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乌海市实验小学最新介绍
乌海市实验小学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
乌海市实验小学建校于1980年,其前身分别为海勃湾区第七完全小学、乌海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004年更名为乌海市实验小学。
2008年9月10日,授牌“兰亭小学”。
2009年,实验小学和滨河小学合并为一所学校,新校名统称为“市实验小学”。
2011年9月,在乌海市首届“三名”评选活动中,实验小学校长和一位教师分别被评为名校长和名教师,学校也被评为乌海名校。
学校东校区占地面积26165平方米,建筑面积11816.42平方米,硬化面积11182平方米,绿化面积5460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学班38个,学生1970人,教师115人(男教师17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一线教师93人(占用西校区4人),在编不在岗7人。学校有中学高级职称47人,小学高级教师49人,初级教师16人。研究生学历17人,本科学历89人,学历合格率100%。学校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自治区模范教师1人。自治区学科带头人3名,自治区教学能手5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市级教学能手46名(近3年有25人),占学科教师总数的40%。乌海市名师3人。西校区原名为中海勃湾学校,始建于1990年,2005年学校易地新建,并更名为海勃湾区滨河小学。学校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学生944名,教职员工79人,取得高级职称13人,已聘9人,占69%,中级职称55人,已聘39人,占70%。自2009年两校合并以来新聘大学生10人。
二、学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东校区书法教育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发展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引领着海勃湾区乃至全市书法教育的发展。随着书法教育在海勃湾区普及并纳入国家课程纲要,书法不再是学校独树一帜的特色,如何使学校的这一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发展是我们思考的又一问题。
问题二:教师短缺制约学校发展,优质师资缺乏影响学校发展进程。目前学 校在编不在岗教师8人,其中区内借调3人,请长假5人,本学期调走1人,近两年骨干教师招聘调走4人。
问题三:学校周边住宅楼发展迅速,学校招生压力大,造成班模超大。特别是近两年入学年龄提前,新生年龄小,但班模全部突破50,最大班模60人,给教学及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围绕问题确定的工作思路
理清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确定了解决对策——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将这一目标确定为抓三大核心要素。
一、抓教师
抓两支队伍的建设,及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以骨干教师队伍引领青年教师队伍的发展。
具体措施:骨干教师的培养——搭台子、压担子、给待遇、促成长,青年教师的培养——抓常规、给舞台、抓练兵、快成长。
通过师带徒活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建立完善“课堂教学——校本培训——课题研究”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体系,让课题研究为课堂教学服务,校本培训为课题研究服务,使其成为一个共同研究体,进而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活动中都能得到提高,加速教师队伍的成长。
二、抓课程
完善校本课程,构建德育课程,形成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1.开设课程超市,完善校本课程。
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满足孩子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弥补国家课程设置的不足,按照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我们加大了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前期对师生的广泛调查,学校开设了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共三大类(艺术、体育、学科)30项51个教学班,学生实行走班制。教学班分精品班和普通班。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教学,利用每周二下午两节课后一小时的时间进行授课。课程超市的授课教师有本校教师、外聘教师和家长义工,最大班模35人,最小班模7人。这样,学校是双校管理,学生在校一周参与的是两类的学习活动,教室是两种用途,及传统的班级和超市课程班。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玻璃钢雕塑、围棋、刺绣编织等特色课程,课程超市依托书法教育开设了木刻、篆刻班,这是我校书法教育的又一尝试和突破,目前尚属国内首家。
校本课程的开发关注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通过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特长,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为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使学生初步具有规划自己未来的意识,为树立长远目标做准备。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作到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了让校本课程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这一目标。
2.构建德育课程——升旗课程,校内值周实践课程,班队会课程,校内外活动课程,阅读课程及励志课程。
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回归教育的本真,扭转教师、家长、社会将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孩子唯一标准的学生观,让孩子成为快乐、智慧、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抓管理
从文化管理出发,促进管理执行力提高
文化管理的核心是要形成全体教师的共同价值观,成为共同的精神信仰。开展“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到“你心目中的人性化管理?教师升旗怎么站?”这些细小问题的讨论,形成共识,纳入学校管理制度之中。
首先抓班子成员的执行力,提升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实行单元式管理,管理重心下移,树立每个人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感和权威意识,建立双向负责关系,更多地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配合自我管理,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
其次,管理整合,促进德教结合,破解德育与教育“两张皮”
现象。改变一直以来的双线式管理模式,尝试实行“双向”评价方式,实行捆绑考核,使教师由学科本位转变为学生本位,打通德育与教学界限,让德、教融为一体,从而真正实现育中有教,教中有育。
管理过程中,注重与教师平等对话,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学生管理的核心是抓实学生的养成教育,力求将德育回归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内在需要。
四、近年来学校所获荣誉
1.中国书法城·乌海全民书法大赛优秀组织奖 2.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 3.全国书法优秀实验学校
4.全国书法教育教学先进成果奖 5.全国红旗大队
6.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 7.全国百所书法实验小学 8.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 9.全国德育实验先进学校
10.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11.全国书法兰亭小学
12.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示范学校 13.自治区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14.内蒙古自治区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学校 15.自治区数学活动课实验先进学校 16.内蒙古自治区红领巾示范学校
17.内蒙古自治区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先进单位 18.乌海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19.乌海市教育先进集体 20.乌海市示范学校
21.乌海市师生艺术展演先进单位 22.乌海市红旗大队 23.乌海市文明单位
24.乌海市书法城建设先进单位 25.乌海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26.乌海市学校安全管理先进集体
27.市级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先进集体 28.乌海市科技竞赛优秀组织奖
29.课题《校园书法教育》荣获国家“十一五”办学成果奖 30.乌海市首批德育教育示范基地 31.乌海市学校安全管理先进集体 32.乌海市素质教育综合评估突出单位 33.乌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34.乌海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先进集体 35.乌海市消防工作先进集体
36.乌海市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先进集体 37.乌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38.乌海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五、2013年所获荣誉
(一)教师研修:
3位教师参加乌海市骨干教师培训,有8个学科共47位教师参加自治区骨干教师《国培》网上学习。
(二)教师个人:
张瑞、田文婷、陈萍老师分别荣获乌海市语文、英语、科学学科优秀教学能手称号。
王彦、张晓英、范海玲老师分别荣获乌海市语文、数学学科教学能手称号。
王彩虹、张泰然、许宏、李晶、王琨、张利、郭倩老师分别获市级思品、语文、数学学科优质课一等奖。
张晓英老师获乌海市电教优质课一等奖
陈玉梅老师被评为第三届乌海市十大名师;
魏永红老师被评为海勃湾区第二届十大名师;
焦丽娜老师在2013年海勃湾区第九届教学能手评比中获教学能手称号 在自治区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张志伟、王彩虹老师获得优秀指导奖
在2013年海区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陈玉梅、范海玲老师获二等奖,程秀清、张瑞老师获三等奖;
王彩虹老师的教学设计《我是谁》在自治区小学品德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
在乌海市第十二届中小学师生书法摄影艺术作品展中,王俊贤、白雪获教师组美术二等奖,王智、洪杰获得三等奖;石敏、洪杰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2013年海勃湾区中小学生艺术合唱、器乐专场大赛中,孙懿、鄂冬玲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2013年海勃湾区学科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张晓敏等8位教师获得一等奖,段美玲等14位教师获二等奖,陈萍等7位教师获三等奖;
在2013年海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白彦、刘瑞、池全被评为优秀教练员。
(三)学生个人
在第二十八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有11位学生的科学幻想画获奖,其中一等奖7人,二等奖4人。
在乌海市第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共有53人获奖,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1人获三等奖;少儿科学幻想画5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8人获三等奖,27人获优秀奖。杨海英老师获全市优秀科技辅导员奖。
在乌海市第五届“为孩子鼓掌”中小学生科普大赛中,我校共有33人获奖,其中机床类一等奖4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陶艺类一等奖3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3人,优秀奖9人;网页制作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
.在乌海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小学生组电脑绘画竞赛中我校有10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8人,2013.7在海区中小学生书法临帖大赛中,王茹欣等26人获奖(一等9人,二等8人,三等9人)
2013.8在“人教杯”全国中小学生首届书法大赛中,一人获二等奖 2013.8在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梁曦文等4人获三等奖 2013.10乌海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书画摄影赛中,徐畅等10人获奖(一等4 人,二等5人,三等1人)
2013.10乌海市庆少先队建队64周年。“我眼中的创意园”书画大赛中,张曼殊等三人获奖(一等1人,二等2人)
2013.11海区中小学生艺术器乐专场大赛中,刘艺璇获独奏类一等奖;闫佳音获独奏类二等奖。(四)集体荣誉
2013.2海勃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集体 2013.3乌海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2013.5海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总分第四名 2013.5乌海市第五届中小学生科普制作大赛团体第五名 2013.5乌海市第三届中小学中国象棋比赛丙组第二名 2013.6海区小学生篮球赛男子组第一名 2013.6乌海市中小学家庭教育先进单位
舞蹈《乐在书中寻》获自治区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小学甲组二等奖
2013.5获自治区书法教育先进学校称号
2013.7乌海市第十二节中小学文艺汇演中获三等奖 2013.7海区中小学生师生书法大赛优秀组织奖
2013.10在全市中小学生《我眼中的创意园》书画比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2013.11获乌海市中小学运动会篮球比赛男子组第三名
2013.11在乌海市第三届中小学毽球锦标赛小学女子组第四名 2013.11在乌海市中小学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
2012——2013学年海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优秀学校
2013.11海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专场大赛小学组三等奖 2013.12海区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 2013.12海区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 西校区: 2013.5海区学生合唱大赛优秀奖
2013.6海区毽球大赛男、女队均获第五名 2013.6海区毽球大赛道德风尚奖
2013.12海区首届汉字听写大赛团体第三名 2013.12海区奥数大赛集体三等奖
乌海市实验小学
2014年2月27日
第二篇:乌海市基本情况和投资环境介绍
乌海市基本情况和投资环境介绍
CCTV.com 2011年03月30日 16:5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乌海市政府信息网
[内容速览] 基本情况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神秘的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环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50万,有汉、蒙、回、满等25个民族,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率先在国内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行城乡单一户籍
基本情况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神秘的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环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52万,有汉、蒙、回、满等25个民族,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率先在国内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行城乡单一户籍制度的城市之一。
200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9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0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9.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3元,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6497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资源状况
乌海素有“乌金之海”、“塞外煤城”的美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达37种。其中,煤炭现有探明储量24•4亿吨,多为优质焦煤,占全自治区已探明焦煤储量的60%,是国家的重要焦煤基地;石灰石储量200亿吨以上,平均氧化钙含量50-54%,是发展水泥、电石、PVC等建材、化工产品的优质原料;高品质的石英砂、石英岩总储量达50亿吨,是生产玻璃及其制品的上等原料;煤系高岭土储量11亿吨以上,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五分之一,是生产精细高岭土、特种氧化铝的优质原料;耐火粘土3.85亿吨;石膏1300万吨;硅石1200万吨;此外,乌海还有白云岩、铁矿百、铅、锌等资源,苏里格气田的天然气已经引入城市。在乌海市周边150公里半径范围内还有丰富而大量的天然盐、碱、芒硝、石膏、无烟煤等资源。乌海市的水资源也十分丰富,黄河穿市而过,流经市区105公里,探明地下水储量93亿立方米,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形成互补系统,可以满足发展用水需求。
工业基础
富集的资源为乌海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乌海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支柱,兼有轻工、机械等产业的工业经济体系。
能源工业。煤炭生产能力1500万吨(原煤入洗能力120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500万吨,发电总装机容量230万千瓦,在建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化学工业。已经形成以初加工为主的化工基础原料产业体系,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为电石150万吨,烧碱15万吨,聚氯乙烯26万吨,煤焦油深加工15万吨。
建材工业。主要有水泥350万吨,平板玻璃370万重量箱。
特色冶金。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为铁合金84万吨,工业硅2万吨。金属镁及镁合金各3万吨。与包钢合作的200万吨特种钢项目正在建设。
创业环境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乌海城市建设体现了“小而美”的特点,城市基础设施比较配套,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按照城市向黄河两岸靠拢的思路,正在建设的滨河新区,增添了更加优雅的人居环境,为创业者构建了新的商务中心,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城区环境质量改善明显,2007年海勃湾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或好于二级天数为260天,比上年增加了40多天。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乌海机场现有两条航线,一条飞往呼和浩特和首都北京,一条飞往古都西安,全国各地省会城市经转机后均可当日到达。109、110国道在此交汇,京藏高速公路穿市而过。包兰、东(胜)-乌(海)电气化铁路运输繁忙,可直通天津港和黄骅港。市内工业园区均有铁路专用线连接。乌海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世界级历史文化景观有桌子山岩画群、学术界称为“活化石”的国家级保护植物四合木、亚洲之最的石炭纪硅化木。自然景观奇峡谷、胡杨岛、金沙湾等。人文景观有古汉城遗址、古汉墓、满巴拉僧庙、明代烽火台等。即将开工的海勃湾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将形成100平方公里的库区水面,也将形成新的旅游景观。
投资软环境方面,乌海有独特的政策优势。除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所有优惠政策外,还享受作为国家民委、体改委确定的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建设部确定的全国工矿城市建设改革试点市,内蒙古自治区高载能工业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电价、税收、土地等多方面实行优惠。乌海经济开发区先后投入基础建设资金21亿元,并跻身于内蒙古10强经济开发区,已成为乌海市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000年率先在自治区成立行政服务大厅,简化了办事程序,实行了“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一站式”项目审批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投资者。在人力资源方面,乌海拥有大批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劳动力资源充足。乌海职业技木学校的建成,培养了大批新的技术人才。乌海又是一个新兴移民城市、工业城市,浓郁的草原文化、黄河文化和移民文化、创业文化,汇聚成现代工业文明,使乌海具备了吸收新思想、新观念和接纳创业者的博大胸怀和极大热情。
发展商机
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优惠的政策优势,坚实的工业基础,良好的创业环境,为乌海的高速发展带未了无限的商机。乌海的工业经济目前还主要以原料的初加工为主,资源的巨大优势还远末发挥出来,如果与先进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优势结合起来,则一定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共赢效益。
经过论证,在乌海发展以下几个产业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一是煤焦化工,我市煤种是主焦煤,就连山西的焦化行业也要从乌海购买一定数量的配煤。现在规划的焦化企业都在百万吨级以上,”十一五“期末焦化生产能力要达到1000万吨,焦油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二是氯碱化工,电石法聚氯乙烯在全国比较起来,成本最低。”十一五"期末生产能力要达到100万吨,远景规划300万吨。三是硅化工,己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硅产能,正在向大阳能硅片和多晶硅方向发展。为此,我市围绕发展煤-电-化、煤-焦-化、煤-电-特色冶金产业,鼓励发展深加工、走向精细化,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争把乌海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煤焦氯碱特色冶金重化工业基地。此外,我市还大力鼓励和支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综合利用工业废气、废渣、废液推进绿色环保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支持轻工业、非资源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三篇:第二实验小学德育工作介绍
沐浴德育春风 浸润学生心田
---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德育工作介绍
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打造优秀的德育队伍
坚持德育为先,系统推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全员德育氛围。以“政策领悟执行力、教学示范影响力、督教指导亲和力、学高身正凝聚力”四种合力为要求,形成 “三评”“四会”“五课”机制。“三评”即一年一度的“师德标兵”评选,“学生最喜爱教师”评选,“优秀班主任”评选。“四会”即 “班级管理”沙龙,“以能带新”座谈会,“情真意切”师徒会,“学科德育”研讨会。“五课”即“学科德育渗透公开课”“班主任研究课”“少先队活动展示课”“班会示范课”“校内外名师指导课”。确保将德育目标落实在课堂主渠道。
着力建设一支思想品德好、科研意识强、教育艺术高、业务能力精,敬业爱生的德育队伍。首先,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助推德育队伍水平的提升。每个学期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获奖,成为指导德育教育的有益内容。其次,落实《班主任工作规定》,推进班主任专业化的进程。学校严格选聘班主任教师,成立校本培训组,落实班主任培训制度、班主任工作手册使用制度、班主任队伍表彰制度、班主任工作评估制度。其三,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励德育队伍又好又快成长。对于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给予表彰并承担传帮带的重任。每年对优秀班主任授予“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并举办“优秀班主任”专题培训讲座,旨在分享经验,提升班主任专业水平。学校加强德育工作考核,在实践中提升班主任技能,召开开放主题班会、少先队课程评比活动,征集“班主任话细节”经验谈等。造就了一支“讲奉献、素质优、业务精”的德育工作队伍。
二、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我校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近年来,我校以创建江苏省平安校园工作为抓手,学校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平安创建工作放在首位,以安全文化教育为灵魂,在日常工作的每一环节,我们都渗透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理念。为把我校真正打造成为师生安全,校园和谐的“平安校园”而努力奋斗着。我校紧紧围绕创建“江苏省平安校园”这一中心工作,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级安全体系,制定完备的安全预案,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维护校园安全,安全管理形成了长效良性循环机制。学校要求人人树立安全意识,人人都是安全管理员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将“防”和“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全校师生人人把安全牢记于心,人人维护好安全、稳 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重视学生和老师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月”、“安全主题周”活动,将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编入课表,任课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这些措施的落实,有力地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校园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通过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板报、墙报以及课外活动基地等系列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是我校一项传统,每学期至少召开四项有关安全知识的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安全、法制知识,真正做一名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学生。学校规定每班定期出有关安全法制教育内容的板报,举办安全知识展,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影片、法制宣传片。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组织作用,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学生法制教育活动,我校先后举行了校园广播法制征文比赛;法制手抄报比赛;消防演练、防震减灾演练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开展法制知识教育讲座,每学期我校都要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我校举行法制知识教育讲座。通过讲座增强了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全体师生法律自我保护意识。每学期在开学第一周我校都要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周,开学第一个月定为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月,经常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交巡警来我校运用了大量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积极开展“手拉手”活动,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重视子女的安全教育。利用安全教育周和节假日,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告学生家长书》,并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传递信息,使家长充分了解我校创建“平安校园”的具体举措,提醒家长们在家里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三、打造德育特色品牌 彰显学校办学内涵 1.学八礼四仪 做文明少年
为了积极响应省委、省教育厅的号召,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我校集中开展了“学八礼四仪 做文明少年” 主题教育。
“以爱育爱”是我校的校训,文明礼仪是以爱育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 施好这一校训的基础。为此,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在主题教育期间,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努力规范自己言行,真正做到了“人人争做儒雅学生”,展示了二实小人的独特风采。
学校举办了文明礼仪专题教育讲座,师生们了解礼仪的基本含义,理解学习礼仪的意义,让礼仪知识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以黑板、橱窗和校园广播、校园墙壁为宣传阵地,创设浓厚的氛围。广播室于每周定期播放学校自编的“文明养成七字歌”、播诵文明礼仪知识、讲述文明礼仪故事。各种贴心的标语让学生如沐春风。全校学生更加关注文明礼仪,实践文明礼仪。利用宣传橱窗、各级网站等相关媒体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各班召开了各种各样形式的主题班会。班级主题班会内容丰富,主题突出,使广大同学重视讲究文明礼仪,注重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文明礼仪小故事、文明礼仪情景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能够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讲文明,知礼仪。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举办了“八礼四仪”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比赛、“学八礼四仪 做文明少年” 童谣创作比赛、“八礼四仪”演讲比赛、“学雷锋、树新风”社区活动、“八礼四仪”情景剧比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主题报告会、“三仪”教育宣誓仪式暨“争做文明礼仪好学生”签名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学生将“八礼四仪”内化于心灵,落实于行动并在心中种下了文明的种子。
实践体验,凸显特色。(1)巧借契机,开展特色活动。3月份,以本次主题活动为依托,我们还开展了“三八感恩”活动、“我是小雷锋”系列活动。孩子们从实际行动中受到教育,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学校的崇高道德风尚。(2)学校组建了文明督查员队伍,督查学生日常文明礼仪。各班评选出学生代表,组建了“校园督查员”队伍,监督学生乱扔乱丢、破坏公物、不节约水电等不文明行为。出了校园,孩子们很多的坏习惯会反弹,针对这一点,我们通过层层筛查、评选,每班选出社区“小小督查员”、马路“小交警”等一系列活动让广大同学在社会生活中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文明礼仪中文明成长。
认真组织开展评选“文明礼仪使者”活动。在全体学生中发起号召,开展以养成儒雅的行为习惯为目标的文明礼仪“每周之星”评选活动,通过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学生身边的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 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学期末开展评选“我是最美礼仪使者“活动,号召广大学生争当“我是最美礼仪使者”,积极倡导学生自己在家、在社区等,开展“文明礼仪”主题宣讲活动,使周边的人都能了解”八礼四仪“的主要内容以及”礼仪“的重要性,从而在各班选出”最美礼仪使者”。
2.“爱”主题教育
“以爱育爱”是我校的校风,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爱”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以爱班级、爱学校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以感恩父母、尊敬老师为内容,进行孝顺感恩教育;从语言文明、举止高雅入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每月开展“先进班级”评选活动,对每学期表现优秀的学生授予“二实小爱心小天使”荣誉称号,学校将颁发荣誉证书,发挥模范作用。
我校在每年3月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孝敬父母”活动,使广大少年儿童能用心感受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操持家庭的劳苦,逐步形成了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自制了雏鹰证章。自制的证章有 “孝敬章”、“自理章”、“家务章”、“服务章”、“感恩章”等。队员们在自制证章活动中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孝敬父母月”活动开展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孝敬活动的积极分子。各班给这些积极分子给予“十佳孝星”和“孝敬标兵”的称号。同时学校还把“孝敬之星”的事迹张贴于宣传窗内,这些同学是公民道德规范最忠实的实践者,他们更展示我们小学生的风采,他们的先进事迹,也为更多的学生树立了榜样,带动了学校孝敬教育的深入、持续发展。
开展“让爱照亮留守的天空”手拉手互助活动,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开展联谊活动,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学校、班级这些大家庭的温暖,让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和学校其他同学一样幸福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活动真实、有效,令人欣慰。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主题为“爱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校园文明用语创意作品征集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有文字、绘画作品、书画作品。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了展览,举行了颁奖仪式。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把爱的种子深扎于心中。
3.环境教育 构建师生道德基石
实施“绿色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打造“和谐校园”,是二实小人孜孜 以求的目标;筑绿色风景线,育自觉环保人,是二实小人不懈的追求。2008年被评为灌云县十佳校园,2010年被评为连云港市绿色学校、连云港市环境教育先进单位,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
近年来,学校抓住创建江苏省绿色学校的重大教育契机,全面推进环境教育,大力弘扬“美德渗透,环境潜润”的教育思想,构建学生的环境道德基石,将环境教育全方位渗入各学科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使师生树立了环境观念和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环境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利用文化长廊,设立绿色教育专栏。在每年“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环境日”、“科普周”、“科技创新”等活动日期间,都组织一定规模、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植树节、地球日开展“我为地球添新衣”活动;世界动物日开展“我和动物交朋友”、“观看保护野生动物展”; 环境日开展纪念“6.5世界环境日”活动,全体环保志愿者向全校同学发环保倡议书;学校成立了环保兴趣小组和植物兴趣小组,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每周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环保知识的学习,环保主题讲座,环保知识竞赛、环保课内外的实践活动等。学校以重大环境日为契机,刊出了多期“创绿”宣传专栏及倡议书,利用国旗下讲话、周末总结等各种集会以及班队会,向学生介绍环境知识,提倡低碳生活,宣传环保意识。
在全校开展了创建“绿色先进班级”、“呼唤绿色”、“节能伴我在校园,我把节能带回家”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举办绿色征文比赛、环保知识竞赛、“爸爸妈妈听我说节能”演讲比赛、环保贺卡比赛、环保手抄报比赛、环保小制作比赛、环保主题月、主题队日等活动;举办爱绿护绿行为规范教育和创建绿色校园专题报告会,成立学生绿色协会和环保兴趣小组,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主动参与环保实践,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农村进行环保宣传和社区环保活动,举行为大伊山披绿、为救助母亲河捐款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树立了 “环保小卫士”的良好形象。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新时代美德少年
我校认真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积极倡导学生争当新时代美德少年。首先利用校园文化,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氛围,在墙壁上张贴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橱窗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片展,制作了内容丰富的落地展板。
以班为单位组织宣传、学习,充分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等进行宣传,形成 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同时,各班开展针对性的深入认识和理解24个字的內容,在上班会课时一二三年级书写、听写、熟读并记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四五六年级组织学生开展书法、朗诵、读后感、演讲、手抄报等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
为了让学生真正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开展了“走文明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建文明校园”主题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倡议学生“向不良行为告别”,并进行了“告别不良行为,做文明青少年”的签名活动。开展了“中国梦 我的梦”征文、演讲比赛。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在全校形成了人人懂文明、人人讲文明、人人践行文明的良好格局。
5.“向日葵小记者团”介绍
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向日葵小记者团成立于2008年。成立五年多来,先后有300多名学生加入小记者团。目前,小记者团小记者有60人,小记者们用他们独特的视角采写的新闻稿件,撰写的诗歌、散文、游记等文章在《苍梧晚报》、连云港共青团网、《灌云报》、灌云教育网等媒体刊发后,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通过深入社会采访,小记者得到了锻炼,同时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经过五年的历练,向日葵小记者团在阳光雨露的滋润茁壮成长。
每学期,都要精选新一批小记者,选出优秀的同学参加小记者站,要求入选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写作功底,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选拔后,我们对小记者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培训内容为新闻采写、如何采访等基础知识,为小记者的采访活动打下基础。培训时间除了兴趣活动课外,我们还邀请了灌云记者站记者每月一次定期培训。
我们小记者社团有自己的工作室,小记者们真正把小记者站当做自己的家。制定了小记者培训计划,建立了小记者考勤制度。特别是投稿数目登记制度,使孩子们有了工作的动力,写稿投稿不再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主动参与和竞争的过程,有了“我以我眼看世界”的专业意识。小记者社团负责“红领巾广播站”的工作,广播站设立了固定栏目,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播音,利用每周星期三和星期五阳光体育活动时间播出。
小记者团还走出校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团员素养:
6(1)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教育。组织小记者团寻访为实现“中国梦”而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为实现 “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
(2)组织小记者团开展“红领巾寻访强富美高新江苏”系列主题活动。在队员中开展“美丽江苏,我爱你”宣传教育,“红领巾寻访美丽家乡”小记者采访活动,“美丽江苏我的家”征文比赛,“寻访美丽家乡”远足活动,感受家乡骄傲与自豪,关心家乡“两个率先”的伟大进程,展望“中国梦”的江苏篇章。结合植树节、环境保护日开展主题活动,把建设美丽中国落实到行动中。
(3)组织小记者团开展好红领巾寻访江苏精神,寻访党的足迹系列品牌活动,组织小记者团深入到企业采访,采访老红军、优秀党员,开展“寻访日记”征集、“红领巾寻访”手抄报评比活动,利用清明节组织团员灌云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灌云县烈士陵园参观。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1.争做端庄好少年 争当文明小市民
结合我县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之东风,大队部大力开展“争做端庄好少年 争当文明小市民”主题活动。开展了“创文明城市从点滴做起,建和谐灌云从你我开始”的千人签名承诺活动,引导队员争当文明城市的小主人、小使者。为了确保实效,活动做到周周有主题: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我让妈妈露笑脸”、“雷锋精神伴我成长”、“创文明城市 争做文明学生”、“安全伴我行”等主题队会。结合全国安全教育日,进行安全教育讲座,教育队员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在全校掀起了扬文明礼仪之风、做文明礼仪使者的热潮。在活动中,各中队辅导员结合队员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及反思,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好队员的文明礼仪教育、抓好队员的养成教育进行了班队研讨。
2.以节日为抓手,提高队员的道德素养和爱国情怀。
(1)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增强队员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大队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等系列活动,加强对队员的思想教育,以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校园广播、网站、校报、黑板报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加深学生对节日内涵的理解,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 高尚情操,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与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队员们广泛参与,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各个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 “节日手抄报”和“节日征文”评比活动,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使队员们从中采撷灿烂文化激荡出的璀璨光芒。
(2)积极开展节日活动,促进队员道德素养的提高。
我校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决定把3月定为学雷锋活动月,3月7日至3月13日定为学雷锋活动周,3月5日定为学雷锋活动日,以班为活动单位,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做有爱心学生”的活动,号召每位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有爱心好学生。各中队召开了“学雷锋活动”的主题班会,举行了学雷锋征文比赛,大队部还组织 “学雷锋志愿队”上街清扫马路。
3月12日组织 “争做爱绿护绿的小卫士”植树节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围绕“爱绿护绿”进行树知识讲座,给校园的树木、花草浇浇水。引导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为了保护地球母亲,为了美化灌云贡献自己的力量。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了以“让绿色永恒”为主题的节约资源活动。通过早会,板报,宣传栏,广播等途径,以“让绿色永恒”为题,宣传我国紧张的能源形势,设置“节约能源,从点滴小事做起”专题宣传介绍节能常识、方法。并举行了剪报、手抄报比赛;还让孩子们“小手牵大手”,把节约意识带入家庭,带入社区。
3.通过开展“童心向党”主题系列活动培养队员们爱国爱党的朴素情怀。以“红领巾向党献礼”为主题,积极参加市“童心向党”系列活动,让队员了解党的历史、建设、改革以及光荣的传统等,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开展 “唱红歌 颂党听”大合唱比赛、“党是阳光我是苗”绘画比赛、“童心向党 翰墨飘香”书法比赛、“爱国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广泛发动队员一起铭记革命历史,继承光荣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开展争戴“四好少年”奖章展评活动,掀起“人人争当四好少年,个个健康快乐成长”的热潮。
4.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活动提高队员们的自身素质。
“六一”儿童节大队部积极举办“金色童年”系列活动。开展“唱红歌 颂党听”大合唱比赛、“欢乐阳光大课间”、“百花齐放展风采”等比赛,南北两个 校区根据各自场地特点,分时间段开展各项活动,队员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才华得到了展示,他们用充满激情的歌声、用充满活力的体魄、用灵巧的双手向祖国汇报,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第四篇:乌海市2007政府工作报告
乌海市2007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的工作
第六届人民政府处于我市跨越式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承担了实现“十五”计划和开启“十一五”规划的历史重任。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庆祝建市3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契机,开拓进取,扎实苦干,圆满完成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社会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轨道。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2.3∶71∶26.7调整到目前的1.2∶65.1∶33.7。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预计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183亿元,比上年增长约20%,是2003年的2.7倍,年均增长20%左右;财政收入超过39亿元,比上年增长约49%,是2003年的5.4倍,年均增长53%左右;四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0亿元左右。
特色工业优势凸显,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依托经济开发区和重点项目建设,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四个支柱产业优化升级,产业产品链条不断延伸。坚持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乌海经济开发区成为自治区重点开发区之一。四年实施工业重点项目129项,完成投资142亿元,其中自治区工业重点项目60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3年的83户上升到2007年的150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达到45户。预计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超过106亿元,比上年增长约23%,是2003年的3.2倍,年均增长26%左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200,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城乡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新农区建设开始启动。在全区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户口,落实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各项政策,统筹城乡各项事业发展。编制完成新农区建设规划,逐步推进村庄整合和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农业向高效园区集中,入园居民收入由2000元提高到12000元左右。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形成以葡萄、蔬菜、乳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扶持培育了一批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日光温室和葡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4800亩和22000亩,是2003年的1.8倍和2.4倍。动物防疫检疫体系不断完善,重大疫情得到有效防控。预计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超过2.2亿元,比上年增长约8.5%,是2003年的1.4倍,年均增长9%左右。
区域服务中心作用日益显现,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传统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建成一批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专业市场和购物休闲餐饮场所。金融业健康稳步发展,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169亿元和125亿元,比2003年增加94亿元和62亿元。成功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基本形成中小企业信用和就业、支农小额贷款担保体系,解决了一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房地产、旅游、物流、信息、中介和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周边地区来我市居住消费、就医上学的人数逐年增加。预计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61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9%,是2003年的2.3倍,年均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9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7%,是2003年的1.9倍,年均增长17%左右。
(二)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继续扩大。
竞争性国有企业全部完成转制,并接收了企业办社会职能。乌海化工、黄河化工等企业转制后活力焕发,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所有制结构继续优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城建投融资公司、土地储备中心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轮行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撤乡并镇及乡镇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扎实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积极推行财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集中招标制度。合理划分事权,理顺财政体制,下放了义务教育、煤炭管理、安全生产、城管综合执法等管理权限,进一步调动了区级政府的积极性。
区域合作不断推进,加入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经济联合会并承办第二届年会,成功承办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和中国光彩事业第二届西部扶贫开发协作会,中国光彩事业乌海产业基地正式挂牌。投资服务环境明显改善,引进项目规模逐年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四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29项,其中投资额在亿元以上达31项;引进到位国内资金超过14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近3000万美元。预计2007年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500万美元,是2003年的近4倍。
(三)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三个中心城区、滨河新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三个工业园区规划。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全面启动建设滨河新区,累计投入13亿元,基础设施基本配套,一期工程已见雏形,成为扩张城市规模、增强城市辐射功能的新亮点。建成乌海学院,开工建设了八项重点工程,其中职业技术学校、科技馆、图书档案馆、党校电大综合楼已投入使用,奥体中心、行政中心、蒙中医院、滨河中学加快建设。一批中高档住宅小区、行政商务办公楼、园林绿化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旧城区拆迁改造步伐加快,四年投入45亿元,拆迁120多万平方米,新建住宅450多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年投入近80亿元。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乌海飞机场运营良好并实现盈利,包兰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进展顺利,东乌电气化铁路完工。“三纵四环”公路框架基本形成,京藏高速公路乌海段建成通车,新建海勃湾高速出口连接线,改建109国道乌海段和世纪大道、机场路。完成长途客运乌海一级站和乌达二级站改扩建工程,建成公乌素、千里山、巴音陶亥汽车站,新增10条公交线路和210个公交站点,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加大三个中心城区街路改造力度,新增城市道路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建成五虎山、西水、海达街、建设路等公铁立交桥。完成220千伏供电双环网建设,初步建成500千伏超高压外环供电网络,供电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新增给排水主管网130公里,海勃湾、乌达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海南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4%。推进热电联供工程,新增供热管网100公里,实现集中供热面积95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64%,供热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实行了惠及全市的供热补贴政策,累计发放补贴3500万元。新增煤气入户1.5万户,天然气入城工程进展顺利。新建一批垃圾转运站,海勃湾生活垃圾处理厂投入运行,垃圾综合处理率达到79%。新建改造公厕480多座,基本解决城乡居民如厕难问题。
(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循环经济有序推进。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大力推进白独贵湾、东山青少年生态园、乌达西山、海南东山等绿化项目。四年完成生态治理面积71万亩,新增园林绿化面积19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9平方米。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项目建议书通过黄委会和水利部审查。加强黄河堤防和城区泄洪沟建设,千里沟水库具备蓄水条件。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四年投入60多亿元。淘汰大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关闭小企业650多户,小火电机组22.4万千瓦。严格实行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完成污染治理项目435个。四年来,在工业经济总量增长2.2倍的同时,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削减烟粉尘6.9万吨,二氧化硫6.3万吨,化学需氧量0.6万吨。水资源保护得到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2007年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海勃湾超过260天,比上年增加40多天,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乌达和海南超过150天,比上年增加20多天,污染状况有所缓解。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全区率先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成为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20多户企业形成内部循环系统,乌达、海南经济开发区初步形成特色循环。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开始启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得到有效推广。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四年关闭浪费资源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煤矿112户,非煤矿山105户。启动乌达煤田灭火工程。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预计2007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
(五)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四年来,每年都要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解决实际问题办理一批实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普遍得到实惠。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收入比缩小到2∶1以内,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预计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400元,比上年增长约17%,是2003年的2倍,年均增长18%左右,走进全区前列;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800元,比上年增长约20%,是2003年的2.2倍,年均增长22%左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区首位。
广开就业门路,实现新增就业4.9万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4%以内。不断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参保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提高到每月919元,比2003年增加369元。提高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比例,增加了大额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降低了个人支付比例。开展新型农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6%。进入全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参保人数达到9.6万人。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建立“市长助学基金”和贫困大学生救助制度,5068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03年每月130元提高到2007年的200元,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建成社会福利院和救助管理站,老年公寓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实施了免费婚检服务。建立“生育关怀”公益金,提高了独生子女补贴标准,对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
推动矿区人口向城区集中,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全面启动,计划总投资60多亿元,规划新建住房335万平方米,配套设施24万平方米,惠及矿区4.5万户、14.6万人;2007年完成投资1.6亿元,建设住房66万平方米。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四年建设133万平方米。实行廉租住房补贴政策,累计发放补贴160万元。
积极推进“平安乌海”建设,公共安全保障不断加强。建立了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系。食品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四年大幅度下降,2007年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零死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人民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工作得到加强。畅通信访渠道,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合理诉求。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科技强警投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六)精神文明建设有力推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双拥城、书法城、卫生城等创建活动成效明显,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成功承办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举行了庆祝建市3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乌海市首届黄河明珠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科技成果35项,其中自治区级科技成果12项,获专利授权62项。积极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建立人才储备长效机制,四年引进储备各类人才2000多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在全区率先实行义务教育“四免一补”,实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零收费,免补资金累计2432万元,惠及全市5万多名中小学生。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撤并学校24所,“两基”达标成果得到巩固提高。积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成立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学校。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文体中心等一批体育场馆投入使用,社区文体设施不断完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居全区首位,节目制播系统完成数字化改造,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进展顺利。建成市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院和120急救指挥中心等医疗基础设施,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2007年第五次被命名为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市政府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区先进水平,民族、宗教、外事和侨务工作取得新成绩,人防、统计、档案、气象、消防、国防、防震减灾等工作不断加强,残疾人、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老龄等事业健康发展。
(七)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民主法制进程加快。
各级政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四年共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608件、政协委员提案686件,办复率均达100%。切实加强与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联系,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
扎实推进依法治市,顺利完成“四五”普法任务,全面开展“五五”普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得到加强。政务中心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宽带基础数据网覆盖全市,政府、企业上网工程有力推进,成功承办全区电子政务现场会。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政风行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效能有所提高。监察、审计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严肃查处。议事规则、民主决策和信息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市政府专家顾问组发挥积极作用,开播市长热线,行风热线、市长信箱、政府门户网站等成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良好平台,提高了政务透明度。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成居委会、村委会换届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层次偏低,非资源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民生问题有待深入解决;居民增收与经济增长比例不够协调,社会事业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公共服务能力不强,政府效能有待提高,投资环境仍需优化,政府工作人员作风仍需着力转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我们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艰辛与阵痛,克服了安全生产、环境约束、企业关停等多重压力,仍然保持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深感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市单位、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乌海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新一届政府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新一届政府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也是我市完成“十一五”规划、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家正在打破行政界限实施功能区划,重新调整经济布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必将对我市这样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地区产生积极作用。从自身条件看,我市地域小,人口少,经过多年奋斗,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人均GDP和财力较高,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我们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的新思路,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同德促和谐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全市上下要求发展、期盼富裕、渴望和谐的愿望空前高涨,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强大内部动力。同时,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区域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各地发展呈现你追我赶态势;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对我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给我市扩大经济总量、新上项目带来新的压力。综观形势,尽管困难重重,但总体是机遇大于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好字优先,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着力解决好影响我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城市竞争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创新型工业城市、生态绿洲型城市和区域服务中心城市,构建和谐文明乌海。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2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1%,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4%。到201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0%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28%和23%。
(一)坚持走乌海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工业城市。
新型工业化是建设创新型工业城市的必然选择。围绕建设自治区氯碱煤焦化工基地、特色冶金基地、能源建材基地,着力提升主导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制造业和轻工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经济不断做大做强,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到2012年,煤化工产能达到1000万吨左右,氯碱化工产能达到150万吨左右,金属镁、PVC和煤焦油等深加工能力显著提高。壮大企业规模,增加经济总量,狠抓一批投资几十亿、上百亿元的大项目,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10户以上,超50亿元的5户以上,超100亿元的1户以上。
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工业城市的强大支撑。抓紧制定和实施创新型工业城市发展战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现有产业实现升级换代,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工艺的科研攻关,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扶持气象火箭、光伏硅等高新技术产品,推进硅化工产业延伸。加快环保产业发展,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积极开发煤层气资源,争取建设一批新能源项目。
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是创新型工业城市的不竭动力。重点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制度和管理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提升竞争力。理顺和完善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提升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理顺市区两级政府及部门之间的财权、事权划分,做到责权利统一,使行政职能重心下移,夯实管理服务基础。
(二)坚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绿洲型城市。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打造自治区西部宜居城市。立足于我市有限的土地、水、矿产等基础性资源,以壮大循环经济规模为突破口,努力实现资源集约开发。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调节环境资源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为我市又好又快发展腾出环境空间。进一步加大污水、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巩固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到2012年,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海勃湾达到300天以上,乌达、海南达到260天以上。
继续坚持以新城区建设带动旧城区改造,以旧城区改造促进新城区建设。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完成新一轮市域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启动滨河新区二、三期工程,结合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库区两岸地带建设成为环境更加优美、功能更加齐全、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加大三个中心城区改造力度,基本完成旧城区改造任务。继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提高三个中心城区绿化覆盖面,基本完成沿铁路、公路及山脉河流等重点地段、重点区域的绿化工程。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21%,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
(三)坚持增强城市集聚辐射效应,建设区域服务中心城市。
以全面提升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为目标,大力发展生产、生活型服务业,不断完善城市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区域生产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以工业产品、机械设备为主的生产服务专业市场,形成一定规模的产品集散地。大力发展机械加工、设备维修、产品包装等生产服务业。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在我市设立总部和营销、研发机构,搭建区域内最具活力的商务平台。扶持乌海市商业银行壮大业务规模,鼓励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和投资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扩展业务范围;扩展服务领域,增强金融服务对周边地区及中小企业的辐射能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储备、使用长效机制,依托乌海学院和职业技术学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人力资源强市。
加快构建区域生活消费服务中心。改造提升餐饮、零售等传统服务业的经营结构和服务档次,完善购物、观光、休闲功能。统筹建设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和政务信息平台,积极开拓信息服务新领域。依托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打造具有鲜明区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积极发展过境旅游。促进房地产、物业和社区服务业健康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
加快构建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完成包惠铁路乌海段电气化改造,扩建乌海火车站,新建乌海铁路货运站,利用策克口岸和东乌铁路,直通沿海港口和中蒙边境,全面提高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加快航空运输业发展,积极开辟新航线。建成绕城公路、运煤大通道和城区间的快速通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与周边城市的直达客运,形成以公路为基础,铁路、航空运输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发展以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提高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水平,增强辐射力和竞争力。
(四)坚持改善民生,建设和谐文明城市。
优先发展教育。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按照规模办学、集中办学的原则,结合矿区人口搬迁和新农区建设,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全市中小学校全部建成塑胶操场和水冲式厕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水平巩固义务教育,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健全社会助学机制,确保困难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2012年前,全面实现从小学到高中的免费教育,真正体现教育公平。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家庭财产性收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面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消除零就业家庭。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区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使全市居民人人享有医疗保障,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大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搬迁工程,实现矿区居民向城区集中。高标准集中建设农区居民住宅。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健全廉租房制度,切实解决生活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加快新农区建设步伐,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坚持“转移、减少、集中、富裕”的原则,推进农业向高效农业园区集中,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区居民普遍富裕。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生态、高效、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提升葡萄、蔬菜、乳肉等主导产业层次。继续扩大葡萄和日光温室的种植面积,到2012年葡萄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日光温室超过1万亩。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全市人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市人民医院建成三级甲等医院,乌达建成一所三级乙等医院,市蒙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建成自治区西部示范型医院。加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与技术协作,提高医疗综合服务水平。
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目标,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团结、奉献、创业、争先”的乌海精神,着力提高全市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力推进书法城建设向高层次发展,创建自治区书法城和全国书法之乡。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努力做好桌子山岩画等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承办好2010年全区第十二届运动会。
提高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构建“平安乌海”。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管理。建设食品药品放心城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坚持依法治市,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2008年的工作建议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按照市委五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我们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结构优化、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9%;财政收入增长2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9%;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围绕上述目标,着重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以项目建设促进结构调整,努力延伸氯碱化工、煤焦化工、硅化工产业链,促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支持神华乌海煤焦化二期、君正科技40万吨PVC、恒业成有机硅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推动乌海化工二期、华资等煤焦化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年内焦化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PVC生产能力达到43万吨。在积极建设大项目的同时,引进和培育一批延伸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产业集群。继续支持神华乌海煤焦化、君正科技集团等研发中心建设,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加大经济运行调控力度,定期进行运行质量分析,及时解决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经济开发区路网、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层次,争取进入自治区循环经济开发区行列。大力培育循环型企业,扶持粉煤灰、煤矸石、电石渣等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地方煤矿技改进度,实施标准化开采,提高回采率。
(二)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推进商贸、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改造建设家具、建材等专业市场。加快发展物流业,建成铁通公司4.2万吨成品油储备、亚力达物流中心仓储等项目。完善金沙湾等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办好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乌海分站赛。有效发挥信用担保机构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开展消费贷款、理财等个人业务。完善物业发展措施,培育优质企业,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健全资产评估、会计、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体系,推进中介组织专业化发展。
(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力加快新农区建设。
加快乌达、海南高效农业园区建设步伐,推进村庄整合,完善园区和中心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新增葡萄面积4000亩,新增日光温室800亩。结合新农区建设,投入8000万元,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新开辟无公害基本菜田4000亩。制定农户补贴政策,完成“粮改菜”2200亩。加快畜禽种源基地和农产品直销批发市场建设,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群众菜篮子供给。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农区居民就业培训,加快转移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3000人以上。
(四)全面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切实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确保完成总量控制目标。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加快节能设施改造。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实现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企业在线监测,完成火电企业脱硫治理。开工建设海勃湾、乌达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全市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加强对建筑工地、道路施工、拆迁改造的环境管理,企业现有物料堆场、储灰场必须配套建设防尘设施。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加强对沿黄企业监管,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规范管理煤田灭火工程,加大骆驼山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盗采资源和破坏地质环境等违法行为。继续组织实施“蓝天绿地”工程,加强对城区垃圾焚烧和烟煤散烧的日常监控,促进三个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海勃湾达到280天,乌达、海南达到180天。
开工建设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千里沟水库,建设石大门沟淤堤坝。完成全市泄洪沟改造规划,实施三个中心城区内泄洪沟治理工程,建设兼具防洪和生态功能的水域景观。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任务。继续做好东山青少年生态园和白独贵湾生态治理项目,推进乌达西山、海南东山生态绿化,完成生态治理面积9.5万亩。
(五)加快城市建设,努力提高城市品位。
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快编制和完善土地利用、公共交通和城区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景观风貌和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强化规划效能监察,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完成第二轮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加强土地规范化出让管理,健全土地储备机构和经营机制,依法经营土地。重点保障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的土地供应,清理整顿非法用地项目。加大滨河新区建设力度,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确保已出让地段项目全面开工。建成滨河景观带,启动滨河新区二期工程,规划建设乌达滨河带。推进旧城区更新改造,完成拆迁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商品房120万平方米。
积极支持包惠铁路乌海段电气化改造。加快海勃湾绕城公路和运煤大通道建设,力争开工110国道新地至麻黄沟段一级公路改造工程,改扩建黄河公路桥。完成通村油路40公里。新建改造21条城市道路,同步完成地下管网建设,完善道路交通标志。继续增加公交线路和班次,新建海南长途客运二级站,方便群众出行。加快天然气输配工程建设,实现进城入户。进一步完善热网体系,改造城区和经济开发区供水系统,提高供热、供水质量。推进植物园、奥运公园等公共绿地的精品化改造,加快单位和住宅小区等城区绿化建设。对铁路、公路入城地段进行整治,完成高速公路海勃湾路口环境绿化美化工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违规违章建筑清理整顿力度,坚决遏制私搭乱建行为。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市容市貌,为市民创造整洁、舒适的城市环境。
(六)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合理界定公益性事业单位服务职能。扎实推进农区综合改革。理顺市区城管综合执法管理体制。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加快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市区两级分税制度,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储备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资源深加工项目和非资源型、劳动密集型项目。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努力创新招商方式。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环境建设,完善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切实营造对外开放良好环境。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加快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公平准入。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年力争引进国内(区外)资金48亿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
(七)突出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力争年内培训劳动力1.3万人、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20元,低保A类人员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企业建立正常增资机制,促使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年内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20元以上;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助标准。加强劳动监察,确保劳动者正当权益不受侵犯。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职工参保率。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努力实现全覆盖。提高新型农区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参合率达到90%以上。投入1200万元,开展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工作,确保大病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开展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活动,新建儿童福利院,老年公寓投入使用。
切实解决低收入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完成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全面推进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8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40万平方米,搬迁居民6000户左右。加快廉租房建设,提高租金补贴标准,建成廉租房1万平方米。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扩大缴纳范围。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利用科技馆等科普平台,普及科技知识。落实科技创新鼓励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努力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建成滨河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完成市一中、职业技术学校配套工程,开工建设乌达教育园,扩建海南区中学。从2008年起,免除低保家庭学生在高中阶段教育和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杂费、住宿费、教材费。启动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启用市蒙中医院综合楼,建成7个标准化社区卫生中心。建设市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强化食品药品质量监督,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和药品。加强社区、农区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岩画遗址博物馆和5个镇级文化站。坚持精品战略,繁荣文艺创作,推进书法城品牌创建活动。以“奥运年”为契机,做好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的筹备工作。建成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新建5处以上社区体育设施。推进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创作,开播乌海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完成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任务。加强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新闻出版、防震减灾、侨务、双拥、外事、人防、档案史志、无线电管理等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老龄等事业,全面促进社会和谐。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面对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面对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新一届政府一定要把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工作的着力点,通过扎实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勤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切实转变作风,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行为,减少行政审批,发挥政务大厅集中办事的职能,推进行政审批代理制和首办负责制,提高行政效能。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重大事项决策、审批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财政性资金严格纳入预算按程序审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服务事项必须公开办理程序、时限和投诉等内容。健全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向基层和社区倾斜,切实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坚持诚信务实,建设责任型政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预警预测水平,增强反应和处理能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完善安全生产远程在线监控体系。开展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科技强警,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农区、社区警务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严格落实信访责任制。各级政府领导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诚恳接受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政府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有权必有责,失职必问责。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文明执法水平。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把行政权力的运行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实现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坚持科学执政,建设学习型政府。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理论政策和新知识培训,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在政府内部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谋划未来。成立市政府第三届专家顾问组,认真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公示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倡导求真务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使出台的政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百姓。
坚持公正清廉,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解决政府工作人员在思想、组织、作风及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政府公信力,优化投资软环境。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重视和加强行政监察、审计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重点防治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医药购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坚决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坚决杜绝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和铺张浪费行为,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大事,带头建设节约型社会。牢记“两个务必”,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各位代表,乌海发展的美好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气魄、更实的作风,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推进乌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介绍
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介绍
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介绍
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创办于2001年9月,是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学校坐落于雁峰区黄白路27号,是全国知名民办小学,衡阳地区办学典范。
中文名 船山实验小学 外文名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chuanshan 简 称 船小 校 训 努力,创造奇迹
创办时间 2001年9月 类 别 私立小学 现任校长 刘敏 知名校友 周芃 所属地区 中国湖南衡阳 主要院系 小学6年制 主要奖项 “十佳书香校园”
“四星级红领巾示范学校”
亚洲定向越野锦标赛获一银四铜
简介
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创办于2001
年9月,是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学校坐落于雁峰区黄白路27号。现有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132名,专任教师60人。100%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30人。全国特级教师1人、中教一级、小教高级29人。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有欧式风格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和综合楼,有高标准的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报告厅、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舞蹈室、书法室、实验室、教工活动室、塑胶跑道、塑胶球场等。
办学宗旨
学校坚持以“求知、求真、求善,为学生的发展与幸福奠基;敬业、敬事、敬人,为教师的事业和人生添彩”为办学宗旨,以“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化中国人”为培养目标,以“努力—创造奇迹”为校训,以“教育即是服务”为行动口号,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扎实推行素质教育,致力创建儿童本色校园,努力打造教育品牌。
教学成绩
近年来,船山实验小学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办学声誉与日俱增。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达351人次,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达2500多人次。其中,xx年,周芃同学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并得到过江泽民同志的亲切接见)。xx至2016年,颜丰、雷颂尧、刘昱君三位同学被评为“衡阳市十佳少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中心实验学校”、“全国电影课实验学校”、“全国艺教先进单位”、“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湖南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xx至xx年,学校连续六年被评为“衡阳市优秀学校”(同类小学中唯一的一所)。xx年11月23日,华东师大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全国初中校长培训班来我校考察,给予我校高度评价。
xx年7月,学校定向越野运动代表队在“武夷山第十四届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中荣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捧回了三金三银四铜。xx年7月学校定向越野代表队作为少儿组的唯一代表队参加了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的“亚洲定向越野锦标赛”,并取得了一银四铜的好成绩。xx年3月我校食堂被评为“五星级”食堂(衡阳市所有小学唯一一所)。xx年3月,被衡阳市人民政府评为“影响衡阳市民生活100品牌”之一。学校还先后承办了“衡阳市少先队工作现场推进会”和“衡阳市首届小学校长论坛暨小学教育开放日活动”,学校的办学经验多次在省市进行推介。《中国民办教育》、《湖南民办教育》、《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对学校办学成绩进行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