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教学

时间:2019-05-13 01:4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教学》。

第一篇: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教学

生命教育的內涵與教學 鄭石岩* 生命教育的旨意,在於教導人珍惜生命,開展生涯,實現生活,豐富人生,並發現生命的意義。

人因為生命教育的薰陶,而變得有愛心和智慧,自我功能提升,生活的興致和品質提高,社會適應良好,從而有個幸福成功的人生。

生命教育在於協助人與人之間的了解、互愛與尊重。它對於社會的安定,文化的提升,經濟的發展,以及民主素養的提升,具有正面的作用。

教育的重心應該是生命教育。學校所教的內容,家庭所教導的待人接物,無一不是培養學生認識生命,發展潛能,締造幸福的人生,開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於是,就廣義來看,所有的教育都是生命教育。就狹義言,生命教育在於陶冶個人珍惜生命,開展生涯、實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生命教育包涵甚廣,然而無論那一階段的教育,都沒有生命教育這門課;也沒有一門課可以單獨把生命中最重要的態度、能力和觀念作完整的傳授。於是,它注定要交給每一位老師,採用融入式教學,在平常課堂上進行啟發、體驗、探索和陶冶。

於是生命教育需要一個重心或主題,否則就容易流於空泛,甚至被其他教育主題取代。自從教育部於二000年推動生命教育以來,許多中小學校,把環保教育、兩性平等(或性別平等)教育、法治教育、人權教育等等,都列入生命教育,這當然有其道理。不過,這一來生命教育的主題模糊了。相對的,生命教育的教學和陶冶,就有被忽視的危險。當然,環保、兩性、法治、人權都應受重視,且應持續地推動。不過,如果把這些教學內涵,納入生命教育裡,不但疊床架屋,彼此效果不彰,生命教育就會在「我們都在推動」的含糊籠統中被疏忽。於是,生命教育必須有個重心。生命教育的重心

生命教育必須有個明確的教育內涵或重心,教育部因此規劃了十二個主題,供學校教師參考。它包含欣賞生命、做我真好、生於憂患、應變教育與生存教育、敬業樂業、信仰與人生、良心的培養、人活在關係中、能思會辨、生命尊嚴、社會關懷與社會正義、全球倫理與宗教。這些內涵大體已包含生命教育的主要內涵。

不過各級學校學生,身心發展程度不同,生命教育的教材和教學計畫,擬訂不免有困難。而且十二個單元,包容甚多,如果沒有一個理論架構做為主軸,則教師在進行各科融入式教學,學校在擬訂單元教學時,就缺乏貫串全盤的視野。於是,透過課程發展技巧(DACUM)以及,透過教育學與心理學的驗證,提出生命教育的重心。它包括: ˙生命的活力。˙生命的成長。˙生命的實現。˙生命的倫理。

˙生命的興致和快樂。˙生命的意義。

我們可以把這六個重點,視為一座標的橫軸;每一個生命都必須發展這六個基本能力和態度。另一方面,生命教育必須配合學生心智發展的階段和學習能力,才可能把人教好,於是把心智發展的成熟程度,視為座標的縱軸。這一來,生命教育就可以因心智發展階段不同,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教材和教學活動,並兼顧到實用性和現實需要。從而教育部原先規劃的十二個主題,也就自然融入前述生命教育六個重點之中。

此外,教學方法和學習活動,必須視教學的內容和學生心智發展的程度來設計,於是我們把它視為一個斜邊。這三條線,正好圍成一個面積,這是生命教育賴以落實的基本範疇,也是生命教育的重心所在。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教育既已找出它的重心,就得進一步了解其內涵,這樣教學才有著力點,學生的學習始有具體的收獲,茲將六個重點扼要說明如下: 生命的活力

生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面對許多挑戰和調適,因此需要一股強勁的活力。缺乏活力就無法克服困難,展現人生;不能忍受挫折,就會逃避或麻醉自己,造成生命的挫敗。失去活力的人,會顯得退縮、沮喪、憂鬱或自我傷害。現代人生活在快速社會變遷之中,所面臨的是競爭和追求成長。人一旦失去活力,就會產生精神潰敗和自暴自棄的問題。於是培養活力是生命教育的第一個課題。其主要觀念: ˙活力包含精神和身體兩個層面。

˙活力表現出生命的實現、喜悅和創造力。˙活力包括健康、樂觀、耐性和堅毅等因素。˙活力是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培養的。

˙學生透過體驗學習(或經驗學習)較能獲得這方面的能力。

人必須有活力,才能為生存努力。暮氣沉沉、消極悲觀、退卻與僵化等負面的態度,無法振作精神,適應現代生活。教育工作必須以活力的培養為優先,而它的重心是健康、樂觀與堅毅。

培養生命的活力,除了重視身心健康及體育運動之外,應特別重視樂觀思考模式的培養。根據馬丁‧席爾格曼(Martin E.P.Seligman)的研究:樂觀的人在遭遇挫折或逆境時,採取區隔模式思考,悲觀的人則採取擴散模式思考。樂觀與悲觀的思考習慣,往往從父母、師長和同儕的行為中學習而來。生命教育顯然要從身教做起,並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指導。生命的成長

生命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從未成熟到成熟,從需要照顧扶持到獨立負責,它的特質是成長。特別是知識與能力方面,更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的適應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成長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結束。

生命必須面對生存環境的不斷改變,所以要不斷學習和成長,才有好的適應能力。為促進生命成長,教學上應注意:

˙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和態度。

˙養成終身學習和隨緣學習的習慣,以適應變遷快速的現代生活。

˙發展良好的自我功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保持良好情緒生活和堅毅的精神力。˙學習人際、合作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成長的重點包括體能、心智功能、人際能力和社會生活等方面。˙主動學習是從模仿、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中建立起來的。

二十一世紀的生活,由於生產方式的快速變遷,知識和技術的半衰期縮短,如果缺乏主動學習的習慣,在職場上勢必面臨被淘汰或失業的危機。生命是一個積極成長的過程,務必隨著時代、潮流和不同年齡階段,作新的學習和成長。生命的實現

人都得實現自己的人生,走出自己的生涯路。每個人都是唯一的、獨特的,都注定要依自己的根性因緣(包括體能、性向、興趣和特質),去發展其人生。他不可能變成別人,也不可能抄襲別人;他要接納自己,了解自己,實現自己。

每一個孩子都有其特殊的才能,只要透過明朗化經驗(Crystallizing experience)的教學,就能啟發出它的潛能。心理學家迦納(Howard Gardner)提出八種智慧類型:語言智慧型、音樂智慧型、數理邏輯智慧型、空間關係智慧型、肢體動覺智慧型、人際智慧型、內省智慧型、自然觀察智慧型。每一個類型的人,各有其善長,學習的方式不一樣,生命教育必然要秉持因材施教的觀念。每個人的智能傾向不同,發展潛能互異。生命教育應配合多元智慧的教學,啟發個別潛能,協助孩子開展自己的生涯,讓他們都能走出自我實現之路。在這方面,我們要注意的是: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實現,體驗到實現就能帶來歡喜和滿足。˙每個人所具有的潛能要比想像中多。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發現孩子的長才,協助他走上自我實現。˙肯定孩子的才能,建立自信,孩子才會自愛。˙幫助孩子試探和開展其潛能是教育的核心工作。

˙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和風格不同,教學應考慮這項各別差異的因素。

每一個生命之所以覺得有意義、有價值和有樂趣,是因為它實現了它、展現了它的生活與才華。每一個個體都能活出它自己,做一個有用、有價值的人。人能自我肯定,欣賞生命、珍惜人生,都是從實現中得來的。生命的倫理

生命能生存下去,需要一套規範。我們透過生活的規範來保護生命,維持健康,提升生活效能,與人建立和諧的關係,並透過合作和溝通解決生存問題。倫理可分為: ˙修己倫理:培養刻苦、愛心、求真、平衡、延緩報償、挫折容忍力等等。

˙工作倫理:培養明白事理、廣博的見識、多方面的能力、好的工作習慣、勤奮、責任和毅力。

˙家庭倫理:培養孝順、友愛、禮貌、肯做家事和基本生活態度等等。

˙社會倫理:培養民主的素養、守法的態度、社會正義,對國家的愛與責任等等。˙環保倫理:培養環保的觀念、資源的珍惜和對自然的了解、欣賞與維護。

生命的倫理建立在愛與智的培養。人人都應愛惜生命、欣賞生命;生命來自愛,最後也歸屬於愛。愛的本質是給予,而不是佔有。依照弗洛姆(Eric Fromm)的理論,愛包涵四個基本素質,那就是關懷、負責、尊重和了解。無論那一個因素,都必須以知識和智慧,來判斷其正確性,所以愛也是一種能力。每一種倫理都是一種能力,因為它們要以愛和智作基礎。根據葛拉塞(William Glasser)的說法,倫理習慣較好的人,人際支持及自我價值感較高,他們的社會功能好,心理也比較健康。倫理習慣較好者與人合作學習較佳,參與各類活動多,能力的發展亦較好。生命的興致

生命的存續必須是有興致的,這才活得起勁,活得快樂。有興致的人無論在學業、工作、休閒、與人交往都表現得起勁。生命如果缺乏興致,不免會暮氣沉沉,活得沒有朝氣和快樂。有興致的人精神好,活得愉快,生活也跟著豐富起來。興致高的人願意參與活動,創造更多成就。科學家是在興致中研究,文學和藝術家在興致中創作,企業家在興致中經營發展。興致的高低與個人的主動性、思考方式、創意和情緒有關。長期接受填鴨教學,透過威脅和壓力強制學習;缺乏好奇、探究和主動表現的學習;生活經驗狹隘以及情緒低落等等,都足以造成興致的低落。培養興致的重點是: ˙重視樂觀思考模式的陶冶。

˙培養主動、好奇和探究的興致和習慣。

˙學習多方面的能力,以建立信心和參加各項活動的興致。˙重視情緒教育與心理健康。˙培養欣賞、表達和分享的樂趣。

興致屬於情意範疇,因此在教學上要重視身教和體驗學習。現代人生活壓力過大,情緒健康受到影響,不少人有了情緒困擾,諸如緊張、焦慮、憂鬱、沮喪、怠倦等等,都足以對生活興致構成嚴重威脅。生命的意義 人如果有了活下去的意義、價值和目標,就能承受生活的種種挑戰。所謂「參透為何,就能迎接任何」,生命除了要讓自己活下去之外,同時也在尋找它的意義。心理學家弗蘭克(V.Frankl)認為:「生命一旦有了意義,就能健康的生活下去。生命的目的不只是要去追尋一個意義,而是有了意義之後,才能活得好。」

於是,一個人若能懷抱著崇高希望和意義,就能不斷鼓勵自己、指導自己,走出光明的人生路。另一方面,人在不斷發現新的意義中,生命變得既豐富又光彩。個人所懷抱的意義,正是他的人生觀的來源。因此正確的、崇高的、符合人類理性與感性的價值,能帶來幸福和成功。反之,則造成個人的墮落和挫敗。在這方面要把握的是:

˙每個人都需要一套價值系統:包括對真理的奉獻、對人的服務、對生命的愛與拯救、對美的追尋、對宗教的虔誠、對人生的珍惜等等都是高貴的價值。˙高級宗教的信仰是發現生命意義的重要線索。

˙瀕死經驗(Near death experience)的研究和了解,有助於生命意義的建立。

˙學生對生命意義的領悟,可透過身教、閱讀傳記、參訪及體驗活動等來培養。˙宗教教育是值得現代人重視的,宗教是指高級宗教,而非迷信的宗教。

哲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對宗教研究的結論,發現宗教信仰對於精神生活的提升,有其一定的作用。茲歸納出以下四點:

˙有形的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前者從後者取得它的主要意義,它的根源是愛與智慧。˙人與更高層精神世界會合,是人生的真正目的。

˙宗教的祈禱和感動,給人實在的經驗;宗教能給人情感的滿足和雄渾的精神力量。˙它能給人一種安全、放心和祥和的性情,並產生自在感。以上這六個生命教育的重心,既可以與教育部所擬十二個單元融和銜接,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及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可循這六項重點,分年級擬定生命教育的融入式課程,藉以發展其教材和教學活動。

心智發展階段與生命教育的實施

生命教育的課程、教材和教學設計,必須配合學生心智發展的程度,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這六個重心,在不同年級心智發展階段,都應提出合適的教學目標、教材和教學活動。生命教育內容,可以由淺而深,隨著學生成長的需要,作適當的安排、增加和深化。艾力克遜(Erikson)的人格發展理論

生命發展的各個階段,各自發展不同心力。每一種心力在開始發展之後,即持續配合新的心力,不斷發展下去。其各階段的發展情形是: ˙發展信任(○至一歲)˙建立自律(一至三歲)˙主動進取(三至六歲)˙勤奮與好奇(六至十二歲)˙自我認同(十二至二十歲)˙創意與親密(二十至三十五)˙生產的中壯年(三十五至六十)˙生命的晚年(六十歲以後)的因素互異,生命教育和教材、教學和學習活動,必須配合人格發展的階段,方能做得好。茲分別說明如次: 發展信任(0-一歲)

1.生命的幸福奠基在信任與安全感上。

2.孩子最需要的是擁抱和哺育、溫暖和祥和,如果沒有得到一定的滿足,會衍生出︰ ˙對世界之不信任而不安,不能與人合作。˙害怕去嘗試,而失去良好的主動性,依賴性很強。˙不敢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從而孤獨,不敢去愛人。3.這段時間,最常有的不當教育是︰ ˙常換媬母,會變得很黏人。˙父母的衝突。˙疏於保護和溫暖。˙過度的哺乳規律訓練。

˙太少文化刺激而影響智力發展。學習自律(一—三歲)

發展其自律(autonomy)的開始,自律得不到好的發展,生命將會是混亂失控的悲劇。˙訓練大小便過苛和受挫,就不容易發展自律。

˙既要適應生活最基本規範,又不能有創傷的矛盾。發展自律的特質

˙獲得獨立性,嘗試〈個人能做什麼〉檢驗其侷限性。

˙學習表達負面情緒,如妒忌、憤怒、攻擊、破壞,並學會控制它。˙發展自律性,將來才能抉擇、拒絕別人要求。˙學習自我控制和應付環境的能力。錯誤的教育是:

˙保護太過、不肯讓孩子活動,不但影響身體平衡,更會使孩子怯弱。˙為孩子做得太多,造成依賴,壓抑孩子的自律性。˙怕孩子受傷害的態度。主動進取(三—六歲)

1.發展主動進取,是一個人成長的動力,也是道德發展和快樂人生的基礎:

˙過度的紀律要求建立Super-ego,會對自然的衝動感到內疚,怕提問題,盲目服從權威。˙不建立Super-ego,會造成忽略他人。

˙發展能力(competence)和主動性(initiation),及發展接受挑戰,的勇氣和信心。˙性別角色的自然形成。2.最容易犯的錯是︰ ˙管得太嚴或放縱不管。˙沒有帶孩子做事。

˙疏於獎勵他主動參與活動。˙缺乏成功的經驗,信心不足。˙羞辱孩子的性別角色。勤奮與好奇(六—十二歲)

發展勤奮和好奇,這種特質是自我實現的資材,透過它才有健康的自尊和生涯發展。˙發展獨特的心理社會任務,是健全發展的關鍵。對物理和社會環境的了解。˙發展個人價值觀和參與社會任務:接受不同的人。˙勤奮振作是指實現有意義的目標︰ a 樂於學習 b 富於好奇

c 聯想與統整新觀念

˙產生信心、自豪和毅力。1.這段時間的教育應注意︰

˙學習、觀察、教孩子主動嘗試及作實驗。˙參與社團、助人(人際互動)。

˙好奇、思考和活化經驗(crystallizing experience)。˙發展助人的活動,如訪問養老院。˙社會責任的教學——計畫教學。˙發展各項能力和成就感。自我認同(十二—二十歲)

1.自我認同完整,心理比較健康,人格發展趨於健全。生命的充實感與生涯實現的基礎因此奠定。愛人的能力、社會的適應、對人生的珍惜,都因為自我認同而有了基礎。良好的自我認同是:

˙穩定的自我概念。

˙不喪失自我地接納別人。˙較少同儕壓力。

˙接納自己,能作決定。˙有責任感。

2.這階段的教學應注意:

˙反叛性強,教師要懂得處理衝突。˙從優點教導法中建立他的自我認同︰ a 給他成功經驗——認同的動力。

b 發展各種能力與嘗試——發展生涯及認同。c 看出自己的優點。˙學習自己作決定:(自治、自制、成長)a 在一定範圍內,自己作抉擇。b 自己作計畫——讀書計畫。˙主動嘗試的機會

創意與親密(二十—三十五歲)

1.發展創意和親密,使生命變得多采多姿、活力強,並發展幸福婚姻生活和家庭。2.創意是從出生開始一直都在發展。3.創意來自想像

˙想像+事實的精通+溝通→創意的發展。

˙想像+焦慮(孤獨、無助、懼怕)→症狀的出現。1.不要用懼怕來威脅孩子,懼怕是焦慮、緊張之源,任何一個階段用威脅和懼怕督促教學,都會壓抑主動性和創造力。2.形成親密關係的條件是︰ ˙對自己有信心。˙自我承諾與責任。

˙發展生涯,形成自己滿意的生活方式。˙是一個築夢踏實的時代。中年期(三十五—六十歲)

1.是一個生產(generativity)的年代,在事業上發展,在生活上有更大視野的接觸。2.具備適當的愛、工作、娛樂的能力。

3.到了壯年時,開始認識到與子女的漸漸分離,經歷第二次的獨立感。4.對生命死亡的評價會影響後半輩子的生活態度。生命的晚期(六十歲以後)

1.適應晚年的生活:如適應喪偶、戶外活動以保持體能等。2.老人的自我統整,透過回顧過去,發現人生的價值,而感到滿足。反之,則易造成絕望、怨恨、自我否定。

3.在最後的餘生中,更會尋找生命的意義與希望。生命教育應隨著年齡不同,訂出不同的課程與教材。生命教育的課題隨著生命發展階段作適當教學。生命教育是一個人終生的大事,而不是只有學校教育階段才重視它。它必須擴及到社區大學、社會教育、老人教育等層面才正確。柯柏(L 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

他對道德發展之研究,著重在學齡兒童以後的階段。因此,國民教育的生命教育教學,可多借重他的理論。柯柏把道德發展分成三個階段:

(一)前規範階段(preconventional level):

兒童對於好壞、對錯完全視大人反應或事情後果來決定。這可分兩個階段: 1.懲罰和順從取向階段。

2.工具相對主義取向階段:兒童用互惠、交換、公平的觀念來看人與事。

(二)規範階段(Conventional level):

開始注意社會秩序,忠實於規範,把維護家庭、社群和國家看成是一種責任。這又可分為兩個階段:

1.人際和諧或當一個好孩子取向階段。2.法律和秩序取向階段。

(三)後規範、主動和講理的階段(Postconventional, autonomous or principled orientation): 脫離權威以獨立思考道德的價值和規範,這又可分兩個階段: 1.社會契約和守法取向的階段。2.發展普遍妥當的倫理原則階段。

柯柏所提出的理論,大抵符合國小、國中和高中兩個階段。教師在進行生命教育時,應配合發展階段的特質,確立教學目標,決定教材和教學方法。生命教育的教學方法

生命像一條河流,必須用愛與智慧來沃壯它,不斷的調適,迂迴轉彎,才能越過險阻,漸漸壯大,匯集更多支流,流向寬闊的人生大海,進入高層的精神生活。

生命的真諦是實現,而不是追求;是面對現實的挑戰,從而成長茁壯,而不是逃避。逃避,使人不能面對現實和負起責任,是生命潰敗的主因。面對挑戰,勤奮刻苦,就能從中看到成長,所以生命是苦中作樂,是發展愛心與智慧的過程,最後含笑接納它的豐收。

為了把一個人教成有活力,能不斷成長,實現其生涯,保持喜樂,不斷維持其精神與德道發展,除了要配合不同年齡層,選取教材之外,還要注重教學方法。生命教育的教學方法,包括: 欣賞教學

生命教育的教學,以欣賞的方式進行,效果最好。一般可採取電影欣賞、文學欣賞及其他表演欣賞。欣賞的方式包括:

(一)非表演式與表演式的欣賞教學模式: 1.非表演式的欣賞,如觀賞、閱讀等等。2.表演式(performance),包括表演、戲劇等,邊表演邊欣賞,教學效果更好。

(二)欣賞教學的原則,要依據學生認知程度和教學目標設計: 1.目標是什麼? 2.主題是什麼? 3.欣賞方式如何? 4.使用的媒體如何?

(三)欣賞教學之後,應對生命教育的主題,進行發表、討論和回饋,教學效果才會彰顯。觀察及參觀

觀察法又稱為直觀教學法,有關生命教育的各類議題,可以透過現場參觀,或者提供實物圖片、幻燈片、電影等,供學生觀察,從觀察中獲得啟發,得到正確觀念,了解其中的道理。學生在觀察安寧病房中容易學到慈悲;觀察交通事故傷患中,對自己的生命安全亦多能反省。應用觀察法教學時應注意︰確定觀察的目標;選擇觀察的實物或活動;說明如何觀察、記錄及整理觀察所得資料。觀察的對象除實物及活動之外,旅行參觀也是常用的教學方法。它可分為兩種︰其一為團體旅行參觀,另一為個別旅行參觀。

(一)團體旅行參觀適用下列情況︰

1.全班學生學習的目標相同,須參觀相同的項目。2.對某一學習單元,必須分工合作進行參觀訪問者。3.班級共同設計的學習活動。

(二)個別參觀訪問,則可適用於下列情況︰

1.學生個別設計之需要,例如某生對於生命教育中某一方面具有特殊的興趣或天賦,特別為他安排個人的參觀訪問。

2.配合設計教學之個別設計,或團體設計中分工之需要,由學生單獨參觀訪問。

(三)參觀訪問活動的重要步驟︰ 成功的參觀訪問必須有詳盡的計畫,並須與參觀訪問的機構負責人聯繫,經過學校及學生家長同意後始能進行。

1.計畫︰根據學習的目標決定參觀訪問的地點、時間、參觀的項目、交通、食宿、分工與編組、經費預算等。參觀訪問必須經過學校同意,必要時須經過家長同意,始可進行。2.準備︰由教師指導,對所要參觀研究的單元,多方蒐集資料,研讀討論,作深入了解,對參觀訪問的重點、發現的疑問詳細記錄,並對於如何分工、觀察、發問等詳加準備。3.執行︰執行時應依計畫辦理,經常檢討計畫執行情形,並促進學生分工合作,隨時予以指導。教師在執行計畫之前,必須依計畫逐項檢驗。另外,記得攜帶學生住址、電話等基本資料,以備必要時之聯繫。

4.參觀後的工作︰指導學生整理資料,撰寫報告,寄發謝函,向接受參觀訪問的機構或人員致謝,並對整個學習活動作一評鑑,檢討改進。角色扮演

每個學生都各有其獨特的待人處事態度和不同的價值觀念,亦即每個人的角色都未盡相同,在生命過程中,必須了解別人的角色,才會產生同理、包容和友愛。透過角色扮演,有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角色,從而改進自己,並容納別人的態度。角色扮演與心理劇(psychodrama)不同,心理劇偏重在扮演的角色所遭遇之情緒、態度或價值觀念的表達,從參與者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中,互相直接回饋,而很少讓參與者在扮演之後互相討論彼此的感受和意見。教育上所採用的角色扮演,側重於對情感的發現和認識,並從知能與情緒兩方面著手,以達到了解自己的情緒、情感和價值觀念。因此在扮演之後,接著進行討論,討論修正之後,再繼續扮演,從扮演與討論中,學生對自己和別人的態度、價值和信念有清楚的認識,也正因為彼此互相了解,而使扮演的角色行為逐漸修正改進到彼此都能接受。角色扮演的步驟,依西福特(F.Shaftel)等人的研究,可分為下面幾個步驟︰ 1.準備階段︰說明角色扮演的過程、介紹扮演的故事,使用的故事應具備多面性、發展性、價值判斷性等,好讓學生扮演。例如「張三向李四借錢,約好今天送還,張三於送還李四途中,遇見某甲,某甲因急用而向張三告貸……」根據故事決定學生扮演的角色。2.選擇參與者︰分析故事中的角色,選擇扮演的學生,通常由學生自己決定,亦可依需要,暗示某學生扮演某一角色。3.準備扮演︰決定扮演的起點,分配角色時使學生了解扮演的狀況。

4.選擇觀察員︰說明觀察的要領,包括扮演者的態度、情緒、處理事務的方法、思考的邏輯性及道德性等。5.開始扮演。

6.討論與評估︰對扮演活動做一摘要的敘述,包括活動中所表現待人處事的價值觀念、邏輯推理、道德觀念、符合科學及習慣情形等各項,加以討論及評估。

7.再扮演︰討論之後、扮演者參照討論結果再作扮演,每一次討論都是引發下一次扮演的根源。

8.討論與評估。

9.經驗的分享與類推︰把問題情境與實際經驗結合,歸納為行為規範或解決問題的方法。角色扮演在生命教育及教學上,能引發學生充分的反省,從而發展正確的生命態度和道德意識。有些學生有了心理困擾,也可以透過這種教學,能得到輔導和治療的效果。體驗訓練(laboratory training)體驗訓練又稱為小組訓練,它是教師用來協助學生發現自己的生活意義、發展正確的態度及增進良好人際關係及彼此相互了解的方法︰透過學生們當下參與活動,發現自己的感受,從互動與回饋中,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了解及相互同情的能力,引導學生自覺(awareness)。體驗訓練是由學生進行教師安排的團體活動,活動之後再將活動時的感受說出來,或對困擾問題加以討論,從而相互了解、回饋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體驗訓練的主要步驟如次︰

1.將學生編組,通常以十二人為原則。

2.進行由教師預先設計的活動,活動性質以能產生對抗、排斥、無秩序、強烈競爭、不公平等反應為原則。

3.活動完畢,讓學生把感受說出來,並討論困擾發生的原因。

(二)注意事項︰

進行這項人格發展的教學,必須具有接納的氣氛,並給予學生安全感,教師不宜在活動中發表感受或在討論中批評、責備學生。這項教學方法能否發揮效果與教師能否提供安全和諧的教室氣氛有密切的關係。

根據白克和穆頓(Black & Mounton)所提出進行試驗訓練的過程是遭遇困擾(dilemma)、發現(invention)、回饋(feedback)、類化(generalization)。析言之,學生的困擾或苦惱是從學生的活動中發現出來,它對學生所造成的情緒、偏見、固執,都能因彼此說出感受而回饋、學習、改進,從而發展良好的人格。探究(inquiry)教學

對於生命的意義、成長、倫理和實現,採取探究教學,經由蒐集資料和討論,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探究教學主要在於發展學生求真的方法和習慣,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成為獨立的學習者(independent learners),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探究所面臨的問題。就生命教育而言,探究的目的在於就上述六個生命教育範疇,作探究和思考,以形成正確的態度和能力。根據史其曼(R.Suchman)的理論,探究教學的原則︰ 1.學生因面臨困惑的問題而產生探究的動機。2.須主動蒐集資料,構思解決問題的態度。3.教師必須指導學生認清問題。

4.教師應指導學生探究的過程,從蒐集資料、提出假設、考驗假設而至問題獲得解決。5.探究所重視的是方法及過程的訓練,因此教學必須是靈活有彈性的。討論法

討論法是生命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指導學生事先蒐集資料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從學生的發表及彼此討論中,不但可以促進對生命的思考,更可幫助整理所學,構成系統的觀念。討論法除用來討論生命教育有關的問題之外,亦用來蒐集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培養發表自我發現及綜合不同意見的能力。

(一)常用的方式如次︰

1.圓桌討論會(round table discussion)︰將班級學生分成小組,每組五到十人,圍坐成圓形或方形,進行發表討論。

2.代表討論會(panel)︰由班上選出四至六位同學,就預訂之題目,經充分準備後,在台上進行發表討論,並有學生擔任主持人,引導討論會的進行,其餘學生則當聽眾。

3.研討會(symposium)︰其組成方式與代表討論會相同,惟發言人發言之後,其他參加人員亦可發言討論,這種方式較上項代表討論會為正式。

4.辯論會(debate)︰即選定一個題目,分成兩小組進行辯論。

(二)使用以上討論或辯論,教師應注意的原則為︰

1.指導學生選擇適當的題目,題目應有趣,並適合學生的能力。

2.決定參與討論會的人選,有些學生善於發表,有些則不善辭令,選定人選時宜作調配。3.協助學生熟習準備資料的方法及資料來源。4.指導擔任主持人的學生。主持人的重要任務︰ ˙介紹題目,說明進行的程序。˙介紹參與討論人員。

˙控制每一位發言者的時間。˙從聽眾發問中歸納發問的問題。˙鼓勵發言。˙摘要討論結果。˙適時結束討論會。

5.指導學生作筆記及評鑑討論會。6.應將討論會結論作一摘述與總評。腦力激發會議

生命教育上的課題,透過學生的腦力激盪,會有更深的體驗和反省效果,因為它生動、多元並能引發學生活潑思考。腦力激發會議(brainstorming session)又稱為腦力震盪術。在教學上,用以引發學生創造思考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亦可透過這種技術,從學生的創造思考中,獲得改進生命教育教材及教學的意見,或共同構想解決學習上所遭遇的問題。進行的方式是先由教師說明問題,必要時可以加插引言或觀看一段影片,然後每一位學生就自己的意見即席提出,所有提出的建議或意見均被接受,由一位擔任記錄的學生記下,彼此不互相討論和批評,直到意見發表完畢,再行整理、討論、歸納。腦力激盪術主要目的是蒐集意見,在彼此發表意見時,互相激發,而提出更多創造性意見。進行中教師必須從旁指導,必要時加入意見,以激發學生思考。為確保會議順利進行,教師應注意︰

1.學生的態度要認真。

2.自由發言不能與嬉戲混為一談。

3.避免少數學生獨佔發言。班級討論會 班級討論(class discussion)或稱為班會(classroom meeting),是由全班學生參加的討論會。用以訓練學生討論的能力,培養思考的習慣,發展及改變態度、進行價值教學、培養感受性、養成自信自重及綜合歸納的能力。生命教育中有關價值觀念、生活適應、人際關係、珍愛生命之教學等,都可使用。

(一)班級討論會應注意︰ 1.選擇的題目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適合學生的能力。

2.討論前應有充分的準備,準備項目包括議程、討論提綱、慎選合適的主席,並應指導學生事先閱讀資料(必要時可以分組準備)。

3.進行討論前宜以生動故事、專題報告、角色扮演、影片及設計好的活動,作為討論的引媒,引發學生思考與靈感。

4.開始討論時應鼓勵踴躍發言,並以重複問題要點或發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做正確的討論。5.為引發學生作高度精確思考,教師應對膚淺矛盾的意見或論述,有技巧地做支持性疑問,讓學生有檢討自己意見的機會。

6.討論時要維持開放的氣氛,且討論的意見或結論,是學生共同創造思考的結果而非教師指示的內容。

(二)柯拉克(L.H.Clark)提出教師教學檢查項目如次︰ 1.引導討論而非專斷的指示。2.詳細說明題目。3.引發學生熱烈討論。4.討論不離題意。

5.鼓勵每一位學生參與。

6.使害羞的學生也能表達意見,保持接納的氣氛。7.防止少數學生壟斷。

8.有技巧地處理少數人發言過多情形。9.保持討論會自由開放的氣氛。10.避免無謂的討論。

11.提示討論的主題與子題。12.必要時應作摘要說明。13.在適當的時間予以結束。

14.學生對完成預定目標感到滿意。15.學生自己認為討論是成功的。在生命教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發學生體驗、同理和思考,才能觸動情意與認知的結合,培養生命的正確態度和適應能力。透過體驗、認知和省發,從而發展學生的活力、成長、倫理、快樂,以實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是生命教育的宗旨。結論

生命從誕生開始,就不斷學習和成長。透過適應、體驗使精神力增強,心智得到啟發,並用它來面對自己的遭遇,能解決問題,從而帶來豐收的喜樂。生命的歷程是艱難的,所以要不斷學習和歷練;生命同時也是孤寂的,所以要發展愛和互助。我相信生命教育的核心課題是智慧與愛,它正是我們大腦的內容與結構,理智的系統和感情的系統。生命的展現,只有透過智慧與愛,才能落實。生命的意義也建立在這兩個因素上,因為它讓我們學會自愛,並看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為使生命得到好的發展和幸福,生命教育包含了生命的活力、成長、實現、倫理、快樂和意義,這六個向度不是只有學生才學習它,而是從出生到老死都要面對它。因此生命教育是一生之事,也是每一個人活到老學到老的事。因此在教育與學習上,必須考慮不同的人生階段,發展不同的學習內涵、課程和教學,才能達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第二篇:生命教育的内涵之我见(精选)

生命教育的内涵之我见 基础课教学部 张勇

摘 要: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完善人的生命价值,促进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人和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本文从人性的特征出发,试从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层次来阐释生命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生命教育 自然生命 精神生命 社会生命 生命教育是自然生命的教育

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产物,和地球上其他有生命的动物一样,人的生命首先具有自然属性,而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的生命特征必然遵循生命的规律,都必然会经历从出生,成长,衰老到死亡的过程。理解了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就要树立健康的理念,要遵循人的生理规律,爱惜自己的身体,同时也要爱护我们人类的家园,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个体的人都是唯一的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自我特征的生命,任何其他的生命都不可替代。同时,每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都会逐渐地感受到生命的脉搏在跳动,生命的力量在释放,逐渐地意识到生命的存在,但何时思考生命的问题却是因人而异的。因此,生命教育的实现基础和出发点就要从唤起生命意识的教育开始。

1.1 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就是活着的每个个体能够意识到生命的存在,有了对生命本质的清楚认识,进而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人类作为一种地球上的类生物的生命是必然的,但作为每一个鲜活而各异的生命个体却是偶然的,恰如一粒尘埃,但生命的意识恰恰要通过个体的感知才存在,这让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都必然怀有对生命的感激和尊敬,进而产生极大的敬畏之情。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上天送给世界最好的礼物,生命应该具有公平性,在意识到自我生命的珍贵性的同时,也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存在的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进而珍惜生命就要热爱每一个存在的生命。1.2 死亡意识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就一定要涉及到死亡意识的教育。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是任何生命都不可避免的,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同时也要意识到生命的诞生既是伟大而神圣的,也是渺小和脆弱的,和浩瀚无限的宇宙相比,人的生命不过如流星般划过而短暂。由于人类生存的环境还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比如交通、饮食、战争、冲突、犯罪等等各种危险因素的出现都会轻易地导致生命的离去,只有很好地理解了死亡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也正是死亡的存在才凸显出生命的有限性和生命的不可逆性,才更加体现出生命的宝贵。2 生命教育是精神生命的教育

人的生命不仅仅是生理性的自然生命,最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人的生命最高价值就在于人是真正的精神动物,这是人和其他任何生命的本质区别。人具有意识,具有主体能动性。它是人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源泉。人的精神生命是自然生命的升华,人的精神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是生命意义引领下生命情感、意志和理性的综合,意义是精神的核心、统帅。有意义引导的生命能在追求意义的人生历程中形成丰沛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牢固的信念和理性的精神,因此,精神生命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2.1 情感教育

人具有丰富的情感,情感是人的精神生命中的重要内容,是人的生命力量的真正体现,因此,情感是生命的重要内涵。身体只是生命的工具,是完成人生事业的必备条件,而精神才是生命的主宰,真正体现生命的价值。要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教育,它可以引人振奋,昂扬向上,幸福的人生离不开积极正向的生命情感。2.2 幸福观教育

尽管人人对幸福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幸福却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状态,人之所以拥有美好的精神生命,就在于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没有对幸福的追求,就没有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但同时,幸福又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感受,是一种生命历程中的体验,几乎总是和欲望、快乐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正确的幸福观不是以满足自我的欲望的实现为目标,而是要更多的体现出和谐的状态,不仅是自我的和谐,更是自己和他人的和谐,自己和社会的和谐以及自己和自然的和谐。2.3 挫折观教育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一次旅行,一路上总会遭遇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不仅会经历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时候,也会经历狂风暴雨,寒冷彻骨的时候,挫折总是不可避免,世间的万物总是有它的对立面,要学会换个角度思维。挫折尽管会让人失落痛苦悲 伤,但正如古语所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挫折能够让人清醒,能够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要培养乐观宽容的心态对待一切事情,正如一位成功的影星所说“我要感谢所有的人和事,包括那些打击我为难我诽谤我的人,没有你们的刺激,我还站不到今天这个领奖台上”。生命教育是社会生命的教育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是大自然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每个具有生命特征的个体人组成了社会,社会离不开人,同样,人也离不开社会。每个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必然具有社会生命的存在。人的社会生命是实现人之生命价值的根本,价值体现的是一种意义关系,人活着不仅仅是只为自己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而活,最终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是人的社会生命,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3.1 责任意识教育

人应具有责任意识,这是基于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人具有主体能动性,马克思认为,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是人高于其它动物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正是人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客体加以认识和改造,使其自身成为全面发展的主体。也就是人首先具有主体意识,进而上升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不仅体现在对自我生命成长的关心,更主要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热情和关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离不开国家的怀抱,要具有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3.2 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就是知恩、报恩和感恩。感恩意识体现的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无比热爱和珍惜,更是对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要感恩人类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感恩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如果每个人都能永怀感恩之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和谐而完美的。

参考文献

[1] 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第1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2] 王北生,等.生命的畅想(第1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3] 刘慧.生命德育论(第1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4](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第2版)[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3.

第三篇:教育教学内涵发展

抓实教育科研,提升教育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提升教学质量首先是人的因素,其次是要有恰当的方法,再之是坚持不懈的做下去。结合当前教育发展实际,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

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要切实加大措施提高校干的领导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养,为促进教育优质化,内涵式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基础。

1.抓好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挂靠上海华师大、东北师大、北师大,定期组织校干和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从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改革、教学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借助专家优势,提升发展层次;从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进一步加强培训的实效性,通过组织校干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论坛活动,让专家培训发挥引领作用,取得实效。继续抓好外聘内培活动,认真分析我区教师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地开展学科主题性培训活动。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跟踪和剖析,直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益。

2.建立学科骨干教师团队。进一步加强对全区教学的统筹管理,调动各级名师和骨干教师的积极性。积极为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争取待遇,要既压担子,又给待遇,切实发挥他们在教学教学和教育科研方面的教学引领作用。建立各学科名师和骨干教师团队或学科教师成长共同体,理顺区级管理力量的统筹调度作用,积极开展以名师骨干教师牵头的主题性教研活 1

动,做到定专题,定人员,定目标,发挥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辐射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3.切实抓好班主任培训工作。班主任处于学校管理的中间环节,在学校整体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传达学校管理理念,落实学校管理思想的重要作用。学校班主任队伍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学校能够和谐、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结合新时期对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开展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要做到常规工作不留缝隙,特色工作常抓不懈。加强对班级教学和管理环境建设、班干部培养、特殊学生的教育转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如何与家长沟通及进行有效家访等方面的专题培训。积极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论坛,交流区内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通过各种培训活动让班主任做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心人。

4.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在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下要抓住契机,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教师队伍,要创造条件积极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便利,要从知识层次、年龄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分析当前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开展不同层级的教学和管理培训。进一步规范教师队伍,积极争取政策,让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尽快在2-3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二、开展有效教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主阵地,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加强教学研究,落实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各项教学活动要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学生的学业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一是加强课题研究。课题的定位要切合学校实际,要确定研究的方向,研究的价值,不能定大而空的课题。课题研究要紧扣课堂教学,结合教师专业成长,立足学生发展。对全区各级各类课题进行定位分析,深入开展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紧密的课题研究,进一步发挥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深化教育科研,提高教学效率。要立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学校校本教研结合,形成区、校联合推动,教师人人带课题的局面。课题研究做到任务到人,职责明确目标明晰。发挥教科研的实效性,积极推广学校、教师的优秀教科研成果。

二是转变教研方式。全面推进有效教研,找准教育质量提升的切入点,研究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点,落实教研的时效性,杜绝花架子和走形式的教研。开展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活动前要明确解决的问题,活动中要触发教师的思考,活动后要进行总结和提升。在系列化主题教研活动中形成问题研究的串联体系,梯次解决制约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

推进问诊式教研,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注重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费时费力没有成效的。不能只有教研活动形式上的热闹,而缺少实效性的落实和提高。开展教研活动不只是把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呈现出来,而要从备课、问题设计、学情分析、课堂提问、练习设计、分层作业、教学评价与激励、教学组织与管理、学生自学与互助等方面有点及面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提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加以归纳和总结。引导教师在教学的有效性对比中,积极改进课堂不足,汲取优秀教师的成型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加强交流与学习。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但也不是闭

门造车。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学习。通过区内和学校间及教研组间各个层级的同课异构、同课同构活动,优质课评选活动,公开课和观摩课研讨活动加强教学经验交流。学校要增强教学改革中的合作意识,实现教学研究中取长补短。

三、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纵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课各级名校,课堂教学都是有章法的,课堂上是有“法”可依的,这个法就是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既规范“教的行为”,也规范“学的行为”。关键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在形成一定规范之后,既可以让优秀教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课堂教学,又可以让一线的普通教师循着优秀教师建立的“规范”逐渐学习教学与管理的策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头脑一热的事情,既要深入研究名校的成功经验,更要细致分析学校各个层级的教师现状。要从优秀教师的课前备课、上课、教学策略的实施、对教材的处理等环节把握有效课堂的教学结构,分析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研究同一学科不同课型的模式探究和不同知识点教学的不同课堂教学模式。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从备课到上课到课后练习逐步梳理、分析和总结,归纳出适合学校教师发展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个过程是一个有机融合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照搬和拿来主义。

二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中一定要有学生的因素。学习是学生个人的事情,一个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很难在社会中不断持续发展。要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引研究如何实现“先做后学,先学后教”,要切实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课堂教学要时刻研究和贯穿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包括阅读数学类学科教材的能力)、独立思维能力、独立审题能力、独立操作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自主解决问题。通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融汇知、情、意、行的综合教学,全面推进有效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是强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的重要途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充分结合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手段,结合学科知识特点,坚持“实用”和“科学”的原则,破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益。

四、发挥教学评价杠杆作用,加强教学的过程评价和管理

首先,任何一个层级和部门只有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没有过程督查是无效工作。尤其是教学工作虽则需要慢功夫,但却要高效益。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区级教学工作的统筹规划与落实。加强对各学校教学改革方向的指导,加强区校间的沟通,促进工作的有效落实。进一步强化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性视导,督促学校落实新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教研改革,提升办学效益。

再者,教学不是封闭在一个学校内的事情。不是关起门来自我发展,引导学校开门办学,逐步制定发展和比超的目标,通过教学督导营造学校间争优创先,不断内涵发展的良好局面。

教科研部2011年11月

第四篇:浅谈数学教学与生命教育

浅谈数学教学与生命教育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命教育 渗透

“上浩生命教育,奠基幸福人生”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如何将数学知识的教学与珍爱生命意识教育有机结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基学生幸福人生,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少关爱。主要存在于单亲家庭,有的缺少父爱或母爱,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他们的孩子大多是婆婆爷爷外公外婆管教,导致性格孤僻。

2.家长过分溺爱。有的家长只管孩子吃穿玩乐,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或无暇顾及,放任自流。

3.重智轻德。家长普遍偏重孩子文化课的学习,而对思想品德等方面关注不够。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差。

4.代沟加宽。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也越来越困难,许多家长不是不想与孩子沟通,而是苦无良策。而且目前小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孩子成长期间缺少兄弟姐妹的融合,很容易自私,只顾及自己不考虑别人。当外界不能满足自己时,很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从而产生了生命的偏差现象。学生伤害事故时常出现,悲伤者的缺哀鸣和苦痛的画面波涛般冲撞着我们教育者的内心。这些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

二、小学数学教学也是渗透生命教育的主渠道

一些教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数学不同于地理、生物、心理学等显性学科,开展生命教育比较困难、无处着手。在我看来,那是由于他们在刻意寻求生命教育的标签,片面的认为“生命教育就是‘重视生命、维护生命、关注生命健康的教育理论’”,所以会感到比较困难。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倡导者张志勇研究员认为:“教育究竟是干什么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催醒学生内心沉睡着的智慧之花。”

其实,生命教育不是一门课程,而是要渗透到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开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教会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对知识的好奇心,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提供动力,奠定一生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相应的评价目的是: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与态度。

教育尊重生命,实质上就是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学生未来是一个社会人,我们应该从小让学生“学会爱惜生命、尊重他人、热爱和平、与人合作、共存共荣、回报社会的信念”,进行符合人性、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促使学生自然科学和人文思想两翼齐飞,为中国迈向文明与和谐社会,培养真正合格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这呼唤着我们怀 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教育的本真,引导教育的实践: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建立小学“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和自己的教学计划,这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儿童身上失落的东西──自主还给儿童,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使教育凸显生命的灵动,使课堂充满成长的气息。让学生感受生命与成长、体验生命与价值、品味生命与关怀,应该是在数学课堂上落实内容。如何落实这些内容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课堂存在。

1.知识传授的同时渗透生命教育。由于小学生无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处在逐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的认识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直观。新的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有很多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准确地把握插图中生命教育因素,能使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如:小朋友从进学校第一天的第一堂数学课,就受到了良好的生命教育。在准备课“美丽的校园”中,学生在练习数数的同时知道要爱护我们学习环境中的每一样物体,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等,才能使我们的学习环境多姿多彩,生气勃勃,小朋友之间要和谐相处,我们的学习生活才会健康向上。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左与右”这节课中,在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目标就定为教育学生遵守公共道德,上下楼梯靠右走。

2.联系生活实际渗透生命教育。数学教学内容有很多生命教育的元素。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选用的素材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绿化环境种树,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合理安排膳食和积极锻炼身体等事例进行生命教育。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课前先让学生调查近几年来重庆市中小学生近视率的情况,这样就有机的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及爱眼教育联系了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离不开数学。

3.以数学家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在我国数学史中有许多引以为豪的数学家,如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他们刻苦研究,严谨治学,勇于克服艰难险阻的事例,能深深地激励学生。如给学生介绍华罗庚的事迹时,激励他们以华罗庚爷爷为榜样,学习他热爱祖国,刻苦钻研,勤奋工作的精神。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引入天安门、故宫的对称,山东的孔庙的对称,京剧脸谱的对称,自然贴切地强化民族精神教育,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小学数学中的生命教育无处不在,著名作家梁晓生说:“一个生命就是空前绝后的奇迹。父母的精血决定了生命的先天质量。生命演变为人生的始末,教育引导着人生的后天历程。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左右其人生轨迹的因素不管多种多样,然而凝聚住其人生元气不散的却几乎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教育的作用与恩泽。”

从生命教育观来看,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尊重人生命的生长性、自由性、探究性、完整性,充满对生命的关爱,焕发生命的活力,闪耀生命的光彩,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而且还是数学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实现由“智慧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事实上,小学数学中的生命教育无处不在,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数学老师,完全可以开展得很好。

总之,在关爱生命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的今天,作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断更新教育理论,增强生命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结合 数学课的特点,在完成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任务的同时,对学生渗透必要可行的生命教育,使每个学生知道“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只有“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在21世纪的教育大变革中,作为教育者,当我们在学生那张白纸上写下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浓笔重彩地描上心智和生命快乐健康的一笔。当我们用自身人格的力量带领学生走出生命的沼泽、共同进入心灵的绿洲时,便能问心无愧地共享生命成长的快乐!

第五篇: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让生命之舟远行

第一课 放飞生命的翅膀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我们因为有了生命才快乐,我们英爱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让生命快乐飞翔。

二、教学重、难点:

1、明白如何对待生命。

2、我们如何能健康成长。

三、教学过程:

1、生命日记

读教材中的“拯救生命、呼唤生命、结束生命、把生命当成儿戏”的有关内容。

从中你有什么看法?(抽生交流)

阅读“小资料”

2、阅读贝多芬的故事。问: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抽生交流)

3、感悟空间

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只有一次,是宝贵的。我们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让生命付出代价。我们应该珍视生命的价值,让自己的生命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给大家、给社会带来快乐,带来幸福。

4、为你导航

A、对生命负责,不轻言放弃。B、正确看待生死。C、热爱生命。

(让学生收集有关热爱生命的格言、故事等)

第二课 我的健康我负责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健康。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健康是福。”懂得珍惜自己的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我的健康我负责。”

三、教学过程:

1、生命日记

A、阅读书上的有关健康的文章。(联系文章中的人物或自己的生活实际都

B、自己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

2、小资料:牙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A、什么叫“虫牙”? B、牙病的危害有哪些?

C、谈谈自己的牙齿健康,该如何珍惜自己的健康?

3、感悟空间

我们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健康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这样才能健康舒服地生活。

4、为你导航

A、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病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方法。B、送你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知”:主动获取卫生常识,掌握保健知识。第二把钥匙“信”:对了解的白简直是相信并形成一种信念,要相信科学。

第三把钥匙“行”:将健康有意的知识付之于行动,进而形成一种保健行为。消防安全 防火(1)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3、学习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1、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后小组交流。)

2、展示另一图片,图中一个男孩子以矫健的身手,协助森林中的动物们从容逃离森林火场等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采用指名、小组合作或者同桌交流等方式反馈。如:

(1)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

(2)图片中有几种动物?他们有哪些不同的神情?

(3)那个男孩是怎么样协助动物们逃生的? 其它„„„„„

3、小结:是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识,象图片中的英勇男孩一样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

(二)引导研读,归纳整理。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火”的书籍、期刊、报刊杂志等,并加以研读。

2、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制作成防火手册或编一份防火宣传手抄报。如:“火”的可怕,“火”的预防,灭“火”的方法,逃生常识及发生火灾时如何拨打求助电话。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

(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如: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教育。

(三)逃生体验,增强意识。

1、逃生演练。要求:学生统一身着运动衣、运动鞋。

2、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做好准备活动。

3、放置火灾道具。

4、查看逃生路线。

5、在老师带领下分组疏散逃生。

6、小结,评价。谈谈收获与体验。

第三课 保护生命 预防传染

(第4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

2、能在认识上有所提高,指导预防传染使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一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并能积极预防。

三、教学过程:

1、生命日记:

A、阅读《都是传染病惹的祸》

B、结合自己说说感染过传染病没有?如何医治的?

2、小资料“感知生命” 让学生从中指导传染病的危害。

3、展示有关传染病对人类危害的资料。

4、感悟空间 在生活中我们要增强防病意识,远离传染病院,让我们身体更健康。

5、为你导航

A、人情传染病的一些主要传染途径。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 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B、掌握一些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做法。①注意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②避免交叉感染。

③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④按规定接种疫苗,防止传染病的发生。⑤不随地吐痰,一面痰中的病菌在空气中传播。

⑥养成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消毒,不在地摊或简陋的餐馆就餐。

⑦季节变换,注意冷暖。

6、体验天地

在生活中做到一下良好的习惯。

第二单元 和安全拉手

第一课 警惕活动中的陷阱

(第5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明白在活动中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2、活动中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我们应该正确面对。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在活动中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危险,我们在活动时要学会观察,学活动脑,让危险远离我们。

三、教学过程:

1、生命日记

A、阅读有关四个活动片段。

B、选择其中的一个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何能避免这些危害)

2、感悟空间

A、思考:这些以生命为代价的教训,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B、总结:在活动前要考虑周到些,多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和一些逃生方法,我们就能避免许多危险,让我们在活动中能更安全。

3、为你导航

安全记心中 人生一路顺风 A、树立安全意识,遵规守纪

B、知道在野外游玩时容易发生的事故以及防范事故的一些基本要求。防摔伤 防迷路 防狗咬伤

4、体验天地

A、根据下列活动,思考怎样做才会既开心又安全。请写出建议野炊 我的建议:

B、遇到下列情况,你怎么办?

小桥上挤满了小学生观鱼,还有人想往上挤。

你的办法是什么呢?

消防安全

防火(2)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发生火灾时能自救

2、火灾逃生自救十法 教学过程:

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二: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

三: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

四: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五:要利用绳索滑行。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

六: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七: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

八:为暂时避难。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延长时间。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九:利用标志引导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简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可解“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第二课 安全交往 ABC

(第7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懂的交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了解人与人的交往中的学问。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交往中的学问。

三、教学过程:

1、生命日记

A、阅读《他们的交往经历》。(抽生交流)B、针对其中一个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2、小资料“网络是把双刃剑”

让学生谈谈网络的作用和危害。

3、感悟空间。

A、思考:交往中暗藏着陷阱,我们是不是就少交往呢? B、总结:在交往中有快乐,也有潜藏着的危险。只要我们掌握好交往中的学问,把握好交友的原则,就一定会在交往中增长见识,还能感受到交友的乐趣和朋友的关爱。

4、为你导航

A、我们要用心去交朋友,更要用眼睛去识别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朋友。

B、文明上网,注意防范。

5、体验天地。

A、在交往的许多人中,你喜欢和那些人交往,说一说。B、知道了小明的遭遇,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怎样做? C、读故事,谈体会。

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你收到什么启发?

第三课 与电打交道的时候

(第8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了解电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

2、知道电带给我们哪些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的危害,我们如何预防。

三、教学过程:

1、生命日记 阅读小故事,然后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2、阅读“小资料” A、了解雷击的有关知识。

B、了解电流的有关知识以及对人的危害。

3、感悟空间思考: 他们为什么受到电的伤害?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4、为你导航

A、安全用电应该从身边的身边做起。打雷时,不看电视、打电话、使用电脑等电器。使用„„)

(请学生自己来说说如何在家安全使用电器的。)

B、在室外

看看书上的图片,说说自己如何帮助他们防电击。当有人触电时,你如何去帮助他。

5、体验天地

A、看图,线面这些同学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你想对他说什么? B、活动天地:

使用家电时,你遵守了这些基本要求吗? C、使用电热毯、电风扇怎样更安全?

消防安全

防火(3)

(第9课时)

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发生火灾时能灭火。教学过程:

一、燃烧的概念:

燃烧时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

二、燃烧的三要素

1、可燃物

2、助燃物

3、着火源

三、防火的基本措施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助燃物

3、消除着火源

4、防止火势蔓延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法

2、窒息法

3、隔离法

4、化学抑制法

五、常见的火灾场所及起火原因

(一)酒店常见的火灾原因:

1顾客吸烟以及乱丢烟头引起火灾

2、厨房用火不慎及易燃物(油、煤气等)过多

3、电器使用不当

4、酒精炉使用不当

(二)宿舍常见的火灾原因:

1.乱接电源; 2.乱扔烟头; 3.躺在床上吸烟; 4.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 5.焚烧杂物; 6.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使用电炉等电热设备;

8.擅自使用酒精炉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器具; 9.人走灯不关。

10.台灯靠近枕头和被褥。

五、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左手托住灭火器底部,右手拿住压把,拿出灭火器;

2、奔赴火灾现场;

3、拔掉安全销;

4、左手握灭火器喷头并对准火焰底部,右手按下压把喷射。

六、灭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判断风向、站在顺风位置喷射

2、如果火势较大,应组织多人扑救

3、火被扑灭后,仍要提高警惕,防止死灰复燃,直到确信不会再燃烧才能离开

七、消防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八、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

1、报警早、损失少

2、边报警、边扑救

3、先控制、后救火

4、先救人、后救物

5、防中毒、防窒息

6、听指挥、莫惊慌

第三单元 与法结伴

第一课 把“法”记在心中

(第10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让生命之旅远离罪恶。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三、教学过程:

1、生命日记 阅读下面的文章,思考:他们为什么触犯了法律?

2、小资料

阅读有关文章,讨论谈们为什么犯法?

3、感悟空间 A、读有关内容。

B、总结: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原因。一是盲目模仿。

二是青少年不学法、不懂法,愚昧无知造成的。三是贪图享受、乱讲义气造成的。

4、为你导航

A、学习法律,了解一些法律知识。用多媒体平台展示出来。B、遵守法律,做合格小公民。C、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体验天地

A、下列说法,请在()里打勾。B、遇到下列事,你该怎么做?抽生交流。C、你同意下列说法吗?为什么?

D、在学法的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一些难题,请你给他们提建议。

消防安全 防火(4)

(第11课时)

教学目标

1、增强消防安全的意识,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2、学习相关消防法知识,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知道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的标志。

3、学会辨析生活中消防安全行为正误。教学重点:

了解消防安全常识,、扑救常识、灭火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灭火方法。教学方法

导、读、仪、评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引入:

一饭店由于消防设施不全,发生火灾时既没消防器材,又没疏散通道,造成人员拥挤混乱,死伤多人,场景惨不忍睹。听了之后。反问学生有何感想?

二、学习各类消防标志

首先,我们来了解有哪些消防标志。

(一)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这是什么?

2、师述: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活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二)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1、出示小黑板:标志分类

1)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标志:消防手动启动器、火警电话等。

2)紧急疏散途径的标志:紧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3)灭火设备的标志:灭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地方或物资的标志:禁止火灾、禁止用火灭火等。

5)其他类型:禁止带火种、当心触电等。

2、投影标志 说说你认识什么标志?这个标志的图形怎样,有什么含义?(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电话号码119;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

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水火无情,人所共知。来自卫生组织的统计,近5年来,全世界平均每年有2000多万人在大火中丧生,受伤的就更难以计数了。在面对大火肆虐的危急时刻,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则,才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1、“三要”

(1)“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环境。平时要多注意观察、熟悉住所的紧急疏散出口等。

(2)“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面对熊熊烈火,只有保持沉着冷静,才能采取迅速果断的措施,保护自身和别人的安全。

(3)“要”警惕烟毒的侵害。在火灾中,最大的“杀手”并非大火本身,而是在焚烧时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

2、“三救”

(1)选择逃生通道自“救”(2)结绳下滑“自救”(3)向外界求“就”

3、“三不”(1)“不”乘坐电梯(2)“不”轻易跳楼(3)“不”贪恋财物

四、总结

小学生要不断增强维护安全的责任感,提高预防火灾的意识。

1、树立安全意识。

2、努力学习、练好本领。

第二课 不能跨越的“红线”

(第1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中的规则、纪律、法律、法规等就像一道道无形的红线,约束着我们的行为,警示着我们不能跨越。

2、我们要自觉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等。

二、教学重难点:

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等。

三、教学过程:

1、生命日记

A、阅读“一个中学生的故事” 谈自己的感受,他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法》的原因是什么?

B、看图:说说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闯了“红线”了吗?为什么?

2、感悟空间

为了公共安全,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请看清我们身边的一道道“红线”吧,让自己和他人都平安快乐。

3、为你导航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法》

4、体验天地 A、看图连线。B、讨论下面的问题:养狗是个人行为,别人管不着。

消防安全

防震减灾安全

(第13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让孩子观看防震救灾图片,了解地震的危害性和学习自救方法的重要性。

2、介绍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特点。

3、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应如何有秩序地逃生自救以及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

4、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应如何有秩序地逃生自救以及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应如何躲避。

三、教学难点:

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

四、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

2、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在我们做 好一切的防火、防水、防电、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等等安全工作后是不是我们的生命就万无一失了呢?

2.出示有关汶川地震图片和VCD,请学生观看。

3.请学生谈感受。

4.老师总结:地震真是猛于虎!一朵朵生命之花就这样被地震吞噬了生命。这是多么可惜啊!这影响了多少个家庭的幸福啊!由此可见,我们小学生开展防震知识普及和防震演练,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提高我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多么迫切的事情。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

1、播放地质灾害视频,介绍它产生的原因。

2、讨论强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

1)、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发布临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d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e.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f.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三)、进行简单的防震演练。

在老师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随着地震警报声一响,马上有秩序逃离。

(四)、总结地震这么可怕,是不是我们要时刻警惕?那我们是不是就坐不安,睡不好,学无心?-----其实地震来之前是有征兆的。

a、观看课件(地震预兆)

b、读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c、读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d、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五)、小结;

本堂课我们通过图片、视频、顺口溜,实际演练等方式使大家基本掌握了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大家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希望地震如果真的来了,我们会按撤离。

(六)、课外作业: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和朋友听,或者考考他们掌握多少防震知识。

第三课 让生命与诚信接轨

(第14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明白“诚信是金”的道理。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需要诚信。

二、教学重难点: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让自己诚信。

三、教学过程:

1、生命日记

A、“他们让生命更具魅力”阅读后,说说文章中的三位老人在风雨中为什么不愿意离开?大家讨论。

B、造假面面观说说图片中这些造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感悟空间 崇尚诚信,远离虚假和欺诈,是美丽生命的期待,是每个人必备的品质。

3、为你导航

A、诚信从我做起。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诚信。B、对不诚信你该如何面对。C、收集诚信的名言。

4、体验天地

A、在生活中对于不诚信的现象你该如何面对?(完成下面的表格)不诚信现象:后果:行动对策:

B、阅读下面的材料,他们该如何讲诚信。C、请你出主意。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文中的小林该怎么办?

D、给自己做一张诚信卡。我的诚信卡:

消防安全

反恐防暴(第1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如何识别恐怖分子。

2.了解恐怖分子的手段。

3.知道各种场合中遇到恐怖分子袭击时应采用何种措施自救、他救。

4.知道如何使用公共场合中的各种防暴设施。

5.学会如何报警。

二、教学过程

(播放相关视频与图片)

一、常见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

1.爆炸: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2.枪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者冲锋枪射击等。

3.挟持;挟持人、车、船、飞机等。

4.纵火。

二、不常见的手段

1.核与辐射恐怖袭击。

2.生物恐怖袭击。

3.化学恐怖袭击。

4.网络恐怖袭击。

三、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上标签,但是有些不同寻常的行为可以引起我的警惕。例如

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的人。

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不符合,或者季节不协调。

3.冒称熟人、假献殷情的人。

4.在检查过程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四、被恐怖分子劫持后怎么办?

1.保持冷静,不要反抗,相信政府

2.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动作要缓慢

3.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求救。

4.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便于事后提供证言

5.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 现场。

五、遇到恐怖袭击如何脱身?

公共场所一般都有完善的防火,灭火设施和紧急出口,可从这些地方迅速离开。

1.在公共场所部位,均有红底黄字的“报警开关”标志,箭头指向位置即按钮位置,下推为报警电话;

2.走廊配有干粉灭火器箱,上面贴有红色“灭火器”标志

3.楼层内设有事故照明灯,可见清晰的紧急出口标志。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恐怖活动的知识,大家如果在遇到恐怖袭击时,切忌一定要保持镇定,按照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作出正确反应,施展救和他救,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心理(健康教育)

(第16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心理,心理对人有什么影响 2.学会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二、教学过程 新授知识:

1、什么是心理?心理是如何产生和进行的。

概括的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也就是说,心理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大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2、心理与生理的关系:

不同的心理状态与感觉会左右我们的行为,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引起生理方面的反映。

心理与生理是互相影响的,身体有病,就会引起心理状况不好,心理状况不好,也会引起生理不良反应。

3、如果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了解自己,尊重别人”是维持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有关的书和同学、家人、朋友讨论心中的困难与问题,或由自己已有的经验领悟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最重要的是维持正常的生活习惯,培养正当的休闲活动,放开胸怀,以诚待人,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着想,这样不但自己的心情愉快、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谐,而且社会也会越来越温暖。

二、思考与练习:

1、填空:心理是()的机能,是()的反映。身体有病,就会引起()不好;心理状况不好,也会引起()不良反映。

2、说一说: 什么是心理? 如果维护心理健康?

3、想一想: 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与生理是怎么样的关系?

正确认识自己(健康教育)

(第17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2.学会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教学过程 新授知识:

1、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危害:

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就容易产生消极自卑、狂妄自大或嫉妒狭隘等不健康的心里状况,变得离群孤独、烦躁不安或悲观失望,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前途产生不良影。

2、正确认识的意义 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自己,才知道该给自己定下什么样的方向,该如何和别人和谐地相处、该怎样将自己的才能发挥的更好。

3、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

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以及和别人交换看法来寻找大案,除此之外,各种心理测验也能提高合适的材料,更客观、更广泛地帮助我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越多,就越能掌握自己,进而使自己生活得更愉快。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认识他人,与他人融洽相处,更好地适应社会,使自己身体简况,事业成功。

四、思考与练习

1、说一说: 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2、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健康教育)

(第18课时)

教学内容: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多媒体出示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有腹泻、腹痛、呕吐等)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c不吃变质剩饭菜

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2002年起,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2003年下半年,对方便面、膨化食品、罐头、冷饮等10类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

三、让学生互相交流,谈谈体会。

四、总结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

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第19课时)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等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从而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四、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中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五、小结: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下载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之我见

    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之我见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民族中学杨杰2011年12月8日 0 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之我见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

    学习与生命同行,内涵与发展共进

    学习与生命同行,内涵与发展共进 ——温州滨海学校2010年实施有效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着学校“学习,与生命同行”的校训和“内涵式发展”的思路,落实《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

    扬生命教育风帆,促学校内涵发展

    扬生命教育风帆 促学校内涵发展襄城区新集中学坐落在风景优美的鹤子川脚下,与名胜古迹隆中毗邻,学校创建于1992年,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如今,在人人争创特色学校的大环境中,农......

    敬畏生命伦理的内涵及其对生命教育的意义

    敬畏生命伦理的内涵及其对生命教育的意义 摘要:敬畏生命的伦理是第一次尝试将伦理学当中的内容和观点拓展到自然界的生命当中,这种以避免和减少人类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为主要......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教育的本真,引导教育的实践: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

    生命与教育 读书笔记[合集]

    回归生命的教育 在这个技术宰制一切的时代中,教育封闭了通向灵魂的大门,对生命的异化和遮蔽使其迷失了方向,越来越远离生命的原点。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的到来,呼唤教育回归生命......

    《生命与教育》读书笔记

    《生命与教育》为我们描摹了生命与教育的一个理想风景--生命应该在教育中诗意的栖居。全书分为前言和六个章节及结束语。第一章、生命:教育的原点。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人......

    生命与教育读书笔记

    生命与教育读书笔记 生命与教育读书笔记1 在这个技术宰制一切的时代中,教育封闭了通向灵魂的大门,对生命的异化和遮蔽使其迷失了方向,越来越远离生命的原点。一个以人为本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