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延安实验小学
刘倩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够将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通过对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方法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理念;课堂教学;质量
生本理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学生为主,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实践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愿意参与到学习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才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自制力比较差,不可能长时间将精力放在同一件事物上,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小学生的目光,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小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教学中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创设故事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一个村庄。村中田里种植了一大片西瓜,好客的农夫给他们送来一个大西瓜,八戒见到西瓜馋得口水直流。悟空要求公平地分给每人1/4。八戒听了不高兴地说:“瓜是俺老猪化来的,俺肚子大,要吃1/6,至少也要1/5。忠厚的沙僧给八戒切了1/6,正当大家开心地吃着西瓜时,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怎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的少呢?通过故事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再例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有A、B。C三个工厂,要在它们之间修建一个水厂,使得这三个工厂到这个水厂的距离都相等,此水厂修建在何处?这问题一提出,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讨论、猜测,由于正在学习圆的知识,因此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此水厂应修在A、B、C三点的圆的圆心处,这时老师马上提出:该圆圆心的位置如何确定?从中揭示了问题的本质,既导出了课题,又使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促使他们画图、思考、讨论、仔细阅读教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如:数学“四种命题的关系”时,老师首先给出一个原命题,“老虎有眼睛”这是一个真命题,接着请学生说它的逆命题,“有眼睛的是老虎”这个命题改写是对的,接着推理说:“老师有眼睛,老师是老虎吗?”学生大笑。显然,它说明了原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同时,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到命题改写的对与错和命题的真与假是两回事。这样就可以顺利地研究四种命题的关系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气氛中掌握了知识,收到快乐乐学的效果。总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根本上改善数学课的枯燥乏味的负面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快乐乐学”的最佳境界。
二、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并且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使学生快速的获取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圆的认识》,在课结尾时用多媒体展示:唐老鸭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车子上颠簸,并设问:唐老鸭舒服吗?为什么?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提出车轮应做成圆形的。接着再用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车轴不在圆心上颠簸,设问:车轮已改成圆形的,为什么唐老鸭还不舒服?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距离处处相等,因此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最后再用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经过学生改进后的汽车上“嘎嘎”直叫。利用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事物生动化,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实践过程,又是信息处理、心理变化的过程,更是探究、情境创设和人格形成的过程。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能力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它能集中注意、活跃思维,使各种竞技因素处于全面的竞技状态,它能调动情感、坚定意志,使人积极的寻求满足认识需要的途径和方法,而当认识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使兴趣更为丰富和深刻,产生更高水平的认识需要和兴趣。教育心理学家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运用多媒体声色并茂、视听兼有、生动有趣的特点创设情境,在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由厌学、苦学变为好学、乐学。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深化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分数的意义》一课教学时,有按指定的分数给图形填色的练习,这样的练习答案是唯一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就可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填完一种后,计算机再鼓励学生想出别的填法,只要学生填的份数正确,计算机就会给学生肯定的反馈信息,填错了就给学生鼓励,这样,在深化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练习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焕发精神,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的接受知识,计算机的反馈信息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达到扩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训练,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类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与计算机的表扬和鼓励中不断进步,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小学数学知识都比较难理解,而且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学生不了解的案例讲解,这种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多利用学生身边的、或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开展教学,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会用数学的眼观去看待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相遇问题》时,联系实际生活,有一天,小明不小心把小芳的作业本带回了家,而小芳急着要用,那么小芳怎样才能拿到自己的作业本?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三种方案:小明送到小芳家;小芳到小明家拿;两人电话约定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小明送,小芳接。利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开展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思维。
四、多元化评价
每一位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教师不应只以成绩论好坏,生本理念下的评价应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应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从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是否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和交流、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尽量以鼓励为主,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在教学时,还要给学生评价的机会,学生之间互评,学生评价教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问题,同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的,教师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圆柱形纸盒。师:你们知道制作手上的圆柱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吗?这是个关于什么数学知识的问题?生:表面积(引出课题)。师:要解决求圆柱的表面积,要了解哪些关于圆柱的知识呢?生1:圆柱的表面积包含哪几个部分?生2:表面积与什么有关?生3:应该与底面的大小有关,因为底面越大,纸用得就越多;生4:那也应该与圆柱的高有关„„这里,在预设的问题下,老师没有对学生的问题直接回答或评价,而是让学生互相补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早或不合时宜地作出评价,可能就会压制、扼杀学生有价值的做法和想法。所以,教师要先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让学生互相说出自已的想法。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此时学生形成了对表面积的初步理解但不确定。于是,老师的一句立足于学生自我评价的言语“你们真不简单,知道了这么多相关知识,那你们想知道到底用多少纸板吗?”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期待,课堂充满着悬念,也就更具活力了。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师不承担全部评价的责任,而是鼓励儿童逐渐参与对他自己的实践成果作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负责的态度,并能促使学生学会思考,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和不足,让学生自我评价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如一堂课临结束时,师不应该自己总结归纳让学生听,而是要让学生反思自问。如:老师讲的是什么内容?我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获知过程和方法作出简单的小结。同时又和别人的学习收获作出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如果是教师自己去总结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是已学习并掌握的了就会感到枯燥无味,而是让学生去自我评价,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就感,这样课堂的总结也就更有说服力。结束语:
生本理念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以及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何欣.有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7(14):145-146.[2]孙丽萍.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J].新课程学习(中).2014.4(6):56-57.[3]吴高平.在生本教育中重视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9(20):201-202.
第二篇: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生本教育如何高效
大榆小学 林春艳
生本教育是对当前教育模式的一次根本性革命,生本教育的基本方向是“以学生为本”:一切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所有参与生本教育实验的老师们都清楚一件事: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良好的课堂教学就是之一。在生本教育课堂上,有的学生经常说话或插话;在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窃窃私语或自由讨论;在讨论的时候学生会争论不休,学生为什么这么吵闹?当学生吵闹时老师应该如何处理?生本理念下的课堂应如何组织?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在教学中的 做法:
一、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
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学空间对教学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开放课堂活动空间,成为生本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在课堂教学管理上,我不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和学生的绝对服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生本理念要求学习方式做到“五个放手”,即放手让学生做课前准备、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象、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放手让学生相互评价。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天地里更加“开放”,更加“自由”。刚开始时,可能是自己还不懂怎样更好的激励、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可能学生习惯了那种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显得沉闷,学生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而我自己也很累、很没劲。但是,多次尝试、慢慢引导后,还是觉得小有成效,我逐渐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就拿我的计算教学为例,我放手让学生先学、合作、展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仅让我欣慰,更让我惊叹。具体表现在:
1、有一部分孩子通过自学课本就掌握了笔算的书写格式;
2、有一部分学生能用多种口算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3、最让我惊喜的是有的孩子不仅上课时能大胆上台当小老师,讲得头头是道,课后也能主动为知识掌握不太好的同学进行讲解,互帮互学的氛围浓厚了许多。
二、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强调合作,强调发挥集体的智慧去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进行或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和个性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在竞争、合作、个体化三种目标结构中,竞争的情境容易激发能力差异观念,导致学生的成绩目标定向,合作和个体化的目标结构则有利于培养掌握目标。在合作学习的情况下,社会比较和评价是基于整个小组的表现,个体间的能力差异不明显了。小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可以使他们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自我决定感。并且由于小组学习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过程,学生的胜任感和自我效能感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增强。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他们彼此间的了解与理解,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促进自我反省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的时机 生本教育要求解放学生的探究自主权和自由度,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时空。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不少问题探究过程需要经历时间长,参与人广,这样就需要我们能根据实际情况创设属于学生的探索时间。例如在进行“测量身高”的小研究中,我在课堂上首先安排四人小组第一次合作测量的机会,然后进行交流,让他们自我发现认知不足,教师则把他们的问题呈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的合作检测测量的机会,轮换监督,再次交流,改正错误,发现结果。课后安排学生回家进行第三次测量的机会:测量爸爸、妈妈等家人的身高,使他们又有了与家长共同学习交流的机会。接着是学生自我选择估测与实际测量的物品进行活动,给其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当学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真正参与过程,就真正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做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其次,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比如在教学“ 吨的认识 ”一课时,首先出示一道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活问题情境:一座桥限重1吨,小熊重400千克,小马重300千克,小牛重500千克,小鹿重100千克,它们能一起过桥吗?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与同伴的交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他们是主动完成意义的建构、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并积极参与反思、修正自己行为的真正的主人。
四、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更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教师要具备整合教材的能力,选择那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内容的呈现也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口算乘法时,首先创设“讨论”情境,提出做碰碰车每人3元,20人需要付多少钱?问题一出学生就急不可待地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想出了3种解决问题的算法。有的学生说:可以用20个3相加;有的学生是这样算的:20表示2个10,3乘以2等于6,表示有6个10,就是60;还有的学生举手说:也可以 用3各20相加。这样选取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主动学习,从而想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让评价在微笑中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数学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时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发展,课堂评价时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如是否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第三,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如“你真了不起,所有的题都作对了,老师忍不住要为你竖起大拇指 ”,当然,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健康及富有活力的课堂数学活动,具有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地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以改变学生认知方式的单一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总之,在新课标下教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切实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全新的学习方式;根据新的数学课程目标,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建立新的数学学习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盈智慧和灵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着激情和多彩!
第三篇: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初
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摘 要】
“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本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
学习目标 自主 合作 探究 质疑 精彩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本教育,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先学。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着无限的精彩。“生本教育”的提出,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思考。只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走出师本,走向生本。下面是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目标。
课堂上学生就像是找路人,作为找路人的目标是今天我要到一个地方去,我要通过我的方式到达我要到达的地方。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即使你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也不愿意去学,更不用说主动的去学。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带着一定的兴趣去学习,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使人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新课之前课件出示下图:
请你说一说小明去上学有几条路可以走?怎么走最近?在生活情景图中学生知道从“小明家直接到学校最近”,从情景图形中抽象出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非常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具备远大的理想,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并激励学生为实现目标刻苦钻研,不断进取。
2、做好数学课的预习,明确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在老师和学生的脑海里一直是语文课的专利,它是提高学习效
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而且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既然“课前预习”有诸多的好处我们因该好好的发挥它的功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老师可以说根本很少或者几乎不用。总觉得数学没什么好预习的,或者根本不许要。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方法。因为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解读。而课本中的数学是生活数学的一种提取,是给学生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一种视角,搭建一座平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呢?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呢?如在教学《分类》这一课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商场里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明确了什么是分类,像超市里“同样的商品摆在一起”就是分类,学生在上课时就能很快地说出“同样的商品摆在一起”也能说出这样放的各种好处,这就为分类的认识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让他们整理自己的书包、课后回家把自己的衣柜整理好、把家里收拾一下。用学生身边的“情境”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把生活带进数学,又把数学带进生活,而且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交流,达到学习目标。
郭思乐教授生本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与《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全吻合。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把一个班级按学业成绩、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等为依据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课堂中的学生就像找路人,找路人走了一段路不知道怎样继续走下去时,就要去问别人,接下来自己该怎样走。因为学生心中已经树立了目标,当自己通过预习后,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借助小组交流时,通过预习接收能力强的学生讲解。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课前让学生预习了6的乘法口诀,虽然学生已经熟记了6的乘法口诀,但是对口诀的意义不理解,所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选用自己喜欢方式,利用画图或者摆学具的方法来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有效地沟通口诀、算式、图的联系,从而加深对6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对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的过程,也是对6的乘法口诀的探究与感悟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组内交流,小组汇报等过程,使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有了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精彩的质疑,有效突破学习难点这一目标。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积极思维的空间,将“质疑”引入课堂。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术。如: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课时,当小组展示交流之后,组长问:我们小组交流完毕,哪个同学对我们组有建议或者有不懂得问题的,请提出来。就有学生质疑:我想知道,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可以用“底边×斜边”?虽然所有的学生都无法说清这个问题。教师用课件演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后,它们的面积和周长有什么变化?使学生体会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在拉的过程中面积在变、周长不变,从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理解的更透彻,解决了学生的质疑。好奇、质疑正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课前学生能做到像预习语文课文一样预习数学内容,并能自觉收集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信息,课堂上学生精彩的交流、有效的质疑。看着孩子们越来越多的笑脸,上课时洋溢的幸福的笑容,我体会到了学生学习的快乐,实验的过程是艰辛的。要真正达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目标,还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奋斗过程,只要我们用心思考,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第四篇: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
实施方案
一、生本课堂,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的研究背景
1.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2.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日渐被教师所接受。当堂达标教学是目标教学的本土化、个性化模式,是目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具有农村中小学特色的优质教学模式。
3.目前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同问题:(1)缺乏明确的教学改革方向。(2)课堂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3)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4)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5)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这种“教师中心,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4.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近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全镇乃至全县来说,都处于不理想的位置上,这与和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
与人民群众接受的教育需求相比,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当地人民群众期待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和平学区所倡导的“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结合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实际,把“生本课堂,当堂达标”的研究推广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把“生本教育理念下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特拟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的意义
1.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是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改革的原点。生本课堂、当堂达标教学改革力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和学习方式,倡导以学习目标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两年来,和平学区积极推行生本教育思想,已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增强全校教师的目标意识、效率意识、达标意识和质量意识,有利于打造合作、互动、共同成长的教科研团队,提升全体教师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
3.改善课堂教学实践。以生本教育为理念,当堂达标教学以“目标准、方法活、效率高”为本质特征,其基本模式为“前置性研究—组织教学—目标导向—教学达标—达标测评”,具体方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具有简单、实用、灵活、高效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实践,构建实用、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三、课题组的组成
(一)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康泰宝
成员:孙晓玲、牛玉霞、卜鸿鹃、谈应琪、王亚宁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当堂达标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使每位课题教师确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理念,树立当堂达标意识。
2、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
以教研组为单位,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全学科整体推进。
六、实施步骤
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2.10—2012.12)
1、正式启动“生本教育,当堂达标”教学实验工作
2、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3、组织参与各种课题培训。
集中培训: 组织教师参与中心学校课题组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
分散培训:为课题组教师提供《生本教育》 理论书籍或网站,开展课题实验的有关的学习。
本阶段预期目标:
1、学校课题组确定详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
2、在课题教师对“生本教育”理念有较深刻的认识,每人撰写一篇关于学习“生本教育”理念的体会文章。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初步探索阶段(2013.1—2013.4)具体研究措施如下:
1、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活动相结合,并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尝试研究。
2、强化学校课题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作用。课题负责人是引领生本教育,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必须充分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创造性地开展专业引领和指导作用。课题研究人员要依据学科
按照计划定期参与备课、指导教师编写教案,跟踪教师听课、评课,引领教师尽快掌握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教学改革实践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
3.实施典型带动策略。典型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在生本教育,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及时培育教学改革的个人、学科典型,通过开展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带头作用。
4.依托各教研组开展生本课堂,当堂达标教学研讨活动。5.定期和其他实验学校交流,及时汲取好的经验。
6.定期组织生本课堂、当堂达标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评比活动。7.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汇总、整理工作。本阶段预期目标:
1、课题教师孙晓玲、牛玉霞、卜鸿鹃等教师执教生本研讨课;
2、每学期组织一次校级生本研讨课活动;
3、结合各种生本研讨课活动,积累各种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研究资料,并刻录光盘、汇集成册;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课题成果。(2013年3--6月)本阶段预期目标: 组织、承办一次镇级以上的生本教育课题研究观摩活动,在全镇范围内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六、预期成果
1、形成独特的生本课堂,当堂达标教学模式。
2、积累优秀的生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研究资料。
2012年6月19日
第五篇: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
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目前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同问题:
1、课堂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2、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
3、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
4、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这种“教师中心,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教
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中心学校《生本教育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 这一课题要求和“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结合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实际,把生本教育的研究推广到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把“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特拟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课题组的组成(一)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柯昌荣
成员:许明芝、杨照华、陈善芝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使每位课题教师确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理念。
2、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教研组为单位,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全学科整体推进。
六、实施步骤
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2.6—2012.9)
1、正式启动“生本教育”教学实验工作
2、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3、组织参与各种课题培训。
集中培训: 组织教师参与中心学校课题组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
分散培训:为课题组教师提供《生本教育》 理论书籍或网站,开展课题实验的有关的学习。
本阶段预期目标:
1、学校课题组确定详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
2、在课题教师对“生本教育”理念有较深刻的认识,每人撰写一篇关于学习“生本教育”理念的体会文章。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2.10—2014.12)
具体研究措施如下:
1、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活动相结合,并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尝试研究。
2、课题组定期举行生本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3、依托各教研组开展生本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定期和其他实验学校交流,及时汲取好的经验。
5、定期组织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评比活动。
6、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汇总、整理工作。
本阶段预期目标:
1、课题教师执教生本研讨课;
2、每学期组织一次校际生本研讨课活动;
3、结合各种生本研讨课活动,积累各种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研究资料,并刻录光盘、汇集成册;
第三阶段(2015年3--6月)总结、推广课题成果。
本阶段预期目标: 组织、承办一次镇级以上的生本教育课题研究观摩活动,在全镇范围内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六、预期成果
1、形成独特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2、积累优秀的生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研究
资料。
2012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