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第七册数学单元试卷 - 成长博客CERSP BLOG教师
仙游实小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卷(私立一中)05版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
一、你能算得又对又快吗?10%
124+876=
102-98=
25×12=
91÷7=
14+38=
253423-1=
×=
÷= 26551
50.85+0.25=
0.4-0.38=
0.125×16=
17÷9-8÷9=
1-23+13=
1÷0.25×4=
25×4+25=
2÷0.1= 1000-624-176=
(34+85)×16=
7247128×5×7=
9-(3-9)=
二、你来算一算,千万别出错。
①795+3690÷18
②7.02-4.68×1.5
③427÷89+23×916
④7.18+2.86÷(100-85.7)
⑤1.25:0.75=X:1.8
⑥从205里减去220的14,差是多少?
三、请你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总长约6700000米,这个数读作()米。
2、在括号里填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
小明身高145(),体重43(),他家离学校0.45(),他放学回家走了6()。
3、3=()%=0.75=():16=15÷()
4、写出由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组成的互质数:()和()。
5、工地上运来一批水泥,每天用去2.5吨,用了a天,还剩下b吨。这批水泥有()吨。
6、按规律填数。
①3、5、9、17()、65
②1、3、12、45、171()
7、如果A=2×3×3,B=2×3×5,那么A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某小有男生240人,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的78,这个学校共有学生()人。
9、右图长方形的面积是21平方厘米,S1和S2的面积是阴影部分的2S1 3,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S2
10、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60平方厘米,它恰好可以切成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四、请你当绘图师。
1、学校要建一幢教研楼,长48米,2、学校有一块平行四边开的空地,宽25米。请你选用适当的比例尺
请你用4种不同的分法把它平均 画出平面图。
分成4份,以便种上不同的花草。
五、判断题。
1、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
2、如果x=
3y,那么x与y成反比例。
()
3、所有的自然数不是合数就是质数。()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六、请你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为农化肥厂要生产一批化肥,如果每天生
2、学生要配制成5%的消毒液进行卫生
产20吨,15天可完成任务。实际4天就
大扫除,现有浓度为20%的消毒液 生产100吨,照这样计算,可提前几天完
500毫升,需要加水多少毫升? 成任务?
3、有两筐同样重的柑桔,如果从第一筐中取
4、一块长2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在四
出15千克放入第二筐,这时第一筐的重
角上剪去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将
量是第二筐的35,原来每筐柑桔重多
剩余部分焊接成一个盒子,已知盒子的 少千克?
容积是486立方厘米,这块铁皮原来宽
多少厘米。
5、甲乙两车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相向而行,9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向前行驶,甲车再行7小时到达西城,这时乙车离东城还有130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6、有15吨的苹果要运到水果交易市场,租一辆载重4吨的货车运费500元,租一辆载重1吨的货车运费200元。请你设计出最省钱的方案,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 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教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教育管理,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兴趣,不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成长,本着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这一小部分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兴趣、训练思维、培训良好学习习惯。以使数学成为学生思维的体操,以数学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学习对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这些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能力的指导。四.主要措施
1、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2、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月进步之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5、指导学生写数学小日记,多多发表。五.教学进度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第1周(9.3——9.9)小数乘法(4课时)
第2周(9.10——9.16)小数乘法(4课时)机动(1课时)第3周(9.17——9.23)小数除法(5课时)第4周(9.24——9.30)小数除法(5课时)第5周国庆放假
第6周(10.8——10.14)小数除法(3课时)
机动(2课时)第7周(10.15——10.21)观察物体(3课时)
机动(2课时)
第8周(10.22——10.28)
1、用字母表示数
4课时
2、解简易方程
1课时
第9周(10.29——11.4)解简易方程 5课时 第10周(11.5——11.11)解简易方程 5课时 第11周(11.12——11.18)解简易方程 1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 1课时 机动(2课时)
第12周(11.19——11.25)多边形的面积
(5课时)第13周(11.26——12.2)多边形的面积
(5课时)第14周(12.3——12.9)多边形的面积
(2课时)
机动(2课时)统计与可能性(1课时)
第15周(12.10——12.16)统计与可能性(3课时)铺一铺1课时
机动1课时
第16周(12.17——12.23)数学广角(3课时)
机动1课时
第1719周(12.24——01.05)总复习(4课时)
第三篇: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 - 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教师博客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
A、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概述
一、什么是数学实践活动
在小学,开展探究式学习要设置数学实践活动。学好本章,首先要了解下列问题:什么是数学实践活动?为何要设置数学实践活动?即了解学数学的学科性质、数学认知过程、数学教学目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数学实践活动的设置,是主体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发展的结果,是探究式学习(也称研究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2001年秋季开始实施的高中课程标准将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必修课。这一规定,必然影响到初中和小学的教学,小学开展探究式学习同样是必然选择。我国2000年3月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小学部分中对实践活动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设置数学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一)数学的学科性质
对于数学和数学课程概念的界定,强调数学过程、数学理解、数学实践、数学发现和数学经验。数学学习的结果都是生活结果并强烈地依赖于环境和背景。数学教学应该尽量在真实的事件活动中进行。
(二)数学的认知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是自己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的活动,学习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数学学习是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系统化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脑做数学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各种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
(三)数学的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的目标强调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形成科学精神和产生数学情感。开 展数学实践教学在于使学生经历、体验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获得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
(四)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B、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构成
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现出周期长短与问题的复杂程度两大特点,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周期长短和复杂程度。
短期实践活动: 时间:1至3课时左右
目标: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例如:通过模拟抽奖活动,获取概率、可能性、随机、机会等知识;通过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模型,帮助获得相关知识;通过用沙子堆积圆锥,并对之加以测量、分析、研究,整合圆柱体概念、物体体积、数的近似值、根据体积求重量问题。
长期实践活动: 时间:一周到一个月之间
目标:扩展和提炼知识。
例如: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本地发展公共交通与限制载人摩托问题;研究出一个数量对应表,使得人们只需要测量圆锥体高度(或者底面周长)便可以据比例关系简便地估计小麦 玉米、黄沙等的体积(或者重量);测算一个温室大棚一个时期的收益等等。
数学体验: 适用时间:第一学段(1-3年级)实践活动
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形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例如:调查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个路口的汽车的情况,想那些数学问题;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分配、租车费用、物品购买与行程路线等;估计一袋黄豆多少颗;统计操场周围树木情况;
特点:一般比较简单,容易发现和提出问题,用到的数学知识少,计算简单,容易操作。强调“实践”,强调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综合应用: 适用时间:第二学段(4-6年级)综合利用
目标: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以及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调查统计学校同学们穿鞋的各种信息,研究提出问题;研究粉笔从某一个特定高度以某个特定姿态落下后断裂的情况,做出推断;找出包装若干盒磁带的最佳用纸方案。
特点:同样重视体验,问题的复杂程度较高,要用到相对复杂的知识、操作技能、策略。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应用”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的特点
1、实践活动应该突出探索性
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在数学课程中要强调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智发展水平,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主要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主,以第一学段学习“数的认识”为例,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通过安排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数的现实意义。比如,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数,并在课堂上列举出来,说明数的相关单位;列举与数有关的事物(如车票、钱币、收据、楼层、车流量、弹子游戏、纸张的剪裁、教室的黑板、洗衣粉的盒子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数的现实意义(如大小、高矮、长短、价格、尺码等)。活动的素材取自于生活,加强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强调综合应用
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这一部分学习活动的另一重要目标。“综合”应用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数学各部分知识与表达方式之间的综合,②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实践和综合应用是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基础上设立的,是综合运用不同的数学表达形式体现出来的。
[案例]在周长相同的平面图形中以圆的面积为最大,以及它的一个特例,在周长相同的矩形中以正方形的面积为最大,再由此类比推出,最大值定理:两个量(正数范围内)如和一定,则它们相等时,积最大,再由此可以运用此规律,解决一些比较两个积的大小的难题。
通过这个数学活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归纳、类比的思维方法,还可以促进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当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后,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也大有好处。
4、形式与多样化
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
实践活动可以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这些活动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完成。
三、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几个阶段
实践活动教学一般包括四个阶段:①进入问题情境阶段;②实践体验阶段;③解决问题阶段;④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第①、②阶段应该注意突出“抽象”的思维策略。所谓抽象,就是透过现象深入里层,抽取本质。它有“分离——提纯——简略”三个环节。经过这三个环节从生活实际抽出具有数学本质意义的东西,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在第③阶段应该突出“建模”的数学思想,在抽象出各种数学要素后,要用一个数学模型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结构,找出这个数学模型的规律或者解答,再寻找出数学答案对应的现实生活的意义,整个问题就算解决了。
(四)教学中要注意的原则
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实践活动的教学意味着教与学方法的改革。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活动。实践活动应该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特点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更为突出。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活动、探索实践、解释讨论、得出结论和表达陈述等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活动,学生可从中作出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在选择中有较强的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应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与其他领域相比,实践活动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说来,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进行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②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
4、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活动的评价应以质的评估为主
一般说来,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要强调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学生时,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①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②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③对结果有无反思的习惯;④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要注要不要把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作为书面考试的内容,而要更多地关注平时的考察。
第四篇: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测验分析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测验分析
对于第七册第四单元测验的质量分析,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次测验卷比去年的好,因为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比较广,基本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这个测验卷上都有。(除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其次,我从我自己教的两个班的正确率最低的题说起。经历过这次测验的老师应该注意到了这个题:填空题6(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 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2分)” 这个题的正确率只有42.59(四2班)55.56(四3班)也就是说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是填对了。这个问题在老教师那里应该没这么严重,其实在新授课的时候让学生量: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很多线段的长度,再让学生比较哪条最短,学生很容易得出——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线段最短。但是我忽略了这个时候其实学生凭直觉都能得出这个结论,而对于“垂直线”和“垂直线段”的区别没有强调。这个知识点其实又牵涉到了第二单元的直线与线段的区别,但是我们让学生比较若干条线段的长度时,忽略了我们提供给学生去比较的都是线段,而没有再次回顾旧知,也就是直线与线段的区别。所以有不少学生填了“垂直线”。另外,我们也没有让学生多次感知垂直线段和其他线段的区别,学生的感觉就是直直的,直接对着的就是最短的,在表述上也不严谨,对垂直的重要性强调得不够。
还有两个题都和这个知识点密切相关:8(4)量一量,从A点到BC所在的直线的距离是 厘米。四(2)班的正确率是57.41,四(3)班正确率是70.37。这个题试卷上很容易量出是2厘米,但是有学生填了2.3厘米,这不是由测量不精确而导致填错,而是因为他量的是平行四边形的AB边的长。这都是概念不清楚导致的,在此,我需要反思的是:在画垂线这个内容的新授课里我更多强调的是画垂直线,而对于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不够重视。另外,17题:量出A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这个题有两个小题,正确率都只有80多一点点,低于85,失分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学生没有注意到“量出”这两个字,他们都只是画出A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而已。这反映出学生审题不细心。
另外还有一个题,也是很值得我注意,需要引起我重视的——14(3),画梯形的高,前面两个都还好,因为前面两个梯形的底边都是水平边,而第三个梯形的底边是垂直的,于是部分学生就在腰上画垂线。四(2)班正确率是79.63四(3)班有92.59,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明白梯形的底的概念,他们画高都以下面的边为底,而不管是不是梯形的底。而且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不平行的两条边之间不能作高。
当然从试卷中还反映出一些其他问题:虽然教师反复强调不要忘了直角符号,但是总有学生会不记得添加直角符号。
最后,正确率低于85的还有几个题,简单呈现在下面:
第1题正确率低于85,这个题我个人觉得题目出得有点不大合适。因为题干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A:在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选项D: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两个选项只有一字之差,其实选对的学生也只是因为对书上的概念记忆深刻而做出正确选择。他们未必真的明白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因为如果要真的弄明白这两句话的区别,不仅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而且还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算学生明白平行线是需要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他也未必明白在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不一定是平行线,因为一个平面只是某一个平面而已,因而可能是异面直线。我感觉彻底弄明白其中的内涵需要了解高中的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第7(2)题正确率低于85,因为学生把不是垂直的相交也看作垂直,对于垂直的概念不清楚。
9(2)求面积,计算出错比较多,少一个零。
10题,计算错,或者没有正确理解鸡鸭鹅的数量关系。
20题,部分是计算错,还有部分是没有分析清楚数量关系。这三个题考查的都不是本单元的知识点。
我相信单元测验的情况因为学校因为班级而异,但是共性还是会很多。希望有经验的老师多讲讲自己的心得,让我们学习学习。
第五篇:数学第七册测试试卷
聋校四年级(第七册)数学期终试卷(测试时间:90分钟)姓名 分数 一、口算题。(10分)370+60= 600÷2= 60÷30= 500+210= 530-20= 200×4= 56÷8= 370+80= 9×60= 99÷33= 二、按照题目要求做题。(0.5分×30=15分)1、2370÷49把除数看作()试商 2990÷61把除数看作()试商 620÷82把除数看作()试商 总价÷数量= 速度×时间= 工效×时间= 路程÷速度= 2、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71×()<348 65×()<640 47×()<378 26×()<150 58×()<324 32×()<208 3、3000米=()千米 7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 8吨=()千克 6000千克=()吨 4米=()分米 90毫米=()厘米 1米-2分米=()分米 4、长方形的对边,四个角都是。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四个角都是。
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 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5、在○里填上“﹤”“﹥”或“﹦”。
4800米○5千米 60毫米○6厘米 2500千克○3吨 4分米○39厘米 三、判断题。(1分×7=7分)1、一名运动员的身高大约是2米。
()2、计量一只梨的重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3、要求工作总量,必须知道工作的时间和走的路程。
()4、“一个少年排球是58元,学校买了5个排球,共用多少元?”这是一道求总价的应用题。
()5、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350毫米。
()6、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7、单价×时间=工作总量()四、选择题。(2分×5=10分)1、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
A、米 B、分米 C、千米 2、一只篮球的重量大约是500()。
A、克 B、千克 C、吨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
A、9厘米 B、12厘米 C、24厘米 4、在3248÷8+53×9一题中,应该最后计算()。
A、除法 B、乘法 C、加法 5、三个图形,正方形是第()个。
A、1 B、2 C、3 五、计算类题目。(3分×8=24分)1、230-735÷35 181-(109+43)2、计算并验算。
1792÷64 240×300 5455+3745 3768-2800 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42 18 60 六、文字题。(3分×5=15分)1、3115除以35,商是多少? 2、1356减去720除以9的商,差是多少? 3、一个数的18倍是756,这个数是多少? 4、468加132的和除以25,商是多少? 5、52乘80减去64 的差,积是多少? 七、应用题。(6分×4=24分)1、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2、修花池要用100块砖,第一次搬来48块,第二次搬来24块,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解答)3、体育用品商店原来有18个篮球,又运来25个,卖出27个,还剩多少个? 4、学校举行书法比赛。所有的作品排成8行,每行12件。其中女生的作品有42件,男生的作品有多少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