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动体验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主动体验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公心集中学
王忠荣
主动体验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我们总说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件事,你没有经历过,没有体验过,你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阐述了体验的重要性。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体验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体验有着独特的优势。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何让学生从体验中走进语文新课程,在七年级语文课改实验中我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和思考。
一、重视个性评价导向,让学生敢于主动体验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人们常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其实语文学习也是如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和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了遵循这一理念,评价学生就要关注个性差异,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学会欣赏学生。七年级的学生毕竟还只是个孩子,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评价方式,特别对差生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得到老师的信任,鼓励后才敢于去探究、体验。在学习《珍珠鸟》一文时,一位同学提问:“珍珠鸟漂亮吗?”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笑着说:“同学问得好,正是珍珠鸟漂亮,人们才去驯养它,也才有这融洽相处的动人故事发生,”课后这个同学红着脸对我说:“老师,我会努力学好语文的”。其实用欣赏的眼光看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积极开放的课
堂氛围,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相尊重的环境里学习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注重实践活动过程,让学生乐于主动体验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1、注意实践形式的开放性,让学生乐于主动体验
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有差异,所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例如:
课前体验:让学生在自己生活中把自己体验最深的片断细节说一说,限时3分钟。
角色体验:把表演带入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灵自由满足他们的“游戏冲动”“角色幻想”的需要,在《羚羊木雕》、《皇帝的新装》、《寓言四则》等文章中给学生体验的空间。
辩论体验:通过紧张激烈的争辩,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体验生活的热情。《咏雪》、《学生可否自制玩具去游戏?》等篇目中进行尝试。
2、是将实践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语文的价值与魅力,能够激发学生去体验语文知识的欲望。例如:以“探险”为题综合性学习,学校组织登山远足实践活动,体验“探险”带给我们的乐趣。在体验中,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不断增强。
三、关注情感共鸣,让学生善于主动体验
新课标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要素,因此,我们要注重情感因素,让学生善于主动体验。
1、巧借生活之“情”,用学生生活中体验感受较多的情感,使之与课
文情景巧妙结合,让学生进入作者心灵,达到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统一,主动体验课文的效果。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关爱,我利用作文指导课为学生播放了《变形记》中的片断,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城里孩子的奢侈生活让他们低下了头,而山区孩子在苦难中的不服输精神让他们落下了眼泪。在收到的作文中,孩子们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感受到了家长的不容易。这一次,学生的情感得到了体验。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你也许有过赖床的不上学的经历,你爸怎样教育你的?你有什么体验?后再读。让自己的经历与文中的角色找天共同点。
2、妙借情景之“感”。例如,学习《斑羚飞渡》前设计课件展示斑羚群被猎人追赶到伤心崖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课件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人海茫茫,学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共有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每一名教师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关注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主动体验中走进语文新课程。
体验对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对主体精神的感悟得到充分的“体验”。“在体验中发展”是体验语文教学的精髓,是体验语文教学精神的切入点。对学生来说,体验是从“知识”到“教养”的中介。对教师来说,体验是从“教学”到“学教”的中介,“体验语文教学”意味着教师通过对语文教学的体验而获得专业成长而逐渐成熟。语文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体验过程。
以上是我要语文教学中,对主动体验语文教学的一点感悟,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第二篇:“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总结(模版)
一、研究概况:
1、课题研究背景
新课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音乐新课程倡导“以审美为核心”,其中反映了“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是以直接关注“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因此,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新课程理念,把握课堂教学规律,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使其健康成长。“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一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构建和实施的。
2、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创设情境—聆听感悟—表现创造—拓展延伸。
模式的研究,主要以音乐课堂教学为载体,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音乐教学呈现出循序渐进的过程,力求实现音乐课堂教学中:以兴趣出发,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渴望,进而引导学生感受领悟,保持探索音乐学习领域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开发心智潜能。
3、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课题实验目标的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XX年.7-2010.8(目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课题模式进行实验)
第二阶段:2010.9-2010.7(目标:在实践中总结得失,进一步落实课题目标)
4、课题研究对象:七年级学生,总计400人
5、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
二、实际效果:
从学生方面说:
1、学生学习的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乐于主动倾听和学习音乐。
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的教学方式突出体现了其教学优越性: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如在讲授广东音乐之前,教师围绕授课内容,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与内容相关连的视频:播放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实况演出,视觉与听觉的冲击顿时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激发起学生学习了解倾听广东音乐的愿望,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增强。
2、学生学习的方法变“肤浅”为“深入”,乐于主动深入体验音乐。
音乐艺术,是一门听觉艺术。聆听音乐的感受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初听乐曲(或歌曲),学生往往凭借直觉印象及个人喜好来评价其好听或是不好听,速度快或者慢,情绪是忧伤或是喜悦,而很难另有说法,或者是感到无从说起。然而,教材中每一部音乐作品的选编都有其典型性特征,能够深入体验这些作品,正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在充分聆听并把握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才能恰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细节的微妙之处,如:
民乐合奏曲《江南好》开始部分教师设计问题提问:“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由哪些乐器模拟演奏的?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样的演奏方式来表现的?”由于这些问题的设计,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到乐器音色、其演奏技法及整体的听觉印象,进而通过速度、节奏特点来体验音乐语言的表述方式;第二部分在分析音乐速度逐渐加快,力度逐步增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到音乐情绪及色彩的变化、感受扬琴音色的变化,进而了解其丰富的演奏技法。
又如:在介绍吹打乐《龙腾虎跃》一课中,教师精心选取不同鼓声的片段欣赏,从其音色对比,敲击方式,及配器的层次上引导学生感受激越热烈的气氛。教师在某一乐段中关于鼓的描述是这样的:各种鼓敲击鼓沿儿的演奏以及竹板有规律的声音,形成了一段富有个性的音响背景,同时更加突出了大鼓雄浑粗犷深沉激越的声音。娴熟的排鼓演奏声音清脆悦耳,节奏鲜明轻快,华丽流畅的鼓点一气呵成,呈现出一段色彩绚丽的听觉效果,加之人声应和更是锦上添花,增添了喜悦的情绪。各类鼓声完美融合、交织错落,使得此乐段的演奏声部清晰,张弛有度、层次分明。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聆听并有所感悟后,才可能精心选取到特色片段进行欣赏并设计出有效问题,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感性的语言描述将会引导学生发展乐思,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主动欣赏,深入地体验和感悟音乐。
3、学生学习的效果变“胆怯”为“自信”,乐于主动参与合作表现音乐,对音乐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自信,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提问及练习中,教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将会增添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学中面对学生唱歌跑调现象(见教学叙事《让飞扬的歌声伴随心灵成长》中案例),积极引导和鼓励,最终学生树立起了学习音乐的信心,没有因为“跑调”现象而对音乐课望而生畏。
4、对教师而言:因为教学方式的改变,引起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及课堂学习效果的改变,由此反过来促进教师反省自身,充实提高业务理论和专业技能,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结论:
“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教师以人为本、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必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鉴赏音乐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音乐领域学习探索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并且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了合作探究意识,从而达到了高效低耗的课堂教学效果,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鉴赏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潜能。
四、问题讨论:
“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适用于音乐课不同课型(唱歌课或欣赏课)的研究和实践,在教学中我更多偏重于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实验研究。因为,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快速成长,七年级学生面临着变声期的不适应,自我意识的急剧增强,逐渐不愿意开口唱歌,因此,教学内容也应据学生实际情况而作相应调整。唱歌课课型不再成为音乐课的主要课型,而欣赏课则以其创作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配器丰富、表现形式新颖多变等全新的视听效果而越来越受到学生的认可。
因此,我想: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此模式在运用于唱歌课的教学时,则可以在“主动体验”模式下,更多加强声音音色训练、气息控制、歌曲艺术处理及多种演唱的表现形式上,在实践中对比、强化人声演唱的不同效果,并尝试适当的教法和学法,提高中学生对唱歌课的兴趣及演唱水平。
第三篇:主动的发问,独特的体验
主动的发问,独特的体验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初中衡相虎
【摘要】依据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进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如下探索与实践:
一、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责任,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
二、正视独立要求,鼓励独立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具有独立性;
三、尊重个体差异,发展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独特性;
四、重视直接经验,引导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体验性;
五、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问题性。
【关键词】学习方式主动独特体验
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现代的发现学习转变。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摸索,以见教于同仁。
一、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责任,实现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这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热情高。正如赞可夫所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学形式,例如,创设“乐学”情境,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对上课充满热情,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责任的承担,离不开责任感的树立。学习责任感就是指学生能认识到搞好学习是自己的职责,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能积极主动地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认真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孜孜以求、任劳任怨、不辞辛苦。
二、正视独立要求,鼓励独立学习,达到依赖性向独立性转变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能学”,能够自觉地、不依赖他人地学。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不要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能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应让学
第 1 页
生对“做什么?”“怎么做?”有一个独立选择的权力。要使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使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自己的愿望去进行独立的学习。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对儿童教育有效,那么就必须帮助儿童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每一次独立学习的完成我都给予激励性评价,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一丝一毫的成功,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使学生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其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三、尊重个体差异,发展创新能力,体现统一性向独特性转变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学生对学习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立个性的体现。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许多“探究”、“感悟”和“对话”活动,都为学生张扬个性、发挥学习独特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要积极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积极引导、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重视直接经验,引导体验感悟,关注接受性向体验性转变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与“接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实践、体验、探究。“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我们应重视体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探究去体会知识、感受情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可创设视听情境,让学生进行心理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体验理论知识;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事物,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指导学生阅读一定的材料,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由于体验、感悟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关注的是学生个性的发展,自然而然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学生普遍“青睐”体验式的思想品德课。
五、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完成盲从性向问题性转变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是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美国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只停留在“师问生答”的层次上,鲜见学生“主动问”。久而久之,学生的批判意识、怀疑精神、求异思维和创造精神就会受到压抑而逐渐丧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主动问,实现课堂教学以教师提问为主向以学生提问为主的转变。关键是使学生“想问”、“敢问”、“善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考虑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创设“乐学”情境,激发起学生“想问”的欲望与热情;教师在课堂上抛开“面子”、放下“架子”、摆正“位子”,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探究,营造积极、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向自己“发难”,形成师生双方心智交流、其乐融融的教学环境;帮助他们战胜怯懦、树立自信,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鼓励学生把问题大胆地说出来,并对大胆提问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敢问”。指导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世界,尤其要留意构成事物特色的东西;对平时非常熟悉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比较相互有关联的事物,寻找其中的差异;想想平时和同学讨论最多的是什么;从最喜欢看的书籍、文章、教科书或现实中找一些关键词。
总之,以上几点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有机整体,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实践中,应从整体的角度全面把握,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
第四篇:语文主题教学的几点做法
语文主题教学的几点做法
林州市合涧镇三中 王汝贤
所谓主题教学,是指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和这主题相关的各种领域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教材有时可以像联络教学的方式,横向编选和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有时更可直接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策略。为了进一步搞好语文主题学习工作,结合个人及本校实际情况,对语文主题学习的情况作了一下总结。
1、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改革课堂教学。
为进一步解放教师和学生,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在课堂上少讲,精讲,教师讲解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0分钟,为主题阅读拓展空间,让学生获得阅读的快乐。
改进授课模式,变单篇教学为单篇引路、单元整合、主题阅读、读写共进的教学模式。每个单元选一至两篇重点课文精读,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阅读习惯。当然,重点精读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在研读出色段落上下功夫。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写作技巧、修辞手段、抒情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深入探究,让学生对某一类文章的文体特点与写作要求、学习方法等有一个清楚的熟悉,为今后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此谓“授之以渔”。接下来要将本单元其他作品进行整合,在同一课堂上比较阅读。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同一主题或相同文
体编排的,可在这一课堂上比较共性与特色,尝试用单篇教学得到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增加阅读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然后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主题阅读活动。用4-6课时进行主题阅读材料的自主阅读。边读边做赏析性的出色摘抄笔记,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利用1课时进行组内交流和班内交流与辩论。学生可以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发现的出色文段跟其他同学交流,对有不同意见的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为之提供佐证。
2、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教师首先要打破常规,制定科学细致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课时,严格按照每两周学完一个单元的教材和一本配套的主题学习丛书的进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具体操作方法:
(1)熟读教材。(2课时)读通、读熟本单元的4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会默写。(1课时)
(3)引导学生逐篇学习课文内容,每篇课文2课时,共8课时。略读课文以导学案为主要手段,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的方法。在学习每篇课文的同时补充3-5篇与课文内容关联密切的主题学习材料。每课时用15--20分钟学习课文内容,20--25分钟补充2—3篇主题学习材料。
(4)背诵积累(2----3课时)。
(5)集中阅读,提高能力(约5课时)。
指导学生运用默读、速读、浏览乃至背诵等多样化的形式自由阅读主题学习材料中的剩余内容。每课时中用30分钟自由阅读,利用最后10分钟的时间写读书笔记。
6)习作(2课时)。
3、大胆进行改革,学案引领,整体推进
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加大课堂容量,每篇文章只提一两个重点问题,围绕重点问题开展学习思考,屏弃所有不必要的环节。逐渐形成两种以学案为引领的课堂学习模式:①集中学课文或集中学配套的主题学习文章的单元整体推进式。②一篇课文带几篇主题学习文章的辐射阅读式。改革备课制度和方法,探索“主题学习”备课模式,鼓励学生多读书,师生共成长。提倡单元备课,用学案代替教案。作业结合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行之有效。
4、多种课型,提高效率在实验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案引领的方法,指导学生拓宽学习内容,加大阅读量,另一方面也重视典型文章,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针对选文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积累优美语言。
5、课内课外多措并举,培养阅读情趣
在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小学阶段要达到的阅读目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构建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活动课尽享读书之乐。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乐在其中。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些做法
提高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六年级教学工作。说实话,让我来做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我有些诚惶诚恐。在座的老师都是语文教学的行家里手,对于小学毕业班的语文教学,我真的没有发言权。只是,由于学校工作安排,这几年都在担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所谓十年磨一剑,我这也算是七年磨一刀吧,所以,有一些体会而已,真的算不上经验之谈,只能算是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希望今天的发言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不恰当的地方,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我们都知道,六年级,是出口年级,无论对学校、对老师、对孩子、对家长,都有着不小的压力。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里,我们都想取得最好的成绩,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一年,六年级老师的辛苦付出,是可想而知的。这一年,我们都在竭尽全力、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去提高教学质量,包括今天的这个活动,也是这个目的。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好几年了,我个人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但没有一条路能让我们直达目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得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但光是会上一堂好课还远远不够,语文教学工作的背后,还有很多的因素都影响着教学质量,比如这个班的班风学风是否良好、学生对该学科是否有浓厚兴趣、教师备课的深浅、课堂教学的效益高低、学生是否
有良好学习习惯、复习巩固是否及时等、培优补差工作是否到位,甚至家校是否合力、科任老师与班主任老师之间的配合是否协调等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除了实干,我们还要巧干,找到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作为一线的老师,面对一线的老师,我就讲讲我在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吧。
一、良好的班风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条件。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良好班风学风的班级不一定是成绩最优秀的,但成绩最优秀的班级,其班风学风必然是良好的。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所以每接一个新班,加强班级管理,成了第一个工作重点。我一直让自己做到这十二个字:跟班要勤、治班要严,学生要爱。
1、跟班要勤:
六年级,学生无论在身体还是在思想,都有明显变化,特别是学习任务重,思想浮躁,各种令人意外的现象都会出现,到了第二学期更甚之,可以说只有老师想不到的,没有学生做不出的,因为语文老师大多都是班主任,所以,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是辛苦的。六年级班主任就得勤字当头了,四勤是管理治班的基本方式——腿勤、眼勤、口勤、脑勤。
腿勤:例如晨读前、课间十分钟、中午上课前、下午放学后、我有事没事都到班里去转转,了解孩子们的动态,可以随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教育。有时甚至不需要你说什么做什么,你只需要在班上站一站,走一走,在孩子们面前晃一晃,孩子们的表现都会大不 2
一样。
眼勤:一看教室、公地清洁不清洁、检查值日学生履行职责情况;二看上课正常不正常,检查学生遵守纪律情况;三看其他学科教学秩序怎么样,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在学生情绪方面,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要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比如,一个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同学做了一件好事,一个平时爱打架的同学连续几天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一个活泼开朗的同学突然变得沉默了,一个上课一贯注意听讲的同学最近老是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要求班主任勤于观察才能发现,所以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观察家”,能从学生的“不正常”中找准教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切入点。特别是六年级的班主任,更要做一个明眼人。
“口勤” 勤教育:养成教育、不打架教育、榜样教育、爱护公物教育、节约教育等各个方面,口勤可以弥补“眼观”的不足。
“脑勤” 勤思考。班主任要动脑筋,勤于思考,思考管理班级的策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因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搬硬套现成的经验或是工作缺乏策略性、灵活性、针对性都可能使工作陷入被动或困境。
2、治班要严:
“人们常说“严是爱,松是害”,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也应该有班规,在治理班级过程中,我还是特别确信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因此要想搞好班级工作,教育好学生,就必须严。“治班要严”是我的治班之道。治班要严中的“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严己”,这是针对班主任而言的,就是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比如不迟到、机动车不过锥形筒、不乱扔垃圾、热情打招呼等。
另一方面是要“严纪”。这是针对班级和学生而言的。“严纪”首先表现为班级要制定严明的班级纪律,因为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才能使班级稳定。“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曾记得一位老老师对我说过:不以态度服人,以制度服人。
3、学生要爱。
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因为语文老师大多都是班主任,所以平时跟学生的接触也会特别多,学生对班主任的爱戴也是促成成绩进步不可忽视的因素。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让学生感觉到,也要让家长感觉到你是爱他的孩子的。至于如何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这里面不是一言能说清楚的,因为每个人爱的方式都不一样。但爱不爱,这是能让孩子感觉到的。
总之,必须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班风学风,我们的教学工作才会得心应手。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了二十年语文,备了二十年的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都经历过。也许在低段我们备一篇文章只需要十分钟,而中段,我们自然地就用了二十分钟,进入高段,拿着一篇文章,我们明显感觉到语言文字的深度,它需要我们付出三十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备课了。
不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么多年,我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老师的课上得好不好,学生喜不喜欢听,教学效果好不好,跟备课是否深入到位,是成正比的。
所以,我常对自己说,无论自己有多忙,班上有多少事情没处理完,作业有多少没改完,都一定要挤出时间来用心地备课。一定要把课备好。把功夫用在备课上,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这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哪怕是年年都在上六年级,我仍然年年都在不断地备课,一遍又一遍,遍遍有新的收获。
我所说的备课不是写教案。写教案是显性的。我说的是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等隐性的工作。
隐性备课最重要。这是“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之于文字的。内功好的人,即休养高的,悟性好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花的工夫会短得多,效率就会高,反之就会低。
1、隐性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一篇课文摆在面前,我们如何备课?先做什么?第一步就是初读课文,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要害词语,写得出色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记号。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字,我都一一查字典,注拼音。凡是新词(包括说不准的词语),我都查字典,弄明白。有些词语的意思虽然不一定讲,但老师必须弄懂。知识性的东西,不能有半点含糊。生字词教学虽然在六年级已经不是重点了,但仍是要注意让学生准确地掌握,这也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有一定的预见性,比如《草虫的村落》一课,共有11个生字,而其中最容易出错的是“巷、烤、勤”,易错在哪,我们要心中有数。在课堂上重点指导,现场书写,然后通过家庭抄写,再听写,错误率就大大降低了。
2、钻研教材的第二步是准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对于六年级的语文,应该围绕每个单元的主题,从四个层面去解读文本:
基本内容,写的是什么; 思想感情,表达了什么;
深刻内涵,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在哪些时候可以运用学到的表达方式,也这样写?
比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在备课时我们不仅要明白文章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河水、空气、动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还要明白这种感情是如何表达的,文章的结构方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那句话在文章反复出现三次,用意何在?我们在以后的作文中,你可以借鉴其中的哪些方法?
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掌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对文章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课堂上便会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老师毕竟是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诱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3、钻研教材的第三步是认真思索课后训练题的要求,思考练习题的内容涉及到语文教学的每一方面,全面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只要我们把思考练习题融入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去解决,把每一道题都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就一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课后题,我一般都要自己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先努力去做。要求背诵的地方,我自己先背一背,看哪里容易卡住。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我先答一答(有时写在书上,有时在心里想一想)。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语,每个要求写的字应留意什么,一定掌握准,否则就写不规范。
要有高效的课堂,必须要有深入地备课,充分的预设。钻研教材是备课的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
备课,我们一定要做到“备课于心”和“备课于书”。
三、精彩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如何让课堂教学精彩,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与风格,我这些年要求自己做到的课堂主要有三个词:精准、幽默、拓展。精准是指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准确把握单元训练重点,准确讲解课文的各知识点,如主要内容、思想感情、写作顺序、结构方式、修辞手法、重点词句意思的推想、感情色彩的体会等等,这在备课时做到了深入透彻,课堂上自然就会透彻精准。这里我也就不举例说了,我谈谈我的另外两个做法。
1、幽默:上课时,我喜欢用一些幽默的语言进行提问和解答。对一些难理解的词语意思,我会用幽默的语言配上动作比划出来,如讲到〈别饿坏了那匹马〉里的“溜之大吉”,我讲述一个情景,然后配上偷偷溜走的动作,让学生哈哈大笑,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获得了快乐记住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专心听课的兴趣。因为一旦不专心听讲,他就不知道别人在笑什么。还有的知识我编成一句话,让学生巧妙记忆,如《月光曲》一课后的资料袋里,有介绍贝多芬的代表作
有〈英雄〉〈田园〉〈合唱〉〈命运〉,也是要考试的内容,学生死记硬背效果不好,我就编是“英雄的命运就是在田园里合唱”,学生开心地笑,瞬间记住,久久不忘,考试时基本没有填不起的。
2、拓展:我上课不仅仅是讲授课文内容,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课外知识和常识都要讲,拓展性课堂是我向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学来的,这几年一直在用,效果非常好。因为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孩子的课外阅读少得可怜。比如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历史、名人、典故、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等我都讲,在课堂上我喜欢讲这些表面上看与课文无关的知识,实际上补充了学生课外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到〈中华少年〉一诗时,读到“水浒”“三国”等字眼时,就引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相关知识,读到“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我就引出相关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比如我在讲到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中有一个成语“司空见惯”,我就跟孩子讲了这个成语的来源:唐朝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闻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来在席上作陪。刘禹锡对李绅这样的享受场面很是惊讶,而李绅却早已习惯了,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司空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
诗来看,整句成语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所以不觉得奇怪了。我在讲这些与课文无关的知识的时候会把握好分寸,见好就收,不能一时兴起扯远了。另外,我拓展得比较多的,在讲到日积月累时,除了书上的,我基本都要增添自己搜集的,如六上第二单元,关于爱国的名言,我就为学生拓展了爱国的成语:精忠报国、赤胆忠心、碧血丹心、忠心耿耿等等,也拓展了几句爱国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水汗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那么面对试卷上“请你写一句你自己搜集的爱国名言”或是“课外积累的诗句”这样的题,学生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三、及时的信息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重视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就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教学效果,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作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获得与否,作业中反映得很清楚。所以,学生的作业应当能及时指导、及时批改、评讲与订正,这样会取得及时反馈、及时纠错、及时巩固等效果,力求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究、有差必补。”作业讲评要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比如说,古诗词的题型要抓住突破口的字眼,阅读题可以在原文里面找答案,如果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去回答的话要努力去答具体,答完整。作文要切准题意,写足字数,分好段落,眉清目楚。
另外,六年级学生的作业,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细心答题,不可忽视。有好多学生在考试时因为粗心大意,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做什么?怎么做?就匆匆答题,结果明明做得出的题目因审题不清而失分,做错题目的情况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整一大题漏做的。因此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认真答题,答完题目以后认真检查的习惯,这就要从平时的作业中不断反复地进行训练。
规范答题包含两个方面:①规范书写,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对于语文试卷来说,文面的整洁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的给分,所以字写得好不好,有时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②特别是一些阅读问答题,一定要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完整答题,前面写上“答”字。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看清题目问什么?问了几层意思?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有关内容,最后按要求写出问题的规范、正确答案。
2、试卷:试卷评讲为了给学生一个示范,我会一边评讲一边把答案打出来,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弄会,避免订正还出错。特别是阅读问答题,教师具体、完整的回答,给学生一个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总之,我觉得看一遍可能会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一些。
3、复习:复习巩固重在平时,要尽早去做,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针对个性差异,有时要反复进行,有的放矢。复习较为有效的主要方法:一是利用多媒体反复出现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如字词、课文理解、课外拓展内容等等,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加深印象。比如字词,在教学的时候,放映大屏幕指导学习,并让学生在本子上对照生字条抄写一遍;在作业的时候,让学生对 10
照大屏幕放大的字词抄写两遍;在复习的时候,再对照大屏幕一排一遮挡地听写一遍,多次出现学生掌握的会好得多。另外,字词的教学还要灵活处理,比如说两个字都是生字的要重视,生字表中字形相近的生字或字音相同的要进行扩词、组词练习,两个生字不在一课,能组成词语的,虽然不多,要善于发现,进行练习。二是及时听写或默写,发现错误及时解决,把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三是每个单元测试前进行单元复习,半期时再进行一次半期复习,期末再复习,这样反复巩固,效果应该比较好。
总之,在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首先有了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基本条件,然后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精彩的课堂教学,及时的信息反馈,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语文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
我们都知道,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以上是我个人结合实际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不当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总之,作为毕业班的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份内的工作。但是,教无定法,我们都应该根据自己所长,各显神通,共同把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