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微信广告”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建议.
广东江门市局关于“微信广告”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建议
微信是腾讯开发的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软件,作为目前新兴且火热的网络交流渠道,其凭借低资费、不受区域限制、快速传播、定点周边用户等优点,逐步成为新的广告宣传媒介,受到了商家们的广泛热捧。但与此同时,微信广告扰民、广告内容不实等弊端逐步显露,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少烦恼,广东江门市局就当前微信广告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监管建议。
一、“微信广告”的表现形式
(一)聚集人气,拓宽广告的影响面。微信的好友群包括手机通讯录联系人、腾讯QQ好友和1000米以内微信用户三种受众群,信息的传播渠道较之微博更为宽广,且微信能够实现微信与腾讯微博的互通,有利于微信广告在微博上的二次传播。广告主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对手机通讯录联系人、QQ好友及1000米以内的微信用户群发广告,拓宽广告的影响面,增强微信广告效果。
(二)精准定位,通过目标人群自发传播。广告主通过微信用户的个性签名、漂流瓶、语音传递等功能,把潜在客户进行分类,精准定位目标人群,然后通过发布试探性的分享内容,如创意性的图片、视频等吸引目标客户加为好友,再通过直接语音聊天、个性签名等方式进行广告宣传。由于智能手机用户多为中青年群体,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再加上广告主的线上推广策划,雇佣“网络推手”制造话题、跟进等形式,微信广告便会无形中被用户自发的广为传播。
(三)搜索附近用户,进行短期促销宣传。由于微信可以帮助搜索1000米以内的用户,广告主利用这一特点,在商圈、办公楼宇、社区、学校等特定商品对应人群点大规模发布信息,吸引人流,进行短期促销宣传。如商场的限时抢购活动,在目标人群集中的几个固定点利用微信发布抢购信息,引
导消费者前来抢购。各类展销会利用微信广告实现快速推销,对观展人群进行微友搜索,以微信平台发布展位信息或者挑起有趣的内容,快速聚拢人群。
二、“微信广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立法滞后,责任追究难以落实。虽然根据《广告法》的规定“本法所称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可将微信广告纳入监管范围。但相比复杂的网络广告监管形势,《广告法》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监管要求。一是微信广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如与好友分享某种牌子的化妆品,在个性签名上分享某项服务等,监管部门难以界定其是属于微信用户的个人行为还是广告行为。二是部分微信广告尽管内容不违法,但微信的集中式轰炸给消费者带来了滋扰。这种骚扰行为是否属于侵权,是否属于工商部门监管,《广告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三是微信广告作为商业广告的一种形式,其广告内容包罗万象,因广告内容的不同,又牵涉到其他不同的法规和规章,如《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间的混乱交杂使监管者更加无所适从。
(二)执法手段落后,监管困难重重。一是源头难以追查。微信广告发布没有设置准入门槛,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智能手机,下载微信软件,就可以实现群发。而违法广告源头的追查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执法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还需要监管部门具备一定的网络追查设备。在目前网络监管手段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追查违法广告 的发布源头依然是监管中的一大难题。二是日常监测难。由于微信不仅仅是一种广告媒介,更是一种通信工具。一方面,其广告是发送到特定用户的,其他人群无法获知该广告内容。另一方面,在交流的微信中包含了大量私人交流信息,微信广告又缺乏明显标志,在传送过程中与普通微信没有明显区别。因此,违法广告往往是通过消费者或受害人的投诉举报才得以暴露,大部分违法微信都很难被监管部门及时发现。
(三)调查取证难,消费者维权不易。一是依据《广告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广告监督管理机关。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行政处罚应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管辖。但微信广告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受众往往并不限于一个地区。因此,如何界定微信广告违法行为发生地和管辖权,成为消费者维权的一大难题。二是大部分微信广告发布者都是通过使用普通的无记名电话卡来发布微信广告,难以追溯源头。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电子数据信息,微信的发送记录可以随时删除,一旦广告主和广告发布人否认违法事实,如何充分有效地搜集固定证据成为一个难点。
三、对“微信广告”进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建议重新修订《广告法》或出台司法解释,把微信广告纳入法律法规调整范围。一是进一步明确微信广告的相关概念和标准,清晰界定微信个人行为及微信广告行为。二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明确微信广告违法信息范围,违法行为的界定标准,违法行为发生地和管辖权问题,并对微信广告的骚扰侵权行为做进一步的规定。三是进一步明确《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广告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及适用界限。四是明确发布微信广告的法人和自然人资格,确定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广告传播者的权利与义务,让各主体承担应有的责任,同时,强化广告赞助商(广告主)为第一责任人的地位。
(二)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大手机实名制执行力度,探索建立微信实名制。同时,应建立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密制度,工商机关等相关部门可通过授权查询用户资料,以充分保护用户的隐私。二是探索建立微信广告标识制,要求所有微信广告必须表明“广告”二字,及发送者的单位和联系方式,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一经发现违反规定,可依照相关法律进行查处。三是依托现有的市场信用建设体系,把微信广告违法行为纳入体系的标准,降低发布违法广告的广告赞助商、广告发布商的市场监管信用度,具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要拉进“黑名单”,并适时向社会公布违法企业名单。
(三)组建专业队伍,提升监管能力。一是根据监管形势,适当招录具有信息技术特长的人才,特别是具有手机终端信息技术工作背景的人才,必要时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其他招录条件。二是整合现有的人才资源,组建一支专门负责网络监管的队伍,并加大与电信管理部门及相关院校的合作。通过政企合作、政校合作,提升网络监管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监管能力。三是配备相应的监管设备,建立微信广告动态监测网络。尽快把微信广告纳入现有广告监测系统,通过与电信管理部门合作,依靠电信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对具有广告标记的短信进行日常监测。四是加强与公安、通信、文化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配合,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切实加强对微信广告的查处力度。
(四)加强消费维权,强化外部监督。一是拓宽对违法微信广告的投诉渠道。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联系,尝试设置专用于投诉举报的微信账户,用户一旦发现违法的微信广告,可以一键转发进行投诉。同时,鼓励网民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其他多种举报途径进行举报。二是建立完善的用户投诉处理机制,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投诉查询渠道,迅速妥善地
处理用户投诉。三是充分发挥12315投诉受理平台以及各消费维权联络点的投诉受理功能,适当奖励举报者,让投诉举报成为发现违法微信广告线索的重要手段。四是进一步完善异地维权制度。应该尽快建立并完善全国异地消费维权体系,解决微信广告违法行为发生地和管辖权界定问题,使消费维权问题能够解决在当地,消灭在当时。五是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消费者权益、消费维权投诉渠道等法律常识,及时提醒微信用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要向陌生人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住址、头像等信息。
第二篇:企业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建议
企业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工商机关按照国务院改革精神,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市场主体登记效率,成为了此次改革的排头兵。在商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机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中。在诸多改革的大形势下,如何搞好企业监管工作是市场监管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
沁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自2015年“三合一”机构改革以来,经股室业务调整,通过设立行政审批股,实现了登记与监管的职能分离。经过近半年的工作,现将我县企业监管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准入监管分离,监管责任到人
改革之后的沁县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股负责行政审批环节,企业事中、事后监管由企业监管股与四个所全面负责。通过划片,责任到人,使所有企业都能落实到监管网格中,为企业监管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监管档案,掌握企业动态
四个基层所在接收企业监管工作后,对辖区内企业进行了摸底,逐户建立监管档案。按照2015国发【62】号文件《关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精神,根据所属企业的行业属性及行政许可情况确定其主管部门。严格按照“权责法定、依法行政,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开展监管工作,厘清了市场监管部门在查无照工作中的任务。
三、加强年报宣传,逐步提高年报率
2016年初,我局在接到市局关于开展2016年报工作的通知后,印制宣传彩页20000份,大型公告30份,通过政务大厅窗口发放,街头张贴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还通过沁县电视台播放年报通知近两个月,截止目前,共年报563户,比去年同期年报数提高了130余户。
四、强化信用监管,规范市场主体
通过对2015已列入异常名录的管理及2016的即时信息抽查工作,我局从三大方面对企业信用公示情况进行了监管。一是通过移出异常对其经营场所(住所)真实性,对其资产负债情况,损益情况进行,股权变更、股东出资等即时信息公示情况,年报等方面信息进行全方位核实;二是通过委托沁县欣源会计事务所对异常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审计;三是通过在全县开展规范实际与登记不符市场主体专项整治,通过实地检查与邮寄送达等方式,对全县企业开展清理,对经邮寄无法联系的企业或经核查已停止经营的主体列入异常或劝其依法注销,挤净了统计过程中的水份,以便为县委县政府提供真实、科学的决策依据。
现阶段的企业监管工作存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1、认识有偏差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并非企业监管的全部,还包括“查无照”、“企业违法查处”等企业监管其他方面的工作。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实施以来,不少工商干部认为搞好信用信息工作就搞好了企业监管,对其他方面的企业监管工作不够重视。
同时,不少同志认为企业监管只能通过抽查方式进行,却忽视了《无照查处取缔办法》、《公司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对于企业行为的规范监管作用。
2、宣传不到位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开展近三年了,以沁县2015信用信息公示为例,全县共有在业各类主体6525户,2015个体未年报户为166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未年报户为718户,企业未年报户为392户,年报率仅为57.4%。造成年报率低的一大原因为宣传不到位。一方面,近两年来,县级以下工商机构都处在改革时期,队伍工作积极性不足;另一方面,宣传局限于报刊、电视、短信等传统的方式,没有将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应运到宣传中;第三,系统反映的在业主体并不等于实际在业的主体数,我县现有主体6525户,而实际经营的主体只有4500多户,存在大量已停止经营,但未依法履行注销程序的主体,而这部分主体成了年报的基数,影响了年报率。
3、抽查走形式
按照《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信息公示的相关行政法规,抽查并非局限于通过工商综合业务系统看一下企业是否年报,是否及时公示限时信息。更应该在抽查过程中、移出异常名录过程通过实地核查,对其公示的经营场所(住所)、实际经营情况、公示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质性核查。同时,在执法人员无法对财务真实性作出检查结论时,应当委托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公示情况进行审计,避免出现因企业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而致使执法人员承担责任的事故。
4、业务系统不能满足信息监管需求
信用信息监管包括年报信息、即时信息两大方面。目前的业务系统在即时信息监管上尚不能满足监管需求。建议系统增加未如期履行即时信息企业提醒,以便执法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哪些企业产生了即时信息而未公示。同时,执法人员反映,系统批量拉异功能会将已注销企业拉入异常;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1、加强一线执人员培训。特别是对于“三合一”的部分县区,不少从其他机构合并过来的同志对于企业监管完全不了解,而工商执法人员也没有能与时俱进,对最新的法规进行学习。
2、增加宣传途径。建立类似“大同工商”型的公众号,进行法规等多方面内容的宣传。
3、建议系统进行升级,增加即时信息监管提醒平台。
2016年3月14日
第三篇:浅谈药品广告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药品广告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药品广告作为传播药品信息的一种方式,不但起到宣传、引导消费者正确选购药品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企业促销的一种主要手段。随着广告效应带来的巨额利润,一些企业不顾国家规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违法药品广告宣传,误导消费者,严重干扰了药品市场秩序,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构成了威胁,也给各级药监部门监督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一、药品广告监管存在的问题
1、监督体制不适应药品广告管理要求。《广告法》第六条规定“县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第三十四条规定:“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以及其他媒介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商品的广告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必须在发布前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药品管理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药品广告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广告批准文号;未取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发布”。由此可见,药品广告的审查机关与监督管理机关分属于药监部门和工商部门,这种责权不统一、审查与监管分离的管理体制造成监管工作的脱节,不利于药品广告监督。
2、法律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我国现行的药品广告监督,除了《广告法》规定由县以上工商部门行使监督管理权外,《 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九十二条,《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七条、第七十八还规定了药监部门对批准的药品广告有检查权。但这些权力仅限于省级药监部门享有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对违法情节严重的药品广告进行公告,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发布以及提出建议等;而对市、县一级药监部门的职权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因此,针对市、县范围内出现的违法药品广告,市、县药监部门除了移送工商行政部门外,不能采取任何其他措施,这无形中给违法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以可乘之机。
3、药品广告的审查环节欠完善。根据目前的管理规定,药品广告只要经过省级药监部门审查并发给广告批准文号,广告主就可在全省范围内的相应媒体上发布(异地发布广告须经广告发布地省级药监部门备案),不需到发布地市、县药监部门履行任何手续。这些规定虽然减少了审批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产生不小漏洞,一些广告主利用广告发布者对药品广告管理规定不熟悉及专业知识缺乏的弱点,擅自篡改广告审批内容甚至发布未经审批的药品广告。
4、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法律意识淡薄。致使违法药品广告屡禁不止,某些地方甚至有蔓延之势;此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后,很多地方财政不再给新闻单位拨款,一些新闻单位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以及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把目光投向高收入、高利润的药品广告刊播上致使违法药品广告不断出现。
5、广告监督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广告监管人员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药品广告,不能正确区分合法与违法,对违法广告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6、对违法广告的处罚缺乏威慑力。依现行的法律法规,药监部门仅享有对违法情节严重的药品广告进行公告,责令停止发布,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一年内不受理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等处罚,这些处罚对发布违法药品广告的广告主来说,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虽然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有对发布违法药品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处以广告费1~5 倍罚款的职权,但据调查,这些处罚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有的即使能够执行,这区区的罚款与违法药品广告给相关单位带来的巨额利润相比,也是微乎其微,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7、工商部门与药监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工商部门对药监部门移送的违法药品广告未能及时查处甚至处理偏轻,给广告主和广告发布者留下生存空间。
8、消费者抵制违法药品广告意识不强,辨别能力差,容易上当受骗,特别是年老、体弱多病的消费者乐于参加一些药品展示会、推广会、免费试用、免费赠送等药品广告宣传活动,为违法药品广告提供了滋生蔓延的土壤。
二、加强药品广告管理的对策
1、完善药品广告监管法律法规,改革监管体制。应进一步修订完善药品广告监管法律法规,制定集审批、监管、处罚于一体的药品广告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真正做到权责的有机统一,保证药品广告的有效监管。
2、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应进一步完善药品广告审批电子政务系统,以便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对药品广告审批情况的查阅;各级药品广告监管部门要把电视台、电台、报社、电影院、礼堂等发布违法药品广告多的媒体、场所列为监管的重点,发现违法药品广告及时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该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要及时撤销;制定切合实际的药品广告监管行政规章,明确市、县药监部门的监管职责,把事后监管变为事前监管。药监部门与工商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打击违法药品广告。
3、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建立诚信机制,增强守法意识。加强广告管理法制教育,增强监管相对人守法意识,规范自身行为;要加强社会公众药品广告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和全社会识别虚假药品广告的能力,提高消费者自
我保护意识,从而自觉抵制违法药品广告。
4、加大违法广告药品的监督检查和抽验力度。凡发布虚假药品广告的,药监部门要严格检查相关药品的购进渠道和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并把其列为抽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抽验,充分运用技术监督手段进行监管,一旦发现药品质量问题,要依法从严查处。
5、提高药品广告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加强基层药监部门和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广告监管知识的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药品广告的监管科学、规范。
第四篇: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内容摘要:
一、当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的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的金融法律有15部,金融法规有40多部,人民银行已发布的银行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0多件。尽管我国的银行业监管法规较多,但法规建设仍较滞后,存在法律空白、短缺、模糊、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如《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对企业参股投资,但事实上债转股作为银行重组不良贷款的一种较有效方式在商业银行中已在运用;《贷款通则》中规定贷款人经营外币贷款必须持有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但目前人民银行已将经营人民币业务和外币业务实行两证合一,除结售汇业务外的其他外币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对“贷款”定义的界定不明确,致使各商业银行对五级分类资产涵盖的业务口径不一致,同时分类标准过于笼统,信贷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对风险分类划分的标准把握程度相关较大;《支付结算管理办法》中规定银行不能垫款,但事实上中资银行已经允许开办帐户透支业务;《贷款通则》和《商业银行内控指引》中对行长能否成为审贷委员会成员的规定不一致等。
(二)非现场监管的真实性、全面性和信息化问题
非现场监管因其具有信息的全面性、持续性和对风险的早期预警作用而成为各国对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行经营状况和实现风险早期预警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仅仅起到统计作用),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以下方面:
1.数据基础不够真实准确。主要表现有,一是数出多门,银行内部存在会计、统计及信贷等多种数据口径,各口径之间不完全对应,而向监管部门提供数据的部门没有统一,造成上报监管部门的数据前后不一致;二是部分全科目统计指标和会计科目设置不对应,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来源于会计数据,需要靠统计人员手工操作造成遗漏;三是部分银行未严格执行统计和会计制度,如合并报表中没有剔除内部往来而虚增资产;四是部分银行对政策制度掌握不到位,如对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掌握不一致;此外还有人为调改数据等情况。
2.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支持对银行风险状况的深入分析和评估。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是1996年制定的,包括十个监控指标和六个监测性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如没有银行收入支出的结构及利润分配情况、不良资产的冲销回收及准备金提取充足情况、境内外机构并表数据、非信贷资产结构及质量指标、表外业务相关指标、利率及汇率等市场风险监测指标等;二是均为对法人监管指标,未明确对银行分支机构的监测重点及标准;三是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变化,部分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或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的经营风险,如资本充足率、备付金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风险资产权重等;四是对所有银行采用统一的指标标准值,没有体现不同银行的经营特点,没有体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相互关系。
3.非现场的风险分析及评价方式不系统。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的风险分析重点仍放在监控指标的合规性上,没有着重于采用历史比较分析、行业比较分析和期限缺口分析等动态分析手段来揭示银行风险变动趋势及对潜在风险和未来风险的预测,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和经验判断,难以起到早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作用。
(三)现场监管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
现场检查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监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应避免运动式的检查,通过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来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而这正是目前我国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现场检查缺乏连续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量的现场检查项目是临时性安排的,与非现场检查和以前现场检查结果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二是大量的现场检查是“一锤子买卖”,检查结果写成报告上报领导后,检查就算结束,对被查机构的整改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情况缺乏后续的跟踪检查,同时检查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重复检查现象随处可见。
2.没有针对不同银行和不同地区银行业务的风险特点来确定检查重点和检查力度。我国银行机构在业务结构和规模均存在较大不同,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银行机构的业务特点及规模也存在不同,相应的主要风险点也不同。但目前的现场检查项目安排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一个检查项目同时对多家银行机构展开全国范围的运动式检查,其结果是对风险高的地区和银行的检查范围和力度不够,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对风险较低的地区和银行投放的检查力度过大,造成监管资源浪费。
(四)监管合力没有形成
从我国的监管实践看,银行业监管部门、市场监督和内部审计三股力量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合。
1.内外监管部门之间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人民银行、监事会、审计署及银行内部的审计稽核部门均对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检查,但检查项目的确定和计划安排在事前未充分沟通,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也未及时交流,造成重复检查、重复处理的情况时有发生。
2.未充分发挥市场监督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一是除上市银行外,我国其他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是不够充分的,有些信息甚至是虚假的,存款人、债权人、投资人、股东等市场参与者没有足够信息用以对商业银行进行评价和选择,难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有效的制约作用;二是外部中介机构如外部审计部门拥有大量专业资源和信息,监管部门尚未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来提高监管效率。
3.未充分发挥基层监管部门的作用。一是对各地监管部门的人员配置未按照不同地区银行机构的业务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进行,而是实行人员平均分配,造成有的地区监管人员工作强度很大,而有的地区监管人员闲置。二是基层监管部门上报监管信息的可利用程度不高。除由总行统一制定的现场检查项目外,各地监管部门自行安排的检查和调研项目较零散,上报的信息对于判断法人的整体风险作用有限;同时基层监管部门对银行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管按法人指标进行,形成的监管报告无法真实反映银行风险的区域分布状况。
(五)银行业监管的角色错位
一是认为银行监管是万能的。银行业本身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无论监管体制多么有效和完善,都不可能彻底消除银行业固有的风险并保证单个银行机构不出现危机,监管者的责任是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危机的发生;同时金融监管不是控制银行风险的唯一手段,银行内部管理、市场约束和官方监管形成维护银行业稳健的三大支柱,健全的内控制度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因此银行经营者始终应承担风险控制的第一性责任,这一点在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均得到充分说明。对银行监管的上述局限性,银行业监管部门在向社会宣传及争取上级管理部门的理解方面显得力度不够,一方面易使社会各界将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的责任主要放在监管上,一旦有风险暴露就归结于监管不力;另一方面也使金融机构和市场其他参与者对监管当局产生依赖,不积极主动管理和监督风险。
二是银行监管代替银行管理。银行监管者的工作是负责制定审慎经营标准、发现经营风险、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整改效果和处置有问题金融机构,而银行经营者要负责通过改善经营效益来提高竞争力,并达到监管当局审慎经营要求。银行监管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可以比作大夫和病人家属,监管者履行大夫的职责,负责常规体检、诊断病情和开出药方,银行经营者作为病人家属要负责照看病人按医嘱抓药、吃药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如果银行仍不能达到审慎经营要求,监管者将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直至让银行退出市场。我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往往不仅是大夫,还当病人家属,投人大量的精力去做经营者的事情,如给银行下达各项经营指标,甚至有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将银行经营业绩好坏、不良贷款下降幅度与本部门监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待遇直接挂钩。这一方面使监管者要承担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过度的监管,压制了银行创新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六)监管人员的专业配置和培训问题
有效性的银行监管,最关键的步骤是发现和评价银行存在的风险,这对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外一些监管当局非常注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及培训,如occ拥有法律、计算机、会计、信贷、反洗钱等各项领域的专家队伍,对监管人员安排了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我国在监管人员专业化培养方面较落后,主要表现在:
一是没有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监管人员队伍。风险性监管要求监管人员不仅要熟悉被监管对象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模型、内控机制、计算机系统,还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从而能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及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及风险程度进行评判和检查。这些监管内容不是某一个监管人员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我国目前严重缺乏这样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
二是没有建立实用有效的监管人员培训机制。银行业监管人员不仅要有较全面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同时金融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新知识、新的管理技术和新产品,对此监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银行业的发展和实施有效监管,因此学习也应成为监管人员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我国尚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监管人员制定全员的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也没有建立分等级的监管人员资格考核标准,相当部分监管人员的知识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这对实施有效的银行业风险监管形成巨大障碍。
第五篇:设施农用地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发展设施农业,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2010年以来,亭湖区切实加强设施农用地管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促进区域设施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严格界定设施农用地范围。为防止用地单位擅自改变设施用地用途,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按照市里要求,对设施农用地范围进行严格控制,以列举方式对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进行界定。对于经营性粮食存储、加工和农机农资存放、维修场所以及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严格按照非农建设用地进行管理。
二是合理确定设施农用地规模。为有效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专门制定标准,合理确定设施农用地规模。亭湖区要求,对畜牧用地指标原则按每头猪2平方米~3平方米、每头牛7平方米~8平方米、每百只鸡15平方米的面积匡算建筑面积,以此确定畜牧用地数量及相应的管理和生活用房。其他畜禽水产圈舍用地标准,比照类似标准执行。
三是重点把关设施农用地审批流程。近年来,亭湖区严把设施用地审批关,注重源头监管。分局联合区农委,对设施农用地项目审批实行集中会办,明确办理时限,制作统一格式的《还耕保证书》交由经营者填写。
四是切实加强设施农用地过程监管。着重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加强设施用地监管。在项目建设前,由国土部门牵头,会同项目所在地镇政府和农业、村建等部门进行施工放样标定界址点后,正式动工建设。整体工程竣工后,由农业生产经营者向农业和国土部门申请验收。将设施农用地纳入土地执法巡查体系,对设施农用地建设范围、进度、开竣工时限和适时用地状况等进行联合监管,对违反备案内容的用地行为,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停电、停水、停办营业执照等措施,及时制止破坏耕地行为。对于设施农用地使用期满后不申请续办的,明确由经营者负责复耕到位或者由镇政府负责拆除复耕,向经营者收取复耕相关费用。
尽管亭湖区在设施农用地管理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合理规划布局。近几年来,经营者申报办理设施农用地的热情高涨,但是由于缺乏规划引导,导致设施农用地空间布局随意性较大,设施农用地遍地开花,集聚效应大大削减。
二是片面追求用地规模。尽管亭湖区对设施农用地规模进行了约束,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少数地区仍出现了片面扩大用地规模的现象,部分经营者由于后续投资不足、管理经验缺乏等原因,导致设施农用地批后闲置待用,土地单位投资有限,利用效率不高。
三是附属用地隐性扩大。少数经营者缺乏统筹安排,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改变建设方案或者不按建设方案实施,尤其是对于附属用地建设规模及选址,随意性较大,加之部分乡镇重审批轻监管,导致附属用地范围不断扩大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复耕方式较为单一。多数地方主要采取签订还耕保证书、上交保证金的形式以实现复耕,对于附属设施占用耕地的,也多是通过委托占补交纳耕地开垦费的形式达到拆除复耕的目的,但由于这两部分费用收取标准较低,约束力有限,导致设施用地使用后经营者复耕积极性不高,还耕资金难抵拆除复耕空缺。
三、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设施农用地管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设施农用地政策法规宣传,营造良好用地氛围。国土资源部与农业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应当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在设施农业建设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坚持农地农用的原则。对于符合政策规定的,要主动服务,提高审批办理效率;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加强宣传并及时制止,为设施农用地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是加强规划之间相互衔接,合理引导设施农用地布局。根据设施农业发展需要,结合环境保护、卫生防疫、区域地形地貌特点等因素,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并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合理引导设施农用地布局,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农户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积极利用荒坡、沙石地、滩涂等未利用地进行设施农业开发建设,同时注
重设施农用地潜力挖掘和存量用地盘活利用,引导部分设施农业向高空和地下空间发展,鼓励多用或先用存量设施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尽量少占耕地。
三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确保设施农用地管理制度化。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引导农民开展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和土地的适度集中,为发展设施农业规模经营创造条件。明确生产设施占用耕地的复耕方式。审批项目时,推广复耕保证金制度,并明确标准及下限,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生产设施用地标准。根据项目投资金额、畜禽和水产养殖的产出数量等,细化各类用地面积标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限制设施农用地使用时间。根据设施农业经营特点和市场行情,分类制定设施农用地使用期限。
四是加强设施农用地批后监管,构建多元管理体系。将设施农用地项目纳入日常执法巡查监管范围,对未经审批实施建设的,坚决予以打击。对批少建多、改变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按照非法占地及时进行制止和查处。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加强网络和媒体曝光线索的搜集整理,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打击各类变相设施农用地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建立设施农业协调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明确农业、环保、国土、乡镇政府的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共担责任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