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时间:2019-05-13 01:5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长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长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第一篇:家长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家长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内容提要: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学校工作如何开展,其管理模式、办学形式及家长角色定位等如何重新构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全新课题。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开办家长学校的目的,就是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家长。在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中,应该开拓创新,形成多元化的家长学校运作模式。第一,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授课模式:如通过课前组织家长自学、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开放课堂、走进家庭、丰富活动等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第二,要建立多种渠道,推进互动模式:如设立家校通平台、严格家访制、定期召开家长会、设立各类信箱、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定期举办讲座、组织各种实践体验活动、召开教子心得交流会、开展家教论文评比活动、定期表彰优秀家长等。第三,要运用现代技术,探索网络模式:通过建立网上家长学校,通过互联网实现家长与学校间的双向交流。

主题词:

家长学校 新课题 背景 理论依据 主要任务 开拓创新 多元化 授课模式 互动模式 网络模式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已越来越被学校所重视,而家长学校则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促进“家”、“校”共育,是新时期家长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学校工作如何开展,其管理模式、办学形式及家长角色定位等如何重新构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全新课题。

一、明确课题提出的背景

1、培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如今大多数城乡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普遍对孩子都深切关注,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都希望子女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家长的迫切要求就是: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培育自己的孩子成材。

2、有的家长存在着教育观念不正确、教育方式不科学、教育心理有偏差等问题,他们片面地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当孩子一旦成绩不好或犯一些过错,他们就牢骚满腹,一怨老师,二怨孩子,就是不怨自己,实际上孩子的问题大多数是家长忽视家教酿成的。

3、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有些家长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些家长经常数落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拿别人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有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用尽财力、精力,聘请家教、购买资料、参加培训,不考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百般娇惯,把孩子生活上的事都包了,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忽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由此说明:要搞好家庭教育,首先要抓好教育家长的工作,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家风,更新家长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共同做好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任务,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进行,互相配合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完美结合。我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早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子就提出不能溺爱子女;“孟母三迁”的典故一直为人们传为美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现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家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国也在大力提倡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如何在新形式下实现家校沟通,如何使家庭教育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实践证明,开办家长学校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

开办家长学校的目的,就是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家长。它的主要任务有:向家长宣传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介绍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和一般教育理论,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改情况和教育意图,认识教育子女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四、开拓创新,形成多元化的家长学校运作模式

“家长学校”的建设要将提高家长综合素质渗透到“家长学校”的办学的各项工作和实践活动中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的教育网络,将三种教育统一协调起来,组成合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家教有序发展。要开拓创新,形成多元化的家长学校运作模式,改善传统家教的弊端,培养学习型家庭、民主型家庭等一系列新型的家庭关系,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一)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授课模式

1、组织课前自学,熟悉教材内容。在家长自学前学校事先印发自学提纲,指明学习目标、内容梗概、把握学习重点和应精读思考的难点,并要求家长在自学的基础上,写出对自学内容的初步理解,提出需向教师请教的疑难问题,并布置作业、思考题,以书面形式或课前提问、随机探讨、小规模座谈等多种形式反馈自学情况。

2、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育途径。要吸引家长听课,关键是要在上课质量上下功夫,靠精彩的讲授和课堂设计来吸引家长,让他们愿意听,听了还想听。应该突破传统模式,探索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如讲授式、谈话式、讨论式、家长质疑式、经验推广式、学生与家长对话式以及家庭教育沙龙、家长论坛等等,让教师、家长、学生充分互动、交流,并辅之现代设备教学。课程设置有面向全体家长的普及课,又有分年级安排的专题课和分层次进行的咨询课,上课内容做到“三强”,即针对性强、指导性强、实用性强。

3、此外,开放课堂,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走进家庭,教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丰富活动,为家长搭建心灵沟通平台;发挥社区潜能,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立体家庭教育网络等途径及送教上门、个别咨询、开辟家教博览及亲子园地等多种教学形式,都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多种渠道,推进互动模式

家长学校不仅要向家长传授日常教育孩子的方法,还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先进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使其善疏导,讲艺术,让孩子在一种自然、和谐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1、设立家校通平台。学校给每位学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写明家长、老师联系电话,便于家长、老师通过家校通平台,利用手机,及时互相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学期末通过家校联系卡将学生的成绩以及各方面的表现选取最有特长的一项以鼓励性的语言反馈给家长,同时让家长填写对学校、班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2、严格家访制。新接班的班主任在一学年内每生家访或者其他形式不少于一次,连任班主任一学年家访或者其他形式人数不少于全班的1/2。教师应将每次家访或者其他形式情况详细记录在《班主任工作手册》,期末学校审核各班的家访记录,并将此纳入教师学期工作考核。鼓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针对学习有困难、心理有障碍、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进行专题或单独家访,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3、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会上家长们首先听取学校的工作报告,听取本班任课教师的情况介绍,会后每位家长还要填写家长意见反馈表,学校把各班家长的意见汇总,由各部门进行答复。

4、设立各类信箱。为了使家长能对学校各方面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反映学校教育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设立“家校通信箱”、“家长意见箱”、对家长的建议、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及时解决。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在活动中,把家长请进课堂,让他们亲身体察孩子在校学习和活动的情况,了解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推进教学方式创新的情况。这种一看二听三交流的形式,促进了家长和教师的互相沟通。

6、定期举办讲座。定期请家教专家到学校作家教讲座。如“创建学习型家庭”报告会、“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赏识你的孩子”家教讲座等,使每位家长感悟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7、组织各种实践体验活动。定期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或者传统节日,让家长在学校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进行教育知识的传播,有时专门设定一个主题,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探究。如在一年级新生入队的时候,邀请家长参加“新生入队仪式”,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佩带上红领巾,给自己的孩子说一句鼓励的话语;请家长参加“亲子一同成长”等系列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同爬山、阅读、谈心、一起拟订新学期的计划等;邀请家长来校参加活动,如“六一国际儿童节”,让家长来校和孩子们一起同庆同乐。

在活动课程的开设上,有意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活动。如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的 “两法”知识竞赛,参与主题班会活动,参与学校的心理咨询活动等。共同的活动在孩子与家长间搭上了一座“心灵之桥”,使家长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建立起平等、信任、和谐的亲子关系。

8、召开教子心得交流会。不少家长教子有方,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深刻的心得体会,可以开展 “家庭教育大家谈——教子经验交流会”活动,为家长提供交流的平台。

9、开展家教论文评比活动。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是称职的,教育方法是独特的,教育效果是显著的。为了使他们的宝贵经验能有效地推广,学校可每学期开展家教论文评比活动,把得奖论文在校园网上发布,让家长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10、定期表彰优秀家长。在家长学校开展优秀学员评选活动,优秀学员的条件必须是教子效果好或有明显进步,优秀学员有一定比例,一般是10%到15%,每年年底召开家长学校结业典礼暨优秀家长表彰大会,颁发证书。

(三)运用现代技术,探索网络模式

加强家校联系有多种渠道,而运用网络技术开辟家校联系新渠道,则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思路,也是学校管理改革中的一种创新,建立网上家长学校,是新时期“家长学校”的一种新模式。家长学校网站的信息可包括学校动态、班级主页、学生信息、校长信箱、家校信箱等内容。网上家长学校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它可以让家长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的向老师提出建议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通过互联网实现家长与学校间的双向交流,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真心互助的舞台,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涵,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对提高家长素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实践证明,家长学校是学校教育扩展和延伸的有效载体,只有不断挖掘社会各方教育资源,创新家长学校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优势,学校,家庭,社会才能互利双赢,和谐发展。

第二篇: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现在很多老师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因为没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的配合,中小学教育已经很难顺利进行。但家长也很委屈的说:为了孩子的学习,已经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爱好,有的甚至是工作。是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子女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对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投入,许多家长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老师的工作,成了“助教”。可相当一部分家长又会发现他们的孩子们仍旧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责任感不强,意志力不强,任性,自私,与家长产生隔阂等等。把家长推到这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家长强烈的参教意识与不科学的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还要帮助父母了解如何去科学的帮助他们的孩子。

学校在抓好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以人文本”,发挥资源优势,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关注每一家庭状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在“家”字上做文章,在“联”字上下功夫,以提高家长育人素养为重点,努力加强家长队伍专业化发展,在家长、学生、教师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家校共育,全面落实“亲子共成长工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加强家长队伍专业化发展,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家庭教育理念,牵手两代人,亲子共成长,至关重要。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首先要求教师注意师表形象,还要求教师注重提高素质,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家教指导能力和水平。用“五少五多”人性化的方法引领孩子的健康成长(少一点固执,多一点学习;少一点不负责任,多一点平常心态;少一点命令语气,多一点研究气氛;少一点抽象说教,多一点就事论事;少一点不良影响,多一点正面示范)。一方面通过授课和座谈的形式,向家长宣讲素质教育的要义、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科学育人的方法。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理论水平和育人技巧。

四、课题研究的达成目标

“亲子共成长工程”活动的实施主渠道是家长课程开课活动。学校本着“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理念,以牵手两代家长课程的建设为核心,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长学校,营造了“牵手两代,家校共建,给爱幸福”的和谐育人氛围。学校努力走“家教中心牵头,各部门联动,牵手两代课程搭台,家庭教育唱主角,家长自主参与”之路,着力打造“龙头创规范,科研兴家教,评优促成长”的家长课程活动模式,以此构筑家庭教育课程化、学科化、规范化、实效化的新格局,提升家庭教育的内涵。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作为学校面临的是家长队伍成分复杂,对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关注度不够,教育方式欠科学,众多的家长缺少家庭教育的最基本常识,使学校教育的功能和效能大大降低。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一些误区:“树大自然直”,放任孩子不管;“棍棒底下出孝子”,辱骂喝斥,拳打脚踢等错误方法亦屡见不鲜。攀比之风、溺爱之风、奢侈之风等使父母变换了角色,“全职”太太让孩子变成生活废品。家长大事小事,事事找学校。要么给校长热线电话,要么给局领导一封信,要么找班主任横眉冷对,没有从根本上科学教育孩子,而是一味推给学校。“家庭问题”已成普遍,亟待实施“亲子共成长工程”。

六、课程研究的方法

1、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两个”三级管理,即“学校——家庭——社区”、“校级——年级——班级”使“亲子共成长工程”的组织管理形成了网络,架设家校联系桥梁。成立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联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质量的提高;成立年级家长委员会,具体负责家长课程计划的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落实;负责家长意见收集、整理、反馈,并监督家长学校工作,实现家校交流、沟通、互动。

2、在家长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上采取的是以班级为单位为主以,年级为单位为辅,坚持集中授课与分层施教相结合。

3、师资队伍落实,确保授课质量。师资是家长课程开设的关键。一方面,学校聘请专家讲师团集中为家长授课、聘请家教有方的学生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经验体会;另一方面,学校组建了一支以导师班主任为核心,具有业务精湛、教子有方、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参与的全体学生成长导师在内的亲子教育教师队伍,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家教理论学习和专业化培训学习、外出听专家报告等,培养专家型的家教教师队伍,每位教师授课时都能理论联系实际,多方位,多角度多视角地为学员们授课,确保了家长课程的授课质量。

4、教学课时落实,保证授课时间。学校坚持利用每学期的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家长会时间三次集中辅导, 每学年举办两次专题讲座,并合理安排家长自学时间,每学年举行一次家校窗口对话,每月一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并且每学期抓住节目、纪念日的庆祝契机,不断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保证充足的教学时间,每学期不少于4个学时,每年不少于八个学时,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过程

从 2008年3月开始,到现在该课题的研究进行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3月——2008年7月)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把少数家长请进来试着为孩子上了几节课,课堂上我们对上课家长和参加上课的学生进行了了解。课堂上家长准备充分、上课也有激情,但一部分家长比较缺乏教学的艺术;课堂上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普便很高,喜欢与家长互动,喜欢提问,在课后的调查中发现:一部分上课的家长还想再一次来上课,而学生余味未尽,一些学生反映,希望学校每周安排这样的家长选修课。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08年8月——2009年7月)

家长选修课为什么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呢?我们以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家长给学生带来的是一些鲜活的知识,这些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家长在学校上课后,普遍感觉到了与学生的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立项后我们完成了试验计划,在这一阶段中,我们首先进行了“海选”,也就是广泛动员家长报名来校上课,在2008年一年中,共有132位家长报名参加来校上课,上课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我们大致把课程分成15类,有安全、保险、服装、艺术、环保、建筑、汽车、理财、贸易、体育、讲故事、法律法规、卫生保健、参观访问和其它。

在这一阶段我们先后完成了家长选修课的评价方式,家长选修课的分类、重点课程教材的编写,收集了学生在听了家长选修课后的变化案例。通过所做的工作和课题组的听课情况分析,我们觉得家长所开的选修课的质量差距较大,整体上课堂缺乏教学艺术的支撑,缺乏较为稳固的优质的选修课资源。为此我们重新修定了研究计划。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09年7月——现在)

在这一阶段中,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调整了研究的内容,重新修定了研究计划。在新的研究计划中,我们增加了“如何提高家长选修课的质量的研究”、“培育优质家长选修课教师的研究”、“建立重点选修课课程的研究”等内容。围绕着如何使家长所上选修课取到更好的效果,上成学生非常喜爱的、并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的课程,我们尝试着让课题组老师与上课家长一起备课、一起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召开家长选修课教学研讨会,让学生对家长的课堂进行评价,通过这些措施逐步提高家长选修课的质量。

八、课程研究的成果

(一)坚持“四个结合”,增强了亲子教育的实效性

1、坚持集中授课与分层施教相结合

一方面我们采取了以定期的集中专题培训、集体面授为主,用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合理的教育手段,加大对学生家长的培训力度,不断普及家教知识,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的特征、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不同类型的家庭,选准不同的家庭教育切入点,如:初一年级主要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初二年级主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顺利、健康度过青春期、逆反期;初三年级主要抓理想成才教育,教育孩子以积极心态面对现实的挑战。通过谈心、谈教、谈变、谈做人,实现家校互动,和谐育人。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主要加强对他们的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教会他们学会爱,感受爱,让他们在学校里处处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等等,有针对性的、各有侧重的进行分层施,举办专题讲座,召开家长会和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对话,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家长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如:

一是举办新生家长培训。七年级新生入学之前,举办新生家长培训班,传授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使家长明确怎样做好孩子入学的准备工作,知道怎样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举办毕业生家长讲座。根据九年级毕业班的特点,专门召开毕业生家长会,加强对“怎样的毕业生才是合格的毕业生”、“临近毕业学生的心理分析和我们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备考、如何搞好学生的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三是召开“问题”学生家长座谈会。由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习因素、教育对象的自身因素乃至教育方式等因素,决定了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在这样一个群体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家庭困难生、学习后进生、思想落后生。如有厌学、迟到、旷课、不准时交作业、偏科甚至破坏课堂秩序的,不遵守纪律等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即我们通常所说“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但如果对他们不能及时加以疏导、帮教和转化,可能就会演变为基础教育的 “次品”。为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用真情教育他们,用真心关爱他们。我们举办了“问题学生家长座谈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形成教育合理,力求更大的教育效益。当然在这一专题家长座谈中,我们十分注意方式方法。做到:①不告状;②不在会上批评或揭露孩子的错误;③不责怪家长教育无方。请他们来谈认识,分析孩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孩子的现状及双方配合的策略,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在龙源这个大家庭中愉快学习、幸福生活、健康成长,进而使家长放心而来,满意而去。

2、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一方面,我们请千名家长进校园,学校聘请专家讲师团为家长授课,传授家教知识,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每年我们都组织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好家长经验交流会”、“成功教育子女家校联谊会”。邀请在家教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家长作经验介绍,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介绍自己是怎样教育子女如何学做人、如何对待分数、如何配合学校培养学生成才的经验。同时,学校每年举办“素质教育开放周”、“家长接待日”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向家长开放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让家长走进课堂,让家长看到和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看到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便配合学校及时了解、发现和纠正孩子的某些不良习惯, 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优化,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从而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尊重和关心。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让百名教师走出去,走进学生家庭,开展集体家访和分散家访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家访,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进行咨询服务,宣传家教知识,指导家教方法,同时也让教师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在家表现、生活状况,以便及时有效地调整学校教育。

3、坚持心理咨询和家教咨询相结合。

根据教育形式的发展,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亲子共成长工程”实施过程中,我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注重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包括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性心理教育等;强化对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包括学习适应问题、情绪问题、常见行为问题等。针对独生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及时进行疏导,使其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同时,为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解答家长在教子中遇到的困惑,化解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等,与移动公司联合开通“家校通”业务,学校设立家庭教育咨询热线,24小时开通,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服务。随时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疑问,让“热线”拉近家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有力的促进了“亲子共成长工程”开展。

4、坚持落实家长课程实验与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相结合。

我们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发挥龙源优势,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落实“四导策略”,实行亲情化服务、个性化化教育,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全面落实“学生成长导师制”,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担当学生“导师”的同时,与学生家长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导师”,从导“学”走向导“育”,实现家庭教育的“无缝隙”覆盖,牵着爱的手一起走进孩子的天地,踏着爱的路一起走向成功的明天,实现亲子共成长。

(二)开辟“三条途径”,建立和完善家长课程体系,确保亲子教育的规范化

1、落实学科课程。我们把亲子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学计划,渗透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将亲子教育纳入日常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开设心理健康课,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疏导。同时,挖掘各学科教材中亲自教育资源,做到亲子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如在语文、思想品德、社会、历史等学科的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亲子教育内容。任课教师充分运用现有教材,挖掘文本中的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凸现、补充、强化有关教育点,使学生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滋润学生心灵。

2、发展活动课程。亲子教育应回归生活、关注生活,关注需求,关注体验。我们坚持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不断加强社团建设,将家庭教育与小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坚持“实践育人”,实现亲子沟通,推动父母和孩子共同进步。开展了“亲情教育,沟通心灵”系列活动:如开展“我知父母心”感恩教育活动,通过举行主题班队会、生命教育课、亲子对话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生命来源、父母生存压力、古今中外孝子和孝道等;充分利用休息日、节假日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具体事务,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体验父母艰辛;与家长一道开展开展“孩子,我想对你说”和“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夸夸我们的好家长”演讲会、开展“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一封家书主题活动;举办“亲子运动会”增进了亲子感情;邀请部分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父母亲的指点下,体验合作的快乐,感受工作、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亲子共成长,推动家庭教育工作不断深化。

(三)重点深化“两项”课题研究,实现“亲子共成长工程”的科学化

一是,从关注特别需要关注的“八类学生”入手,深化“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与研究。(1)强化家校联系制度,拓展联系渠道,创新教育形式,办好家长学校;(2)拓宽导师队伍,充分挖掘校外导师资源,从起先一青色的校内教师延伸到校外热心于青少年教育的人士,聘请了各方面具有良好声誉和特长的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的有识之士担任导师工作,丰富导师资源,为导师制工作注入活力。(3)搞好“十一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工作,将 “学生成长导师制”推上深入。

二是,以教育科研为依托,将亲子教育课题化,深化“亲子共成长”工程有效机制研究。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培训拓宽家庭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和科研团队、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长效机制。找准定位,创新家庭教育工作的“起跑线”;注重实效,架设家庭教育工作的“连心线”; 打造品牌,把握家庭教育工作的“中心线”,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的体系,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九、研究中的反思及今后的设想

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亲自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不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四点:

首先,尊重规律,防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应充分尊重教学发展的规律,不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不给学生增添额外的学习负担;同时,应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将亲子教育与日常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一体化的德育教育模式中实现“双赢”。

其次,针对特点,教育要适合家长“胃口”。应根据不同类型家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育实践中,既要保持亲自教育鲜明的特点,又必须使教育内容、方式方法贴近学生及家长,符合学生、家长的现实生活、思想实际和认知规律。在教育内容上,要注意正面引导;在教育形式上,要注意灵活多样、寓教于乐。

最后,积极争取家长、社会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开展亲子教育,仅靠教材和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要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应进一步发挥“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推动亲子教育的深入开展,营造亲子教育大环境,取得更大的现实成效和未来成效。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发布者:jwc

发布时间:2012-10-15

阅读:21971 次

【字体:大 中 小】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1.立项时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实际达到的研究成果对比

2.课题应该有同行专家鉴定报告(如有需要科研处可组织专家验收)3.成果创新程度

五、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

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我们给出的字数只做参考。

范文:

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主持人: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钱萍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 1.方案的制定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2.研究的重点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精于分析,教学形式单一,很显然,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更谈不上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提高教学质量,亟待研究解决。基于此,我们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1)写作教学现状和对策。

(2)个性化阅读写作教学和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3)个性化写作中科学的思维训练体系。(4)写作教学和语文课堂的交融、整合。(5)个性化写作过程中资源的开发。通过重点研究,达到以下目标:

(1)课堂教学:师生民主,氛围宽松,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形成自、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

(2)队伍建设:积累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经验和教学案例,提高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的业务素养和学科科研能力水平,为学校培养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3)学生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水平,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健全人格的形式和发展。

3.主要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法:我们在课题的研究中,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和把握学生、老师在教学中的现状和感到的困惑,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②文献分析法:课题组及时搜集、整理、借鉴国内外教学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③行动研究法: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和感悟,注重挖掘材料和积累素材。

④经验总结法:将在实践中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并从中总结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方法。

4.课题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课题起止时间从2006年至2009年,具体分三阶段开展:

(1)从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为起步阶段: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制订方案,明确思路,做好计划,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个性化教学”课题相关理论,要求教师教学时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身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2)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为攻坚阶段:理论创新,有所突破。探索语文个性化教学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系。

(3)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为总结阶段:运用整合,总结结题。对各阶段的测试数据、资料统计进行分析整理,撰写实验报告,介绍实验做法。现将各阶段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起步阶段: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1.领导重视,骨干参与,更新理念,深化认识

课题开题后,语文组成员人人参与,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总方案及实施方案”;课题组教师一起交流谈心得,认识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通过学习讨论,深化了对课题的认识,在沉重的反思的同时,打开了教学的一扇新窗户。

2.结合本校实际,制订课题方案,明确实验研究思路。

课题开题之初,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上好第一堂实验课开始,课课落实,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身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明确要重视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校语文教研组围绕“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作为课题的领衔人,我带领全组人员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开展“经典重温”阅读工程

阅读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传播人类文化、吸取思想精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精神境界的最佳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强调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新高考也明确地将十部名著列入江苏省高考考查范围。因此,为学生开列书目,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积累已成为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我校语文教研组经过认真研究后,决定三个年级一盘棋,高中三年学生必须有整体阅读的计划。附新课程推荐篇目阅读安排表: 时间 书目 作者 活动内容 第 一 学 期

09.01——10.15 谈美书简

朱光潜 讲座

10.18——11.15 呐喊 鲁迅

读书交流会 11.18——12.15 泰戈尔诗选

(印)泰戈尔 诗歌朗诵会 12.18——01.15 老人与海 海明威 读书交流会 寒假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讲座

第 二 学 期

03.01——03.31 语文常谈 吕叔湘

语文知识竞赛 04.01——04.30 论语通译

文言知识竞赛 05.01——05.10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法)莫泊桑 讲座

05.11——05.20 鲁迅杂文精选 鲁迅 讲座

05.21——05.30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 讲座

06.01——06.15 堂吉诃德

(西)塞万提斯 读书交流会 06.16——06.30 子夜 茅盾

读书交流会 暑假

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 读书交流会 红楼梦 曹雪芹 讲座 哈姆莱特

(英)莎士比亚 读书交流会

第 三 学 期

09.01——09.30 孟子选注

文言知识竞赛 10.01——10.15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俄)契诃夫 讲座

10.16——10.30 家 巴金

读书交流会 11.01——11.15 茶馆 老舍

读书交流会 11.16——11.30 歌德谈话录(德)艾克曼 讲座

12.01——12.15 女神 郭沫若 诗歌朗诵会 12.15——12.31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读书交流会 寒假 复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读书交流会

第 四 学 期

02.17——04.05 庄子选译

文言知识竞赛 04.06——04.20 西厢记 王实甫 读书交流会 04.21——04.30 匹克威克外传(英)狄更斯 读书交流会 05.01——05.10 普希金诗选(俄)普希金 诗歌朗诵会 05.11——05.20 雷雨 曹禺

读书交流会 05.21——05.30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美)欧·亨利 讲座

06.01——06.10 边城 沈从文 读书交流会

第五学期 暑假 尘埃落定 阿来

读书交流会

除阅读教育部推荐的经典著作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诵读一首古诗;课前交流一句座右铭;回家向父母背诵一句格言。

2.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篇读书心得;举行一次读书会,在交流中互相促进和积累;每周一次专题讲座,由语文组教师分工协作,就写作中的基本理论进行指导。

为配合读书计划,各年级在平时及寒暑假的作业布置上特别注重阅读、写作的安排,例如:2006年高一年级布置的寒假作业是(1)阅读:完成新课程推荐篇目阅读任务——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阅读时需做读书笔记,开学后将举行读书报告会,进行交流。

(2)写作:完成四篇小作,其中两篇为《三国演义》的读后感或文学鉴赏。

(3)积累:完成20首诗歌及其欣赏内容的背诵任务,一天一篇,开学前的作业检测将从中挑选五首进行考查。

为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高二语文备课组于2007年推出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校本课程。老师们带给了同学们一份红楼大餐,解说了《围城》的经久魅力,诠释了《哈姆莱特》。让高二学生走进了文学的殿堂,享受了一次文化的盛宴。2007年12月,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校举办了“弘毅读书报告会”,学生们就自己的读书经历与思想感悟作了交流。一项项活动的开展让阅读真正成为了“悦读”。经典的重温,让学生陶冶了情操,放飞了思想,积累了素材,拓宽了视野,成了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2008年由语文组陆纪登老师参与编写的名著《快捷通》出版,成为文科学生阅读名著的辅助资料。

二、营造语文课堂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创设个性化课堂教学情境

学校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古今中外名言警句,并开设图书角,让学生家中的书籍流通起来。2.挖掘教材中写作素材

高中新教材精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既是很好的课文,又是很好的素材。整合课本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到作文中去是提高学生作文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此,我校高三语文备课组做了, 大量工作,编写了独特的校本作文材料。高三备课组长在2007年我校对外公开教学中展示了这一成果,得到了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三、课堂内外的整合行动

1.2006年高一备课组开设了“快乐作文”校本课程,2008年开设了“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在校园网、校报上开设专栏,并定期印发刊物,将学生习作结集出版。

2.邀请专家来校讲学。王力群教授的讲座提高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作家毕飞宇、祁智、范锡林的讲座放飞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校电视台定期播放名著的讲解,如“百家讲坛”的精彩节目的播放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提高升华,这些都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3.重组骥江文学社,不定期举行作文讲座、作文竞赛等,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组2007年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三次省作文大赛。在江苏省第六届“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大赛中,我校顾碧阳同学荣获高中组特等奖,朱葭同学荣获二等奖;在省教育学会主办的“高考作文杯”江苏省首届高中生现场作文大赛中,我校徐天娇获特等奖,展楠、田晓贝、秦晴荣获一等奖;蔡慧、郭煜、周逸人荣获二等奖,我校被授予了优秀组织奖;在教育厅主办“镇中杯”第七届高中生现场作文大赛决赛中,朱葭、田晓贝、鞠云三位同学荣获省一等奖。语文组辅导学生参加省中学生现场作文大赛,我校高三(19)班戴唯、三(21)班常晓丹获首届“高考杯”创新读写大赛一等奖,取得了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资格。在江苏省第七届“中学生与社会”中学生现场作文决赛中,高一(3)班赵宸艺同学荣获高中组一等奖。2008年11月23日我校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由江苏省教育学会主办的“高考作文杯”江苏省第二届高中生现场作文大赛,我校选手钱梦姣获特等奖,赵宸艺、唐燕、黄诗婕、孙燕霏、周晗5名同学获一等奖,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的好成绩。我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2008年组织学生参加“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高三(7)孙熙伟、魏艳波同学获省一等奖,另有二十位同学获省二三等奖。

4.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内知识得以拓展延伸。2008年5月,结合高二所学《唐诗宋词选读》,全年级举行了诗词名句默写比赛,又举行了“走进经典”唐诗宋词朗诵比赛,学生自己写串台词,自己主持,自选朗诵篇目和配乐,经过激烈的竞争,高二(7)班陈靖雯同学脱颖而出,先后参加了靖江市、泰州市“雅言经典朗诵比赛”,获得了泰州市二等奖。

5.2009年,在语文组的团结协作下,第二届“高考”杯(华东地区)创新读写大赛复赛在我校成功举行。我校高三两位同学获读写大赛一等奖,取得了名牌大学自主招生的资格;我校两位同学在“苏教国际杯”第九届江苏省高中生现场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一位同学在“新语文学习杯”第八届“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七名同学在江苏省“高考作文杯”现场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赵宸艺同学代表泰州参加了首届全国中小学生“中华诵”夏令营活动,我校被评为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学校。

四、走进生活,重在实践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考察活动。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考察家乡名胜古迹和地名由来、传统习俗、饮食文化等,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众多的写作素材。2006年高一学生利用寒假对靖江店铺名折射出的文化现象作了深入调查研究并撰写了调查报告。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语文组配合校团委在高

一、高二年级中发起了“写给灾区孩子的一封信”征文活动,倡导学生将视野投向社会,关注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

(二)攻坚、发展阶段:理论创新,有所突破

1.理论学习是基础,创新是根本。课题组所有成员认真交流探讨,并结合学校的课题科研实际做了认真反思。正是沿着这条教改科研的思路,每学期语文组成员积极撰写论文,三年来,有数十篇在国家级论文比赛中获一二等奖。2.我们以课堂教学为研究主渠道,抓住重点,探讨个性化教学的新模式,探讨个性化教学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关系。

教学模式是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好桥梁,我们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将个性化教学理论贯彻到个性化教学中去,这样才能达到经验普及的目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老师及时总结,并将成功的经验运用到教学实践。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的教学,展示了语文课堂的魅力,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2006年我组羊琳老师在省语文优课评比中获二等奖;2008年我组荣雪飞老师在省语文优课评比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2009年羊君老师在省语文优课评比中获二等奖;丁杰老师获泰州市语文优课评比一等奖。黄越前、荣雪飞、羊君、曹成玉、羊琳等老师胜任高中循环教学。

(三)课题总结阶段:运用整合,总结结题 艰辛的探索产生了可喜的实验效应。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实验教师乃至其他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意识到教学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能逐步意识到以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灵活了,教学手段丰富多了,青年教师也由一个高起点迈入,在实验中成长起来,能够熟练的驾御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课题实验所带来的教学教研成果是明显的,成绩是可喜的,教师业务素质水平提高了,教学科研能力增强了,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高考成绩稳中有升。然而,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这只是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良好开端,在接下来的教学科研过程中,我们将把“语文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写作教学”课题实验研究精神继续延伸,深入挖掘,拓展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思维,个性发展的内涵。

三、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该课题进行了三年,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但还有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怎样促进学生由获取知识到形成能力的转化,怎样在语文个性化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个性化教学的评价问题等等,都是我们今后继续要研究的问题。教改的路是艰辛的,但也唯有这种艰辛才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欣喜。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只能作为我们今后继续课题实验的基础,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第三篇:《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当前,教育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关注的焦点,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显著标志。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关系国家兴衰的大问题。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教养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这个道理人人都能理解。就目前状况来看,普遍家长对孩子都深切关注,但家庭教育水平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决定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则是家长本身的素质,包括家长的文化素养,思想素养,理论素养等。有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请教师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不考虑孩子的兴趣;为使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对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揽,一包到底,不仅仅是穿衣吃饭,叠床铺被,还包括整理书包,有的家长甚至把牙膏都要挤在孩子的牙刷上,使孩子形成依赖的习惯;有的家长把自己置于教育者的位置,押运出一副不可冒犯的权威样子,而喋喋不休地说教,只能让孩子感到烦躁,甚至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不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安排好孩子的课余学习,而是看到人家干什么他就要让孩子干什么,经常批评,指责,打骂孩子,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这种比较,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否定了孩子,压抑了孩子,限制了孩子;有时家长过分的溺爱子女,不得让孩子受一点挫折与委屈。不少的父母为了孩子买下了养老保险不仅为孩子的现在做打算,而且为孩子的结婚、养老尽心尽责。这些家长的做法,会使孩子在竞争的社会里不能自强自立。就我校曾搞的一项家庭教育调查表明,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的家长占64%,在这些家长中或忙于赚钱,忙于玩乐的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发展变化或忙于事业、工作,顾不上多关心孩子,在这些家长中存在着教育观念不正确,教育方式不科学,教育态度不端正,教育心理有偏差等问题,他们片面地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当孩子一旦成绩不好或犯一些过错,他们就牢骚满腹,一怨老师,二怨孩子,就是不怨自己。实际上孩子的问题大多数正是家长忽视家教酿成的,由此看来,提高每一位家长对搞好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向家长传授一些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以提高家长教育的质量就成了学校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种种事实,使我们认识到:要搞好家庭教育,首先要抓好教育家长的工作,为此我们决定办家长学校,把家长组织起来上课,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家风,更新家长们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经过努力,家长学校是办起来了,家长也能按要求到学校来接受教育了。但是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不同,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差异很大。大部分家长跟小学生是一样的心态,你上课,他听课;你布置任务,他应付完成,家长学校的实效性较差。因此,如何把家长学校办得规范有序,实实在在,如何能让家长有能力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任务,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任务。鉴于这个情况,我们积极承担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实践研究摸索出依托家长学校加强家校合作的办学方式及最大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的办学途径,以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进行,互相配合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造就一个人的三个重要方面,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大体一致的情况下,孩子的发展与差异主要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和每一位做父母的深切关注。家长赋予子女的不仅是生命,家庭每一天的氛围,家长成员的关系,家庭对社会各种事物的评价,家庭生活的习惯等等,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孩子们的心灵。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一生具有奠基作用;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的发展有决定作用,对子女有终身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讲到:“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思想:现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编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编造世界的历史„„

革命前辈康克清语重心长地指出过:“家庭教育是长期工作,要坚持不懈地用良好的国风和家风教育我们的后代,这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兴衰的大问题。”

李岚清同志也提出:“家长必须从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教孩子怎样正确做人转变。”做人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即怎样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怎样指导家长运用科学方法教育子女,使教育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发展。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认识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起着一定的教育作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不但学校教育要改革,而且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但是,现今家庭教育并没有真正被社会和所有家长重视,家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家长文化程度的差异、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隔代家庭、单亲家庭、个体户、外来户的家庭等等不同,使得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而总体偏低。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每个家庭都有教育的功能,每个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课题概念的界说

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以学生家长为对象,以提高家长素质为中心,传授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合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业余学校。

家长学校管理: 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家长学校的教学和活动管理。

办学实践:主要指家长学校围绕研究目标有计划有系统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实验假说

假如我们能从社会的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切实开展好《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工作,就能够全面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探索家校互动的途径和方法,构建具有五中特色的学校、家庭互动模式,共同提高教育的艺术。

五、课题研究的任务与目标

课题研究的任务:⑴、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法规、条例,增强家长的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 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⑶、向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⑷、研究和推广家庭教育先进经验;

⑸、促进家庭与学校、社区的交流、配合和支持,协同一致教育学生。

课题研究的目标: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确实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能使100%的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上有所转变。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课题组利用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家庭教育新趋势和对策》、《成功家教的启示录》、《家教的智慧》、《古今中外名家教子300例》等书籍,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借鉴,提高了组员的知识理论水平。

2、调查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表格和问卷对家长、学生相关研究领域进行调查,摸清现实状况,确定研究手段和目标,为课题深入的探索提供了基础材料。

3、比较法。对家长学校的学员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通过问卷进行测试,并将家长到学校学习前后的家教能力水平进行纵向比较。

4、经验总结法。我们要求教师把每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对个案的追踪研究结合自己的学习反思,经过提炼和整合,写一些案例和研究论文。

5、个案法。对特殊家庭的家长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评价。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对象,健全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组。学校决定将2003年初一新生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并成立课题研究领导组,组长(家长学校校长)由校长王文清担任;副组长(家长学校副校长)由学校副校长刘琳玉担任;组员由教导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初一年级主任、初一全体班主任担任。明确各自的分工,把家长学校所需资料提前准备好,打印好家教调查表、家长调查问卷、家长签到表。制定好家长学校培训学习计划。完善家长学校组织网络结构。建立课题组研究规章制度。出台了家长学校章程和管理办法、制度。如活动制度,考勤制度,评选表彰制度,文档制度等。研究决定好家长学校开学的时间,将一切工作准备就绪。

2、召开开题会。课题组长王文清首先召集所有课题组成员召开了一个开题会,对为什么要研究这一课题,如何研究这一课题做了具体的说明。并对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做了明确的分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样使课题组所有成员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认识,一致表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项实验研究工作搞好,确实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

3、制定方案。我们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研究方案》,这一方案具有步骤清楚,内容具体,易操作等特点,这一方案从实验背景、理论依据到实验目标、实验步骤,直到最后预期成果都做了详尽的阐述与说明。这一方案成为课题研究总的依据、要求、指挥棒。这一方案的制定,校领导亲自参与,经过了多次的修改才得以完成

第二阶段:调查分析,确定培训具体内容。

1、调查分析,确定培训具体内容。2003年9月初,我们对初一新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让我们初步了解新生家长的状况,让我们掌握家长最需要什么,最感到困惑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经过对问卷进行分析60%以上的家长还缺乏家教理论知识,认为孩子不好管,自己说的话孩子不愿意听,甚至你说东他偏要往西。好多家长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根据家长反映的这些问题我们有针对性的确定培训具体内容:五中概况及教育教学特色,家教有关理论(五中校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如何解决家长对新课程的“不适应症”;创造学习型家庭,做合格家长;家教“十要”、“十忌”;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特点;为子女播撒一片灿烂阳光等内容。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我们组织家长学校的带课教师,认真学习《家庭教育新趋势和对策》、《成功家教的启示录》、《家教的智慧》、《古今中外名家教子300例》等书籍,首先提高带课教师的家教理论知识,给每一位教师确定所讲的内容,让教师编写教案,然后学校对教案进行检查,如不合格的教案要进行重新修改,这样教师才有权利对家长进行讲课。

第三阶段:积极动员,开启家长智慧之门。

学校组织初一新生的全体家长召开“榆次五中家长学校开学典礼大会”。由校长作了参加家长学校培训学习的动员报告,介绍学校概况,从学校的办学规模,教学设施,教师队伍建设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五中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这样使家长对学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校长还要讲一些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及趋势,讲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让家长感到获得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四阶段:培训学习,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我们首先组织初一全体家长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体培训学习。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后,家长到子女所在教室参加两课时的学习。由本班的带课教师任教讲解有关家教知识。这首先由政教处制定出家长学校的学习计划,对讲课时间、讲课地点、讲授内容,主讲人做出详细的安排。这样,家长学校就能有序、顺利地进行。讲授内容从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特点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的发育特点到怎样完成好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从指导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到如何培养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从怎样与孩子相处到怎样批评、表扬、教育、指导自己的孩子等等,每个专题紧紧地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通过举例、分析、讨论、提高认识水平,确立家庭教育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在家长学校课堂上我们还给家长印发了《家长行为规范》,开辟家庭教育宣传专栏,征集家教论坛等,学习自编家教教材,并把课程改革、家庭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都引进家长学校的学习之中,总之,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增强家长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家长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家长的素质,自觉地为孩子树立表率,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

第五阶段:形式多样,科学指导家庭教育。

家长学校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讲几节课,而贯穿于以下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充实自己。

1、召开家长会。在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各班迅速召开家长会,由班主任主持,政教处老师和本班代课教师参加,进行学校和家长的双向交流,班主任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代课教师介绍学生入学以来在思想、纪律、学习、身体、心理等方面的表现,并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受教育的情况和在家的表现,争取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与班主任、科任共同协商并制定出有效地教育孩子的办法和措施。

2、成立家长委员会。我们在实验年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选举一些热心教育事业,能积极为大家服务,有一定教育经验的人选作为家委会委员,家委会有成员6-7人。主要职责是:组织家长共同研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学校开展校外教育工作;沟通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为学校的教育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特别是走进新课程后,利用家委会能极大地开发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对开发校本课程,实现各类课程的有机整合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沟通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并参与班级管理,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这是学校开展创新型家庭教育的又一内容。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就是让家长在今天无论上午还是下午随便听课。那个教师的课也可以听,听课完毕后要填写听课意见表。“开放日”活动起到了四个促进作用。一是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每当“开放日”到来之时,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教案,都想在家长面前汇报一下自己的教学技艺,提高自己。二是促进了家长教育孩子责任感的不断强化。家长在课堂上看到自己的孩子活泼主动地学习,都非常高兴。三是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学习。“开放日”活动振作了孩子们的精神,激起了努力学习的情趣,课堂上,人人积极思考,大胆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四是促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优化。“开放日”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从而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尊重和关心,出现了孩子督促家长做模范家长,家长教育孩子做“三好学生”的可喜局面。

4、印发家校联系卡。我们每学期还印发家校联系卡,将学生的成绩以及各方面的表现选取学生最有特长的一项以鼓励性的语言反馈给家长。同时让家长填写对学校对班级甚至对每一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

5、搞好家访工作。鼓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针对学习有困难,心理有障碍,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对个别家教方式与方法不当的家庭进行专题或单独家访,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其中的家访形式主要采取了电话家访、书信家访、随意家访。

6、设立家长接待来访制度。课题组成员每周轮流值日,负责接待家长来访,帮助家长排忧解难。

第六阶段: 经验交流,传播家长育人方法。

每个学年末,学校对班级、学生都要评选一些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我们除此之外,还要表彰优秀家长,依据学校对家长的考核以及全体家长的评选产生的。表彰的家长要在全年级的家长会上做经验交流。我们对家长的考核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笔答题,主要内容就是家长学校培训学习的内容以及省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所讲的内容,分值占60%,另一方面是根据学生问卷,看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教育思想、教育的态度是怎样的,与孩子是怎么相处的,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是如何对待等等,分值占40%,两者结合起来是这个家长的最后得分。如果合格,学校给家长发放一个“合格家长”证。如果不合格的家长跟上下一批新生家长再进行培训学习。

第七阶段:归纳总结。

(1)、对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003年9月初,我们对初一新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的家长占64%。2004年6月,通过对家长的综合考核92%的家长都基本合格。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学校的举办提高了每一位家长对搞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转变传统的家教观念。

(2)、总结成果,撰写实验报告、论文、典型实验案例和论文编辑成册。

八、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我们利用家长学校这校中之校为载体作了大胆尝试,看到了一些较好的现象,取得了初步成效。、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群体的成长。,经过两年的不断学习、探索,教师们逐渐在研究实践中成长起来,学会了怎样搞课题、做研究,提升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办学实践促进了家长素质的明显提高。首先大多数家长们端正了教育思想。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转变了旧有的子女成才观,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工作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了解支持。其次,家长的教子方法得到了科学性的改善。通过调查对比,我们发现家长在以身作则,与子女沟通交流、关心子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另外,社区内还出现了一批学习型家庭,成了众多家长们学习效仿的榜样。这其中,家长学校有一名家长程建华被评选为“山西省十大杰出家长”、家校形成合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学校和家庭的积极配合,使得在校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迄今为止在校学生没有发生一起违法犯罪事件,他们的学业和以前相比也有了进步。这其中,有五名同学被授予山西省三好学生称号,多名学生获得市、区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称号。、课题研究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改善了师生关系,使家长学校真正起到了中介作用,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我们家长学校由于工作出色,还相继被评为市优秀家长学校、省示范家长学校。

5、初步形成了培训——充实——参与——考核一体化的家长学校管理模式。

九、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家长学校是校中之校,是学校、家庭乃至社区密切联系的一条纽带,一种载体。我们要充分挖掘它的潜在作用,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家长学校只有具备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的办学目的宗旨,丰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办学计划,详尽的活动方案,坚持不懈勇于开拓的精神,才能正常开办,办出效果和特色。

虽然课题研究已告一段落,然而家长学校还将继续办下去,并且要朝着纵深方向发展。这其中还有很多困惑很多问题。我们将把现有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办学实践中去,不断探索研究,争取在新课程背景拓展一片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教育的新天地。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样本)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无疑是一种战略资源,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在知识社会,战略性资源则为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构成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并不是人的数量,其核心是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价值观念、知识存量、技能水平。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管理与开发的结果。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肩负着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等内容的工作任务。加强对企业人力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已经成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

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及差距

人力资源管理与生产、营销、财务等管理同为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管理职能。早期的人事管理工作主要是较简单的、行政事务性的、低技术性的事务,所以曾长期被忽视和轻视。现代的人事管理准确地讲是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求人员精干、管理高效、机制灵活、体制健全。但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很难调动职工积极性和留住人才。据统计分析,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只有40%得到开发与利用,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尚处在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企业已逐渐完善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一)观念上的差异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将人力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来进行开发和保护,尊重企业员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而旧的人事管理在观念上只是将员工看作是简单的管理对象,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急功近利的心态造成企业领导者决策上的差距

企业在经营中每一项投入自然都要讲求投入产出比,讲求经济效益。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设备、人力、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比都不是最大的,只有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所得到的回报才是最大的。而有些企业把人力资源投资作为紧缩项目处理,忽视人力资源的长期规划而过分倾向于资金设备、产品等财力、物力因素,难以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三)企业运行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诸多差距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实行一把手挂帅的运行决策制度,以人冶代替法冶,极易造成唯上不唯实的结果。民主监督制度的不健全,使员工主人翁责任感薄弱,主动精神受到压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出来。

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管理是人的行为”,“管理就是管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从现代意义上讲,管理就是激励被管理者去实现企业目标。要实现企业目标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只有这样,人力资源才能为企业所用。

(一)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将企业经营战略和经营目标转化为对人力的需要。任何企业要想有合格、高效的人力资源结构,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规划。首先,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外部环境变化都要求企业做出相应的变化,而这种适应环境的变化一般都带来人员数量和结构的改变。其次,企业内部各种因素同样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中。例如,离退休、1自然减员、辞职、开除等都会导致员工的减少,招聘人员会导致员工增加。同时,企业内工作岗位的调动、提干、免职处罚等现象都会使人员结构产生改变。这些变化需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等手段来做到,适时引导和恰当调整。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都需要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合理配置。为适应市场竞争,内部也必然要进行人员结构的高速和优化。第四,企业经营规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使用,更需要人员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六大步骤:

1、提供基本的人力资源信息,内容主要有:人员结构情况,人员的经验、能力、知识、技能、工资状况、培训教育情况;2、预测人员需要,包括供给预测和需求预测;3、清查内部人力资源情况,做到管理者心中有数;4、确定招聘需要;5、与其它规划协调;6、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

(二)人员招聘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常性的工作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中人才的竞争,企业经营战略发展的各个阶段必须要有合格的人才作为支撑点,而员工流动是当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有人员流动就有人员招聘。人员招聘是获取人力资源的具体措施,它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的要求把优秀的人才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日本日立电器公司的招募政策只有四个字“适合者留”。如果不适合不要强留,否则后患无穷。

人员招聘是一项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的复杂性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确保员工队伍良好素质的基础。人员招聘必须体现五个基本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本企业利益,确保录用人员的质量,降低招聘成本、提高招聘工作效率,体现公平、分开原则,扩大招聘面。这样,才能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人员招聘要严格按程序进行:

1、部门提出招聘计划;

2、报经上级部门及领导批准;

3、人事部门发出招聘通知或广告;

4、筛选应聘人员;

5、测试(面试、笔试);

6、体检;

7、背景调查;

8、试用;

9、录用。

(三)管理干部的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要涉及到对执行管理工作的管理干部的评估。“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一论断对国家是如此,对企业也是毫不例外。基层干部直接掌握与控制第一线,中层干部是承上启下的通道与桥梁,两者都非常重要。但对企业兴衰成败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作为决策层的上层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人,他们负责制定企业战略与决策,指引企业的发展方向,创建企业文化,他们的工作不像岗位工人那样具体而有形,但作用却是最大的。因此,必须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下反映了将帅之才得来不易的事实。优秀管理干部的发现,需靠准确的评估。管理干部评估是指对被评估者的品德、才能、素质、潜力、长处、短处、个性、激励动力、抱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考察,从而得出被评估者对某一既定职位的胜任力。评估的要素一般为“德、智、能、绩”四个方面。“德”,是指人的品德,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具体就是干部的政治性、原则性、是非观、民主性、群众性、实践性。“智”,即知识,指干部应具备的与岗位符合的专业知识、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政策法规知识及常识性的广度知识。“能”是指能力,对于管理干部,必不可少的是沟通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组织能力与计划实施能力、授权操纵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与决策能力。“绩”是实绩或称绩效,主要指干部在任职期间取得的综合业绩。

管理干部考核评估主要是对干部的德智能力进行全面、准确、客观而公开的评估。传统的做法主要是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结合领导或组织部门写的鉴定,并辅以对被考核者的下级、同事以及对本人的调查了解。其形式主要是个别访谈、召开小型座谈会。但这种做法有其不足之处:一是主观随意性强;二是考评手段单一,缺乏科学性;三是透明度差。“现代多维综合评估法”是当今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对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估办法,评估程序为:一是明确评估目的;二是考证维度的选择与测定;三是活动形式的选择、设计和安排。具体内容包括

心理评估和工作情景模拟评估。

心理评估主要就是对被考评者个性心理素质的评估。个性强弱、内向还是外向对任职至关重要。个性弱且内向适合从事技术工作,但不适合从事管理工作。心理素质好坏决定着一个人能否经得起成功和挫败的考验。一个好的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生理和心理双重健康,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切忌“两面人”即8小时内是好人,8小时外是坏人。

工作情景模拟是量化考评管理者的工作实际能力的最有效办法。具体包括“公文处理模拟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企业决策模拟竞赛法”、“案例方法”等。“公文处理模拟法”就是考评者向被评者提供一个虚拟的工作场景,让被考评者处于某一管理(领导)岗位,真实地处理一些日常公文,如下级呈上的报告、请示、计划、预算,同级部门的备忘录,上级的批示、批复、规定、政策,外界用户、供应商、银行、政府有关部门乃至社会上的函电、传真、电话记录甚至还有群众检举或投诉等。通过被考评者对上述公文的处理,量化评定出管理者的个人信心、组织领导能力、计划安排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分析决策能力、承担风险能力与信息敏感程度。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是不定讨论组长,也不布置主题与议程,更不提要求,但却要发给一个简短案例,即包括一种管理情景其中隐含着一个或数个待决策和处理的问题,以引导小组展开讨论。根据每人在讨论中的表现及所起作用,考评者根据既定的考评维度(包括主动性、宣传鼓励与说服力、口头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人际协调团结能力、精力、自信、出点子与创新力、心理承受力等)对每人进行逐一评分。

“企业决策模拟竞赛法”是一种情景模拟测评技术,即由被考评者本人组成一个小组,模拟成为一个微型企业,组员自愿组合或指派均可,但每人在“企业”中分工承担的责任或职务由每人自报、或推荐、或小组协商确定,不予强求。“企业”根据考评者提供的原料及产品生产方案,设计加工生产出“产品”,将产品推销给考评者。考评者根据这一“生产全过程”对企业员工进行量化打分。

通过传统的管理干部考评、现代心理考评和工作情景模拟考评就能既定性又定量、全面地评估出企业管理干部的综合能力。

(四)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激励是通过某种刺激促使人产生某种积极奋进的思想、愿望和行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调动积极性。激励不仅能使职工认同和接受本企业的目标与价值观,对企业产生强烈归属感。

根据马克斯洛的“需要论”,职工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荣誉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是要满足职工的基本生存需要,使其在衣食住行方面具备最起码的备件。很难想象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职工能在工作岗位积极工作。因此,企业的组织和领导必须经常从事调查研究,了解职工的冷暖疾苦,及时送去组织的关心和照顾。二是在基本生存条件具备的基础上,要给职工提供个人的安全需要和环境稳定需要。个人安全需要主要指岗位生产(工作)安全和健康安全。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安全保障体系、养老保险体系、医疗保险体系等相关社会保障体系,使职工无后顾之忧;环境稳定需要主要指生活、起居的社会环境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稳定的生存环境。三是在职工社交需要方面企业要做的事情不多,主要是职工本人在社会交往中的需要,人需要同别人作感情交流,要爱人和被人所爱,要归属于某一集体,不感到孤寂。四是荣誉需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赞赏的需要,指组织或他人给予的赞赏与荣誉。企业要对职工的成绩(业绩)给予肯定,这样,职工的所作所为得到组织或上级的承认,他们就会心情舒畅、干劲十足、信心倍增,积极性提高。反之,如果职工的工作热情、成绩得不到肯定,甚至是否定,就尤如火上浇冷水,职工的情绪就会受到压抑,工作积极性就会降低甚至走向极端,消极怠工、出工不了力等。因此,给予职工业绩的肯定,提供职工赞誉需要,是最基本的激励办法之一。另一方面是自尊与自主的需要。自尊就是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自主就是自

己做主,领导和组织都不能随意强加意志,对职工的言论、行为不能随意否定,要多鼓励多赞扬,即使有不足或错误,也不能正面否定或严厉批评,要多引导、多教育,引导职工树立自尊自信。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作为企业职工,自我实现需要主要是充分发挥个人的体力与智力上的潜能,以尽量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这是职工高层次的需要,需要有高层的激励机制与之相配套。企业要善于培养和发现人才,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埋没人才。对那些有知识、有管理能力的人,要大胆起用,对其委以重任,锻炼他培养他。通过各种激励,就会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提高其积极性,为企业服务。

(五)职工的培训与训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从职工个人来看,培训可以帮助职工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人力资源潜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提高工作满意度,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企业来看,对职工的培训是企业应尽的责任,有效培训可以减少事故,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职工培训工作。要增强企业职工培训的目的性,做到育道德、建观念、传知识、增技能。培训形式要多样化,使职工学有收获。基础培训可采用脱产的课堂学习方法,技能培训则应侧重于实践教学。另外,在培训的时间、内容及师资选拔等方面,也要做到有利于生产、服务工作,做到恰到好处。

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具体而长期的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个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做得越充分,哪个企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市场占有份额就越大,就越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管理学基础》 《个人与团队管理》 《统计学管理》 《市场营销学》 《人力资源管理》

第五篇: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模版]

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推进幸福教育“三人行”

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省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进我校家长学校的健康发展,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素质教育体系,提高广大家长的教育素质,创建家校携手、共同育人的和谐教育新局面,根据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社会教育的保障。家长学校以未成年人的家长为主要对象,是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场所,是联系学校、社会、家庭,促进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的工作桥梁,是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学习型家庭建设的重要途径。积极引导家长与学校主动配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各中小学、幼儿园的重要责任,也是保证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各中小学、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工作,充分认识家长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家长学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学校和家庭紧密结合,形成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强大合力。

二、目标任务 遵循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学为纽带,以帮助家长明理、解惑,从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按照正规教育所必有的课程教学的模式来对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总体规划和管理,实现家长学校“教育内容课程化”和“教学管理规范化”。

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向广大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向家长介绍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营养保健常识,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与服务;帮助家长加强自身修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三、运行机制

进一步健全家长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学校成立八道沟小学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家长学校的宏观规划、组织管理、教学科研指导和评价考核工作。要把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成立由校长、教务主任、少先队,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人员组成的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负责家长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学校校长兼任家长学校校长,对家长学校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进一步健全家长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家长学校学期课时制度。家长学校要保证充足的教学时间,每学期不少于4个学时,全年不少于8个学时。家长学校要制定和学期工作计划,按计划定时开课。家长学校的教学以年级或者班级为单位进行组织,在师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学校应该力争做到以班级为单位来组织教学。

健全家长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家长学校拥有校牌或标志,制定工作计划、教学计划、授课计划、课程表及家长签到表,并建立有关家长学校的组织成员名单、教师名册、授课记录、教案、家长作业和教育案例等,不断完善家长学校的档案管理,使学校家长学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

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需要来分段实施,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用符合成人教育特点和满足家长需求的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演绎法、观点讲授法等方法进行授课,除了集体面授之外,还可以采用集体观摩并分析录像、网络教学、函授、集体咨询或答疑等教学方式。

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根据市县教育局统一安排,结合小学段教育特点,选用《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作为家长学校的教材,为家长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家长根据需要自愿购买。

家长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由班主任承担,每年应为班主任组织不少于16课时的家长学校教研和培训研讨活动。

四、考核评估

1、学校要建立起家长学校工作督导评估机制。要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序列,按《方案》要求制定家长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计划和学期授课活动安排,进一步完善规范家教工作管理制度,将家教工作纳入量化考核,作为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考评内容。

2、健全家长学校评价制度。分类建立科学合理的家长学校发展评价制度及实施办法,分学段制定家庭教育行为规范,使家长学校考核评价制度化、系列化。

3、完善家长学校评选表彰制度。中心校将定期开展优秀家长、学习型家长和家长学校先进教师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家长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4、学校要设立家教中心,配备一名教干作为家教中心负责人,具体负责家教联络工作,并负责评选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对认识不到位,工作被动,不合格的学校通报批评,并写出书面说明,限期整改,以推动我校家教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

下载家长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长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长学校建设

    送学生一个成长空间,尽家长一份助学义务,给学校一个发展平台 ——记万源中学家长学校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的根本在于要以育人为本。人的发展的第一要素就是人的潜能,......

    家长学校建设

    盐田河镇中学家长学校建设计划 为推进我校家长学校建设,提升家庭教育知道服务水平,深化家长教育工作,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不断推进肖镇小学学校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创建家校携......

    家长学校课题研究

    家长学校课题研究 一、研究目标: 1、让家长认识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2、使家长了解、支持、配合学校工作。 二、研究......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 一、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对魏书生长期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特别是对班级管理实践通过理性分析概括、设计出来的一个理论模型。......

    信息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信息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同时其也成为了推动企业的管理变革的主要力量。在此背景之下,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已成为许多企业在管理方式上的首选。信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代帆在当代,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科技工业园区(science park)",我国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Hi-Tech Ind......

    市政-市政工程建设代建制管理模式的研究(精选5篇)

    精品资料 行业精品资料市政工程建设代建制管理模式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由于大力改革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制度,向社会实行招商已成为现在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的一种趋势,在这种新的......

    PMC管理模式在项目建设的研究论文

    化工项目的建设工作具有系统性,产品唯一性的特点,在管理项目建设工作时,应充分考虑项目建设过程的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与化工工程项目建设规律相适应的管理技术、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