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小破事开展作文教学
依托“班级小破事”开展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
语文老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甚至连字数不限,内容不限的周记学生也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唯一的理由就是:高中生活枯燥、乏味,没有内容可写。为了重新唤醒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让山区农村的作文教学走出困境,我们在学生班级生活中的“上课说话”“争抢位置”“丢东西”“语言冲突”“肢体冲突”等等 “班级小破事” 中寻找、发掘写作资源,并把这些资源与教材结合指导学生写作。
一.我的困惑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教学生写作文,而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稳步不前”?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讨厌写作文?面对这个现实,语文老师应做些什么?为什么学生每次写作文都说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我们怎样将学生的生活和教材中的写作教学想结合?写了那么多作文,讲了那么多写作的方法,为什么学生作文还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山区农村的学生眼界不够宽,见识不多,特别是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不但对写作毫无兴趣可言,而且连最基本的应用写作也在退化,较多的同学写请假条就像发电报一样,真可谓“惜墨如金”。“假、大、空、高、全”是山区农村大部分学生的作文的通病;题材窄、立意旧、结构呆、语句滞、手法少等严重制约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语文老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甚至连字数不限,内容不限的周记学生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唯一的理由就是,高中生活枯燥、乏味,没有内容可写。面对这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在现实中发现,学生在下课的时候并不缺少喜怒哀乐,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上课说话”“争抢位置”“丢东西”“语言冲突”“肢体冲突”“谈恋爱”等等事情,而学生对这些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有自己的解决方法。能不能引导学生把这些“班级小破事”都变成我们的写作资源呢?能不能把这些资源与教材结合指导学生写作呢? 二.我的尝试
(一)获取资料,唤醒写作兴趣
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思是写作吸纳的材料要广、要多,积累材料要丰富、充分。生活就好比源泉,文章犹如溪水。帮助学生积累是学生 1
作文之溪长流不竭的重要前提。因此,要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班级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多看、多听、多想,并且把观察所得随时记录下来,养成习惯,看了写,写了看,久而久之积累的材料就会逐渐增多,让自己的作文“能有米”。
1.记录师长们曾经的班级生活
请学生与父母、老师交流并记录他们那个年代的“班级小破事”。看看那个时代的人在班级里唱什么样的流行歌曲,读什么样的书,都做过哪些叛逆父母和师长的事情。请学生记录下师长的班级生活,并询问他们读高中的时候都犯过那些“错误”,又做过那些值得“表扬”的事,他们当初是怎么想的,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做过之后又是怎样想的,现在对当初的行为是如何评价的。
记录下这些既让学生与父母和老师有个平等而和谐的沟通机会,又让学生们知道师长在当年的班级生活中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学生知道青春是人类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走在人生的路途上,孕育着所有的希望,不同的年代却都拥有同一样的激情,同样的激情又都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每种激情都拥有各自时代的烙印。这一过程既加深了学生对父母和老师的了解,也调动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愿意并且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写作活动中。2.收集记录自己的班级生活
虽然高中生活很枯燥,但是每一天也都有着各种的不同。学生很容易发现每一天的共同点,很容易发现学习的枯燥乏味,怎样引导学生去发现班级生活中的“不同”,怎样去发现他们下课时候的嬉笑怒骂,去发现、挖掘“班级小破事”中的美呢。
首先我引导学生记录或者是回顾每一天都上了什么课,课的内容和前一天有什么不同,老师和前一天有没有什么不同,即使是穿着上的不同也可以。你觉得今天哪个老师的课上的最好,好在哪里。你最不喜欢的课上,老师哪里讲的内容最容易让你理解,最能让你满意。
其次我引导学生记录下自己听到的或者是班级发生的事情,如:①下课和同学聊天听到的最有趣的一句话。②哪个同学迟到了。③有没有人和老师发生矛盾④自己和其他同学语言上的冲突⑤有没有同学为了让自己座位的空间大一点而抢占别人的空间。
针对自己记录的话或者事情写一两句自己的评价,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如果是自己亲自参与的事情,能不能写出自己的当时的想法。
最后我引导学生反思并记录如下几个问题:①学校或者班级有什么好事发生吗?②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③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④有什么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吗?
这些活动不仅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和收集写作素材的能力,还引导锻炼学生的评价。最后一个环节的几个问题还调查了学生的价值观,了解他们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也激励了学生,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二)材料汇总,理性分析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收集好的材料就好比士兵一样,如果我们不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就显得杂乱无章,这些“兵”也就难以调动,吴晗先生这样说自己:“我的方法说穿了很平常。除了多读以外,便是多抄,平时读书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材料抄下来,记上书名,作者和篇名,把性质相同的放在一起,年月久了,积累的材料多了,再以此为起点,有意识地有系统地读一些有关联的书籍,搜集一些未见的材料,再经过组织、综合、分析、研究,写成一篇文章而已,并没有什么奥秘。”学生们把资料汇总后分类:①不该发生的故事②值得报答的故事③被爱伤透了的故事(父母无休止的唠叨的关爱)④最神往的故事⑤最难以自拔的故事⑥最内疚的故事⑦最刻骨铭心的故事⑧没有结局的故事„„这些事就发生在班级生活的每一天,他们都有亲身体验,对这些事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学生们处在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尽情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积极主动地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敢想、敢说,能对收集的资料谈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写作也就成了一种不再痛苦而又快乐的事情了。
(三)夯实积累,写观察日记。
观察是人们对周围人、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大家知道,写作的基础是生活和阅读,生活又是阅读和写作的桥梁,而接触生活的第一途径就靠“观察”。有兴趣地去观察、养成习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是作文取之不尽的材料。凡是出色的作家,无不善于观察。平常我们所说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即要留 3
心观察生活。《百草园》一文,鲁迅描写生动形象,使人如临其境,正是因为作者对那里的一景一物有细致的观察。如果没有生活体验,没有对周围形形色色人物的细致观察,鲁迅先生何以能从众多旧社会贫苦农民中塑造出“阿Q”这一典型形象。在冰心《小桔灯》一文中,小姑娘的形象感人至深,令人难忘,同样是因为作者对人物观察得细致,了解得深刻。汪曾祺先生若没有细致形象的观察,又怎能在《胡同文化》中如此真切地道出北京胡同的建筑格局和北京人的生活、心理呢。著名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者!”这话虽是对作家讲的,对同学们同样有指导意义。
学生总是说自己每天就是家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简单得没有什么内容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学业负担繁重没有时间参加社会活动。不管生活多么简单,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生活的参与者,学生只要有一双慧眼,留心观察,必定会从中获益不少。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察,积累素材,写好观察笔记呢,我们的做法是: 1.课内:以教材为蓝本,强化观察意识。
班级生活中有许多“小破事”就是因为嫉妒和误会产生的,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将相失和”一段就是因为“妒忌”这种在班级生活中能经常遇到的心理引发了矛盾冲突,而“将相和”一段就是因为门客对蔺相如产生小误会,最终才让廉颇得知蔺相如的真实想法,消除了将与相之间的矛盾。
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就是用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件来表达作家对事情的看法的,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单元《老王》一文,作家杨绛通过对三轮车夫老王几个生活片段的描述突出社会底层人民不幸的遭遇和善良的品格,文章深刻反思了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我”与普通百姓老王在那个特定年代里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深入剖析了“我”只是同情他、关心他,而没有真正把他当做一个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来对待的行为,并感到深深地愧疚,发出了“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感叹,也给社会和读者提出了“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和关心社会弱者”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作者对特殊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触及灵魂的反思,向社会和读者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和梦想——每个人都能平等相待和互相尊重。
再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单元《林黛玉进府》一文,写了林黛玉到贾府吃饭这样的小事,贾母正面独坐,黛玉和迎春三姐妹旁陪,李纨捧饭,凤姐安箸,王夫人进羹。“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什么叫诗书礼乐之家的礼数?什么叫宗法社会宝塔尖的气派?一顿饭,就写得活灵活现。这里对吃饭这种小事的描写是故事发展、人物性格、文化世态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些学生产生疑惑,他们说,教材中的这些内容我们在生活中都没遇到过,更何况是班级生活中呢,我为学生展示了如下材料:
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墙又何妨。
——[明]董笃 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清]张英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前两首诗一个写的是山东济南的“仁义胡同”的故事,一个写的是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老城区西南角的“六尺巷”的故事,两个故事都说的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邻居为了争夺建墙位置的生活琐事,而我们却能从重看出邻里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的宽大胸怀。而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不也会遇到争抢座位空间大小的事情吗,这与诗中记叙的事情是多么的相似呀。杜甫的《又呈吴郎》就是告诉这位姓吴的亲戚不要阻止那个无依无靠的老寡妇来偷枣子的故事。杜甫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我们的班级生活中最不缺少的就是这类生活小事了,我们也能不能以小见大写出属于自己的文 5
章呢。
2.课外:以方法为导向,进行观察演练。
在课堂里强化了观察意识、明确了观察态度、了解了观察方法后就该运用到课外的实际观察中,所以这一步的工作是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演练,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观察力、思考分析能力。例如请学生观察,班级生活中发生矛盾冲突时,当事人和其他人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与其他人发生误会时的表情、动作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可以写男同学在发生冲突时的表情和动作变化,还可以写女同学在发生冲突时的动作变化,还可以写围观同学的整体群像,这样的生活素材不必冥思苦想,学生在班级生活中都会亲身经历过,这样的观察演练,散点透视,无疑将有益于开阔学生的观察视野,启迪他们的观察思路。3.有观必记,注重实效性
观察作为获取材料的手段和来源,远不是写作教学的目的和终结,所以观察之后,还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写作训练的实际过程中去。正如茅盾所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稿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自己所见所闻记下来。”叶老也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故而,我向学生强调只有“勤起练习”,“在乎多作”,才能使“领会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训练伊始,要循序渐进,可按由小到大,由分到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梯次进行。开始是单项训练,如班级里都发生了哪些事情,都有哪些人参与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要求学生细致观察,仔细询问,简洁表达。然后渐次过渡到归纳整理、思考分析,如学生把资料汇总后分类为:“不该发生的故事”“值得报答的故事”“被爱伤透了的故事(父母无休止的唠叨的关爱)”“最神往的故事”“最难以自拔的故事”“最内疚的故事”“最刻骨铭心的故事”“没有结局的故事”等等,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稳健地向前推进,不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追求立竿见影的速成效应,那样往往只能欲速则不达,煮成令人无奈的夹生饭。
如此日积月累,拾级而上,材料日渐其多,笔墨日渐纯熟,何愁写不好文章!三.我的训练
1.多角度去看待同一问题
就像大诗人苏轼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视角和感受。在“班级小破事”的记录本中就出现了母亲发现了男同学给女同学写信的事情,在征求了该名女同学和家长的同意后,我以这件事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们把这次作文活动的主题定为“一封信引发的惨案”。我将这次作文活动的任务如此分配:①请这名女同学写出信被妈妈发现后的感受和母女的处理方式②请知道这件事详细情况的同学写出她们得知这对母女发生冲突事的想法和解决办法,以及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③请班里其他同学写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④请这位母亲写自己的真实想法⑤请心理老师写出对这件事的看法,以及对母亲偷看孩子信件这件事的几点建议。
这样不同的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这样青春期话题的内容,事件就出现在班级生活中,人物就在身边,大家都有话可说,都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学生怎么能无话可说呢,怎么能无真情实感呢。这些作品多角度多方位的,呈现出了这一事件的立体状态。
此外我还用同样的作文活动方式,针对“班级小破事”的记录本中出现的学生带手机事件,以“都是手机惹得祸”为话题多角度的进行作文训练,还组织学生针对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这件事进行辩论赛。2.与高考链接
以班级生活为材料的作文活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开心写作。可是有些学生发出这样的疑问“班级的小破事和高考的话题作文离得太远了,高考不可能写这些内容?”
针对这样的疑问我积极把班级生活中的事件和高考作文题目相连接,展示给学生看:
“值得报答的故事”与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相对应 “被爱伤透了的故事(父母无休止的唠叨的关爱)”可与201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角色转化之间”相对应
这些内容的呈现让学生的眼前一亮,使他们知道了高考作文并不神秘,只要是认真观察生活,就一定能写出文章,一定能有自己的真情实感。3.与教材链接
有些事情学生做过了才知道犯了错误,我就引导他们写反思、写体会。那么这些做法能和苏教版语文教材能发生联系吗?我要让学生在写反思的过程中发 7
展想象力,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在上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廉颇背上荆条前往蔺相如的路上会出现怎样的场景呢?他心里都想些什么呢?”然后请学生合情合理地想象进行片段式写作训练。
再如“值得报答的故事”与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相对应,而教材中《想北平》 《听听那冷雨》《我心归去》《陈情表》《项脊轩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与地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指南录后序》这些课文又可以与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相对接。
学生将有关爱情的班级事件归入了“最难以自拔的故事”“最刻骨铭心的故事”“没有结局的故事”中,而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长亭送别》《蝶恋花》《雨霖铃》《琵琶行》《雷雨》《项脊轩志》《罗密欧与朱丽叶》《边城》 《亡人逸事》等文章都是与爱情有关的。
这一训练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班级生活和自己的语文学习是紧密相连的,班级生活和教材都是自己写作的资源宝库,这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发贴子写点评
我在教室里放了一个本子,可以让所有人以发帖子的形式自由评论班里的人和事情,其中包括所有老师,可以在本子里自由言论。我做了如下要求:①不得超过120个字②如果觉得有些事要详细评论就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可以随时要求老师指导。③所有教师在没有得到允许时不能翻看任何内容。④写满后由班长负责保存,然后再换新的本子。
这样我要让学生自由的、自觉的、随时随地的写作,在兴致盎然中使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这样的活动不能只是一种游戏,不能没有目的性,我告诉学生写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清是非、善恶、功过、美丑,褒功扬善,贬过弃丑或者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
评论性文章需要具备三大条件:①评论对象要交待清楚。②作者的观点要正确鲜明。③对事物的分析要入情入理。简而言之,对于某种思想或艺术特色,是赞成还是反对,要有明确的态度。如果赞成,说它好,一定要说出个“好”的原因来;如果不赞成,说它不好,也要把“不好”的理由讲清楚。
这样做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写作层次好一些的同学,鼓励他们看必修一语文读本的“专题研究”单元,鼓励他们写片段式评论,写评论类的小论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鉴赏的眼光,另一方面,也向创新思维提出了挑战。.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多作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写作训练,这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与发展。5.例子呈现
写作不能仅仅局限在作文片断练习,还要让学生向深度化、文章化的方向发展,我通过例子呈现的方式一方面为学生展示写作的例子,另外一方面我还要用这些经典名著中的例子,引导学生阅读,因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我在教“如何才能在写记叙文时写出事件的波澜”?时,我先请学生找出教材中有波澜事件的文章,学生们基本上都能找出《边城》《祝福》《鸿门宴》等文章,因为是教材中学过的文章,所以学生对误会法、突转法、悬念法、巧合法等兴波澜的方法与技巧可以产生比较形象的认识、理解。
课外材料,为学生展示了微型小说《儿子提了意见》,还有冯骥才的短篇小说《绝盗》,这些都是使用误会的方法使事件而生波澜的好文章。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所写出的误会内容和类型是非常丰富的。就其内容来说,有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误会和人物对某些事物的误会。就其类型来说,有大误、小误、深误、浅误、急误、缓误、长误、短误、层层误、连锁误等。我也从中找出几个例子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四.注意事项 1.随时指导随时评价
因为我鼓励学生随时随地的将看到、听到或者想到班级生活中的事情及时记下来,并尽力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学生们更渴望能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学生们非常在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因为老师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这一作文的评价过程,不同于以往的学生先交成品作文,然后老师批改的方式,教师批改成品作文都会有一段时间间隔,学生很容易忘记自己才创作过程。而现在的作文指导过程是全程参与学生创做过程的,是动态的,很多作品都是未完成 9 的草稿,学生写作过程中只要是有问题,我就随时指导,我解决不了的,就请学生参与进来,大家讨论,直到作者找到自己认为理想的方。一指导过程有利于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困惑,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及时指导,这样的过程受到了学生的喜爱。2.方法指导
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写作能力已经基本形成,很多因素已经基本定型,在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学生作文技能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方式等因素是可以并且能够教会的。
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苏教版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是积累材料的宝库,是传授章法的“例子”,是揣摩写作的标本,是认识生活的桥梁,是激发想象的触媒,是学习语言的捷径。例如: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与地坛》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想北平》
这样好的语言我都让学生反复阅读,写作语言提高需要练内功,需要涵咏品味,它也是有文可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教材中这样好的句子或者段落我都引到学生去记忆或者是仿写。
此外像《拿来主义》《劝学》《师说》等文章我都引到学生梳理它们的论述方式和文章结构,以便借鉴为写作的范本。3.任务布置要合理
这一写作活动的过程是动态的,学生的写作层次也不一样,所以在任务布置上也相对灵活。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些时候我只要求部分学生写出班级发生的事件,要求另一些学生除了记述事件外还要适当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对层次更高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要有自己的独创性。由于本人能力的限制和预设的不足,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学生的需求和创作的复杂情况,本人尚 10
未解决,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便能刚好地为指导学生写作服务。
参考书目:
①②
③.郭元祥著
《生活与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二篇:班级管理那些事
班级管理那些事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自序中写道:“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我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以前没当班主任的时候,学校领导也对我说过当教师不当班主任的生涯是不完整的。当时听了总觉得这是引诱人的说法。现在,当了这么多年班主任,我深深理解了这段话的涵义。是的,班主任工作繁杂,但繁杂中能体现充实,班主任工作辛苦,但辛苦因换来学生的成长而带来快乐,班主任工作压力大,正是因为有这个压力才具有挑战性。
在我的班主任生涯中,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届和即将毕业的这一届。通过这两届班级管理经历,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做得最多的不是最好的,做得最出色的是最大能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来协助自己管理。不放弃希望,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首选的教育格言,也是我今后的班级管理理念。
一、初当班主任的苦涩
第一届班级管理的经历就像一杯茶,当时是有点苦涩的,现在回味起来,苦涩慢慢褪去,留下的是淡淡的清香。
初次当班主任,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单凭一腔热血直接上阵。班里住校生、走读生都有,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我每天早出晚归,一手抓课堂纪律,一手抓课后作业,丝毫不敢放松。整个初一,除了一部分学生课堂爱小声议论,还有一小部分“作业困难户”,总体来说还算平稳。
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和部分学生青春期的剧变,初二开学后问题接踵而至:完不成作业的越来越多,课堂纪律越来越差,有些学生甚至开始顶撞课任老师。我逐渐认识到单凭严防死守的办法很难奏效,开始尝试其它方法。学习上小组均衡分组,捆绑评价,试图用集体的力量约束自制力差学生的言行,用优秀生的帮助带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最严重时,我在教室全天候蹲过点,班干部甚至全班同学写过班级日志,但由于初一时我并没有完全树立起威信,班干部也没有受到专门培养,再加上班里优秀生人数有限,这些措施执行度不高,效果也不明显。
熬到了初三,部分问题生的胆子越来越大,抽烟、喝酒、逃课等严重行为轮番上演,我发过脾气,请过家长,都不见效,有些曾经的优秀生、中等生学习态度也受影响,学习成绩逐渐下滑,我只能全力以赴,尽力挽救。过程虽然艰辛,好在大多数学生也看到了我的执着和努力,付出总有回报,现在那些已经踏入社会的学生也后悔不已,对我没有任何埋怨,还在继续学习深造的同学也经常电话或网上交流,表达对我当年坚持不懈、始终不放弃精神的敬佩之情。
二、再当班主任的幸福 有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再加上平时对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学习,对于现在即将毕业的这一届学生,在开始接手时我就明确了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注重加强班级建设。
1.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指导者
班主任工作是人的工作,组成这个班级的每个成员又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班主任身在其中,应当是一个策划者和指导者,而不是操纵者。那么如何体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策划者和指导者角色呢?
首先是依靠人:依靠学生自身的班级管理理念。通过观察刚入学时军训活动的学生表现,加上与同学的日常交流,以及学生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的反应,我发现并培养了一批能力突出的班干部,由他们负责对班级进行量化管理,初一时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初二时我又大胆放手,指导班干部召开主题班会,充分发挥主题班会课的核心教导力,强化巩固已有的好习惯,班级整体形成了班风正、学风浓的良性循环。其中,原学习委员谭子悦组织召开的班会课《成绩是怎样炼成的》让大家记忆深刻,也让我眼前一亮。谭子悦是个文静的小姑娘,成绩优异,平时不大言语,但在这次班会活动中,她在班里提前作了大量调查,精心准备,主持活动时落落大方,组织同学互动交流,让同学对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有了深刻理解。有了这次活动的威信,再加上她平时的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在后来的班委竞选中她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班长。
其次要尊重人: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我发动小组长、课代表等集体的力量鼓励帮助学困生,不让他们掉队。指导小组长为每个组员建立一个成长监督表,把每天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情况记录下来,每周及时总结反馈,课代表定期就每科的情况汇总并提出指导性建议。这样一直到初三,我班学生没有一个掉队的,都在跟着学,比着学。学生精力用在学习上,其它问题基本都消失在萌芽中。
第三要凝聚人:班级管理有凝聚力,有团队精神,这是班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们班组织了多次集体活动,春游、参观科技馆、元旦联欢会、国学经典诵读、趣味运动会等等。在活动中班级凝聚力越来越强,我也更清醒地认识到:班主任平时与学生接触时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起一个平等民主的关系,扮演好班级活动的参与者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朋友,而不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老板”,让学生敬而远之。
2.班主任是情感沟通的“彩虹桥”。
我这里所说的桥梁,并不仅是学业上的,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即班内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还有家长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在这种模式中班主任应主动放下“师者”的身份,以一种“朋友”身份出现,这样可以使学生感觉到是平等交往,而不是“受教育”。
这一届学生住校生多,女生多,生活上的琐事也就随之而多:吃饭问题、住宿问题、晚自习纪律问题、同学如何友好相处问题等等。这种情形下要特别注意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时机地点和方式,白天觉得不方便的我就晚自习再找他们当面谈,有的单独谈有的成批说,当面说不方便的我就用写纸条或发QQ的方式聊,还有些共性的问题(如青春期的情感问题)觉得自己也说不透的,就给他们买来一些专业的书籍,让他们在阅读中感悟别人成长的经历,自己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为我给女生买过《致未来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信,从中女生们明白了在一个女孩长大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女孩的身体、珍视生命、爱的表达、美与丑、未来的生活等。我还给全体同学买过一套《你在为谁读书》,并让他们写读后感,一位晚自习经常看玄幻小说的男同学就写到:这套书使我受益匪浅,我以前看的书和这些相比,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书中经常用名人的故事对我们进行鼓励,教给我们如何认清自己的性格、克服自己的不足,怎样树立自己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在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方面也有很大帮助。我会把这些方法融入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中,使我更上一层楼。后来,这位同学主动要求我和同学监督制止他再看课外书,一段时间后,兴趣真的就转移到了学习上,尤其对初三刚开设的物理化学兴趣浓厚,成绩非常突出。
想想之前我收过多少他的课外书,有一次还死活不给我,我深深认识到:一旦找对了方法,学生首肯了班主任的“朋友”身份,他们就会敞开思想的大门,与班主任“朋友”交换彼此的看法,这对于班主任做思想工作无异于大开方便之门,一定会事半功倍,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快、团结、合作的氛围,对良好的班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3.班主任是学生爱师的回报者。著名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提出班主任实际上是爱的报答者而不是爱的奉献者。我很赞同这一观点,老师爱学生是基础,是前提,但如果是单向的,老师容易疲倦,学生也容易厌烦,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爱我们,而是我们没有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或不善于感受学生给我们的爱。
回想多年来,我感受到了学生给我的太多太多的爱:当我走在路上,总会不断地听到“老师,您好”的问候声;每逢教师节,我总能收到学生寄来的一大堆写满学生心声的贺卡、短信,留言等;好几次我感冒,上课时总会有一杯热开水放在讲台上;当学生发现我工作太晚,有了黑眼圈时,会递上暖心的纸条:“老师,您别太累了。”„„种种事例,不胜枚举。我从我的学生身上感受到了太多太多他们给予的爱,我想每个班主任老师都会有这种体会,因此我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我们老师给予学生的爱仅仅是对学生的爱的一种回报,正因为我们感受了学生太多的爱,我们只有以更多的爱去回报我们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学会感受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才有可能自觉地为学生付出辛劳,就不会因为某个学生的调皮而生气,不会因为某个学生的成绩暂时落后而大动肝火,只会用慈母般的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为班级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教育环境。班级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班集体,班主任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案例研究和分析,下面选取一个案例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偏科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1.基本情况
这届学生偏科的较多,而且大都是英语薄弱,旭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他是个学习态度端正,刻苦扎实又乐于助人的阳光男孩,理科非常出色,语文成绩也不差,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在英语学科上,是严重偏科。他也热切地想提高英语成绩,但投入部分精力后见效果不大,便失去了信心。
2成因分析
英语学习基础差,不会读,单靠死记硬背,没有掌握较好的单词记忆方法,单词记忆效果差,渐渐懒于记忆单词,单词不认识,也就没有了学习课文的兴趣。英语学习的困难越来越多,学习是非常吃力,问题常常解决不了,也曾下苦功努力过,但成绩缺依然不尽人意,便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恐惧,也渐渐地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转化措施
(1)帮助其克服恐惧心理,树立自信心
在恐惧心理的支配下,思维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等,使学困生害怕和同学或老师交流,易压抑、孤独,难于步入正常的英语学习轨道。所以首先要帮助其克服恐惧心理,树立自信心。利用我当班主任的便利,在每周两次的英语早读课中,经常叫他起来试读简单的、对他而言不困难的单词,渐渐让他发现英语单词也并不他想象中那么难,逐渐建立的他的自信心。周末在QQ上有时会给他推荐一些简单好听的英语歌曲,让他觉得英语学习有趣又有用。
(2)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但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困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就等于帮助他找到了学习的“金钥匙”,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给他买了一本中学生英语词典,告诉他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词典,看音标,学会拼读单词,在他能正确朗读每模块单词后,教给他多种单词记忆方法,如:“烂笔头法”、“拼读法”、“纸条发”(将最难记忆的单词写在纸条上,每打一次铃看一遍)、“重复法”(每3天、7天、21天重复记忆所背单词)等苦学记忆法。
(3)学会做笔记
学困生之所以成绩不理想,是因为他们手懒,不善于做笔记,认为自己听会了,用不着再做笔记。其实不然,当堂记住了,可用不了几个小时又忘了。因此,养成并学会做笔记很重要。让他在课堂上,记下重点短语重点句型的用法等,利用课堂剩余时间当堂记忆。此外,按时检查他的笔记本,及时纠正他的错误,并帮其分析原因;还可让他准备“改错本”,让他把错题摘录在“改错本”上,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课下反复复习,加深印象,下次再出现就可避免再犯同样的错。(4)开展“一帮一”活动
在小组内为他安排一个英语学习优异的组长,茹做他的同桌,让他学有榜样;当他的“小老师”,必要时,提醒、督促他认真完成英语作业,“小老师”还可以帮助教师辅导,帮助他解决在学习英语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帮助提高他的英语学习成绩。
4.转化效果和反思
刚开始,旭英语课上有时会不听讲,甚至写其他科目的作业,英语单词听写的正确率很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单词会读了,单词听写正确率提高了,慢慢地课文也能读下来,对英语又有了兴趣,上课能集中注意力了,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随着词汇量的扩张,完型、阅读和写作都有些许进步,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教师能在教学中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改进教育方法,激发和培养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爱学,会学,这样他们英语成绩就一定会提高,同时也会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
第三篇:班级那些事
班 级 那 些 事
袁金坤
(江阴市第二中学江苏 江阴214400)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人千面”„„班级成员,就是每一个独立的、鲜活的个体。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在较高年级的老师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走进这些 问题的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每个班里一定有共同的那些事儿。那该如何面对,如何将催人上进的一面发扬,如何化消极变积极,如何做到有效教育,这是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下面笔者就择几个从心理层面教育有心得的事例来分享。
一、值日不到位
自我报名,民主推荐,王同学要求参加日常清卫工作中的公共区域——二层楼梯保洁。而按要求是在晨读前、午饭后需要各保洁一遍。开始时,每次轮到王同学都晚来,而且保洁也是很不到位。找其谈话,讲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行保洁培训,然而收效甚微。心理分析:王同学家境较好,父母等宠爱有加,凡事都是代劳,而养成缺乏群体意识和责任感;平时可能得到的关注不够,王同学很少得到相关劳动锻炼,自然心理上也很少享受到劳动后给他带来的愉悦,老师的认可、同学们的赞许。
应对策略:魏书生老师说过,“责任心激励着每一个人都积极地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使班级管理井然有序。”所以,我发动班团干部的力量,一起想办法,靠传帮带。从班级管理制度上要求,同学提醒,培养责任心。通过一段时间同学们的潜移默化的帮忙,再加上正面多表扬,少指责。王同学很快进入状态,而且努力将自己的事做好,在不断享受好评中,班级各种其它事做得也很有信心。
二、手机
语文课上,老师正常讲得神采飞扬,同学们也正听得如痴如醉,突然从教室的一角传来清脆悦耳的手机铃声。老师思绪顿塞,同学们也觉得大煞风景,在手机铃响一角的焦同学紧张得故作无辜状。这一幕在好多班级,时有出现。课堂上有学生发短信、上QQ;看电子书等,目前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家也不陌生。但对这些影响学习的物品也着实大伤脑筋。心理分析: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拥有一台手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学生对手机的消费、使用,可以反映出:攀比、虚荣心理,还有是从众心态。甚至有个别同学在学习上没兴趣,对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很好奇,危害甚矣。应对策略:我们的班级管理提出了新问题:手机。手机本身无过,然而校园学生的手机问题确日益突出。如何引导,如何管理。是我们直接面对的事。魏书生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扬教育民主,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决策与管理中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教育民主在一定程度上是参与的民主。”我首先依靠班团干部的核心带头作用,团结其它同学一起树立正确认识:手机是工具,不是玩具;我们有很多替代联系想要联系的方式。利用班会课,讨论学生带手机的利和弊;大家在一起讲带手机的体会;多关注成功人士在读书期间,拼的不是有没有手机,比的不是如何消费和拥有手机档次,而是应该拥有良好的毅力品质:“有毅力的人,能变不可能为可能;没毅力的人,能变可能为不可能。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做出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办的事情。”
通过科学引导,和注意力转移,极大的发挥教育民主。班级手机危机得以有效解决。
三、早恋
性格腼腆的孙同学和外向的刘同学在平时不经意的交流中有了认识后,彼此的矇眬好感相互吸引,在枯燥的文化学习面前,发现之间的交往比学习更有意思。后来,除了课间粘在一起、课上也纸条频传,还彼此瞒着家长买了手机。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问之将来怎样,一片茫然。家长、老师想了好多方法,但无起色。
心理分析:这两个孩子都非单亲家庭,然而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缺少应该有的关注,只是在物质上充分给予。对孩子正确人生观、男女生正常交往等方面过分的依赖学校教育;社会文化也不容忽视,男女生恋爱的种种美好充斥荧屏、报刊、书籍等媒体,自然而然的对这些少男少女们进行心理暗示。当意志薄弱的孙同学、刘同学一旦初偿这种交流后,发现妙不可言。对后期教育自然也就困难重重了。
应对策略:青春期早恋的的原因有生理、心理、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当出现在面前时,如何处理真的是要靠智慧了。笔者心得是:晓之以理,让其自己产生免疫力。
首先讲危害:早恋是一枚包着糖衣的苦果。若恋爱这艘情感航船过早靠岸,一定会发现:和学习发生冲突,影响各自的前途;因自身意志力薄弱而易做“出轨”的事;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通过网上等途径,搜相关事例进行教育。再次引导注意力转移,找他们不排斥,并且有意义的事让他们去做,让他们有事可做。最后,鼓励他们形成良性竞争,让事情朝积极有意义方面转化。
事实证明,疏导比压制更有效。正如魏书生老师讲的:“人如果学会了驾驭自己的智力,驾驭自己的认识,驾驭自己的感情,他就从一个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
其实,不论哪个学校哪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现象。只是有的表现得非常过分,有的表现得相当含蓄。无论是怎样的表现,只要有这方面的倾向,或表现,对学习、对管理绝对有影响,对班级环境、对校园环境也绝对是弊远大于利。但正如魏书生老师讲的:“终
止一个坏习惯和培养一个好习惯,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班级里的那些事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心理历程,都是值得分析和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 著漓江出版社2008年
[2].《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 魏书生 著
[3].《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龚春燕等编著 漓江出版社 2000年
第四篇:班级那点事
班级里的那点事
淋漓的雨丝像那六弦琴,它叮叮咚咚是如此好听。桅子花的芬芳弥漫了潮湿的花季。开启了尘封的回忆,走入氤氲着阳光和雨露的曾经。
神采奕奕的语文课
铃丶铃丶铃。开始了一节的语文课,同学们都生龙活虎。个个都如初开的太阳。一次,我们可敬可爱的语文老师穿得格外漂亮。从而导致我们听得更加入迷。三五分钟的演讲接着便是老师的讲课环节了。老师生动的话语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同学们一一举起了手,都争先恐后。听得专心致志。每次语文老师都会在讲完课和我们做小游戏,这样办理就爆炸了一般。这就是上语文课的我们总是那么活力充沛,怎么样?够精神吧?
聚精会神的数学课
叫我们数学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虽然她为尊师。但我们之间的亲切是无语言表的。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同学们更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老太太在黑板上画着图。逻辑性极强的为我们讲解。我门个个听得入神。瞪大了眼睛。挺着了腰板。毫不留神的盯着黑板,老太太的手在黑板上来回舞动,我们的难题也不一会就解决了,讲完课之后,老太太会留10分钟修改题的时间,这时,同学们纷纷讨论题,别提多认真了,这就是我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怎么样?够专心吧!
不耻下问的物理课
这些课尤为物理课的我们最严肃了。但是好学的我们总会像老师求教的。老师讲完课便让我们自习自学。物理老师总让我们自主学习。为我们上高中打下一个基础。没有老师看管的我们学得更是认真个个同学都探讨着,琢磨着。偶尔有一俩个同学窃窃私语的交流着。如果实在不会了,就会收回尊严的去不扯下问。一个接着一个的问物理老师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没有烦而是欣喜若愚。一一的为同学们讲解。而得到解决的同学们也高兴不已。面带微笑。这就是物理课上的我们。怎么样。够好学吧!
班级里的那点事,总有一种记忆永生难忘,那个氤氲着阳光和雨露的曾经值得我珍藏
第五篇:班级活动如何开展
关于“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活动”这个话题,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1、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何在
2、班级活动设计要注意的事项
3、怎样组织班活动最有效
4、班主任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下面就逐一谈谈。
1、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何在
班级活动是一个班级的成员共同参加的集体活动。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活动是班级体的生命,是实现集体目标的有效形式,是团结、教育学生的有利手段。
2、班级活动设计要注意的事项
(1)方向明确,目标具体。
好的班级活动一定是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主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过程的安排等都要考虑到活动的教育性,发展性,并和学校和班级的计划保持一致。而且,每次活动都要有具体的目标,也就是为什么开展这次活动,活动结束时应达到什么效果,这样才能保证活动有的放矢,而不是流于形式。如开展“走进博物馆”活动的目标可以是: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文化,认识祖国发展过程中的光辉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2)符合实际,形式多样。
在设计班级活动时,要始终牢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兴趣,既要考虑到新时期国家对学生的要求与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等特点,还要考虑到班级实际以及学校的设备、环境和活动中实际的指导力量等。活动在形式上要多种多样,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寓教于乐。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可以开展洗衣服比赛,做饭比赛等。
(3)计划严密,便于操作。
计划是为了活动目标的落实,活动的有序进行。作为班主任要对每学年。每学期的班级活动安排都要通盘考虑和总体规划;对每一次具体活动的安排更要周密的计划,包括主题的确定,时间的安排,内容形式的选择,过程的组织等。计划的编制要有可操作性,切实可行,不可随意。活动的安排也不能太过频繁,一般一月一次为宜。
(4)编制方案,考虑周全。
班级活动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活动名称或活动内容 ②活动采取的形式 ③活动的具体要求如指导思想,活动目的等 ④指导教师或主持人 ⑤ 参加对象(年级、班级、人数)⑥指导教师或主持人 ⑦ 活动所需设备 ⑧活动程序及具体分工 ⑨注意事项(活动纪律、要求和操作规程)⑩检查,总结
3、怎样组织班级活动最有效
(1)教育性是有效组织班级活动的根本
组织班级活动是为了教育学生,活动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在班级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要发挥教育的作用,这样,班级活动才会有实效。
(2)针对性是有效组织班级活动的关键
班级活动的组织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每次活动确定什么主题,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式,班主任不能凭空想象,而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学习阶段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确定班级活动主题时,一是要从本班学生思想反映中带有共同倾向性,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二是要抓住某一时期的社会倾向,校内外重大事件等“热点问题”,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
(3)创新性是有效组织班级活动的保证 班级活动的组织力求新颖,给学生新奇感富有强烈的吸引力,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4、班主任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通过集体集中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民主管理班级和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开好主题班会就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主题要鲜明,既科学新颖,又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主题班会一方面可根据学校和班级的工作计划进行,另一方面围绕近期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某种现象来开展,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总会遇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2)内容要集中充实,形式要生动活泼。
班会内容要围绕主题来收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现实的,身边的,可信的内容,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时代感,有说服力,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虽然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但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形式多样,使学生乐于接受。
(3)准备要充分,指导要恰当。
主题班会前,班主任一定要做好预案,精心设计,做到心中有数。主题班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好形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班会的筹办到实施,都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和锻炼。班主任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手不管,导致学生偏离主题。
(4)效果要巩固,注意教育的延展性。
一个完整的主题班会包括设计、准备、实施、巩固、延伸五大环节,这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列。所以主题班会结束后,还要做好巩固,深化工作,把思想化作行动。任何一个教育活动的目标达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此引用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文章。“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往往是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只有在活动过程中,在所有集体成员为共同的目的而努力奋斗的时候,学生才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一个没有活动的集体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集体’而只能是‘一盘散沙’,因此良好的班级活动的组织是形成这个班级体凝聚力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