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的逻辑结构教学法 - 兰州交通大学(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1:5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理化学课的逻辑结构教学法 - 兰州交通大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理化学课的逻辑结构教学法 - 兰州交通大学》。

第一篇:物理化学课的逻辑结构教学法 - 兰州交通大学

物理化学课的逻辑结构教学法

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变化及与化学变化相关联的物理变化的各种基本原理和共同规律的科学。就物理化学这门课而言,除了让学生学到有关物理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的教学,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思维方法。因此,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重组水平,是提高物理化学课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建立逻辑框架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J.S.布鲁纳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他强调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更强调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逻辑结构。他认为,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关联起来,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这就是学习变化的本质。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在物理化学理论中,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定律及基本研究方法等知识点的逻辑组织形式,即物理化学的知识结构是以严密的逻辑关系相互关联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物理化学知识的整体功能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各知识点的功能;另一部分为由各知识点的交叉、组合等形成的新功能。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理论总是被分成若干章节,用若干个不连续的学时来完成。这样学生便比较容易有意无意地把一个理论分割成几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牢牢地把握住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系统结构,充分发挥整体知识结构的功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系统化能力。如果把物理化学看作一个大系统,则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化学等就是它的子系统。而每个系统又由若干定律、公式、概念所构成,物理化学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大系统的整体水平上,把握物理化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因此,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内在逻辑结构的联系上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的各个知识点,从而在整体上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理论体系。一般教师应在一章或一个理论教学结束时,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的逻辑结构分析,找出一章中各个小节的相互联系和逻辑关系或一个理论形成的逻辑程序。对各部分的内容,应特别注意发展它们的横向逻辑关系,力求把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对知识点的整体认识,并用简明、扼要的逻辑框架图表示出来。如说明表面现象部分,就可以统一在“表面张力”为中心的逻辑线索中。

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系统的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学内容,可以给学生展示出一条清晰的思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独立钻研的兴趣和热情,也使学生易于对物理化学的理论形成完整的全面的总体印象,从而提高物理化学的教学效果。

二、发展逻辑思维

物理化学是利用辩证的、唯物的和联系的方法,研究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物理现象,并通过研究这二者的内在联系探索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物理化学的教学目的,不仅是把理论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一个理论的建立、发展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理论思维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方法论的教学,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在物理化学中所涉及的教学方法是多方面的,如比较法、理论模型化方法、辩证逻辑方法、形式逻辑方法,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与教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等,它们几乎贯穿在整个物理化学的研究中。而这些方法正是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物理化学的教学中,运用理想模型化方法可以抽象出理想气体、理想溶液、可逆过程、可逆电池等基本概念。我们知道,对于复杂多变的客观实体,这些理想情况几乎难以找到。但是,如果我们用辩证联系的方法去处理理想模型,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采用比较类比的方法由理想模型化法得出的概念及主要规律进行一系列的修正,就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再如,物理化学中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与数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说明了相变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Clausius-clapeyron方程),表明蒸汽压与分散度的关系(Devlvn方程),以及电化学中的Debye-Huckel公式,表面现象中的Gibbs吸附公式等,类似的应用,实际还可举出很多。此外,为了形成抽象概念和抽象理想体系,物理化学中还常常用形式逻辑方法,如归纳和演绎。归纳法是根据大量已知的事实概括出一般的结论(如定律、公式、原理)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其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物理化学课程中介绍的气体定律,热力学第一、二定律,质量作用定律,拉乌尔定律等都是应用归纳法总结出来的。而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这种方法在预知未知的事实,提出假说方面具有特殊的功效。归纳法与演绎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归纳是演绎的基础,而演绎又常作为归纳的前导。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际的推理时,归纳法和演绎法常常综合应用。

总之,在物理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地将方法论贯穿在每一步骤的教学过程之中,帮助学生认识并逐步掌握这些逻辑方法,使学生自觉地学会方法论,从而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强化逻辑结构

现代教学论,在教学内容上的新进展,首先是从心理学的基础上深入,并与心理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J.S.布鲁纳,在他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是指各学科中内在的相互联系的概念与原理。他指出,这种结构连续不断构成的过程就是智力活动,教学就是教学生不断去创造,求得智力的发展,实现学习的迁移,从基础的知识到学习更高的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强化逻辑结构。物理化学课通常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已有相当水平,但从学习物理化学的要求来看,目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能适应理论性较强的物理化学课的学习,特别表现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学习中。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难以理解,不易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是熵函数,但是熵函数缺乏一个鲜明的物理模型,对它的含义较难把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熵的概念总感到抽象难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最优化处理,尽可能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难点分散,并且用鲜明的逻辑线路把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在讲授过程中始终注意联系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热功转换的方向性,使学生理解熵函数的建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导出都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必然结果。由此,本文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教学逻辑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上述教学逻辑结构来展开第二定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站在学科的高度上理解并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最后,通过总结,让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教学逻辑结构学生明白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统一在如何判断自发过程的方向这个大的内容之中,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热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且可以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各个方面,从自发过程的特征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各种表述,从Cannot循环到熵函数,从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联合式到自由能和自由焓,从热力学基本方程到麦克斯韦方程,都有清楚的了解。

教学实践表明,优化教学内容,学习逻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内容更易理解,有益于记忆,有益于学生扩展思路,举一反三,有益于知识的迁移,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上所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始终重视发展学生的潜力才能和基本能力,从学科的高度上系统地把握教学内容,强化知识的逻辑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既有合理的知识,又有合理的能力结构,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篇: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小结

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小结:

1、物理结构是元素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与元素间固有的逻辑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问题 物理结构着眼于结点在内存中的定位

2、简单的逻辑结构可能和物理结构一致 例:线性逻辑关系与顺序存储方法

3、利用物理结构在内存中找到一个结点,而为什么要找这个结点却由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决定

任何一个算法的设计取决于选定的数据逻辑结构,而算法的实现依赖于采用的存储结构

4、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三篇:37.结构教学法

37.结构教学法

结构教学法也称系统教学法,是1972年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在“自闭症与沟通障碍儿童的治疗与教育计划”中提出来的。该方法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视觉辨别及记忆优于听觉辨别及记忆),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及学习程序,并运用实物、图片、相片、数字、文字、符号这些可视性媒介来标明学习的内容及步骤,帮助儿童理解环境的要求和教师家长的要求,在高度结构化的环境中学习。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

其基本实施程序和结构如下:

(一)“启”

“启”就是启发思维,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开始。教师通过启发性设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提出课题的矛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大脑处于最佳接收状态,属思维的启动阶段。

在“启”这一阶段,教师不能仅简单地掌握一些“启”是手段,还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深入了解学生,为“启”创造条件。

教师要启发学生,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及其积极因素,根据师生已有的条件和可能,提出与学生内心需求相适应的问题,从而做到难以适度、方法得当。

2.善于激疑,启发思维。教师要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有探求矛盾的要求。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这种教学思想,是认为只有创造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求知,又想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下,教学活动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智力。

(二)“读”

“读”即阅读,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基础,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课文,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指导“读”这一阶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好阅读提纲。

设计阅读提纲,应把握学生思维的方向,充分发挥提纲作用。第一,设计提纲的起点是“思”,其内容应逐渐从表象具体到抽象概括,起到增强学生自信心,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

第二,设计提纲的重点是“抓”,其内容要反映教材的重点、难点,起到给学生提供阅读纲目、要领,引导学生抓住“主脉”进行阅读学习的作用。

第三,设计提纲的着眼点是“练”,其内容要反映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起到指导学生在联系、变化中运用课本上的思路、方法和动手做题的能力训练。

2.指导学生读要有序。

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阅读要有顺序。即:先总、后分、再集中。也就是说先通读了解文章内容,接着再按阅读提纲分散阅读,明确各段间的联系,最后抓住重点、难点反复阅读。

教会学生几种阅读方法:

粗读——把文章浏览一遍,扫清字词障碍。读后能把主要内容的梗概、大意复述出来。

细读——逐字逐句地读。读后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把重点、关键词语、佳句等圈、点、勾划出来,并能给以透彻理解。

精读——反复阅读课文。读后能明确文章的中心、特点,并掌握所阅读内容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深读——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将所学内容进行提炼、归纳、整理。读后要求写出小结和思想心得。

(三)“议”

“议”即议论、讨论,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关键。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围绕着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思维的活动过程。

在“议”这一阶段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讨论问题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

讨论问题时教师要具有调节议论的方向和节奏的作用,适时把握教材重点,紧扣教学内容,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2.要有明确的议论要求。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议论要求,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否则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分组讨论时要求小组长先行一步,在开始讨论时作引导性发言,不使议题偏离课文,并把议论中提出的新见解、新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要求其他同学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冷静听取和思考他人的意见,在平等的气氛中展开辩论,当发现别人的意见被证明是正确时,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贵在坚持真理。

3.指导讨论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所讨论问题的中心点。恰当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及已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鲜明的论点,让学生认识到重在理清思路。

4.教师要组织好对重点问题的全班讨论。

首先讨论题目应是从学生中来,而且在学生中要有两种以上的不同见解,这是学生对所讨论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其次,讨论题目应同教材的重点难点相吻合,这是使学生通过讨论有较大收获的基本保证。在全班性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直接参加讨论,但“引而不发”,其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因势利导的作用,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5.教师要有变通能力。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哪些必要的引导以及关键处的点拨,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教师有时也往往始所难料,因而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变通能力,驾驭学生的思维方向。

(四)“讲”

“讲”,即讲授、讲解、讲析,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解疑阶段。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解,使学生达到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所要阐述的事理的高度认知的过程。

教师在“讲”这一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语言要有示范作用。

教师讲解时要干净利索,精辟扼要,一针见血地突破关键性知识,不可拖泥带水,切忌破句、颠倒等不合语法的现象和不时插入“嗯嗯”、“这个那个”之类。语言要文雅,要饱含情感,要有文味。

2.配合手势和表情。

以恰到好处的手势和表情配合讲解,尽力做到神采飞扬,有声有色,妙趣横生。

3.给学生指明重点与难点。

教师不要一味地讲解,要给学生指明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地把握。

(五)“记”

“记”即记忆、识记,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中的积累阶段,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强化记忆并学会记忆的方法的过程。

在“记”这一阶段,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识记任务。

识记有无明确任务,对识记的效果影响极大。有明确识记任务,就记得快、记得牢;没有明确的识记任务,就记得慢、不牢固。2.引导学生理解记忆。

记忆的基础是联想和联系。理解记忆是在分析多种材料的关系中进行的。把事物的各种关系反映到头脑中,和已有的记忆素材联系起来,建立的联系越多,记忆得越快,保持的记忆越牢。通过理解记忆,所获得的知识不是片段零碎的,而是前后联系,逐步走向系统化。

3.指导学生把识记和试背结合起来。

背诵是语文课中一种重要的记忆手段。反复多遍地进行背诵,自然就能熟记。在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教师进行讲解后,就要求试背。在试背中,有个别段落、句子背不出来时,再重读。这样反复强化,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增强记忆能力。

(六)“练”

“练”是练习、训练,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应用阶段。即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当堂所学知识及时做练习,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做到当堂消化,当堂吸收,它不单是理解巩固知识的活动,也是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练”这一阶段,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习题要有梯度。

练习题的排列要有一个梯度,即由简到繁,由深入浅,由低层到高层,就是先做基本概念题,再做变换题,后做综合题。基本题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双基,变换题练习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题练习的目的是理清新旧知识纵横的联系,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设计选择习题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设计习题、选择练习时要有针对性,以便让学生分清易混淆的知识、概念。

3.习题的选择要适合学生能力。

练习不要一成不变地用现成的习题册,要适合学生的能力,要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题量要适中。

练习不足对学生学习不利,练习量过大会加重学生负担,严重的还会导致厌学和抄袭等不良现象发生。

5.及时检查落实。

无论布置何种形式的作业,教师的检查都必须落到实处,且不拘形式。切不可放任自流,让学生有可乘之机、敷衍了事,滋生不良习惯。

(七)“结”

“结”即总结、小结,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整理阶段。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把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结论化的过程,是整堂课内容的浓缩,是理顺知识、强化记忆、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最后总结。

教师在“结”这一阶段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给学生总结的方法。

分析比较,加强联系,发现规律,找出关系。2.注意针对性和全面性。教师要进一步强调容易忽视和混淆不清的知识,指导学生把新知识进行条理化地全面归纳,把新旧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以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来源:余文森,林高明主编《经典教学法50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第四篇:怎么使用历史结构教学法

怎么使用历史结构教学法

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引进框架式结构教学法,构建一个知识网络,把知识点变成知识链,达到历史学习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动脑形成结构图,掌握知识结构,现今在多媒体教学的背景下,能促进历史教学结构教学法的完善,这样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框架式结构教学法的作用

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德国范例教学提出“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其实质就是通过学习来获得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把传授知识与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而结构教学法就是建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一方面强调课堂着重分析知识和体系的框架结构,力求整体把握学科各章节的主体,另一方面又强调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联系,注意各阶段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的互动交流,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以及科学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基本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构。

二、举例说明框架式结构教学法的应用

例如《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章,它的内容繁琐复杂,学生往往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掌握不好。在这种情况下我就要求学生先进行预习,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能进行简单的讲述,构建学生微观历史的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内容和影响,培养纵观历史的综合分析能力、评价反思能力等。找出历史史实的某种共通之处,归纳出历史发展的某种客观规律,达到宏观历史的哲学理论要求。学生自我绘制网络图,书面形式准备。通过学生和教师的配合完成的结构图如下:

从这个结构图当中,纵向可以了解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内容和影响。横向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具体来说就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初见端倪;随着贸易中心的转移,英、法、荷日益强大并进行了殖民扩张与掠夺,最后英战胜并日益强大有了条件进行工业革命,率先成为世界工厂,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垄断组织产生,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运用多媒体教学后,可以制作历史课件,使历史课更为直观与生动。思路更清晰。

以上介绍的是掌握新课的内容,如果是要进行纵向的比较也可以用结构图来体现。

三、历史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为了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寻找某些历史现象的共性或个性,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就成为必不可少了。我们一般先将比较的内容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确定其相同或不同的特征,并加以概括,形成结构图。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则能使学生对两起历史事件、现象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的能力。例如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个问题,学生也会觉得不好理解。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让学生先清楚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来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这个问题。首先师生共同将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学生一般能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将教材为数众多的文字提炼成简洁的要点。这样二者的异同点也就显示出来了,易以学生轻松掌握。历史结构教学法的每节课的完成,都意味着与该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综合结构图的完成。从表面上看,结构图的形成,使大量文字或材料被舍弃,会造成学生对该问题的识记和再认的困难吗?回答是不会。结构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推理而建立的。对于这个简明的识记和再认工具,学生是很容易识记和再认的。当然学生在识记和再认时,并不仅仅是识记结构图所表述的材料、符号,而是根据图上的材料和逻辑关系,在大脑中将与该问题有关的内容进行识记、分析,并将该问题用文字有条理地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正确、完善,即反映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掌握的水平,也可视为学生思维“内化”的锻炼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速度和敏捷性。应用多媒体教学后,可以使条理更清晰,复杂的变得简单,也更为直观了。

四、框架式结构教学法的局限和解决的办法

通过结构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良好的,教师的教学成效也是显着的。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结构教学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毕竟老师的自身知识认知水平有限。结构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是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只有旁征博引,触类旁通,才能以简驭繁,举一反三。因此教师要涉猎多方面、多学科特别是有关于多媒体的各种知识,不断积累沉淀,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纵深发展,才能赢得学生的钦佩,从而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充分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改革过程中来。同时框架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往往与教材知识顺序呈现的过程不完全一致,学习时就特别要求学生具有对知识系统的复原能力以及对知识系统重组、整合的能力。

总之,结构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涉及制定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和考试环节。就课堂教学而言,它受到教学方式、手段、教材处理,学生心理结构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作用于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信息的交流和反馈的过程。历史结构教学法中形成的结构图,既是处理历史信息的工具,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手段。因此正确地使用结构教学法,可以高质量地完成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这三大任务,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多媒体教学促进历史结构教学法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学科完美结合,是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奋斗目标。

第五篇:浅谈初中物理五步教学法

浅谈初中物理五步教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诚然,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是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在教学中,有的教师的确很努力,也很辛苦,但最终教学效果仍不理想。这说明教学必须注重策略,讲究方法,必须在实干中恰当地进行巧干。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很多教师认为教学起来很简单,学生也认为学习起来很容易。可是中考成绩总是不尽人意,甚至有时让人无法接受,出乎意料。因此,师生都有这样的同感:物理真是好学不好考。其根源何在呢?笔者通过认真揣摩,仔细研究,深入实践,悟出了其中的原因所在,找到了根源及对策。

一、教师教学缺乏整合性、系统性、网络性。

教师在教学中,各章节知识讲解都很全面、具体、深刻。但忽视了各章节的联系及共性,没有给学生讲清楚关键点及联系点。这样,学生所学知识便成了零星的、独立的、单一的个体。不便长时、系统性地识记。自然遗忘概率明显增高,各章节知识出现脱节也很正常,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点模棱两可,张冠李戴也就不足为奇。知识缺乏整合性、系统性、网络性也就理所当然。

二、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

学生在学习中只会按照教师讲解的单一的个体识记,没有经过自己的第二次回收,再加工。没有下功夫去仔细咀嚼、琢磨,升华与提炼,更没有把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如果巩固不及时,过了遗忘期限,遗忘就会更加迅速。加之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因而这部学生过一段时间后,脑子储存的简直是了了无几,可以说是空白。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拓展运用知识于生活实践呢? 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主要研究了五步学习法。

一、各章各节的全扫描学习,建构知识系统详尽网。在教学每章每节之前,先让学生自己梳理纵线,然后再从纵线上的每个知识点发散开去联想记忆,并质疑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生活实践,学以致用。学生把每节的纵横线拉清后,再拉每章的纵横线,每节的纵线就是每章的横线,每章的纵线就是全书的横线。这样一来,全书就成了一个知识坐标网,学生可以通过横坐标和纵坐标来确定每一个知识点,学生在回顾横坐纵座标上的点时就初感了全书、全章、全节内容,达到了循环往复的效果、从而有效地度过了遗忘期限。二、五段分化,强调知识整合性、连贯性。

由因初中物理教科书有两册,学生在学习第二册时,对第一册的内容就有很大程度的遗忘,原因是两册教科书联系似乎不很大,这时,如果教师稍不留神、上册物理知识一下子就会跌入低谷。为了堵住这种现象发生,我把两册书分为五段:即声学段、热学段、光学段、力学段和电学段,分加别把两册教科书的各章分别划入相对应和知识段。这样就有效地把两册书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增加了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这一来,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无意识地复习了旧知识 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更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三、分段提炼、强化重难、关键点、深化知识的运用,强调知识的侧重性。任何知识都不能只泛泛而学、难易不分、轻重不明、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如果找不准知识的侧重点,那么就很难应对中考。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从系统的知识网中寻找自己学习的疑点及迷惑点。让学生明晰应该掌握什么;学会什么;理解什么等。让使学生充分把握好各节、各章、全书的关键、让学生既全面又侧重,既系统又相对独立。

四、纵横观察各年的精点考试试卷,摸清各章节考试热点,建立热点网络体系。在教学中我主要收集了各省市近几年中考试卷,从比较中寻找各节各章知识点出现的频率及所联系的生活实际,从而让学生总结感悟考题方向、提炼中考指南,在提炼中 考指南的同时,学生也要与各知识段重难点相对应,确立热点坐标系。学生在确立热点坐标系的同时,必须整体感知全书内容,因此,又达到了循环往复的效果,对于基础部分,学生更是了如指掌。对于热点学生更加热衷,真是几全齐美。

五、全真摸拟、全面反馈、有效弥补、进一步巩固知识网中的漏点,模糊点,空白点,全面加强知识的系统性。

让学生在几次的全真的摸拟中,学会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反馈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缺乏什么能力,什么知识还未掌握、理解、学会。这样有利于充分弥补遗漏、遗忘、空白处,也更有利于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各段知识所占比例,从而有侧重地学习。

总之,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学必须注重实践,可以这样说“学习在实践中,实践在学习中”。二者不可分离,融为一体。加强初中物理的五步学习,既有利于学习,又有利于实践。充分地将学习与实践有机地统一到了一起。

以上鄙见,旨在抛砖引玉,共商教学大计。

二00三年十二月

下载物理化学课的逻辑结构教学法 - 兰州交通大学(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理化学课的逻辑结构教学法 - 兰州交通大学(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中心治理内涵逻辑和结构

    多中心治理:内涵、逻辑和结构 2014年04月23日 14:37 来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成都)2013年6期第86~90页 作者:李明强/王一方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3......

    ISO27002 GBT22081标准的逻辑结构

    ISO27002/GBT22081标准的逻辑结构在阅读、理解标准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标准的章节有很多重复。还有很多比较费解。这是因为我们实际工作生活的情景与标准描述的情景存在距离,......

    《金刚经》的逻辑结构(小编推荐)

    《金刚经》的逻辑结构 综观《金刚经》,不但有其清晰的主题,并且其逻辑结构也很严谨,层次分明,一目了然。这无不说明佛陀说法度生的权巧方便、化导有方;译人的翻译水准之高超,义理......

    尝试教学法的课堂结构

    尝试教学法的课堂结构 教学方法改革了,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必须改革。旧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因此在试验尝试教学法的过程中,同时创立了"六段式"课......

    孙维刚结构教学法

    孙维刚结构教学法,掀起时代教育革命! 发布时间:2012-10-30 浏览:494 早在1980年,孙维刚便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教学方案“孙维刚结构教学法”,14年后,国家才正式在《中共中央关于进......

    尝试教学法的课堂结构

    尝试教学法的课堂结构 原载于 [按]教学方法改革了,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必须改革。旧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因此在试验尝试教学法的过程中,同时创立了......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摘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通过层层深入的电路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从单输出到多输出、从不含无关项到存在无关项、从输入不需编码到需要编码,设计多个符合学员认知规律......

    物理概念的逻辑分类[五篇材料]

    物理概念的逻辑分类刘延2013101787【摘要】:处于青少年期的初、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抽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这一时期如果能够使物理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发展过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