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记》中“教学相长”原则对于当下语文教育的启示
文/杨晓凤
作者简介:杨晓凤,14级学科教学(语文)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学记》作为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比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论演说家的培养》还早300来年。《学记》的教育思想,尤其是教学原则和方法,虽历经两千多年,犹熠熠闪光,这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一般性。其中《学记》中提到的“教学相长”的原则,仍然给我们启示,并指导当下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教学相长;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112-01
一、《学记》的思想渊源
作为《礼记》49篇中的一篇,它的思想一方面与孔孟的渊源很深,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到《学记》则为“道而弗牵,开而弗达”。在论述教育的作用一方面,《论语》上则说“性相近,习相远”而在《学记》中,则是论述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而在教学原则方面,孟子则在《孟子·尽心下》在论述为人师的条件时提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至《学记》中则有如下记载:“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也就是说为人师者,一定要有很好的言语表达能力。例如在《曾子·立事篇》“君子学必由其学,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间观色而复之,虽不说,亦不强争也”也说的是为人师者,要权衡学生的疑惑心里,适时适度的进行讲解。而在《学记》中亦有继承,“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仁师。必也听其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其他诸子百家,其教育思想,亦有所继承。
二、《学记》中教学相长原则在当下给我们的启示
(一)“教学相长”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在《学记》中关于教学原则是这样阐述的,““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里说的是,只有教别人学习,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这在当下被当代的教育家归纳为“教学相长”在这段论述中,它将知识比喻成佳肴,如此类比。形象生动富有趣味。《学记》在这段论述中,意图告诉我们,学习永远没有尽头,没有尝试和勤学苦练,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思辨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又从何谈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
就教学主题是否应当时学生还是老师的问题,关于“教与学”的关系方面,一直争执不下。有的学者认为教学应以教师为主,比如赫赫有名的教育界的权威赫尔巴特曾多次在书中表明,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理当占绝对的领导地位。而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则在教学活动中充当主导地位的理论则是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在上世纪逐步提出来,并确立以“儿童中心论”的教育理论观点。他认为儿童作为活动的中心,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当占据以学生为主。真正的学习并非取自教师将知识传授于学生,而是在于学生本身。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在《学记》中,可以看到当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在其中亦有论述。
在《学记》被创作出来的年代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由于连年战乱以及各个国家都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人们在客观地追求学习的最高追求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不曾为任何人的附属品,作为一个拥有着独立高尚学者,固然要本着孜孜不倦,教学相长的思想。这其中,我们也能看到对于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在《孟子·尽心下》中曾提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学记》在吸收了孟子的民本的基础之上,同时看到了人的价值,不仅仅是作为学生要学习,要诲而不倦,作为教授知识的老师,更加应该要以身作则,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作为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作为教师的职责。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亦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教学相长与教师思辨能力的提升
虽然,在当下社会中,一直在强调民主课堂,倡导教师充当平等教学活动中的首席的角色。但是,实际上,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很少能放下架子来和学生们进行平等对话。当过高地重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那么,从学生那里去获得有助于自身专业成长的知识和启示就无从谈起了。从客观上来讲,教学相长也揭示了一个主体间关系思维的能力。教学相长,它描述了个人与他们,个人自身、个体与世界的关系。这与主客关系思维还是不同的,主客关系确立的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主体-客体”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在认识上依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主体关系却打破了主客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垄断。在我们认知世界、认知自己的时候,我们能够意识到,我和它的关系,还有我和你的关系,我和世界的关系。只有在主体间都承认对方的存在、都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这样的主体关系才能长久存在。因为只有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才能更多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无论是教师还有学生,他们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思想。客观上来讲,并不存在或以教师为主体,或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教学观念。如果,作为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那么他只能沦为教师灌知识的容器。如果,作为教师,常年都崇尚一言堂,唯我独尊的角色扮演的话,那么,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自然也会受到阻碍,得不到发展。固步自封只会带来落伍、被无情的淘汰。通过《学记》有关“教学相长”的论述,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地理解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发展,在思维培养方敏,它也使得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与学生之间、社会、甚至自身都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只有自己积极地实践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才能榆次同时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如此这般,教学活动定能正常而有效地展开。
《学记》中提到的有关于教学的观点,流行了两千多年,至今,它仍与时俱进,被更多的进行扩充。诠释。它解释了教与学,师与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构成的基本矛盾。教师与学生并不是谁牺牲谁的问题,而是通过教学相长,使得作为教师和学生自身,不断充实自己,诲人不倦,孜孜以求。另一方面,在教师和学生双向积极互动的过程之中,实现彼此的人生价值。使得双方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才是教育的初衷。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对当下语文教学方法的启示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对当下语文教学方法的启示
【摘 要】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源远流长,有着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方法在三个方面尤其具有启示意义:教法上破除陈规,灵活善变;学法上强调诵读揣摩,渐进领悟;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倡导多向交流,相互启发。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育;语文教法;学法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05-02
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源远流长,颇具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从教育方法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重在激发个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但教法多种多样,而且学法也多具自主性的鲜明特点,对今天各层次的语文教学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我国的语文教育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大体而言,首先它为全体公民提供文化教育的机会,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次是语文教育在理念上的现代化,从语文的角度促进对现代公民的塑造和培养。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代语文教育亦有诸多误区。比如,中小学语文教育围绕各类考试指挥棒而动,呈现出应试教育主导的现实困局。根源于此,学生在语文素养和文化精神方面出现大幅度的下滑趋势。学生大多不具备学习语文和文化的兴趣和动机,只是迫于社会和家长的压力而被动学习,更不用说学习语文可以满足心灵之提升与理想之追求这种更高层次的需求。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应试教育强调知识和技术而轻视了情感道德和个性发展,极大程度上减低了教育的人文内涵,造成人文内涵的大幅缺失。同时,应试教育无视提升国民素质的精髓,仅仅采用“过筛子”和“掐尖”之法,人为生产出一大批只认字而不懂文的、唯科技至上的“失败者”。其次是教育体制管得太死板。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制度和陈旧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放任各级教育部门的因袭依赖,混日子、不出乱子的心态普遍存在,既无心更无力推进有效的改革。再次受功利化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素质日趋空洞化,普遍沦为“不读书”状态。由于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期,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甚嚣尘上,教师的精神、信仰、思想和行为难免受到影响,文化素质空洞化,满足于追逐物质利益,而对自身素质缺乏反思。
以上还主要是教育的总体格局上的制约因素。具体到语文教学上,当下中国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语文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往往十分诱人,但在教法上却相当落后。老师们习以为常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授课思路,介绍作家生平,联系时代背景,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色成为固化的套路。常常是教师照本宣科地极力兜售,颇似一个人在真空中表演,而讲台之下的学生却昏昏欲睡,像老僧入定。这种授课方式以老师的单向度传输为主,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漫不经心地听,极少互动和反馈。这种单调枯燥的教法和学法势必助长学生的厌学之风,提不起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喜爱,更不能去奢求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文内涵,扩展其人格成长的空间。20世纪以来,由于一批唯西方价值观是从的激烈的反传统人士的鼓吹,由于“打翻一切”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学教育的精华一概被斥为封闭、守旧、反动、复古,好像其中皆为糟粕,应全部打倒。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许多宝贵的材料、经验和智慧,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反省和总结。大体而言,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一直奉行以“五经”、“六艺”为基础和核心的、包括众多文化经典在内的一种文学教育。它突出了以书面雅言为中心的语文,表现出对具体语文材料(即经典)的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从根本上讲,现代语文教育是从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分离出来的,并且面对当代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现实,有着新材料、新思想和新立场。显而易见,与古代文学教育相比,现代语文教育基于分工,其命意、内容和精神都比古代文学教育狭窄了许多。我们应当向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取经,以期改变目前语文教育的尴尬现状。我们着力改革的目标就是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深刻把握教法的灵活,学法的自主。笔者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为语文教育的完美实施而逆向回溯,乞灵于历史的成功经验,重新激活古法的灵光。
首先,教法上应破除陈规,灵活善变。当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把重心放在教师对课程或知识的全面系统讲授上,通过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密集地安排课程、实践实习等活动,以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相应的完整教育。古代文学教育更加注重采用各种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源上引导学生自发的学习动机。孔子作为教育家就很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论语》中记载圣人语录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①即是有力的明证。如果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启发、解惑、点拨、督促、评估等教学活动中,就能够为整个教学过程灌注生气,增添活力。正如当代学者所总结的,“孔子施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故教无定所,教无定时,教无定规。或习礼于大树之下,或弦歌于杏坛之上,或习射于园圃之中,或述志于侍坐之际,或正谬于病榻之侧,或督促于庭院之内,或启发于愤悱之时,或释疑于问难之顷。”②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者总是敢于破除陈规,立足创新,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除了上述孔子的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法,还有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法也被后人继承和发扬光大。南宋大儒朱熹曾主持白鹿洞书院,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为授书法、读书法、讲书法,即多读、多背、温故、讲书四个方面。宋元以至明清时期,书院到处开花。老师多为名师鸿儒,他们多采用讲授法,讲授次数很少但水平高,往往还能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程度,组织辩论、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思维。
其次,学法上强调诵读揣摩,渐进领悟。诵读是古人学习诗文经典的不二法门。《昭明文选》是由南朝梁代萧统领衔首创的“文选型”教材,欲入文学之门,必先诵读前贤名作,朝夕揣摩思虑,精读讽诵,通过渐进式领悟,方能得其三昧。此法暗合语文教学客观规律,既能传播知识,又具文学价值,具有示范作用,为以后历代的文章选家所效法,的确成为学习语文的理想模式。《朱子语类》记载朱熹论读书之语亦给人启示良多,“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③但现代语文教学强调理解的重要性,注重融会贯通基础上的记忆,批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直斥其笨拙机械。于是语文课堂变成的老师的“肢解”表演,它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活生生地分解成段落划分、中心总结和字词理解等部分,这样的重复劳动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并无实质性的帮助。古代的文学教育十分重视文章的阅读和背诵,古时孩童入学后即开始诵读诗文经典,但不要求全然理解,而是利用其机械记忆程度高的特点,先记住书中内容,待其长大和阅历增加之后再慢慢消化,在诵读的同时,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心灵感受,尤重体验和感悟。通过这种熟读精思之法,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既培养读书习惯,也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和专注力。学生因此可以蒙受先贤的思想熏陶和智慧启迪,感受文学之美,寻觅人生乐趣,领悟文化底蕴,从而实现文学教育的价值,养成优良的人格。当然,重视诵读并非一味呆读、傻读,重拾传统也非一味师古、拟古,而是传承、创新并举,使之相克相生。对于语文教学,我们既不能一边倒地追随西方教育理论中的民主、对话、合作的观念而忽略诵读,也不能重返20世纪中后期语文教学一味分析讲解的旧途。
第三篇:《学记》的教学原则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
《学记》的教学原则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 《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文中每一点都令人深思。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从教育者角度,我认为应该先把学生看成是“美玉”,在此基础上,再学习雕刻美玉之“师道”。
为什么不用“花不浇,不娇艳”“树不剪,不成材”这样的“比”“兴”呢?我认为花虽然美丽,但容易受到风雨的侵袭,容易凋零,花有四季,温室里长不出栋梁之才。小树虽然茁壮,但容易被砍伐或折断或移植,或容易变成朽木。玉,本身就是宝贝,是稀有的珍品。嘉汇的学生人人是美玉。
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那样对“玉”如此的情有独钟。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奥委会主席罗格说成是“无与伦比”,不仅仅是盛大的开、闭幕式,也不仅仅是金牌与总数的双第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金镶玉”的设计理念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永远有玉一样的美德。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当看到熟睡的面庞上淡淡的茸毛,听到孩子发出均匀的呼吸,就觉得一个女人不枉做一个母亲”,因为孩子是母亲的“杰作”。她还说“我们任何人都是不可复制的孤本”。既然是杰作、不可复制的孤本,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那么讲台的神圣,就是掌握这无比的财富、拥有一个个鲜活的无价之宝。为此,我们就多了一份敬畏、尊重、平等、倾听、欣赏、珍惜之心。我由此感悟为师之道需要“五道”:
第一,缘分之道。玉的天然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美玉可遇而不可求,可一不可再”。就如同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一样。做老师的,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这就是一种缘分。“东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也就是有“珍珠”的地方,月格外的明亮;有“玉”的地方太阳明丽,有吉祥的云烟缭绕,如仙境一般,仿佛紫气东来。缘分在仙境,和谐在自然。
第二,品观之道。任何的玉都有瑕疵,没有瑕疵的玉是不存在的。玉经过雕琢,才能变成价值无比的珍宝。“品观”就是细致入微观察玉的质地的柔软、纹理的象形、品质的高低、脉络的蕴涵之后,自然就讲究心态的平衡,刀法的技艺,力量的均匀,方法的取舍。我们必须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学会每时每刻欣赏自己的雕刻细节,用整个人生雕琢属于我们的时光。
第三,“外圆内方”之道。“外圆”就是包容学生的一切,“内方”就是严正和有原则的教育学生。第四,“上善如水”之道。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性格像水那样滋润学生,醉人而不知,教人而不觉,育人而无痕。
第五,淡泊宁静之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君子怀“淡泊宁静”之心,就会远离物欲横流的诱惑,就会让和学生无数相扶相收的日子,化作茶杯里一片片茶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倾吐出彼此原有的芳香,温润着彼此的心田,老师工作就像一杯茶一样清香而久远。
我认为教学“三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应该涵盖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第一是注重引导,但不去强迫学生做不愿意做的事情;第二是督促勉励学生,但是不要压抑学生的个性思考;第三是适当给学生以点拨,不要代替学生思考。
最近几年来的央视《百家讲坛》节目出现了一些优秀传播者的典范。他们以娴熟的教育教学技巧,硬是一人调顺众口,牵着众人眼睛走,成功导演出了一波又一波受众追星捧月的热剧,创造了现代传播史的惊人神话。这其间,刘心武、于丹、易中天、曾士强等,便是杰出的风云代表。为什么就轻而易举的俘获了受众高傲、挑剔的心理?是因为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整个过程中,落实教学“三规”非常到位。
我们的学生就像是一块块带有泥土气息的原始的玉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各种原始案例;我们的学生就是一本本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教育理论。我们的老师晓古通今,能把最恰当的事例信手拈来,融入课堂,天衣无缝,让学生有“天上一日人间十年”的感觉,不再有学习之苦,不再觉背书之累。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你需要下雨,老天就会给你下雨。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学生不是想教育就可以去教育的,需要选择时机,还需要根据学生个例来等待适合于教育的时机。因为,如果不是适时的及时雨,就会毁坏庄稼,破坏自然,对双方都有害无益。
班级有一个学生,说话不利索,丢三落四的,同学有嫌弃他的意思,不和他一桌,我及时召开了《阳光下的禾苗》主题班会。我说,在小时候,在农村,跟爷爷一起给玉米施肥,地头有一棵矮小较弱的禾苗,爷爷把剩余的肥料全部给了它。我说除掉算了,爷爷说不要看它弱小,一样长出温饱的粮食。同学们,你们应该怎样看待“弱小”的同学呢?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认为应该关爱。从此,这位同学也阳光般的生活在教室里。
《学记》中有关“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的无效教育,给了我们告诫。那种教学生死记硬背,照本宣科,一味灌输知识,只顾赶进度,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以语文为例,从阅读到作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还有语言,都明显的“程式化”了。阅读模式,作文思路,走常规,走常态,无生动活泼真实语言,无随心随性的深刻思考。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解释“仁”问题时,根据不同的学生,有一百多种解释。有时,面对两千多年前的《学记》又感到一种苍白。这是可怕的,如果不早点解决,我们的民族将要付出代价。可喜的是,我们嘉汇教育制定的教育教学“四个基本要求”(《教师备课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班主任工作基本要求》、《学生家庭作业基本要求》)改变着我们教师的理念,关心着我们教师的成长,提升着我们教师的业务水平,老师们都把这些简称为“四十条”的基本要求夹在教案里,以时时的提醒自己,鞭策自己,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
第四篇:浅谈《学记》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浅谈《学记》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摘要:中国是一个很有教育智慧的国家,远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涌现出像孔子、孟子、荀子等一批对教育有思考的教育家们,他们的思想汇聚在一本本教育著作中,直至如今仍然有着启迪意义。战国后期的《学记》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谈谈对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思想
《学记》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著作,堪称教育学的鼻祖。它在总结先秦时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揭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与方法,这也是《学记》的精华所在。《学记》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主要有: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启发诱导。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创始人。《学记》继承和发展了《论语》中“夫子循循善诱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思想,对当时教学中机械灌输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明确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尔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所说的“喻”即晓谕,是启发诱导的意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引导而不逼迫,鼓励而不压抑,打开思路而不告诉现成结论。引导而不逼迫,才能形成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鼓励而不压迫,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不会产生畏惧情绪;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而不代替下结论,才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这段论述说明“教师对学生教的本质就是启发诱导,其衡量标准是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关系,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习安易,又能独立思考,才可以称得上善于启发诱导。”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上也有一种貌似启发诱导的教学现象:师生之间一问一答,或教师先说上半句,略作停顿,“启发”学生接下半句。这种教学方法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启发诱导。因为它不是诱导学生打开思路,深入思考,而是诱导学生向教师事先搞好的条条框框里钻,把他们培养成语文思维能力的“套中人”。有的预习方案的设计完全是课文基础知识的简单归纳或者是问题简单提问,更可悲的是这些问题在学生的参考书中就有现成的答案,如此一来恰恰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抹杀了学生的思考行为。殊不知徒劳的作业量不仅占用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偏离了教师语文教学的重点及目标生成。所以这种教学方法看似改进了,实则在教学理念上和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并无不同,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心理需求和认知特点,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和方法,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教学是一种形象教学,要求生动,不能一潭死水,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了解学生知识状态与求知欲望的基础上,对学生多点拨,多启发,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多角度启发,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地发散思维,进而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上阅读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积累和知识材料的基础上对课文原有的故事情节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添加新的细节,或者续写新的情节,或者改编成新的故事;突破原有文本的时空限制,复活、丰满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创造新的环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变换角度看问题,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新见解;或者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出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引导学生学思结合。
笔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一般在教一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时,总是引导学生对课题自主提问,长期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并且逐渐善于提问。笔者认为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以在教学时注重精心设疑。记得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一课,课文贯穿一个“苦”字,体现李时珍“不怕吃苦”和“严谨认真”,在围绕文中的“苦”和“不怕吃苦”展开教学时,先让学生感知文字,从字词到句,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全篇,逐步读懂。教法上采用了以下形式:
一、找一找——找文中所有的苦。
二、画一画——画出文中“不怕吃苦”的句子。
三、演一演——演出文中人物动作和神态。
四、读一读——读你感彻肺腑的段落。
五、问一问——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这样五个环节的设计,打破了传统串讲串问的教学方法,激发和鼓励学生去找、去画、去演、去说、去读、去提,实现一种新型的、自主的、开放的语文学习方式。尤其在最后一个环节时,学生的热烈超乎了笔者的想象,这个环节刚一展开,学生十分感兴趣,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提出了许多问题来问教师,学生提出李时珍冒险尝草值得吗?还问到金银花、胭脂草、刀豆子的药性是什么?笔者在设计教法时原意是让学生讨论后进行回答,从没想到这些问题学生会要求笔者来回答,笔者只好按照学生的要求逐一回答,但学生仍不满意,不断地按照课文中的叙述来修正和修改我的回答。在“李时珍冒险尝草值得吗”这个问题上,因笔者的回答不确定,学生可不满意了,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李时珍是为万民造福。有的认为不值得,因为生命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李时珍这样做不值得。针对学生的各种意见,笔者没有给出评判,在这个问题上鼓励学生争论,不追求统一、标准的答案。学生还把课前收集的有关中草药的药性资料展现出来,满课堂进行游说,推销自己的中药。课堂在学生自主自创、师生互动、开放多元的气氛中接近尾声。
《学记》上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所以启发式教学的另一重中之重就是教师的课堂启发语言艺术。传统的课堂教师语言常带有“怎么、是不是呀、对不对呀?”这类词语。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一定要具有简洁性、形象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学习状态里, 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就如优秀的歌唱家会使听众不约而同地跟着他唱,那么优秀的教师也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随着他指引的路子学习。教师的讲解要想吸引住学生,就需要教学语言简洁而深刻,说理微妙而精到,举例不多却引导得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老师的指引下不断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记》是中国古代极其宝贵的教育文献,充分探索、发掘、研究《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古为今用,是当代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传统是无法割断的,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根只有深扎在中国的土地上,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中国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才能使中国当代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第五篇:当下语文教育最迫切的回归范文
当下语文教育最迫切的回归
严辉文
自由撰稿人 8篇文章
正如文学是人学一样,语文也应该是人学。一旦像“按着鸡蛋挑细骨”一样孜孜矻矻于挖掘什么思想内涵,单向度思维的竭泽而渔之弊就会显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语文课正在遭遇空前的麻烦。有一个说法是,现在似乎人人都可以、也喜欢批评教育,批评学校。实际上,如果从科目的角度来分析,语文课又是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的。
古诗文入教材,会引发一轮热议;鲁迅文章出教材,又会是一轮批判。至于课文遴选失水准,课堂质量没保障,课外阅读面太窄,等等,语文课似乎永远是教育批判火力最集中的地方。也许正是被“僵化落伍”之辞长期“熏陶”所产生的副作用吧,语文教学改革包括语文课文的每一次微调,甚至于包括未付诸行动的动议,都难免引发轩然大波。鼓舞雀跃者有之,痛心疾首者有之;为与时俱进激动不已者有之,像九斤老太一样叹息“一代不如一代”者有之。各占立场,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喋喋不休。
在所有的“语文批评家”中,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代表人物。他一直关注中小学语文教育,近年更是不遗余力地炮轰“假语文”。在日前召开的亚洲教育论坛上,王旭明再次提出,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完全没有必要在语文课上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当前语文教育最急迫的是要回归“语”和“文”。
语文课客串思想品德课,这实在是我国语文教育在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又是多年矫正未果的痼疾,王旭明批评这种“假语文”模式,不能不说看得很准。
有情形表明,如今的语文课处境已经十分尴尬。正如王旭明所说的:“语文课应先以语言文字为主,其他为辅,就《斑羚飞度》来说,通常老师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老斑羚牺牲自己来成全小斑羚飞跃悬崖的这种无私、伟大的母爱上,让学生去学习老斑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完全偏离了教学规律。不能每一篇有思想内涵的文章我们都要去挖掘,那是思想品德课的工作。”
语文课本来应该是一场文学审美的盛筵,本来应该是让孩子们在学习语言和文字之余,在颂读前贤今人优秀作品之后,充分展现文学创造才情的绝佳机会。换言之,语文课按理来说,是应该最没有模式也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但客串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教师费力不讨好,正常的教学活动总难免经常遭致社会批评;学生似乎也对本来应该最感兴趣的语文课患上了厌学症,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学好语文,更不知道如何才叫学好了语文。至于教材修编、课程改革之类,每一次总是难免在招致新一轮批评之后,偃旗息鼓。
如何回归语文,如何才叫“真语文”?这实在是一门转型发展中的大学问,非一篇小文所能回答的。
不过,我以为,正如文学是人学一样,语文也应该是人学。一旦像“按着鸡蛋挑细骨”一样孜孜矻矻于挖掘什么思想内涵,单向度思维的竭泽而渔之弊就会显现,灵动活泼的语文之魂就会被索然寡味的僵化语文所取代,更是难免将本来应该思维无禁区的孩子们关进了“中心思想”的笼子。
学习语文,就是要允许孩子们充分展现色彩斑斓的无限才情。说到孩子的才情,不免会想到曹雪芹先生《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贾政显然是希望贾宝玉攻经史、考科举,精通仕途经济之术的。当初年幼的贾宝玉入家塾,贾政就叮嘱:“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由那个腐儒贾代儒教习儒学,难免要偏重于挖掘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一套“中心思想”的科举教育模式,这对天资聪颖的贾宝玉实在是意味着学术和人性的双重折磨,最终在自觉不自觉地抵制之余,还落下了“愚玩怕读文章”的恶谥。
你要挖掘“四书五经”之类的“中心思想”,考查八股化的制义时文,贾宝玉自然是不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真才情比那些他骂为“禄蠹”者差到哪里去。恰恰相反,正是这个不爱读书,见不得人提什么仕途经济的宝气,偏似有些“歪才情” 的。事实上,从语言表达的正常明白、自然轻松、喜闻乐见的角度来看,他的偏于发自性情、偏好风花雪月诗词题咏的路子,又哪里不是“正才情”呢?又或者说,这种“歪才情”恰恰才是在封建时代顽强生长未被压抑干净的真才情。
如今我们的语文教育更是没有理由不顺着孩子的天性走。整天挖掘中心思想,不只是有悖于孩子的天性,事实上与文学审美、与语言文字的生长脉络都是相违背的。这就是为什么在语文试卷上,有些作家自己都无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正确的“阅读理解”,也做不出正确的标准答案的缘故。也是大量的真正写作者,都不是语文课堂培育出来的缘故。甚至于更是老师对阅读理解抓得越紧,对课堂作文训得越勤,孩子对语文课越不感兴趣甚至于越糊涂越抵制的缘故。
不刻意挖掘中心思想,不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窠臼,让语文教育要回归正途,就应该充分释放孩子们的才情。让他们在真语文、美丽语文中,才情得到展现和提升,才情拥有个性发展和不断更新的可能。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独家稿件,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新华网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