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组织复式教学中的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组织复式教学中的课堂教学
复式教学与单式教学,组织结构不同,但都是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集体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基本上与单式教学相通。为切合复式教学的特点,还要特别注意两点:
一、必须坚持精讲
复式教学直接教学时间少,课堂教学中容不得教师“满堂灌”,迫使教师必须精讲,用简洁的语言,将教材的精神讲明白。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主干知识和其派生的辅助知识构成的,前者是主体,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后者是说明主干知识的,学生对它一般了解就可以了,在教学中前者必须精讲,后者可以略讲或不讲,复式教学中,直接教学时,精讲主干知识,对于次要的辅助知识,可以通过自动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学习。“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这样使精讲与略讲、不讲相配合,可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主干知识,体现在就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知识体系的关键部分,应抓住这些部分精讲。如语文教学,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前提下,围绕中心思想,讲清关键性的字、词、句、段,研究写作特点,以点带面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和进行思维的基本过程。例如教《狐假虎威》时,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抓住课文中的一字(假)、一词(狐假虎威)、一句(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一段(第三段,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着重精讲,就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教师要采取课中推荐式阅读等阅读方法,使其达到抛砖引玉,激起阅读千层浪的效果。如教学冰心的《忆读书》一文时,引导学生感悟“读好书”的好处时,冰心多次提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好书,教师顺势而导:《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你看过这几部作品吗?你是否与作者有相同的感受呢?紧接着教师随手拿出事先准备的《水浒传》,选择“虎松打虎”片断,声情并茂地读起来,高潮处却戛然而止,幽默地说:“欲知下文,请自己看书!”下课后老师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几部名著放在图书角让同学们借阅,老师欣喜地发现,这“虎松打虎”果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点亮一盏灯,照明一大片”。精讲,对复式教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复式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精讲。
二、加强自动作业
现代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都重视利用种种实践形式训练儿童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而教学中的练习,是对儿童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有效的实践,是培养儿童能力的实践。复式教学自动作业时间多,利于培养自学能力,是复式教学一大潜在优势,所以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加强自动作业。
1.精心设计
自动作业设计,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作业内容。设计自动作业,先要考虑作业的目的,是预习性、尝试性、巩固性,还是复习性、检查性。从内容分,有“习旧”、“学新”、“练新”,以达到预习、复习、巩固的目的。二是作业分量。作业分量不能从维持课堂纪律在“多”字上做文章。学生的知识水平、自学能力都存在差异。因此设计作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考虑教材的难易,做到面向中间大多数,兼顾两头优和差,采用“基本题”和“机动题”相结合的办法。基本题。人人必做;机动题,有为学困生的补差题,有为优生而设的提高题。机动题也是解决“时间差”的好办法。
2.明确布置
布置复式班自动作业,也应注意两个方面:①出题方式与人员。出题人员,可以由教师出示,教师先对“静”年级布置好自动作业,在投入一个年级的直接教学。也可以由小助手出示,这可与教师的直接教学同时同步进行。这样做在时间上较经济,对小助手也是锻炼。②指导作业的方法。一是指导学生有程序的进行作业。作业程序,一般有四:一先复习再作业;二指导学生审题;三根据要求解答;四自我检查验证。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维习惯,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二是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及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认真检查
学生的作业一定要认真检查,给学生以明确的结论。作业答案标准单一的,由小助手检查,同学相互检查,教师抽查。作业答案难度较大的由教师检查,教师批改。
复式教学虽有种种不利因素,但是只要我们根据复式教学特点行事,掌握复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它的潜在优势,就能和单式教学一样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题批准号:DX[2013]GHBZ078
第二篇:复式课堂教学
谈复式课堂教学
复式教学是我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复式课堂教学质量是复式学校的中心任务。复式学校教师要严格按照“六认真”的要求组织教学: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认真辅导;认真考查。根据复式课堂教学的特点,特制订<复式教学常规> ,<复式教学中的“动”与“静”》为复式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复式教学常规:
一、突出教学重点
1、突出班级重点和教学内容的重点,不平均使用直接教学时间;
2、围绕重点,安排教学的环节,不贪多求全;
3、错开大容量教学内容,不同年级讲解任务量的教学内容要避免集中在一起。
二、简明课时计划
1、教案书写以对应或框架表格为宜。
2、教学过程清楚,教学内容简单明了,具体内容可以在教本和参考书上的圈注。
3、协调好各个层段的教学时间,并予注明。
三、充分课前准备
1、课前要做好教学准备,写好卡片、小黑板,准备好教具,仪器、实物、挂图等。
2、指导、安排好小助手在课堂上的助教助学活动。
四、精心设计自动作业
1、课内自动作业要体现层次性,教学前的铺垫练习要体现预习、尝试性;教学中的巩固练习要体现思考性、探索性;教学后的复习练习要体现灵活性、提高性。
2、落实课本后的习题与练习。
3、留有弹性作业,在保证完成基本训练的前提下,使思维敏捷的孩子多做一些深刻的思考与练习。
五、合理安排动静结构
1、纵向程序结构逻辑联系要紧密,体现一个完整独立的教学整体,横向同步结构和谐统一,教学时间基本吻合。
2、动静交替轮换次数与时间的长短既要保持教学重点,又要皆有所得。二级复式以两动两静安排为宜。
3、同学科的第一层段的直接教学安排,在年级上先低后高;在教材上先新后复;在内容上先难后易。
4、动静交替过渡自然,师生活动井然有序。
六、使用好小助手
1、选拔接受能力强、身材较高、家务负担轻的学生担当小助手,每年级各学科一名。培养与发挥好小助手组织静态下的学习活动,维持课堂纪律、检查作业,辅导后进生等作用。
2、通过指导自学、点拨等方式让小助手先行掌握学习内容。
3、课前让小助手了解本课的教学程序,安排好小助手的助教、助导活动。教学用的小黑板与卡片要编好出现的序号。
4、随时留意小助手的活动,及时把握小助手的信息反馈。
七、运用好哑语指令卡
1、统一哑语与指令符号,要使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哑语与指令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课堂上以学生座位号代替姓名呼唤,学生的座位号和常用指令号贴于黑板两侧。
3、自动作业的题目前面应注明作业类型符号,题目后标出处理方式符号。
4、作业正误表置于黑板的左下角或右下角。
八、加强静态控制
1、直接教学临近结束,对静态下的学习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方法的指导。
2、恰到好处地安排长静下的短动,调节学习节奏,导引思考方向。
3、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强化自控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和静心作业、耐心思考的良好习惯。
4、通过眼神、手势或适当的行间走动等方式提醒个别学生的注意。
九、减少教学干扰
1、人数不多的二级复式可以作横列背向式排座,纵列同向式排座。有条件的以低屏风相隔。
2、教师讲课控制适当音量,语言不可过于趣、幽默,形体动作不能过分夸张。
3、控制学生动态动动,力求避免大声齐读,“找朋友”等干扰性大的课间游戏不宜进行,表情朗读练习在助手带领下走出室外进行。
4、进行专门训练,培养有意注意,养成“动中取静”的意志与习惯。
5、教具、挂图不要过早摆放,用后及时收藏。
十、改正教学方法
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安排整体教学活动,充分发挥“静态” 优势。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2、突出重点,精讲巧练,讲练结合,把新的课程标准融洽在教与学的活动之中。
3、努力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用新的思想和理念和方法去提高复式教学效果。
一堂复式课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课堂常规的正确引导,还取决于课堂内外 “动”与“静”的合理搭配,即备课时如何安排,课堂教学时应如何运用等,否则就会造成“该‘动’时动不起来,该‘静’时又静不下来”的混乱局面。
那么什么是“动”和“静”呢?其实“动”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在同一课堂内,教师对其中一个年级知识传授与学生的课堂活动。所谓“静”即其余年级在同一课堂内的作业练习。
一、课前准备是“动”、“静”成功的关键。
要上好复式课,课前准备是非常关键的。复式教学的备课难于单式。一是翻阅各个年级的教材量大;二是编写教案难。一节要备几个年级的课,而且要面面俱到。教师课前的工作量是单式教学的二至三倍;三是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本节课的“动”“静”搭配。依据谁“动”谁“静”,然后分配时间,最后编写教案。
一节复式课,各个年级“一一见面”,这就是教案设计中的第一个问题“动”与“静”。例如:
一、二年级复式,一“动”、二“静”。即教师为一年级传授新知识,为二年级布置作业。一至三年级,一“动”,二、三年级“静”。即一年级讲授新课,二、三年级布置作业。其次才是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教学目的要求要明确,教学过程要求精讲多练。另外,“动”、“静”搭配和单式教学又有一个较大的区别,它的时间性最强。假若过于繁琐,就达不到和学生“一一见面”的目的,也就完不成本节的教学任务。所以要想上好一节复式课,课前的备课十分重要。
二、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动”、“静” 在教学中实现的关键。
复式班的教师必须是多面手,人人要有比较完备的科学知识,因为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语言适当、清楚、正确、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使学生形成清晰而正确的概念。有了自身的素质,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动”、“静”搭配的课堂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
当然,动和静不是绝对的,孤立的,是辨证统一的,他们是可以互相借代,互相穿插的。直接教学时,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自己去学,让学生多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动”中有“静”。如:一教师上一年级语文《在操场上》,指导朗读时,教师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轻声跟读,并认真体会课间休息时操场上热闹的情景,然后自己朗读,直接掌握朗读方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既节省了直接教学的时间,更提高了学的效率。直接教学时,还可以部分内容让学生在“静”中去自学获取,做到化“动”为“静”。如:二年级的《
8、9的乘法口诀》这部分,教师先不讲,让学生自学,并联系已学内容进行比较,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观察来自学。如果遇到困难的,做上记号在直接教学时提出来解决。有时会发生教师正在一个年级进行直接教学时,另一个年级的自动作业已完成,这时,也可以把直接教学的内容改为自动作业,采取化“动”为“静”的方法,给学生更多思考、练习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环环相加,但难免会发生当教师完成一个年级的直接教学任务,准备对另一个年级进行直接教学时,可这个年级的自动作业还没有完成,此时,教师应灵活行事,把它化“静”为“动”。如:在我乡举办的首届“红烛杯” 村校复式赛课活动中,一位教师在处理化“静”为“动”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上的是一年级数学和二年级的《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布置的预习题是:课文里讲到哪些植物?它们的妈妈各有什么办法?到直接教学时,学生还没有预习好,这时,教师并没有放任自流,而是指名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上述思考题,这样既起到了“动”的作用,保证了教学时间,又指导了别的学生。
三、“动”、“静”课堂必须体现“惜时增效”的效果。
复式教学的本身就是与时间挑战,向时间要质量,向时间要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使课堂紧张而活泼,达到“惜时增效”的效果。儿童天性活泼好动,不善于思考。他们的兴趣多是由事物的音律、色彩等方面的表象特征所引起的。我们结合儿童的实际,静动转化,游戏穿插,设境激情,使语言文字形象化,课文内容直观化。一节课,无论是两级复式,还是三级复式,时间搭配十分重要。每一节课,各个年级都得“见面”,只有惜时增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动性大,自学能力差,一般授课在前,课后作业量要少,检查要勤。
如同一节课要进行两个年级的教学,必须语数搭配。即一年级上数学课,二年级上语文课。这样,时间就显得充分了。具体的教学过程为,一 “静”,二“动”。一年级布置适当的课前练习题,二年级授新课,检查一年级作业后,一年级新授,授完,又给一年级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检查二年级的作业情况。这样,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往返循环,才能形成紧张活泼的教学气氛。在此期间,一、二年级授课与课堂活动约各占二十分钟左右。只要“动”“静”搭配恰当,时间分配合理,定能达到惜时增效的效果。
复式教学中“一动一静,一教一学”,交叉互换,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发现式学习,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自调自控能力的和谐发展,从而养成以古典的心态阅读文本,在“静堂”“静读”“静思”“静悟”中达到语文课改返璞归真的教学境界。
第三篇:复式班课堂教学
浅谈复式班课堂教学
——黄 炜
复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在我们山区农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主要是多年级在同一个教室里由同一个教师进行教学。与单式班教学教学所不同,完成的教学任务是翻倍的,相对的是时间减少了一半。在这样的课堂中,要想学生能掌握知识,学得轻松、愉快,教师必须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现谈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是全部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复式教学备课应先“纵”后“横”。所谓“纵”就是先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动作业;所谓“横”就是在分年级备课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路线,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时间及小助手的安排使用。
纵向方面:备课标:就是要学习课标,明确课标的要求,了解本学科所要达到的目标及所要遵循的原则;备教材,首先要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及关键点,掌握教材要做到“懂、透、化”三个字。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情况知道那些知识是学生已掌握,哪些是未掌握的,找出多数学生的漏缺,以便进行补救。同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心理、情感等变化,进行分类指导;备自动作业,复式教学的优势是自动作业练习的时间多,只有使学生产生求练乐练的欲望,才能使优势充分发挥。因此,设计自动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他们具有的知识情况,让学生在自动作业中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设计作业在内容上,既要基础题的坡度,又要技能题的密度和思维训练题的难度,横向方面:设计复式教学的教案要做到:路线清楚、一目了然;内容扼要、言简意明;动静分明、识别容易;时间明确、界线醒目;行款整齐、书写规范。
二、关于组织课堂教学
(一)、合理安排“动”与“静”,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复式复式班课堂教学“动”与“静”构成了复式教学的特殊结构。“动”——学生要学习新知识,进行积极的认识活动。“静”——学生要独立探索,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动”与“静”交替轮换,构成了学生认识发展一个个层次,使学生认识不断推进,不断深化。“动”为“静”打基础,“动”与“静”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服务的。在教学中“动”与“静”安排要适当,次数不能太少,也不能太频繁,不能给静的年级留下太多的空隙。否则,他们就会干扰课堂纪律。“动”的次数过多,授不完要授的教学内容,或者草草了事,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掌握。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对当节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所授内容安排好每个年级的“动”与“静”的时间、次数,基本上做到“三动”、“三静”,有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安排。总之,“动”“静”搭配也没有一定的模式。这就需要教复式班的老师们在教学中大胆的去探索、研究、总结。积累一定经验,提高教学效益。
(二)、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复式班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重要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指明探索的路径,解决疑难问题,教学生学习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具体的说教师理先“扶”后“放”。引导学生爱学,帮助学生“学会”,进一步教学生“会学”。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克服老师在课堂中尽忙不过来的现象。
(三)、培养得力助手,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复式教学班要着重培养一批学习好,责任心强,乐于帮助别人的得力小助手,来帮助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检查练习、作业完成情况,辅导差生等,都可以交给他们去完成让老师把一切精力都放在授课上。通过他们的大帮小、好帮“差”互相督促、激励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能自觉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复式教学实践让我们认识到:任何事情,只要克服困难,努力去探索、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都能从中获得经验,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2009年3月18日
第四篇:如何把握复式课堂教学[范文]
如何把握复式课堂教学
万安镇海宁小学 汪春芬
复式教学因普及教育产生,在山区的基础教育中占有相当比重。因此,如何把握好复式班课堂教学,对于发展山区的小学教育事业至关重要。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浅显认识。
一、科学安排课程
我们知道,在复式班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年级的直接教学时间与单式班相比,只有1∶2的比例。为了有效安排时间,宜采取异科搭配,如语文和数学、数学和社会、作文和美术等等。这样安排,既保证了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又可以减少各个年级之间的相互干扰。
二、明确重点
与单式教学一样,复式班课堂教学要根据各年级的教材内容明确重点。这不但要考虑教学内容,而且要考虑横向的重点年级,在教学中重点照顾低年级,语文学科和新授课的年级一般可先确定为重点。这就是说,在复式教学中,既要明确教材重点,又要明确年级的重点。
三、合理搭配动与静
“动”就是教师的直接教学时间,“静”即是学生的自动作业时间,究竟如何安排较为合理呢?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合理安排“动”的顺序。
在安排教学顺序上,一般是先低年级后高年级,先横向重点年级后非重点年级,先易后难,先复习课后新授课。
2、精心设计“静”的作业。在间接教学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作业,用来弥补教学上的空白。因此,在设计这些作业时,既要考虑各个年级的教材,又要注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必要时可采用一些适当的方法,比如说,同桌讨论、小组合作等等。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坚持“精讲”原则。
复式教学直接教学时间少,课堂教学中容不得教师“满堂灌”,迫使教师必须精讲,用简洁的语言将教材的内容讲清楚,而不能废话连篇,宜开门见山。如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直接提出重点词句进行讲解,突出重点、难点,带过一般,不必面面俱到。
4、教具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复式教学中,教具的作用尤为重要,如上四年级数学时,可把有关教学内容的例题先写在小黑板上,在直接教学时,往大黑板上一挂,这样不但节约时间,而且使板书一目了然。
四、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
小助手一般由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较优秀的学生来担任。在复式课堂教学中,小助手就是一位“小老师”,他的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教师直接教学时,小助手就可协助教师,维持自动作业时的纪律,汇报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关信息。还可在“动”与“静”出现“时间差”时,小助手协助教师解决问题,这样就避免学生“枯坐”。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小助手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够得到较好的锻炼,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第五篇:浅谈复式教学中2009.4.17
浅谈复式教学中“先预后学再教”的体会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大石崖小学教师---吴延金
我想,让自己的学生在面对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时能立于不败失地,除了良好品质的塑造和学业上的成就,还需要从小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兴趣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诸方面笔者探究了几年供同仁们鉴于商榷:
一、“先预”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先预、就是上课前学生独立思考课文。独立思考是成功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从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仅能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好基础,而有利于他们当前的学习。教师应多让学生做自由选择,从小事开始自己做主、自己思考。比如:低年级学生先预课文时自己选择喜欢的课文,应年龄特征首先鼓励他们把全书中最简单、最易学的词语、古诗背诵,然后激发他们寻找稍长的散文、童话背诵,最后把整套书中的内容全部背诵。自己做主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让低年级学生按照教师要求上一课背诵一课,学生对较长课文无兴趣背诵甚至讨厌背诵。我注重预习,中高年级学生预习课文不光学生会读、会做,而且学生模仿“老师”面对某物体看做“学生”进行讲课法预习,预习课文要求学生做到三三三一法,预习做到三个结合:结合教课书、结合相关资料、结合课外知识;预习做到三个操作: 实际丈量操作、绘图操作、实际计算操作;预习做到三个动手:动手剪贴、动手对比、动手制作模型;
预习课文做到一个动口:动口说普通话。
二、“后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后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预习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大家“讲课”,通过一次一次地因势利导法和大家争论法,使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课堂上让学生讲已预习的课文,必须以学生能接受为前提和起点,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目标。比如:小助手组织分配自己讲喜欢的课文,学生当“老师”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了展示自己的风彩,学生利用预习的新内容讲课。而教师就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直接教学中去,教师完成直接教学后参与到“小老师”的教学,向学生一样倾听授课。教师的参与学生胆怯、语言不精练,还会出现知识性的错误,遇到类似情况教师耐性地听,让“他”的学生去发现、去争论,教师更不要打乱授课学生的思路。因此,在培养学生大胆口头表达时,还能提高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心情,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当学生讲得最开心、最尽兴的时候,学生的手、耳、大脑等器官都会最大限度地得到使用。
三、“再教”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再教中,要找出多种假设对促进学生的学习非常有效,发现问题、找出多种假设,在这一点上教师是领路人的角色,教师提出问题,提供反馈、鼓励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办法。每当学生讲完后无论讲得多不好,教师首先采取六二二分成法评价。六成是表扬性评价;二成是不足性评价;一成是课堂出现知识性错误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要使学生从恐慌的心理得到平静。教师要用因势利导法平等友善对待学
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在此基础上教师善于抓住时机,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假设,能促使学生自己学会积极地投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在相互信任和开放沟通的气氛里,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最有效地完成一堂满意的课。
总之,“先预后学再教”的活动中,学生的成长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会影响到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作为教师不能不重视培养学生驾驭生活,完善自我的能力。后学的培养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能力。美国心里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三十靠才能,百分之七十靠人际关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让学生走出孤独,这是教师需要解决的课题。
2009.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