食加工,2009
6.唐蕾蕾发展我国粮食物流的对策思考.现代商业,2009
7.邢小苗 发达国家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武汉商业服务学院,2008
8.杨海民 粮食物流通道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
9.朱东红 福建省粮食物流现状及策略分析.物流技术,2005
10.廖红丰 关于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思考.现代经济探讨,2005
11.杜长乐关于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思考.农场紧急管理,2005
第五篇:浅析我国海洋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析我国海洋资源现状管理及存在问题
尹文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环境科学)
摘要:海洋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自然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在阐述当前我国对海洋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海洋资源海洋管理现状问题
海洋是地球蓝色的“血液”,是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海洋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自然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陆地资源的不断短缺和人类对海洋科学的不断深入,人们渐渐认识到了海洋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步增大了海洋资源开发的规模和力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日益扩大,技术水平、管理方针亦不断提升;但海洋资源无序、过度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均不同程度的浮现出来。
一.海洋资源及我国海洋资源现状概述
1.海洋资源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覆盖着南半球4/5和北半球3/5的面积,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的概念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海洋资源是指生存于海水中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和淡水、海水运动(如:波浪、潮汐、海流等)所产生的能量,海水中贮藏的热量,深海底蕴藏的矿物资源,以及在深层海水中形成的压力差和海水与淡水之间的浓度差等等。总之,指的是与海水水体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广义海洋资源出去狭义海洋资源所指的物质和能量之外,还把海洋上空的风,海底的地热,海上航运能力与景观以及各种海上设施功能等等都包括在内【1】。
2.我国海洋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海岸带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气候带【2】;大陆海岸线长达1.84万千米,加上岛屿海岸线共3.2万千米;拥有内水和领海的海域面积37万平方千米,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3】。人均海洋国土面积0.0027平方公里,相当于世界人均海洋国土面积的1/10;海陆面积比值为0.31:1,在世界沿海国家中列第108位。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海底固体矿产、海洋动力资源和滨海旅游等资源。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我国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渔业水域。四大海域有海洋生物超过3000种,其中可捕捞、养殖的鱼类约有1700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50多种。辽阔的海域面积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统计,198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产值仅为80亿元;1990年为438亿元;1995年已达到2460亿元;1996年又增到2855亿元;1997年3104亿元;90年代以来,海洋产业年均增长率为
20%,大体上每10年翻两番【4】。日前我国海洋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000年我国海洋产业的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在2l世纪,海洋将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产业的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无论在思想意识上、技术装备上、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管理上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海洋产业进步发展的不利因素。
我国沿海省份主要优势海洋资源【6】
The advantageous marine resources of coastal provinces of China
优势海洋资源
辽宁水产、港口、油气、旅游
河北港口、盐业、滩涂、旅游
天津港口、旅游、滨海砂矿
山东港口、水产、旅游、油气
江苏港口、盐业、滩涂
上海港口
浙江港口、水产、旅游、海洋
福建水产、港口、油气、旅游
广东水产、港口、油气、旅游
二.我国海洋资源管理
我国有辽阔的海域,丰富的海洋资源;这片富饶的“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财富,是我国食品、能源、水资源、原材料和生产、生活空间的战略性开发基地。不仅品种多、储量大,而且具有利用上的诸多优势,具备建设强大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事业的物质资源基础【7】。中国的海洋资源管理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形成了围绕资源开发与保护为核心的海洋资源管理体制。我国的海洋资源管理主要是根据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按行业和部门为主进行。涉及的管理领域主要包括:
1.渔业资源管理。我国海域分布着许多鱼获量很高的渔场,如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吕泗、大沙、闽南等渔场,前四者被称为我国的四大渔场。据估算,我国海域目前最佳渔业捕获量为280~330万吨,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渔业在世界渔业中地位迅速上升,在世界的排位从1978年的第4位逐年前移,1989年起至今,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8】。但从7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海洋渔业捕捞强度越来越大,有时甚至酷渔滥捕,加上海洋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我国沿岸近海渔业资源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或破坏而呈现技术衰退趋势。目前,我国渔业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1)通过国家以及与国际组织合作,调查评估国家管辖海域和相关公海区域的渔业资源分布、数量、质量与变动状况,为资源的养护、持久利用和控制调节等管理活动提供科学依据。(2)制定并实施保障海洋渔业及所有海洋生物资源持久利用的战略。(3)按照国家立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求,确定各海区适宜捕捞量,再由渔政部门向生产单位或个人分配下达捕捞数量指标.发放捕捞许可证与艰墙捕捞许可证井负责进行监督,检查。(4)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控制使用渔船渔具标准和规定捕捞对象技术标准,维护海洋渔业种资源的生态平衡,避免资源的严重破坏。(5)制定并采取积极政策与措施.大力鼓励近海海水养殖业和增殖渔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资
源利用效益。(6)严禁严重破坏资源的捕捞方法,如炸鱼、毒鱼等;施行禁鱼区和伏季休鱼制度。
2.海洋矿物资源管理。我国海域海底有着储量丰富、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和天然气、海滨矿砂,铜、金、煤以及沉积于海底的其他多种金属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约占社会需求的自然资源总量的70%,为工业提供了95%的能源和90%的原料【9】,其中石油是我国海底矿产中最重要的资源。对海洋矿产资源的主导思想是对开发活动进行合理、科学的控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水平,达到综合开采、综合利用、开源节流的目的。各级主管部门根据开采者的申请报告依法进行审批,经批准的项目,由相应的矿管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并对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对海洋矿产资源持续利用的评价工作,统一管理海洋矿产资源的调查、勘探、资源储量、评价结论等资料。
3.海洋空间资源管理。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管理主要集中在港口资源、海上交通运输和海岸带管理方面。我国港口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可供建设中级泊位的港址有160多处.可供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有30~40处。沿海已经开发建设的港口有135个,属大中型的有30多个,能接纳万吨级以上的船舶有21个【10】。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自鸭绿江口起,南到北仑河口,长达18000多公里,海岸带区域辽阔。我国的海上交通运输业也很发达。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对海洋空间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要求和我国海域功能区划,审批海洋空间资源的使用。(2)管理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合理布局,如海港建设、海上机场建设在项目选址、论证、评价等管理工作。
(3)进行海域使用的协调管理,如对开发项目使用区域的重叠与交叉矛盾、开发项目对其他海洋资源的消极影响矛盾,不同主管部门对空间资源利用意见矛盾等问题的处理和协调等。
4.海洋旅游资源管理。我国海岸线漫长而曲折,岬湾相间,岛屿众多,气候类型多样,风光旖旎,因而有着良好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基础。目前,海洋旅游资源的管理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海洋旅游资源分布、类型、数量的普查和价值登记评定,以全面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并按照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标准划分出资源等级,作为开发和管理的依据。(2)进一步研究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海洋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3)对我国海洋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并进行开发秩序的管理。
5.海盐资源管理。海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从事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沿海宜盐土地和滩涂资源0.84万平方千米,其中黄海、渤海沿岸最多,占全国的82%;东海沿岸较少;南海沿岸最少,仅占3%【11】。另外,渤海湾、莱州湾等沿岸的海滨平原中还分布着大量高浓度的地下卤水,总净储量为74亿立方米,含盐量为6.46亿吨,含氯化钾为0.15亿吨。这些卤水资源储层浅,易开发,是制盐及盐化工业的理想原料。我国从辽东半岛到海南岛,沿海12个省、市、自治区有30多座盐区(场),从北至南算起,我国有六大海盐区(场)集中了50%以上的海盐资源【12】。当前,我国对海盐资源的管理主要是:(1)进一步组织海盐资源调查、评价和区划。(2)协调盐业资源开发中出现的矛盾。(3)根据《盐业管理条例》开展盐资源的保护工作。(4)加强对盐资源开发的技术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开发效益。
三.我国海洋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联合国秘书长在2001年海洋和海洋法报告的开头中引述海洋污染科学问题专家联合组(GESAMP)的观点,开门见山的指出:“世界海洋的状况正在恶化。绝大多数多年前认定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而且许多问题更加严重”【13】。
1.我国海洋资源管理现状:从建国至今,随着祖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海洋资源管理工作已经取得相应的成就,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我国现行海洋资源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产权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中央与地方相结合,行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三结合”资源管理体制【14】。但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来看,还仍存在些许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过度,致使部分海域生物资源出现衰退甚至枯竭的现象;②海岸及其近海海域环境污染加重,水域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因污染引发的灾害(如赤潮)大量增加;③海底挖砂和海岸工程建设等活动导致大量海岸侵蚀现象出现;④围填海造地等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尤其对红树林、珊瑚礁及河口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最为严重;⑤海洋资源多头管理和争抢资源的现象严重,导致海洋资源管理效率下降【15】。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海洋管理方面起步比较早,第一步是陆地行政管理部门向海洋延伸,第二步为解决行业间矛盾,成立协调组织,最终是针对当前协调组织权威性不足的现实,强化协调组织,成立固定性权威机构,同时伴随
【16】着成立海洋执法机构。而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在思想意识、技术装备、经济效益和科学管理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这已经成为我国海洋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阻碍,因此,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科学化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我国海洋资源存在问题分析;
(1)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政策: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全球海洋的 1/3已经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和岛屿国家的管辖海域,深海大洋的竞争非常激烈。迈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发布了美国《21世纪海洋蓝图》,公布了《美国海洋行动计划》,全面修订了海洋政策目标,制定了新海洋政策的指导原则和行动建议【17】。其他海洋大国也都纷纷修改和制定本国的海洋政策和开发战略,力争在海洋经济、科技和管理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尤其高度关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等一系列海洋资源开发规划,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战略方针,国务院发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目标,将海洋经济视为中国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领导层越发重视海洋的战略位【18】。但是,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缺乏统一、完整、清晰的可指导海洋事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国家海洋总体政策,缺乏从整体上对我国海洋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的能力。
(2)海洋资源管理立法缺乏系统性:我国的海洋立法,尤其是专项海洋法规已 取得了巨大成就,先后制定了一批有关海洋资源保护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19】。海洋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对海洋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保证海洋资源管理体系形成、巩固和完善的条件,也是保证海洋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有力保护和海洋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的基本保障。但因不同法律法规的制定背景和目标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发生冲突,同时各海洋部门因管理出发点不同,在管理中也易发生冲突,从而增大海洋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
(3)海洋资源管理尚未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政府定位不准确:长期以来,我国海洋资源管理主要采取由政府多个部门同时负责,缺乏强有力的综合管理部门,实践中对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协调难度很大,极易导致各管理部门仅以局部利益为中心,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去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一开始发挥功效。然而,我国同其他国家不同,长期以来政府既 是“政治实体”又是“经济实体”,即使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但仍旧有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20】。当资源开发和管理法规发生矛盾时往往以牺牲资源管理来服从资源开发,不能充分发挥好管理部门的职能,严重影响着资源管理工作正常有效地开展,甚至可能造成对海洋资源管理失控。面对海洋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交叉和空白,亟须认真研究,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海洋资源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叶文虎,张勇编著.环境管理学(第2版)[U].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2-233.【2】方平,王玉梅,孙昭宁,徐竹青.我国海洋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5):32-33.【3】安晓宁.我国海洋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J].生态农业研究,1999,7(2):1-5.
【4】鞠德峰.我国海洋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J].经济观察,2002:,10:58-59.【5】董学清.经济视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5.【6】楼东,谷数忠,钟赛香.中国海洋资源现状及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5):20-21.【7】王永生.WTO与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1:82-83.【8】杨正勇.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中ITQ制度交易成年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1-2.【9】陈学雷编著.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B].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4-35.【10】马春生,潘红,周洪英,陈文宾,林艳,马卫兴,高峥.海洋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克持续发展[J].科技资讯,2010,1:232-233.【11】沈顺根,钱秀贞编著.资源海洋[B].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24-25.【12】胡光曲.我国的海盐资源概况[J].和谐海洋─海洋开发.2011,6.【13】Oceans and the law of the sea report of Secretary—General[F].9 March 2001 P.9.【14】宋增华.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J].114-115.【15】王淼,贺义雄.完善我国现行海洋政策的对策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5):33—37.
【16】王曙光.论中国海洋管理[B].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289-290.【17】伍业锋,赵明利,施平.美国海洋政策的最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海洋信息.2005,186(4)27-30.【18】蒋平.我国海洋资源管理现状及完善[J].海洋管理.2006,2:9-10.【19】陈莉莉.完善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法律思考[J].管理观察,2009(15):239—241.
【20】王琪,李杨.浅析海洋环境管理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