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建模
课堂建模 您眼中的模式是我们说的“模式”吗?
模式就是基因,决定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模式就是价值,决定了存在的附加额度;模式就是规律,决定了是否在探究本真„模式就是生产力,正如朱永新所讲,“离开模式什么都是‘浮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你这个学校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经营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传统课堂大的模式就是先教后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题„„往往都是灌输、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始终定位在被动的位置上。而课改或高效课堂建设最宏观的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我们所倡导的模式首先要改课堂结构,也就是重构基因,通过调整、改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其次是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实现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第三是进一步进行深化,产生复合效应,摆脱知识对教育的束缚,不再过度纠缠于“形而下”的课堂“技术”,而是以“人本”为基石建构全新的课堂规则和课堂形态,更加关注生命状态和质量的课堂改革。模式就是基因,决定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模式就是价值,决定了存在的附加额度;模式就是规律,决定了是否在探究本真„模式就是生产力,正如朱永新所讲,“离开模式什么都是‘浮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你这个学校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经营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传统课堂大的模式就是先教后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题„„往往都是灌输、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始终定位在被动的位置上。而课改或高效课堂建设最宏观的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我们所倡导的模式首先要改课堂结构,也就是重构基因,通过调整、改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其次是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实现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第三是进一步进行深化,产生复合效应,摆脱知识对教育的束缚,不再过度纠缠于“形而下”的课堂“技术”,而是以“人本”为基石建构全新的课堂规则和课堂形态,更加关注生命状态和质量的课堂改革。2 名校、名师都有自己的模式?
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模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模式是一种教学方法中相对稳定的操作步骤部分。如果有些教学方法没有相对稳定的教学步骤,还不能算是教学模式;反之,有些教师总结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但如果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算不上教学方法。名校、名师之所以能够成“名”除了认可度外,更多的是成熟而稳定的教学方法和操作步骤。
所有课改名校都有基于教育教学规律本质认识上建构的独特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我们推出的“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 山东杜郎口“三三六”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交流·自学”学习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
具体阐述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课型: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六环节:明确目标、分配任务,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
再如,山东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20%自主学习+70%合作探究+10%教师教学;20%课堂预习+70%课堂学习+10%巩固检测;20%天才学生+70%普通学生+10%后进学生;20%智商+70%情商+10%行商),课堂操作的“三段六步”,三段即:课前——课中——课后。六步即:读书自学,自主探究;导学案引领,提出问题;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拓展提升;总结反刍,当堂检测;自我完善,训练提升。
名师层面,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以及邱学华尝试教学五步骤(即: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学讲解),等等,都是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特色的教学模式。
第二篇:课堂建模研究
成都华兴外国语实验学校教育科研课题
《数学概念课的课堂建模实践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聚焦课堂是学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体现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的关键所在,是引导教师自觉启动教研、全力着眼课堂、聚精会神抓质量、一丝不苟求业绩的重要举措,是校本教研的核心任务,是新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聚焦课堂将以精细化的常规管理和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智慧课堂从而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来实现。为此,我校从上一学期启动了“以实施有效教学”为目标的课堂建模活动。
二、课题的界定
“数学概念课”
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的概念课型进行研究,在课堂中主要解决概念的引入、概念的理解和概念的应用问题。“教学建模”
教学建模即构建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是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是日常教学中比较完整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架构。它既近似直观地反映着某种教学思想,又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化。
“实践研究”
就是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总结出科学的方法。本课题是指通过实践总结出课堂教学建模的实施方法、路径、时机、策略、机制等,开发出适合课堂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规划——实践——总结——再规划——再实践——再总结”不断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得出科学的研究结果。
三、研究内容与目标
1、培育课堂的文化。
2、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3、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此教学模式之下的教学过程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学科的特点与内在联系。
2、主体性原则。尊重师生主体地位,保证自主空间,激发主动性、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
3、层次性原则。根据我校“名师集群效应”的优势,分层开展课堂建模。
五、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立足于课堂实践研究,把课堂实践与理论探索相结合,专家引领与校本反思相结合。采取“五步”研修模式,以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为主。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自主选题——集中展示——互助提炼——分散探究——自成模式”的流程进行。再“走进模式”,切入具体的课例、案例,开展一系列备课、上课、集中展示、互助提炼、分散探究、自成模式,逐步掌握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然后再“出格”,即“走出模式”。教师通过反复实践和领悟,将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与自己的教学特长融会贯通,充分驾驭和灵活运用各种课型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种“入格”与“出格”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与遵循的过程,也是对教学模式继承借鉴和创新发展的过程。
2、文献查阅法。
本课题以文献分析研究、调查研究为辅。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对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从而丰富理论修养的目的。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
3、课堂观察法。
通过课堂观察记录,深入研究生命课堂“五生”特质的显现,“五度”目标的达成度,深入探究生命课堂模式的科学性、实效性。
4、调查法。
主要调查、了解、分析研究前后课堂教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特别要重视调查学生的种种反映和表现。多角度收集资料,分析教师行为特征,找准突破口。
六、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起讫时间为2011.9---2012.9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9---------2011.10)
1、选择确定课题研究内容,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
2、任课教师建构模式,提炼教学风格。
4、各学科进行教学模式的初探。
第二阶段:构建模式阶段(2011.10------2012.1)
1、各学科、各位老师针对教学内容研究、学情研究初步研究制定出教学模式操作框架,并阐明该模式体现核心的理念。
2、实践验证,开展行动研究。
3、阶段经验总结,教学模式修改完善。
4、研究过程做到“研究、学习、实践”三位一体。要求每个教研组应针对所究的内容,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研讨展示活动,并整理课堂实录,撰写教学案例。每学期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管理的目的。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鉴定推广阶段(2012.1---2012.9)
1、全面进行课题实验研究总结,撰写研究工作报告。
2、整理课例,论文成果。
3、组织成果鉴定会,请专家评议、鉴定。
4、整理各学科、各领域课堂教学模式并集结成集。
5、参加上级验收鉴定。
6、把教学模式成果作为教学范例,全面推广普及。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课题专家指导组:陈茂康
2、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苏介军 伍建军 刘建华
3、课题主研成员
组 长:唐国平
成 员 :徐露璐 陈小燕 都大勇 陈阳 柯开勋
王代林
第三篇:体育课课堂建模
体育课课堂“建模”在的实践应用
盘龙镇小学:张 潜
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只注重学生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针对这一目标,我尝试过许多课堂改革,“三为主,五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创造机会,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评价,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他们现有的知识、技巧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的体现都将遵循学生“学会学习”这一主线,要以“学”为中心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体育课的实践操作中,切实体会到这种模式带来的高效课堂,以“支撑跳跃—屈腿腾越”课堂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喜欢看体操比赛吗?
你都知道体操包括哪些项目吗?(导出支撑跳跃)
挂图展示“支撑跳跃”
生:(动脑思考)“支撑跳跃”由哪几个技术动作组成? 师:你觉得你今天能学会吗?
提出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 生:充分认识自我制定技能目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潜能)。师:(语言鼓励)克服胆怯心理,顽强拼搏你一定能完成动作。
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使学生明确本课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制定技能目标,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自然的完成了“目标导学”环节。
师:针对支撑跳跃助跑、踏跳、腾空、推手、第二腾空和落地这几项技术动作的特点,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活动才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效率呢? 生:由小组长带领自主练习。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通过体育与健康的学习,每个学生都积累了一定的运动常识,准备活动由学生自主练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适时点拨。
“ 支撑跳跃”的学习,鼓励学生尝试动作,克服胆怯心理培养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可以从跳背游戏开始引导,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生:根据挂图尝试完成动作。
师:及时进行安全教育,讲解示范保护帮助的方法,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生:在保护帮助下大胆尝试,认识不足。师:哪些技术环节需要改进?怎样改进?
讲解示范完整动作。
生:讨论支撑跳跃的几个技术环节怎样进行学习并积极发言。师:总结。规范学习方法。
生:根据各自情况分组做辅助练习。师:巡回辅导交流点拨。
鼓励学生完整动作练习。
生:根据自己情况选用不同高度的跳箱。师:及时反馈,个别辅导。
组织比赛。生:展现最优美最精彩的动作,在竞争与对抗中进一步感悟支撑跳跃的技术动作,学会“学以致用”并在竞争中体会成功与合作。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谈感受谈经验。
师:你完成自己的预定目标了吗? 生:开展自评互评,正确评价自我。
师:精疲力竭的运动后,做整理活动比不做整理活动,血乳酸消除较快,能迅速消除疲劳,提高运动成绩。在整理活动时,要尽量使参与活动的肌肉得以伸展和拉长。现在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做一下整理放松活动。生:分组自主探究,放松身心。师:总结评价,送还器材。
本课紧紧围绕“三为主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淡化技术教学,以“学生学会学习”贯穿始终,关注学生发展,注重学生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积极主动的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锻炼,掌握技术动作。鼓励学生克服害怕的心理障碍,体验成功快感,提高与他人合作,协作交往的能力,强化安全意识,学会和懂得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方法。
以上是我的一篇教学实践案例,运用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提起探究式学习,会给人一种很高深的感觉,似乎只有科学家才有探究世界奥秘的本领,一个学生能探究些什么呢?其实,探究行为是一种常见表现,学生从小就爱问“为什么”,但往往由于大人们的忽视,不愿意去回答他们提出的看似简单、荒廖、愚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越来越少地问“为什么”,越来越少地探究这个世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最明确的结论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不必问为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就越来越淡。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去进行探究,希望大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运用学法,学会制订目标,学会观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创造,学会评价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第四篇:建模,还课堂以自主
建模,还课堂以自主
一堂课是否能被称为好课,除了看课堂目标的达成度以外,更重要的是看达成目标的过程是不是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是不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不是体现了快乐、高效的课堂特点。湖南省长沙市金海教育集团遵循“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三本”教育理念,探索出一套“闪光课堂”体系。闪光课堂旨在发现学生“闪光点”,点燃学生“闪光点”,擦亮学生“闪光点”。
“以人为本”即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为了一切人”,顺应个人禀赋,提升人的潜能,遵循人的成长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以生为本”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保证学生的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
“以学为本”就是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本着“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
闪光课堂是不断优化的课堂。不断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课堂整体设计更趋合理、教学环节更加科学、生命情感更加灵动、课堂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
优化课堂设计
课堂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往往要经历从有模到无模再回归到有模的过程,即从实践探索到理性认识再到形成理念。金海教育集团要求教师按照闪光课堂的“三环五步”上课。三环即课堂必须运用的“自学(含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3种学习方式。操作的时候,课堂要灵活运用3种学习方式,按“五步”流程完成课堂学习。五步即“解读目标—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总结梳理—过关检测”。当然,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并不代表教师不能有自己的特点;相反,学校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风格。
课型设计。在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试卷讲评课等大课型的基础上,学校教师依据学段与学科特点,构建了语文学科的作文指导、作文讲评、口语交际,数学学科的新知探究,英语学科的听力、口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实验探究等综合性课型教学模式。相对应的,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也应有所不同。通过创新课型,课堂教学可以突出学段与学科的特点,从而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
优化课堂抓手 导学案设计。学校深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实行跨周备课。在集体备课环节,备课组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集中研讨2小时以上,研讨重点为如何优化下周授课内容、如何设计导学案。主备备课之后,同组教师要发表意见,对导学案进行修改;导学案下发后,组内教师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及个人教学风格进行辅备,还要根据学情班情替换一部分问题或习题。
小组合作。教师要转变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观,确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观,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广度与深度上下功夫,选取适当的内容、适当的时机,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小课题指导等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明确目标、竞争激励、引导调控等多种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师还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出发,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讨论活动,设计启发性、开放性、可合作性的问题,关心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精神。
优化课堂流程
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熟谙课标、考纲中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编写并提前发放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从而达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有目标”,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学习目标有效达成。
激趣导入。课堂导入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简洁性。针对性导课可以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启发性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性导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性导课可以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引导点拨。课前,教师发放导学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预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疑难问题作为课堂学习的重点,使授课过程变成“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表层向深层发展。
反馈评价。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及时调控,准确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树立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评价观,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要有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评价,也要有对学生人格形成、身心发展、品德养成等方面的评价。学科不同、课型不同,教师的评价方式也应该灵活多变,要将口头与笔头、知识与技能、操作与实验、竞赛与活动、问题情境与社会实践运用到评价之中,创造性地“寓考于乐”。
优化教学手段 创设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优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探索精神,可以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努力成为一个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设计提问。教师要讲究提问艺术,注意提问的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要多问“为什么”,少问“是什么”,引导学生时时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状态。教师还要为潜能生设计达到基本要求的辅助问题,为优等生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辅助手段。教师应适当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电视、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以及实物、模型、标本、挂图、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手段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有利于学生思维潜能的开发,使知识中的“死”变“活”、“静”变“动”、“抽象”变“直观”,增加课堂知识密度,增强教学的可视性。
课堂的不断优化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强调学习的结果,更要强调学习的过程、参与的状态,使学生做到“人人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参与”。
编 后
建模,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工具,旨在建立一个通用的模型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湖南省长沙市金海教育集团通过课堂建模,解放了课堂生产力,真正将学习规律与学习方式、课堂的形与神、课堂的导与学有机结合,使课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模式承载着金海教育集团的核心理念。金海人以“让每一个生命闪光”为原点,紧紧抓住新课改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对课堂进行重新建模,进而基于通用模式,又针对不同学科有所变换,形成了更为具体的子模式群。
金海教育集团的课改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有模,贵在得模。建构一种教学模式,不是为了不变,不是为了自我设限,而是为了超越这一模式,进而科学、高效地解决问题。
第五篇:基于UML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建模
基于UML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建模
摘 要:随着“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职业教育应用广泛,构建相应的学习、教学空间成为当下流行趋势,作者根据学习空间课堂教学管理实现的功能,应用UML分析设计B/S结构的系统模型,建立开放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对象类的定义、对象类的动态建模及物理建模,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系统的开放性、稳定性、可重用性。
关键词:开放课堂教学管理;UML;学习空间;动态建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1-0062-03
一、引言
2016年地平线报告提出学习空间重构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各院校建立新的教与学空间。高等职业教育变革的主要体现之一是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课程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与实践,教与学,教室、工作室、实训室,知识、技能等一体化。系统从学习空间教学角度出发,采用.NET框架和MVC模式开发开放课堂教学管理系统,既能够实现学习空间动态、开放的教学,同时对职业院校学习空间的综合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从学习空间教学的角度出发,使用UML对开放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内容进行分析建模。系统合理规划,功能完善,方便师生共同使用,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现学习空间上的资源共享,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生完成社会性交互,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习效果;学习空间管理方面,减轻管理员工作,采用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学习空间主要实现项目课程的安排,师生通过访问服务器可以方便地查询、提交有关教学资源。
二、系统结构
系统根据教学需求把用户分为四类,有教师用户、学生用户、系统管理员用户、学习空间管理员用户。针对具体的用户,系统根据用户数据库提供的信息设置相应的权限和功能。学生使用这个系统可以运用个人密码登录,然后在线查看课程安排时间、地点,浏览工作项目信息,提交项目报告,修改个人信息,评定其他学生的工作项目,查看自己项目课程成绩;教学一线的教师登录这个系统主要是查询本人授课的班级,所在的地点、时间,评定学生学习空间平时的课程成绩,跟踪学生的互动信息,记录学生在开放课堂的表现,修改个人资料,申请使用学习空间并查看结果,申请设备,发布及管理项目报告资源;学习空间的管理人员登录系统进行学习空间项目信息管理,管理耗材信息,管理设备信息,检索并分配学习空间,审核学习空间申请,查看学习空间申请及学习空间安排;系统管理员登录本系统设置学习空间、学生、教师基本信息,设置工作项目设备信息,维护公告信息、学习空间排课系统等。
系统使用ASP.NET MVC模式来实现模型应用程序核心,实现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的功能,视图一方面将模型的数据接收并传递给用户,另一方面将用户的数据和请求传递给模型和控制器,控制器负责处理用户之间的交互,MVC将模型、显示和控制进行了分离,使一个模型可以具有多个显示视图,使应用更加方便。系统面向全体用户具有信息发布功能,能够完成项目提交、评定等功能,系统可以实现教师申请学习空间的请求,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并作具体分配,避免学习空间安排冲突,开放课堂教学管理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三、用例图
系统采用UML 在需求分析阶段的建模步骤,根据系统需求,从用户的角度描述出系统的功能,作为用例图执行时系统与操作者的一个交互过程,在捕获用户需求后,使用用例图对系统静态结构进行建模,定义系统的参与者,划分用例,建立用例图。
1.系统管理员用例图
系统管理员的主要需求是保障系统的正确运行,同时进行系统运行过程中基础数据的维护以及管理配置,具体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学习空间课程信息维护,系统用户数据管理,学习空间排课系统维护、实现、信息的发布,系统登录等。通过调查分析,学习空间课程信息维护包括项目课程信息导入,项目课程信息查询,项目课程信息添加、修改、删除等,参与查询项目课程信息的用户包括学生、教师、学习空间管理员等。将每个业务用例都绘制出相应的活动图,活动图用于研究实现一个工作过程、多个对象之间的合作,再将其中的各种“活动”整合,图2为系统管理员用例图:
2.学习空间课程教师用例图
学习空间课程教师登录系统,可以查询学习空间的设备情况、学习空间课程的申请情况,预约申请学习空间、设备、耗材,上传项目任务单,管理学生项目报告等,系统存储师生在学习空间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在线主动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图3为学习空间课程教师用例图:
3.学生用例图
学生登录系统,一方面提交项目报告,查看项目课程成绩,进行自评互评,修改个人资料信息,查看课程安排,与系统管理员、课程教师、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另一方面系统及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图4为系统学生用例图:
四、系统的类
系统在建模过程中,以用例模型为输入,以MVC模式识别系统类、类的属性和操作,对类进行划分建立初步模型,之后确定类的属性和操作以及类之间的联系。Model部分包括后台的逻辑操作,访问数据库中的类,在.NET中写成独立的类文件,最后建立开放课堂教学管理系统的类图,系统的类分别是用户类、系统管理员类、学生类、教师类、项目类、班级类、学习空间类、院系类、专业类、排课类,图5为开放课堂教学管理系统的类图,每类的功能介绍如下:
用户类:用户类是所有类的父类,包括的属性有登录名、密码、用户邮箱等,方法有getAccount()(获取登录账号)以及changePass()(修改密码)。
系统管理员类:主要负责系统运行过程中基础数据的维护以及用户的管理配置,除了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管理员有自己的属性、电话号码。还有自己的方法:cerftfyUpload()(文件的上传认证)、updaPageInfor()(更新页面信息)、addUser()(添加用户)和deleteUser()(删除用户)等。
学生类:主要负责参与学习空间项目课程学生的基本信息的事务管理,除了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还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级、专业、班级编号、系部编号、电话、学生类别、邮箱等。对学生信息事务管理的主要操作有updateStuInfo()(更新个人信息)等。
教师类:包括学习空间管理员与项目课程的教师,主要负责教师基本信息的事务管理,除了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还包括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教授的课程、职称、系部编号、类别、电话等,对教师信息事务管理的主要操作有updateCourInfo()(更新课程介绍)、updateTchIntro()(更新教师介绍信息)等。
项目类:主要负责教师学生项目基本信息的事务管理,工作项目基本信息事务管理的主要操作有issue()(项目发布)、delete()(项目删除)和modify()(项目修改)等。对项目课程事务管理的主要操作有修改项目课程信息的方法modify(),主要属性包括项目编号、课程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总课时数、项目要求、课程名称、任务单号、专业编号、课程标准、考核类型、学习空间编号、用户类别、学习者特征、分组人数、首开时间、教学目的等。
班级类:主要负责班级的事务管理,主要属性包括班级编号、班级名称、专业编号等,对班级事务管理的主要操作有修改班级信息的方法modify()等。
学习空间类:主要负责理实一体化学习空间基本信息的事务管理,主要属性包括学习空间编号、学习空间名称、负责教师编号、房间号、容纳人数、电脑数、是否分配等,对学习空间事务管理的主要操作有修改学习空间信息的方法modify()。
院系类:主要负责系部信息管理,主要属性包括院/系编号、院/系名称等,对院/系事务管理的主要操作有修改院系信息的方法modify()等。
专业类:主要负责专业信息管理,主要属性包括专业编号、专业名称等,对专业事务管理的主要操作有修改专业信息的方法modify()等。
排课类:主要负责排课结束后的课表相关元素信息管理,主要属性包括学习空间编号、项目编号、教师编号、教学周次、教学日次、教学节次、项目批次、容纳上课人数等,对排课事务管理的主要操作有自动排课autoCourse()、手动排课manualCourse()、冲突检测conflictDetection()、统计分析statisAnalysis()、报表输出reportOut()等。
五、开放课堂教学管理系统中对象的动态建模
系统的动态建模的主要作用是描述个对象间消息的实时变换和相互作用等,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系统,系统中内部对象间的通信采用UML建模方式进行描述,系统从用户的主要用例间的交互出发,在用例图的基础上建立时序图。具体的动态建模的流程是:系统管理员进行验证后登录系统,对学生、教师、课程的信息进行管理;学习空间管理员进行验证后登录系统,可查看课程、课程项目信息,审批预约申请,查询学习空间设备;学生进行验证后登录系统,可以对项目课程信息和考核成绩进行查询,就学生个人信息进行个性化设置等;教师进行验证后登录系统,可以查看项目课程、学生信息,同时也可对教师的个人信息进行个性化设置和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等。
六、结束语
开放课堂教学管理系统以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学习空间为基础,结合学习空间教学管理的工作流程,开发Web应用系统,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在系统中的应用,提出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结构,系统经过反复调试使用,目前运行稳定,各基本条件设置较为满足,达到合理分配学习空间资源的效果,满足院校学习空间教学管理系统的优化与实现。
参考文献:
[1]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2]柏依彤.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毕业设计选题系统的建模与设计[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3]刘冰,刘锐.软件体系结构原理、方法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128-153.[4]李志河.基于Web的高校教师绩效考评系统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5]陈艳艳,施?B.构建网络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3):54-55.[6]王振,陈军.基于UML对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建模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1):55-58.[7]毛睿.基于UML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1):7377-7381.(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