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封丘县建勋学校体会
参观封丘县建勋学校心得体会
半坡店乡东明店小学 刘旭艳
2016年3月2日早6点我们一行人出发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进教学楼我们就开始进教室参观,学生们正在上课,我们的到来对他们毫无影响。教室里没有讲台,四面墙壁都镶着黑板,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小组合作,他们在黑板上編题、板演、讲解,这里才是属于学生真真正正的课堂。老师的反思也值得我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及时反馈、及时反思、及时总结。他们互相指导、互相批评、共同成长,让心态更阳光、更勇于超越。
课余时间我们还观看了小学生的寝室,他们的寝室管理,餐前感悟校园文化及班级文化,学习了他们的成功经验。虽然参观的时间短,但建勋学校的校容校貌和学生训练有素的行为习惯使我印象非常深刻。
非常感谢中心校领导给我们创造的这次学习机会去学习建勋学校各方面管理的宝贵经验和日常养成教育。使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建勋学校把感恩教育当成一种事业来做,当成一种文化来经营。学校更是实行无制度管理,办公室和教室都看不到管理制度,实行细致化分工,落实到人,每件事都有大家公认的标准,大家自觉执行。各项工作也有专人督查,可以说建勋学校的管理靠的不是制度而是文化是、是责任。
一天的辛苦值!这次参观学习感受很深,收获也很大,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构建校园文化的认识。感谢建勋学校!
第二篇:建勋学校参观学习心得体会[最终版]
赴建勋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
聂堆中学-----轩孟关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们一次外出参观学习建勋学校的各方面管理的宝贵经验和日常养成教育的机会。期间我们参观了校园风貌,观看了小学部的寝室管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体验了七年级的感恩报告会、餐前感悟、实地考察校园文化及班级文化,聆听了中学部校长对学校经验及学校发展历史介绍,学习了学校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创建方面的成功经验,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时间较短,但所参观的学校封丘建勋学校的校容校貌以及他们领导所介绍成功管理经验和学生训练有素的行为习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现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行为文化和养成教育
学校把学生的感恩教育当成一种事业来做,当成一种文化来经营,构成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是一所封闭管理的学校。从师生的着装到寝室里的棉被脸盆毛巾的摆放等,到处都展现出一种训练有素的简朴、整治的气息。无论是餐前感恩还是大课间的集体活动,都给人一种内心的震撼和感动,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后看上去成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是不容易的,可以想象该校的老师和领导们费了多少的心血。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其实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注意引导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和感恩教育的培养,也向他们一样常走出去学习参观、借鉴、反思、总结、学习、改造,只是我们没有像建勋学校那样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集中训练,常抓不懈,没有具体的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建勋学校坚持以师促生,从教师出发,要求学生做的教师先做,要求学生会的教师先会,要求学生达到的,教师先达到,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教师学生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必定有一个过程,教师不能只是在课堂上随口说说,必须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诱导、训练。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纠正,并且必须反复的进行指导和教育,必须以身作则,注意师表垂范,时刻做好学生的榜样,注意情感交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的养成教育不会一蹴而就,在生活中的点滴的积累,细水长流。
二、打造高质团结的教师队伍和坚持走高效课堂改革之路的决心
从校长的经验介绍中,可以体现他在教师管理中特别注重两点:一是团结向上的教师团队,二是精密细致的管理模式。学校推行无制度化管理,办公室和教室都看不到管理制度,没有制度并不是说不管理,学校实行细致化分工,落实到人,每样事情都有大家公认的标准,依靠大家自觉执行。各项工作也有专人督查,可以说,建勋学校的管理靠的不是制度而是文化是责任。
课改的成功是建勋学校最大的亮点,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教学过程为学生的探索活动和展示过程。从教室布局看,改变了纵横并列的课桌以小组为单位分几个区域,去掉了讲台,四面墙壁镶嵌着黑板,这样学生分小组合作,老师走在学生中间,学生有了充足、方便的活动空间。
我听的一节公开课是物理展示课,课堂过程是这样的:预习交流—各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明确目标—老师明确指出本节任务;分组合作—小组交流,确定要展示的内容和方式;具体流程1;旧知识回顾并上板。2;相关问题解决。3:展示提升。4:笔头沉淀。展示提升—学生把预习的成果以多样的形式表演,期间有老师点评、学生互评,达到共享交流提升的效果;穿插交流—学生间跨组交流,对学困生的帮扶,学生对本课的概括总结。
1、这样的课堂模式少了规规矩矩坐姿等硬性统一的要求,给了学生适当自由的活动空间,符合学生好动、喜欢参与的年龄特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课堂氛围、学习效果、知识的巩固程度都比较好。
2、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学习中每个小组作为一个考核单位,为了小组的得分,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优生帮扶学困生,使每名学生都参与,每个人都有了展示的机会,学生整体得到提高。
3、学生学到的不只是本课的知识,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粉笔书写能力、合作精神、用来展示的艺术。
4、老师在课前要准备大量资料,做精心的策划,课堂上交给学生去表演,老师置身学生中间,给予适当的引导、点评,要敏锐发现问题,组织协调课堂。学生是要经过培训和锻炼逐渐适应的。
相比之下,我以前在潜意识之中还是只看重学生的成绩的,在育人方面缺少创新和实践,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为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创造的条件还不够。学校所形成的教育规模、管理风格和办学特色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无不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建勋学校将素质教育演绎的淋漓尽致,大气豪迈而又自信!
三:展示文化和反思文化
走进建勋的教学区,首先震撼我的是他们那满满的展示墙,学生那流畅的笔顺,清晰工整的字体,认真的神态,无一不让我感动。让学生自己展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建勋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团队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
严格是最大的关爱,批评是最好的福利。建勋学校教师的反思文化让我耳目一新,是啊,教师每天进行创造性工作,必然会有所思,每周反思会真的不错,及时反馈,及时反思,总结,不让灵感悄然而逝,教师们互相指导,互相批评,共同成长。反思会能让教师的心态更加阳光,让老师们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是勇于超越的!
我想他们固然也是累,可是却很开心,他们懂感恩,累是身体上的,内心却是快乐的。学校发展到今天,或许就在于老师们以校为家,任劳任怨,以及领导与普通老师之间相互关心、共同合作的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
在封丘学参观学习,由于时间短,看的不全面,只是自己的一些认识。正象该校报告会上说的,改革的阻力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学校管理关注的是教师思想境界的提升。这次考察学习的时间虽然较短,但收获甚大,既加深了我对学校构建校园文化的认识,也使我在以后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有更加明确的思考和指引。
第三篇:学校参观体会
心得体会
2012年5月30日,学校一行八人在教办和学校领导们的带领下去柳山镇中心小学听课、参观、学习。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里面,我们首先参观了柳山中心小学的学校设施和开展的各项活动资料以及各科特色教学的经验介绍。然后,听了两节由刘娜和张桂丽老师执教的原生态课,并听取了专家领导们的点评讲解。我不仅感受到了柳山中心小学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我吸取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思想。通过此行,我的的确确开阔了眼界,更加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他们的许多教育教学理念和工作措施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我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新教师,对此次参观学习感受非常深刻,受益匪浅。
一走进柳山中心小学,无处不让人产生“如在文化中的”的感觉,无法不让人体会到“文化育人”无穷魅力。学校道路两旁展示着学生优秀的绘画书法作品,分年级展示,让人非常容易进行纵向比较,一目了然。学校到处都张贴着富有人文性的标语,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该校特色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有班级学习、纪律、卫生评比,有光荣榜,有优秀作文展,有书画展览等。学生一些优秀字画作品被装裱起来进行展览,非常具有激励和教育意义。
这一个个景致,一面面镜子,一条条标语,具体、亲切、实在。是开导,是激励,是安慰,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有形的教育变幻为无形的渗透,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该校课堂教学模式是“问题导航,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模式,极大的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问题导航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拓展延伸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这一模式是对素质教育的良好阐释。
刘娜老师执教的《女娲补天》和张桂丽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均是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我来说,正当我对我们学校三小教学模式一头雾水的时候听取这两节课是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尤其是听取了专家窦老师和各位听课老师的点评,让我的眼前渐渐明朗起来,不再对三小教学如此畏惧了。明白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是有法可循的,关键是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变通。当前,我对三小教学模式仍有不少困惑,如: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等等,但我相信,随着各位领导老师的关怀指导以及自己的努力,这些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以上是我对此次参观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第四篇:赴建勋学校学习心得体会
赴建勋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
新区实验学校-----任成林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们一次外出参观学习建勋学校的各方面管理的宝贵经验和日常养成教育的机会。虽时间很短,这次为期一天半的旅途却给我们每个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校园文化
我们参观了建勋学校的校园风貌,首先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随处可见的文化墙上传达着儒学道理,曾经有一位校长说“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这种隐形的教育和陶冶像涓涓流水一样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建勋学校的校园文化像一个标杆一样竖在了我们的心中,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学校负责任的教学理念,一种关爱学生的教育职责。
二、课堂管理、课堂模式
跟随者学校干净宽敞的路,我们来到了初中部教学楼,在这深夜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安静的晚自习,好像每一个人都在专心的做自己的事。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班会。才刚刚第一个月,他们就在开期中考试备战会,那是7、5班,班级里有两个老师,班主任在前台鼓舞士气,引导学风,另一个老师在维持纪律,所有的学生都在安静的听着老师的话。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画面。我们所追求的不正是这种“幸福”吗?建勋学校坚持以师促生,从教师出发,要求学生做的教师先做,要求学生会的教师先会,要求学生达到的,教师先达到,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教师学生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必定有一个过程,教师不能只是在课堂上随口说说,必须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诱导、训练。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纠正,并且必须反复的进行指导和教育,必须以身作则,注意师表垂范,时刻做好学生的榜样,注意情感交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的养成教育不会一蹴而就,在生活中的点滴的积累,细水长流。
课改的成功是建勋学校最大的亮点,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教学过程为学生的探索活动和展示过程。从教室布局看,改变了纵横并列的课桌以小组为单位分几个区域,去掉了讲台,四面墙壁镶嵌着黑板,这样学生分小组合作,老师走在学生中间,学生有了充足、方便的活动空间。我一共听了六节完整的课,课堂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预习交流—各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明确目标—老师明确指出本节任务;分组合作—小组交流,确定要展示的内容和方式;所有的流程都写在黑板上,期间学生的自学贯穿整个课堂,只有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老师才进行讲解。最特别的是他们的试卷评讲课,他们的试卷评讲课是“对学”的典型代表,所有的问题都是两个人完成和讲解,完成不了的老师才进行讲解。
我对他们的课堂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课改:学生自学贯穿整个课堂,学生的对学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老师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旁观者和引导者。
三、行为文化和养成教育
建勋学校班级里没有任何的管理条例,也没有任何的制度,大课间的时候也没听到他们的老师在下课铃响了之后安排学生去上操,全是自发的,大家自觉地进行。音乐想起来,他们就自发的排队下楼去上操,每人一根跳绳,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们的自觉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养成教育已经深刻的变成了自身高尚的素质。每一个小课间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擦黑板、擦窗户,他们每个人的毛巾都用到了实处,这也解决了我们心中的疑惑“他们没有卫生死角”。
建勋学校的学生的字写的都很规范,甚至一度超越了我们的老师,这也让我心中充满了疑惑,在跟踪了他们的课堂之后才发现,他们一节课只处理一个问题,让学生写半节课,再讨论半节课,每一节课都是如此,虽然不敢苟同他们这种上课的方法,但是也的确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取得的成果。不能不承认每一种课改方式都有他自己的优点,我们注重孩子往哪个方向发展,就会用哪种教育方法。曾经听到一个培训老师说:“课改的最大阻力并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关于课改,也许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努力要做。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希望我们能边摸索边探索。让时间的力量在我们身上积累出更优秀的素质。也希望我们老师并不只是“教书”还要学会“育人”。
为期一天半的参观学习,给我留下了疑惑,也给我解开了疑惑。接下来我会把所学到的优秀方法运用到我的课堂上。希望能把课堂转化成一个积极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吕建勋工程部口号
工程部口号汇总
1、坚持以质取胜提高竞争实力
2、干精品工程对社会负责
3、追求卓越质量创造世界名牌
4、与时俱进搞生产再创辉煌筑新高
5、科学管理促生产
6、百年大计
7、团结进取谋精品
8、求实创新树新风
9、勤勤恳恳做精细
10、精心施工建精品
文明施工创辉煌 质量第一 真诚协作促发展 优质高效建精品 兢兢业业干工程 与时俱进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