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化的探索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化的探索
宁波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
陈璐 陈娜
古往今来,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地区没有不做游戏的孩子,也没有不喜欢游戏的孩子,孩子们离不开游戏,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天空、花儿离不开太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现代心理学的认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社会活动心理学派都从各个侧面研究了游戏对幼儿情感认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又最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活动,但是在幼儿园它从来就不是自发的活动存在的,而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在游戏中存在着大量的学习活动。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幼儿园的活动应以游戏为基本途径,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因此全方位整体地研究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研究游戏的教育艺术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密切关系,对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是十分有意义的。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又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3岁幼儿想象的无意性和思维的“拟人化”特点使他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动作、认识事物、保持愉快情绪。而生活对小班幼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处于生活适应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初步发展时期。所以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生活。我们想通过游戏与生活的自然结合,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生活,在生活中快乐地游戏。《纲要》所规定的教育目标将在这种结合中完成,幼儿的发展也将在这一结合中实现。所以我们把“游戏化的一日生活”作为小班的主要活动来研究。
一、采用多种形式,尝试生活活动游戏化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的综合的表现就是幼儿愉快、健康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幼儿愉快、健康地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的。幼儿生活活动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现实,幼儿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更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幼儿教育的内容大多来自现实的生活,幼儿学习的途径亦主要的是现实的生活的途径,且教育过程本身就应该是幼儿美好的生活过程,教育应该成为促进幼儿美好生活的积极手段。针对以上因素,我们在开展生活活动游戏化时运用了以下两点:
(一)幼儿园生活常规游戏化。“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的教 育也需要一定的规则来维持,这样才能使幼儿园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幼儿园的常规教育让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在以前传统的常规教学的学习活动前,老师为了吸引幼儿们的注意,会采用一些问答式的儿歌“小眼睛,看老师,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等等之类的。刚开始,幼儿们会根据自己的儿歌来控制自己的动作,时间久了以后,他们的行动和儿歌便完全脱离了。如果老师在当中加入一些游戏的因素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同样是集中幼儿注意的方法,我们采用了游戏的方式:“静静听,静静听,叫你叫我还是叫他”(教师用口型来叫幼儿的名字,被叫到的幼儿说“我在这里”)这样,幼儿们的注意一下子都被老师给吸引了。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喝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幼儿的运动量大,因此,及时地给幼儿们补充水分也是生活中的主要工作之一,但多数幼儿的喝水习惯不是很好,很少有会主动去喝水,或者在教师组织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幼儿以种种理由来拒绝喝水。于是,我们几位老师一起开动脑筋想办法,用什么样的办法能让孩子主动喝水呢?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游戏,我们尝试了这样一些方法:在自然角准备了一些植物(大蒜、豆苗)、水杯等,请孩 1 子每天给植物浇水,过了一段时间,一些孩子就发现不浇水的植物就会死掉。在组织幼儿喝水的时候我们通过游戏的口吻说:“该给小汽车加点儿油了。”孩子们听了都高高兴兴的来喝水,说:“汽车加足了油就能跑的更快了。”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孩子们的喝水习惯有了明显的进步。
把游戏活动的要素渗入生活活动,使幼儿在生活中获得游戏性体验,使生活活动游戏化。幼儿们每次的洗手是最积极的,却也是最马虎的,为此,我们组织了一个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边听音乐边按节奏洗手边念儿歌:“湿湿手,擦擦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再用水来洗一洗,一、二、三,甩三下。”幼儿较快地掌握了正确洗手的方法。我们并把儿歌中的内容用图片的形式把它剪贴出来,粘在水龙头的旁边,这样,幼儿们能更直观地去了解了。
(二)生活技能学习游戏化。生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活的内容是综合的、多样的。正因为如此,作为教育途径的生活是具有挑战性、应变性的。随着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我服务的欲望也变得强烈起来,同时他们也表现出对接受一种新事物的胆怯心理,特别是对与那些平时缺乏自信的孩子,担心自己做不到,还没开始做就请求成人的帮助。在这两种心理状态的冲突下,游戏化的生活技能学习产生了。让幼儿学习穿开衫、套衫、鞋子、袜子等都在游戏的情景下进行,并伴有形象的儿歌来帮助幼儿熟悉穿的步骤,例如:“捉领子,盖顶子,小老鼠,找洞子,东钻钻,西钻钻,吱吱吱吱上房子。”在生动想象的儿歌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们很快地掌握这些生活技能。
涂面油是生活中一个简单地小细节,但是有许多幼儿还是由家长包办,为此,我们开展了一个《面油香香》的游戏活动。“小面油,香喷喷,我要和你做朋友。点额头,点脸颊,五指并拢抹一抹。”通过简单的儿歌和动作的示范,幼儿们对这一生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自己动手来涂,增强了自我服务的意识。
小班幼儿虽然能独立进餐,但许多幼儿的进餐习惯不是很好,吃完饭后,桌上全都是撒下的饭粒和菜。针对这一点,我们在弹性活动中组织了一次《鸡妈妈请客》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们在情景游戏中了解吃饭的正确坐姿和进餐方式,并让部分幼儿参与到游戏中来现场学习。幼儿们的积极性都非常的高,学习的兴致也相当的高涨。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区域活动中设立了能提高用调羹进餐这一技能板块。
二、利用游戏因素,探索学习活动游戏化 杜威指出:“游戏性是一种精神态度,游戏是这种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我们所说提出的学习活动游戏化并不是要将幼儿园的学习活动都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强调游戏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尤其是对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爱玩、喜欢游戏,无意注意占主导的年龄特点,决定对于他们的学习活动不能采取灌输式和接受式,而是应将学习活动更多包涵在游戏中,并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育活动,寻找一种游戏般的教育过程,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进而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创设游戏情境,获得快乐的心理体验。幼儿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在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游戏情境,以游戏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这样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由此,极大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他们的创造才能,并获得了情感上的体验。如:在开展《大变小》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创设了给瓶宝宝喂食物吃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用切、舀、撕等形式将提供的各种食物变小后放入到瓶子里。幼儿对整个操作游戏相当感兴趣,在游戏中幼儿自然而然获得了什么样的食物用何种工具何种方法将其变小的知识,同时还满足了他们的角色需要。又如在早期阅读 《飞、游、爬》的活动中,我们将游戏贯串始终,并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海底的情景。小鱼吹出的泡泡上都贴上了“飞”“游”“爬”的字,鼓励幼儿根据教师说出的字,分别用飞、游、爬的动作去碰碰它们,将动作与识字相结合,使幼儿 2 能将两者有机结合,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在开展数学活动中,我们尝试组织和安排系列能刺激幼儿数思维的集体游戏,并注重运用日常生活情景,刺激幼儿的数思维。在数的教育活动中,幼儿主动的游戏成了这个领域的主导性活动,如在幼儿吃饼干的时候,往往孩子们关注的是“吃”,不会考虑到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的环节中帮助幼儿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他们动脑筋的习惯。
(二)尊重主体地位,提供自由的选择空间。众所周知,幼儿园的游戏分两种,即:幼儿按需要自发开展的本体化游戏和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的手段性游戏。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的手段性游戏占主导,但它又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为此,我们将两者相结合,根据游戏与学习的内在联系,在学习活动中将幼儿摆在主体的地位,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让他们在活动中享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发现式学习,并倡导“游戏是快乐的学习,学习是求知的游戏”。如在艺术教育领域中,我们更多地注重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造,让幼儿通过美术游戏和音乐游戏,自主地、按自己的意愿去进行创作和表演。在美术教育中,我们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去创作,鼓励每一个人与别人不一样,教师也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定儿童的作品孰化轨劣,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在开展“我当小厨师”的活动中,我们以小厨师烧菜的游戏,引导幼儿用撕纸粘贴的形式来制作各种菜。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样也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幼儿对彩色纸的选择完全是按他们自己的意愿。所以做出来的菜也各不相同,有红烧牛肉、炒青菜、红烧鱼、番茄炒蛋„„在注重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造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在适当的时候教给幼儿一些必要的表现技能,让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使用材料的方法,并展示多种(而不是一种)范例。让幼儿不受客观情理和时空关系的束缚,凭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所知、所想和所感,但是他们也不会因为缺少技巧而感到不知应该如何表现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尝试把握好游戏和教学两者的关系,逐渐学习在不压制幼儿的表现和创造与让幼儿学会表现自己之间求得平衡。
(三)重视活动过程,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幼儿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活动是促进幼儿自我发展的基础。虽然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安排各种游戏,以此来实现活动的目标。但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追求目标的达成程度,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即:重视活动的结果。这样一来游戏只是作为教学的手段而已,幼儿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为此,我们挖掘了幼儿在自发游戏下积极主动的状态,将关注活动的结果转向为关注活动的过程,把目标隐含在过程之中,并以游戏活动为载体,让游戏活动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则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有目的地诱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使幼儿有了更多时间操作、体验的机会,能自己去发现知识,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获得发展。逐渐达到“看似无教育,其实有教育”的境界。
如:在开展“袋鼠礼品店”的活动中,我们确立的活动目标是用不同粗细的绳子通过抖动、拖拉的方法来制作包装纸。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让绳子宝宝到不同颜色的浴缸里洗澡,来实现蘸色的要求,然后鼓励幼儿用各种线蘸颜料在白纸上跳各种小动物舞蹈,将抖动与拖拉的技能隐含在跳各种小动物舞的游戏中,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表现状态,他们按意愿选择材料,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幼儿的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而非“要我玩”、“要我学”。
当然,在学习中我们也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无论是材料提供还是环境创设,都能考虑适合不同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幼儿,力求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幼儿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自我发展。
(四)关注兴趣需要,生成有趣的教学内容。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更多地是关注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改变教师“传统”角色为“协助角色”,引导幼儿自由、3 自主、弹性、主动地投入游戏,生动而快乐学习,及时捕捉幼儿学习活动中出现的新兴趣,将其导向新的活动。如在开展“买菜”的角色游戏中,我们发现虽然孩子们没有去菜市场买菜的生活经验,却对买卖的过程相当感兴趣,大多数幼儿喜欢购物的结果,孩子们还津津乐道的与同伴交流自己买了什么菜。既然孩子们对买菜的活动如此感兴趣,于是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心理需求,生成了一次去菜篮子超市买菜的活动。游戏中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而实际购物则是幼儿与成人的交往,孩子们在买卖的过程中获得了初浅的交往技能。我们还曾根据幼儿对自身眼、鼻、耳的兴趣生成了《亲亲热热一家人》的主题,根据活动区中对玩色活动的投入和积极参与生成了《彩色的世界》的主题等。由于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由师生共同生成的内容,幼儿的参与性更高,活动更为主动。而教师在这其中起着支持与引导的作用,和孩子们共同分享着学习的快乐。
三、关注环境创设,推进区域活动游戏化。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在活动中,我们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及材料为媒介来支持、帮助、发展幼儿的游戏,同时师生共建区域内容及角色,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融入活动中,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决定游戏时间的运用,最终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与教师、同伴、环境的充分互动,自然地获得知识。同时,教师也注重把握指导的切入点,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推动了幼儿活动区活动游戏化的发展。
创设童趣环境,激发游戏愿望。环境对幼儿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教
育作用,良好优美的环境能使幼儿身心愉悦,同时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满足审美需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出发的。为此在我们在活动区的设置时,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童趣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们以孩子们喜爱的动物形象对各区域进行命名,如:孔雀工作室、小黄莺艺术团、聪聪脑力房、小猪建筑队、小鸭之家,小蜜蜂工作坊„„并在区域周围张贴与区域内容相匹配的卡通图片,进区幼儿还能挂上相应的胸饰或头饰。不但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而且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不仅激发了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兴趣,还让大家对活动区的设置一目了然。逐步增添新材料,丰富游戏内容。小班孩子对新材料的兴趣往往只
能维持几天,在同一区域活动中,需要不断增添新的活动材料,才有利幼儿的探索、发现与提高,使幼儿的游戏内容更趋丰富,促进幼儿游戏主题纵向,横向发展。在开展“有趣的动物”主题活动下的区域时,美工区中我先投放了各种复印的动物形象图,供幼儿涂色,在孩子们已经能较好地完成涂色时,我们又往区域中投放了用白蜡笔勾线的动物形象,以给小动物拍照的游戏形式供幼儿棉签画,孩子们被白纸变动物的游戏吸引了,再一次激发了游戏兴趣。几天之后,孩子们的兴趣稍有减退时,我又投放线描动物,让幼儿用粘贴的方法帮助小动物穿衣服,这下孩子们又有了兴趣。这样层层递进,使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提供合作游戏的材料,提高游戏协作能力。小班幼儿个人意识较强,缺乏合作意识,常常会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在区域游戏中提供合作性的游戏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秋天的大树”主题下的美工区,水果印章画活动中,我把背景图“大树”画得很大,要求孩子们一起合作制作。在活动前,我先给了大家提供了几种合作的方法让大家选择。一种是分工合作:一个人切水果,一个人印章,;另一种是分块合作,即每人选择画的一部分进行操作。在经过尝试后,发现大多数幼儿喜欢第一种方法,这样速 4 度快。这种行为也是符合小班年龄特点的。当完成了一幅画后,大家觉得一起玩比一个人更开心。
以同伴身份参与游戏,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
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及交往能力等,针对所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活动中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观察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行为,捕捉细微信息,并及时抓住活动中的偶发事件,以自己的热情,机智感染教育幼儿。以此调整幼儿的游戏方式,促进全体幼儿在实践中获得发展。有段时间发现娃娃家的幼儿特别喜欢拿插塑玩具做替代物,而且游戏结束后又不能及时的放回原处,如果以教师的身份去要求幼儿及时整理,孩子们可能会接受,但却不能主动。为此我以娃娃家客人的身份参与他们的游戏,创设为娃娃过生日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联系自己过生日的情景,回忆在过吃完饭后,妈妈是怎样收拾的。来指导幼儿分类摆放玩具,这样幼儿既乐意接受,而且还经常出现互相抢着整理的情况。
四、提供充裕时间,保证自由活动游戏化
幼儿自由游戏对其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孩子们的自由活动中中,幼儿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强迫,所以,他们的情绪是放松的,而且他们还拥有最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选择材料,选择活动内容,选择游戏伙伴,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因此,自由游戏中幼儿最容易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我们想增加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教师以一名参与者、旁观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自由活动,成为他们游戏的伙伴,来促进师幼互动。
自由活动的开展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时间,二是材料(玩具)。我们专门在晨间来园和离园活动的时候,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活动时间,另外在完成每日的集体学习和集体户外活动后,我们也会适当安排一些时间供幼儿自由组织进行游戏。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方式阶段,对于提供的玩具和材料形象要比较鲜明,同时还应符合卫生和安全条件。在我们教室里,为幼儿们设置了多个自由选择的玩具柜,它们有幼儿们在结构游戏中做完的成品展览柜、有幼儿们自发组织建立的自带玩具柜、还有一些经过清洁处理的废物柜等。幼儿们可以自由地在废物柜当中选择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自己想要的玩具。有了大量的时间和材料,幼儿们通过材料这个媒介,相互之间的交流多了,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还能带动一批幼儿自发地组织小组性的游戏,从联合游戏过度到合作游戏。经过近一年的探索与尝试,我们通过将游戏和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把游戏活动的要素渗入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中,重视将学习、生活等与游戏相融合,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设计”,孩子们能主动、自由、快乐、有序、享受、创造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之中,由此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使幼儿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我们发现一日生活游戏化在小班阶段开展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孩子年龄特点
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是以直观想象思维占主导,而游戏的形式恰好能够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获得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满足。
我们发现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体现在:首先,幼儿在游戏化的
一日活动中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其次,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再者,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要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充分体现尊重和保护幼儿游戏的权利。把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落实在幼儿愉快的游戏体验和幼儿主动获得学习经验的游戏过程中,使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成为游戏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因此,为了增加幼儿参与游戏的时间和扩大他们自选的游戏机会,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创设能让游戏伴随幼 5 儿每一天的基本条件。
一、巧妙安排幼儿六大类游戏,为幼儿提供参与多种游戏的机会 幼儿的活动应是丰富多彩的,幼儿的生活也应是规律有序的。根据课题组对游戏内容的划分方法,我园围绕如何将六大类游戏(建构游戏、角色游戏、美劳游戏、益智游戏、体育游戏、表演游戏)落实到每一个幼儿。真正使游戏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这一问题,通过与各班教师反复实践、专家指导以及不断的完善与调整,制定出了《幼儿一日生活、游戏活动安排》表。这样安排不仅使幼儿参与各种游戏的时间增加了,而且环境创设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需要,也更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使六大类游戏较为科学、具体、巧妙地贯彻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较好的实现了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的目的。
二、幼儿一日生活、游戏活动安排的特点
1、将幼儿的生活、游戏有机结合,构成了幼儿一日生活、游戏一体化 “生活即教育”。幼儿的很多经验都来源于他们的生活,这说明幼儿园生活各环节对他们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同样,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因此,幼儿园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抓住以上两点,就必须使其在幼儿的一日中有机的结合,发挥出各自的作用,体现游戏、生活一体化,其关键就是要创设宽松和自由的环境,提供自我表现、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机会。使幼儿生活、游戏的氛围既轻松有趣、又自主有序。
2、时间的安排上,幼儿园把权利交给了教师,教师又将权利交给了幼儿自己体现出师生双方宽松程度。教师根据幼儿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时间安
排,更加体现了自选游戏的教育意图。如:8点30 分---10点50分这段时间,就是让教师根据幼儿需要酌情安排。巧妙的调整运动游戏、表演游戏、美工游戏 的内容与时间。丰富角色游戏、益智游戏的时间与内容,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 发展,解决幼儿“偏区”游戏现象。
3、增加角色游戏、益智游戏的时间,丰富期热融,解决幼儿“偏区”现象 角色游戏是依照幼儿的意愿、兴趣、经验、能力进行的,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的、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角色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间交往、合作、协商的能力,有助于发展社会认知、语言、动手动脑等能力,角色游戏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和兴趣。那么,如何满足每个幼儿每天参与角色游戏的欲望?让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合作、交流、协商等能力充分表现出来?解决男孩子在角色与益智,偏重益智的问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利用主题游戏带动角色游戏的开展。例如:中班幼儿随着开展《汽车》主题的过程中,教师为了丰富他们的经验,组织幼儿外出观察调研、请司机家长讲解、参观汽车修理厂等活动后,根据孩子们的提议,陆续在班里创设了《汽车资料馆》、《汽车制造厂》、《汽车修理厂》、《120 事故处理站》、《汽车赛场》、《汽车销售中心》等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角色区域,游戏也随着主题的开展不断的发展起来,使晨间的区域游戏全部成为了围绕主题的角色游戏。游戏中的讲解员、售车员、修理工、赛车手、汽车工人、交通警、医生、救护员、司机、厂长、经理、餐厅服务员、停车收费员、工程师、道路建筑工人、材料员、爸爸、妈妈、孩子等等角色,也成为了孩子们进行游戏角色扮演内容。最后,角色与角色间、区域与区域间通过角色游戏,有效的沟通起来。如:赛车手要去商店买车后才能比赛,销售员要为赛车手介绍各种车辆的性能;汽车工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镶嵌玩具、废旧纸盒、泥工等)进行组装汽车后,卖到销售中心换钱后,到商店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回娃娃家;娃娃家的爸爸带着孩子到医院看望被汽车撞伤的妈妈等等。各个区域间都有了交往、合作,使全班每个幼儿每天最少保证了50分钟的角色游戏时间。满足了男孩既参与了角色又参与益智的欲望(拆拼、组装汽车),可见一举两得。
三、将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让游戏伴随幼儿每一天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游戏活动,保证幼儿每天自主选择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而这个时间的保证,就是保证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其实,幼儿园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它自身的教育价值,幼儿在生活中,可以获取很多的知识经验,因此,“生活既是教育”。将幼儿游戏与幼儿生活有机结合,让游戏、生活活动伴随幼儿每一天。
要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应将《纲要》的目标融入了幼儿的日常活动教育。如,对幼儿安全标志的教育,过去教师们要组织3---4次教学活动让幼儿认识,现在,教师充分的利用了幼儿户外上下楼时间,积极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收集标志、共建安全标志栏活动,鼓励幼儿将自己通过各种渠道而获得的相关知识经验,用绘画方式表达出来贴在楼道墙上,介绍给大家。通过一周的上下楼环节,幼儿了解了20多个安全标志,减少了不必要的上课,为幼儿争得了游戏的时间。又如,小班利用幼儿的晨间活动时间,开展了“我向兔子道声早”活动。系列丰富的活动内容,如:《冬天来了兔子怕冷吗》、《小兔子就吃萝卜和白菜吗?》、《哪只兔子不见了》、《喂喂、画画、记记、说说、跳跳》等活动,轻松的培养了幼儿对季节的认识,观察操作、讲述表达、大小肌肉、礼貌教育、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使幼儿的学习更具游戏性。即改变了过去幼儿在认识兔子时教师讲幼儿听的做法,同时有效的减少了幼儿上课的时间。除此之外,我们还采取了其他多种方法,如,利用幼儿餐间、午睡、起床、喝水、户外自选游戏等环节,放一些双语歌曲、儿歌,故事、幼儿生活安全教育、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利用午睡前可以为幼儿反复讲一些故事让幼儿在安静的、轻松的环境中培养倾听、复述能力;利用幼儿饮水时间对他们进行社会性的教育,通过交谈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情感、认知、交往和个性品质;以及散步中等等,都可作为对幼儿教育的好时机,教师应做到心中时时有目标,充分的发挥日常教育的作用,为幼儿争夺更多的游戏时间。
“游戏化的一日生活”体现了对小班幼儿年龄特征的尊重。游戏要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来安排,不能作为过渡环节或课后休息来安排。老师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在游戏中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关于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以儿歌形式的贯穿
在幼儿午睡起床穿衣环节中,我发现了孩子们总把衣服的图案穿反,针对这个现象,我在穿衣环节中教孩子们玩“钻山洞”的游戏。即:把衣服上的小动物图案帖在桌子上,头从下面的大洞口里钻出来,再把胳膊从两边的小洞里钻出来。并加以小儿歌的形式:“小小鸡,变呀变,钻出蛋壳看一看。攥紧袖口伸翅膀,一捋绒毛头转转。”在幼儿边穿衣服时边说儿歌,增加了游戏性,同时也不会再穿反衣服。
在户外活动回来时,增加了喝豆浆环节。于是,我便在从回来的路上开始,增加了“宝宝”的游戏。即:老师当猫妈妈,孩子们当猫宝宝,并加以儿歌:“猫宝宝,回家家,洗手洗脸别忘了。喝杯豆浆有营养,干净聪明人人夸。”孩子们很自然的小便、洗手、喝豆浆,环节过渡的很自然,且幼儿很感兴趣。
每天的喝水环节要进行好几次。但效果并不太理想。有的幼儿还是饮水量少。针对这个问题,我变也用儿歌的形式进行尝试。效果非常的明显。孩子们都积极的喝水,反而从原来的厌倦喝水变成了喜欢喝水了。我在饮水筒上贴上了有笑脸的汽车,还画上了小脚印,并加以好听好记的儿歌:“小汽车,准备好,加满油油最重要。咕嘟咕嘟要喝完,比比谁最有力量!”孩子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汽车,都希望自己的汽车跑的最快,所以都来“加油”。
二、环节过渡要动静结合
小班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因此在环节过渡上也要动静结合。如在户外活动前,老师的提要求环节幼儿总有不注意听的。我便每次都用不同的形式,有时用静悄悄的猫妈妈的 7 形式,带宝宝出去锻炼身体,再配以漂亮的头饰,孩子们会安静的跟妈妈出去。有时变成蹦蹦跳跳的小青蛙,孩子们也争先恐后的一展自己的身手。有时用美丽的蝴蝶,孩子们翩翩起舞。每天都给幼儿新鲜感,对于幼儿的发展以及幼儿活泼的天性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在小班游戏化一日生活中,还需要我们去大胆的尝试,大胆的思考,大胆的创新,以及老师的仔细观察、认真的倾听敏锐的发现幼儿的所思、所想、所做,用游戏化的语言加以积极的引导,同时使幼儿喜欢幼儿园生活,使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愉快的成长。
在中午午餐时,有一部分孩子吃饭比较慢。我就鼓励幼儿来做做“大老虎”,因为孩子们知道大老虎吃东西是大口大口吃得很香的,看看哪只“大老虎”是最能干的,就奖励一颗糖藏在口袋。有些孩子吃完饭没有养成擦脸、擦手的卫生习惯,小脸脏兮兮、小手油腻腻,这时我就结合讲过的故事中的那只小熊,吃完东西不洗、不擦,最后蚂蚁都爬到脸上去吃碎末了。提醒孩子们千万不能学这只小熊,不然蚂蚁就爬到脸上吃东西了,孩子们一听,赶紧把小手、小脸擦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样的过渡很自然,而且幼儿十分感兴趣。
在游戏化的一日生活中促进小班幼儿个性发展初探
上传: hwp701018 更新时间:2013-4-9 22:45:11
【内容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要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来安排。“游戏化的一日生活”尤其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勇敢、独立、坚持性、克服困难、活泼开朗良好个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化;一日生活;小班幼儿心理;个性发展
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晨间活动、教学活动、早操、早点、盥洗活动、午餐、午睡、午点、户外活动、离园等环节。简而言之,即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每个不同时间段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纲要》中指出:幼儿各种行规习惯的养成必须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关于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个性的培养,我从以下环节总结了几点经验: 一、晨间活动环节
小班幼儿由于其特殊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在晨间入园的这段时间多数存在哭闹、情绪极不稳定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把握晨间这个有限的活动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以游戏的形式展现出来,以调节小班幼儿的心理,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在我班,为迎接小班新生的到来,设置了温馨的娃娃家、玩具商店、照片墙等区角,老师每天在教室门口以 “××老师妈妈”的角色身份迎接幼儿的到来,然后带领“自己的好宝宝”进教室区角活动,转移幼儿分离焦虑的情绪,开心地投入到好玩的区角游戏中。待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后,教师为幼儿准备各种小动物头饰,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进行晨间体育活动,如:“小兔跳彩圈”、“猪八戒运西瓜”等,在游戏中初步锻炼小班幼儿的跳、投掷等基本能力,培养幼儿勇敢、探究的精神,也愉悦幼儿身心。
充分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以音乐游戏、听说游戏为载体,如适时地弹奏《我上幼儿园》、《打电话》等简单歌曲,吸引幼儿注意力,锻炼小班幼儿敢说、敢唱的基本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教学活动环节 《规程》第二十三条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犷(引自)要完成这个过程,我们必须注意在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拟人化心理特征明显。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常以拟人化 8 的活动形式让幼儿理解和参与活动,满足孩子爱模仿的心理需求。
我班幼儿中性格特别活跃、能说会道的幼儿,也有胆小、不敢表现自我的幼儿,更有随着气氛的改变来行动的幼儿,我经常在教学中融入好玩的游戏,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借助有趣好看的教具来吸引幼儿注意力,多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给予反应灵敏的孩子高调的表扬,或物质奖励,引导其他幼儿进行模仿,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以语言活动游戏《我长大了》为例,在感受完自己以前用过的衣服、袜子等都穿不下,看到几位幼儿完整表演儿歌并获得老师表扬后,其他幼儿也觉得这非常有趣,迫不及待地举手要表演,并很自豪地想伙伴炫耀自己长大的事迹,在模仿学习中很好地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早操及户外活动环节
小班幼儿对于早操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看见操场上做操的中、大班幼儿,眼里满是羡慕。但是其注意时间短,普遍好动,规则意识与安全意识十分薄弱,需要教师利用有趣的游戏来组织好幼儿安全有序地进行。我常会用“《开火车》、《采蘑菇》等游戏来培养幼儿有序排队,站点的能力。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我园选编的《我们出发了》、《小小智慧树》、《洗刷刷》、《动物模仿操》等生动有趣的早操活动更是极大地激发小班幼儿对体操活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对小动物的姿态模仿地惟妙惟肖,在音乐中一边做刷牙洗脸洗澡的动作一边哈哈大笑,乐在其中。
在组织户外活动时,利用听说游戏,训练小班幼儿听指令在规定范围有序安全活动的好习惯,如在玩滑滑梯前告诉幼儿必须遵守的规则,规定玩的范围,请幼儿在玩耍时和其他小伙伴比比谁的儿歌《滑滑梯》念得好,以儿歌来时刻提醒幼儿。让幼儿自己用语言来引导自己安全、守规则的行为,为以后更复杂的户外活动打下坚实的规则性基础。
四、点心及午餐环节
多数小班幼儿在家时都是由家长喂饭,对食物注重口味,挑食。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面临着“我想吃”到“我能吃”的转变。
利用音乐游戏《大嘴与小嘴》及 儿歌《我会吃饭》、《宝宝乖》等引导幼儿养成好的进餐习惯,幼儿在游戏中能清楚地说出进餐时要一手端碗一手拿勺,一口一口自己喂,不散饭,不掉菜。有利于幼儿独立性、规则意识的发展。
五、午睡活动环节
小班幼儿午睡习惯的养成对幼儿以后的集体生活及个人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幼儿入园前,多数都没有午睡的习惯,而幼儿园的午睡时间是有明确时间段规定的,加上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弱,午睡活动的组织显得十分重要。
每次午睡前我班会组织睡前活动,包括盥洗、散步、谈话等,入寝前,讲《小猫睡得香》的故事,从而告诉幼儿该何时睡,如何睡,然后让幼儿变成故事中的小猫,摆放好自己的鞋子,轻轻进入寝室,安静入睡。很好地培养了幼儿对午睡安静入寝的好习惯。在幼儿午睡起床穿衣环节中,教孩子们玩“钻山洞”的游戏。在幼儿边穿衣服时边说儿歌,增加了游戏性,效果显著,更发展了幼儿克服困难的好个性。
六、盥洗活动环节
小班幼儿洗手、喝水往往会弄得满身湿,将大小便拉在身上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给教师的日常活动组织造成不小的阻碍,在这一方面,我采用以下游戏形式来提升幼儿能力,发展其良好个性。
借助巧虎中的盥洗儿歌如:《洗洗手》《我会上厕所》来引导幼儿与巧虎比比看谁最棒,基本掌握洗手的正确步骤与如厕时男孩女孩的不同如厕方式,同时在卫生间粘贴男孩女孩的图片标志,帮助幼儿明白男孩女孩的性别区分;讲述故事《爱喝水的小象》,培养幼儿爱喝水,9 不良费水资源的好习惯。
七、离园活动环节
离园活动的组织关系着幼儿是否有一份好的心情来结束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并迎接家长的到来,所以在离园活动中我多会组织音乐律动、手指游戏这样的相对安静有趣的游戏。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探索自己的身体,律动《拍手点头》、《捏拢放开》、《小手爬》都是每位幼儿喜闻乐见的音乐游戏,在有节奏的律动中听音拍手的规则也渐渐形成。小班幼儿对手指游戏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如《一间房》、《鳄鱼来了》等手指游戏,创设了生动有趣的环境,发展了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锻炼幼儿空间想象能力也提升了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智能,同时收获了快乐的体验。
总之游戏是幼儿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把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一日生活更加精彩。在小班游戏化一日生活中,还需要教师的大胆的尝试、及时的反思、不断的创新,将以上环节有机的结合,动静交替地进行,并仔细观察、认真倾听、敏锐地发现幼儿的所思、所想、所做,用游戏化的语言加以积极的引导,从而使幼儿喜欢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成长。
第二篇: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化的探索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化的探索
古往今来,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地区没有不做游戏的孩子,也没有不喜欢游戏的孩子,孩子们离不开游戏,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天空、花儿离不开太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现代心理学的认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社会活动心理学派都从各个侧面研究了游戏对幼儿情感认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又最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活动,但是在幼儿园它从来就不是自发的活动存在的,而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在游戏中存在着大量的学习活动。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幼儿园的活动应以游戏为基本途径,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因此全方位整体地研究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研究游戏的教育艺术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密切关系,对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是十分有意义的。
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又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3岁幼儿想象的无意性和思维的“拟人化”特点使他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动作、认识事物、保持愉快情绪。而生活对小班幼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处于生活适应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初步发展时期。所以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生活。我们想通过游戏与生活的自然结合,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生活,在生活中快乐地游戏。《纲要》所规定的教育目标将在这种结合中完成,幼儿的发展也将在这一结合中实现。所以我们把“游戏化的一日生活”作为小班的主要活动来研究。
一、采用多种形式,尝试生活活动游戏化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的综合的表现就是幼儿愉快、健康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幼儿愉快、健康地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的。幼儿生活活动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现实,幼儿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更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幼儿教育的内容大多来自现实的生活,幼儿学习的途径亦主要的是现实 的生活的途径,且教育过程本身就应该是幼儿美好的生活过程,教育应该成为促进幼儿美好生活的积极手段。针对以上因素,我们在开展生活活动游戏化时运用了以下两点:
(一)幼儿园生活常规游戏化。“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的教 育也需要一定的规则来维持,这样才能使幼儿园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幼儿园的常规教育让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在以前传统的常规教学的学习活动前,老师为了吸引幼儿们的注意,会采用一些问答式的儿歌“小眼睛,看老师,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等等之类的。刚开始,幼儿们会根据自己的儿歌来控制自己的动作,时间久了以后,他们的行动和儿歌便完全脱离了。如果老师在当中加入一些游戏的因素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同样是集中幼儿注意的方法,我们采用了游戏的方式:“静静听,静静听,叫你叫我还是叫他”(教师用口型来叫幼儿的名字,被叫到的幼儿说“我在这里”)这样,幼儿们的注意一下子都被老师给吸引了。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喝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幼儿的运动量大,因此,及时地给幼儿们补充水分也是生活中的主要工作之一,但多数幼儿的喝水习惯不是很好,很少有会主动去喝水,或者在教师组织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幼儿以种种理由来拒绝喝水。于是,我们几位老师一起开动脑筋想办法,用什么样的办法能让孩子主动喝水呢?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游戏,我们尝试了这样一些方法:在自然角准备了一些植物(大蒜、豆苗)、水杯等,请孩子每天给植物浇水,过了一段时间,一些孩子就发现不浇水的植物就会死掉。在组织幼儿喝水的时候我们通过游戏的口吻说:“该给小汽车加点儿油了。”孩子们听了都高高兴兴的来喝水,说:“汽车加足了油就能跑的更快了。”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孩子们的喝水习惯有了明显的进步。
把游戏活动的要素渗入生活活动,使幼儿在生活中获得游戏性体验,使生活活动游戏化。幼儿们每次的洗手是最积极的,却也是最马虎的,为此,我们组织了一个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边听音乐边按节奏洗手边念儿歌:“湿湿手,擦擦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再用水来洗一洗,一、二、三,甩三下。”幼儿较快地掌握了正确洗手的方法。我们并把儿歌中的内容用图片的形式把它剪贴出来,2 粘在水龙头的旁边,这样,幼儿们能更直观地去了解了。
(二)生活技能学习游戏化。生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活的内容是综合的、多样的。正因为如此,作为教育途径的生活是具有挑战性、应变性的。随着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我服务的欲望也变得强烈起来,同时他们也表现出对接受一种新事物的胆怯心理,特别是对与那些平时缺乏自信的孩子,担心自己做不到,还没开始做就请求成人的帮助。在这两种心理状态的冲突下,游戏化的生活技能学习产生了。让幼儿学习穿开衫、套衫、鞋子、袜子等都在游戏的情景下进行,并伴有形象的儿歌来帮助幼儿熟悉穿的步骤,例如:“捉领子,盖顶子,小老鼠,找洞子,东钻钻,西钻钻,吱吱吱吱上房子。”在生动想象的儿歌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们很快地掌握这些生活技能。
涂面油是生活中一个简单地小细节,但是有许多幼儿还是由家长包办,为此,我们开展了一个《面油香香》的游戏活动。“小面油,香喷喷,我要和你做朋友。点额头,点脸颊,五指并拢抹一抹。”通过简单的儿歌和动作的示范,幼儿们对这一生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自己动手来涂,增强了自我服务的意识。
小班幼儿虽然能独立进餐,但许多幼儿的进餐习惯不是很好,吃完饭后,桌上全都是撒下的饭粒和菜。针对这一点,我们在弹性活动中组织了一次《鸡妈妈请客》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们在情景游戏中了解吃饭的正确坐姿和进餐方式,并让部分幼儿参与到游戏中来现场学习。幼儿们的积极性都非常的高,学习的兴致也相当的高涨。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区域活动中设立了能提高用调羹进餐这一技能板块。
二、利用游戏因素,探索学习活动游戏化
杜威指出:“游戏性是一种精神态度,游戏是这种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我们所说提出的学习活动游戏化并不是要将幼儿园的学习活动都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强调游戏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尤其是对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爱玩、喜欢游戏,无意注意占主导的年龄特点,决定对于他们的学习活动不能采取灌输式和接受式,而是应将学习活动更多包涵在游戏中,并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育活动,寻找一种游戏般的教育过程,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进而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一)创设游戏情境,获得快乐的心理体验。幼儿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在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游戏情境,以游戏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这样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由此,极大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他们的创造才能,并获得了情感上的体验。如:在开展《大变小》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创设了给瓶宝宝喂食物吃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用切、舀、撕等形式将提供的各种食物变小后放入到瓶子里。幼儿对整个操作游戏相当感兴趣,在游戏中幼儿自然而然获得了什么样的食物用何种工具何种方法将其变小的知识,同时还满足了他们的角色需要。又如在早期阅读 《飞、游、爬》的活动中,我们将游戏贯串始终,并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海底的情景。小鱼吹出的泡泡上都贴上了“飞”“游”“爬”的字,鼓励幼儿根据教师说出的字,分别用飞、游、爬的动作去碰碰它们,将动作与识字相结合,使幼儿能将两者有机结合,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
在开展数学活动中,我们尝试组织和安排系列能刺激幼儿数思维的集体游戏,并注重运用日常生活情景,刺激幼儿的数思维。在数的教育活动中,幼儿主动的游戏成了这个领域的主导性活动,如在幼儿吃饼干的时候,往往孩子们关注的是“吃”,不会考虑到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的环节中帮助幼儿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他们动脑筋的习惯。
(二)尊重主体地位,提供自由的选择空间。众所周知,幼儿园的游戏分两种,即:幼儿按需要自发开展的本体化游戏和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的手段性游戏。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的手段性游戏占主导,但它又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为此,我们将两者相结合,根据游戏与学习的内在联系,在学习活动中将幼儿摆在主体的地位,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让他们在活动中享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发现式学习,并倡导“游戏是快乐的学习,学习是求知的游戏”。
如在艺术教育领域中,我们更多地注重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造,让幼儿通过美术游戏和音乐游戏,自主地、按自己的意愿去进行创作和表演。在美术教育中,我们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去创作,鼓励每一个人与别人不一样,教师也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定儿童的作品孰化轨劣,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 4 机会。在开展“我当小厨师”的活动中,我们以小厨师烧菜的游戏,引导幼儿用撕纸粘贴的形式来制作各种菜。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样也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幼儿对彩色纸的选择完全是按他们自己的意愿。所以做出来的菜也各不相同,有红烧牛肉、炒青菜、红烧鱼、番茄炒蛋„„在注重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造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在适当的时候教给幼儿一些必要的表现技能,让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使用材料的方法,并展示多种(而不是一种)范例。让幼儿不受客观情理和时空关系的束缚,凭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所知、所想和所感,但是他们也不会因为缺少技巧而感到不知应该如何表现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尝试把握好游戏和教学两者的关系,逐渐学习在不压制幼儿的表现和创造与让幼儿学会表现自己之间求得平衡。
(三)重视活动过程,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幼儿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活动是促进幼儿自我发展的基础。虽然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安排各种游戏,以此来实现活动的目标。但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追求目标的达成程度,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即:重视活动的结果。这样一来游戏只是作为教学的手段而已,幼儿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为此,我们挖掘了幼儿在自发游戏下积极主动的状态,将关注活动的结果转向为关注活动的过程,把目标隐含在过程之中,并以游戏活动为载体,让游戏活动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则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有目的地诱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使幼儿有了更多时间操作、体验的机会,能自己去发现知识,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获得发展。逐渐达到“看似无教育,其实有教育”的境界。
如:在开展“袋鼠礼品店”的活动中,我们确立的活动目标是用不同粗细的绳子通过抖动、拖拉的方法来制作包装纸。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让绳子宝宝到不同颜色的浴缸里洗澡,来实现蘸色的要求,然后鼓励幼儿用各种线蘸颜料在白纸上跳各种小动物舞蹈,将抖动与拖拉的技能隐含在跳各种小动物舞的游戏中,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表现状态,他们按意愿选择材料,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幼儿的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而非“要我玩”、“要我学”。
当然,在学习中我们也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无论是材料提供还是环境创设,都能考虑适合不同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幼儿,力求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幼儿在游戏 5 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自我发展。
(四)关注兴趣需要,生成有趣的教学内容。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更多地是关注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改变教师“传统”角色为“协助角色”,引导幼儿自由、自主、弹性、主动地投入游戏,生动而快乐学习,及时捕捉幼儿学习活动中出现的新兴趣,将其导向新的活动。如在开展“买菜”的角色游戏中,我们发现虽然孩子们没有去菜市场买菜的生活经验,却对买卖的过程相当感兴趣,大多数幼儿喜欢购物的结果,孩子们还津津乐道的与同伴交流自己买了什么菜。既然孩子们对买菜的活动如此感兴趣,于是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心理需求,生成了一次去菜篮子超市买菜的活动。游戏中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而实际购物则是幼儿与成人的交往,孩子们在买卖的过程中获得了初浅的交往技能。我们还曾根据幼儿对自身眼、鼻、耳的兴趣生成了《亲亲热热一家人》的主题,根据活动区中对玩色活动的投入和积极参与生成了《彩色的世界》的主题等。由于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由师生共同生成的内容,幼儿的参与性更高,活动更为主动。而教师在这其中起着支持与引导的作用,和孩子们共同分享着学习的快乐。
三、关注环境创设,推进区域活动游戏化。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在活动中,我们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及材料为媒介来支持、帮助、发展幼儿的游戏,同时师生共建区域内容及角色,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融入活动中,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决定游戏时间的运用,最终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与教师、同伴、环境的充分互动,自然地获得知识。同时,教师也注重把握指导的切入点,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推动了幼儿活动区活动游戏化的发展。
(一)创设童趣环境,激发游戏愿望。环境对幼儿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教 育作用,良好优美的环境能使幼儿身心愉悦,同时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满足审美需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出发的。为此在我们在活动区的设置 时,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童趣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们以孩子们喜爱的动物形象对各区域进行命名,如:孔雀工作室、小黄莺艺术团、聪聪脑力房、小猪建筑队、小鸭之家,小蜜蜂工作坊„„并在区域周围张贴与区域内容相匹配的卡通图片,进区幼儿还能挂上相应的胸饰或头饰。不但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而且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不仅激发了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兴趣,还让大家对活动区的设置一目了然。
(二)逐步增添新材料,丰富游戏内容。小班孩子对新材料的兴趣往往只 能维持几天,在同一区域活动中,需要不断增添新的活动材料,才有利幼儿的探索、发现与提高,使幼儿的游戏内容更趋丰富,促进幼儿游戏主题纵向,横向发展。在开展“有趣的动物”主题活动下的区域时,美工区中我先投放了各种复印的动物形象图,供幼儿涂色,在孩子们已经能较好地完成涂色时,我们又往区域中投放了用白蜡笔勾线的动物形象,以给小动物拍照的游戏形式供幼儿棉签画,孩子们被白纸变动物的游戏吸引了,再一次激发了游戏兴趣。几天之后,孩子们的兴趣稍有减退时,我又投放线描动物,让幼儿用粘贴的方法帮助小动物穿衣服,这下孩子们又有了兴趣。这样层层递进,使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三)提供合作游戏的材料,提高游戏协作能力。小班幼儿个人意识较强,缺乏合作意识,常常会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在区域游戏中提供合作性的游戏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秋天的大树”主题下的美工区,水果印章画活动中,我把背景图“大树”画得很大,要求孩子们一起合作制作。在活动前,我先给了大家提供了几种合作的方法让大家选择。一种是分工合作:一个人切水果,一个人印章,;另一种是分块合作,即每人选择画的一部分进行操作。在经过尝试后,发现大多数幼儿喜欢第一种方法,这样速度快。这种行为也是符合小班年龄特点的。当完成了一幅画后,大家觉得一起玩比一个人更开心。
(四)以同伴身份参与游戏,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 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及交往能力等,针对所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活动中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观察孩子们在游戏中的 7 行为,捕捉细微信息,并及时抓住活动中的偶发事件,以自己的热情,机智感染教育幼儿。以此调整幼儿的游戏方式,促进全体幼儿在实践中获得发展。有段时间发现娃娃家的幼儿特别喜欢拿插塑玩具做替代物,而且游戏结束后又不能及时的放回原处,如果以教师的身份去要求幼儿及时整理,孩子们可能会接受,但却不能主动。为此我以娃娃家客人的身份参与他们的游戏,创设为娃娃过生日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联系自己过生日的情景,回忆在过吃完饭后,妈妈是怎样收拾的。来指导幼儿分类摆放玩具,这样幼儿既乐意接受,而且还经常出现互相抢着整理的情况。
四、提供充裕时间,保证自由活动游戏化
幼儿自由游戏对其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孩子们的自由活动中中,幼儿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强迫,所以,他们的情绪是放松的,而且他们还拥有最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选择材料,选择活动内容,选择游戏伙伴,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因此,自由游戏中幼儿最容易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我们想增加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教师以一名参与者、旁观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自由活动,成为他们游戏的伙伴,来促进师幼互动。
自由活动的开展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时间,二是材料(玩具)。我们专门在晨间来园和离园活动的时候,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活动时间,另外在完成每日的集体学习和集体户外活动后,我们也会适当安排一些时间供幼儿自由组织进行游戏。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方式阶段,对于提供的玩具和材料形象要比较鲜明,同时还应符合卫生和安全条件。在我们教室里,为幼儿们设置了多个自由选择的玩具柜,它们有幼儿们在结构游戏中做完的成品展览柜、有幼儿们自发组织建立的自带玩具柜、还有一些经过清洁处理的废物柜等。幼儿们可以自由地在废物柜当中选择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自己想要的玩具。有了大量的时间和材料,幼儿们通过材料这个媒介,相互之间的交流多了,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还能带动一批幼儿自发地组织小组性的游戏,从联合游戏过度到合作游戏。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与尝试,我们通过将游戏和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把游戏活动的要素渗入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中,重视将学习、生活等与游戏 相融合,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设计”,孩子们能主动、自由、快乐、有序、享受、创造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之中,由此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使幼儿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我们发现一日生活游戏化在小班阶段开展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孩子年龄特点 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是以直观想象思维占主导,而游戏的形式恰好能够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获得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满足。
我们发现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体现在:首先,幼儿在游戏化的 一日活动中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其次,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再者,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学前游戏理论》
丁海东编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与组织策略》
张春霞
《幼儿教育》
2005、6 《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
陈建华
《幼儿教育》
2005、6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反思》
华爱华
《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
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
《学前教育应实现“游戏”和“教育”的结合》
中国学前教育网 《幼儿教育整体观》
虞永平
《幼教科研导刊》2002/8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理想、构想和遐想》
虞永平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网 《游戏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
中国学前教育信息网
第三篇:感知“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
感知 “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
空直蓝天幼儿园 王佩华
今年,我从大班转到了小班工作,从“活动化的共同学习”到“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感觉有很长的路在转折。在怜惜小班幼儿的可爱之余,也吃尽了“沟通”不畅的苦头。在重新学习了小班《快乐与发展》之后,我尝试着进行了调整,发现无论是哪种学习方式,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顺应才是根本。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小片段:
用游戏的方法学常规
——排队送软垫
来小班之前,我在大班,老师请小朋友排队送椅子只需要说“从XX到XX的小朋友请送椅子”,我一直不觉得这有多难,直到我用同样的话来要求小班孩子。
那天,教育活动结束,我想轮流请孩子去入厕。当时考虑了这是小班孩子,我还特意请孩子看着我的手,我用手边比划范围边说“从XX到XX的小朋友请送软垫”,可是让我很意外的是只有被我点出名字的孩子起立送软垫,其他孩子还是很疑惑地看着我。这时,我才明白他们不懂我这句话的意思。
刚开始,我想只要他们听多了,就能明白,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我没有改变策略,还是以同样的方式要求孩子,但是其效果不是那么理想。后来在翻看《快乐与发展》时,看到了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突然反思到我这件事,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游戏的方式呢?这样既能让孩子能明白我这个要求,同时又能开心地执行。
有了办法,我马上实施。又到了需要孩子轮流入厕盥洗了,我对孩子说:“老师今天要请你们当小鱼,游着去上厕所。先点到名的是鱼头,后点到名的是鱼尾,那中间的是什么啊?”
“鱼身体!”
“那小鱼游的时候,小朋友能随便插队吗?”
“不能!那样小鱼会生病的!”就这样,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排队送软垫,不需要老师多余的提醒和要求了。
在情境中解决矛盾
——谁是警察?
因为装修,“后花园”很久没有去玩了。昨天终于装修完了,今天我带着好奇的孩子们向那里进军。
哇,好多的小汽车呢!孩子们都兴奋地当起了小司机,整个后花园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玩着玩着,陈彦泽和汪道昀的车撞到了一起,谁也不让谁。我想先看看他们能不能自己解决,就没有介入,看他们僵持了一会儿还是没有解决的意思,忽然我有了一个办法。我大声地询问:“谁是警察啊?这里有人撞车了,快去帮助他们!”
孩子们一下被我的话吸引了,连身处事件中的汪道昀都举手想当警察,看来这件事容易解决。我请尘尘当小警察去解决,他很认真地指挥着,“你往那开,你往那开”他边说着还边用手比划着,陈彦泽和汪道昀的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两人又高高兴兴地去玩了。
一件纠纷就这样自然地平息了,在游戏中,在孩子快乐的情绪中。
用故事代替说教
——水宝宝错了吗?
这段时间,有些孩子在洗手时会把衣服弄湿,而且水池台上都会有很多水,甚至都流了下来。我想,该集中孩子说一说了,提醒他们洗手的时候手放低、水开小,这是我在大班的经验,可是转念一想,不对呀,小班孩子和大班孩子完全不一样,他们是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我为什么不编个小故事呢?
于是,今天早上洗手喝水前我给小朋友讲了小熊的故事:
有一只小熊三岁了,要上幼儿园小班了。他每天早上开开心心地背上小书包去幼儿园,开开心心地玩游戏。这天,他又开心地去洗手,准备喝完水后出去玩。他把水开得很大,又把小手放得高高的,水宝宝流到手上,又溅到水池台上,弄得到处都是。水宝宝流到了小熊的肚子上,把他的衣服弄湿了。小熊可生气了,他责怪水宝宝,说:“呀,水宝宝你怎么那么调皮,把我衣服都弄湿了,多难受啊!”小朋友,你们说,是水宝宝的错吗?
有几个小朋友明白了,他们说是小熊自己的错,因为他把水开得太大了,又把手放太高,水宝宝就到水池台上了。“说得真好!对!我们洗手要把手放水池里面去,开面条水,水宝宝就不弄湿我们的衣服了!”我又正面重说了一遍。
这次洗手,小朋友们可注意了,好多孩子都说:“老师,我没有让水宝宝流到外面”“老师你看,我开面条水了!”
小班幼儿还处在泛灵期,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有情感,以情感的方向去引导孩子更有效于说教。
以平等的身份参与
——一次玩纸的活动
在十一月初,我想尝试让孩子使用剪刀剪纸。为此我需要做一些铺垫,首先就是要孩子加深对纸的了解,于是我设计了玩纸的活动。虽然是出于这个目的,但是我自身却有意外的收获,因为这是我带小班以来最成功的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
在活动中,我发给孩子每人两种纸(一薄一厚),让孩子用各种玩法来感受他们的不同。其间,我让几个孩子说说可以怎样玩,接着就让孩子自己玩,我也和他们一样探索着玩法,我希望用自己的兴致来渲染气氛,还希望没有主意的孩子能模仿我。我先把纸放在我的耳边抖抖听听它的声音,再吹着玩,然后把纸团起来,我用眼角的余光可以感受到孩子玩得很开心,探索得很认真,他们很多人都在跟随着我一起玩。最后,我把纸一点点地撕掉,孩子们看着老师居然把纸给撕了特别开心,都和我一起撕起了纸,等我们都撕完了就一起把碎纸抛向空中玩起了下雪的游戏。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很仔细地把碎纸都捡起来,因为我告诉他们,这些碎纸是有用的,下次我们要用他们来玩粘贴的游戏。
整个活动以孩子动手探索为主,老师的要求不多,而且老师和孩子一样“肆无忌惮”地玩,让孩子觉得老师是同伴,可以“随便”玩,没有约束。以前的活动,孩子们也都认真地听、和老师互动,但我觉得这次的不同在于:我和孩子们玩在了一起,似乎我不是一个教师,也不是在实施教育,整个氛围自然轻松,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而他们是真正地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习。这次活动将会很大的影响我以后对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第四篇:浅探以一日生活游戏化促进小班幼儿个性发展
浅探以一日生活游戏化促进小班幼儿个性发展
浅探以一日生活游戏化促进小班幼儿个性发展
【内容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要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来安排。“游戏化的一日生活”尤其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勇敢、独立、坚持性、克服困难、活泼开朗良好个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化;一日生活;小班幼儿心理;个性发展
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晨间活动、教学活动、早操、早点、盥洗活动、午餐、午睡、午点、户外活动、离园等环节。简而言之,即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每个不同时间段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纲要》中指出:幼儿各种行规习惯的养成必须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关于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个性的培养,我从以下环节总结了几点经验:
一、晨间活动环节
小班幼儿由于其特殊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在晨间入园的这段时间多数存在哭闹、情绪极不稳定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把握晨间这个有限的活动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以游戏的形式展现出来,以调节小班幼儿的心理,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在我班,为迎接小班新生的到来,设置了温馨的娃娃家、玩具商店、照片墙等区角,老师每天在教室门口以 “××老师妈妈”的角色身份迎接幼儿的到来,然后带领“自己的好宝宝”进教室区角活动,转移幼儿分离焦虑的情绪,开心地投入到好玩的区角游戏中。待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后,教师为幼儿准备各种小动物头饰,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进行晨间体育活动,如:“小兔跳彩圈”、“猪八戒运西瓜”等,在游戏中初步锻炼小班幼儿的跳、投掷等基本能力,培养幼儿勇敢、探究的精神,也愉悦幼儿身心。
充分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以音乐游戏、听说游戏为载体,如适时地弹奏《我上幼儿园》、《打电话》等简单歌曲,吸引幼儿注意力,锻炼小班幼儿敢说、敢唱的基本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教学活动环节
《规程》第二十三条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犷(引自)要完成这个过程,我们必须注意在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拟人化心理特征明显。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常以拟人化的活动形式让幼儿理解和参与活动,满足孩子爱模仿的心理需求。
我班幼儿中性格特别活跃、能说会道的幼儿,也有胆小、不敢表现自我的幼儿,更有随着气氛的改变来行动的幼儿,我经常在教学中融入好玩的游戏,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借助有趣好看的教具来吸引幼儿注意力,多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给予反应灵敏的孩子高调的表扬,或物质奖励,引导其他幼儿进行模仿,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以语言活动游戏《我长大了》为例,在感受完自己以前用过的衣服、袜子等都穿不下,看到几位幼儿完整表演儿歌并获得老师表扬后,其他幼儿也觉得这非常有趣,迫不及待地举手要表演,并很自豪地想伙伴炫耀自己长大的事迹,在模仿学习中很好地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早操及户外活动环节
小班幼儿对于早操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看见操场上做操的中、大班幼儿,眼里满是羡慕。但是其注意时间短,普遍好动,规则意识与安全意识十分薄弱,需要教师利用有趣的游戏来组织好幼儿安全有序地进行。
我常会用“《开火车》、《采蘑菇》等游戏来培养幼儿有序排队,站点的能力。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我园选编的《我们出发了》、《小小智慧树》、《洗刷刷》、《动物模仿操》等生动有趣的早操活动更是极大地激发小班幼儿对体操活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对小动物的姿态模仿地惟妙惟肖,在音乐中一边做刷牙洗脸洗澡的动作一边哈哈大笑,乐在其中。
在组织户外活动时,利用听说游戏,训练小班幼儿听指令在规定范围有序安全活动的好习惯,如在玩滑滑梯前告诉幼儿必须遵守的规则,规定玩的范围,请幼儿在玩耍时和其他小伙伴比比谁的儿歌《滑滑梯》念得好,以儿歌来时刻提醒幼儿。让幼儿自己用语言来引导自己安全、守规则的行为,为以后更复杂的户外活动打下坚实的规则性基础。
四、点心及午餐环节
多数小班幼儿在家时都是由家长喂饭,对食物注重口味,挑食。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面临着“我想吃”到“我能吃”的转变。
利用音乐游戏《大嘴与小嘴》及 儿歌《我会吃饭》、《宝宝乖》等引导幼儿养成好的进餐习惯,幼儿在游戏中能清楚地说出进餐时要一手端碗一手拿勺,一口一口自己喂,不散饭,不掉菜。有利于幼儿独立性、规则意识的发展。
五、午睡活动环节
小班幼儿午睡习惯的养成对幼儿以后的集体生活及个人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幼儿入园前,多数都没有午睡的习惯,而幼儿园的午睡时间是有明确时间段规定的,加上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弱,午睡活动的组织显得十分重要。
每次午睡前我班会组织睡前活动,包括盥洗、散步、谈话等,入寝前,讲《小猫睡得香》的故事,从而告诉幼儿该何时睡,如何睡,然后让幼儿变成故事中的小猫,摆放好自己的鞋子,轻轻进入寝室,安静入睡。很好地培养了幼儿对午睡安静入寝的好习惯。在幼儿午睡起床穿衣环节中,教孩子们玩“钻山洞”的游戏。在幼儿边穿衣服时边说儿歌,增加了游戏性,效果显著,更发展了幼儿克服困难的好个性。
六、盥洗活动环节
小班幼儿洗手、喝水往往会弄得满身湿,将大小便拉在身上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给教师的日常活动组织造成不小的阻碍,在这一方面,我采用以下游戏形式来提升幼儿能力,发展其良好个性。
借助巧虎中的盥洗儿歌如:《洗洗手》《我会上厕所》来引导幼儿与巧虎比比看谁最棒,基本掌握洗手的正确步骤与如厕时男孩女孩的不同如厕方式,同时在卫生间粘贴男孩女孩的图片标志,帮助幼儿明白男孩女孩的性别区分;讲述故事《爱喝水的小象》,培养幼儿爱喝水,不良费水资源的好习惯。
七、离园活动环节
离园活动的组织关系着幼儿是否有一份好的心情来结束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并迎接家长的到来,所以在离园活动中我多会组织音乐律动、手指游戏这样的相对安静有趣的游戏。
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探索自己的身体,律动《拍手点头》、《捏拢放开》、《小手爬》都是每位幼儿喜闻乐见的音乐游戏,在有节奏的律动中听音拍手的规则也渐渐形成。小班幼儿对手指游戏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如《一间房》、《鳄鱼来了》等手指游戏,创设了生动有趣的环境,发展了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锻炼幼儿空间想象能力也提升了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智能,同时收获了快乐的体验。
总之游戏是幼儿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把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一日生活更加精彩。在小班游戏化一日生活中,还需要教师的大胆的尝试、及时的反思、不断的创新,将以上环节有机的结合,动静交替地进行,并仔细观察、认真倾听、敏锐地发现幼儿的所思、所想、所做,用游戏化的语言加以积极的引导,从而使幼儿喜欢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成长。
第五篇:小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要求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要求
入园活动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与家长告别。2.乐意接受老师的晨检。
3.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自己的衣物整齐地放在固定的抽屉里。
4.乐于参加区域活动,遵守活动规则,活动后将玩具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早操
1.在教师的帮助下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冬天不怕寒冷,积极参加锻炼。
2.听音乐节奏做操,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动作协调,努力达到锻炼目的。3.在指定的范围活动,兴趣浓厚,活泼愉快,学习和提高动作技能。4.遵守规则,活动时不乱跑,不喊叫,不打闹。
5.正确使用器械,注意爱护,用完后帮助老师将玩具、器械、材料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教育活动
1.入厕、洗手,做好活动准备。2.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心情愉快。3.意力集中,乐于动脑、动口、动手。4.与老师、同伴分享活动经验。
5.活动结束后,主动整理活动材料,物归原处。
户外活动
1.在指定的范围活动,兴趣浓厚,活泼愉快,学习和提高动作技能,会利用器材锻炼身体,具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2.遵守规则,活动时不乱跑,不喊叫,不打闹、不做危险动作,不玩危险游戏。3.在教师带领下,积极参加劳动、散步、自由活动等其他户外活动。
4.正确使用器械,注意爱护,用完后帮助老师将玩具、器械、材料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游戏活动
1.能参加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并能遵守集体生活中的一些规则。2.在游戏活动中愿与同伴一起玩。并愿意和同伴一起使用材料和玩具。户外活动及户外体育活动
1.在指定的范围活动,兴趣浓厚,活泼愉快,学习和提高动作技能,会利用器材锻炼身体,具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2.遵守规则,活动时不乱跑,不喊叫,不打闹、不做危险动作,不玩危险游戏。3.喜欢参加各项体育活动。
4.各种基本动作自然协调,姿势正确。
活动区活动
1.活动中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参与活动,并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区域。
2.活动中幼儿大胆选择材料、大胆尝试操作、摆弄材料,和材料互动,和小伙伴互动,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和疑惑,积累经验,体验成功的乐趣。
离园活动
1.离园前把玩具、材料、椅子收放整齐、归位,整理好活动环境。2.整理自己的仪表,带好自己的物品,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3.主动向老师、小朋友及其他家长道别。4.不独自离开幼儿园,不跟陌生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