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课题(46项)
(一)教学课题(46项)
1.上海市级以上教学课题(9项)
1)黄钢.临床医学模拟实训中心工程.上海市高水平特色项目.2008-2010年。
2)黄钢.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上海市高地建设项目.2008-2010年。3)黄钢.临床医学教学与实践研究.上海市教委课题.2006-2009年。4)黄钢.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上海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题项目.2006-2008年。
5)李宏为.面向“全球基本医学教育标准”的综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实验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年。
6)张艳萍.通过服务社区,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上海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题项目.2006年。
7)徐志晶.上海市乳腺癌转科护士能力研究.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2008年。
8)王彩凤.儿童压疮危险评估工具的建立与评价.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2008年。
9)
张艳萍.职教实训中心的运行绩效评估研究---护理职业教育模拟实训中心的运行绩效评估研究.上海市教育评估科学研究项目.2008年。
2.医学院级教学课题(37项)
1)黄钢.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2)邹扬.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对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导向及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3)唐红梅.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建设和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4)曲毅.医学生沟通交流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5)许小幸.完善临床见、实习考评体系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6)芦开芳.临床整合课程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7)李萍.产科CBL对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8)刘引.以病例为中心的学习在儿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作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9)侯晓静.能力为基础的临床护理教师准入资格与角色发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10)洪武.精神科标准化病人的初步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11)张艳萍.过服务基层,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12)郭莲.构建口腔医学教育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13)鲁威.关于临床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14)薛惠平.关于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15)邵莉.临床诊断学PBL与实训课程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8年。
16)费健.外科学(非经典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8年。17)黄洁雯.临床免疫学--综合性实验的设计探讨与运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8年。
18)张巍.类风湿病科湿性关节炎标准化病人的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8年。
19)季芳.妇产科PBL与“人文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8年。
20)王彩凤.护士“压疮危险评估”培训方案的实证研究.医学院科技基金.2008年。
21)李丽.交大医学院多校区校园文化对医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调查.医学院人文科学基金资助.2008年。
22)蒋莹.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规程交互软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23)陈敏怡.临床医学模拟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24)朱海燕.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25)侯晓静.人类生长和发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26)金玉华.内科学病案教学的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27)张娟赢.诊断学临床见习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6年。
28)邹扬.标准化病人库的建设和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29)吴蓓雯等.消化性溃疡病人护理的问题式学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30)陈克敏.数字化影像平台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31)郭莲.口腔实验课程标准化考核指标的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32)冯希平.口腔临床流行病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33)朱海燕.综合模拟人教学病例的开发及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34)张伟,朱琼等.临床实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35)张伟,朱琼等.临床实训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36)韩锋锋.临床医学模拟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37)李江.《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项目.2005年。
(二)教学改革论文(24篇)
1.黄钢,顾鸣敏,唐红梅,王一飞,胡翊群,富冀枫.医学新目标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教学改革新思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1-3。2.李小波,黄钢,顾鸣敏.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与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83-84。
3.邹扬,唐红梅,缪青,鲁威,芦开芳,张美娇,黄钢.OSCE在长学制学生能力考试中的应用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67-68。
4.鲁威,张剑戈,缪青,邹扬,唐红梅,胡翊群,黄钢.客观结构化考试的信度及主成分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12):1577-1580。5.王祥瑞,肖洁.探究式教学应用于麻醉与危重病医学教学的探讨.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8,6(7):88-89。
6.邵莉,陈芳源,金玉华等.双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suppl.98-100。
7.富冀枫,张君慧,姜叙诚,胡翊群,黄钢,王一飞.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方案的构建和教育改革的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25-28。8.顾硕,黄钢.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31-37。
9.夏蓉,丁文龙,黄钢.法国医学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启迪.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0-22。
10.顾鸣敏,朱明德,努尔艾力,李小波,夏蕙,黄钢.临床实习教学的现状调研与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33-35。
11.唐红梅,邹杨,黄钢.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8):610-11。12.顾鸣敏,朱明德,胡涵锦,夏蕙,雷钧,李小波,叶以端,黄钢.发展性临床教学现场调研与督导报告.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7,27(5): 92-94。13.单炯,潘志红,潘永瑜,范亚可,陈敏怡.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法的实施与探讨.西北医学教育.2007,15(6): 1162-1164。
14.韩锋锋,邢惠莉,李定国.医学模拟操作教学法在学生临床综合技能培养方面的应用.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67-568。
15.韩锋锋,潘曙明,黄锦玲.多媒体教学软件结合模拟人操作系统在急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中国急救医学.2007,27:465-467。
16.张伟,朱琼,黄震华.临床实训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72-73。
17.须捷平,曲毅,陈芳源,张艳萍.上海仁济医院全科医师技能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医药卫生,2007,8(7):28-29。
18.胡冰,周叶,张艳萍.临床教师教育素养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医药卫生.2007,8(4): 48-49。
19.唐红梅,鲁威,张美娇,姜叙诚.临床教学实训中心的构建和应用.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8):684-685。
20.黄锦玲,许小幸,陈敏怡.对临床实习生书写病历质量检查的分析与体会.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90-91,94。
21.蒋莹.虚拟交互式超声检查课件的设计.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3(5):433。
22.吴洁,王廉文,钱继红.教学改革及评估体系在儿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实践与完善.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 685-687。
23.黄钢.催生优质师资乃强校之本.上海高等医学教育.2006,17(4):187。24.朱晓平,黄钢,张斌渊.探索医院制度文化建设.中国医院院长.2007,48-50。
(三)教学成果(53项)
1.上海市级以上教学成果(28项)
1)邹扬等.序贯式临床实践教学和评估体系的建立.上海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
2)张志愿等.高水平口腔医学教学体系的建立.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
3)陈芳源等.构建以生为本诊断学双语教学新模式.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
4)陈芳源等.创建临床模拟实训基地与医学教育实践.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
5)郭莲等.《口腔解剖学》教学法探索――充分展现口腔解剖学专业基础课的学科特征.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6)陈克敏.《医学影像学》.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7)周曾同.《口腔粘膜病学》.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8)狄文.《妇产科学》.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9)陈芳源.《诊断学》.国家级双语特色示范课程.2007年。10)张志愿.《口腔颌面外科学》.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11)王祥瑞.《麻醉与危重病》.上海市精品课程.2008年。12)陈赛娟.《临床血液学》.上海市精品课程.2005年。
13)胡翊群.《医学检验技术与应用》.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08年。14)李宏为.《外科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07年。15)郭莲.《口腔解剖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07年。16)许迅.《眼科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07年。17)陈树宝.《儿科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06年。18)张富强.《口腔修复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06年。19)王鸿利.《实验诊断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06年。20)曹伟新.《成人护理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06年。21)王也飞.“形态学实验教学课件”.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02年。22)张志愿.《口腔科学》第6版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5年。
23)郑民华.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8年。24)狄文.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7年。25)张志愿.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7年。26)王鸿利.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6年。
27)张志愿.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团队.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2008年。28)狄文.妇产科学教学团队.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2008年。
2.医学院级教学成果(25项)
1)临床技能实验中心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实验室.2007年。2)邹扬等.客观化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设立及应用.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008年。
3)蒋莹等.综合模拟人教学病例的开发及应用.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
4)张志愿.以精品课程为抓手,整体提高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育水平.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
5)李月华.诊断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2009年。6)樊绮诗.医学实验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2009年。7)王鸿利.《实验诊断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2008年。8)秦环龙.《普通外科实验动物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2008年。
9)蒋莹.临床技能的综合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2007年。10)曹伟新.《成人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2006年。
11)李月华.《诊断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2006年。
12)吴皓.《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2006年。13)钱家麒.《内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2006年。14)周曾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师.2008年。15)倪语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师.2008年。16)桑未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师.2008年。17)孙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师.2007年。18)樊绮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师.2007年。19)王详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师.2007年。20)曹伟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师.2007年。
21)周曾同.口腔粘膜病学教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2008年。
22)樊绮诗.医学检验教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2008年。
23)王详瑞.麻醉与危重病医学教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2008年。
24)孙锟.儿科学教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2008年。25)郑民华.外科学教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2007年。
第二篇:课题结项范文
课题批准号:16-HJYY-021
“农村贫困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及疏导策略”研究报告
汤阴县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
孙东升;宁银海;张宏刚;郑金涛;李向科;韩艳芳
摘 要: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欲救其人先救其心”,比农村贫困更令人担忧的是农村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治穷先治愚,治愚先治心”,对心理亚健康的贫困生进行疏导不仅是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教育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关键词:农村贫困生;心理亚健康;成因;疏导策略
一、农村贫困生心理亚健康现状
(一)心理亚健康的定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四位一体(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健康、道德健康四位一体)的全新定义,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1}
(二)心理亚健康的外在表现
1.心神不定,焦虑万分,对任何以前很容易处理的问题现在都没有把握,眉 头紧皱,若有所思,担心马上会大难临头;
2.烦躁不安,坐卧不宁,站着累,坐着也累,听见任何响动都会烦躁,总有吵架的冲动;
3.强烈的妒忌心理,对谁都不服,即使当面迫于环境勉强欢笑,背后会用最恶毒的语言发泄不满;
4.恐惧心理,害怕和同事、朋友、亲人交流,有的人自己在家里都感到害怕,更不用说陌生人,见到上司心跳加速,满脸通红,有些人用猛吃东西安慰自己,也有人用逃避的方式麻痹自己;
5.记忆力下降非常明显,在关键场合脑子会一瞬间空白,词不达意还抱怨别人不理解,对自己以前非常熟悉的朋友的名字也会忘记,经常下达前后矛盾的指示;
6.反应迟钝,对新鲜的事物不接受或拒绝接受,身体的灵活性下降,判断能力也受到影响,任何事情会比以前慢一拍;
7、强迫症状,比如有洁癖倾向,常常反复洗手;做一件事情之后会反复地确认好几遍,经常会返回只是为了确认门是否锁上;做事情必须要按一定的程序来做,否则心理就会很不舒服等等。
8.抑郁,比较常见,如不加以调节或治疗,发展到严重程度会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产生怀疑,大多数人会选择自杀作为摆脱困境的唯一办法。
9、缺乏安全感,现在社会的常见现象,走到哪里都感觉没有安全感。心理学的发展往往与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心理学、包括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早而且也比较成熟,国外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有一门学科叫学校心理学,近年来发展很快。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形成了较完整和成熟的体系,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机构,配有专职人员,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职业道德规范、培训标准、权力范围等。{2}
(三)农村贫困生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农村贫困生心理亚健康是表现: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暴自 弃、自卑、自闭、孤独、神经质、冷漠、行为极端、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四)研究背景
(一)心理学的发展往往与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心理学、包括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早,而且也比较成熟,国外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有一门学科叫学校心理学,近年来发展很快。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形成了较完整和成熟的体系,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机构,配有专职人员,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职业道德规范、培训标准、权力范围等。[3]
(二)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80年代起步。如今,已有不少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4]据不完全统计,有关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心理调适等方面的著作,己经出版40余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国家级课题十余项和省部级课题几十项。这些课题的研究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中国当代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5]
(三)我国教育心理学存在的问题 1.人为性过大
人的心理特质难以量化且可变性大,即使心理学的各种学习理论有科 学性,但和其他应用学科的定律相比,不难发现在教育实践中仍缺乏科学理论的普遍性和可重复性。
2.教学历程不等于学习历程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虽然可以预先制订教学大纲,安排教学进度,甚至细化到具 体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但却无法做到让学生完全按我们的要求同步的对教学内容做出反馈,对知识的 学习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而且个体间存在很大 的差异。事实上,教与学是两个相 对独立的过程,不可能与教育者的思想完全一致。[6] 3.实验及理论研究不等于学生真实学习的情境 在心理学逐步科学化的过程中,量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无数次悉心的试验在得出实验结果后却遇到了一个麻烦:实验结论难以应用于具体实践。[7] 4.构建主义运用的尴尬
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最为流行的学习理论。[8]其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获取知识的教学过程。[9]然而现行建构主义的推广尝试着找一种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均能应用的建构主义,却恰恰忽视了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施加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10] 5.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
家庭是孩子重要的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人格形成、性格完善、价值观取向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1]而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几乎没有涉及家庭教育中的心理研究,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12]
二、研究价值、意义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看扶贫、讲扶贫,亲自抓扶贫。总书记在提出“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新要求的同时,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是全社会的共识,为“精准扶贫”贡献教育智慧,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可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
“欲救其人先救其心”,比农村贫困更令人担忧的是农村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及方方面面的限制,农村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人,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可能会影响其一生。“治穷先治愚,治愚先治心”,“体魄强健,智能高超,心理素质过硬,有职业道德和团体协作精神,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由此可见,对心理亚健康的学生进行疏导不仅是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教育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二)素质教育呼唤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影响着学校办学的质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和健康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因此,心理健康不仅对个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社会、国家也具有深远影响。
(三)贫困学生——极易引发心理问题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影响着社会的安定,遴选此课题其意义在于完美贫困学生的心理,进而高尚他们的情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素质的合格公民。
(四)探索心理健康疏导有效策略,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五)开展心理健康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现在的在校学生,未来的社会公民,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促进社会个体发展,开发社会人力资源,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终实现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准备阶段(2016.10—2016.12)
成立课题组,调查研究学习有关理论,搜集文献资料,拟订研究方案,申 报课题,制定计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7.1—2017.8)
聘请专家指导,研究工作全面展开,课题组致力于调查、分析、综合,初步形成研究框架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收集与本课题实验有关的各种资料,撰写研究论文。
此阶段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研究我县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成因,记录个案,撰写论文,形成阶段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制定调查研究方案,组织实施调查研究;年段研究人员在本年段实施调查研究,记录个案,撰写年段调查研究报告。
第二步是对学生亚健康心理进行辅导和疏导,记录典型案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撰写论文。课题组负责人在不同年段选择实验班,制定在实验班实施辅导和疏导心理的实验方案,并指导排除和矫正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年段研究人员制定本年段具体实验计划并组织实施,撰写本年段实验报告。
第三步是探索总结心理亚健康成因及对策,探寻培养健康心理的途径,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课题组负责人撰写总研究报告;年段研究人员撰写年段报告,申请结题。
3.结题验收阶段(2017.9—2017.10)
整理实验资料,对阶段性成果及实验效果进行汇总,撰写研究结题报告和论文。全面总结、宣传,并为下一轮推广实验做好准备。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问卷调查法。为了详实地了解目前农村贫困学生的心理现状,对不同年级不同村别的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主要从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展开调查。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分析,明确一般规律与特殊个案的关系,采用典型引路、专家诊断、逐步推广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改进疏导方法,归纳出教育规律。
4.经验总结法:研究者结合研究实践,根据课题特点和课题进展情况,认真积累素材,及时总结得失,并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总结提炼,逐渐形成研究结果。
(四)研究内容
1.调查农村贫困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及类型;
2.通过问卷调查、个案探讨、专题讲座、日常观察和群体活动等方式,探索疏导途径和方法;
3.对学生亚健康心理进行辅导和矫正,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总结有效的疏导策略;
4.探寻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四、研究措施、办法
通过调查问卷、跟踪走访、个案研究、查阅资料、局部实验、相互研讨等多种方式,从农村贫困生心理亚健康现状、成因、解决办法等方面深入剖析此问题的根源及有效对策,为解决该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一)农村贫困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
1.随着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新经济模式迅速流行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等在剧烈碰撞,面对纷繁复杂、盘根错节的社会现状,农村贫困生由于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很难对此实现有效整合,从而产生迷茫、不知所措,进而自暴自弃、消极堕落,逐渐导致心理上或多或少出现种种问题。[13]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公款挥霍等问题或多或少存在,在有些地方某个时期可能还比较严重,尤其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所导致的城乡贫富差距,收入悬殊拉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不良之风对贫困生心理产生高强度的压力和激烈的思想冲突,极易造成 个别贫困生由羡慕、妒忌、憎恨、报复、仇视等心理问题的出现,进而出现报复社会,报复富人等扭曲甚或是畸形变态心理出现。
3.社会行为不规范,诚信度低,升学就业压力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复杂化、功利化,拜金主义盛行,盲目攀比之风愈演愈烈等都对思想比较脆弱,心理素质差的农村贫困生产生难以应付的困惑。
4.贫困家庭的父母大多常年在外打工,父母与子女缺乏有效沟通,不能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为生机温饱整日奔波发愁的父母除了重视子女的生理健康外,很少顾及子女的心理健康。贫困生的抚养和教育大多有文化程度偏低的爷爷奶奶负责,有的贫困生是单亲家庭甚或是孤儿,由于隔代教育导致的人际关系隔膜,导致农村贫困生在最需要良好家庭教育的时机,却缺失了有效的家庭教育,极易导致农村贫困生心智发展不够成熟,由于辩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容易受形形色色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极易沾染恶习,容易误入歧途甚或走向违法犯罪。5.贫困农村封建家庭制观念根深蒂固,家长不能平等地对待子女,不尊重子女的个性和人格,强迫子女按家长的意志行事,容易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封闭的家庭教育模式,必然造成思想僵化保守,心理封锁和性格拘谨。
6.贫困农村教育体制滞后。(1)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盲目迎合应试教育,抓学生的智力提升,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甚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漠不关心,所谓的“素质教育”有名无实,名存实亡。(2)极个别农村教师由于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整日牢骚满腹,甚或消怠工,缺乏良好的师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甚或情绪激动、脾气暴躁、新生怨气就迁怒于学生;个别教师无法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情绪,养成怯懦无能,胆小怕事的性格,严重挫伤学生的进取心,使他们无法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7.个别贫困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盲目攀比之风盛行,由于物质上的贫困,导致农村贫困生在和同龄人对比时,在衣着、饮食、购物、视野、见闻等多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外在环境的巨大落差如得不到合理的疏导,极易导 致农村贫困生心理上的自卑、自闭、自暴自弃、自我否定、消极堕落,产生不良情绪,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8.极个别贫困生自身定位不明确,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和残酷的现实落差导致心理问题频出。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个别贫困生无法对自身进行准确的社会定位,自我期望值太高,不切实际和别人盲目攀比,甚至虚荣心太强,“打肿脸充胖子”,自我设计往往严重脱离社会和自我的实际。这样必然导致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矛盾加剧后必然导致自我否定,一旦残酷的现实或囊中羞涩无法满足自身膨胀的私欲时,就会陷入痛苦和失望中,有的甚至丧失理性,离家出走或自寻短见。[14] 9.个别贫困生养成了好吃懒做,怕吃苦、怕学习,总喜欢为自己的不努力寻找各种千奇百怪的借口,抱怨自己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整日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甚至整日作“白日梦”,想入非非,丧失奋斗的勇气和自信,甚或产生“妄想症”,神魂颠倒,说话颠三倒四,毫无逻辑性,严重者陷入抑郁症的痛苦之中。
(二)针对成因,采取的对策
1.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相关活动。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核心,为了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根据学生中的共性问题,确定团体辅导的主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针对个别问题,可通过指导性谈话、书信交流、悄悄话热线、微信、微博、书信等形式进行个别辅导。可利用晚自习时间,由专职教师轮流值班,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扰。尽量做到面对全体学生,让心理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举办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2)课题研究引领,促进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因班主任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所以要着力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艺术,帮助班主任调整心态,每天以积极、健康、乐观、向 上的正能量感染每一名学生。(3)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各科教师主动地去挖掘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尽可能地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行为渗透到每天的具体教育教学中。
2.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力促贫困生打开心扉,与人多沟通,多交流。创建“沟通从心开始,育人从心升华”模式,设立 “悄悄话信箱”,通过“悄悄话,悄悄说;悄悄话,悄悄听”,走进贫困生心灵,巧解心灵,巧解心结,寓德于心,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悄悄话信箱”不是一个简单收信的箱子,它是学生诉说心里话的“知心朋友”,它是来自学生、家长、社会有关思想教育的信息库。所有来信要做到两天内给予回复,三天内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做好记录,存档。对所有来信每信必复,并遵从绝对保密的原则。
3.设立心理咨询室,扎实开展好“润物细无声”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农村贫困生及时解决心理困惑和疑虑,努力将心理咨询室建成贫困生值得信赖的“心灵之家”。同时,要明确各层领导的职责。校长为总负责,教师协助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室是学生心理咨询的专门场所,必须要有专业的心理老师给予辅导,以促进和改进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农村贫困生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设立契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并细化分解目标,稳扎稳打,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让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活的充实,有意义”“每天都有获得感、充实感”“每天都快快乐乐”,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占领农村贫困生的心田,让贫困生从成功做好每一件小事中找回自信,让贫困生从社会实践中找回自尊。
5.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多关心贫困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贫困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加强贫困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团的活动中,获得自身的发展。有意创设活动平台,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从心 灵深处给予贫困生更多关爱、关心、扶持。
6.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社会、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合力,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强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络,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7.开设心理宣泄课,建立心理宣泄室,让贫困生的不良情绪甚或是负面情绪得到合理宣泄。通过建立心理宣泄室,为贫困生提供一种合理宣泄压力和不良情绪的途径,让贫困生在安全、受保护的空间中进行有效的情绪疏导,把心里的苦闷、焦虑、愤怒等一些消极情绪释放出来,达到心理放松和减压作用,有利于培养贫困生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8.开展好有益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贫困生树立自信,展示自我风采。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时间的过程。只有当贫困生乐于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或创设平台让贫困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享受成功的体验与快感时,才能消除自卑、自闭、自暴自弃,才能扩展知识与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体验,正确认识自我,促进正确思想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9.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首先塑造教师优良的品质,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师资是关键,学校应培养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安排相应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老师,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且要提高教师的素养及质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心理现状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让中学生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①要丰富教师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教师要丰富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来全面了解学生。教师的心理学知识水平的提高是学生心理特征发展的要求。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改革教育课程设置,不要一味地进行讲授式教学,要尝试采用活动教学,让学生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成长。②因此,在培训教师时,要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如交往恐怖、攻击行为、厌学等,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的策略,然后帮助教师认真分析总结。这样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③要增强教师的调控能力,现在人们生活繁忙,生活压力大,心理变化随之而来。由于“升学率”、“评职称”等工作压力,使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力,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从而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必须有极强的调节情绪能力,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10.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引导师生以平等的心态看待贫困生,不歧视、多理解、多帮助贫困生,减轻贫困生的贫困感和自卑意识,改善班级、寝室等小群体的人际关系,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贫困生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在小群体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生的自卑情绪、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增强其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11.发动师生扶助贫困生,形成全员助困的良好氛围。在全校师生中积极倡导爱心助困活动,从经济、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帮助贫困生,唤起全校、全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和支持。在帮助贫困生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学生,一般都比较敏感,由于物质匮乏,往往格外看重自尊。如果大张旗鼓地帮助他们,经济困难是缓解了,却可能造成学生情感上的伤害,产生反感,甚至自卑的情绪。同时,也要引导贫困生积极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贫困。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到:贫穷不是我们的错,既然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倒不如勇敢地面对现实、坦然地接受现实。贫穷也不是罪过,没有必要为此而难为情。其次,在思想上要引导其积极进取。大家帮助我,是对我的关心,是同学间友情的体现,老师和同学们把温暖奉献给我的同时也把希望寄予我了。我所能做的就只有“化感激为动力”,学会做人,勤奋学习,等将来有服务社会的能力了,再把这份爱回报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帮助贫困生,才能使他们和别的同学一块进步,一块成长。
12.要对贫困生单独进行辅导,让贫困生的心情开朗,从而减少他们的自卑 感,在以后与同学相处时提高自信心。要真正关心和爱护这些贫困生,获得他们的信赖,与他们真心做朋友,“想贫困生之所想,急贫困生之所急”,情真意切地为贫困生做好事,办实事,让贫困生从内心深处把老师当知己和朋友,愿意敞开心扉和老师倾心交谈,愿意把内心的悄悄话告诉老师寻求解决办法,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研究成效
通过对农村贫困生心理亚健康成因的研究,我们对症下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通过在县职教中心和人民路中学进行个案尝试,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农村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初见成效
1.增强了农村贫困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学生的分析与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他们也更加理解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对自己的巨大付出,并且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与人和睦相处,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习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2.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清醒的认识,能够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时间,以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
3.贫困生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正在努力转变自己。
4.贫困生的性格开朗了,能主动和老师、同学讨论学习、谈心。5.贫困生能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据此制定细化分解的分阶段学习目标,以及为达到此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实现了积极、乐观、充实、健康过好每一天的目标。
(二)教师的科研能力大幅提高,撰写的论文多篇获奖。
其中孙东升的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亚健康成因及对策》已被《中学课程辅导》(国内同一刊号:CN14-1307/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992-7711)录用;撰写的论文《农村贫困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及疏导策略研究》获2016年县一等奖;张宏刚撰写的论文《农村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获2016年县二等奖。
(三)个案尝试、实验效果显著。
开展的个案尝试初见成效,成功转化存在心理亚健康的农村贫困生39名,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正逐步扩大试验范围,争取让更多农村贫困生受益,并在实践中完善措施与方法;探索的在农村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县教育体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正在全县农村学校中推广。
(四)主要创新点:
1.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让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宣泄教育进入课堂。
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及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既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又要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及时予以指导。从学校领导到每个教师要克服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营造课内外、校内外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2.大力加强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最大程度地动员广大教师参与。
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辅导水平,而广大农村学校条件艰苦,经费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簿弱。必须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有关理论,学习和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术和方法,敢于实践、探索和总结,真正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3.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意识。
教师应与学生多谈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上多给一丝微笑,多给一份关注,多给一句赞扬,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继续发挥家长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按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针对性的向家长开设心理知识讲座,共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根据农村学生的认知、意志,情感和个性特点,加强学校常规教育,进行正面 引导。
通过创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积极、乐观、进取、向上、向善的校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消除部分学生的心理困惑,发展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5.充分发挥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和平台,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的发展,也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很大影响。我们要与时俱进,占领新媒体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用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宣传形式去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六、讨论和分析
(一)经验和成绩
对农村贫困生心理问题采取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做法,收集到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分析、综合、研讨、查阅资料、向专家请教等多种方式,汇总出问题的症结,针对问题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先进行个案尝试,然后修改完善方案,再回到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通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度具体做法确保课题研究的实用型和实效性,在局部尝试中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二)问题与不足
由于知识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实践经验和一线材料较充实,理论高度不够,提炼升华的艺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大范围篇普遍推广中,可能某些具体做法对某些人不够有效。
参考文献:
[1]心理亚健康十大早期信号 你中招了么? 微微健康网.2012-12-02[引用日期2012-12-09] [2] 四种心理亚健康的表现!问渠心理网[引用日期2012-10-18] [3] 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6]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7]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8] Robert Slavin.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9] 桑切克.教育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7.[10] 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1] 李红,教育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2] 付建中,教育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3] 王大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280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4]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50 :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第三篇:课题结项申请书
抚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结题
申
请
书
课题名称: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有效教学策略实践与探究 课题负责人:张志华
所属学校: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
课题研究时间:20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 尊敬的抚州市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本人于2012年2月向您们申请了“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有效教学策略实践与探究”课题,经过两年的刻苦攻坚,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13年12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特申请结题验收。课题的研究过程: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四个阶段开展了我们的研究,第一阶段: 2012年2月-2012年4月,准备阶段。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学英语指导书等理论书籍,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收集有关阅读理解的材料,进行题材和题型分类,确定研究的具体方案,并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第二阶段:2012年5月--2012年7月,实践阶段。根据材料分类以及制定好的方案进行验证,作好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记录,进行实验的比较。记录学生平时的测试成绩,对阅读理解题型得分率进行分析。同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根据实际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策略。第三阶段:
2012年7月—2013年3月,完善阶段。对前期所作研究及实验进行完善并以论文形式展现。第四阶段: 2013年3月—2013年12月:
总结阶段。对所用的实施方案、记录、成绩分析表等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份有设计、有实施、有案例的研究报告。
取得的成果有:
1、形成了构建图式网络进行阅读分析的教学模式。
2、学生掌握了阅读策略,提高了阅读技巧,兴趣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3、促进了学生阅读知识图式的构建和背景知识的提高。
4、教师本人也在实验中得到了同步发展。恳请领导小组的各位专家能予以批准结题!此致 敬礼!
申请人:崇仁县第二中学
张志华
2015年10月
第四篇:课题项目的汇报材料
课 题 类 别 培训____________
学 科 分 类______烟草_____________
课 题 名 称 培训成果的总结和经验
课 题 负 责 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__
专业技术职务
编号:
立项号:
一、培训的主要内容
1、内部员工培训。
2、零售客户的分批培训和上机操作。
二、培训的方法
ppt演练、现场讲解、疑惑解答、实践操作、客户经理手把手指导等。
通过多种培训的形式,依托单位现有的优势,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加强了内部员工和零售客户的动手能力,保障了培训工作的切实开展并取得了预期成效。
三、培训的主要内容
松江区(我们)作为试点单位,为了更好的展示集团总部为卷烟零售客户开发的订货网站(集团公司计算机信息科开发了一套全新全新模式的网站订货系统、界面)的操作及展示,为了更好的展示我们自身的形象,我们松江开展了内部员工培训、动员大会;并组织零售客户进行了分批培训和上机操作。现在我将近几个月的培训内容总结如下:
1、完善内部机制 明确自身责任
我们认为,一个培训要顺利地进行下去,必须取得领导的大力支持,所以我们立即着手成立培训计划,确定了培训的重点和目标。
为了更好的配合集团总部更好的开展全国网建现场会,进一步展示我们松江的良好形象,我们首先从公司内部抓起,进行了内部员工培训,完善了内部机制。在培训的过程中,员工更好的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其次,我们还制定了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在明确规范各职员职责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管理。比如说贸易电子商务平台零售户操作手册的制定,更好的规范了各项流程的内容。其中从登录平台、订货流程、网络订货须知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和规定。例如订货流程中涉及的订单创建方式、购物篮维护都进行了系统、细致的讲解和培训,使员工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其次我们还对网络订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制定了解决方案,为更好更快的解决网络订货中出现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2、分批培训 增强动手能力
实施网站订货工作作为全国网建现场会的重点工作,而松江公司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试行单位也将于6月中旬全面实施网站订货客户的上线运行,为此,我们在培训中以此为重点,制定了松江公司网站订货工作培训实施方案。我们主要分为准备、实施、运行、总结四个阶段来进行了培训。在5月30日到6月8日期间,我们完成了客户(辖区内网站订货)手机资料的核实、更新。并且为营销部全体营销人员召开了松江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上线工作动员大会。同时,我们还完成了三楼电脑的排线安装、上网调试和本次培训引导指示牌的制作,以及零售户培训批次名单、期间客户经理人员配备安排表的制定。
在6月9日至6月16日,我们组织了营销人员(客户经理、职能经理、营销部各科室员工),通过ppt演练、现场讲解、疑惑解答、实践操作等形式进行《用户操作手册》、《业务流程介绍》等方面的培训。
在6月10日至6月16日期间,我们组织网站订货客户通过ppt演练、现场讲解、疑惑解答、客户经理手把手指导完成当前客户要货等形式,进行《用户操作手册》和订单创建实践(上机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了零售客户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此同时,工作小组还对卷烟网站订货试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四、培训的主要成果
1、参与培训人员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极大丰富,为2012年全国网建现场会的成果展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明确了《贸易电子商务平台零售户操作手册》的各项内容和操作流程。
2、增强了参与培训人员的动手能力,熟悉了《用户操作手册》和《业务流程介绍》。
五、培训主要心得
1、制定规划 明确培训内容和时间
在培训开始之前,我们先制定了系统的培训方案,以及培训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我们还根据每日培训名单批次,要求客户经理事先沟通、提前确认。并且在培训日前的2个工作日,上报“不能前来培训(名单、原因)、一户多证”的客户。例如:周五培训客户,周三17:00前上报此类信息、周一培训客户,周四17:00前上报此类信息等。
对没有前来参加培训的客户,要求客户经理明确以下三点:一是在订单截止日内帮助客户成功创建订单;二是在规定时限内补发“零售户操作手册”、“网站订货协议”并签字;三是在截止日内客户未能及时上传订单的,将追究相应客户经理的责任。
对于参加培训的客户,则以“订单实际操作人,或具备订单操作能力的”为宜。若不是“实际操作人”来参加培训的,客户经理在走访中,还重点加强了对此类客户的沟通、指导。
2、注重细节 做好沟通
细节决定成败,为了培训工作的更好开展,我们对于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因公司停车场地空间有限,我们就不建议客户自行驾车,并请客户经理务必做好此项事宜的沟通。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也为客户准备了 “零售户操作手册”。并且由客户经理引导自己的零售户到指定的区域入座,进而更好的促进了培训的进行。
六、总结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培训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在培训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立足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多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为单位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一)课题结项申请书
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吉林市户外广告创意与表现研究
课题负责人:单宝龙
所属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田露
课题研究时间:2011年7月——2012年7月
课题组成员:单宝龙 黄禹 吴家良 胡增富
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四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11、7---20011、9)这一阶段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1、10---2011、12)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12、3---2012、5)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广,加大覆盖面。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2012、6-2012、7)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取得的成果:
(一)物化性成果
1、撰写并发表了《户外广告创意与表现研究》;
2、撰写了“户外广告调查”活动总结;
3、撰写了项目中期、总结报告;
4、做了户外广告效果图。
5、撰写了《吉林市户外广告创意与表现研究结题报告》。
(二)经验性成果
1、积累了实地调研的经验。
2、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工作方法。
3、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获得了广告公司运作的经验。
经过一年的调研、实践、探索,在团队的努力合作下能够完善项目的计划,完成项目的基本构想,特此提出申请结题申请。
2012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