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学生自主参与作文评改实验研究方案
初中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实验
研 究 方 案
实验单位:资中一中初中语文课题组 实验学科:初中语文 课题负责:张
勇 开题时间:2009年9月 申报时间:2010年3月
目 录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2
二、初中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理论依据.....................................2
三、实验课题中有关术语的界定.................................................4
四、课题实验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4
五、预期目标任务:.....................................................................7
六、研究对象及评价指标体系.....................................................8
七、总体安排.................................................................................8
八、课题实验的基本条件:.........................................................8
九、预期成果形式.........................................................................9
十、课题的管理:.........................................................................9
十一、经费预算:.........................................................................9
初中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实验研究方案
资中一中语文课题组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教育界对作文教学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作文教学的改革层出不穷,成果斐然。但对作文评价的关注不够,评价方式的创新与探究不够,致使作文教学评价方存在着诸多问题。
(1)评价方式单一。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是学生先作文,然后教师在卷面上评出一个分再加上评语,只凭一篇作文判断学生的作文水平。这种教师“一锤定音”式的作文评价方法,越来越感觉不能适应现实课改的需要。
(2)作文评价多关注语言文字锤炼与运用,构思的完整。把对作文的语言(字、词、句)要求几乎当成了对作文要求的全部,没有更多地去挖掘学生的情操、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潜力。这种评价作文的方法笼统、凭印象、非综合,使学生对作文努力的方向、目标的认识停留在了较为肤浅的水准上。致使作文教学效果不佳,投入大,收效微。
(3)作文评价中强化教师的指导,忽视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和内在思辨。学生是作文的主体,主体在师评前未通过自评认识自己成果的成功与缺漏,也未在师评后进行再认识,缺乏认知、思考、修改的过程,学生主体被忽视。
(4)忽视学生对教师评价的感知领悟。现实教学中,教师只管下评语,而忽视引导学生领悟教师的评价,进行反思和动脑动手再创作。
(5)学生作文被动。由于作文教学和作文评价只注学生作文的量与质,忽视写作兴趣的培养与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学生作文是完成任务式的,是被迫被动的。多数学生对作文无兴趣,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作文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
面对困境,我们通过较长时间的探索,现正式提出 《初中学生自主参与作文评改实验》这一研究课题。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种评价方法教师易于运用,学生易于接受,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学生自主参与作文评改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
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以生为本”的作文评价就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从教育学来说,学生作文,教师改文,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法,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不能把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作为整体任务来培养,没有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更不能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而作文教学本是指导改和指导作不可分的,既指导作又指导改,才是健全的作文教学,才会是富有成效的作文教学。指导学生自己改文的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
三、实验课题中有关术语的界定
学生自主参与作文评改体现了以生为本,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它关注学生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倡导教学的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它与“以物为本”、“以分为本”相对立,反对把学校物质条件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高追求, 反对片面强调让学生获取知识,得到高分,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生自主参与评改作文”的作文评价是针对初中学生的一种作文评价方式,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全新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它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心诚意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我们试图通过此方法,逐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题实验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结合当前初中作文评改的现状及初中年级学生特点,以作文评改能力梯级发展为序,提出初中作文评改的三个训练时期:
章虽用材料说明观点,但材料不够典型,批改时应指导学生如何选取典型材料;使文章内容深刻,富有感染力;有些词不达意,颠三倒四,批改时着重帮助学生修改病句,把文章写通顺,而不需要提过高的要求。总之,每一次作文批改,要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得。差的作文可以“改重于批”,尽量保留作文中主要内容;好的作文可以“批重于改”,用热情的语言指出写出好的地方,扬其所长。
五、预期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探索出适合初中学生的作文评价方式,在作文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转变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和方法,改变学生学习作文的态度,构建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人文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作文教学走上一条快乐教学、快乐学习、快速见效的新路子。
文进行具体评价:
字体美观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符合文体要求符合题意 善于描写 记叙生动,形象丰满 意境深远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巧妙
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
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
修辞手法
六、研究对象及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对象:2010级6、8班(150人);2011级9、10班(159人);
评价指标体系说明: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单项指标各栏,都分为“优、良、中、差”四个评价等级,100-90分为优,89—75分为良,74—60分为中,59分以下为差;
无关变量控制:实验期间按自然常态编班,不作调整;课时按课程计划安排;不增加课业负担。
七、总体安排
本课题分三个阶段进行:
经验,有饱满的热情,责任心强,而且均为本科教师,他们以往的教学成绩都相当优秀,名列同类学校前茅;而且在县、市的论文交流中都多次获奖,有较强的研讨能力。
4、学生对写作的热情较高,而且通过这一教法可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作文能力,能得到学生的全力支持。
九、预期成果形式
(一)成果:探究出“以生为本”的作文评价方式。
(二)成果形式:1、建立典型材料档案,如作文水平拔尖学生档案、研究课课堂教学实录、教案等。2、进行成果登记和数字统计,如学生作文发表、获奖等情况。3、样本班级与非样本班级作文测试成绩的比较。4、“以生为本”的作文评价的有效途径、方法论文收集。
5、汇集实验经验成果; 提交实验研究总报告; 接受专家对实验成果的鉴定。
十、课题的管理:
课题研究指导人员:
张农裕(资中县教研室主任)
李享彬(资中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课题组研究人员:
课题负责:张勇(资中一中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课题主研:张勇(资中一中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杨红永(资中一中语文教研组长兼备课组长,中学高级教师)王菊(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吴学玲(中学语文一级教师)陈慧(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十一、经费预算:
主要用于师资培训,外派学习,调查研究,专家咨询,购置设备资料,会议及研究活动,开题结题会,实验人员奖励等。
资中一中《初中学生自主参与作文评改实验》课题组
2009年9月
第二篇: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批改模式研究方案
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批改模式研究方案
组员执笔陈思远
一、课题研究背景
作文批改和讲评是评改学生作业中最难的一项工作,特别是逐篇的精批细改,更存在着不少弊端。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尊奉着“学生写,教师改”的原则,农村学校尤为突出。这种方法至少有两大弊害:一是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模式机械,千篇一律,索然无味,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以至于造成了学生“怕写作”的不良心理。人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做法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作文成绩的提高就无从谈起。二是不能适应中学生的心理需要。传统的作文批改一律以教师为中心,纯属单向交流,老师改,学生看,实际上也是教学上的“填鸭式”。所以,虽然老师颇下苦功,但学生仅能被动地了解自己的作文情况,仅注重教师的批语和分数,而不主动修改,这种批改效果并不好,会极大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其实早在1978年,教育大家叶圣陶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教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
针对这样的问题,叶圣陶本人也提出过建议:“‘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作文批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学思想,现在的作文教学中也非常重视作文批改,在《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教学建议”部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评价建议”部分,则列专题强调“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开始写作文时就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尽量地改革作文批改的现状。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把作文批改的支配权完全交给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评改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特长和创造性都是极有好处的。
二、课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这是学校大环境及学校本身建设的需要。我校是一所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学,整体写作水平较低,作文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的作文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一,学生作文
结构混乱,文体交叉,思维僵化,内容空洞乏味,言之无物。
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行文
平淡,易出现“假话”“大话”“空话”“套话”的文章。
三、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在作
文中不能很好地张扬个性,发挥创造性,在情感价值观的留露中先稍显粗浅。
四、学生评价
能力不高,不会评价作文的优劣。一直以来,我校语文组就提高作文问题上致力于如何改革
作文课堂教学,而此次,我们改变策略,以作文批改作为切入点,期望此次研究能找到另一
条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这一年多来,我校对作文评改进行了以学生集体评改和互改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的改革尝试。通过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来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和水平,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1、探索适应农村中学作文的有效方法,有力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做到作文批改的事半
功倍。
2、通过作文批改方法的探究,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评改、全班交流等作文评改形式,增强
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全面促成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化写作、创造性写作能力的提高。
3、探索作文教学和评改的方法,构建作文教学玉评改的试验操作体系,形成以自主批改为
中心,以改促写、以改促读,使评改、写作、阅读自然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全面研究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课题组成成员必须分工合作,协同配合,在全面解
读课标、全面研究作文批改策略、评价的基础上,各有侧重地展开研究,并重点突破一到两
个方法,形成亮点,创出特色。
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用现代教育理论、课标要求作指导。探索研究具有
农村特色的中学生作文批改方法。
3、课题研究与工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近段时间以本课题的研究为龙头,带动教研组,用
研究成果指导具体的作文教学。通过教研工作促进课题深入研究。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观念的研究
1、教师学习研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学生作文批改的要求。
2、打破“学生作文,老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的传统观念。
(二)实施中学作文批改方法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1、规范作文批改格式。
(1)按语文教学界统一规定的作文批改符号进行批改。
(2)明确眉批、尾批的不同作用。
2、制定详细的作文批改要求及方法,方法分为五个部分,每部分分为四等,根据所批作文
实际情况给分,具体如下:
一、基本分:字数 卷面 字迹 错别字
要求:题目完整,在第一行中间;有分段,开头空2格;一个标点占一格,使用基本正确;
干净,无乱涂乱画;字数在600以上;无错别字(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不超过3分)
A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标点规范,字数在600字以上,无错别字(60分)
B少量涂改,字迹工整,标点较规范,字数在400到500字之间上,有错别字(50分)C卷面涂改较多,字迹比较潦草,只有逗号和句号,不足400,有不少错别字。(30分)
D卷面有多处涂改,字迹几乎难以辨认。(20分)
二、文章结构(10分)
要求:题目新颖,扣话题或材料;开头和结尾有创意或有照应;过渡自然;段落清晰。
A题目好,段落四段以上,每段有中心句,段落之间有并列或层进关系;首尾佳。(9-10分)
B题目一般,扣话题或材料,段落四段以上,每段有中心句,段落之间有并列或层进关系;
首尾自然无创意。(7-8分)
C题目看不到话题和材料的影子,段落三段,随手分段,个别段落有中心句,谈不上什么关
系,首尾全。(5-6分)
D没有题目,三段以下,是随手分段,段内无中心句,首尾不引人注意。(3-4分)
三、文章构思立意文体(10分)
要求:立意或以小见大或由此及彼;观点正确、深刻、新颖、鲜明;文体明确,或叙事性,或哲理性,或写景类等。
A立意有特色,观点鲜明,开篇或结尾点题,文体有特色。(9-10分)
B立意比较独特,基本能透过现象提出观点,开篇或结尾点题,文体明确。(7-8分)
C立意一般,只谈现象和自己的评价,在文中某处点了一下题,文体不明(5-6分)
D没有立意,随手写来,写到哪是哪,也没有点题。(3-4分)
四、材料选择处理感情(10分)
要求:取材广泛,有生活真实;用材典型,详略得当;感情表达真实、自然。
A非常恰当(或新颖),材料详略得当,感情真挚。(9-10分)
B主题比较宽泛,但能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材料,但过短或过长,感情自然健康。(7-8
分)
C材料有一二则,有具体的事例,但缺少能够触动或吸引读者的细节。(5-6分)
D只结合自己生活泛泛谈,但认识还比较肤浅,无典型性,剪裁不是太好,堆砌话语。(3-4分)
五,语言文采(20分)
A语言流畅,使用五个以上名句或五处以上准确使用修辞手法(或有诗意、幽默、犀利等特点)。(20分)
B有些地方语言准确生动,但整体看来,却经不起推敲,漏洞较多。语言流畅,能准确使用修辞手法。(15分)
C语言罗嗦,没有吸引力,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只有一两个名句或修辞手法,修辞比较俗套。(10分)
D句子毛病较多,词语贫乏,且词不达意,读者理解起来相当费劲,无法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5分)
评分说明:每篇作文满分为100分。总分即为每个部分的得分相加。其中80分以上为A等,70到80分为B等,60到70分为C等,60以下分为不及格。
作文评语形式:作文评语的写作要求:总批写在文末,评语应有所侧重,体现出次篇作文的独特个性。只要抓住作文的一两个闪光点、突出的地方进行评说即可,不必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是优点的给以肯定鼓励,有缺点要具体指点.内容包括比喻不当,用词重复,语意不明,词不达意,用词不准,条理不清,标点用错等等。
3、尝试有步骤、多层次作文批改方式。
第一、学生自改。在每次写完作文后,根据批改标准,为自己的作文打分。
第二、生生互改、取长补短。学生互改作文前,必须构建相应的学生批改作文小组。将一个班的学生按写作能力的上中下搭配分成几个小组,并选出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实施互改时,参照以上作文批改步骤作针对性的批改,批改内容包括根据标准评分并作出评语。每组四至五人,每组批改四篇作文,组员轮流批改,争取每人批改3至4篇。
第三、交流反馈。批改完成后,组员就这些作文进行讨论,交流并挑选出每组内分数最高和最低的两篇。挑选结束后,每组派一名组员向全班学生展示批改成果,陈述优秀文章的优秀之处,以及分数较低文章的不足之处。然后其他同学或该文或本次作文补充点评。最后由教师点评。
第四、教师点评学生互改后,教师再从每班抽出四分之一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评定的是否合乎客观实际,评定的等级能否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定优秀者,给予表扬;对于评定有出入者,找其面谈,指出问题所在。
第五、在作文点评课后,教师应整理分数较低的学生作文,一一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使这批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在一次次的批改、讲解中得到最大的提高。
六、所取得的效果
1、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在批改评论别人作文的同时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批改中,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2、更重要的是,在集体评改和互改中,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同一篇文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不同的思想观念相互撞击,放射出了很多的新思想、新灵感。同时,在交流展示过程中,也提高的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觉得批改作文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3、反馈及时,大大缩短了作文周期,作文写完马上评议,学生写作的新鲜感仍在,兴趣也高。同时也大大减轻了语文教师的负担,使他们少做很多重复的无效劳动。
第三篇: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批改模式研究方案
学生自主参与式作文批改模式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作文批改和讲评是评改学生作业中最难的一项工作,特别是逐篇的精批细改,更存在着不少弊端。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尊奉着“学生写,教师改”的原则,农村学校尤为突出。这种方法至少有两大弊害:一是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模式机械,千篇一律,索然无味,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以至于造成了学生“怕写作”的不良心理。人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做法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作文成绩的提高就无从谈起。二是不能适应中学生的心理需要。传统的作文批改一律以教师为中心,纯属单向交流,老师改,学生看,实际上也是教学上的“填鸭式”。所以,虽然老师颇下苦功,但学生仅能被动地了解自己的作文情况,仅注重教师的批语和分数,而不主动修改,这种批改效果并不好,会极大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其实早在1978年,教育大家叶圣陶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教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 针对这样的问题,叶圣陶本人也提出过建议:“‘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作文批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学思想,现在的作文教学中也非常重视作文批改,在《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教学建议”部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评价建议”部分,则列专题强调“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开始写作文时就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尽量地改革作文批改的现状。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把作文批改的支配权完全交给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评改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特长和创造性都是极有好处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更写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确立了《作文评改方式创新研究》这个课题
二、课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这是学校大环境及学校本身建设的需要。我校是一所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学,整体写作水平较低,作文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的作文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一,学生作文结构混乱,文体交叉,思维僵化,内容空洞乏味,言之无物。
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行文平淡,易出现“假话”“大话”“空话”“套话”的文章。
三、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在作文中不能很好地张扬个性,发挥创造性,在情感价值观的留露中先稍显粗浅。
四、学生评价能力不高,不会评价作文的优劣。一直以来,我校语文组就提高作文问题上致力于如何改革作文课堂教学,而此次,我们改变策略,以作文批改作为切入点,期望此次研究能找到另一条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这一年多来,我校对作文评改进行了以学生集体评改和互改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的改革尝试。通过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来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和水平,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 作
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
评改方式:“评”就是对习作的优劣所作的文字或口头说明;“改”就是对习作的字句或章法所作的修正和改动。评改方式则是操作支配课堂、驾驭学生的一套行之有效、有用的教学策略。
创
新:就是推陈出新,就是革除旧的,筛选出有效有用的作文评价、批阅模式,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新理念、新套路。
本课题界定为尝试自主性、生本化自评互评、自改互改模式,试图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写作欲,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整合、推动作文教学。它以大语文、大写作观为指导,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探索性作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以期达到推进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1、探索适应农村中学作文的有效方法,有力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做到作文批改的事半功倍。
2、通过作文批改方法的探究,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评改、全班交流等作文评改形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全面促成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化写作、创造性写作能力的提高。
3、探索作文教学和评改的方法,构建作文教学玉评改的试验操作体系,形成以自主批改为中心,以改促写、以改促读,使评改、写作、阅读自然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 1.通过互批互评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互改互评成为一种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全面研究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课题组成成员必须分工合作,协同配合,在全面解读课标、全面研究作文批改策略、评价的基础上,各有侧重地展开研究,并重点突破一到两个方法,形成亮点,创出特色。
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用现代教育理论、课标要求作指导。探索研究具有农村特色的中学生作文批改方法。
3、课题研究与工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近段时间以本课题的研究为龙头,带动教研组,用研究成果指导具体的作文教学。通过教研工作促进课题深入研究。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观念的研究
1、教师学习研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学生作文批改的要求。
2、打破“学生作文,老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的传统观念。
(二)实施中学作文批改方法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1、规范作文批改格式。
(1)按语文教学界统一规定的作文批改符号进行批改。(2)明确眉批、尾批的不同作用。
2、制定详细的作文批改要求及方法,方法分为五个部分,每部分分为四等,根据所批作文实际情况给分,具体如下:
一、基本分:字数 卷面 字迹 错别字
要求:题目完整,在第一行中间;有分段,开头空2格;一个标点占一格,使用基本正确;干净,无乱涂乱画;字数在600以上;无错别字(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不超过3分)A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标点规范,字数在600字以上,无错别字(60分)
B少量涂改,字迹工整,标点较规范,字数在400到500字之间上,有错别字(50分)
C卷面涂改较多,字迹比较潦草,只有逗号和句号,不足400,有不少错别字。(30分)
D卷面有多处涂改,字迹几乎难以辨认。(20分)
二、文章结构(10分)
要求:题目新颖,扣话题或材料;开头和结尾有创意或有照应;过渡自然;段落清晰。A题目好,段落四段以上,每段有中心句,段落之间有并列或层进关系;首尾佳。(9-10分)
B题目一般,扣话题或材料,段落四段以上,每段有中心句,段落之间有并列或层进关系;首尾自然无创意。(7-8分)
C题目看不到话题和材料的影子,段落三段,随手分段,个别段落有中心句,谈不上什么关系,首尾全。(5-6分)
D没有题目,三段以下,是随手分段,段内无中心句,首尾不引人注意。(3-4分)
三、文章构思
立意
文体(10分)要求:立意或以小见大
或由此及彼;观点正确、深刻、新颖、鲜明;文体明确,或叙事性,或哲理性,或写景类等。
A立意有特色,观点鲜明,开篇或结尾点题,文体有特色。(9-10分)
B立意比较独特,基本能透过现象提出观点,开篇或结尾点题,文体明确。(7-8分)C立意一般,只谈现象和自己的评价,在文中某处点了一下题,文体不明(5-6分)D没有立意,随手写来,写到哪是哪,也没有点题。(3-4分)
四、材料选择
处理
感情(10分)要求:取材广泛,有生活真实;用材典型,详略得当;感情表达真实、自然。A非常恰当(或新颖),材料详略得当,感情真挚。(9-10分)
B主题比较宽泛,但能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材料,但过短或过长,感情自然健康。(7-8分)
C材料有一二则,有具体的事例,但缺少能够触动或吸引读者的细节。(5-6分)
D只结合自己生活泛泛谈,但认识还比较肤浅,无典型性,剪裁不是太好,堆砌话语。(3-4分)
五,语言文采(20分)
A语言流畅,使用五个以上名句或五处以上准确使用修辞手法(或有诗意、幽默、犀利等特点)。(20分)
B有些地方语言准确生动,但整体看来,却经不起推敲,漏洞较多。语言流畅,能准确使用修辞手法。(15分)
C语言罗嗦,没有吸引力,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只有一两个名句或修辞手法,修辞比较俗套。(10分)
D句子毛病较多,词语贫乏,且词不达意,读者理解起来相当费劲,无法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5分)评分说明:每篇作文满分为100分。总分即为每个部分的得分相加。其中80分以上为A等,70到80分为B等,60到70分为C等,60以下分为不及格。
作文评语形式:作文评语的写作要求:总批写在文末,评语应有所侧重,体现出次篇作文的独特个性。只要抓住作文的一两个闪光点、突出的地方进行评说即可,不必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是优点的给以肯定鼓励,有缺点要具体指点.内容包括比喻不当,用词重复,语意不明,词不达意,用词不准,条理不清,标点用错等等。
3、尝试有步骤、多层次作文批改方式。
第一、学生自改。在每次写完作文后,根据批改标准,为自己的作文打分。
第二、生生互改、取长补短。学生互改作文前,必须构建相应的学生批改作文小组。将一个班的学生按写作能力的上中下搭配分成几个小组,并选出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实施互改时,参照以上作文批改步骤作针对性的批改,批改内容包括根据标准评分并作出评语。每组四至五人,每组批改四篇作文,组员轮流批改,争取每人批改3至4篇。
第三、交流反馈。批改完成后,组员就这些作文进行讨论,交流并挑选出每组内分数最高和最低的两篇。挑选结束后,每组派一名组员向全班学生展示批改成果,陈述优秀文章的优秀之处,以及分数较低文章的不足之处。然后其他同学或该文或本次作文补充点评。最后由教师点评。
第四、教师点评学生互改后,教师再从每班抽出四分之一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评定的是否合乎客观实际,评定的等级能否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定优秀者,给予表扬;对于评定有出入者,找其面谈,指出问题所在。第五、在作文点评课后,教师应整理分数较低的学生作文,一一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使这批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在一次次的批改、讲解中得到最大的提高。研究四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1——2011、3)在立项、设计方案的同时,积极做好评改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4——2011、8)在实验中,不断收集反馈方案信息,进行分析总结,调整修改方案,形成初步经验。
第三阶段:展开阶段(2011、9——2011、11)通过运行阶段的探索和实践,在分析修改的基础上,形成规范的创新作文教学实验体系。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1、12)撰写报告,得出结论
五步推进法:
(一)自评自改:动员、分组、统一标准要求
(二)生生交流 :传阅、讨论、评改、推荐
(三)师生交流 :范读、点评、品评、总评
(四)总结表彰:公举“五最”,当堂鼓励
(五)结集出版:二度创作,喜出成果
六、所取得的效果
1、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在批改评论别人作文的同时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批改中,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2、更重要的是,在集体评改和互改中,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同一篇文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不同的思想观念相互撞击,放射出了很多的新思想、新灵感。同时,在交流展示过程中,也提高的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觉得批改作文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3、反馈及时,大大缩短了作文周期,作文写完马上评议,学生写作的新鲜感仍在,兴趣也高。同时也大大减轻了语文教师的负担,使他们少做很多重复的无效劳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1、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2、提高了学生写得体评语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运用规范符号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了学生乐学善思的兴趣,提高了写作能力。
4、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5、形成了本校自己作文教学的摸式和特色。
6、学生的作文、做人同步提高。
7、践行新课改理念,刷新作文评改教学新天地。
8、不光提高了语文科教师指导作文的能力,还波及到英语科的作文教学,可以说此项研究引发了作文教学的小地震。
9、我们找到了一种感觉:在我们的评改活动课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以培养,且有长足进步。
10、积累了相当多的有用资料和可供资鉴的宝贵经验。
魏书生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
• 把作文批改分成10个部分,每个部分给5分,一篇作文满分为50分。• 1.格式是否正确(5分)
• 刚入学,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要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个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锗,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
• 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洁(5分)
•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 3.错别字几个(5分)•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挑不出来,怎么办?就搞流水作业:每人要批四篇文,每篇文要经过甲、乙、丙、丁4个人之手。甲批错别字六个,乙发现本文错别字不是6个,而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一百字的说明书。丙发现本文错字是八个,那么甲、乙同学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一百字的说明书。学生批改之后,老师还要抽查,重点抽查那些粗心的同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
4.有几处病句(5分)
•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5分)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1分,有五处扣5分,超过五处,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集中、新颖、深刻、准确(5分)
这四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集中、新颖、深刻、准确,其中关键要抓住两点:深刻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老师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学生在批改时将文章的中心是否集中、新颖、深刻、准确写入尾批。集中占3分,深刻占2分。•
7.看文章的选材(5分)
这一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文章是否围绕中心选材。②材料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材料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三点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在批改时,将中心材料用波浪线注明在文章的下面,同时把符合生活实际的材料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材料,分别注明在文章的旁边;尾批时也将用材料的情况写进去。第一点占3分,后面两点各占1分。•
8.看文章的结构(5分)
• 就文章的结构而言,批语也要写清三点: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或者自然。第一点2分,其他两点1.5分。•
9.看表达方式(5分)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如写记叙文,要求夹叙夹议,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写说明文,要求说明中有描写的成份,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文,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章中结合得怎么样。尾批时写入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根据文章情况,可酌情减分。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用词是否确切(5分)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用词不准确酌情扣分。并将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用词是否确切写在尾批中。
• 由于老师讲课用的时间极少,批改作文的任务多数都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
• 学生批改作文,关键在于同学生商量,研究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兴趣、批改兴趣。适应学生心理,组织得好了,才有实效,学生的批改能力才会提高。•
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有五点好处: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
第五,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互批作文的好处有多。但是,世间万事万物有一利便有一弊,有一得便有一失,互相批改作文既然有好处,便也一定有弊端,特别是在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强的班集体,弊端可能会更明显,倘若组织引导得不好,会搞得一塌糊涂。正因为如此,试行学生互批作文的教师才更应认真思考,细致分析,耐心具体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工作,以兴利除弊。
第四篇:“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摸索出了具有自我特色的“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课堂教学模式:“写——读——议——评——改”。这种作文评改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学生写、老师改的陈旧模式,原先学生不爱写作文,老师改作文繁重的现象,已成为过往,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喜欢写作文,更是盼望评改交流的时光到来。欣赏学生创作的一篇篇精美的作品,便是老师莫大的幸福了。学生在“自主写作——自主评改——反馈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写作的快乐,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真正使作文课获得最佳效果,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这种作文评改课堂的具体步骤是:
(一)读例文、激发情趣。学生作文收交上来后,老师先筛选例文,根据写作情况写出具体的写作指导和批改分析,上讲评课时发给学生,2——3名同学个读例文,让同学了解本次作文写作情况,获得感性认识,并激发情趣。
(二)评议例文、主动探究。听读例文以后,根据写作指导,以6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给例文打出等级、写出评语。
(三)自由发言,点拨引导。让学生自由发言,谈出评议意见,教师点拨、引导。
(四)自改互改,交流提升。学生按6人学习小组进行自改或者互改,打等级,写评语后交给本次作文评改组长总结各小组学习成果,然后由各小组长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下面是我班本学期的一次“自主参与式”作文评改课堂的部分实录: 第一阶段——自由写作
1.明确写作内容和要求(多媒体显示)
以“母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2.学生当堂完成写作 第二阶段——自主评改
师:这次作文同学们的写作都很认真,大多抒写工整,字数合乎要求,卷面得A的达百分之九十,希望本次作文未得A的同学下次努力争取。老师为大家筛选了两篇例文已和作文讲评一起印发给了同学们,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作文讲评“三.写作指导”。(生速读。)接下来,请听读例文,注意修改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并为这三篇文章评定等级,并说说你评定等级的理由。
生1读例文《母爱的脚印》(内容见附文)
生2读例文《端起青花瓷的感觉,真好》(内容见附文)
(两生起立,个读例文。同学掌声鼓励,生和师就朗读情况稍作点评。)(听读阶段也是整体感知阶段,先获得感性认识,为下边议评作准备。)师:请同学们以六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各小组语文组长朗读写作指导并主持讨论,评定出两篇例文的等级(A类B类C类),并推举一位同学全班发言。
(议评阶段:小组内自由讨论、自主发言,然后全班交流意见,老师根据发言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教师将作文等级标准显示在投影仪上。)
生3:我组觉得例文《母爱的脚印》等级为A类。文章扣题紧,以时间为顺序,选取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三个生活片段来突出母爱,感情真挚,语言流畅。
生4;我组认为例文《母爱的脚印》等级为B类。文章除了前面同学说的优点外,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第一二层次之间的衔接缺少恰当的过渡句,中间列举初中生活事例的语言还不够简洁。
生5:我组觉得例文《端起青花瓷碗的感觉,真好》等级为A类。理由有三点:一是扣住了话题,立意好。二是文中多处描写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三是语言朴实却饱含真情。
生6:我组认为例文《端起青花瓷碗的感觉,真好》等级为A类。用先声夺人法开头,设下悬念,引出下文;中间过渡自然;结尾点题,行文流畅。也提点小建议:文章中间若能恰当地扣下标题,效果会更好。
﹍﹍
师:同学们精彩的讲评,独到的见解让我佩服。下面就用你们聪慧的眼,精巧的笔,去发现和雕琢更精美的作品吧!
(请大家按六人学习小组进行互改互评,评等级,写评语,然后由本次作文评改组长总结各小组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第三阶段——反馈交流
(下面是各小组本次作文评改组长在全班交流展示)
生7(组一):我组本次作文整体表现良好,都能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阐述自己对母爱的理解,感受真挚的母爱。同学们将母亲的唠叨、温柔、慈爱或严格的特点蕴含在或华丽或朴实的语言之中,体现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我组1号同学的作文《橘子树下的爱》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严父”般的母亲形象,以母亲与孩子间对“学习——人生”的对话,突出母亲对孩子的爱及“我”对母爱的理解的转变,最后用桔树下的感悟,引发读者的思考。2号同学的作文《清汤的味道》,事例典型,语言朴实却饱含真情,主题突出,一碗清汤的味道品出了母亲浓浓的爱。3号同学《母亲的唠叨》一文,从另一个视角叙写母亲对自己朴实而真挚的爱。4号同学《母亲的颜色》拟题好,立意新,构思巧,是一篇难得的佳作。下面请欣赏本组的部分优美片段:
片段一:“母爱是水,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灵;母爱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母爱是伞,为我们遮挡风雨。在我的成长路上,母爱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边,其中最能体现的是母亲对我的唠叨。”(3号同学作文的开头)
片段二:“记忆中,母亲拥有一副甜美的嗓音,能歌善舞。母亲说,她的青春年华是和朋友们在田间劳动,嬉戏高歌,抒发心底的快乐与苦闷。我诞生后,母亲把她全部的音乐才能化为浓浓的爱意和一曲曲温婉柔和的催眠曲,而我也在这甜美的梦幻中,慢慢成长。”(5号同学作文段落)
下面是我组的升级片段:
原文
(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如温暖的外衣,无时无刻围绕在你的前后。无论你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天涯海角,母爱都在你身上缠绕,这世间唯一施恩于我而不求回报的就是母亲!母爱是无微不至的!母爱是无价的!
这段文字语句略显不通,也不够简洁,经过我组修改后,语句显得简洁,通顺流畅多了。下面是修改后的文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如温暖的外衣,时时刻刻都缠绕着你,温暖着你。母亲是这世上唯一一个施恩于你却不图回报的人,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无价的!母爱也是永恒的!
我组本次推荐的优秀作文是:2号同学的作文《清汤的味道》,4号同学的作文《母亲的颜色》。欢迎大家在学习园地处阅读欣赏。我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生8(组二):母爱是一个温暖而永恒的话题。这次作文中,组员们工整的字迹包含着对母亲的崇敬,优美的词藻绘出感人的瞬间,真挚的感情深深感染着人,引人深思,令人落泪。下面让我们走进温情片段: 片段一:“一把提琴,操在乐师手中,音乐就动听了;一支画笔,握在画师手中,雪花就盛开了;一碗简单的肉丝面,在我和妈妈手中传递,亲情就融化了。”(2号同学作文片段)
片段二:“妈妈的爱宛如一棵树,春天依着她幻想,夏天依着她繁茂,秋天依着她成熟,冬天依着她沉思。”(3号同学作文片段)
以上两个片段都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形象生动流畅,感情强烈。片段三:“初春的阳光从玻璃中折射到我的眼前,一点一点地跳跃着,笼罩着朦胧的光晕。我久坐在饭厅的一角,让自己沐浴在阳光中,享受着如春阳般的母爱。”(1号同学作文片段)这一段文字,将自己置身在初春的阳光与温暖的母爱中,阳光与母爱相互映衬,借景抒情,情境交融。
欣赏完优美片段后,接下来是我组推荐的一篇佳作《母爱绵绵》(原文朗读完后,其它组的两位同学做了简短的评价)
美文佳作欣赏后,也该指出我组的一些不足。在本次写作中,发现个别同学的文章语言稍过口语化,书写也欠工整,希望下次写作努力改正。下面是我组的升级片段:
原文:“当我后来做了一个折纸送给她时,她好像很开心,我这时才明白:母亲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当然,又是最容易满足的,随便做一件小事就足以让我们的母亲感动得热泪盈眶,所以,来让我们感谢一下母亲吧。”(6号同学作文的结尾)
修改后文:有人说:“母亲是儿女心中的太阳。”太阳给予我们的,我们哪能回报的了呢?然而,天底下的母亲又是最容易满足的,她们其实不图回报,也许,一句话,一条短信,一束鲜花,一个拥抱﹍﹍已经足以让我们的母亲感动得热泪盈眶了。
显然,升级后的文段,行文更流畅,语言更美,突出了母爱的伟大无私,也升华了主题。
爱无定式,报恩慈母,让我们都能把母爱化成奋斗的力量吧!我组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后面的4个小组长都将本组的作文评改情况做了具体的汇报。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对本次作文写作评改写简短的收获,先在小组内交流,后推荐一两篇展示在班级学习园地栏里。)一次作文写作评改课,在同学们的自我参与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从自由写作到自主评改再到交流展示,放飞了学生的思想,诠释了学生的心灵,尽显了学生的才智。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真正使作文课获得最佳效果。
记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点拨,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作文教学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作文自主评改方式初探
作文自主评改方式初探
刘泽见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但是现实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们还在孜孜不倦的评改作文,他们按照所谓的得分要求整齐划一地“制造”作文;学生不知不觉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的创作性。学生逐渐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写作水平愈来愈差。
教师逐篇的精批细改,更存在着不少弊端:
一是剥夺了学生的作文和修改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与创作动力。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简单机械,评语千篇一律,打动不了学生。作文“假大空”,评改的机械,再加上学生阅读量跟不上,激发不了思想火花,无写作愿望,学生越来越“怕写作”。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了不了兴趣,养成不了写作的爱好,学生作文成绩的提高就是海市蜃楼。
二是写作与评改脱离了学生的感受与实际,无法双向交流,无法满足中学生的心理需要。一般的作文评改纯属单向交流,老师的意志在修改中展现,学生被动接受,也是“填鸭式”作文教学。
三是老师批阅辛苦,但是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属于费力不讨好。学生只关注教师的批语及作文等级,并不会去修改,这样作文水平无提高。作文水平低下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叶圣陶曾谈到“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教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叶圣陶提出建议:“‘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评价建议”部分,强调“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由此可以看出,作文的自主评改属于大势所趋。
我校是一所地处偏远、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学,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低下,作文得分不高,学生的作文问题主要有:
1、学生立意不高,中心不明。内容空洞乏味,易出现“假”“大”“空”的文章;或者言之无物,不知所云。
2、作文结构混乱,颠三倒四,文体不明。
3、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缺乏语言积累,部分学生病句较多,且行文平淡,无文采。
4、学生人文素养不足,创造性不够,无个性张扬,情感价值观粗浅。
5、学生不会评价,不会修改作文,也无自我修改的意识;鉴别作文能力低下。有鉴于此,我们在保证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以作文评改作为切入点,希望以此找到一条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这种作文教学与评改的现状及时代的要求,结合我校作文评改的现状和我校科研课题《导读导学导思导练——农村初中少教多学课堂范式的研究》,希望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实现作文的“少教多学”,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并全面提高其作文能力。
叶圣陶认为:“作文评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我们认为:作文少教多学的根本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主评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作文内驱力。
通过对作文自主评改的实践,摸索,我对作文评改总结出“三评两改一交流一合辑”的操作模式。
“三评”是指:总评,分评,综评(综合评价);
“二改”是指:自改,互改;
“一交流”是指:至少一次交流;
“一合辑”:编辑成一本合集。
现在具体分述操作方法如下:
“三评”之“总评”
“总评”是指:教师对全班作文作简要的总评,并提出评改要求,告诉学生评改的重点,方向,以期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改。
操作方式:(1)展示“作文目标”,明确本次作文要求,让学生迅速进入作文评改状态。(2)教师简要分析、评价本次作文的总体情况,指明其优劣。让学生注意:他们的作文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在评改中加强针对性。
“三评”之“分评”
分评是指学生自己对自己文章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条评价。本环节关系作文评改的质量和作文能力和修改能力的提升。分评是要引导学生再次明确本次作文各方面的要求,发现自己作文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学会评改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根据“作文目标”和对重点问题(“总评”时指出存在的问题)逐条进行对照、分析、讨论,引导学生逐条评价自己的作文。操作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照“作文目标”的顺序依次评价。
“作文目标”根据作文重点确定,各条排列的先后顺序,能够反映作文的程序,这就是评改作文应遵循的顺序。评改时按照“作文目标”顺序评改,有利于让学生快速掌握评改的方法,逐步形成评改的能力。一般作文易出现问题几个方面,“立意→选材→条理→详略→语言”这样的顺序去评改。
2.逐条评价。学生很难一次把所有问题都处理好。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方面去评价自己的作文,将各个问题依次击破。例如评价“立意”是否恰当或者有新意时,就暂不管其他方面的问题,等评价完了“立意”后,再评价其他。
3.评价方法由“模仿”到“己用”,完成从模仿到独创。操作步骤如下:
(1)明确评价某一方面的要求。
(2)举例子展示作文评价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让学生比较评价,并对反面例子(包括“病例文”)进行修改,让学生明确该怎样进行评改、哪些是应该避免出现的错误的修改。对“病文”的评价,需在“作文修改目标”后面打上相应的符号:符合本条要求打“√”,不符合本条要求打“×”,防止“综评”时忘记对本条的评价。
(3)一一对照评价。教师依次指出本次习作中某一方面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醒学生按照先前列出的问题一一对照,检查自己的作文,指出此方面的优劣,并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修改目标”后面打上相应“√”或者“×”符号。例如评价《也是一种享受》“选材”这一方面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引导学生回顾生活,找出自己最精彩的片段进行交流。②回顾课文冰心的《生命》选材的特点;出示一些学生习作中选材成功或不成功的片断及“病文”,让学生比较分析并讨论修改。③教师概括指出学生本次习作中没注意选材的各种表现,如没有在选材上注意“也是享受”,从常理上看该不是享受。提醒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作文,看是选材是否恰当,评价后作上相应的记号。这样,学生就真正知道自己的作文在这一方面做得怎样;如果有问题,也就知道怎样修改了。
“三评”之“综评”
综评就是在分评的基础上,梳理后对作文进行综合评价。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清楚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从整体着眼,总结并完善分评,发现未改好写得不足的部分。学习评价作文的方法,提高评价能力。
其操作方法是:
(1)例文综评演练。指导学生综合评价未修改前的“病例文”。要求:在整体评价的基础上,学生先说优点,再说缺点。注意对应“作文评改目标”的顺序,让学生学会综合评价的方法。
(2)综合评价自己的作文。让学生运用综合评价“病文”的方法来修改自己的文章,依据“逐条评价”把对自己作文评价的情况综合起来,作出“综评”;学生综评,教师指点,完善评价不足之处。这样,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自己作文的得与失,这为后文全面而有重点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打下了基础。
“两改”之“自改”
“自改”就是学生通过自我修改的实践,改正作文中的问题,掌握修改的方法,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操作方法是:指导学生依据“作文修改目标”的顺序,根据前面自己的评价,一一修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这部分教师关注重点是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他们以具体指导。
“两改”之“互改”
“互改”就是让学生通过相互评改,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激发写作和修改兴趣。
具体操作方法是:1.互改。方式:同桌互改,小组互改,自愿互改。
“一交流”(至少一次相互交流)
“一交流”是让学生谈一下修改情况──怎样修改的和为什么这样改。在改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或在改完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升兴趣。
学生的作文和修改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辅导,个别交流,使学生人人过关,每人都有收获。教师在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后,对自评自改后仍有问题的作文,要有“师评”指点,并在“师评”指点后再进行自改、互改,直到人人有所收获。
“一合辑”是指一次写作,完成一次作文合辑
把作文编辑成集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积累作文,发现写作的闪光点,培养自信心,体验成功,并在编辑优秀作品集的过程中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操作方法是:1.选辑精彩词语、句子和段落(自己作文中和他人作文中的精彩词、句、段)2.精选作文。3.打印上述精彩词句段和作文。4.为每次作文精选的内容编写前言、目录,进行美工。5.装订成册,交流,存档。
(三)小专题研究成效
1.通过本专题的研究,提高了评价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修改能力。学生经过训练,批语越写越得体,各种修改符号能准确熟练地运用。在评讲同学作文中,能够积极中肯的发表意见。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2.通过本小专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升了写作能力。学生的作文兴趣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作文能被认可和接受,其价值能被实现。“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语)让学生评改作文,就是对他们鉴赏,修改能力的肯定,是对其主体地位的尊重。学生的观点、建议被采纳表明得到了老师、同学的信任,课堂民主、和谐,学生少了压抑,其创作力大大增强。学生敢于积极参与,大胆修改,大胆发表意见。我们通过学生的作品及日记可以看出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快乐。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作文能力自然提高。在集体评改和互改中,积极的思考,思想的碰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评改评论别人作文的时候有阅读,有鉴赏、有修改,自然就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3.通过本小专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学生自评、互批作文,是对作文的鉴赏,又运用了课文鉴赏的方法,评语越准确,表明鉴赏能力越高,阅读能力自然就提升了。作文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
4.通过本小专题的研究,能促进师生成长,尤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研究中,学生评改作文是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的评改,既要评改文章优劣,又要判断批语是否准确。这是一个作文系统化的过程,既检查了作者的写作水平,又检查了评改者的赏析能力,这都要对以前所学知识的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所以每次评改都能激发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个体意识。这过程包括强化自省、强化自评、强化自控。学生在自省、自评、自控中成长起来。
通过本专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对此专题的研究与总结更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这种课堂也激发了教师的知困意识、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有了困惑就促使你去多读多看。所以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三评两改一交流一合辑”作文教学的特色。此研究成果可以形成我校作文教学的模式,并为他校做借鉴。
在作文自主评改模式的探讨中,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1)我们的教学中,不知不觉剥离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我们无意中就将课文的美感消解在对知识性记忆和内容性的再现之中,在对知识的强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作文教学中,不但要达到了知识和美感的自然统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达成了对课文中“文”的反哺,从而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2)高考和考核制度最终导致,教师为了分数总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忽视。作文自主评改站在“评”和“改”相结合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原创能力和评改能力。这过程自然就有对作品本身的升华和再创造。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作文与鉴赏能力。
(3)由于现在独生子较多,或者孩子们都生活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没注意别人的美,只看到别人的不足。我们通过作文评改过让孩子发现了别人的美与不足。评价环节,体现出学生的再认知能力以及培养孩子的接受批评的能力。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6.小专题的研究,减轻了语文教师的负担,使他们少做很多重复的无效劳动。
同时让学生自主作文评改及时,学生写作的新鲜感、兴趣都在,能较好地发挥自主评改的作用。
7.通过此小专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并践行新课改理念,开创了作文评改教学的方式。并积累原始研究资料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我们认为学生互评互改作文就是关注学生生命的作文教学。互评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原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课上,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的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