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课堂教学观摩研讨现场会通知
关于召开《全县幼儿课堂 教学观摩研讨现场会》的通知
各乡镇中心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县直各小学,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按照《教育局2012年教育工作意见》的要求,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纠正幼儿课堂教学小学化倾向,经县教育局研究决定召开全县幼儿课堂教学观摩研讨现场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活动时间 5月10日、11日两天
三、活动地点
5月10日:县实验幼儿园 5月11日:学府幼稚园
四、具体内容
1.上午:8:00,与会人员报到并参观幼儿园的现场活动:各班晨检、区域活动、早点就餐、班级走廊的环境布置等;8:30-11:00,课堂教学展示,课间活动观摩。
2.下午:13:30-15:30互动研讨:出课教师进行教后反思;教研员与听课教师评课、议课、互动交流;幼儿园领 1
导进行经验介绍;局领导讲话。
五、参加人员
1.各县镇中心校、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抓幼儿教学的业务领导1名,幼儿园园长1名、幼儿教师2名;
2.县直各小学:业务领导1名,学前教师2名; 3.有资质民办园:幼儿园园长1名、幼儿教师1名; 4.教育局扶持的民办园:幼儿园园长1名。
六、相关要求
1.各单位领导要按照通知要求,落实参会教师人数,确保本次会议顺利进行。
2.各校领导要确保参加会议的教师要由始至终全员参与两天的教研活动。
3.参会教师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评课、交流活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与会教师午餐由各单位自行安排。
2012年5月7日
第二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听课学习体会
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听课学习体会
我于**年3月26号至27号参加了全国第六届小学“名师之路”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精湛的名师团队,给我们呈现了一节节精彩的观摩课。吴琳和李卫东老师的讲座,更是令我受益匪浅。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留下的思考却是千回百绕的。虽然,不能全盘消化专家们的教学理念,但一次次前沿的引领,使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潜移默化的改变。虽然回来以多日,但还在心里回味琢磨着学习的内容,在思考的同时践行于实践,在实践中又有所领悟,令我学思并行上台阶。
有幸听了北京语文教研员吴琳老师《生命》一课,她的有效教学和高效的课堂以及睿智儒雅的师者风范深深打动了我。在她营造的语文氛围非常浓厚的课堂中,置身其中,感觉不仅仅是在观一堂教学展示课,更是在语文艺术殿堂中的身心愉悦的享受。
在《生命》一课中,吴琳老师让学生从飞蛾求生、瓜子生长、倾听心跳三个故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引领学生步步深入挖掘课文,学生的思维在吴老师的启发碰撞下,那富有品味的语言,和对课程领悟,所释放出的表现力是多么令人感动。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效果,这也许正是我所思索的。
吴琳老师如此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得益于她作为教研员常年深入课堂听课,常年致力于教学研究。也许专心二字是最好的解释。我想,我们作为常年在一线教学的老师,能在每一课后思考这一课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有效的是那些,拖沓的是哪些,我想在日日的专心思考中和实践的同行中想不进步都难。在听课回来后,我尝试着记教学笔记,也许思考只是片言片语,但却成为我摸索前进的动力和阶梯。在吴琳老师随后的讲座中,吴琳老师谈了让学生爱上阅读的话题。我有所启发。我想,要想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解读课文,就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并让阅读成为习惯。说点题外话,我欣赏台湾明星林志玲说的一句话“我知道自己的缺点,所以我在意缺点。”不怕向在座的各位老师面前暴露我的缺点,我的缺点是虽然敏于思,却讷于言。而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语出词穷时是多么令人尴尬的,课堂上语言不灵活,就会影响教学效果,也会让人有“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一样憋屈的感觉。
好在我知道自己的缺点,我努力弥补,努力提高,感觉挽救有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的喜好,喜欢阅读与写作。自己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感觉词语越来越多。我还在班里开设图书角,本班现有图书五百多本,我鼓励我的学生读书,让他们在美好的文字中经历,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文化修养。而我也暗暗努力,现在是草更的优秀写手,并且有的文章被该录成有声作品发表,有的文章在草根文学电子期刊上发表。坚持写作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我以自己的毅力,带动我的学生一起努力,以榜样的力量影响他们。有了这样书香氛围,我感觉我的努力弥补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也深有感慨,由于自己不断地阅读和写作,最直间受益的是语文课堂,语言越来越丰润。正如吴琳老师说,人生的理想教育永远不会过时。只有精神世界丰富起来,语文能力就会强大起来。要想让学生爱上阅读,老师就要有较好的引导力和语文素养。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张龙老师《最后一头战象》展示课中,张老师通过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有效地语言文字训练,可谓精彩绝伦,用赵志祥老师点评的话就是“完美的让人自暴自弃”,呵呵,真的好棒!
听了许多老师的课,感觉每节课构思各异,魅力十足。在一节节公开课中,我受益匪浅,他们冲击着我备课的观念,一点点在渗透改变我的教学思维,我在学习中改变,在不断地学习中进步,与时俱进,学思并行上台阶。
最后对学校领导表示感谢,感谢给我提供了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也对同行的老师表示感谢,感谢对我的帮助。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倾听。
第三篇:生态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简报
赣榆县实验中学“建构式生态课堂” 教学
观摩研讨活动简报
为落实“改革、发展、提升”的学校大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务实推进市教育局“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学校于第五周、第七周举办了“建构式生态课堂” 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研讨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优化落实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确定了“建构式生态课堂”的三个基本评价标准:学习任务前置、小组活动有效、教师引导科学。各备课组认真对待,积极准备,推选出在各自学科教改方面有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九名,经过个人准备、教研组研讨、试上打磨等环节,使之成为一节成熟的观摩课。观摩活动之后的第六周、第八周集体备课时间,备课组长组织本组人员进行了评课并做了研讨活动记录,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总结。
语文组樊世巧老师于10月11日上午上午第三节执教了一节观摩研讨课,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课前,樊老师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深入领会“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案,并反复打磨,组内成员听课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在观摩研讨课上,樊老师以学生的“思”来作为课堂学习的轴心,通过课前预习阶段、课堂上及课后巩固这三个时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课文内容的思考探究当中,樊老师通过学生的互动来促进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学习小组配合默契,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核心理念。全体听课教师一致认为樊老师这节课立足学生实际,有效落实教学内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功能,将“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很好地渗透到课堂中。
数学组李大乐老师在准备阶段参照三个评价标准,确立了明确、具体而适切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学习活动,从学生熟知的“五子棋“入手,安排了六个活动,通过让学生在电脑上按要求移动棋子的方式理解所学内容,学生在这种课堂生态环境中,不仅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也获得了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李大乐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课前数学分管领导及数学教研组的六位教师,参与两次试上和打磨,反复研讨在生态课堂理念下的教学组织与设计,让这堂课上得生动而有活力,体现了教研组的协同作战精神。
英语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推选张莹老师参加。张老师积极准备,同组成员在教研组织的带领下共同出谋划策,提前打磨,张老师又再次细化。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组织到位,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模式展开,课堂的互动探究恰到好处,小组展示效果显著,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能学不教的理念,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张老师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教案设计合理、上课组织到位、学生配合默契,整节课如行云流水,在和
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物理组阮志军老师在参加“建构式生态课堂”观摩课的同时也参加了省市合作交流特级教师示范课,博得了到会专家的好评。阮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分管领导李波主任参与了课前打磨,实验室于世贵老师也给给予大力支持。在试上时就深得组内老师好评,通过这次观摩课,大家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对“建构式生态课堂”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化学组对这次观摩研讨活动非常重视,按照本次活动方案,精心准备。课前,穆传伟老师先自己准备了导学案、教案,教研组全体成员在研讨后定稿。接着穆老师经过了两次试上,徐磊、徐惠、高彩云、郭娟、范曰清等老师试听后给出了完善的意见。在正式上课时,苏春高主任和全体化学组参加了听课。这节课的课堂教学特色显著,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极具感染力,令课堂充满生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问题设计由浅入深,体现了渐进式课堂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小组活动频繁,气氛热烈,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听课教师都被感染进而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互教互学、质疑释疑等。整堂课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明确的点拨中明晰知识点,在迁移应用中巩固了知识,发展了能力,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是一堂很好的观摩课。
生物组的观摩课由年轻教师王玉娟执教。除了陆吉龙、苏春高两位领导和生物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外,历史组朱文霞老师也到场观摩学习。王老师对这节课异常重视,课前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布置了预习内容,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在教学中依据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环节的活动中,观察、讨论、交流、展示,反映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生态课堂特色,王老师充分领悟了“建构式生态课堂”先学后教的精髓。通过学生的一系列课前课中的表现,可以看出王老师这节课设计的巧妙,这种方式既轻松地解决了这一课的重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政治组曹家秀老师在接到上研讨课的通知后,第一时间确定课题,进一步领会“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在三个评价标准的指引下,认真准备教学设计,先教研组进行研讨,后小组进行听课,听课教师提出改进建议,经过了充分的打磨。这节课,课堂环节安排紧凑,利用多媒体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对课堂生成的问题,曹老师能很好地进行针对性处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充分地展示了自我的风采。
历史组蒋宁老师执教了一节观摩课,第五周布置任务后,蒋宁老师在国庆假期间,精心准备。开学后,组内组织多名教师先后两次听课、点评,协助完善教案,到周四定稿,这节课凝结了全组的智慧和心血。正式上课的时候,除七年级一部分历史老师去柘汪二中听课外,其他历史组成员均准时到达,同时听课的还有数学组、音乐组、美术组
等多名老师。蒋老师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思想,先学后教、精讲点拨,学生质疑多、层次深,展示大胆、充分,课堂气氛活跃,蒋老师的点拨言简意赅,紧扣要点,语言风趣幽默。另外,蒋老师准备了很多教具,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效果很好。
地理组观摩课是卢颖颖老师承担的。课前,卢老师精心备课,设计了适合学情的学案。课堂上,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互教互学,质疑释疑,课堂围绕学生活动展开,教师的引导比较到位,能由学生对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引导学生讨论和点拨,整个教学过程流畅。
总之,这些承担观摩课的老师都能积极挖掘教材内容,围绕目标设计教学,努力践行“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习惯,积极使用多媒体课件,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希望全校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领会“建构式生态课堂”精髓,自觉主动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推动我校“建构式生态课堂”改革步步走向深入。
教务处
2012-10-22
第四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201X年X月XX日我参加了XX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这短短的半天的时间里,我观摩了两节小学数学高效课。先进的教学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和丰富的教学手段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两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再加上各位老师精彩的点评,我觉得这次的高效课堂教学观摩让我受益匪浅。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尊重学生,营造和谐氛围。
这两位年轻老师他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语言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撒向全体学生,创造出了一种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如叶坪小学的唐雪梅老师,让孩子们在笑声中体会到数学课堂也可以是轻松愉快的。接下来的的一系列教学过程,唐老师更是幽默风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也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显著,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还有的老师课堂上不是直接让学生回答数学问题,而是和学生展开活动,如桥亭小学的刘照军在教学中看似平常的语言,让学生感到无比的亲切。虽然数学课不像语文课那样生动有趣,但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觉得数学语言要讲究艺术性,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给自己充电。
二.有效活动,经历学习过程。
这两位老师不仅能吃透教材,而且能多角度地理解教材,关注学生的表现,并能充分地展示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比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一课中,XX小学的唐雪梅老师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把教材中的笔算乘法算理和计算方法落实到位,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本节课中的教学目标和基本技能,学生有了这样的知识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整个课堂教学充实、扎实、有效,也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点。
三.注重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本次观摩的课堂上追求包括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交流等“做数学”的形式,十分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重视孩子的手脑结合。俗话说:心灵手巧,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学习活动。如桥亭小学刘照军老师,运用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动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三角形的特性》一课他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摆三角形学具,并且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大胆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地学习知识,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
四、扎实练习,发展数学思维。
两位教师在练习设计上动了不少脑筋,做到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发展学生能力。桥亭小学刘照军老师执教《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时,练习有趣味性、实践性、发展性。如:比一比.猜一猜以及开放性的练习,既巩固了三角形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能力,训练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扎实。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高效课堂观摩活动,两位教师所体现出来的优点远不止这些,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精美的教学,对教材的深层次把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再联想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倍努力,找出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并且虚心向年轻的优秀老师学习,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五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感
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感
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感
2015年9月25日,有幸到xx外国语学校参加“聚焦前沿 名师有约”第八届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这次听课中,我收获非常多,最有价值的是听了管xx老师的作文讲评课《爸爸或妈妈关心我的一件事》,让我知道了原来作文讲评课如此的精彩和重要。
这堂课的精彩之处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不是教师凭空想象的,而是从学生的作文中来,解决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这就叫做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手段就叫做“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管老师从学生的作文中发现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以“爸爸或妈妈关心我的一件事”为题。课始,管老师众多学生的名字中挑出比较少见过的字,让学生说说为何爸爸妈妈给你取这个名字?让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的用心,以此告诉学生自己写的每一篇作文就像你的孩子,你就是小爸爸或小妈妈,给作文取题目一定要用心,不能千篇一律。关注佳句,欣赏佳句,这是管老师这节作文讲评课一个重要的环节。老师能用赞赏的眼光去评价句子,用实事求是又极富激励性的语言去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管老师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习作中满了现代感的语言,如:“为了不去上课,我开启了‘死缠烂打’模式。”、“那一刻,我的世界崩溃了。”、“朋友圈点赞”„„让学生体会到了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会让你的作文更活。学生这次习作大部分是写生病的事,管老师形容犹如进了医院。那么又该如何选材呢?管老师通过讲评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明白与众不同的选材思维,就是反着选,反着写。
听完管老师的课和他的习作教学经验分享,我如沐春风,茅塞顿开。管老师上课虽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有朴实中肯的话语;虽是七尺男儿,却有细腻的情感和可贵的童心。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开动脑筋多出金点子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这就是法宝,就是金钥匙,而管老师,无疑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