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扬生命教育风帆,促学校内涵发展
扬生命教育风帆 促学校内涵发展
襄城区新集中学坐落在风景优美的鹤子川脚下,与名胜古迹隆中毗邻,学校创建于1992年,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如今,在人人争创特色学校的大环境中,农村学校如何开辟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呢?新集中学立足当地实际,找准自身优势,全方位挖掘、储蓄发展势能,通过不断探索,现在学校的“生命特色教育”让学校走上了特色之路,学生成为了特长之才,教师成为了特色之师,从而实现了学校内涵发展
一、特色建设,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储值”
创办特色学校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学校发展的需要。究竟怎样才能建设特色学校,让学校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呢?
(一)、挖潜力,明确学校特色项目建设。
特色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自然积淀的过程。只有追踪学校文化发展的历程,提炼学校的文化精神,挖掘学校中的自然积淀,才能让“学校的过去”给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在确立学校特色建设初期,新集中学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农村学校资源丰富,但对学校的发展重视不够,农村留守儿童众多,但农村人才却匮乏。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新集中学带领教师,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提出了努力“打造生命教育,让学生动起来,让学校活起来”的办学理念;同时学校因人而异,提出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能力、服务农村当地经济”的总要求,以为农村培养有一定特长、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劳动者为追求,实现学校特色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为了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在2013年,新集中学又因地制宜,挖掘新集浓厚的农耕文化,决定筹办农耕教育展览馆。建成后的展览馆,学校把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农耕器具展示厅”,主要展示不同时期的农耕用具和一些图片资料。如木犁、木耙、铁锨、木杈等,并详细介绍这些农耕器具的作用和发展变化情况,一件件带着泥土气息的物品,一幅幅透视着早年落后的老照片,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劳作的艰辛,真正明白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第二部分为室外体验区,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亲身操作,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
同时学校为了加强农耕展览馆的教育实践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编印适合学校特色,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校校本教材《农耕情》,把校本教材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每周安排一节地方课程作为农耕教育课。同时每月组织一次学生参观农耕教育展览馆,开展以“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农耕年华”为主题的校外实践活动。在农业展厅里,让学生认识近千件古农具,在认识农具的同时了
解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史,知道有关农业文化名人、五谷六畜起源、二十四节气等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国农村农民的智慧和创造,进一步感受了祖国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同时,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各项活动,如:水稻插秧、水车取水、石磨豆浆、手摇风车、手推独轮车等,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生命不息源于劳作、生命多彩源于付出、生命辉煌出自睿智。
(二)、激活力,细化学校特色项目管理
特色是不断创建、总结、激励、推进的过程,首先创建特色学校要激发活力,要让教师真正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清楚学校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前景,从而积极主动投入到学校的特色建设中。我校在开展特色创建之前,我校花了很多的精力,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学校先后制定了《新集中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规定教师每周读一篇关于生命教育的书籍,每月写一篇心得体会,每学期举办一次“我因生命教育而精彩”演讲比赛,通过广泛动员,激发活力,从而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我校通过走访调查、开展新集中学“特色发展” 问卷调查,与教师座谈等活动,全体教师在反复讨论、酝酿过程中,让自己充分觉得自己就是这次创建的“主人“,让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开发。特色项目立定以后,我们又在细处下功夫,从细处“勾画”,构建了从校长室、年级组到各班级,全员参与、面向全体教师的特色体系;从细处“着墨”,学校长远的规划,方案的建立,内容的建设,都有专职专人负责;从细处“着色”,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处景致,每一面墙壁,每一间教室,都经过设计,力求做“精”做“细”。
二、特长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储值”
作为一所农村偏僻学校,如何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储值呢?学校充分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因人而异,提出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能力、服务农村当地经济”的总要求,以为农村培养有一定特长、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劳动者为追求,实现学校特色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共同发展。
(一)、开展专题教育,丰富生命体验,发展学生个性
生命贯穿了人生,生命教育是终身教育。学校不断挖掘生命教育的形式,利用每周一班团会,开展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爱心教育、感恩教育等。通过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专题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通过生命知识学习、生命安全体验,使未成年人初步了解来自于各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防范与自救办法。通过开展“生命意义和价值教育”的专题教育,引领未成年人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御毒品,不参加危害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让青少年懂得生命是可
贵的、生活是丰富的,不应该轻易放弃生命等等。学校充分结合体育专题课,开展生命教育,成立乒乓球、篮球、舞蹈等阳光体育兴趣小组,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生命,感受到生命的可爱。学校一系列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快乐健康自信地生活,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二)、丰富课外活动,激发生命潜能,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紧紧围绕健康,快乐的成长理念,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充分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和价值。如以“生命与安全”为主题的“珍爱生命,安全自救”消防安全系列演练活动、交通安全报告会、防火防爆安全报告会、紧急疏散逃生演练、防震演练、防溺水教育;以“生命与健康”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教育活动,手足口、禽流感等流行疾病防控教育活动,以“生命与成长”为主题的 “红色之旅”远足活动;以“生命与价值”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即每年一度的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活动;“生命与感恩”为主题的母亲节感恩活动、教师节献礼活动,“生命与关怀”为主题的“手拉手,共成长”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尊重生命、感恩生命、释放生命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愉快的成长。
(三)、开辟实践基地,体验生命内涵,培养学生特长
学校根据农村生活需要,确立了四大劳动技术基地。一是蔬菜基地。学校充分利用劳技课时间到田间地头翻地、亲自为蔬菜播种、浇水、除草。让学生与自然接触,在真切的感受中,获得对自然生命,对社会生命及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让学生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美好的生活体验,形成健康的个性与品格。二是茶叶基地。学校与茶厂签订协议,专门划出10亩茶园让学生自行管理,作为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在基地,学校安排技术专长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进行茶叶种植、采摘、管理等实践活动,有时,还让学生走进操作间,学习茶叶制作过程,从而掌握制茶的工艺。在课外,学校还邀请茶叶专家、农技干部讲解中国茶文化,讲解茶叶的病虫害的防治知识。三是食用菌栽培基地。学校建立了两个食用菌栽培基地,让八、九年级学生学习食用菌知识之后,通过基地实践,让一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食用菌种植本领。学生在实践、锻炼、感受和体验中,在与泥土亲密接触中,体会劳动、收获的艰辛与快乐。四是动物养殖基地。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六年级开设了养殖为主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并建立动物养殖基地,增强学生“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特色培育,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储值”
学校的办学思想必须得到全体教师的共同认可,才能得到切实的贯彻,从而产生实际的效果。要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就必须拥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队伍。学校领导应该把培养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师作为建设特色学校的重点工
作来抓。
(一)、培育有特色的教师个体
特色学校培育特色教师,特色教师造就特色学校。在特色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校长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了解特长,大胆使用,学校领导应当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特长,把他们的安置到合适的岗位上,使他们各展其能,各扬其长。在此基础上,从教师的个性出发,利用其自身的能力和人格的特点与优势进行定向培养和发展,使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育教学风格。②热心扶持,孕育特色。对于在教育教学上初现特长的教师,学校领导应当及时发现、热心扶持,使他们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有意识地博采众长,加强自我积累,为特色的形成打好基础。
(二)、培育特色教师群体
(1)建立中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对中青年新教师进行生命化教育的系列化培训。主要内容涉及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课改新常规和生命化教育的意义等,使其初步懂得生命教育下的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标准和要求。
(2)建立带教制度。在同学科范围内,采取双向选择办法,学校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1+1”对子,实施全面互助活动。成立学科生命化教育课堂教学攻关小组,校长任组长,学校教学骨干、中层干部任各攻关组成员,集中攻关解难,研究完善生命化教育“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细则,并指导学科的教学工作。
(3)明确各年龄段教师发展目标,引导教师努力改变自我。教师熟悉生命化教育学科教学流程及学科特点,分层次完成“五个一”:练就一项扎实教学基本功,进行一次校级以上教学展示,参加一次生命化教育研讨,参与完成一个课题研究,写一篇生命化教育教学故事。
(4)加强生命教育的研究。教师从自身教育教学需要出发,教学问题入手,紧紧围绕生命教育主题,主动探讨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与策略。在此同时,教师积极做好生命教育实施现况的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工作,及时推广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为实施素质教育和生命教育探索、开辟一种新的实践途径。现在,我校的市级课题《生命化教育教师成长研究》正在有序的推进。
我们坚守着生命教育的理念——教育要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基;我们践行着生命教育的真谛——为了生命,在生命活动中、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正是学校始终扬起生命之帆,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先后荣获湖北省绿色生态文明学校、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襄阳市规范收费示范学校、襄城区课内比教学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创建工作无止境,生命教育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的实施生命特色教育,就一定会使每一棵生命之树长得苍劲挺拔,使每一朵生命之花开得绚烂多彩!
第二篇:党建征文:扬党建风帆促教育和谐
党建征文稿
扬党建风帆促教育和谐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社会呼唤,也是学校教育进步的内在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对学校党组织而言,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党建创新发展的必然所在。
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中心任务,是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党员和教师队伍。他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承担者和核心力量。因此,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工作中,党组织要做好三支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学校党组织要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促进学校和谐的能力;要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履行好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促进全体师生终身发展这个第一责任;要以“党管人才”为工作原则,引领、服务教师团队通过岗位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提升自主发展的实践能力。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激发党员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1-
增强责任感,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学校发展的先进分子,成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内在动力。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学校教育发展的水平与人民群众对学校教育需求之间所存差距的集中体现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问题,是提升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成员教育质量管理整体水平的问题。
学校党组织要围绕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广泛征求意见、建言献策”的调研活动。通过调研梳理、学习研讨,找准学校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管理思路,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形成新的想法、新的思路、新的办法。从而,切实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及干部成员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提升思想力和行动力。
学校党组织要把握教育方向,推进科学发展。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在教育发展主体上,要使每个学生受到公平的良好的教育,尊重、维护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权利,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而不是少数或部分学生得到发展,实现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的统一;在教育发展目标上,根据现代化建设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注重学生素质发展实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基本素质全面发展,实现学生自身
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在教育发展关系上,防止强调一些素质而忽视另一些素质,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与个性素质协调、和谐发展,防止和克服片面、畸形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个性特长发展的统一;在教育发展方式上,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实现引导发展与自我发展的统一;在教育发展策略上,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实现现阶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学校党组织要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能力水平。健全由学校领导——科室主任——专业科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教师构成的精细化管理网络,明晰工作职责,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完善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精细有效工作上下功夫,瞄准各项工作的关键所在,时间利用力求更精确;运行方式力求更精细;即时督查力求更精密,改进管理措施,规范决策程序,提高科学工作效能,切实保障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管理水平。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营造教师团队发展氛围
学校党组织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要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骨干教师为带动,积极营造教师团队发
展氛围。要从调查研究入手,找准强化内涵发展中在机制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提升能力为主线,聚焦党员队伍建设,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党员队伍的示范作用。
学校党组织以文化建设引领发展,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要引领干部、党员、教职工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学校突出质量核心、强化内涵发展的现实性和价值性,积极参与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各项活动。要引领党员教师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岗位履职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在教学岗位上重点解决党员骨干队伍显得较为薄弱、整体业务能力还不够强的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导向,利用橱窗、简报、板报、网络、电子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对学校突出质量核心、强化内涵进行宣传,展现学校发展思路与措施和师生发展目标要求,营造“文明守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要加强党员教师的政治理论教育,组织学习教育法规、理论文献、师德规范等内容,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记录、有材料、有笔记,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实践相结合,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学习质量,确保学习效果,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党组织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针对学校教师队伍年青化的特点和骨干教师队伍较为薄弱的问题,围绕学校发
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施“三项工程、一个活动”,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一是推进“充电工程”,开展学校全员校本教研培训,落实校本培训工作计划,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加强校本教研的力度,精心设计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加强对薄弱学科的教研指导,对教研能力和力量薄弱的学科实施单独的、多层次的教研指导,提高学科教师的教研能力教研制度。
二是推进“骨干名师工程”,加速骨干教师培养,创建校本培训顾问团,开展专家级面对面的校本培训,为学科组聘任教学顾问,组织指导培训。
三是推进“传帮带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把青年教师的精力引到教学研究和自身能力提升中来。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做好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工作,帮助他们尽快胜任学校工作;开展推优、选拔工作。开展“教学新星”评选活动,实现教师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开展“管理月活动”,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结合起来,通过“管理月活动”的开展,不断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热衷科研、勇于创新、作风扎实、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学校党组织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每个环节的重要责任。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学校党建着眼于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抓住关键人,抓住关键问题,找准工作突破口,抓好干部、党员和教师三支队伍的建设,必然能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篇: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的认识
重庆市江北区蜀都小学〃陈戈亮
办教育就是要办有品位的学校,有品位的学校是内在发展较好的学校,学校内涵发展是增强教育强势发展的血液,循环于学校整个躯体之中,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让学校内涵发展起来,正是带着这样的认识体会和价值追求,我们在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实践着学校内涵发展的路子。
一、对内涵发展的认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概念所反 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与内涵相对应的概念是外延,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所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变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学校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航向,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通过个性化的创新管理及精细化实施,形成自己的特色及优势,积淀厚实的校园文化底蕴,全面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及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使其保持强大生命潜力。
二、为什么要强调内涵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集团化办学及学校规模扩张已几近极限,学校格局调整已基本结束,随着国家双高普九的实施,学校硬件建设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不少学校管理落后的状况并没得到多大改变,特别是管理理念的缺失,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符号、文化传统、文化环境建设被疏漏了。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同时也是教育本质发展的需求。
三、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做法
1、抓住一个根本: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文化是学校最丰富、最迷人的内涵。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所学校由历史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彰显着学校团队成员的人格意识和道德实践意识,对他人、对社会有着持久的吸引力。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质,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要素之一。
学校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① 以理念引入,涵养文化。
文化需要积淀,而积淀是在一种文化氛围长期累积的结果,这种文化氛围,就是学校长期坚持并固有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的提出既要符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同时也要符合当前教育精神和教育的本质。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过程不断补充完善,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符号和努力方向,长此以往,学校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可以意会的文化精神。
②以制度保障,提升文化。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办学行为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与创新,都必须依靠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它是一个不断朝着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的方向迈进的历程。制度文化又是学校的基础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所必需的内容。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制度要健全、要合理、要体现严肃性、要体现延续性、要以人为本、要因事而宜,因人而宜。并且善于用制度规范人,保证学校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秩序;用制度激励人,以调动和保护教职工的积极性;用制度培育人,以增强教职工的遵纪意识、守法行为。
③以环境推动,彰显文化。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环境文化建设的“文化品味、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努力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以适应新课程对学校环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重点进
行两方面建设。一方面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整洁、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另一方面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准确把握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实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让“激励、关爱、和谐、文明”在整个校园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实现环境育人,催人奋进,鼓励创新。
2、把握一个关键:发展教师
学校的发展首先应该是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教育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理想的发展,优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的教育中,校长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切可能,要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特别要十分清晰教师发展的相关要素,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全方位的服务。把为教师发展服务,满足教师的期许,促进教师自觉、主动、个性、全面的发展,作为校长每日里的首要的、核心的工作任务。
发展教师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教师心理健康,只有一个构建一个有健康心理的教师群体才可以促进学校真正的内涵发展,根据学校实际,我校在“办阳光教育〃做幸福教师〃育和谐人才”的理念支撑下,学校积极开展阳光教师的活动,学校对全体教师分别作了《塑造阳光心态,品味职业幸福》《做一名幸福的教师》《阳光生活很简单》《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的专题讲座,诠释了“什么是阳光心态”“缔造阳光心态的工具”“心态的力量”等等问题,同时在近两年的工作里每周的教师例会上,学校都会先用上5-10分钟时间对教师心理、个人利益、人际关系等进行辅助疏导,其中不乏经典的对白与故事,对教
师们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和启发。“积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等经典语句已成为教师口头禅,根植在教师心里,面对学校管理改革、利益分配、矛盾解决等教师们都能以阳光的思维来面对,都表示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现在教师善于化僵持为缓和,化尴尬为融洽,化难堪为大度。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价是个瓶颈问题,为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学校从改革评价方式着手,实施“发展性评价”策略。将教师发展性评价分为基础评价和发展评价两块,基础评价为学校常规评价,以合格为标准,发展评价是每位教师开学初与分管行政一起商量讨论制定学期个人发展的三条目标,以优质为标准,每个教师结合自身目标各不相同,每个教师每期目标也不同,目标呈阶梯递进,因为目标制定增加了教师主动参与,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极大促进作用,把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在心理给教师减压,变压力为动力。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把教师的心理扭转过来,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面对孩子,他们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面对同事,他们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更重要的是面对发展,他们有太阳般不息的能量,职业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也由此引发。
3、实施一个策略:精细化管理
“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大境界、大事业都是由易事、小事累积而成,它们的成败往往是由细节所决定的。海尔集团凭借高效的精细化管理“OEC”(即全方位、每人、每事、每天控制,清理)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誉为“海尔现象”,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精”和“细”,所谓“精细”就是精密细致之意,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学校时虽然不能照搬海尔全部的成功经验,但他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是不得不借鉴的。世界已进入精细化时代,学校也不例外,在各样你追我赶进“名校”、创品牌、特色学校的队伍中,许多学校管理者就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拉开了学校档次?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文化精神?生源效果……不可否认,这些差异的确制约着一些学校进军“名校、品牌特色学校”,但对学校步入竞争机制的今天,国家对教育投入不断增加,这些异越来越小,尤其是名校之间,更是微不足道,真正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学校管理的粗放型与精细化的区别。学校落实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工作做到位、尽到责,做到每一个步骤精心,每一个环节精细,每一项工作出精品,久而久之,外在的要求就会内化为师生的潜在意识,形成一种优秀的习惯。
总之,学校内涵发展是文化积淀与彰显,教师发展和精细管理的综合体现,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因此,内涵发展还需要我们办学者静心办学、潜心思考,这样才能让学校的内涵发展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第四篇:走精细化管理之路 促学校内涵发展 提教育教学质量
落实精细管理 促学校内涵发展 提教育教学质量
夏馆镇中心学校
一年来,我们中心学校仅仅围绕着《关于加强中小学校精细化管理提升办学内涵的意见》和《争创精细化管理示范性学校评估方案》开展工作,并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督导检查,有效地促进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扎实进行,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高度重视,行动常抓不懈
召开中心学校班子会,全镇校长会,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校精细化管理,提升办学内涵的意见》及《中心小学精细化管理具体要求》等,要求各校校长以校为单位认真学习文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镇中心学校采用定期观摩与不打招呼等形式深入各校,检查落实,督导通报。
二、集思广益,精细管理上水平
我们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出台了《夏馆镇中小学精细化管理具体要求》(试行稿),下发各校,由各校校长、中层管理以上人员逐条进行审议、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定稿,使精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趋向制度化、规范化,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促进了我镇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落实精细管理,促学校内涵发展
1、规范行为习惯,咬定落实不放松
为了更好地督促、指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心学校要求各校制定切实可行、内容具体的学生行为习惯。要求时间从早到晚,地点从教室、办公室、功能室、寝室、食堂到厕所,课堂纪律、课间安全、劳动卫生、就寝纪律、就餐要求、入厕习惯、一言一行,方方面面,细致入微。夏馆初
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就寝习惯、文明礼仪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并在开学典礼上进行典型示范,让学生细心领会,牢记要求,各处室每天专人督导、通报,鞭策后进。
2、以“兴趣培养、习惯养练”为抓手,养成教育落实处
为了把学生兴趣培养“六个一”,学生规范习惯养练“五个一”,真正落到实处,我们一是成立了养成教育领导小组,朱玉会主任亲自挂帅。各校组建“学校-处室-年级-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养成教育工作网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养成教育组织机构。夏馆初中、镇北小学、夏馆小学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检查考核细则,如夏馆初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考核评分细则,兴趣培养实施方案等,坚持行为习惯训练;二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各校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广播站、班会、纪念庆典、知识讲座、演讲比赛等教育活动,使我镇养成教育达到了兴趣活动全员化、习惯养成常态化。夏馆初中、吴岗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葛条爬中心小学、镇北小学组织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夏馆小学组织了“好习惯决定好人生”征文比赛,夏馆初中大力开展日评比、周评比、月评比以及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各种好习惯之星等评比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学生规范言行。中心幼儿园开展的“一日习惯训练”、“大带小活动”,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夏馆初中还通过开展敬老孝老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加强校长队伍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我们新一届班子上任后,狠抓了校长队伍管理,一是坚持校长姓“教”。要求校长深入教学第一线,潜下心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上好课,听好课、评好课,巡好课、导好课。二是坚持校长外出请假销
假制度。三是中心学校突击查岗,对不在岗的要求书面说明理由。一期来,校长们“坚守岗位,敬岗爱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工作意识和工作作风得到明显加强。
4、积极开展精细化管理示范性校建活动
按照中心学校《精细化管理具体要求》,我们制订了《争创精细化管理示范性学校标准》,通过“校校行”等形式的督导检查,夏馆初中、夏馆小学被评为精细化管理示范性学校,有效地促进了我镇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扎实进行。
四、立足课堂落实常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注重教师外出学习
每次有学习培训的机会,我们就尽可能的多派出一线教师听课学习,同时选派精干力量参加班主任培训、远程教育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心理健康培训等,一期来,我们共派出教师外出各类学习达百余人次,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2、做实做细常规教学
一是认真解读细化落实“两个常规”; 抓实抓好过程性管理,尤其是关注小学的数学、英语和初中的数、理、化等薄弱学科及薄弱教师,并跟踪督导;二是抓好远程教育资源使用,开展远程教育使用评比活动;三是抓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通过优秀作业展评和抽查,提高作业的规范和质量;四是用好“两本一册”:老师演题本、学生纠错本,批改手册。
3、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一年来,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学•导•练三三课堂”理念和与之对应的“三环六步教学模式”,通过学习、解读,考试检测等形式,让每位教师把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了然于心,把新课程精神渗透其中。同时,加强示范引领,促进潜移默化。我们已于9月份组织高效课堂学校观摩课、示范引领课,10月份组织“高效课堂过关课”活动,11月份组织“高效课堂大比武”活动,今春3月,将开展“教坛新秀”竞赛活动。此外,夏馆初中还坚持开展一日一课一评一测、一周一课、新教师汇报课、过关课等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调动全体教师深度参与的主动性,熟练运用“学导练”模式,提高课堂效益。
4、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测与考评
去年秋天,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统考统评机制,加强了抽考。一期来,我们对小学已进行了两次统考统评,初中结合七、板、夏、马山四乡五校进行联考两次统评统改。每次小学考后,我们还结合七里坪、板场考试成绩,按照“四率”统一印制表格,分发到各校,送达各村支两委,让各个学校寻找差距。同时我们还对小学举行一周一抽考,及时发现纠正教学中的问题,初中结合自己的进度,一月一考试。每次考试后均组织质量分析会议,对成绩突出的实行重奖,对成绩较差的帮其分析原因,督促其制定整改措施,为教师争先创优搭建了平台。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
1、进行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
为了加强我镇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去年秋期,我们对镇北小学校长、夏馆初中两位副校长和中层进行竞岗,一年来的实践证明,竞争上岗,充分调动校长队伍和学校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为我镇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中心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做表率
“其身正,不令而行”,新一届班子上任后,朱主任在第一道班子会上明
确规定,教办室人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业务副主任和普教专干每周到校听课不得少于4节,教办室其他人员听课节数不得少于2节。中心学校人员还要以身作则,带领教师自觉遵守上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心学校人员进校检查工作,“浅山不吃饭,北山一碗端”,接受广大教师监督。
3、加强领导常规检查力度
每月常规检查,必查校长及业务领导的教案、听课记录,要求校长及业务领导每周听课在4节以上,并将检查情况以简报形式下发各校,同时加大对校长担课的督查力度。
4、严格规范教师请假制度
按照规定权限办理请假手续,学校请假权不得超过3天,超过3天低于5天,必须到中心学校批假,任何学校不得超过权限批假,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5、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每学期开学,中心学校都要求各学校制定详细的预算和偿还债务措施,并教中心学校备案,在学期末校长偿还债务达不到一定标准或者新增加债务的,进行一票否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深知精细化管理我们才刚刚迈开步子,以后的路子更长更遥远,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不吝赐教,我们将不胜感激。
第五篇:张扬教育科研风帆 探索教师成长之路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7
张扬教育科研风帆
探索教师成长之路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东方中学科研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大家好:
一年来,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在教学校长的具体指导下,以创建特色学校为推动力,以荆州市课题《网络环境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研究》(下简称一三五自主高效课堂)为突破口,为实现“张扬教育科研风帆,探索教师成长之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升科研队伍工作实效
1、加强对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教育科研的思路与方法。近年来,我们在师训工作中,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组织教师学习一些与学校研究课题相关的现代教育理论,做好相关理论摘录,力争做到100%的教师有读书笔记,并写好学习心得。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上网阅览,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促进教师更深入地把握课程改革的内涵。
2、认真做好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工作。
为了进一步帮助教师学习,教科室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关注着教育教学刊物,收集先进的教育理论文章,通过校园网或每周教研例会交流等形式供广大教师学习,为大家的学习提供方便,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抓好各级各类培训 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本学年,为了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采取 “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是“请进来”:去年暑期教师集训:湖北省教育学会理事熊武书校长为我们全校干部职工作了“阳光育人,和谐发展”的主题讲座,让我们每位听者都深受启发,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是“走出去”: 去年5月份荆州市组织的中青年教师比武活动在市文峰中学召开,我校及时选派数学教师进行听课、学习。11月份,国培特级教师全国巡回演讲团在市文峰中学举行,我们又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听课。
一学年来,我校共选派教师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98人次,其中
省级培训12人次、市级培训10人次,市(县)级培训39人次,其余为办级培训,涉及内容包括: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德育管理、班主任工作、信息技术等。参加这些活动,使我校教师学习到了优秀的教学经验,同时对促进我校教师勤奋学习,转变教育理念,增强新课程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我校目前有石首市级科研骨干教师8名,荆州市骨干教师4名。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我们对骨干教师作了“六个一”要求(参加一个课题研究、开一个讲座、上一堂示范课、带好一支队伍、写一篇教学教学论文、为学校发展提一条建设性的意见),并与每位骨干教师签订了传帮带本组青年教师协议书。同时对骨干教师在教研组传帮带青年教师,参加校级课题研究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
二、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
课题游离教学,是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个顽结,为此,我们特别加强了对“一三五自主高效课堂”的检查和研讨强度,使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能从点到面整体推进。同时,行政领导通过听推门课和参与教师集体备课等形式将教学研讨工作辐射到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并督促全体教师加强对常规课的研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充分了解到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情况,还有效地促进了全体教师自觉地将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2、让课题研究走进“练兵场”
学校规定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应参加“中青年教师大比武”。每位授课教师在课前确定研究主题,将教学设计挂在校园网上,供听课教师课前熟悉研究主题和教学设计,课后还组织相关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授课教师根据上课情况写出教学反思。同时教科室为每一个教师建立了电子和纸质两种档案,并将每个教师将教学比武活动相关资料集中装订成册纳入档案中,把教学比武的成绩作为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和考核的重要内容,还作为评先推优、职称评聘、岗位设置的重要依据,学校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还给与比武优胜者适当的奖励。
通过这一系列形式,我们不仅充分了解到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情况,还有效
地促进了全体教师重视常规教学、积极开展常规教学研讨的氛围,最终达到整体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目的。总之,让每一次活动做到有实效,让每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师都有所收获,让每一节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练兵场”。
三、强化服务意识,注重资料的积累,积极推广科研成果。
教科室承担着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研究、指导、服务以及对教学科研成果开发、积累和推广工作。因此我们牢固确立服务意识,指导到位、服务真诚,努力为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多出点子、多想路子、多搭台子,带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提升教科研工作能力。同时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法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更新观念,踏实工作,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努力做好课题成果的积累和推广工作。去年由教科室对教师的论文进行筛选,修改,把好质量关,做好推荐工作。一年内,获得国家级论文有10人次;省级论文的有15人次;市级论文的有35人次。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本学年,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有了一定的科研意识,各科任教师教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绝大部分教师能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气氛也比较浓厚。不过,仍有个别备课组、教研组的活动存在应付检查、流于形式的现象。还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不够认真,导致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理所当然,这样的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把握也不够,课堂教学实效性也不强,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在发扬成绩优势的同时,继续加大教改、教研活动的检查和指导的力度,更好的树立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和教研意识,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反思,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真正把集体备课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
在新的学期里,我校全体教师将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积极推动东方中学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更好地打造学校教育科研的新品牌,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