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教学《不求甚解》想到的
南京晓庄学院附中 朱树静
我在上《不求甚解》这篇课文时,先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不求甚解”的意思导入,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紧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学习这篇文章。”学生齐答:“先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呢?”“然后„„让我们讨论讨论。”于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大约八分钟后展示探究结果,由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用投影显示提出的问题。有小组提出:“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好吗?为什么有不少人对它加以批评?它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读书与学习活动?另有小组提出:“不求甚解”是否就是说读书时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还有小组提出:这篇议论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了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
各个小组都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提法不一样,但意思差不多,我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整合,并让学生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重要的或他们感兴趣的进行讨论,同时由学生确定讨论顺序。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时而齐声回答,时而争论激烈,时而达成共识,时而分歧明显,时而缓,时而急,学生情绪时而放松,时而紧张,课堂上经常闪烁出思想的火花,中学生思想活跃、反应灵敏、表现欲较强的特点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实际上,在学生讨论、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已基本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和思想精髓,也基本解决了老师想提出的问题,但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回归到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在教学中,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作用,学生只能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东西,即“填鸭式”教学。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教案教学,而不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这种教学过程太死板。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而不习惯于不断被学生提问,老师像是一位法官。在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教师又成了威风十足的长者。
而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和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问题由学生提出,思路由学生探索,方法由学生寻找,要点由学生概括。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学生在各自感悟、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与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上,平等地对话、平等地交流,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交流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和空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想学、乐学,使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和迷人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春》时,我曾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把课文中重点的佳词丽句的赏析答案告诉学生,并要求他们记住。结果,课堂上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这么多美好的词句毫不领情,而且在课外阅读迁移考查中,学生失分惨重。我认识到这种传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转,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跳出以教师为圆心、以规定问题的标准答案为半径的轨道,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扼杀,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遭到重创,课堂慢慢会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形成了“一潭死水”。于是,我换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求学生们自查工具书,朗读课文。在深入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一时间学生们都非常紧张地投入并积极举手发言,把自己有疑难的问题都提出来了。紧接着我把这些问题分类合并,并分别交给四人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接受自己的任务后,惟恐自己的小组落后,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合作、探究之中,在回答问题时,我先让承担此问题的小组回答,但如果此小组未能及时回答,其他小组可举手抢答,这样各小组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回答,有的补充,有的反对,一时间,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生辩论,学生们探讨着一个个问题,争论一个个疑点,各抒己见,好不热闹。有的学生除了分析课本中的例子外,还探讨课外相关文章的例子,并且发表了很多卓有创意的见解。
做好课堂师生互动探究性教学,既要学生积极参与,又要学生主动创新,还要教师启发唤醒,大胆放权,创设民主、多元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活动,外界可以对个体施加影响,但无法代替个体活动,即使代替了个体部分活动,也无任何创新价值。因此,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创新,即使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对学生也无济于事。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新的同时,还应发挥教师启发、唤醒作用,这是搞好师生互动探究性教学必备的条件之一。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语文互动探究性学习,走进语文艺术的殿堂。
一位导演要培养出最佳角色的演员来,必须给他足够的表演机会;一名教师要教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必须给他较多的学习机会和权力,为他创造一种民主、多元宽松的学习环境。师生互动意味着可以互相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来的,老师不要责备学生,而应给以鼓励;老师回答不上来的,不要以为学生在出老师的“洋相”。所有问题答案老师不作定论,应允许答案丰富多彩,多元化。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是要一概否定传统的、学生过去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每一种方式既有其长处即有利于学习的一面,又存在不足或不利于学习的一面。《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样的探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立足于学习的规律,我们更应该倡导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相结合,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相结合,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课改实践中,有人片面理解自主学习,一味地宣扬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挑选,学习伙伴由自己选择,结果课堂活动沦落到放任自流的地步。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前提。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完全应该预设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当然这些预设不是僵化的、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生成的。语文学习本身的客观性不如其他学科(如数理化)那样明显,它的学习内容、评价标准、活动过程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把握,更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及时评价。
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质疑发问、分析研究、不懈钻研和探讨来解决问题,并进而增加知识、增长技能、开启智力,最终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探究性学习也不能滥用。语文学习有很多接受性成分,语文学习不可回避接受性学习,甚至可以说,与其他课程相比,它的接受性更强一些。如果无论什么都拿来探究一番,只能导致探究的表面化和庸俗化。如近年来熟读背诵被人诟病为死记硬背,其实它的存在有合理性、必要性。有些保留课文、经典语句、精美语言、知识结论,就是必须让学生记下来背下来,当然可以理解了再背,但是一概否定记忆和背诵就不对,没有这样的记忆背诵就没有真正的积累。当然,语文学习有很多探究性成分,探究性学习也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理想的语文学习,是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晓辉等 《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2、朱绍禹 《语文教材文化的建设和理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6月
3、《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会,1995年9月
4、屠建林 《网络环境下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
5、《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9月
6、孙春成 《新语文课堂:探究教学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7、史绍典 《“探究”漫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年4月
8、卢明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之我见》,《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9月
第二篇:谈新课标理念下转变语文学习方式的体会(精选)
学习新课标的感受
新建小学郑新霞
新的课程观正逐渐改变着师生传统的教学观念,呈现给人们新的教学视野,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建构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价值已为大势。在这些新的教学呼唤声中,开放式教学以有的价值取向,成为我们当前教学中新的热点。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吹来一缕春风,给莘莘学子降下一丝甘霖。当我们一线教师满怀豪情去拥抱新课标时,忽然发现,我们落伍了。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多少年的教学方法要改变、多少年的教学模式要打破、多少年的教学思想要更新。人可以改变别人,但最难的是改变自己。苦闷、彷徨、思考、探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应新的课标,就会被淘汰。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我认为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最重要的。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人的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中走过来的教师,若不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是很难适应新课程的。所以,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改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会真正焕发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作业。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学生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犹如林黛玉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不敢多行一步。在这种观念下培养的学生,其个性的张扬,人格的健全,素养的提高,将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人才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自主性学习,也就是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能自己阅读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读,能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就要亲手去做,能自己说的一定想法自己说„„;合作性学习,即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成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新课程标准来说,我们的课堂教育已经回归到关心学生的感受,关爱生命本质,关注个性发展,致力教育的全面素质化等方面上来。因此,课堂也应该成为最具人性化、最温情和最自由、开放的育人场所。对于刚进校门的孩子们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无穷无尽,世界、知识、未来,以及自己的想象和理想世界„„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色彩斑斓的魅力,对他们而言这一切没有任何边界,没有任何限定。他们在其中是完全自由的,他们的性格、思想、感受全是开放的。世界对他们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他们的思维,完全可以在这上撒开腿猛跑。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述关于儿童学习愿望的重要动因时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然而,儿童的这种“强烈的学习愿望”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呢?不难得到答案,本人以为,他们的思维,无论怎么“跑”都不过分,因为在他们面前所呈现的世界、知识、未来对他们完全开放,就像他们一岁生日的时候,父母在他们面前摆上各种各样的礼物,只要没有限制他拿什么,他就什么都可以拿。既然在世界、知识和未来面前,他们是自由的,那么谁有权力剥夺他们的自由?教育的名义,不应有剥夺自由的权力,而应赋予孩子们更为广阔的自由自主的空间!就像那节语文课那样,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翱翔在春天的怀抱之中,感受知识,愉悦地接受教育。如果教育是从孩子那里剥夺自由和欢乐,那他们怎么能够学习到真理、正义、道德和真正的知识呢?他们怎么能够在健康、自由、开放和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呢?
以往的教育,学生就是放在学校的“空白杯子”,教育的目的就是得让它装满开水。杯子装得越满,教育就越成功。再怎么说,你那倒进去的开水,是干净不干净,谁知道呢?学生能拒绝吗?这样下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就一代比一代旧,一代比一代无能,也一代比一代浑浊。试想,没有开放、没有更新的知识,就像不断重复烧的开水,久而久之其根本就是变质的。我想,整个教育环境焕然一新的局面,整个教育素质化的优良效果形成,就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行为中,就在我们的每一个创新的教学过程里,就在我们每位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
现在,我们的教育正在处于新旧教学的临界点,步伐的艰难之处可想而知。关键就在于,必须认识什么是教育,必须教师先扔掉手里的裁纸刀和教鞭,教育得由先放弃规范开始。让学生的可爱的小手,恢复自由吧;感受他们实在的感受吧!解放了他们的思想、感受、认识、行动等,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我们所实施的新课程,才能是实质意义上的新课程。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中,再开始讨论如何在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对话,进行研讨;实现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和开放性.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以前那种孤立、封闭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标的要求。因此,营造一种开放的、双向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教学情境,建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已成为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
第三篇:语文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中 卫菊珍
邮编 215011联系电话:0512-66817098
内容摘要: 语文新课程下,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课程和内容设计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
一.背景分析
8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且以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补补居多,局限性较大,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这次教学改革是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次教学改革要改的是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教与学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明显特征和核心任务。
二.新课程下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对应于他主学习的被动性,两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不会视学习是一种负担,而视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会事半功倍,相反,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1
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监控的学习。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建立和维护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找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整、信息搜寻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专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生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可以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现,必须实现三大转变:
(一)教学内容,应当从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
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如学完新课文《坐井观天》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将会怎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有的和同桌互说,有的前后座凑在一起争论„„思考、讨论后,一学生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另一学生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又一学生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我也很惊奇,很感兴趣,学生一般是顺着“青蛙跳出井口后将怎样”的思路进行想象,他怎么又让青蛙跳回井里了呢?因此我进一步发问道:“为什么呢?”这一学生继续说道:“青蛙跳出井口,来到一条小河边,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回了井里,并自言自语道: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我的心被震撼了,连连点头。是啊,河水里常漂有死鱼,菜市上也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让青蛙跳回井里完全合乎情理。我不失时机,因势利导:青蛙是益虫,是庄稼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一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做到了“语文学习不只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习生活,学习发展。”
(二)教学方法,应当从过去以知识量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听中学“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学习鲁迅小说《故乡》,让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经过思考、讨论,有同学说:文章写了杨二嫂把“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拿走了,后来又拿了“我”家的“狗气杀”,说明杨二嫂有贪小自私的心里。有同
学说:杨二嫂的贪小自私的言行同她不参加劳动的坏习惯有关。原先她开豆腐店时,就“擦着白粉”,“终日坐着”,招徕顾客,所以写杨二嫂,是对她好逸恶劳的坏习惯进行嘲讽。有同学说:过去的杨二嫂“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圆规”式的姿势,生活比较宽裕。现在变成了“圆规”,说明作者在对她讽刺、批判的同时,还寄托着一种同情。有同学说:文章写杨二嫂主要是为了突出闰土。像杨二嫂这样早先开豆腐店的小商人都变成这个样子,那闰土的生活就更不用说了。还有同学说:写杨二嫂这个人物,是为了全面地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衰败、萧条的悲惨景象„„老师没有公布什么标准答案,同学们也没有拘泥于一个方面,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谈自己的认识、看法,不能不令人欣喜。
(三)教师角色,应当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新课程下,教师还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如初一新生入学时正值秋天,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我爱秋天》的作文。要写好作文,首先应该亲自去感受秋天。同学们一致认为去田野。我带着同学们来到田野,大家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摸,通过自主实践,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有的说“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的稻子成熟了”;有的说“好多好多菊花开了,有白的、黄的、红的”;有的说“一串红就像小鞭炮噼里啪啦地开了”„„在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我又适当及时引导学生探究,如:当有的同学说:“向日葵的脸全向着太阳呢!”我及时引导:“是呀,那向日葵为什么向着太阳呢??有没有不向着太阳的?”同学们马上去观察一同说:“没有不向着太阳的。”可至于“为什么”就说不上来了。我嘱咐他们课后自己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又有同学有新发现了:“老师,这里有好多蚂蚁排着队搬东西呢!”我马上启发到:“那它们为什么要搬东西呢?它们是怎样适应气候变化的?课后仔细观察、研究,认真查阅资料,到语文活动课上交流。”
同学们通过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学习,积累了了关于秋天的好多知识,回到教室,没有同学感到无话可写,相反,都流露出亲身实地体验丰收的喜悦。
语文活动课上,既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来解决语文、作文等课上出现的新问题,如以上问题:向日葵为什么向着太阳?蚂蚁生活是怎样适应气候变化的?又可以采用专题形式,下面以一节“词语积累”语文专题活动课为例。要求学生把课外自己从书报刊物上发现的优美词句亮出来共同赏析,然后分门别类地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甲同学首先发言:“请听一片断,晓梅瞪着艳羡的双眸,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万分崇拜洋妞,认定她就是电视剧中的小燕子„„这里面哪个词用得最美?”同学们都认为是“艳羡”,但就“艳羡”一词的意义却各执己见。有人认为“艳羡”即“羡慕”; 有人认为是“十分羡慕”,理由是“艳”是“羡慕”,“慕”是“羡慕”,相叠应是“十分羡慕”„„同学们争论激烈,但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我决定:各自去查找资料,独立思考,细心斟酌,真正弄清它的含义。第二天,同学们把结果带来了,有的同学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应用汉语词典》,有的同学查了《汉语大词典》、新《辞海》,有的请教博学的父母、老师,我当然也查阅了不少资料,最后得出结论:由“艳”组成的含有“羡慕”意义的双音词可分为两类:一是“羡称”。“羡”与“称”的词义各自独立,组合后的词义相加,即“羡慕、称赞”。二是“艳羡”“艳慕”,它们组合后的词义是重叠关系,即与原来单音词的词义相同,“艳羡”即“羡慕”。这一现象是词汇由单音向双音发展的结果,并不是表义的手段。至此,同学们通过独立、合作、探究学习完全理解了“艳羡”一词的意义。
实现上述三个转变,能够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是啊,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找答案,相信他们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相信他们讨论后能找到答案,相信他们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书目:
①《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周小山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初中语文》陆志平顾晓白编著东北
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语文课程新探》陆志平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⑤《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 雷实 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傅道春 徐长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方式转变语文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方式转变语文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一、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学习动力定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阅读、习作等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逐步培养。
1、预习习惯的培养
要讲清各年级的预习要求,指导预习方法。如三年级学生预习的要求主要是自学生字、新词,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四年级预习要求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初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及每段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圈画重点内容。五六年级的预习要求,除了三四年级要求外,主要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标记精彩内容,写简单批注。预习要求明确后,就要建立检查机制,确保预习质量。生字词的检查主要通过抽读、听写的形式完成字词句的理解。问题的提出,可通过质疑问题环节表现出来。这样,每节课都要检查预习效果,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学生的预习习惯就可以得到培养。
2、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会默读、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等。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他们喜欢读书读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做记号,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也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和有关知识,也可以写读后感。
3、良好的习作习惯的培养
习作习惯是指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自己去观察,并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把握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的联系。还要养成认真修改初稿的习惯。
二、改革作业布置的方式、内容
要改革机械、繁琐的作业形式,布置一些少而精的作业。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可以布置一些自主性、开放性的题。可以让学生背一些精彩片断,好词好句,写读书心得;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观察所得;可以结合语文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可以对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或电影、电视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辩论,以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学了《三顾茅庐》,读成语歌“初出茅庐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独木难支回天无力”,就布置让学生课外阅读《诸葛亮的故事》。学生读了这本书,不仅知道了诸葛亮的一生事迹,也加深了对成语歌的理解。又如学了《秋游》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到郊外采集树叶,做树叶画,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召开树叶画作品展示会,介绍自己的树叶画;还可以搞树种调查等。
三、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一锤定音的绝对权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或学习中出现的某种情况,给予示范,或予以点拨,或组织讨论、辩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采用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语文内容,突破学习上的难点。如《穷人》一课,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我们知道桑娜一家生活穷困,但她心地善良,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看看列夫·托尔斯泰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认真体会课文哪些词句表现桑娜的善良,读完之后组内交流。”(学生或默读或朗读或勾画)当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方式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我认为这一句最能表现桑娜的善良,我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学生动情地朗读: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学生各抒已见,把体会到的,找到的句子拿出来共同体会、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增强,学习方式在逐步转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只是课堂上的事,应该是学生终身的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立足于现在,立足于课堂,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由课堂向课后拓展,由课堂向课外发送,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最佳学习方式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因为语文学习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阅读同一个文本,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如学习《落花生》,有的学生认为花生的品质值得学习,但是有的学生却认为现代社会要有竞争意识,要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如果都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没有单位会用你,所以在现代社会,苹果、桃子、石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又如学了《乡下孩子》这一课,有的孩子想起了爸爸、妈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的孩子产生了对农村生活挖野菜、逮小鱼的向往,这些都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意识,应该给予鼓励、提倡和培养
第五篇:教师如何转变教学方式适应新课标
教师如何转变教学方式适应新课标
分享到:
收藏 推荐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每个教师都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转变自己的观念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当然,新课标的实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使教育及其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宰者,对学生所实施的是“绝对控制”。从教师的角度去说,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照办。教师永远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永远是从属地位。新课标中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课堂的领路人,更多的活动则要留给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敢答、敢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地动起来。
二、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探索适合新课标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我国旧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指“教师中心”“课本中心”。复习、新授、小结、巩固、测试是多数教师上课时所采用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累、学生厌是以前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普遍反映。学生渴求老师用新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活跃他们的大脑,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激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探索答案,真正做到学习方面的“自主”。新课标已将自主学习......(本文共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