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7.11强化学校内涵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强化学校内涵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工作单位:胶南市大村镇中心小学 学员姓名: 闫 吉 荣
联系电话: 85111023
强化学校内涵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胶南市大村镇中心小学 闫吉荣
2007年10月22日,胶南市教育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学员赴南京、苏州等地考察学习,听取了多名校长的报告,并对南京市天妃宫小学、无锡市连元街小学、苏州市实验小学、张家港市实验小学等学校进行了参观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我获得了宝贵经验,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迪。结合此次考察学习的体会和学校工作的实际,我就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向在座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工作指导思想: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和市局工作意见为指导,牢固树立“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宗旨,牢固树立“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意识,强化学校内涵发展和管理,深化课堂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打造教学品牌。
加强校风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一、优化内部管理,强化“三风”建设
1.我校强化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品牌意识,全面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一是抓好制度管理。学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抓好落实,实现依法自主管理。二是完善教职工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工作。加强过程考核,注重工作业绩,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保证了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使之有效地引导教职工奋发进取。三是强化民主管理。完善党员议事制度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在全体教职工中征集对学校管理与发展的意见、建议,调动教职工民主监督、管理的积极性。继续完善学生、家长评价学校和教师制度,多形式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保障学校的科学决策和健康持续发展。
2.强化我校“三风”建设,即:校风、教风、学风。学校领导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文化氛围
我校以学习的学园、活动的乐园、生活的花园“三园式校园”创建为载体,在校园中建立了“文化长廊”,建设了地图墙、板报墙、《守则》、《规范》及教育方针等宣传标语,旨在让每一面墙都“说话”;各班级张贴班规、班训、卫生公约、名人名言、伟人画像、文明礼貌用语,定期出《班报》;不定期举办师生书画展、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图片展、开放图书室等等,创设了校园环境处处育人的氛围;丰富多彩的手抄报也成了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人生格言、座右铭,妙趣横生的谜语、凡人妙语、成语接龙,图文并茂的插图、诗歌、习作等让人观看后激动不已。
加强校本研训,促进内涵发展
一、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教师专业化的实质,就是将自己的精神、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以及自己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地“化”在教育实践中,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反思教学,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成功、创造智慧。这种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是教学案的执行者,而且更是教学问题的研究者,是教学改革的开拓者。由此,学习型教师日益提到倍受关注的地位,因为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研究的热点。
1.让读书成为教师职业习惯
我校自去年开始,全力落实校园大阅读读书工程,在全校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由此,我在全镇教师中倡导:读书可以拯救自己,帮助自己,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教师通过广泛阅读,拓宽了知识视野,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充实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成就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其二,读书学习是教师赖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教师不读书,不思考,教书育人就容易出偏差:教师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职业学习者。终身学习,方可为师。教师读书是关系国家教育成败的大事。如果大面积的教师不读书,尤其是不读教育科学著作,那么学校教育教学的运转就肯定会出偏差;教师不读书,就意味着没有科研,属非专业状态。第三,引导教师读书不单单为了教学,是为了提高幸福指数。愿不愿学习,会不会学习、能不能学习不仅是判断一个人在职场有没有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一个是否幸福的重要指标。只有职业,没有事业成就的教师,很难有真正的幸福。如果教师停止了读书学习,他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2.让理念引领指导教学实践
先进的教育理念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注重为教师们营造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搭建高层次的学习的平台。首先,引导教师读经典,包括国学经典和教育经典。倡导教师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重视古今中外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其次,引导教师研读课例。课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密切关系,一节节具体的课例,作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事件或情景,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策的再现和描述,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引导教师“带着问题研读,品味收获探索”,结合学习主题写出心得体会,相互交流、切磋、提升。教师们在阅读博学中收获得不仅仅是心灵地震撼、思维火花地碰撞,更多的是热情地激荡、情感地升华。
3.让提升成为教师业务追求
我校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艺术。一是实施“骨干教师”培养与教师成长“青蓝”工程。完善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制度,给骨干教师压担子、促提高。实施好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教制度,实行捆绑式考核,促进其共同发展。二是实施“一书一刊”阅读工程。每位教师学期内阅读好教育教学专著《每周一读》和一种与本岗位工作相关的学术期刊,提高理论素养。三是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比武活动。我校规定:把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定为“教学常规月”,广泛开展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每年1月和7月份评选“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硬笔书法、朗诵、课堂教学等教学基本功比赛,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开展全员信息技术培训,实现“人人学会上网,人人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四是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定期组织不同专题的会诊交流,加强业务干部、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在研讨交流中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五是继续实施好“信息服务”工程。学校及时提供教育科研与改革动态与信息、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以拓宽学习的渠道,实现资源共享。
二、打造教师魅力课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应该是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学习型教师,应该完成“三部曲”:经验——思辨——构建。理性客观地反思过去,科学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地教学策略,进而构建属于自己的魅力新课堂。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实际上改来改去还是要让课堂有魅力,有活力!”所以,我校要求教师努力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从下面几个环节打造魅力课堂:首先把握重点——找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其次更新理念——变教师预设的课堂为学生生成的课堂,变教师独占讲台为学生走上讲台,变单纯教师提问学生为学生参与质疑,变讲授过细为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白,变一味赏识学生的成功为尊重学生的失败;再次实践探索——教师通过自我思想、文化、个性、情感及艺术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着激情和智慧的力量,闪耀着人文和科学的光辉;最后反思提升——以课例为学习载体进行深度反思,以骨干教师、名师为镜子进行对照反思,以经验为凭借进行提升反思。
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育质量
我校把教学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在全体教师中形成浓厚的“质量第一”意识.加强教学研究,依托课例研究课堂教学,依托教研组把教研落到实处,依托骨干教师体现教学特色,实践课改理念,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1.抓实常规教学研究
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业务部门教学与研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同时,继续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质量过关与分析诊断”制度、“教学反思与专题研讨”制度,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研究与管理;以“六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单元观摩课、外出学习汇报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学期初教师邀请课、全体教师考核课)为载体,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整合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组织了学校、学科、教研组三级教学研讨活动,突出主题,注重序列化,重视过程管理,强调人人参与,切实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高研究的时效性;为切实提高教师整体课堂教学水平,浓厚教研气氛,依托教师邀请课推出“我学人人,人人学我”活动,打破级部、学科参与听课;加大各学科教学目标检测力度,增加检查项目与检查次数,以测促教,以测促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的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从坐姿执笔等细节抓起,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2.推进课改实验研究
一是搞好课改年级教材的二级培训。对课改年级的教师继续严格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进行学科培训,并由点带面,对学校各科教师进行逐级培训,使教师把握教材内容与编排体系,把握教材所体现的新理念,为用好、用活教材,让非课改年级教师能高效处理旧教材与新课程的关系。二是继续开展“案例反思”活动,通过学案例、写案例、评案例系列活动,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感受课改理念,践行课改理念。三是通过研讨、观摩、交流等多途径研究探讨推行新课程理念的基本模式与成功经验,为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实行“中心”带动战略
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学科优势,以“中心带动村小”,促进全镇小学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开展“镇中心小学教学开放日”活动。发挥中心小学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教学研究的活动示范基地和实验窗口”,我们每学期都要举行“中心小学教学开放日”活动。“开放日”活动有三种形式:一是专题开放,即邀请课教学、观摩课教学、示范课教学、公开课教学等;二是全面开放,即敞开教室门,听课教师可以随便听任何一个班的课;三是教学联谊,即中心小学的教师与村办小学的教师同级部上同样课题,相互切磋。
开展“业务骨干送教下乡、巡回教学”活动。把中心小学各级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组织起来,分批、分学科到村小 “送教下乡、巡回教学”活动。我镇小学的“送教下乡、巡回教学”活动已进行了6届,先后有26名教师到村级小学上示范课、研究课或介绍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4.依托课题研究带动
我校力争创建成学习型学校,为教师营造一个“边学习、边工作,边工作、边学习”工作环境,使每位教师向着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发展。学校在认真总结“十五”期间教育科研工作的同时,从教育实践中提炼课题,继续认真做好“十一五”课题申报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推进“科研兴校”进程。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获益匪浅。我们将以南京市天妃宫小学“厚生为本,日新为道”的办学理念和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走“文化强校、科研兴教”之路为借鉴,满怀“教育一片孩子,造福一方百姓”的朴素情怀,把教育当成事业,在无私奉献中升华人生的意义;把教育当成科学,在勤奋求真中追求人生的价值;把教育当成艺术,在不断创新中延续自身的生命;把教育当成理想,在倾情关爱中铸就明天的辉煌。
2007年11月02日
第二篇: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沙后河中心小学
新的《义务教育法》强调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办好每一所学校,对一所学校来说就是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家长衡量学校的尺度是教育质量,如何抓好质量,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一直是学校管理者思考着实践着的命题。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而言,我们认为在涉及质量问题的诸多因素中,教学研究和教学常规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必须下气力抓,持之以恒地抓。
一、加强教学研究,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走教学研究之路。只有在不断的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使我们深深的感觉到,不管改革走到哪一步,教学效果最终总要在教师的教学中体现,在课堂中落实。为此,我们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开展了对各种类型课的研究。
(一)发挥骨干作用,推好引路课
我校在课改的三个阶段,即刚刚进入课改教师们还不完全理解新课标的引路阶段,课改进行中教师们对一些问题把握不准的疑惑阶段,取得了一些收获后想要再上新台阶的提升阶段,都推出了引路课。引路课的目的在于引进教学理念,引导研究方向,引领教学行为,引发共同思考。由于引路课承担着如此多的重任,做课教师的选择一定要慎重,我校承担引路课任务的教师大多是学校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引路课前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要成竹在胸,力争做到:细节精彩,系统完美,务实创新,富有远见。引路课是在课改进行的关键阶段推出的,推课之前应有对问题的讨论,带着问题听会促使听课教师对问题深入思考,对学习产生需求欲望。
(二)运用激励机制,抓好常态课。
我们关注常态课,因为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大量完成的是常态课,常态课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常态课凑合上”的情况发生,我们根据学校大、骨干多、开展活动有气势、有氛围的校情,每个学期都推出与提高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并且将实施方案制定的环环相扣,让教师们觉得教学活动要紧紧跟上,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如:“同研一本书、同研一节课”活动。因为大家要同备一本书,还要以接力棒的形式完成一讲、二讲、三讲„„不管处于哪种状态,你都要参与其中,在研究过程中思考、学习、实践,自身的提高和集体的氛围会使每个人在不经意间产生进取的动力,作用在课堂上就是质量的落实。我们常常让这类活动贯穿整个学期始终,每个阶段的目标各有侧重,使教师们在一个一个目标的完成中养成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的习惯。
我们推出的“教师特色教学展示交流”、“学生习作展评”、“带题授课检测材料阶段交流”等教学活动,本质上都是在做质量监控,由于选择了活动这一形式,并且运用了激励机制,就使得教师们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的投入其中,促成既定目标的实现。
(三)探索教学规律,研好“带题授课”
《中国教育报》开设的“新课程教学问题论坛”中有一个观点:用科研的方法推进课改应该是课改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课改,改到深处是制度,改的过程是科研。我认同这种观点。我们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科研课题去研究,让我们的教学具有目的性、系统性、针对性、宏观性,其实它们的关系可谓是密不可分的,应该说:教学是基础,科研课题是升华;反之,科研课题的不断完善,更能科学、明确的指导教学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带题授课的具体实践使教师们体验了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教研的深刻性与丰富性。带题授课的检测,将教学效果反馈在“纸面”上,实际上是落实了教师的自我监控。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对原有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要批判地继承,汲取原有事物中的营养,使之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开拓现行的工作。根据这一原理,学校的教 学常规管理,一要抓常规管理的继承,二要抓在常规基础上的创新,这样才能呈现教学管理的高效有序。
(一)继承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性
规范不是低层次的要求。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对常规管理进行思考,不断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形成自己学校教学管理的思路、章法、模式,最终实现科学的、高效有序的教学常规管理。必须确保教学管理的规范性,才能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指挥系统,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教师,层次清晰,责任明确,使教学工作有序、规范,管理到位。同时该系统又是学习管理指挥系统,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教研、科研,不断促进教师自身提高,最终指向培养学生发展的目标。我们在规范性的教学管理中努力做到:
1、形成制度,雷打不动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我们学校坚持做到统筹安排,保证重点。教学常规管理涉及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秩序等。哪一方面有所忽略,都有可能给全校教学质量带来损失。一些常规管理被有些人认为是“过时”的东西,即每学年必做的常规工作,如教案检查、教师基本功考核、全校统一考试等等,给这些工作赋予新的生命力,抓实抓新。这些做法有力的保证了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过程管理,有始有终
教学常规管理要贯穿全过程的始终,也要贯穿全学年学校工作的始终。只要有教学活动的存在,教学管理就不能中断。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工作的流程顺畅、通达,形成闭环式系统,产生应有的积极效应。
3、不留死角,管全管细
教学常规管理应是多种主体的活动。这里既有管理者主体,又有教师主体,还有学生主体。三个主体应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之中。并且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 塑造,则管理的规范化自然也就实现了。如家长评教、学生评教、领导评教
(二)创新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我们进行的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在二十一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教育的创新必然要求教学管理的创新。课改中我们改进了备课和质量监控制度。
1、备课创新----提倡个性化
过去学校要求教师的备课格式统一、整洁、详实,要求成为教师的 “作品”,使不少教师把备课异化为体力劳动,做表面文章。现在我们提倡“备课创新”,可以资源共享,备课本可以勾、划、圈、点、补,不求形式的“漂亮”,而要注重课前思考和课后反思。提倡个性化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这一个不同于那一个,人人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正所谓教学有法,又无定法。种种做法使教师的备课成为最具创造性的劳动,课堂教学的改革随之向纵深发展。
2、质量监控——更具科学化
我们学校多年来高度重视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我们坚持多年对期中、期末进行质量分析,这项监控管理在前几年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以今天的视角看,它的监控更侧重结果。在新课程改革目标愈来愈明晰的大气候下,质量监控更多的应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为此,我校结合学区的量化考核制度实行了新的《学校量化考核》。大家认为新的质量监控意见有这样三处亮点:
第一、体现了科学性。由于学生来源不同,起点不同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学习能力方面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再用一把尺子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势必会造成教师的心态不平衡,使评价失去应有的效果。新办法增加了学期初和学期中的监控,这样就可以客观的了解各个班学习基础水平,同时给每个班学生学习状态的发展,标定一个起点,以便期末衡量进步的程度。两项监控的增加,使任课教师放下包袱,直面所任班级的基础水平,有的放矢地制定自己在教学中相应的措施。修改后的监控意见,将原来静态地监控一个 “点”,变成了动态 地监控几个“段”,体现了质量监控的过程管理。
第二、体现了服务性。修改前的办法,对学困生的监控停留在统计、分析,新办法在学年初水平质量测试之后,学校召开学困生家长会,帮助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督促家长与教师配合制订学生学习计划,并且每月末配合教师做好学困生月末进步小结。将监控由“管”转向 “服务”,将学困生的补差工作落到了实处。
第三、体现了导向性。根据新办法,学期初学校要召开教学质量研讨会。研讨会有三个层面的经验介绍:班级成绩有明显提高的任课教师;年级成绩优异的教研组长。前一个层面的教师业绩,都是以“段”的提高为评价标准,与期初期中的监控标准一致,让教师们心服口服。随着完善后的新办法的实施,以往学年初新接班教师的抱怨声没有了,从开学第二周起,各年级的补差工作就开始了。因为教师们知道,学校言必信,行必果,出台了制度,就一定会落实。而且学校“看过程也看结果”的理念使教师们明确:抓质量要勤奋加智慧,抓结果要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教师们的工作态度让我们欣慰,同时也使我们体会到科学的制度管理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综上所述:教学研究、常规管理,是支撑教学质量生命线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两要素。其中研究决定水平,管理决定成败。几年来我们实实在在抓了教学研究,认认真真抓了常规管理。我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我们学校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2012年9月10日
第三篇:强化信息技术培训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强化信息技术培训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信息化管理培训体会
通过参加市教育信息化管理培训的学习,我懂得了许多新知识,拓宽了视野,真是受益匪浅。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它不但普及广大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还走进了校园,无声地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
首先,通过了这次培训,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了一定的认识。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信息技术的掌握,结合学科特点选择“整合”的切入点.选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切入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突破口,而切入点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学科教学的特点、学科教学改革的热点、学生学习的难点,选好了切入点,老师、学生才能切实从中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的巨大推动作用,达到“双赢双利”的共建目的。
其次,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教给知识重结论,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充分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用提升育人智慧的育人教育来变个教人知识的应试教育,构建理想课堂的思路,破解当前整合的迷局与困境。提出教师应思考“值
得让学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或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协调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信息技术的丰富、便捷和高效。传统教学重经验、轻创新,教师凭经验教学,形成思维、行为定势,缺乏对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研究、创新。传统教学还具有封闭性,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教学创新所要体现的就是要变传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变经验教学为反思性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化环境创造重在培训教师网络学习核心工作是备课环境的革命性变革和信息技术支撑教师高效率的智慧的愉悦的应用,最终目标是落脚到信息化技术支持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模式的变革和教师学生智慧的提升。
第三,教师应该具有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观念。信息手艺的迅猛成长,要求信息手艺教师不竭地更新常识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都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上面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育内涵
涿州二中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育内涵
新学期伊始,该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会上总结了08年的工作,公布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校长汪佐强通报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情况,并结合“2009年内涵提升年”活动,对新学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全体教职工继续加强学校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以管理促发展,提升教育内涵。为使学校管理更规范、精细,新学期,该校结合学校实际,集思广议,总体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工作中完善并落实好规章制度,练好内功,注重基础,夯实内涵,注重精细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
一、重方法,求实效,提升管理品位
为巩固养成教育成果,树立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该校制定“进班就安静,安静就学习;进宿舍就安静,安静就休息”的管理目标,全体教职工发扬“敬业、爱生、奉献”的精神,对每一节课、每一节自习,每一个场所进行管理。班主任勤跟班,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千方百计做好转化工作,以爱施教,从严治班,做到“努力抓,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增加危机感、紧迫感,产生应有的压力。倡导“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出台了《班级管理工作量化评价方案》。班主任在工作中,注重思考、注重实践、注重效果,用自身的修养和人格感化和引导学生,用感人和智慧的话语去打动教育学生,坚持耐心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力争班级学习成绩、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的全优化。在管理过程中,与年级保持一致,与学校保持一致,全校一盘棋,在落实学校要求上不留任何死角。
二、重细节,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以养成教育为重点,进一步细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都有制度和要求,学校的管理人员、班主任及全体教师提高认识,认真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对每一位学生管思想、管行为、管学习、管生活、管成才。各处室、年级强化过程管理和制度管理,严格落实学校的有关管理规定。
1、杜绝迟到现象。学生必须在铃响之前进入教室或宿舍,对迟到学生要进行了解情况、批评教育、纪律处分等处理。
2、加强宿舍管理。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出入宿舍,休息时保持室内安静,离开宿舍后保持室内整洁。新学期增加了管理人员,加大了检查力度,做好午休和晚就寝的管理工作,对宿舍卫生、内务进行检查。值班干部教师和宿管人员认真负责,及时到岗,做好管理、检查、登记和反馈工作。班主任积极配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加强课堂管理。上下课学生必须起立进行师生问候,坚决禁止上课睡觉、说小话、看与上课无关的书、玩手机等物品,上课不能出现趴桌、串桌等现象。各班课桌摆放要整齐,不留多余桌凳,各种表格张贴整洁,板报、班训、标语等布置规范,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利用环境来熏陶本班的师生。学校领导和值班干事巡查各个教室上课情况,检查师生迟到、课堂违纪、教室卫生和学生“抬头率”等问题。
4、规范学生的言行、仪表。杜绝奇装异服怪发型在学生中出现,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禁止在学校内追逐打闹、说脏话、大声喧哗,禁止在楼道内聚集,禁止在公共区域内长时间逗留,做到“到校就进班,进班就安静,安静便读书”。全校教职员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齐抓共管。
5、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学生出入校门的管理,严格学生的请假制度,谢绝家长来校看望学生。落实“首课负责制”,对于未到、迟到学生,班主任应第一时间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弄清情况,及时处理。注意观察学生间的关系,避免违纪事件的发生,与派出所联合检查学生是否携带管制刀具,及时检查维修学校的设备设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重过程,看结果,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中,该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教学成绩评价奖励方案》和《教学管理评价方案》。方案明确反映出奖优罚劣,优劳优酬的原则,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科学化上向前迈进了一步。方案一出台,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大家鼓足干劲、下定决心,创出成绩、比出水平。
1、强化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制定了系列练习考试制度,实施了课时作业、周练、半月考和月考等多形式的教学目标反馈措施,备课组教师轮流出题,教研活动时间集体讨论,备课组长把好试题质量关,周练、半月考和月考固定时间、限时测试,测后及时批改、及时讲评。通过实施,成效显著。学生学习状态和教师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进步。
2、狠抓课堂教学。全体任课教师认认真真准备每一节课,不上无精心准备的课。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注重实际效果,同时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管理,关注每一位学生,做好课前3分钟和课后2分钟学生管理工作。
3、做实教学辅助工作。教学辅助工作主要是辅导、作业批改和检测(考试),这些工作做得是否实在直接影响着教学成绩的提高,多次的考试成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新学期,教务处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采取普查、统计、公示、找个别教师谈话等措施,真正落实好各项教学辅助工作,每位文化课教师作业(包括试卷)全批全改的人次数每周不得少于300。
4、实行末位淘汰制。教务处、教研处切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对教职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进行排队,排在最后的教职员工调到较
次要的岗位上去或解聘。实行末位淘汰制,唤起教师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意识,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意识。
四、重规范,促稳定,提高工作效率
1、新学期,为了加强学校效能建设,树立良好形象,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该校出台了《教职工考勤、请销假、休假待遇及劳动纪律的有关规定》,规范了病事假人员工资执行标准。全体教师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班期间不说与工作无关的话,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2、实行岗位聘任,提高工资待遇,稳定非在编教师。新学期,该校对全体非在编教师进行岗位聘用,根据该教师的工作能力、成绩和学校岗位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聘用,签定了劳动聘用合同。合同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约束,保障了非在编教师的权益。同时根据岗位情况,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资待遇。依照《劳动合同法》,学校为他们解决三险问题,提供了社会保障。政策实行后,稳定了非在编教师队伍,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完善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在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完善了后勤管理的各项制度。对后勤职工的岗位及人员进行了重新调整,分工具体,岗位职责明确,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出台修订了财务、食堂、商店管理等二十几项规章制度,做到权责分明,各尽其责、各尽其职,极大的调动了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该校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争取新学期,有新突破,提升教育内涵,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胜利。
第五篇:立足本职工作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立足学校实际 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马莲渠中学何跃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四个部分(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阐述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基本内涵。
通过学习,使我们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式新问题和吴忠市教育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使我们更加明确学校今年发展方向,对重点工作的落实起到推动作用,对把握学校大局、立足本职做好学校各项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莲渠中学是一所自治区百所标准化回民初级中学,办学条件相对较好,在校园文化、绿化、美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学校体育工作呈现鲜明特色。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几年由于师资队伍短缺、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科专业不配套,特岗、临聘教师较多缺乏工作经验,马莲渠乡是回族之乡,家长教育观念相对滞后、重商轻教,学生辍学生率有一定的反弹等以上因素,制约学校发展,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面对新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一、认真学习《纲要》领会其精神实质。
1、《纲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德育为先。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学改革。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必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
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4教育公平。《纲要》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现县(校)域内教师和校长的交流、实行优质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等。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要加强理论学习,以制度建设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保障,使教师具有高尚师德、优良教风和敬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并具体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推动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作为学校管理者,除了平时加强自身的学习外,更要带领全校教职工不断学习,提高各方面素质,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学校要在全体教职工中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热情为家长、学生服务的宗旨。同时,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信息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针对特岗教师多,学校应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面对青年教师的种种困惑,学校要求教师通读自己任教学科的所有教材,认真学习课标,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通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学校还将11位特岗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帮扶,双方签了帮教协议,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和要求,教务处对结对落实情况定期检查,通过教研活动和青年教师上汇报课等形式进行结对帮扶,结对教师课堂教学成绩捆绑计算。
三、重视职业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我们首先应该特别关注职业教育在《纲要》中的相关政策,在《纲要》中,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发展任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突出的位置,在职业教育上出新招。面对我校实际情况,除了抓好九年级中考升学质量外,还应下大气力拓展职业教育渠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们将总结上学期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本学期将继续与银川多所中职学校进行联合办学,既保证学生不辍学有学可上又减轻家长的过重的经济负担,为学生指明了就业渠道。同时也落实了教育局普职并举的政策,一举多得,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彰现校园文化突出办学特色
今年我校将继续在广大师生中开展学校精神大讨论和校园文化大创作等活动。全体师生将校歌、校训、校徽、校旗、校刊等作为校园文化的标志性内容;将校训石、文化石、校联柱、学生明星长廊、古文经典长廊、书画长廊等物态文化内容作为文化育人的阵地;将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征集到的班训、班级行为常规、校园行为常规、校园警示语等内容,和由学生亲自制作并树起的自己创作的警示语牌,作为学生自励自为的行为文化,更加注重延伸自治区德育示范学校和吴忠市园林式学校的影响力。
五、以“创设高效课堂”活动为抓手,提升教师课堂水平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从我校教师队伍看,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学科专业不配套,老师们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在薄弱学科建设方面方法和措施还不得力,效果不明显,青年老师对课标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为此,我们首先抓业务培训,将“双达标”(教材教法达标和课堂质量工程达标)培训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同时,学校为教师创设展示的条件和锻炼的机会,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其次,抓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抓理论学习,二是抓作风建设,三是抓教研活动,以“创设高效课堂”活动为抓手,通过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学校管理激励机制,调动教研人员开展校本教研的积极性;通过举办“教师论坛”和讲教学故事以及各组“教研成果展示”等形式来扎实进行校本教研;通过“教材教法达标活动”开展与实施,为教师搭建广阔的校本教研的平台,努力提升课堂水平
总之,我们将以这次学习《纲要》活动为契机,谋划学校发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全局工作,认识完成教育局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马莲渠乡人民满意的教育。20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